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经典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采松果》是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本文主要围绕采松果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方式,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加减法运算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和鼓励,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逐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同时,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阶段,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形象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读写“采松果”的故事情节,能够用语言描述松鼠和松果的数量关系,学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松鼠和松果的数量关系,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自主发现数量关系,并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采松果》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松鼠和松果的数量关系。
2.新课导入:介绍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加减法的意义。
3.课堂讲解:讲解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数量关系。
4.练习环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松鼠和松果的数量关系,明确加减法的应用。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采松果》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采松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采松果》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与几何》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帮助小松鼠采松果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平面图形的旋转现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旋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对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现象,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旋转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力。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认识和理解旋转的基本特征,学会用语言描述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理解旋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旋转现象,并用图形进行旋转操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小松鼠采松果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教师引导学生用图形进行旋转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旋转的特点。
3.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4.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旋转的基本特征。
小学数学《采松果》
32人
7人
赛跑和跳高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 32 + 7
39(人)
采松果
北师大版本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2课
38人
8人
踢足球的比打篮球的学生多多少人?
= 38 - 8
30(人)
采松果
北师大版本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2课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你认为这节课你表现得怎么样?
采松果
北师大版本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2课
采松果
北师大版本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2课
它们该坐哪个车厢,连一连。
66 86 38 57
52+5
33+5
51+5
82+4
采松果
找新家
23 83
65 72
北师大版本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2课
43 40
67-2=
47-5= 88-5= 44-4= 78-6= 25-2=
采松果
做 加 法
北师大版本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2课试一试, 你准行!源自252028
29
27
采松果
北师大版本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2课
46-46 0+ 24
18-7
50-10
20+60
60-20 50+50 60-30
14-8 30+30 12-8
50+40
看谁能摘到苹果?
采松果
北师大版本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2课
32
采松果
北师大版本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2课
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
25 - 2 = 23 (米)
长2米
长长25米25米
采松果
采松果
《采松果》说课稿说课者:罗薇薇工作单位: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乔西小学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揭阳产业园乔西小学的罗薇薇。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采松果》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1页到52页的内容。
2.教材分析《采松果》一课的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安排的。
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另一部分是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这两部分内容呈现在同一情境图——“采松果”中,创设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能利用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是这样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理。
4.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等。
二、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观察来激发学生充分学习本课知识。
三、说教学程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课本的内容特征,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具体我是这样做的:(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活跃气氛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开火车游戏(大屏幕显示学习过的算式),让学生口算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小松鼠采松果教案6篇
小松鼠采松果教案6篇小松鼠采松果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绘画用具及搜集的有关小松鼠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1、猜谜语。
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
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二、自学(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识字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2、结合文中句子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引导。
(1)聪、活泼:读文中的句子。
我们同学中谁是这样的孩子?(2)如果、总:读文中的句子。
你还能用如果说句话吗?四、朗读(充分读文感知,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1、重点指导2——4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松鼠聪明活泼?学生思考读文。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练习读文。
教师范读,师生、生生分读陈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话。
3、采取多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讨论(小组交流感受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五、写字(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字能力)1、认读“以、后、更”三个字。
《采松果》说课稿
《采松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第三册教材第二单元第30~31页内容。
乘法口诀是我国小学生提升计算水平的有趣的工具。
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具有数数技能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应切实学好。
教材创设“数松果”的现实情境,通过轻松的、自然地情景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学习活动,主动探索、体会5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教材设计的5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丰富多彩,既有学生喜欢的游戏,也有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解决。
