《温度与气温》习题

合集下载

《温度与气温作业设计方案》

《温度与气温作业设计方案》

《温度与气温》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温度与气温》是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孩子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气象现象。

通过进修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温度与气温的观点、测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温度与气温的观点,掌握温度计的应用方法,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气象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认识。

三、教学内容1. 温度与气温的观点2. 温度计的应用方法3. 气温的变化规律4. 气温的影响因素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气象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温度与气温的观点。

2. 实验教学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温度计,测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体会气温的变化规律。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气温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气象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温度与气温的观点。

2. 温度计的应用方法: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和应用方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温度计,测量室内外的气温。

3.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测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4. 讨论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总结。

六、教学评估1. 教室表现:观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等。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对温度与气温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3. 小测验:设计简单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图书资料:提供相关的图书资料,供学生参考进修。

《温度与气温》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温度与气温》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 能反映当地气温。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 凌晨气温最低。
作业
• 。1、气温是指 ______地方的温度,_____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 地的气温。气温对天气的影响 。

中午
下午
傍晚
23℃
32℃ 28 ℃
2011年9月15日
33 ℃
28 ℃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你 有能 价从 值图 的中 信发 息现 ?什

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练习
• 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 降后,才能读数。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
.

•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天气
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 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 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 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温度计的使用 玻璃管 刻度 液面
液泡
注意:
温度计的使用
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2、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在测量环境内2-3 分钟。 3、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测量点 气温℃
探究
室内外温度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
时间:
年月日
教室里 走廊上 阳光下 大树旁
1、测量室内温度。让学பைடு நூலகம்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两分钟,读出 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温度与气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气温》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温度的概念,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认识气温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温度和气温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对基本的科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对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温度计的使用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认识气温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意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认识气温的概念。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讨论和实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以直观的方式展示温度和气温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温度和气温的定义,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亲身体验温度和气温的变化。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温度和气温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合适的衣物、判断食物的熟度等。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 《 温度与气温》练习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  《 温度与气温》练习题

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温度与气温》练习题★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一、填空题1.测量气温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它的单位一般用“_________”表示。

2.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__________________后,才能读数。

3.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观察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

二、判断题1.在我们家乡一天中一般下午2点的气温最高。

()2.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3.某小组测得的温度与其他组不一样,肯定是温度计坏了。

()4.室外的温度一定比室内要高。

()5.气温随时都在变化。

()6.为了寻找气温的变化规律,我们每天测量的时间和地点应一致。

()7.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在午后2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8.同一天同一时间,小明在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气温是27℃,在阳光下测得的温度是30℃,他在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的气温是30℃。

()9.我们用温度计测量好室外的气温应该拿到室内来读数,以便及时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10.测气温时,要等液柱停止升降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平齐。

()三、选择题1.下列温度计的读法正确的是()。

A. B. C.2.25℃读作()。

A.二十五度B.二十五摄氏度C.摄氏二十五度3.小明用温度计测当地的温度,测得当天14时的气温为5℃,可知现在所处的季节是()。

A.夏季B.秋季C.冬季4.下列三个温度中,()更接近夏天天气预报中所报的气温。

A.教室27℃B.电脑室23℃C.树荫下31℃四、科学探究题。

1.下面的表格是四(1)班的某小组在星期天的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测量的温度,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从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同一时间_____________的温度最高,_____________的温度最低。

(2)这天天气预报的温度是27℃,_____________的温度更能准确地反映此地的气温。

气温 练习题-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

气温  练习题-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

气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天气与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A.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B.杭州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杭州的气候特征C.一般高纬度气温高,低纬度气温低D.一般而言,一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2.下列哪个短名描绘的是天气现象()A.杭州春如四季B.昆明四季如春C.昨夜雨疏风骤D.浙江沿海的夏秋季常有台风来袭3.下列现象属于描述天气的是()A.四季如春B.冬无严寒C.雷电交加D.终年多雨4.学习了“气温”这一概念以后,小明也想测量一下家里的气温,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测量地点()A.朝南的阳台B.厨房内C.通风良好的客厅D.大衣橱内5.下列关于义乌市的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B.四季分明,年温适中,描述的是气候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D.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4℃,描述的是气候6.“今天夜里到明天,杭州全市范围内有中到大雨”、“杭州四季分明,盛夏炎热,夏秋多台风”,这两句话描述的分别是杭州的()A.气候、天气B.气候、气候C.天气、气候D.天气、天气︒︒,其中12C︒最有可能出7.我校开展了“七都环岛毅行”活动,当天气温为12C~24C现在当天的()A.早晨8时B.日落前后C.午夜D.日出前后8.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C.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9.下列描述中,属于天气的是()A.春暖花开B.晴空万里C.秋髙气爽D.寒冬腊月10.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有()①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②昆明四季如春;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1.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C.人体感觉展舒服的气温约为22℃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12.2015年12月巴黎气候会议召开,气候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初中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练习题最新

