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安全教育的概念和目的
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学校的出现。
教育的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生产劳动中的非学校教育教育制度形式上: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学制的建立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后)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教育发展的历程(古代)古代中国:我国的学校教育形成于:夏代。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是在:西周以后。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朝;1905年废除。
教育发展的历程(古代)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和佛教手中。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教育发展的历程(古代)古代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5.刻板性教育发展的历程(近代)近代教育的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教育的世俗化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教育发展的历程(现代,20世纪以后)现代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全员安全生产培训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 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 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 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 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 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 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 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刑法中有关规定
重大责任事 故罪:
危险物品肇 事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四条 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 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 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 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危险物品肇事罪
第一百三十六条 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 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 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 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 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安全生产教育宣传制度
为什么要进行员工安全基础教育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 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头部 ➢防止机械性损伤 ➢防止污染毛发伤害
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防护眼镜和面罩的作用: ➢防止异物进入眼睛 ➢防止化学性物品的伤害 ➢防止强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伤害 ➢防止微波、激光和电离辐射的伤害
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防尘防毒用品的作用: ➢防止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由于固体物质的粉
全员安全生产培训
本培训课的目的
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安 全意识;
学习有关的安全工作制度,遵守 安全工作纪律;
学习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基本安全 常识。
安全的概念
狭义的安全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除可
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或设备、财产损 失的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资产安全, 即通常所说的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一)安全普及教育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是提高全体劳动者安全生产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早在1954年,国家劳动部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对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形式作出了规定,并要求在各行业认真贯彻执行。
在196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安全生产教育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要求企业把安全生产教育作为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
1981年,国家劳动总局制定了《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五年规划》,提出要建立劳动保护教育中心和劳动保护室,有计划地开展劳动保护教育和培训工作。
1990年,劳动部颁发了《厂长、经理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认证规定》,并制下了《厂长、经理职安全卫生管理知识培训大纲》。
1991年,劳动部又颁发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制定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1995年劳动部颁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随着生产的发展,一些新的安全教育措施和规定还会陆续出台。
从国外的情况看,发达国家对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也十分重视,不但从法规有明确要求,而且拥有技术设施先进,设备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培训机构,并要求所有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适当的形式的培训,取得合格资格后方能上岗。
安全教育从广义上讲是向全社会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使人人关心安全,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只有全社会所有人员安全素质的提高,才能在各行各业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全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包括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教育,还包括对全社会人员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以使在各行业形成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普及教育安全普及教育是指对除安全管理人员及安全专业技术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所进行的安全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
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安全的定义及概念汇报人:日期:•安全的定义•安全的概念•安全的重要性目录•安全防范措施•安全事故应对策略•安全意识培养途径01安全的定义0102广义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个人安全等多个方面,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广义安全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等各个方面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和损失的状态。
狭义安全通常关注特定领域或特定人群的风险和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其安全。
安全的基本属性安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经常发生变动或变化。
安全是一种可靠的保障,能够确保人们免受危险和损失。
安全是一种可持续的状态,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和可靠。
安全是一种可预测的状态,能够根据历史经验和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风险。
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可预测性02安全的概念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有预见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遵守规则意识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如交通安全、防火防电等。
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不违反安全规定。
030201组织内部形成的安全文化,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
组织安全文化社会整体对安全的重视和认识,如交通安全、公共安全等。
社会安全文化个人对安全的认知和态度,如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等。
个人安全文化安全知识素养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知识、消防知识等。
