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基础讲义 选修3-5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一、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表达式p = mv 。

单位是s m kg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其数学表达式为11221122m v m v m v m v ''+=+二、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碰撞:相互运动的物体相遇,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相互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叫碰撞。

(1)完全弹性碰撞: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系统内只发生机械能的转移,无机械能的损失,称完全弹性碰撞。

(2)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在非弹性力的作用下,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机械能有了损失,称非弹性碰撞。

(3)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力的作用下,机械能损失最大(转化为内能等),称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物体粘合在一起,具有相同的速度。

三、黑体和黑体辐射 1.热辐射现象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

2.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

3.实验规律:(1)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四、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④ 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10-9秒。

2.光子说⑴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νεh =.⑵光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一、动量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 = mv。

单位是skg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m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高中物理选修3-5单元知识要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单元知识要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单元知识要点整理一、单位和量纲- 量的定义:描述物理量的性质或特征的概念。

- 单位的定义:为描述量大小的标准或规范。

二、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3. 动能和功-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功:力对物体做的功,即力在物体上产生的能量转化或传递。

4. 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前后动量和动能都守恒。

- 部分弹性碰撞:碰撞前后动量守恒,但动能不守恒。

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 热量:能量传递的方式,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能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物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所造成的能量。

- 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热量减去对外做功的量。

四、光学1. 光线的反射与折射- 光线的反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

- 光线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和速度的改变。

2. 透镜和成像- 凸透镜:能够将光线汇聚到一点的透镜。

- 凹透镜:使光线发散的透镜。

- 成像原理:通过透镜的折射和反射,光线汇聚或发散,形成实物的像。

五、电磁感应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磁通量通过电路变化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2. 感应电流和发电机- 感应电流:由磁感线与导体运动相对的时候产生的电流。

- 发电机:利用磁场与导体相互作用产生感应电流的装置。

以上是高中物理选修3-5单元的知识要点整理,希望能帮助您复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高考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备课讲稿

高考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备课讲稿

高考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波粒二象性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黑体与黑体辐射要点诠释:1、热辐射固体或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在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这种由于物体中的分子、原子受到激发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对热辐射的初步认识:任何物体任何温度均存在热辐射。

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这是热辐射的一种特性。

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温度越高,热辐射的波长越短、强度越强。

物体在室温时热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不能引起人的视觉。

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

例如投在炉中的铁块由于不断加热,铁块依次呈现暗红、赤红、橘红等颜色,直至成为黄白色。

热辐射强度还与材料的种类、表面状况有关。

热辐射的过程中将热能转化为电磁能。

2、黑体与黑体辐射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带小孔的的空腔,可近似看作黑体。

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如图所示,那么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小孔就成为了一个绝对黑体。

对上图中的空腔加热,空腔内的温度升高,小孔就成了不同温度下的导体,从小孔向外的辐射就是黑体辐射。

研究黑体辐射的规律是了解一般物体热辐射性质的基础。

实验表明黑体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利用分光技术和热电偶等设备就能测出它所辐射的电磁波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

如下图画出了四种温度下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对实验规律的解析:物体中存在着不停运动的带电微粒,每个带电微粒的振动都产生变化的电磁场,从而产生电磁辐射。

人们很自然地要依据热力学和电磁学的知识寻求黑体辐射的解释。

德国物理学家维恩在1896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1900年分别提出了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理论公式。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汇总.docx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汇总.docx

高中物理 3-5 知识点汇编第一章动量1.冲量物体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矢量;过程量;I=Ft ;单位是N· s。

2.动量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矢量;状态量; p=mv;单位是 kg ·m/s;1kg ·m/s=1 N ·s。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内力: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外力:系统外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4.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②内力远大于外力;③如果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5.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I=mv 末-mv 初。

6.反冲: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系统动量守恒。

7.碰撞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系统动量守恒。

8.弹性碰撞如果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计,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物体 m1以速度 v0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1m1m2v0v22m1v0m1m2m1 m29.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需要计算损失的动能的碰撞;如果两物体碰撞后黏合在一起,这种碰撞损失的动能最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

第二章波粒二象性1.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质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3.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4.黑体辐射规律一方面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5.能量子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粒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并且=h,是电磁波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h=6.63 10 34 J· s;光子的能量为h。

