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兼类和活用教学文稿
词的兼类和活用
定期:A.定期刊物(形)B.定期检查 (副)
精选课件
8
⑸兼形、动、名的:麻烦、方便、便宜 等。例如:
方便:A.大城市的交通很方便。 (形)B.方便群众(动)C.提供方便 (名)
便宜:A.这里的东西真便宜。(形) B.这包太贵了,你再便宜一点吧。(动) C.买东西不能总是图便宜,还要看质量。 (名)
不能说在同一场合里有甲乙两类词的功能。
精选课件
2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
⑴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词义有 联系,意义无关或失去联系的词不是兼 类词,而是同音词。例如:
打:A.打门(动) B.打今天起 (介)
别:A.把发票别起来(动)B.别去 (副)
净:A.一盆净水(形)B.地上净是水 (副)
精选课件
3
⑵意义相关而音不同只是字形相同的 词,也不是兼类词:
精选课件
5
⑵兼名、形的:科学、标准、经济、道德、 困难、理想等。例如:
科学:A.我们要相信科学。(名)B.这是 一本科学杂志。(形)
标准:A.我们要达到更高的标准。(名) B.这是标准间。(形)
经济:A.促进经济发展(名)B.这家餐馆 很经济。(形)
困难:A.克服困难(名)B.困难时刻 (形)
精选课件
凉:A.水凉了(阳平,形)B.凉了 一杯水(去声,动)
膏:A.春雨如膏(阴平,名)B.在 轴上膏了点儿油(去声,动)
精选课件
4
3、分类 ⑴兼动、名的:病、锈、建议、决定、领导、 工作、代表等。例如: 病:A.这种病不好治。(名)B.他今天没 来上班,因为他病了。(动) 锈:A.铁锈(名)B.锈住了(动) 建议:A.他采纳了这个建议。(名)B.我 建议你别去。(动)
古代汉语教案 词类的活用
五、词类的活用一、什么是词类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分出来的类别。
划分词类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也就是为了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功能。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一致的。
先秦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无助动词)。
在文言文中量词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这是先秦古汉语同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不同的地方。
词类的活用主要是有关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问题。
这里简单地谈一下三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和事物变化的词,经常用作谓语。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
三类词的基本功能是比较固定的。
但是,有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可以灵活运用。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
这就是词类的活用。
例如:阕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左传》“隧”本来是名词,在这儿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
又如: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坚”“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作宾语。
又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水”本是名词,这儿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
现代汉语也有这种情况(铁了心、丰富词汇),但远不及古汉语那样普遍。
词类的活用和词的兼类现像是不同的。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而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可以兼两类或三类。
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陈涉世家》——(动词)草木有生而无知.。
《荀子·王制》——知觉(名词)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考虑,打算(动词)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史·陈涉世家》——计谋,计策(名词)澭水暴益.,荆人弗知。
《吕氏春秋·察今》——涨,溢水(动词)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浅谈词类的多功能性、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之间的关系
浅谈词类的多功能性、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之间的关系摘要:词类的多功能性、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现象一直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对于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很大的价值。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现代汉语词类多功能性、词类活用、词的兼类的简单整理和论述,尝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局部:一是现代汉语词类的多功能性概说;二是词类活用概说;三是词的兼类概说;四是词的兼类、词类活用、词的多功能性的关系。
关键词:词的兼类词类活用词类的多功能性一、现代汉语词类的多功能性概说汉语语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词类具有多功能性,词类与句子成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一对多的关系,因此,在对一个词的類别判定时,往往需要依据该句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正如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所提出的:“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
〞另外,高名凯先生提出“汉语的实词不能再行分类〞,原因是汉语的实词“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词类功能〞。