安全技能素养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如急救技能、逃生技能等。
安全态度素养对待安全的认真态度,如不轻信陌生人、不私拉乱接电线等。
03安全的重要性通过采取安全措施,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通过加强防盗、防抢等措施,可以减少财产损失,保护个人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保护财产安全避免意外伤害安全的环境可以减少因犯罪、暴力等行为引起的社会冲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减少社会冲突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信任,促进社会团结和合作。
增强社会信任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可以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所谓广义的教育,是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外在的灌输和自发的感化的总和,它表现为对儿童的抚育和预防外来有害现象的侵害;使儿童与周围世界建立初步的联系;以人与人交往的有力的工具语言武装儿童;向青年一代传授并用某种形式使他们掌握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与技巧;向青年一代的头脑中灌输某种思想体系,并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所谓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二、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学就是要通过研究这些教育现象,揭示其背后存在的客观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被认知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真题 1+11.在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 《论语》B. 《学记》C. 《孟子》D. 《大学》【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学的发展”,考生一定要准确记忆在教育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及其人物。
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所谓广义的教育,是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外在的灌输和自发的感化的总和,它表现为对儿童的抚育和预防外来有害现象的侵害;使儿童与周围世界建立初步的联系;以人与人交往的有力的工具语言武装儿童;向青年一代传授并用某种形式使他们掌握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与技巧;向青年一代的头脑中灌输某种思想体系,并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所谓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二、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学就是要通过研究这些教育现象,揭示其背后存在的客观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被认知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真题 1+11.在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 《论语》B. 《学记》C. 《孟子》D. 《大学》【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学的发展”,考生一定要准确记忆在教育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及其人物。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0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历史与人类社会历史一样久远,而学前教 育机构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9世纪之前,学前教育往往在家庭中进行,虽然有人提出了学前儿童公共教育和保育 的思想,但是当时的社会既没有创办学前教育机构的足够物质基础,也没有相应的要求。 19世纪初,大工业机器生产在欧洲得到迅速发展,很多妇女走出家庭进入工厂工作,教 养孩子的需求被提出,此时社会已经具备了创办学前教育机构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因此 学前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其中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办了“幼儿学校”,把 1~7岁的幼儿组织起来进行集体保育,这是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在这一时期,学前教 育机构多由慈善家、工业家创办,其实质不过是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
从生理年龄角度来说,广义的学前期指的是0~6岁,狭义的学前期指的是3~6岁,也 称幼儿期。对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即为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下位概 念必然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能够影响学龄前儿童身体成长、认知、 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狭义的学前教育特指幼儿园(或其他专业的学 前教育机构)教育,是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教育资源,对0~6岁的儿童施以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的活动。学前教育可细分为0~3岁的早期教育 和3~6岁的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主要由教育工作者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实施,或在亲子园 等早教机构中开展;3~6岁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园中实施。
在学前期,儿童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他们的可塑性强,如果受到良好教育,他们就能 形成许多好习惯,如爱清洁、懂礼貌、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等,形成良好的性格、个性和符合社会要求的行 为规范。
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广义的和狭义的学前教育基本概念:A.广义的学前教育: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比如幼儿在家看电视、看图书、帮父母做家务劳动,或随成人去旅游、参观、看电影、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是教育。
B.狭义的学前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则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2.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和学前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A.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学前儿童、教师、教育内容、教育环境B.学前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是互动关系,学前儿童是接受教育的人,教师是教育者。
学前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地位,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的体裁,体现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需要教师和学前儿童共同参与;教育环境则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物质资源,是现代学前教育必须具有的教育手段。
3.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其含义:①非义务性:进学前教育机构是自愿的而非强迫接受的;家长有选择性,选择孩子进托儿所还是幼儿园,及上哪家幼儿园。
②启蒙性: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不损伤“幼嫩的芽”促其茁壮成长。
③直接经验性:学前儿童认知水平较低,知识经验缺乏,认识事物要通过感官、动作、与周围事物的直接接触,感知、操作,获取直接经验。
④保教结合性:对学前儿童教育进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一切活动都在保育的前提下进行。
4.幼儿园的保教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打好基础。
0~3岁早教机构的任务:为家长提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先进理念,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早期教育服务;指导家长进行科学育儿;帮助家长为婴儿制定切合的教育方案,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
5.《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宗旨,并了解该条例的主要内容:A.宗旨: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宣传
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宣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变得越来越重要。
安全问题包括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网络安全等等,它们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安全教育是大众必须受到的教育。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潜在的危险,随时会遭受不幸。
因此,从幼儿园到大学,安全教育都是必修课程。
通过安全教育教授人们如何进行紧急救援,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如何在需要的时候应对突发事件。
这些技能和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在危急时刻逃脱危险而不受伤害。
尤其是在一些严重安全事故中,经过科学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人们的生命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其次,从广义上来讲,安全教育包括了严谨的安全制度和标准。