高三物理选修3-5知识点复习课件

高三物理选修3-5知识点复习课件
2.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是过程量,也 是复合量。
物理意义:冲量是改变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 原因。
3.冲量是矢量。
(1) 恒力冲量的方向与恒力方向相同;
(2)变力冲量方向与动量的变化量方向一致。
(3)如果物体受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则冲量的方 向就是合力的方向。
(4)求冲量不仅求大小,还需求方向。
4.冲量的单位是:N·s
例一(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动量的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同 向与冲 量的方向同 学.科.网
B.动量的方
C.动量的增量方度方向相同
例一(2):
• 皮球m=0.18Kg,以25m/s的速度 水平打到墙上,被反弹回来速度 大小为45m/s,如图所示,皮球 与墙作用时间为0.01秒,求皮球的 冲量和皮球与墙作用力的大小?
作业
• 1.完成整理课堂笔记 • 2练习一:1.2.3 • 课后完成指导用书P117---118页
动 量定 理
动量定理
⑴推导:联立F=ma、a=(vt-v0)/t两式解得:Ft=mvtmv0=pt-p0=△p.
⑵内容: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 化.
⑶注意:①单位“千克·米/秒、牛·秒”是等效的,但讲 动量时应用千克米/秒(kg·m/s),讲冲量时应用牛·秒 (N·s);②公式中的F是指物体受力的合外力;③公式中 △p=pt-p0是矢量运算;④冲量描述的是动量的变化,不 能说冲量描述的是动量的大小.
• 例题二: 质量为3kg的物体,以2m·s-1的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 东运动。物体受到一个向东4N的力作用6秒,接着 这个力变为向西5N,作用4秒,求这个力在10秒内 的冲量和10秒末的速度?
例题三: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在A点的动 量是P1,运动到B点动量为P2。求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动量动量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是一个矢量,单位为kg·m/s。

冲量是物体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也是一个矢量,单位为N·s。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内力是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外力是系统外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包括:①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②内力远大于外力;③如果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动量定理指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

反冲是指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

碰撞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系统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是指如果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计,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过程中需要计算损失的动能的碰撞,如果两物体碰撞后黏合在一起,这种碰撞损失的动能最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

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热辐射是指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绝对黑体是指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质。

黑体辐射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黑体辐射规律指出,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而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能量子是指振动着的带电粒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能量子等于普朗克常量h乘以电磁波的频率。

光电效应是指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电子脱离某种金属克服阻力所做功的最小值叫逸出功。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指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等于能量子乘以光的频率减去逸出功。

和谱线每个原子都有一系列能级,能级之间的跃迁会产生特定的光谱线;光谱分为连续谱和线谱两类,线谱又分为吸收谱和发射谱。

高中物理选修3-5讲义上课讲义

高中物理选修3-5讲义上课讲义
已知最后A恰好返回出发点P并停止。滑
块A和B与导轨的滑动摩擦因数都为 ,
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形变量为 ,求A从P
出发时的初速度 。
(2005全国1)如图,质量为 的物体 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 的物体 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 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
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 ,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
(1)小球A刚滑至水平台面的速度VA
(2)A、B两球的质量之比ma:mb
(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1第35题)(9分)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和B,两者相距为d。现给A一初速度,使A与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B的质量为A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A的初速度的大小。
1.动量守恒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过关小测
基础概念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
两类运用
碰撞
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
反冲
人船模型
第二部分:考点总结及题型分析
考点一:动量定理
(2012天津)9(1)质量为0.2kg的小球竖直向下以6m/s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m/s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为______kg·m/s。若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0,2s,则小球收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______N(g=10m/s2)
它们的间距s=2.88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
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

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资料讲解

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资料讲解

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一、量子理论的建立黑体和黑体辐射、1、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规律为:温度越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同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3、量子理论的建立: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ε= hνh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J.S)二、光电效应光子说光电效应方程1、光电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1)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

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①存在饱和电流,这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②存在遏止电压:当所加电压U为0时,电流I并不为0。