实词的多功能性也是现代汉语缺少形态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词汇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而不用改变形态,这大大增加了汉语的表意能力和意合性。
实际上,这一特点与汉民族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它们都重视人内心的认知能力。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中提到汉语在表示动作与事物的关系时,更依靠“意会〞,而不是依靠语言。
二、词类活用概说陈承泽先生首次提出了“词类活用〞说之后,学术界关于词类活用的定义有了统一的认识,即指某类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灵活运用,使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词类活用不仅在现代汉语中有重要的语法、语义的作用,同时,汉语也是一脉相承的,在古代汉语中,词的语法功能的临时改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常见的几类词活用进行举例说明。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老:小孩儿拿大铜子儿打老。
〔2〕小:这小子是个恶霸,非要娶那个姑娘作小。
在这里,〔1〕句中“老〞由形容词“年迈的、年长的、陈旧的〞活用为名词表示“父母〞或“长辈〞。
《文言文实词活用教学设计》
《文言文实词活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实词活用的类型和特点。
2.学会判断文言文实词的活用现象。
3.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文言文实词活用的类型和判断方法。
2.难点:准确理解实词活用后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一个含有实词活用现象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尝试理解,引出文言文实词活用的话题。
2.活用类型介绍
(1)名词活用为动词:讲解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条件和用法。
(2)动词活用为名词:分析动词活用为名词的特点和意义。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介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和作用。
(4)名词作状语:讲解名词作状语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3.判断方法讲解
(1)结合语境: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实词的活用现象。
(2)语法分析:通过分析实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和作用来判断活用。
4.实例演练
选取一些文言文段落,让学生判断其中实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其含义。
5.巩固练习
布置一些文言文实词活用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6.归纳总结
总结文言文实词活用的类型和判断方法,提醒学生在阅读中要注意实词的活用现象。
对外汉语教案现代汉语之词的兼类
对外汉语教案现代汉语之词的兼类
对外汉语教案现代汉语之词的兼类
词的兼类:一个词兼属两个以上的词类动–名代表——两名代表;代表大家研究——两项研究;研究语言动–形繁荣——市场很繁荣;繁荣我们的'市场可怜——这人很可怜;大家可怜他模糊——字迹很模糊;他有意模糊一些消息的来源形–名意外——这很意外;出了一个意外秘密——这件事进行得很秘密;他知道这个秘密副–介–动在——他在练球他在操场练球他在操场连–介–动跟——他跟我是老乡他想跟你商量此事他跟了一下午了区–副临时——临时演员临时请了一个演员长期——长期合同长期请假兼类与活用:很贵族—这是“贵族”的临时活用现象—“贵族”兼属名词和形容词两类穷教育—这是“穷”的临时活用现象—“穷”兼属形容词和动词两类繁荣教育—这是“繁荣”的临时活用现象—“繁荣”兼属形容词和动词两类端正态度—这是“端正”的临时活用现象—“端正”兼属形容词和动词两类。
文言词类活用教案(5篇范例)
文言词类活用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文言词类活用教案名词的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例:狼不敢前(前:上前)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名词+“者”例:红装而蹇者——特殊的指示代词“者”的前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蹇”粘附在“者”的前面,作“骑驴”的意思讲。
名词+“之”例:名之者谁——代词“之”一般不受名词修饰。
“名”用在代词“之”前,作“命名”讲。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陈胜王(王:称王)②因屏人曰(命人退避)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①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②能愿动词后的名词③代词前的名词④名词后的名词⑤副词后的名词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⑥“所”+名词(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的后面一般只跟动词或动宾词组)2、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规律: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常常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
3、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4、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现代汉语中动词做名词的兼类与活用
现代汉语中动词做名词的兼类与活用张颖1,2【摘要】[摘要]动词有时做名词使用,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里就普遍存在,在现代汉语中这样的用法是动词的兼类还是动词的活用,二者的界限很容易混淆,文章试图对二者的区分问题进行探讨,找出它们的差异,并分析了动词转化为名词使用的原因和作用。
【期刊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关键词】[关键词]动词;名词;兼类;词类活用;原因;作用一、名词与动词的分类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问题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老大难问题,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而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所以划分词类的依据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正所谓“凡词,依句辨品”。
