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20个实词检测及参考答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翻译及答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翻译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6717f158f5f61fb73666c1.png)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1、翻译及答案练习一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高考常用实词测试带答案
![高考常用实词测试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099c1f67ec102de2bd8985.png)
一、高考常考实词(120个)1、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宫赋》)2、吝啬,吝惜。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3、养,养生。
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 4、受,遭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 5、覆盖。
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6、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司马迁《陈涉世家》) 7、通“背”,背离。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司马迁《鸿门宴》) 8、推究。
抑本.其成败之迹。
(欧阳修《伶官传序》) 9、边疆,边远的地方。
可以活用为动词,译为“把……当作边邑”。
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 10、浅陋,鄙陋,可引申为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11、轻视,看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
(司马光《训俭示康》) 12、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3、动词,伤害,杀伤。
左右欲兵.之。
(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 14、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
(《论语·卫灵公》) 15、责备,羞辱。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司马光《训俭示康》) 16、明察。
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17、明智,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18、考察和推举。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李密《陈情表》) 19、通“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简直”。
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 21、用作量词,辆。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贾谊《过秦论》) 22、确实。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3、台阶。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24、拜官,授予官职。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7cbf788e9951e79b892718.png)
120个文言实词答案1 爱1.(爱护) 2.(喜欢,爱好) 3 (爱惜,吝惜) 4.(爱惜,吝惜) 5.(爱慕,欣赏) 6.(恩惠) 7.(隐蔽,躲藏)2 安1.(安稳) 2.(安全) 3.(安逸) 4.(安抚,抚慰) 5.(安置、安放) 6.(哪里) 7.(养生) 8.(使---安)3 被1.(蒙受,遭受) 2.(表示被动) 3.(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通“披”披散) 5.(被子) 6.(覆盖)4 倍1.(通"背",背叛,违背) 2.(一倍,加倍) 3.(增加) 4.(越发、更加)5 本1.(草本的根或茎干) 2.(根本。
基础) 3.(本来,原来) 4.(版本,稿本) 5.(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 (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天赋的善心) 8.(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推究本源、考查)6 鄙1.(边界地方) 2.(庸俗,浅陋,鄙俗) 3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轻视)7 兵1.(兵器,军械) 2.(士兵,军队) 3.(用兵策略,战略) 4.(用兵器杀人) 5.(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8 病1.(疾病) 2.(困苦,困乏) 3.(毛病,缺点) 4.(担心,忧虑) 5.(损害) 6.(责备、羞辱)9 察1.(仔细看,观察) 2.(详审) 3.(了解,弄清楚) 4.(察察,洁白的样子) 5.(看清楚) 6.(精明)10 朝cháo1.(zhāo 早晨) 2.(朝见,朝拜) 3.(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朝代) 6.(朝政) 7.(对、向)11 曾1.(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曾经) 3.(竟然) 4.(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通"增",增加)12 乘chéng1.(驾车,坐车,骑马)(趁着,凭借) 3.(冒着) 4.(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登上) 6.(shèng四)13 诚1.(真心真意) 2.(实在,的确) 3.(果真,如果) 4.(诚心,诚意)14 除1.(台阶) 2.(清除,去掉) 3.(清除,去掉) 4.(整修,修理) 5.(拜官授职) 6.(门屏之间)15 辞1.(言词,言语) 2.(文词,文学) 3.(藉口) 4.(推辞) 5.(告别,辞别) 6.(古代的一种文体) 7.(讲究,计较) 8.(辞令,应酬的言辞) 9.(辞谢,婉言道歉) 10.(命令)16 从1.(跟随,随从) 2.(听从,顺从) 3.(向---学习) 4.(依傍) 5.(由,自) 6.(参与) 7.(随从的人) 8.(放纵) 9.(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通"纵"。
高考语文要求120个文言实词及答案
![高考语文要求120个文言实词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bc041fa8114431b90dd8b3.png)
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⑪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⑫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⑬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⑭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⑮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⑯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⑪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⑫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⑬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⑭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⑮项王曰:“沛公安()在?” (《鸿门宴》)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⑰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⑱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⑲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⑷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例句:⑪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⑫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史记•屈原列传》)⑬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报任安书》)⑭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史记•项羽本纪》)⑮同舍生皆被()绮绣。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精美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精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e89c1b650e52ea551898a8.png)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2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臵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臵、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臵(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8 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10 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11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 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13 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14 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15 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借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120文言实词练习(参考答案)