企业应该通过安全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以便于有效解决生产安全问题所带来的隐患。
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强化不仅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保障,还能够提高企业的产能、效益。
坚持安全宣传,有效落实企业工作责任制,以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为核心,助力企业实现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相信通过企业安全教育,不仅能为员工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更为舒适的工作体验,同时对于企业生产和发展也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除了安全教育之外,安全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全知识和方法,增强公众和个人的安全意识。
安全宣传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如通过流行歌曲、电视广告、手册、海报等方式广泛地宣传安全知识,让大家越来越了解安全知识。
在消防、交通、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应急状况,都可以通过安全宣传的方式来让大家知晓相应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应对常见情况的正确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安全问题也在不断的变化,如今处在一个信息化和物联网时代,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避免网络骗局以及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通过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向大众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并提供有效的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创新,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公民和企业的一些应对能力,避免因不了解网络安全问题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广义安全教育的概念和目的
广义安全教育的概念和目的安全教育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最初以师承传授形式出现,后来发展进入有关大学专业的课堂成为一门课程。
在生产企业则成为新工人入门的教育,后来也成为企业领导培训的内容,甚至为此设立专门的培训班,在有关操作培训中也加进了此内容,其目的是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加其安全技术知识,强化其安全操作技能。
这些都应该说是狭义的专业化、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但是安全教育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影响十分广泛而长远的问题,它是人类文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障人类文明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战略战术武器。
现代生活的发展已经证明仅有上述专业的安全教育仍远远不够,而且人的认识的积累习性、性格的改造修正、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依靠一次甚至几次短短的培训班便能解决问题。
因此安全教育还应该是一种普及性的长期的经常性的事。
如此说来,安全教育的广义概念是就人的行为规范化所做的施教性的工作,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涉及到每一人,无论人们受过教育或是没有受过教育,安全教育都是一门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其必须懂得善其身、善其类、善其物质和资源、善其环境空间,倒其顺序,最终方能善其身、善其延续,否则将断代了。
工业生产安全教育仅仅是安全教育中的一小块,以此类推,可以有生产劳动安全教育、交通航运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社会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环境安全教育、经济流通领域的安全教育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教育等。
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存在安全问题,便有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因为从根本上说,人是一种不易驯服的有个性的能自主行动的动物,既有合群的一面、与群体利益合而为一的一面,也有背群的一面、与群体利益相抵触的一面。
因为人的生存毕竟是以个体为单元,从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来看,既有依赖于环境的一面,也有与生存环境相抵触的一面,从而产生了某种意义上或某种程度上的安全或不安全问题。
为了克服这种抵触和冲突,就必须对人作出某种改造适应工作,安全教育便是这种改造适应工作之一。
安全教育基础知识
安全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知识具有一定的价值是无可争议的,但教育知识的价值问题在理论上仍然值得探索。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安全教育基础知识,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安全教育基础知识一.教育的认识1.教育的定义(名词解释)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教育的定义(简答题—简述教育的含义)教育是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1) 该概念描述了教育的实践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2) 该定义把教育看做是一个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3) 该定义强调了教育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促进”或“加速”的作用4) 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1)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2)学习者—学习者的特征:A.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B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C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不同;D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3)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学习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 3.教育的形态:1)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的分类)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制度化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划分)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划分)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1.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来的观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沛西.能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集中在前苏联和我国. 2.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___考研333教育综合2018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___考研333教育综合2018年真题及参考答案1、广义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它包括人们在家庭、学校、亲友间、社会上所受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每个人的发展普遍受到广义教育的影响。
2、学校课程是由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
它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
同时,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
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此外,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
3、广义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下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研究的传授经验的活动。
狭义的教学是指在学校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传授经验的活动。
4、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育过程,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信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
5、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稳定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删除品德不良部分,因为它不是一个名词解释)品德不良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道德规范,包括严重的道德过错和违法犯罪。
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数据库安全
确保数据库中存储的信 息不被非法获取、篡改 或破坏,如加密技术、 访问控制等。
应用安全
保护软件应用程序免受 恶意软件的攻击,如代 码审查、漏洞扫描等。
工业安全技术
01
机械安全
确保机械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不会 对人员造成伤害,如安全防护装 置、紧急停止装置等。
化工安全
02
03
电气安全