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白话文语法,他把词分为九类,名词和动词是两个最基本的词类。
他认为名词是事物的名称,用来表示观念中的实体的,动词是用来叙述事物之动作或变化的。
黄伯荣和廖序东的《现代汉语》教材对名词下的定义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
对动词下的定义是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这两个定义都是从词的意义上来判定名词和动词的。
从名词和动词的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词类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类别,名词是静态的,动词是动态的,动词做名词使用有明显的跨度。
二、古代汉语里动词做名词的用法动词用作名词,是指动词失去了原有的表示动作变化等的语法特征,变得具有名词的性质。
动词用作名词的现象,在古汉语中就有,请看下面的例句:1.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捕蛇者说》)2.殚其地之出。
(《捕蛇者说》)3.诚宜开张圣听。
(《出师表》)4.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5.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论》) 6.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桃花园记》)上述例句中的“有、出、听、援”很明显是动词,它们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相应的解释分别是“占有,出产,听这个动作和援助这个行为”,“阙漏”和“往来耕作”是动词性短语,但是在上面的例子中,结合上下文解释时,它们都充当名词了。
初中的词类活用教案
初中的词类活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中文词类的分类及特点;2. 掌握各种词类的活用方法;3. 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词类进行造句。
教学重点:1. 词类的分类及特点;2. 各种词类的活用方法。
教学难点:1. 词类的辨别;2. 各种词类的活用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黑板;3. 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汉语知识,如汉字、词语、句子等;2. 提问:你们知道汉语中有哪些词类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词类的分类及特点(15分钟)1. 讲解词类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量词;2. 讲解各种词类的特点,如:-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动词: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特征;- 副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 介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向、原因等;- 连词:连接词语或句子;- 助词:表示语气、时态等;-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等;- 量词:表示数量。
三、各种词类的活用方法(15分钟)1. 讲解各种词类的活用方法,如:- 名词:可以加前缀、后缀,如“小”、“大”;- 动词:可以变化为名词、形容词、副词等,如“跑”可以变成“跑步”、“跑得快”;- 形容词:可以变化为名词、动词等,如“美丽”可以变成“美丽的景色”、“美化”;- 副词:可以加前缀、后缀,如“很”、“非常”;- 介词:可以加宾语,如“在”、“从”;- 连词:可以连接不同的词语或句子;- 助词:可以变化为不同的形式,如“了”、“着”、“过”;- 叹词:可以变化为不同的感叹词,如“哦”、“啊”、“呢”;- 量词:可以加名词,如“个”、“只”、“本”。
四、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词类,如名词;2. 每组根据所选词类的特点,造出几个词语,如“男孩”、“女孩”、“桌子”;3. 每组选出一个词语,如“男孩”,然后根据该词语的活用方法,造出几个词语,如“男孩们”、“男孩的”、“男孩着”。
文言文复习教案(五)词类活用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简析]①②句的“箕畚”和“船”分别修饰动词“运”和“载”,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箕畚运用渤海之尾”,意思是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载运进来。
③句的“目”和“耳”分别修饰动词“见”和“闻”,表示凭借。
“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④句的“面”修饰动词“刺”,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
“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②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③赵襄王郊迎甘罗。
[简析]①句的“廷叱”,意思是在朝廷上呵叱。
②句的“水陆并进”,意思是从水路和陆路一齐进军。
③句的“郊迎”,意思是到郊外迎接。
5.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
①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辨析]例如“斗折蛇行”“老人儿啼”,如果是主谓结构,意思就是“蛇爬行”“小儿啼哭”,这显然与全句意思有很大出入。
②结合分析句法关系来确认[辨析]分析句法关系,主要从两方面着眼:一是弄清动词的施事者(主语),就一般情况来看,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还另有主语,如“嫂蛇行”“老人儿啼”,既然已有“嫂”“老人”作全句的主语,“蛇”“儿”就不可能还是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
二是看主语与用作状语的名词是否是并列关系。
如果是并列关系,就可能是并列主语;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就先确定谓语动词的施事者(主语),另一名词必然是状语。