只有施加反向电压,也就是阴极接电源正极阳极接电源负极,在光电管两级形成使电子减速的电场,电流才可能为0。

使光电流减小到0的反向电压Uc 称为遏止电压E k=eU c。

遏止电压的存在意味着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速度;③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截止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v c=w0/h;④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规律: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一般..;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只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不超过10-9s;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物理选修3-5知识点(全)

物理选修3-5知识点(全)

选修3-5知识汇总一、动量冲量:物体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矢量;过程量;I=Ft ;单位是N ·s 。

动量: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矢量;状态量;p=mv ;单位是kg ·m/s ;1kg ·m/s=1 N ·s 。

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内力远大于外力;如果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动量定理:系统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I=mv 末-mv 初。

反冲: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系统动量守恒。

碰撞: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系统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如果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计,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需要计算损失的动能的碰撞;若两物体碰撞后黏合在一起,这种碰撞损失的动能最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

二、波粒二象性1、1900年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E=hv2、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量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光子说及光电效应方程3、光电效应① 每种金属都有对应的c ν和W 0,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种金属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0W h E Km -=ν)。

③入射光频率一定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④ 光电子的发射时间一般不超过10-9秒,与频率和光强度无关。

4、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干涉、衍射、偏振说明光的波动性 5.光电效应方程0W h E Km -=ν νc =W 0/h6、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概率波 不确定性关系① 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② 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hεν=ph=λ 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高中物理 选修3-5知识点

高中物理 选修3-5知识点

原子物理(3—5)(一)动量物体的动量 P=mv ,矢量① 动量守恒'+'=+22112211v m v m v m v m ,使用时需选择正方向② 条件:(Ⅰ)系统F 合=0;(Ⅱ)F 内>> F 外;(Ⅲ)系统某方向上F 合=0 ③ 实例:碰撞、爆炸、反冲等 ④ 动量与动能 mpE k 22=,k mE p 2=练习1:静止的Li 63核俘获一个速度s m v /107.741⨯=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新核和速度大小为s m v /100.242⨯=、方向与反应前中子速度方向相同的氦核He 42,上述核反应方程为 ,另一个新核的速度大小为 m/s 。

练习2:(教科书P 51)两个氘核聚变时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氦核(氦的同位素),已知氘核的质量m H =2.0141u ,氦核的质量为m He =3.0160u ,中子的质量为m n =1.0087u ,(以上质量均指静质量)(1)写出核反应方程(2)计算反应释放出的核能(3)如果反应前两个氘核的动能均为0.35Mev ,它们正面对碰发生聚变,且反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计算反应生成的氦核和中子的动能。

(二)原子结构1.原子模型2.氢原子光谱(1)光谱种类① 发射光谱:物质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

(例如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温高压气体发光产生连续光谱....;稀薄气体发光产生线状谱...,不同元素的线状谱线不同,又称特征谱线) ② 吸收光谱:连续谱线中某些频率的光被稀薄气体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元素能发射出何种频率的光,就相应能吸收何种频率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也可作元素的特征谱线。

(2)氢原子的光谱是线状的(这些亮线称为原子的特征谱线),即辐射波长是分立的。

3.玻尔的原子能级结构①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跟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矛盾(“核式结构模型”无法解释a 、原子的稳定性;b 、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1913年玻尔(丹麦)在其基础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玻尔理论。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知识讲解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知识讲解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一、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 = mv 。