初中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练习题最新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复习精要1、日平均气温=(8时气温+14时气温+20时气温+2时气温)・41、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P51 3、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二日最低气温例:开远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学校某天8时、14时、20 时、2时的气温分别为6℃、16℃、14℃、4℃。

则这天的最高气温是。

日平均气温是。

4、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 月;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南半球相反)5、能绘制和判读气温曲线图并能根据气温曲线图正确描述当地的气温年变化。

6、气温分布的规律: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②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例:某座山山脚海拔500米、气温15 ℃ ,而山顶海拔2500 米,山顶气温是℃。

典型例题1.下面是某一气象观测站根据测得的某日气温数据绘制的气温曲线,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当地当日最高气温是,出现时间是;当地当日最低气温是,出现时间是;当地当日气温日较差是。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读图的准确性,一般的顺序是先依据纵坐标读出气温值,再依据横坐标读出时间值;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选题角度】本题考察学生气温曲线图的阅读,能根据资料读出气温的变化并计算气温日较差。

【答案】31℃、14点、24℃、4点、7℃2.读甲乙、丙、图三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1)甲地最热月是___ 月,平均气温是_____ ,最冷月是_____ 月,平均气温是 ____ ;(2)乙地最热月是月,平均气温是,最冷月是月,平均气温是 ____ ;(3)丙地表示的气候带是带。

(4)甲、乙两地中, _______ 地在北半球,____ 地在南半球。

【解析】解题中要抓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一自然规律,掌握7、8月北半球气温高、南半球气温低,而1、2月北半球气温低,南半球气温高的特点进行判别。

课后作业 气温、湿度和降水

课后作业 气温、湿度和降水

气温、湿度和降水课后作业一、单选题1.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B.同一纬度,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C.海拔高气温高,海拔低气温低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差异没有关系2.人们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气象观测的最主要原因是()A.百叶箱内的气温波动小,更能反映真实的温度B.百叶箱对温度计的保护作用C.便于观察D.防止温度计日晒雨淋3.不用百叶箱,直接用温度计测量气温,下列哪个地方测出来最接近真实值( )A.学校室内篮球场B.教学楼楼顶上C.操场边树荫下D.学校阅览室室内4.如图的地形剖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B.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C.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题4图题7图5.浙江省气象台某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明天多云转阴,局部有小雨,温度14-23C,东北风4.5级,阵风6级”。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东北风“可通过风向标测定B.“阵风6级”可通过风速仪测定C.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D.明天多云转阴”说明明天由高气压控制6.“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7.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8.2019年12月22日是冬至,当天苍南天气预报:小雨,降水量3毫米-5毫米,东北风2级,全天气温8℃~15℃,当前相对湿度91%。

对这段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A.当日平均气温是11.5℃B.东北风是指西南吹向东北的风C.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D.降水量是指雨量筒中水的体积9.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正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

[温度和温标]《温度与温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温度和温标]《温度与温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温度和温标]《温度与温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201X?滨湖区质检)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选A。

本题考查温度的估测。

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低于0℃。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与沸水温度相同,为100℃。

加冰的橙汁饮料为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2.(201X?连云港岗埠期中)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42℃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D.体温计比较短选A。

本题考查体温计的构造。

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相比,前者内径很细,而下端的玻璃泡则很大,使得有微小的温度变化,即吸收很少的热量,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会非常明显,所以可以测量得更为精密。

3.(201X?郴州中考)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

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A.-173℃B.-100℃C.273℃D.100℃选A。

本题考查绝对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由T=(t+273)K可得,t=(T-273)℃=(100-273)℃=-173℃。

【变式训练】在温标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温标。

1714年,德国的科学家制成了水银温度计,建立了华氏温标。

这种温标是用水银作测温介质,以水银在玻璃容器内相对膨胀来表示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32度,水的沸点定为212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80格,每一格称为1华氏度,用℉表示。