![120文言实词练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c736394431b90d6d85c703.png)
文言文系列训练I:文言常用实词第1页01爱【答案】1.D爱好,喜欢;2. C吝惜;3. A疼爱,爱护;4. A爱,爱护;5. E爱惜,珍惜;6.E爱惜,珍惜;7. F可爱;8. A爱;9. B同情,怜惜;2安【答案】1. A安定,安全(本义);2. B安逸的环境(a.- n.);3. A使…安定(使动用法);4. E哪里;5. E怎么;6. B安逸,安适;7. A安稳,安定;8. A使……安定(安心);9. E怎么;10. E哪里;11. E什么地方;12. E哪里;13. B安逸,安乐;14. C养生,安生;15. A安稳,安定,稳固;16. D安放,安置;17. E怎么;03被【答案】1. E被动;2. A被子(本义);3. E表被动;4. E被动;5. D遭受;6. G 通“披”披散;7. F通“披”穿着;8. F通“披”穿着;9. G通“披”披散;10. B覆盖;04倍【答案】1. A一倍;2. C通“背”,违背;3. C通“背”,乖戾;4. A加倍;5. B通“背”,背向,背着;05本【答案】1. A草木的根或茎干(本义);2. F原本,本来;3. F本来,原来;4. I底本,底稿;5. C根本,基础的东西D农桑业;6. J本钱;06鄙【答案】1. A边邑,以……为边邑;2. D鄙陋,谦辞;3. D谦辞(卑贱);4. B庸俗浅薄;5. B偏狭;6. B鄙俗;7. B目光短浅;8. C看不起,轻视;07兵【答案】1. A兵器,武器;2. D军队;3. C武力;4. E兵士;5. A兵器;6. A兵器;7. E兵士;8. C兵器,代指武力;9. C军备;第2页08病【答案】1. A病,生病(本义);2. A病情;3. A有病;4. A疾病;5. D以…为难(意动用法);09察【答案】1. A观察(本义);2. C考察;3. D考察以后,加以推荐、选举;4. B看清楚;5. E皎洁的样子;6. C考察;10朝【答案】1. A早晨(本义);2.C朝见;3. E朝廷;4. C上朝,朝见;5. A在早晨(名—状);6. I对着,向着;7. H朝代;11曾【答案】1. B连……都……;2 C曾经.;3. C曾经;4. E竟,竟然;5. D通“层”,重叠;6.A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7. F通“增”,增加;8. B连……都……;12乘【答案】1. D 趁着;2. A乘坐;3. M顺应;4. I量词,一车四马叫“乘”;5. B乘船;6. L马车;7. D趁着,凭借;8. C登上;13诚【答案】1. B确实,的确;2 B实在,确实.;3. C果真;4. A真心诚意(a.-n.);5. A诚心(a.-n.);6. C如果,果真(假设);14除【答案】1. D任命,授职;2. C清理,整治;3. D拜官授职;4. A台阶(本义);5. E过去,逝去;6. B清除,废除,除掉;15辞【答案】1. D不接受;2. B言辞;3. E辞别;4. E告辞;5. G计较;6. D推辞,不接受;7. E告辞;8. F一种文体;16从【答案】1. A跟……学习;2. B使……随从;3. F由,自;4. M依傍,紧挨着;5. A 跟随(本义);6. C顺从,听从;7. F由,自;8. E参与;9. C顺从,听从;17殆【答案】1. B近乎;2. C表约数,几乎;3. A危险;4. D大概;5. D大概;6. A危险;7. A危险;8. F精神疲倦而无所得;18当【答案】1. K通“倘”,如果;2. E掌管,主持;3. H应当;4. C在……时候;5. A 面对;6. E掌管,主持;7.B抵挡;8. A对着;9. D占着,把守;10. A对着;11. L担任,承当;12. B挡住;13. B挡住;14. I当做;15. A对着,面对;16. G判决,判罪;17. C正当……时候。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36b8eb524de518964b7df3.png)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2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 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8 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10 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11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 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13 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14 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15 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教师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f8ad6c58fafab069dc02ed.png)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教師版)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2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 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8 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10 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11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 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13 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1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14 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15 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120个文言实词习题及答案
![120个文言实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3d95601711cc7931b71641.png)
• • • •
14.除 (1)攘除奸凶,兴复汉室________ (《出师表》) 译文: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蜀汉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 译文:这样就可以报将军的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 也除掉了。 • (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________ (《陈情表》) • 译文:不久蒙受国家恩典,授予了我太子洗马的官 职。
•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________ (《 陈涉世家》) • 译文:现在如果我们这些人假托公子扶苏和项燕(的 名义)。 •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_______ (《出师表》) • 译文:这确实已经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了 。 • 答案 (1)如果 (2)实在,的确 (3)果真,如果 (4) 如果 (5)实在,确实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应当,应该 (7)有狼当道,人立而啼________ (《狼》) 译文:有一只狼站(在路中间)阻拦了道路,像人 一样直立着嚎叫。 (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 (《蜀道难》) 占据,把守 (9)垣(yuán)墙周庭,以当南日________ (《项脊 轩志》) 译文:房子前壁开了四扇窗,用围墙围住庭院,用来挡 住南面射来的阳光。 垣:矮墙。挡住,屏蔽