单位是s m kg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5>如 图 , 小 球 a 、 b 用 等 长 细 线 悬 挂 于 同 一 固 定 点 O . 让 球 a 静 止 下 垂 , 将 球 b 向 右 拉 起 , 使 细 线 水 平 . 从 静 止 释 放 球 b, 两 球 碰 后 粘 在 一 起向左摆动, 此 后 细 线 与 竖 直 方 向 之 间 的 最 大 偏 角 为 60 °. 忽 略空气阻力,求 ( i) 两 球 a、 b 的 质 量 之 比 ; ( ii ) 两 球 在 碰 撞 过 程 中 损 失 的 机 械 能 与 球 b 在 碰 前 的 最 大 动能之比.
<例 3>某 同 学 为 了 探 究 质 量 为 m1=1.0kg 和 m2 ( 未 知 ) 的 两 个 物 体 在 光 滑 的 水 平 面 上 正 碰 是 否 是 弹 性 碰 撞 ,该 同 学 测 出 碰 撞 前 后 两 物 体 的 x-t( 位 移 - 时 间 ) 图 象如图所示,碰撞时间极短,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 1 )质 量 为 m1 的 物 体 在 碰 撞 过 程 中 动 量 变 化 量 是 多 少 ? ( 2 ) m2 等 于 多 少 千 克 ? (3)碰撞过程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m v M m D.v0+ (v0-v)v M
B.v0-
动量专题练习
1. 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 P 和 Q 都可视作质点,质量均为 m,Q 与水平轻 质弹簧相连.设 Q 静止,P 以初速度 v0 向 Q 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设弹簧始终处于弹性 限度内) . (1)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 (2)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Q 的动能是多少?
<例 4>如 图 所 示 , 两 个 弹 性 小 球 互 相 接 触 , 下 面 小 球 A 的 质 量 为 M , 上 面 小 球 B 的 质 量 为 m ,让 两 个 小 球 从 高 为 h 处 由 静 止 开 始 自 由 下 落 ,下 面 小 球 A 与 地 碰 撞 后 弹 起 后 ,与 小 球 B 发 生 正 碰 ,而 且 所 有 碰 撞 均 为 弹 性 碰 撞 ,设 两 小 球 均 可 看 成 质点, 且都发生在竖直轴上, 若在碰撞后小球 A 处于静止状态, 求: ( 1) 质 量 之 比 应 为 多 少 ? ( 2) 小 球 B 能 上 升 的 最 大 高 度 H?
2. 光滑的水平面上, 用轻质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 m=2kg 的 A、 B 两物块都 以 6m/s 的速度向 右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 mC=4kg 的物块 C 静止在 A 和 B 的正前方,如图所示;B 与 C 碰撞后(碰撞时间很短)二者粘在一起,在以后的运动中,试求: ( 1 ) B 与 C 碰 撞 后 ,物 体 B 的 速 度 是 多 少? ( 2) 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
<例 2>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物块 A、B 和 C,它们具有相同的质量,且位于同一直线 上.开始时,三个物块均静止,先让 A 以一定速度与 B 碰撞,碰后它们粘在一起,然后又 一起与 C 碰撞并粘在一起,求前后两次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之比. (3:1)
<例 3>光 滑 水 平 轨 道 上 有 三 个 木 块 A 、 B 、 C ,质 量 分 别 为 m A =3m 、 m B =m C =m , 开 始 时 B 、C 均 静 止 ,A 以 初 速 度 ν o 向 右 运 动 ,A 与 B 相 撞 后 分 开 ,B 又 与 C 发 生 碰 撞 并 粘在一起, 此后 A 与 B 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求 B 与 C 碰撞前 B 的速度大小. ( 6/5v0 )
4. 如图,小球 a、b 用等长细 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 O。让球 a 静止下垂,将球 b 向右拉起, 使细线水平。从静止释放球 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 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 最大偏角为 60°。忽略空气 阻力,求 (i)两球 a、b 的质量之比; (ii)两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球 b 在碰前的最大动能之比。 a O b
6.如图,ABC 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 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 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 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 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 BC 紧连, 是弹簧不能伸展, 以至于 BC 可视为一个整体,现 A 以初速度 v0 沿 BC 的连线方向朝 B 运动,与 B 相碰并粘合 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 C 与 A,B 分离,已知 C 离开弹簧后的速度 恰为 v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例 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1kg、3kg 的滑块 A、B 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现使滑块 A 以 4m/s 的速度向右运动, 与左侧连有轻弹簧的滑块 B 发生碰撞. 求二者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弹簧的 最大弹性势能;
<例 7>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质量为 M 的货车与静止于前方质量为 m 的小汽车追尾并推着小 汽车向前滑行,交警测得碰撞前货车刹车滑行的距离为 x1,碰撞后共同向前滑行的距 离为 x2,若货车刹车后及与小汽车碰后的运动过程中,货车和小汽车所受阻力均为自 身重力的 μ 倍,求货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
2.2.2
