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安排表2022至2023上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安排表2022至2023上课程安排第一学期单元一:识字与拼音- 第一周:研究拼音和声母韵母- 第二周:认读基础汉字- 第三周:练拼音和汉字- 第四周:巩固拼音和汉字练单元二:词语与句子- 第五周:研究基础词语- 第六周:认读常用词语- 第七周:练造句- 第八周:巩固词语和句子练单元三:阅读与写作- 第九周:阅读理解基础- 第十周:阅读课文并理解- 第十一周:写作基础训练- 第十二周:巩固阅读和写作技巧第二学期单元四:故事与文学- 第十三周:研究常见故事和文学作品- 第十四周:分析故事结构- 第十五周:写作角色和情节- 第十六周:巩固故事和文学知识单元五:古代散文- 第十七周:研究古代散文特点- 第十八周:阅读古代散文- 第十九周:写作古代散文- 第二十周:巩固古代散文技巧单元六:现代散文- 第二十一周:研究现代散文特点- 第二十二周:阅读现代散文- 第二十三周:写作现代散文- 第二十四周:巩固现代散文技巧第三学期单元七:诗歌与韵律- 第二十五周:研究基础诗歌知识- 第二十六周:阅读诗歌并理解- 第二十七周:写作基础诗歌- 第二十八周:巩固诗歌和韵律技巧单元八:戏剧与演讲- 第二十九周:研究戏剧和演讲技巧- 第三十周:表演戏剧- 第三十一周:演讲比赛- 第三十二周:巩固戏剧和演讲技巧单元九:报告与辩论- 第三十三周:研究报告写作- 第三十四周:做报告- 第三十五周:辩论比赛- 第三十六周:巩固报告和辩论技巧考试与评估第一学期考试- 中期考试:第十周- 期末考试:第十二周第二学期考试- 中期考试: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第二十四周第三学期考试- 中期考试:第三十周- 期末考试:第三十六周评估方式- 口头评估:根据课堂表现和口头回答的情况进行评估- 笔头评估:根据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估注意事项-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并准时参加考试-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家长可以随时与任课教师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一周。
8.24—8.28.《大青树下的小学》(3)《花的学校》(3)二周。
8.31—9.4.书法(1)课外阅读(1)三周。
9.7—9.11.《不懂就要问》(2)《口语交际》(1)作(2)《语文园地一》(2)课外阅读(1)四周。
9.14—9.18.《古诗三首》(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3)书法(1)课外阅读(1)五周。
9.21—9.25.《秋天的雨》(2)《听听,秋的声音》(1)《作》(2)《语文园地二》(2)书法(1)六周。
9.27—10.8.《卖火柴的小女孩》(3)《那一定会很好》(1)《在牛肚子里旅行》(3)课外阅读(1)七周。
10.1—10.7.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八周。
10.9—10.16.《一块奶酪》(1)《作》(2)《语文园地三》(2)课外阅读(1)九周。
10.19—10.23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1)《小狗学叫》(1)《口语交际》(1)《作》(2)《语文园地四》(2)课外阅读(1)十周。
10.26—10.30 《搭船的鸟》(2)《金色的草地》(3)《作》(3)十一周。
11.2—11.6.《古诗三首》(3)《富饶的西沙群岛》(3)书法(1)课外阅读(1)十二周。
11.9—11.13.《海滨小城》(3)《美丽的小兴安岭》(3)书法(1)课外阅读(1)十三周。
11.16—11.20 《作》(2)《语文园地六》(2)《大自然的声音》(3)课外阅读(1)十四周。
11.23—11.27 《父亲、树林和鸟》(3)《带刺的朋友》(3)《口语交际》(1)课外阅读(1)十五周。
11.30—12.4.《作》(2)《语文园地七》(2)《司马光》(2)书法(1)课外阅读(1)十六周。
12.7—12.11.《掌声》(3)《灰雀》(3)书法(1)课外阅读(1)十七周。
12.14—12.18.复(8)十八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
度表
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 课文:《大山的颜色》、《可爱的字》、《绿叶子》、《太阳呀太阳》
- 目标:通过研究课文,使学生的身体各部分,了解自己的名字和字的书写方式。
- 教学重点:研究识字、阅读理解。
- 教学时长:4周
第二单元:认识世界
- 课文:《阳光雨露》、《国旗升起来》、《乘龙船》、《金秋的果园》
- 目标:通过研究课文,使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阳光、雨露,感受国旗升起来的庄严,认识乘龙船的文化,体验果园的丰收。
- 教学重点:研究识字、理解课文意思、表达自己的看法。
- 教学时长:4周
第三单元:人是人的呀
- 课文:《祖国的花朵》、《蜜蜂和小鸟》、《开学了》、《我们的花园》
- 目标:通过研究课文,使学生热爱祖国花朵,关注小动物,了解开学和花园的用途。
- 教学重点:研究识字、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 教学时长:4周
教学进度表
请注意,教学进度表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供参考使用。
(完整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完整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和教学
进度表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开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汉字
- 研究基本汉字的读音和书写方法。
第二单元:熟读经典诗词
- 研究朗读和理解经典的诗词作品。
第三单元:故事阅读
- 阅读寓言故事和传统童话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第四单元:写作基础
- 研究写作基本技巧,如句子的组成和段落的结构。
第五单元:诗词鉴赏
- 研究欣赏和分析现代和古代的诗词作品。
第六单元:阅读理解
- 阅读短文和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进度表
以上为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的完整版。
教学
目标包括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读写能力,培养语言表达和交流
能力,开发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包
括认识汉字、熟读经典诗词、故事阅读、写作基础、诗词鉴赏和阅
读理解。
教学进度表展示了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对应的授课时间。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进度表单元一:认读字音词(4周)- 研究目标:- 掌握音节、字音、字形的基本概念;- 认读声母、韵母及其组合的拼音;- 认读常见的高、低声调;- 认读常见的词汇。
- 教学内容:- 音节、字音、字形的基本概念介绍;- 声母、韵母及其组合的拼音教授;- 高、低声调的认读;- 常见词汇的认读和拼写练。
- 教学活动:- 看图说词;- 分组朗读;- 字词游戏;- 拼音拼写练。
单元二:阅读理解(6周)- 研究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流畅度;-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教学内容:- 阅读理解技巧的讲解;- 练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题目;- 阅读课文并进行理解。
- 教学活动:-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阅读理解测试;- 班级合作阅读。
单元三:古诗词欣赏(4周)- 研究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锻炼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 教学内容:- 名句赏析;- 唐诗宋词的欣赏;- 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
- 教学活动:- 唐诗宋词朗诵比赛;- 创设古风文化周;- 小组合作诵读。
单元四:写作技巧(6周)- 研究目标:- 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写作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教学内容:- 写作规范和技巧;- 讲解写作步骤;- 练写作不同类型的作文。