• 15.辞 • (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________ (《荆轲刺秦 王》) •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________ (《烛之 武退秦师》) •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________ (《鸿门宴》) • (4)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________ (《孔雀东南 飞》) • 译文:想到他们将要永远离开人世,无论如何不能再 保全了。 • (5)大礼不辞小让________ (《鸿门宴》) • 译文: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0c05d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f.png)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察其言,观其行(仔细观察、审查)2.察其所以,观其所由(察看、观察)3.察微知著(观察细微之处,可以看出大体)4.察其人而知其国(观察一个人,可以了解他所在的国家)5.察今之俗,明古之变(观察当今社会的风俗,可以认识历史的变迁)10常1.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将无时比今日(经常,常常)2.常山之富,岂独草木之华哉(常年的、长期的)3.常人岂无忧患,聪明智者常思无穷(平常、普通)4.常使英雄泪满襟(经常、常常)5.常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长久、永远)6.治大国若烹小鲜,以常民之道来烹调(常规、正常)11称1.言必称人物之美(称赞、表扬)2.以礼称物,不可弃也(尊敬、敬称)3.人称其能,实不足以当其任(称号、头衔)4.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多言多称,其于道也亟(称呼、称谓)5.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不称才德不建(相称、相当)12出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征、出发)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名、出人头地)3.事无巨细出于谋(处理、处理好)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身、身份)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显露、表现)6.出入无常,事业难成(出现、发生)13处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处在、处于)2.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处置、处分)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地方、位置)4.事之无范,虑之无常(处理、处置)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经历、遭遇)14传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传播、传承)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传统、传承)3.人之初,性本善(传说、传闻)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流传、传递)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授、传承)15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季节、春天)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天、春季)3.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春季、春天)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春季)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春季)6.春雨如油,润物无声(春季、春天)7.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天、春季)16此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个、这些)2.此间乐,不思蜀(这里、这儿)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个、这些)4.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里、这个)5.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这时)6.此时此刻,心中万千思绪(这个、这时)17从1.夫人之从政也,如之奈何(跟随、追随)2.从善如流,从恶如崩(跟随、追随)3.从容说,不必慌张(跟随、追随)4.从容所及,不劳烦扰(跟随、追随)5.从一而终,不偏不倚(始终如一、坚定不移)6.从容就义,义无反顾(勇敢、果敢)18错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过失)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错误、失误)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错误、过失)4.听取他人言,错失自己事(错误、失误)5.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错误、过失)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错误、失误)19达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达到、实现)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达成、完成)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达成、完成)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达到、到达)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达到、实现)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达到、实现)20当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应该、该当)2.既来之,则安之(应该、该当)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应该、该当)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该当)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应该、该当)6.一日不练,十日生草(应该、该当)7.顺其自然,不强求也不放纵(应该、该当)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应该、该当)8.放纵自己的欲望是不可取的。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3d873d14791711cc79175f.png)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喜爱)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2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 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8 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朋(精明)10 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11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 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13 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14 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台阶)15 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学生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3bd99269dc5022aaea00e6.png)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古之遗爱也()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3.然后得一夕安寝()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7.衣食所安()8.既来之,则安之()3 被1.禹,汤被之矣()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将军身被坚执锐()4.被发行吟泽畔()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3.焉用亡邻以倍郑()4.每逢佳节倍思亲()5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2.盖亦反其本矣()3.本在冀州之南()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6.若止印三二本()7..此之谓失其本心()8.本未倒置()9.抑本其成败之迹()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鄙人不知忌讳。