非弹性碰撞ຫໍສະໝຸດ <例 1>如图所示为某电视台举行的闯关比赛中的“飞渡横流”关卡,固定点 O 系一轻绳,轻 绳的另一端吊着一质量 M=40 kg 的柔软“抱团”Q。现在,一质量为 m=60kg 参赛者从平台 CD 上向池塘奔跑,最后沿水平方向以 vo=10 m/s 的速度飞出抱住原来静止在 CD 边缘的“抱 团”Q,并随 Q 一起向前摆动,最后,该参赛者恰好能够到达平台 EF 上,若“抱团”Q 和参 赛者均可视为质点,试求: ①当参赛者抱住“抱团”Q 后,参赛者的速度; ②求比赛前平台 EF 和“抱团”Q 的高度差 h。
<例 8>一质量为 2m 的物体 P 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 ab 为粗糙的水 平面,长度为 L;bc 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 ab 和 bc 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 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 m 的木块以大小为 v0 的水平初速度从 a 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返回后在到达 a 点 前与物体 P 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 g。求 (i)木块在 ab 段受到的摩擦力 f; (ii)木块最后距 a 点的距离 s。
<例 3> (10 分)如图 25 所示,一质量为 m1 的半圆形槽内壁光滑,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槽 的左侧有一固定的木桩以阻止槽水平向左运动,槽的半径为 R。今从槽左侧最高点释放一个 质量为 m2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求: i .小球第一次运动到圆弧槽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ii.小球第一次通过圆弧梢最低点以后,沿圆弧槽上升的最大高度。
3. 如图所示,上下表面均光滑的质量为 M= 3kg 的滑板 B 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 定一根轻质弹簧,质量为 m=2 kg 的小木块 A,以速度 v0 10m / g 由滑板 B 左端开始沿 滑扳 B 上表面向右运动。求: I.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 A 的速度大小; II.木块 A 离开滑板 B 时 A、B 的速度大小。
<例 2>如图 23 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用细线相连的 A、B 两物体,它们的质量分别
为 m1 和 m2,A 以 v 0 的速度向右滑动,当细线拉直后,求: ⅰ.A、B 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 ⅱ.细绳拉力对 A 的冲量大小; ⅲ.在绳拉直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 动量守恒问题 2. 1 动量守恒条件
系统所受的总冲量为零 (不受力、 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 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即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 (碰撞、爆炸、反冲)
<例 5>如图所示,弧形轨道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小球 B 静止于水平轨道上,小 球 A 从弧 形轨道上距水平轨道高 h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后与 B 发生弹性正碰,碰后小球 A 被弹回,在弧 形轨道上上升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 h/2τ ,不计一切摩擦,求 A、 B 的质量比 。
<例 6>(2013 全国新课标理综 1 第 35 题)(2)(9 分) 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 块 A 和 B,两者相距为 d。现给 A 一初速度,使 A 与 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 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 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 B 的质量为 A 的 2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 A 的初速度的大小。
2.2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2.2.1 弹性碰撞
<例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 m1 的小球 A 以速率 v0 向右运动.在小球 A 的前方 O 点处 有一质量为 m2 的小球 B 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小球 A 与小球 B 发生正碰后小球 A 与小 球 B 均向右运动.小球 B 被在 Q 点处的墙壁弹回后与小球 A 在 P 点相遇,PQ=1.5PO.假设小 球间的碰撞及小球与墙壁之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求两小球的质量之比。
<例1>(2011²上海物理)光滑水平面上两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松弛细绳相连。开始时a 球静止,b球以一定速度运动直至绳被拉紧,然后两球一起运动,在此过程中两球的总动量 (填“守恒”或“不守恒”);机械能 (填“守恒”或“不守恒”)。
<例 2> (2009 宁夏理综) 两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劈 A 和 B, 高度相同,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A 和 B 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 平面相切,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物块位于 劈 A 的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 h。物块 从静止滑下,然后双滑上劈 B。求物块在 B 上 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动量专题
1

动量定理
力的瞬时效应:

冲量:

做功:

动量定理及推导过程:

动能定理及推导过程:
<例 1>(2004 广东物理,16)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以初速度 v0 沿水平方向射出,恰好垂直 地射到一倾角为 30°的固定斜面上,并立即反方向弹回。已知反弹速度的大小是入射速度 大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