二、学情分析因为二年级的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形象与逐步归纳相结合来组织教学。
但是学生对本节课还是比较熟悉。
根据学生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含义,感知口诀的基本特征。
2、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灵活使用5的乘法口诀。
3、体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乘法算式,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好处。
4、在经历编、记、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
虽然本班学生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但因为5的乘法口诀是编制口诀的第一课时,还理应做新授课。
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难点是: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无论是教师的积极引导,还是多媒体课件的直观、生动表现,在教学中我都在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景,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数学水平,使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知识,并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教案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经典教案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中,有一篇经典的教科书教案——《采松果》,它是一篇非常实用的小学数学文章。
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数学思维合理地应用于生活中。
题目中提到的“采松果”,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学数学问题:假如你生活在林中,如何最快地采到所有的松果?问题看似简单,但涉及到的数学方法却是十分复杂而有趣的。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问题背后的数学知识。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以下数学知识:(1)图形的计算:采松果的问题是一个图形问题,解决它需要运用到图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2)最优化问题:采松果的问题属于最优化问题,要求用最少的时间采到尽可能多的松果;(3)逻辑思维:采松果的问题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合理安排采摘的顺序和路线。
我们来看一看如何训练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数学兴趣学生是否喜欢数学会对其数学能力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
要想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需要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引导他们通过玩小游戏、看数学电视节目等方式激发对数学的热爱。
二、教材内外的练习教材内的数学题是鉴定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工具。
但是这些题目不能完全代表数学思维的全部,还需要通过丰富的、多样化的数学练习来巩固学生的数学思维。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数学题目、玩数学游戏等方式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中,任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必须由学生自己的思维来实现。
为此,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多探究,以提高其独立思考逻辑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互动环境的构建互动环境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互动的信任和关系等情感成分的构成。
互动环境良好与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领域之一。
五、问题解决的方法在课程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指导、提问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构建科学的数学课堂,为学生打造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教案二:数学知识梳理与练习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是一本经典的数学教材,它涵盖了六年级下学期的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四则运算、小数计算、几何图形、数据与图表等。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前几年所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本篇文章将对教案二“数学知识梳理与练习”进行详细阐述。
一、数的四则运算数的四则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数学知识之一。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中,我们需要从加减乘除四个层面对数进行运算。
在教案二中,为了更好的掌握数的运算,我们需要进行以下练习。
1. 1:2; 1:3; 1:4,请按大小排列。
2. 计算:120÷...=60,9×...=813,36× (3600)3. 计算:0.09×…=18,6.8÷…=17,840.3×…=840304. 两个数相加是 891,其中较小的数是 525,另一个数是多少?5. 两个数相减是 721,其中较大的数是 825,另一个数是多少?6. 进行这个乘式的计算:2783×25二、小数计算小数是数学中重要的进位制,是高中数学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中,我们需要运用小数进行基本的计算,包括加减乘除等。
在教案二中,为了更好的掌握小数的计算,我们需要进行以下练习。
1. 计算:6.25+8.75=;3.6-1.2=;2.5×0.5=;9.6÷2.4=。
2. 计算:1.75×0.005=,1260÷0.025=,65.4÷0.009=,426÷0.075=。
三、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也是我们生活中应用较广的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在教案二中,为了更好的掌握几何图形,我们需要进行以下练习。
1. 判断:长方形的特点有哪些?2. 判断:正方形与矩形的区别有哪些?3. 判断: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4. 求面积:图形边长分别为6cm和4cm的矩形的面积是多少?5. 求面积:底边长为18m,高12m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6. 求体积:边长为4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7. 求体积:高度为3m的立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四、数据与图表数据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内容之一,掌握数据处理是我们走进社会的必备技能之一。
数松果说课稿
数松果说课稿数松果说课稿(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数松果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松果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第三册教材第二单元第10~11页内容。
乘法口诀是我国小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有趣的工具。
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并具有数数技能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应切实学好。
教材创设“数松果”的现实情境,通过轻松的、自然地情景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学习活动,主动探索、体会5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教材设计的5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丰富多彩,既有学生喜欢的游戏,也有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解决。
二、学情分析由于二年级的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形象与逐步归纳相结合来组织教学。
但是学生对本节课还是比较熟悉。
三、目标定位根据学生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含义,感知口诀的基本特征。
2、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灵活运用5的乘法口诀。
3、体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乘法算式,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好处。
4、在经历编、记、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本班学生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但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编制口诀的第一课时,还应当做新授课。
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难点是: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无论是教师的积极引导,还是多媒体课件的直观、生动呈现,在教学中我都在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景,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知识,并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
《采松果》教材课件PPT(8篇)
25+ 4 29
25- 4 21 21
说一 说
3 6 3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2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
2 7 2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松鼠妈妈采了25个果 子,小松鼠采了4个果子, 一共采了多少个果子?