()4.孔子鄙其小器()7 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4.左右欲兵之()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8 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3.虽不能察,必以情()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6.人至察则无鱼()10 朝cháo1.朝服衣冠()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4.于是入朝见威王()5.两朝开济老臣心()6.期年不听朝()7..坐南朝北()11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4.是高、曾时为一户()5.曾益其所不能()12 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自京师乘风雪()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13 诚1.帝感其诚()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4.帝感其诚()14 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2.为汉家除残去秽()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6.扶辇下除()15 辞1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动以朝廷为辞()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7..大礼不辞小让()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10.近者奉辞伐罪()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4.樊哙从良坐()5.从此道至吾军()6.弟走从军阿姨死()7..其从如云()8.欲不可从()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17 殆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4.思而不学则殆()18 当1.木兰当户织()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3.有大石当中流()4.北邀当国者相见()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8.犯法当死()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19 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于是废先王之道()5.伐无道,诛暴秦()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7..臣之所好者,道也()8.道不同,不相为谋()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10.故园谁道有书来()11.道之以政()12.道义()20 得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未得与项羽相见()4.吾得兄事之()5.所识穷乏者我欤()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10.此言得之()21 度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度义而后动()4.乃曰"吾忘持度"()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7..一夜飞度镜湖月()8.常有大度。
高中文言实词120个详例及答案
![高中文言实词120个详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474a3383c4bb4cf7ecd1ef.png)
一、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贪)二、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披”穿、披)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四、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叛,违背)2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五、本1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存其本不忍废,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别具本章,狱词无易(奏章)6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贫(农业)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根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六、鄙1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浅陋)3鄙人?(自称的谦词)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七、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连祸结(战争)八、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君子病无能焉。
(担心,忧虑)5病国殃民(使…遭受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九、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观察)2察臣孝廉(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3虽不能察,必以情(考核,调查)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十、朝chao1朝服衣冠(zha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耆老皆朝于庠。
高考语文120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120实词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52a3b865ce05087632133f.png)
• • • • • • • •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 言词,言语 )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 3、动以朝廷为辞( 藉口 )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推辞 )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 告别,辞别 )
• 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 • ( 古代的一种文体 ) • 7、大礼不辞小让( 讲究,计教 ) •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 令( 辞令:应酬的言辞 )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辞谢,婉言道歉) •( • 10、近者奉辞伐罪企( 命令 )
• 过 •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 通过)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3、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4、以其境过清 (过分,过于)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 过失)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7、今公子 故过之(访问)8、一日,大母过余曰(到,到 来)
• • • • • • • • •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仔细看,观察 )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考虑 )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 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看清楚 ) 6、人至察则无鱼( 精明 )
• • • • • • • •
• 固 •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2、秦孝公据 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3、独夫之心,日益骄 固(顽固,固执)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 来,原来)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表示让步,固然,诚然)6、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巩固、安定)7、秦数败赵军,赵军固璧不 战(坚守、安定)8、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 坚决)
• • • • • • • • • • • • •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 2、盖亦反其本矣( 根本。基础 ) 3、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来,原来 )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 版本,稿本 )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 ( 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 8、本未倒置 ( 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 9、抑本其成败之迹( 推究本源、考查 )
最新120个实词检测及参考答案
![最新120个实词检测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077c0ef78a6529657d5304.png)
最新120个实词检测及参考答案1.爱:有怀投笔,爱宗慤之长风。
(羡慕). 《滕王阁序》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疼爱) 《师说》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惹人喜爱) 《项脊轩志»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爱惜) 《阿房宫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珍惜) 《阿房宫赋》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与——交好) 《刺客列传》士以此爱乐为用。