1742年,瑞典的科学家也用同样的温度计和同样两个原始分度点,建立了摄氏温标。

不同的是摄氏温标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0摄氏度,水的沸点定为100摄氏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00格,每一格称为1摄氏度,用℃表示。

(完整版)温度与温标练习题

(完整版)温度与温标练习题

温度与温标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体冷热程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B.不可以根据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C.准确判断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D.0℃的冰比0℃的水冷2.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 )A.35℃B.37℃C.39℃D.42℃3.炎热的夏天,上海的最高气温为:( )A.18℃B.28℃C.38℃D.48℃4.夏天的早晨,上海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A.0℃B.25℃C.50℃D.75℃5.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 )A.5℃B.15℃C.25℃D.35℃6.-5℃,可读作:( )A.摄氏负5度B.摄氏零下5度C.负5摄氏度D.负5摄氏度7.下列所述的温度值,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的正常温度C.人感到舒适的温度D.上海盛夏的最高气温8.上海市气象台有3种高温预警信号,从低到高分别为“黄色”、“橙色”和“红色”,其中“红色”高温预警信号表示上海将要达到或已达到的气温为:( )A.30℃B.35℃C.37℃D.40℃9.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A.4℃B.0℃C.-40℃D.略高于-40℃10.适宜人体淋浴的水温是:( )A.10℃B.40 ℃C.80℃D.100℃11.体温计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给体温计消毒的恰当方法是:( ) A.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几次B.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片刻C.用开水煮一段时间D.用酒精棉球擦一擦12.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些,乙盆里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房子里,两盆中冰块都未熔化,那么:(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两盆水的温度相同C.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D.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知道13.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容器中开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选择最高温度大于100℃水的温度计B.用温度计搅动一下水,使水温均匀后放在容器底C.温度计仍在水中时读数D.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保持垂直图1图2图4图314.把实验室中常用温度计与医用温度计相比较,两者之间( ) A.刻度范围相同B.用途相同C.制造原理不同D.细玻璃管的构造不同15.图1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下列正确的是:( )16.如图2是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17.在观察温度计所示的人体温度时,可以在温度计离开人体后读数,这是因为:( ) A.体温计的内径比常用温度计的内径细得多B.体温计的刻度比常用温度计的内径精细得多C.体温计的内径有一弯处特别细D.体温计的玻璃泡比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大得多18.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一般是:( )A.0.1度B.0.1摄氏度C.1度D.1摄氏度19.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

气温的练习题

气温的练习题

气温的练习题气温是描述大气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话题。

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对于人们合理安排活动、做好防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针对气温的练习题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温知识。

1. 为什么夏天比冬天热?夏天比冬天热是由于地球的倾斜度对太阳直射位置产生了影响。

在夏至时,地球北半球背对太阳,地球南半球暴露在太阳直射光线下,所以南半球会变得更热。

而在冬至时,情况相反,地球北半球暴露在太阳直射光线下,所以北半球会变得更热。

此外,夏天白天的时间更长,阳光照射时间增加,所以夏天会更热。

2. 什么是日较差?如何计算日较差?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值。

计算日较差的方法是通过某一地点一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来获得。

例如,某地一天的最高温度为30摄氏度,最低温度为20摄氏度,那么该天的日较差为10摄氏度。

3. 为什么早晨和傍晚的气温较低?早晨和傍晚的气温较低是由于地面散热速度快于吸收太阳辐射的速度。

在夜晚,太阳没有直射光线照射地面,地面开始向周围空气辐射热量,导致温度下降。

而在早晨,地面上的热量还没来得及对空气产生显著的影响,所以气温较低。

傍晚时太阳逐渐落山,直射光线减弱,地面开始散热,导致气温再次较低。

4. 什么是风寒温度指数?风寒温度指数是描述人体感受温度的指标,它综合考虑了温度和风速对人体的影响。

风速越大,人体感受的寒冷程度越高。

风寒温度指数常用来衡量冷空气活动期间的寒冷程度和人体的实际感受温度。

计算风寒温度指数的公式是:风寒温度指数 = 温度 + 0.348 ×风速 - 0.703 × √湿度 + 4.14其中,温度单位为摄氏度,风速单位为米/秒,湿度以百分比表示。

风寒温度指数越低,表示越寒冷。

5. 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指的是城市相对于周边农村地区来说更热的现象。

城市中的高密度建筑、人口集聚以及工业排放等因素导致了大量热能的积累,使城市的气温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2019-2020学年度科学四年级上册浜温度与气温教科版习题精选八十六.docx