12 + 5= 17 6 + 7= 13
8 + 4= 12
18 - 1=17 9 + 1= 10 14 - 2= 12
说一 说
3 6 3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2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
2 7 2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
25个
4个
小猴有多少只?
22只小熊 22 + 6 = 28(只)
y
d
s
n
1.松鼠妈妈采了25个果子 ,小松鼠采了4个果子,一 共采了多少个果子?
25 + 4 29
摆一摆、说一说。
2.松鼠妈妈采了25个果子,小松 鼠采了4个果子,松鼠妈妈比小 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25 - 4 21
摆一摆、说一说。
原来有19个。
我吃了9个。
还剩多少个?
19 — 9 10
想一想、填一填
我们比小熊多6只 。
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
25 - 2 = 23 (米
)
长2米
长25米
比 一 比 看哪一组做得最快最好!
(书第23页第3题)
32+5= 37 4+65= 69 72+5= 77 5+74= 79 66-3= 63 44-4= 40 78-6= 72 26+3= 29 88-5= 83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经典教案三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经典教案三篇《采松果》一课讲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安排的。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经典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引出课题。
问:图中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采松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松鼠采松果,板书课题:采松果2.观察主题图,提问题。
你能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
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二、解答问题。
1.你能根据“一共采了多少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列出算式吗?学生说,板书:25+4=25-4=得多少?怎样想?小组讨论,汇报。
2.操作验证。
(1)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0加9等于29,板书:5+4=920+9=29(2)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
5-4=120+1=213.看算式拨计数器练习。
32+4=26+3=54+4=48–5=87–7=66–5=三、作业。
1.图意提问题。
原来有19个草莓,吃了9个,还剩多少个?列式:19–9=10(个)2.第2题:观察算式,有什么规律?(两位数加一位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计算并照样子写一组算式。
3.根据“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这个问题列式。
25-2=23(米)4.独立完成第3、5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经典教案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北师大版)采松果优质课件1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拿走4根。
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个位上拨走4个珠子。
总结:应该先算个位上的5-4=1,再 算20+1=21。
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1(个)
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你发现了什么计算规律?
发现: 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十位 不变,只有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问题一: 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问题二: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问题三: 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9(个)
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 再放4根。
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个位上再拨4个珠子。
总结:应该先算个位上的5+4=9, 再算20+9=29
数学一年级 下册
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第2课时 采松果
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朋友, 你们看这是谁?小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呢?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小松鼠的生 日,小松鼠特别的开心,因为松鼠妈妈带小 松鼠去采它最爱吃的松果,那我们一起去看 看它们采了多少吧!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谁能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
6.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内容,不 要为了 现代化 进程的 推进, 使传统 村落的 文化遭 到摒弃 ,都要 尽可能 的像非 物质文 化一样 去保护 。
•
7.在对乡村进行保护的同时,需要注 重将传 统村落 中太过 落后的 设备和 设施条 件进行 现代化 建设, 将现代 化更方 便、有 利的设 施引进 到传统 村落中 ,将现 代化理 念也灌 输到村 落居民 的大脑 里,促 进乡村 的现代 化发展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教案二:数学能力提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经典教案二:数学能力提升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的难度也不断提升。
而小学六年级下册的《采松果》这一经典教案,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而设计的。
本文将从教案的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这一经典教案的教学价值和实效性。
一、教案的设计这一经典教案是以采摘松果为主要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难题。
同时,教案也注重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倡导学生们在课外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他们采用了问题导入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出知识点。
接着,他们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同时,这个教案还引入了游戏的因素,通过游戏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让学生了解采摘松果的背景和过程,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松果的体积和重量。
随后,教师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自行解决问题,并开展竞赛来增强学习动机。
教师通过将问题推广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价从教学效果来看,这个教案实现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通过教案的实践,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测量松果的方法和计算松果体积和重量的技巧,还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也使得学生对数学这一枯燥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加愿意去学习和探索。
结语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采松果》这一经典教案,以实践为主要情境,引导学生热爱数学、探究问题、发现规律。
通过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和游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集体讨论、竞赛和推广等环节中逐步提高数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数学学习支持。
《采松果》ppt课件(8篇)
25 +4 = 2?9
把个位上的 数相加。
5 +4 = 9 20+9=29
25 +4 = 2?9
2.松鼠妈妈采了25个果子,小松 鼠采了4个果子,松鼠妈妈比小 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25 - 4 21
25 -4 = 2?1
把个位上的 数相减。
5 -4 = 1 20+1=21
25 -4 = ?21
y
d
s
n
1.松鼠妈妈采了25个果子 ,小松鼠采了4个果子,一 共采了多少个果子?