(爱戴)《李将军列传》---项羽仁而爱人。
(爱护) 《项羽本纪》2. 安:君安与项伯有故。
(怎么) 《鸿门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
(怎么) 《五人墓碑记》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怎么) 《屈原列传》贪吏安可为也。
(怎么)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怎么) 《高祖本纪》卮酒安足辞。
(哪里)《鸿门宴》而今安在哉! (哪里)《赤壁赋》3. 被:盖当寥洲周公之被逮捕。
(被) 《五人墓碑记》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同"披") 《屈原列传》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蒙受) 《报任安书》项王亦身被十余创(遭受) 《项羽本纪》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遭受) 《刺客列传》4. 倍: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同"背",背弃)《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背叛)、《鸿门宴》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一倍) 《淮阴侯列传》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倍数) 《高祖本纪》5. 本:本图宦达。
(本来) 《陈情表》本纪十二,书八章。
(一种体裁)《报任安书》必固其根本。
(本源) 《谏太宗十思疏》父母者,人之本也。
(本源)《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
(本源) 《屈原列传》6. 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把……作为边邑)《烛之武退秦师》鄙陋末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平平庸庸)《报任安书》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乡下的)《李将军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十万众救赵。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标准答案(教师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标准答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aca1dfa417866fb94a8e29.png)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教師版)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ﻫ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ﻫ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ﻫ2安ﻫ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ﻫ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ﻫ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ﻫ7.衣食所安(养生) ﻫ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 被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ﻫ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ﻫ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ﻫ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ﻫ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本ﻫ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ﻫ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ﻫ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ﻫ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ﻫ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ﻫ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ﻫ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ﻫ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ﻫ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ﻫ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ﻫ7兵ﻫ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ﻫ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ﻫ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ﻫ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ﻫ8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ﻫ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ﻫ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ﻫ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 察ﻫ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ﻫ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ﻫ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ﻫ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10朝cháo ﻫ1.朝服衣冠(zhāo早晨)ﻫ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ﻫ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ﻫ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11 曾ﻫ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ﻫ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ﻫ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ﻫ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ﻫ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乘chéng ﻫ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ﻫ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ﻫ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ﻫ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ﻫ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ﻫ13诚ﻫ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ﻫ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ﻫ14除ﻫ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ﻫ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ﻫ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ﻫ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ﻫ15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ﻫ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ﻫ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ﻫ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ﻫ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ﻫ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ﻫ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ﻫ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ﻫ4.樊哙从良坐(依傍)ﻫ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ﻫ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ﻫ8.欲不可从(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ﻫ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120个实词练习的答案
![120个实词练习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031dfa770bf78a6529542d.png)