2019-2020学年度科学四年级上册浜温度与气温教科版习题精选八十六.docx

2019-2020学年度科学四年级上册浜温度与气温教科版习题精选八十六4第1题【单选题】下列记录气温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B、下雨时,在室内记录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答案】:B【解析】:[解答]室内记录室温不能反映当地的温度。

是不正确的测量方式。

[分析]宇记慨念f此题为记忆型题目.4第2题【单选题】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的地方。

A、室内B、室外干燥C、室外阴凉通风【答案】:C【解析】:【解答]测量气温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分析】考童气温的测量.4第3题【单选题】量气温应选在()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答案】:【解析】:[解答]测量气融选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分析]牢记概念,此题为记忆型题目.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夜晚气温最低。

A、午后2时B、凌晨C、夜晚【答案】:A【解析】:【解答】通常情况下r—天中午后2时的气温最肓r凌晨气温最低。

[冊]考环温的特点.4第5题【判断题】制作气温折线图时,每天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礎【解析】:【解答】制作气温折线图时,时间和地点一致才能准确的记录气温的变化。

[分析】考童气温的缺。

4第6题【判断题】观察气温时,我们的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观察气温时,我们的眸必须与温度计的液面招【分析】宇记慨念,此题为记忆型题目。

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分析】考^^5^.亠第8题【判断题】不同时间段的气温是相同的。

()A、正确B、错误【答案】:TSl^【解析】:【解答】不同时间段的气温是不同的f F午后2时,气温最高,凌晨4、5时气温最低・[分析]温的特点. 4第9题【填空题】______ 是指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与气温》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与气温》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温度与气温》
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课题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章《天气》中的第三节《温度与气温》
作者及工作单位
韦丽霞北海合浦县闸口镇新阳小学
教材分析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通过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在试验中会运用温度计,学会测量气温
学情分析
1.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气温数据作比较进行观察,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观察,记录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

2.四年级这个班的学生思维较敏捷,喜欢观察,善于动手,对新的知识也是比较好奇。

3.学生认知障碍点:在动手过程中是否能坚持测量记录。

教学目标
1.对气温概念的理解。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坚持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知道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2.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与温度计练习题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与温度计练习题

3.1温度与温度计练习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2•莆田)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2.(2012•大连)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3.(2011•南宁)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4.(2009•仙桃)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是8℃B.它的分度值是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5.(2008•广安)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A.﹣4℃B.﹣6℃C.6℃D.16℃6.(2006•上海)夏天的早晨,上海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A.0℃B.25℃C.50℃D.75℃7.(2006•呼和浩特)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钨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3410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A.用铜锅熔化钢块也行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C.在﹣265℃时氧气是固态D.﹣40℃的气温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的8.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的示数为10℃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9.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攀枝花市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10.(2004•郴州)北方冬天某日的温度为﹣20℃,正确的读法是()A.摄氏负20度B.零下20摄氏度C.零下摄氏20度D.负摄氏加度11.(2004•广州)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卮的消毒方法是()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B.放在沸水中煮C.用清水冲洗D.用医用酒精擦拭12.日常生活中,“热”字出现频率很高,但所含的物理意义却不同.下列现象中,“热”字的含义为“温度”的是()A.热胀冷缩B.摩擦生热C.天气炎热D.热岛效应13.以下温度中接近23℃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重庆冬季的最冷气温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4.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健康成人的体温B.冰水混合物的温度C.厦门市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温度15.(2008•嘉兴)今年5月8日,“祥云”火炬成功登上“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的一大创举.下列哪项不属于和火炬在登顶时需要克服的困难()A.气温低B.气压低C.重力小D.氧气少16.(2009•梅州)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A.36.5℃B.39.7℃C.76.2℃D.无法读数17.(2007•济宁)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0 ﹣39 ﹣117 ﹣114凝固点/℃沸点/℃100 357 78 35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18.(2006•荆州)给体温计消毒的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酒精棉球擦一擦B.在酒精灯上烤一烤C.在开水中浸泡一下D.甩一甩后再放在入水中煮沸19.(2010•沈阳)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20.(2006•莆田)家庭中,给体温计消毒,下列做法中较为合理的是()A.用酒精棉球擦洗B.用沸水煮C.用自来水冲洗D.高压消毒二.填空题(共8小题)21.(2011•绵阳)如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_________(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22.(2010•广东)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___.23.(2010•百色)2009年底,为了预防甲型流感,某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24.(2009•常德)2008年4月,常德市出现了首例“手足口”病例之后,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了到体温计.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_________℃,它的分度值为_________℃.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________方向观察(“A”、“B”或“C”),这是利用_________.25.(2012•泰安)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26.(2012•安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如图是某人测量体温计的示数,则他的体温是_________℃.27.(2007•南宁)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28.(2006•无锡)如图,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三.解答题(共2小题)29.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右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2)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_________;(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_℃.30.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_________.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左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右图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温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_℃,温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初二地理世界的气温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地理世界的气温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地理世界的气温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温度的分布主要是由以下哪个因素控制?A. 太阳的距离B. 赤道离太阳最近C. 地球的自转D. 水的存在答案:C. 地球的自转2. 下列哪个气象要素可以直接影响气温?A. 湿度B. 风向C. 气压D. 太阳辐射答案:D. 太阳辐射3. 太阳辐射能量在大气层中的传播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其分布?A. 大气透明度B. 大气厚度C. 大气组成D. 地球自转答案:D. 地球自转4. 以下哪个地区的气温变化幅度较小?A. 靠近赤道的地区B. 靠近极地的地区C. 靠近中纬度的地区D. 靠近高山的地区答案:A. 靠近赤道的地区二、填空题1. 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_____。