- 教学活动:- 课堂写作指导;- 作文比赛;- 同学互批作文。
单元五:常见字符的认读和拼写(4周)- 研究目标:- 认读和拼写常见的汉字和标点符号;-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惯;- 加深学生对字符的认识和理解。
- 教学内容:- 常见汉字的笔画顺序和读写规则;- 常见标点符号的认读;- 汉字拼写练。
- 教学活动:- 汉字书写练;- 标点符号认读和运用;- 字词游戏。
单元六:课文朗读与背诵(4周)- 研究目标:- 提高学生阅读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注意力。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共7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一)一、教学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
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三、教材分简析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
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四、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第一单元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的教学计划及进度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的教学计划及进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的教学计划及进度可以按照以下内容来安排:
第一单元:诗词欣赏与理解
- 学习古诗和现代诗的欣赏与理解
- 学习诗句的抒情、写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特点
- 进行诗词背诵和朗读练习
进度:4周
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与表达
- 学习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的主旨及具体细节
- 学习如何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 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进度:5周
第三单元:话题作文
-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话题进行写作
- 学习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
- 进行一些小组合作写作的练习
进度:4周
第四单元:字词学习与语法基础
- 学习新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 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名词、动词的基本用法等
- 进行一些语法练习和写作练习
进度:6周
第五单元:修辞与鉴赏
- 学习修辞手法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 学习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修辞表达
- 进行一些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活动
进度:4周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教学计划安排,具体的进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灵活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简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进度表

(简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进度表
目标
本教学进度表旨在规划三年级上学期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教
学内容和进度,帮助教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保证学生顺利研究。
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识字与阅读:学生将研究认读常用汉字和基本的拼音,提高
阅读理解能力。
2. 语法与写作基础:学生将研究语言基本规则,提高写作能力。
3. 听说训练:学生将通过听力训练和口语练,提高听说能力。
4. 诗歌鉴赏:学生将研究不同题材的诗歌,培养审美能力。
5. 文学欣赏:学生将研究名家作品,丰富文化素养。
教学进度表
以下是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进度表的具体安排:
总结
根据教学进度表,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学将侧重于识字与阅读、语法与写作基础、听说训练、诗歌鉴赏和文学欣赏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语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
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
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
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
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
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
“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参看目录),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二、学情分析:
进入中年级——孩子们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
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
在认识了1800个常用汉字基础上,阅读能力发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
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需要认识的字太多,导致后进生错别字多,总也改不了,这是新课改学生识字多,多带来的弊端,到中年级以后,应该会有所改善。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364个字,会写232个字。
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
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策略与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
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
通过引导使学生
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
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
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
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
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
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
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
“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
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
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
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