120个实词答案1.答案:⑴吝惜,舍不得,吝啬;⑵喜爱,爱护;⑶喜爱;⑷喜爱;⑸爱护;⑹喜爱。
2.答案:⑴⑵使……安定;⑶疑问副词,怎么;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⑸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⑹安稳,安定,安全;⑺安逸,安乐;⑻使……安定;⑼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⑽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⑾安逸,安乐;⑿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⒀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⒁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答案:⑴覆盖;⑵音同“披”,披散,散开;⑶介词,表示被动;⑷蒙受,遭受;⑸音同“披”,穿;⑹音同“披”,穿;⑺覆盖/音同“披”,披散,散开。
4.答案:⑴一倍,加倍;⑵通“背”,违背;⑶一倍,加倍/通“背”,违背。
5.答案:⑴根源;⑵草木的根;⑶推究,探究;⑷副词,本来;⑸本业,特指农业;⑹根本、基础的东西/根本、基础的东西。
6.答案:⑴庸俗,浅陋;⑵边邑,边远的地方;⑶庸俗,浅陋;⑷庸俗,浅陋;⑸看不起,轻视,鄙视。
7.答案:⑴兵器,武器;⑵兵器,武器;⑶用兵器伤害人;⑷兵器,武器;⑸兵器,武器;⑹兵器,武器;⑺军事,战争;⑻兵士;⑼军队;⑽军事,战争;⑾军事,战争/军事,战争/兵器,武器/军队。
8.答案:⑴患病,生病;⑵重病;⑶困苦;⑷毛病,缺点;⑸担心,忧虑;⑹担心,忧虑/毛病,缺点。
9.答案:⑴考察;⑵考察后予以推荐;⑶看清楚;⑷精明;⑸明察,细究。
10.答案:⑴朝见(天子);⑵使……朝见;⑶早晨;⑷朝见(天子);⑸朝代;⑹早晨;⑺朝见(天子);⑻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⑼朝廷/早晨。
11.答案:⑴竟然,连……都……;⑵竟然,连……都……;⑶通“增”,增加;⑷曾经。
12.答案:⑴登上;⑵趁着;⑶兵车;⑷兵车;⑸顶着,冒着;⑹顺应;⑺辆;⑻趁。
13.答案:⑴确实,的确;⑵真心;⑶如果,果真;⑷如果,果真;⑸如果,果真;⑹确实,的确。
14.答案:⑴任命,授职;⑵台阶15.答案:⑴托辞,借口;⑵推辞;⑶辞别,告别;⑷推辞;⑸文体的一种;⑹辞别,告别;⑺推辞;⑻推辞;⑼言词,词句;⑽托辞,借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120个实词检测及参考答案1.爱:有怀投笔,爱宗慤之长风。
(羡慕). 《滕王阁序》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疼爱) 《师说》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惹人喜爱) 《项脊轩志»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爱惜) 《阿房宫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珍惜) 《阿房宫赋》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与——交好) 《刺客列传》士以此爱乐为用。
(爱戴)《李将军列传》---项羽仁而爱人。
(爱护) 《项羽本纪》2. 安:君安与项伯有故。
(怎么) 《鸿门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
(怎么) 《五人墓碑记》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怎么) 《屈原列传》贪吏安可为也。
(怎么)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怎么) 《高祖本纪》卮酒安足辞。
(哪里)《鸿门宴》而今安在哉! (哪里)《赤壁赋》3. 被:盖当寥洲周公之被逮捕。
(被) 《五人墓碑记》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同"披") 《屈原列传》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蒙受) 《报任安书》项王亦身被十余创(遭受) 《项羽本纪》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遭受) 《刺客列传》4. 倍: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同"背",背弃)《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背叛)、《鸿门宴》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一倍) 《淮阴侯列传》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倍数) 《高祖本纪》5. 本:本图宦达。
(本来) 《陈情表》本纪十二,书八章。
(一种体裁)《报任安书》必固其根本。
(本源) 《谏太宗十思疏》父母者,人之本也。
(本源)《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
(本源) 《屈原列传》6. 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把……作为边邑)《烛之武退秦师》鄙陋末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平平庸庸)《报任安书》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乡下的)《李将军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十万众救赵。
(人名)《信陵君窃符救赵》7. 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武器)《六国论》群臣待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兵器)《刺客列传》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宴请之。
(兵权)《信陵君窃符救赵》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士兵,军队)《鸿门宴》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军队) 《淮阴侯列传》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军队)《李将军列传》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军队)《李将军列传》沛公引兵西。
(军队)《高祖本纪》兵罢戏下。
(军队)《高祖本纪》楚兵不利。
(军队)《高祖本纪》富国强兵。
(军队)《管仲列传》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军队)《廉颇蔺相如列传》8. 病: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名词作动词,得了病)《五人墓碑记》臣少多疾病。
(疾病)《陈情表》而刘凤婴疾病。
(疾病)《陈情表》则刘病日笃。
(病情)《陈情表》信病不从。
(生病)《淮阴侯列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病。
(生病)《李将军列传》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生病)《廉颇蔺相如列传》9.察: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举) 《陈情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看) 《兰亭集序》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观察)《信陵君窃符救赵》10. 朝: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早上)《烛之武退秦师》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朝廷)《五人墓碑记》此吾祖太长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上朝)《项脊轩志》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上朝)《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上朝)«刺客列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早上)《阿房宫赋》11. 曾: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竟然)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魏公子列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然) 《赤壁赋》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 乘: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赤壁之战》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过秦论》自京师乘风雪(趁、冒)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离骚》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she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约车骑百余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13. 诚: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愚公移山》必竭诚以待下(尽心尽意《《谏太宗十思疏》战败而亡,诚不得己(实在,的确)《六国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实在,的确)《廉颇蔺相如列传》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如果)《刺客列传》14. 除: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扫除自迎。