如果句中主语不容易确定,或根本就是无主语句,那就只能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了。
例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如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确定“犬坐于前”的“犬”是主语还是状语。
如果是主语,则是“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如果是状语,则是“其中之一像狗那样坐在前面”。
从上下文意看,这一句是说其中一只狼的情况,因而“犬”必然是“坐”的状语。
现代汉语词的兼类
(1)标准 A.他的发音很不标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词的兼类现象(定义) 二、词的兼类产生的原因 三、词的兼类分类标准 四、词的兼类的具体分析(举例) 五、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 六、总结
一、词的兼类(定义)
(一)、词的兼类 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不是同时)经 常具备(不是临时)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的词类的语法 功能的词。
词的分类是以全体词作对象的,得出的结果是词类; 归类是以个别词作对象的,得出的结果是词性。从分 类的角度看,各类词都有自己的特征,类与类之间的 区别是明显的。从归类的角度看,有的词经常具备两 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特征,且词义有联系,这 就是词的兼类。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种现象又有明 显增加。
如“潇洒、清洁、方便、规范、完善、 严明、涣散、富裕、松懈、清醒、浪漫、突 出、健美、合理、健康、持平”等形容词都 有了动词用法,这些词有的已经在《现代汉 语词典》修订本中增加了使动义项,有的词 的使动用法,虽然还未在《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中单独立项,但已在正规出版物和口 语实际中普遍使用,这说明“欧化”对现代 汉语的影响至今仍在继续,只是由于我们已 司空见惯罢了。
如潇洒清洁方便规范完善严明涣散富裕松懈清醒浪漫突出健美合理健康持平等形容词都有了动词用法这些词有的已经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增加了使动义项有的词的使动用法虽然还未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单独立项但已在正规出版物和口语实际中普遍使用这说明欧化对现代汉语的影响至今仍在继续只是由于我们已司空见惯罢了
《词》教案设计范文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关于《词》的教案设计范文。
《词》是中学语文必修的一部分,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下面,我们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词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词性、词义、词形、词组等相关知识。
(3) 学会使用词典、辞典等工具,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 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词语,提高写作、阅读能力。
(2) 能够通过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能够运用创新的方法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语言、词汇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词的概念和分类。
(2) 词性、词义、词形、词组等的相关知识。
(3) 相关词汇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 词的辨析和同义词、反义词的运用。
(2) 词汇的用法和搭配。
(3) 词类转换和词形变化。
三、教学过程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教学时间为一节课,使用交互式授课法,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讨论,发现规律,探究本课知识点。
1. 自主学习使用多媒体资料进行学生导入,让学生感受词汇的魅力,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上有关词的概念、分类、特点等内容,自主探究课文,并在课上发言讲解。
2. 互动探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找出自己不理解或者想了解的问题,找到自己困惑的点并提出来。
教师及时指导、解答,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3. 实践应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模拟字典查找和辨析词汇,练习如何使用词典、辞典等工具。
通过实践应用,进一步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反思诊断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完成学习的全过程。
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
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兼类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很特殊的问题,多年来许多人都曾论述过,但是至今也没得到很好解决。
现在,我们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此和大家一同探讨。
我们认为,如果一个词至少有两个义项分别具有不同词类的系列特征,那么这个词就兼属这些词类。
一、“一个词”的说明(一)明确研究的对象:“词”1.这个词是语言中的词语法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的对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词类。
但是,语言和言语是不可分割的,语言必须存在于言语中,而且语言的变化归根结底是言语的变化引起的,比如“活用”和“兼类”。
一般来讲,任何人都可能对某一个词进行活用,任何一个词也可能被某个人活用。
如果这种言语中的活用,只是某个普通人极偶然的现象,这是不可能引起社会注意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用法就有可能被一些人或某个言语社团所接受进而被社会上大多数人所使用,那么它就变为活用了。
这种“活用”随着其在语言中使用频率的提高,又极有可能转变为语言中的“兼类”,因为它在“活用”中临时获得的意义和功能已经被固定下来。