答案:二氧化碳(CO2)2. 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_____。

答案:同温层3. _______是城市与乡村之间温差较大的原因之一。

答案:城市热岛效应4. 气温是指某个地点的空气中的______。

答案:热量三、简答题1. 请解释地球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答案:地球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越靠近赤道,温度越高;越靠近极地,温度越低。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造成了不同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为直接和集中,所以温度较高;而极地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为斜射和分散,导致温度较低。

2. 请简要说明温室效应的原理及其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红外辐射,阻止其逃逸到外太空,从而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提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对气温变化有以下影响:首先,增加了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造成全球变暖现象;其次,增加了气候的不稳定性,引发极端天气现象如暴雨、干旱等;最后,导致海平面上升,对周围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地区造成影响。

四、解答题1. 请解释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地区相对于周边乡村地区气温较高、生成温度差的现象。

这是由于城市中大量的建筑、道路和混凝土等人造材料吸收和储存了更多的太阳辐射能量,导致城市地区温度升高。

《温度与气温》练习(修改)

《温度与气温》练习(修改)

3、《温度与气温》练习一、填空题:1、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2、我们日常用的温度单位是,用字母符号表示。

3、测量水温时,手应该拿在温度计的,等到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

4、经过一个月的天气观察、记录,现在我们知道一天从早到晚的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从低→→低。

5、在天气单元里,我们是到室外阴凉、通风的距地面1.5米高的地方测量温度,这样的结果较标准。

6、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的气温最低。

7、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8、气温要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而且要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9、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10、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_________(阳光下阴凉通风)的地方,这个地方测得的温度能反应当地的气温。

11、一天中_________时气温最高,_________和_________气温最低。

12、在我们家乡的秋冬季节,气温一般是早上低,中午高,傍晚低。

13、我们这儿,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在(14时左右),气温最低是在(凌晨和傍晚)。

14、水结冰时,温度应在℃以下。

二、选择题1、()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A、温度计B、风向标C、雨量器2、下列操作,()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手持温度计的玻璃泡B、放置到测量环境内,待温度计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3、在记录中“27℃”,它应读为:()。

A、27毫升B、27厘米C、27秒D、27摄氏度4、27℃读作( )A、摄氏二十七度B、二十七度C、二十七摄氏度5、学习了气温测量后,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天中气温最高时一般出现在()。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图为“北半球等温线图”,且甲、丙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气温数值:()A.d>b>c>a B.c>d>a>bC.c>a>d>b D.d>b>c>a下图为“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南极洲是世界上水资源丰富的大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世界七大洲的水资源()①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②大洋洲水资源总量最少③非洲水资源总量排第三位④南极洲水资源总量最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图中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A.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B.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不均C.河流的空间分布不均D.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4.雷雨是湿热空气强烈对流运动,同时伴有雷电的强阵雨现象。