预防和控制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火 灾、爆炸和中毒等事故,如工艺 控制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等。
安全风险识别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系统地找出可能对人员、财产、环境等造成伤害 或损失的危险源,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依据。
安全风险评估
01
安全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危 险源进行量化和定性评估的过 程,目的是确定其可能造成的 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02
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但不 限于:风险矩阵、风险指数等 。
责任追究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和处理,维护公正公 平。
03
安全的重要性
个人安全
人身安全
保护个人身体不受伤害,避免遭受暴力、疾病或意外 事故的威胁。
财产安全
确保个人财产,如住所、财物、数据等不受盗窃、破 坏或丢失。
隐私安全
维护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泄露或滥 用。
家庭安全
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 转,是保障安全的必要措施。
提高安全防范技能
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防范安全事故的技能和应 对能力。
安全事故处理
迅速响应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 态发展。
调查分析
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防止 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安全教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篇
安全教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篇安全教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篇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配着且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全教育教师工作总结,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安全教育教师工作总结篇1安全教育一直都是我园的重中之重,如何采取安全措施,防范各种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我们教师应帮助家长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儿童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
并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培养、训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加强幼儿的`体能训练,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怎样做好安全工作,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的严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呢?我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园教师关心和支持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
现将活动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幼儿园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园长的领导管理下,幼儿园教职工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二、制度保证,措施到位1、成立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
由园长负责,制定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教职工,要严肃追究有关老师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
幼儿园和老师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
3、不断完善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
建立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幼儿管理、门卫值班、防火防灾等规章制度。
严禁组织幼儿从事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私自带幼儿外出,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是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所谓广义的教育,是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外在的灌输和自发的感化的总和,它表现为对儿童的抚育和预防外来有害现象的侵害;使儿童与周围世界建立初步的联系;以人与人交往的有力的工具语言武装儿童;向青年一代传授并用某种形式使他们掌握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与技巧;向青年一代的头脑中灌输某种思想体系,并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所谓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二、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学就是要通过研究这些教育现象,揭示其背后存在的客观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被认知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所谓广义的教育,是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外在的灌输和自发的感化的总和,它表现为对儿童的抚育和预防外来有害现象的侵害;使儿童与周围世界建立初步的联系;以人与人交往的有力的工具语言武装儿童;向青年一代传授并用某种形式使他们掌握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与技巧;向青年一代的头脑中灌输某种思想体系,并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所谓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二、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学就是要通过研究这些教育现象,揭示其背后存在的客观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被认知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真题 1+11.在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是()。
A. 《论语》B. 《学记》C. 《孟子》D. 《大学》【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学的发展”,考生一定要准确记忆在教育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着作及其人物。
安全教育目标
安全教育目标安全教育目标可以说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安全教育的目标,并展示其在个人、家庭和社会层面的重要性。
首先,安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意识是人们面临危险时能够及时判断,并做出正确应对的意识。
一个没有安全意识的人往往无法意识到自身的隐患,容易受到危险的侵害。
通过安全教育,个人能够学习到如何辨别危险信号并及时采取行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安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保障家庭的安全。
家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归属感来源。
安全教育通过向家庭成员传递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家庭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从而保障家庭的安全。
例如,火灾逃生、急救措施、防盗防抢等都是家庭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提高家人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对能力。
除了个人和家庭,社会层面的安全教育目标同样重要。
社会安全是指整个社会在法治和秩序的保障下,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社会安全涉及到诸多方面,如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环境安全等。
安全教育通过向社会公众传递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法制建设,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实现安全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向人们传递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各种危险,学习如何评估风险,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教育,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够在面对危险时采取正确的行动。
总之,安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家庭的安全,促进社会的安全稳定。
通过教育手段,人们可以获得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
安全教育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只有不断加强安全教育,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素养,构建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安全管理基本概念
安全管理基本概念一、安全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如汉语中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的说法。