虽然,我们原则上研究词类要排除言语因素的干扰,但是实际执行起来是不可能的,因为某种现象从言语中上升到语言中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其间有个模糊状态。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尽量坚持我们的原则。
2.这个词应该是共时状态下的词就语言本身来讲,它既有历时的一面,也有共时的一面,任何阶段的语言都无法割断与过去状态的联系,语言中的词汇也是这样,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就有古代的成分。
然而,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词汇在语音、意义和用法等上面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或多或少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那么我们在分析词的兼类问题时就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从历时的观点看,某个词或者由于活用或者由于其他什么原因,有可能产生兼类,进而随着语言的发展,词类间经过一番消长,又有可能分化出或转向别的什么词类。
当然,每个阶段都会经过一定的时间,短则几十年,长则上千年。
然而,从共时的角度看,某个词可能处在活用阶段、兼类阶段或者已经转向其他词类的阶段。
论汉语词的兼类问题
论汉语词的兼类问题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4级本科1班谭艳萍 040101011021 韩书庚摘要所谓兼类词是指同一个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一系列经常性不同语法特征的词。
在汉语词类中,兼类词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兼类词的分类,然后从“兼类词与词的活用”、“兼类词与多义词”、“兼类词与同音词”三个方面分析兼类词的特点,最后探究兼类词形成的原因。
对兼类词的研究可以令我们对兼类词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关键词兼类词词的活用多义词同音词一、前言兼类词问题是汉语词类研究中较为复杂的一个问题,学者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则试图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尽可能全面地对兼类词进行分析,以求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兼类词。
汉语词的兼类现象的研究在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中就已经出现,《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先生提出了“字类通假”,即将词类与句子成分对应起来,若出现词类与句子成分对应不合乎其所定的规范,就将这种现象称为“字类通假”。
此外,书中又提出了“兼类说”。
在《马氏文通》之后黎锦熙先生提出了“依句辨品,离句无品”的观点,他说:“国语的词类在词本身无从分别,必须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职务,才能认定一个词属于何种词类。
”他从“句本位”出发,根据词在句中出现的位置来划分词类。
《国文法草创》的作者陈承泽先生注意到了“词类活用”与“兼类”的区别,他认为一个词用于他所说的“特定的文位”以外的时候,则是“活用”。
他承认词有“变义”、“引申”和“兼类”,这些都不是“活用”。
王力先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兼类词所应具备的条件,即凡属兼类的词必须具备两种以上的常见用法。
吕叔湘先生对汉语中词的兼类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在《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谈到:“建立一个词类,就不要让这一类里的词有全部或大部兼属另一类的可能;如果有这种情形,应该重新考虑划分词类的标准。
我觉得这是在划分词类的问题上值得重视的一个原则,也就是根据上文第三节里提出来的三项要求的第二项,要求做到基本上词有定类,类有定词。
【最新推荐】词的兼类和活用-精选word文档 (1页)
【最新推荐】词的兼类和活用-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词的兼类和活用
词的兼类指一个词具有两类或多类词的功能。
例如“代表”兼属名词和动词。
作为名词,前边可以加量词短语,如“一个代表”、“那位代表”,前边不能加“不”。
作为动词,前边可以加“不”,后
边能接宾语,如“代表大家”。
又如“丰富”、“方便”兼属动词和形容词。
作为动词,后边可以接宾语,如“丰富文娱生活”、“方便群众”。
作为形容词,前边可以加“很”、“十分”。
值得注意的是:“了解”、“同意”既可接宾语,又可以加“很”、“十分”,可是它们同时具有这些功能,如“很了解他”、“十分同意你的意见”,这不
属兼类。
我们认为它们是动词,因为带宾语是动词的充分条件。
“丰富”、“方便”之类,加了“很”就不能带宾语,“代表”加上“一个”
也不能带宾语。
它们带了宾语之后,就不能加“很”或“一个”。
这样才能算
做兼类。
(华语网专用资料)
活用是词的临时用法,属修饰范畴。
例如:
①如果一路逗号到底,层次必然混乱。
②这一切等等,的确是十分堂吉诃德的了。
①是将名词“逗号”活用作动词,②是将名词“堂吉诃德”活用作形容词。
现代汉语知识之一: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知识之一语法词类教案一、语法:语言的结构规律。
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级语言单位),语言单位的组合手段:语序、虚词。
(如:牛奶|奶牛;我和妈妈|我的妈妈)怎样学习语法?理论联系实际。
学会怎么样分析,理解句子,怎样写出正确、通顺的句子,怎样改下语法错误的病句。
二、词类(一)词类和词性1、词类: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即根据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
词类是对全体词进行分类的结果。
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2、词性:给个别的具体的词时行归类的结果。
(二)词的兼类和活用1、兼类词: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词的语法特点。
兼动、名:病、领导、代表、工作兼名、形:左、锈、科学、道德、经济兼形、动:忙、破、丰富、明白、密切2、活用: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
(三)实词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一般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