图中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每年雷雨天数超过320天,主要原因是该地()①靠近赤道②周边水域广阔③对流显著④气旋活动频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A.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6.读图,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读沿130°W经线太平洋水温、盐度随纬度和深度变化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读图可以判断( )A.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均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均由表层向底层递减C.水深1000 m以上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大D.水深2000 m以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大8.甲处的数值可能是( )A.34.3 B.34.4C.34.5 D.34.79.图中乙、丙两地盐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降水量D.蒸发量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习题课件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习题课件

归课 类时 探作 究业
类型之一 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
吐鲁番盆地有“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 )
A.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年较差大
C.日平均气温高
D.年平均气温高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气温的日变化。“早穿棉袄午穿纱”,说明吐鲁番盆地早 晨寒冷,中午炎热,即气温日较差大。
【点悟】 一天当中,陆地上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14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 在日出前后。
4.从全球范围看,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D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5.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 1 月平均气温( A )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6.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原因是( B )
洲,年平均气温约在
℃以下。
3.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答案】 逐渐降低
4.A、B 两地纬度相同,气温较低的是
地,原因是

【答案】 A 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5.C 地比 D 地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 D 地位于低纬度,C 地位于高纬度,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6.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而陆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南半球的等温线与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知课 识时 管作 理业 核课 心时 填作 图业 课时作业 归课 类时 探作 究业
知课 识时 管作 理业
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 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2.气温曲线图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 时间上的变化。

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气温度与气温》41

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气温度与气温》41

《温度与气温》
教课课时:40分钟
教课目的:
1.对气温观点的理解。

2.选择每日丈量气温的环境,坚持达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丈量
和记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知道长久丈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课要点和难点
选择每日丈量气温的环境,达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丈量和记录。

教课难点。

正确丈量,能坚持记录。

教课过程: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天
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露研究内容:今日我们就要共同来研究如何察看和丈量我们周
围大气的温度。

二、理解温度计
1、温度是用什么丈量?
2、温度计如何才能正确读取数据。

三、研究室内外温度的丈量与比较
1、请学生谈谈使用温度计丈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教师推行补
充说明。

2猜想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同样吗?(出示上节课我们的实验报告)
小组报告考证结论,并说明哪个温度可以反应今日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
小结:温度是指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的温度,每日应当选择同一时间来丈量温度四、剖析同一天温度的变化
出示今日的温度统计表
请同学们依据统计表上的数据达成统计图
剖析数据
小结:同一天的温度先从低到高再由高降低,一天中正午的温度最

五、课后延展
百页窗的用途及结构六、总结
温度是指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的温度,每日应当选择同一时间来丈量温度同一天的温度先从低到高再由高降低,一天中正午的温度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与气温》习题
1、 基础题 1. 选择题
(1)( )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A、温度计 B、风向标 C、雨 量器
(2)下列操作,( )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手持温度 计的玻璃泡 B、放置到测量环境内,待温度计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 再读数 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3)27℃读作( ) A、摄氏二十七度 B、二十七度 C、二十七 摄氏度
参考答案
5、 综合题 (1)1.5 (2)2 凌晨 日出 (3)通风 中午 (4) 同一时间 同一地现在下午。
3. 气温是在变化的。 4. 一天中气温规律是低到高再到低。
2、 综合题 1. 在天气单元里,我们是到室外阴凉、通风 的距地面( )米高的地 方测量温度,这样的结果较标准。 2、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 )时 的气温最高,( )和( )前后的气温最低。 3、测量气温要选择( )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 )的气温 最高。
(4)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 )。 A、上午10时 B、中午12时 C、下午2时
(5)测量气温应选在( )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阴 凉、通风的地方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
(6)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遇到假期,可以停止观察记录 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2.判断题
4、气温要在 室外阴凉通风 的地方测量,而且要选择 ( )、( )。 3、 提高题
清晨7:00 11℃ 上午10:15 20℃ 中午11:30 22℃ 你发现了什么? 下午13:40 27℃
傍晚15:40 17℃
4、 基础题 1. (1)A (2)C (3)D (4)C (5)B (6)B 2. (1)对 (2)对 (3)对 (4)对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 (10)错
(1)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 (2)“℃”是记录气温的符号。( ) (3)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 (4)观察气温时,我们的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 ) (5)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 (6)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操场上的温度是一样的。( ) (7)在一天中的同一时刻,室内与室外的温度是不同的。 ( ) (8)室外温度一定比室内温度高。 ( ) (9)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 (10)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一定是中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