(台阶) 《魏公子列传》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五人墓碑记》15.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魏公子列传>>2.口不能道辞.(言辞) <<李将军列传>>3.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屈原列传>>4.动以朝廷为辞(藉口)<<赤壁之战>>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鸿门宴>>6.于是辞相印不拜. (推辞)《指南录后序》7.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琵琶行>>8.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告别,辞别)<<刺客列传>>9.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告别,辞别)<<鸿门宴>>10.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辞世,自杀) <<报任安书>>16.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带领)<<鸿门宴>>2.吾从而师之. (跟从)<<师说>>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廉颇蔺相如列传>>4.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师说>>5.樊哙从良坐(依傍)<<鸿门宴>>6.从此道至吾军(由,自)<<鸿门宴>>7.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8.其从如云(随从的人)9.欲不可从(放纵)17.殆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2.若非至子之门,则殆矣. (危险)<< 秋水>>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六国论>>4. 殆例送死. (几乎) 《指南录后序》5.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石钟山记>> 18.当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木兰诗>>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3.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抵挡) <<刺客列传>>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抵挡) <<鸿门宴>>5.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指南录后序>>6.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7.吾不敢当帝位.(担当) <<高祖本记>8.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廉颇蔺相如列传>>9.诋大酋当死.(理当) 《指南录后序》10.吾当王吴中(应当) <<高祖本记>>19.道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廉颇蔺相如列传>>2.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路,道路)<<寡人之于国也>>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鸿门宴>>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师说>>5.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六国论>>6.伐无道,诛暴秦(道义)7.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念奴娇.赤壁怀古>>8.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9.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20.得1.生得一人.(抓获) <<李将军列传>>2.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抓住) <<李将军列传>>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获得)<<劝学>>4.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获得)<<廉颇蔺相如列传>>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找到) <<廉颇蔺相如列传>>6.得双石于潭上. (找到) <<石钟山记>>7.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得到) <<李将军列传>>8.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 (得到) <<刺客列传>>21.故:是何故也?《非攻》……的原因南昌故郡,洪都新府《腾王阁序》旧的、以前的故木受绳则直《劝学》所以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项脊轩志》过去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刺客列传》所以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屈原列传》所以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报任安书》只是何故怀瑾握瑜,而至今见放为《屈原列传》特意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秋声赋》所以诸吏人皆案堵如故《高祖本记》从前、原来乃请蕲(qí)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羽本记》缘故22.国:大为攻国《非攻》国家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腾王阁序》国家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高祖本纪》战国时封君的封地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高祖本纪》诸侯国23.非: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滕王阁序》不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腾王阁序》不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腾王阁序》不是君子生非异也《劝学》不是非有攻伐,何以得主约《高祖本纪》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刺客列传》没有24.度: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高祖本纪》器度、抱负上服度则六亲固《管仲列传》礼法项羽自度不得脱《项羽本记》估计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魏公子列传》估计予自度不得脱《指南录后序》揣度,估量25.复: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高祖本纪》再次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高祖本纪》又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高祖本纪》再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重新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剑《刺客列传》再次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屈原列传》再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因上下都有通道,所以叫“复道”26.负: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高祖本纪》违背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报任安书》背负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承担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负载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负其子穷困负薪《滑稽列传》背,背负27.固: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本纪》本来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本纪》坚持,坚决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固陋”译为“鄙陋的见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本来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报任安书》本来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项羽本记》本来28.盖: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伞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大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报任安书》句首语气词,无义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本记》胜过、压倒舜目盖重瞳子《项羽本记》大概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因为29.归①后五年,吾妻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