实词有:名、动、形、数、量、代。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包括普通名词、专用名词、抽象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名词,功能主要是作主语、宾语。
例:国家、黑板\鲁迅、北海\品质、精神\明天\远处\面前、南。
思考:以上名词各属哪一类。
(用\表示,下同)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的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
②表示存在、发展变化。
③表示动作始终。
④表示心理活动。
⑤表示使令。
⑥表示可能、意愿、应该、必要。
⑦表示动作行为趋向。
⑧表示判断。
⑨表示比较、处置。
功能主要是作谓语。
例:走、看、保卫、批评\有、存在、缩小、消失\开始、停止、爱、思念、担心、讨论、企图\使、让、请、逼、任命\能够、可以、愿意、肯、应该\上、来\是\像、比、成为。
思考:以上动词各属哪一类?注:词类标志(化-类化;于-善于;得-记得;以-难以;乎-合乎)3、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语法功能主要是作定语。
例:(性质)甜、软、勇敢、聪明、美丽、特殊、一般\(状态)长、高、方、弯、快、烦躁、雪白、严肃、血淋淋。
词类活用教案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史记· 项羽本纪》 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 我也,……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战国策· 楚策四》 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 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刘向《新序· 节大》
一般来说,常规动词不用作意动。
〔主语〕益 奇 之
为 主 谓 宾
以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 无特殊的语法标志。同一个词既可用于意动, 也可用于使动,二者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含 义上。
而意动用法是“意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 样”的意思,它表示一种主观看法,强调主语所代 表的人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看法、主观认识 同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客观状况也许相符,也 许不相符;但不论相符与否,都没有改变宾语所代 表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这是意动用法与使动用 法的区别。因此,在确定一个词究竟是用作使动还 是意动时,一定要认真分析、体会上下文的意思, 不可含糊。
8、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 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战国策· 赵策》 醢,把……剁成肉酱;脯,把……做成肉干。 9、左右欲刃相如。”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刃,用刀刃杀。 10、范增数目项王。” 《史记· 项羽本纪》 目,以目示意。 11 、赵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赵氏的 子孙做诸侯的人,他们的继承侯位的子孙还有存在 的吗?) 《触龙说赵太后》
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 赤壁之战》里是名词, 当疾病讲;在“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 孙 膑列传》里是动词,当妒忌讲;在“疾雷不及掩耳” 《三国志· 魏书牙帝纪》中是形容词,作急速讲。“疾” 同时兼有名、动、形三种词性,不是临时运用的 结果,是“疾”本身固有的经常存在的现象,不 是偶然发生的现象,所以不是活用而是兼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朦胧”是形容词 活用为动词。
“这一切等等,确是十分堂吉诃德了”“堂吉 诃德”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词的兼类与活用
一、词的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词的活用
• 一、词的兼类 • 1、定义: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
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即在甲场合里有甲类词的功 能,在乙场合里有乙类词的功能。
例如:⑴两国人民的关系很密切。(形容词)
密切了两国人民的关系。(动词)
⑵这件事很麻烦(形),不想麻烦(动) 你了,因为怕给你带来许多麻烦(名)。
不能说在同一场合里有甲乙两类词的功能。
• 2、注意: ⑴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词义有联系,
意义无关或失去联系的词不是兼类词,而 是同音词。例如:
打:A.打门(动) B.打今天起(介) 别:A.把发票别起来(动)B.别去(副) 净:A.一盆净水(形)B.地上净是水(副)
⑵意义相关而音不同只是字形相同的词, 也不是兼类词:
破:A.这破衣服。(形)B.这衣服破了。 (动)
忙:A.我很忙(形)B.忙工作(动)
热闹:A.这里真热闹(形)B.到了节日 大家热闹热闹吧(动)
⑷兼形、副的:共同、自动、定期等。例如: 共同:A.共同目标(形)B.共同努力(副) 自动:A.自动铅笔(形)B.自动放弃(副) 定期:A.定期刊物(形)B.定期检查(副)
凉:A.水凉了(阳平,形)B.凉了一杯 水(去声,动)
膏:A.春雨如膏(阴平,名)B.在轴上 膏了点儿油(去声,动)
• 3、分类 ⑴兼动、名的:病、锈、建议、决定、领导、工作、 代表等。例如: 病:A.这种病不好治。(名)B.他今天没来上班, 因为他病了。(动)
锈:A.铁锈(名)B.锈住了(动) 建议:A.他采纳了这个建议。(名)B.我建议你 别去。(动)
⑵兼名、形的:科学、标准、经济、道德、困难、 理想等。例如:
科学:A.我们要相信科学。(名)B.这是一本科 学杂志。(形)
标准:A.我们要达到更高的标准。(名)B.这是 标准间。(形)
经济:A.促进经济发展(名)B.这家餐馆很经济。 (形)
困难:A.克服困难(名)B.困难时刻(形)
⑶兼形、动的:破、忙、热闹、丰富、明确、 端正、明白、努力等。例如:
⑸兼形、动、名的:麻烦、方便、便宜等。 例如:
方便:A.大城市的交通很方便。(形)B. 方便群众(动)C.提供方便(名)
便宜:A.这里的东西真便宜。(形)B. 这包太贵了,你再便宜一点吧。(动)C. 买东西不能总是图便宜,还要看质量。 (名)
二、词的活用
定义:词的活用是一种特殊的用法,在特定的 条件下,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临时借来一用。例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