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认为,安全是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风险伤害的状态。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都包含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当危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就可认为是安全的,如图1–1所示。
图1–1 安全与危险的相对性二、安全生产《辞海》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安全生产”解释为: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根据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施(从事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作业)阶段,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职业健康,保障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行为的总称。
三、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项方针、原则和要求。
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四、本质安全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能,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失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不会造成事故。
安全培训的目的
安全培训的目的安全培训的目的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是提高全体劳动者安全生产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
所谓安全培训,一般是指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整体素质,以达到安全生产目的而进行的职业教育和训练。
从广义上讲,不仅包括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还包括对全社会人员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
为加强培训目的,应该不断开发出多种多样的培训材料来,还可提供一些工作之余的安全问题教育,如在家里、在公路上、急救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等。
这种培训的意义就在于尽力减少工作中的伤害与致命事故,而雇主的保险费、工资延续及中断生产的成本则反映了培训的成效。
[编辑]安全培训的类型(一)安全培训根据培训的对象,可分为:1、对新工人实行“三级”安全教育。
所谓“三级”,即入厂培训、车间培训、班组培训。
入厂培训即新工人到厂后由劳动或人事部门及培训部门负责组织安排,由安全技术部门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才准分配到车间(队);车间培训即由车间(队)主任(队长)或主管安全的负责人负责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分配到班组,班组培训即由班组长或班安全员负责,进行实际操作安全技术培训。
2、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对人厂的新工人除了进行“三级”教育外,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特种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他所从事的工作极易发生伤亡事故,不仅危害本人,而且还会危害他人安全的作业人员,如电工、起重工、焊接工、车辆驾驶、爆破等作业人员。
对特种作业人员不仅要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还必须取得安全合格证后,方能独立工作。
3、新岗位、新技术的培训,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添设新技术设备、制造新产品或调换工人工作时,必须对工人进行新岗位和新的操作方法的安全培训。
4、经常对工人进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卫生法规制度的培训。
5、对各级行政、技术管理干部的培训,对此主要是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教训的培训。
教育基础
1、广义教育:指有目的、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2、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3、教育本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本质特性:a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b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c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5、教育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受教育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就会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6、教育的起源: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人类各人种的演化》又名《动物界的教育》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史教科书》);d教育的家庭起源说(凯姆佩尔《教育史学》);e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叫教育的社会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7、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1986年4月12日《义务教育法》)8、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趋势:a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日益结合紧密。
教育与生产劳动衔接和是现代教育和现代生产的普遍规律,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已成为目前各国发展本国教育的共识;b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
教育民主化一方面体现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对象普及化的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可体现为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平等,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c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义安全教育的概念和
目的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广义安全教育的概念和目的安全教育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最初以师承传授形式出现,后来发展进入有关大学专业的课堂成为一门课程。
在生产企业则成为新工人入门的教育,后来也成为企业领导培训的内容,甚至为此设立专门的培训班,在有关操作培训中也加进了此内容,其目的是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加其安全技术知识,强化其安全操作技能。
所有这些均应说是专业性的针对性强的狭义的安全教育。
但是安全教育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影响十分广泛而长远的问题,是人类文明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和保护这种文明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战略性和战术性兼备的武器。
现代生活的发展已经证明仅有上述专业的安全教育仍远远不够,而且人的认识的积累习性、性格的改造修正、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依靠一次甚至几次短短的培训班便能解决问题。
因此安全教育还应该是一种普及性的长期的经常性的事。
如此说来,安全教育的广义概念是就人的行为规范化所做的施教性的工作,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涉及到每一人,无论人们受过教育或是没有受过教育,安全教育都是一门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其必须懂得善其身、善其类、善其物质和资源、善其环境空间,倒其顺序,最终方能善其身、善其延续,否则将断代了。
工业生产安全教育仅仅是安全教育中的一小块,以此类推,可以有生产劳动安全教育、交通航运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社会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环境安全教育、经济流通领域的安全教育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教育等。
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存在安全问题,便有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因为从根本上说,人是一种不易驯服的有个性的能自主行动的动物,既有合群的一面、与群体利益合而为一的一面,也有背群的一面、与群体利益相抵触的一面。
因为人的生存毕竟是以个体为单元,从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来看,既有依赖于环境的一面,也有与生存环境相抵触的一面,从而产生了某种意义上或某种程度上的安全或不安全问题。
为了克服这种抵触和冲突,就必须对人作出某种改造适应工作,安全教育便是这种改造适应工作之一。
由此可见,前面说的安全教育遍及每一个人不是没有道理。
人人都生胡在依赖与抵触交织的痛苦和不安之中,只不过大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已经习惯承受这种生活模式,加上生活的惰性和其他乐观因素的掩饰,而未易觉察而已,从而忽略了这种广义的安全教育存在的现实性。
其实人们进行的许多活动都是在进行这种性质的安全教育,从宗教的经坛上布下的经文教义、从道德规范中所宣扬的教诲规矩、从行政权力机关所颁发的法律条文、从传统上所留下的和被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
则,以及各行各业的操作规程,甚至人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其中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告诉人们如何与外界周围环境适应,安然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