25 + 4 29
摆一摆、说一说。
2.松鼠妈妈采了25个果子,小松 鼠采了4个果子,松鼠妈妈比小 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25 - 4 21
摆一摆、说一说。
原来有19个。
我吃了9个。
还剩多少个?
19 — 9 10
想一想、填一填
做
加
试一试, 你准行!
法
23
26
29
27
25
小猴摘桃
89-7=82 26-3=23 57-3=54 48-5=43 49-5=44
23人
6人
赛跑和跳高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3
= + 6
29 (人)
58人
6人
踢足球的比打篮球的学生多多少人?
58
= - 6
52 (人)
本课总结
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不进位、不退位)的计 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进 行计算。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
2 2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6 32 7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25个
4个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教案二:趣味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经典教材是数学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
这一课程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还通过趣味的数学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索采松果课程教案二:趣味数学学习,探究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课程设计采松果教案二是一节富有趣味性的数学课程设计。
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采松果游戏来增加对自然数的认识,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二、游戏规则在这个数学游戏中,每位小学生将扮演一个“采果人”,他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如10分钟内)在操场上采摘到尽可能多的“松果”(即球)。
所有的球都被标有“1” 、“2”、“3”等数字,每个人在采集时只能拾取相同数字的球。
采摘的球必须摆在自己的篮子中,每个篮子只能容纳一种数字的球。
如果下一个数字的球比当前篮子中的球数量少,学生就需要把已有的球重新排列,必须把篮子中的球清空,重新开始收集。
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松果”(即球),并在课后在班级中进行统计和比较。
三、教学成果1. 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在采松果游戏中,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采摘球。
这就要求他们在高强度的竞争中要保持冷静,杜绝惊慌失措,保持稳定的心态。
这样的游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采松果游戏是一个能够帮助学生检测和提高数学技能的好方法,如数的分解、数字比较和排序等。
通过学习和玩游戏,学生可以学会同性质数的排列组合和分解,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得到更好的运用,从而提高数学水平。
对数值比较、数的排序等基础概念的理解也非常重要。
采松果游戏,要求学生采集的树果的数字相同。
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和排列,对数值大小和大小关系有清晰准确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巩固和提升数学基础。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其他策略游戏一样,采松果游戏不仅要求学生对自然数的认识,同时也要求学生运用他们的创造性,发掘更多的可能性。
5.2采松果(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5.2 采松果(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我的口吻来写这篇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5.2采松果这一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进行解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难点则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松果图片和分数卡片,以及白板和记号笔。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用白板和记号笔来展示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转化过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2个松果,小华有3个松果,请问小明和小华谁有的松果多?答案:小华有的松果多,因为3>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上还有一点困难。
在课后,我会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布置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的讲解,再次,实际问题向分数问题的转化,作业的设计。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我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通过拿出一些松果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我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起实际问题和数学之间的联系。
这个环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的讲解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用白板和记号笔来展示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通过直观的展示,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我会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2:妈妈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生3:小松鼠说:“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
师:你对他们的回答满意吗?
(生1微笑点头。学生齐说:“满意。”)
生4:我的问题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5:请问大家,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经典
教案三篇
《采松果》一课讲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采松果》经典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生:也可以是一位数加两位数。
生:只要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就会计算今天学习的算式。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第1题(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读图,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生:19-9=10(颗)。2.第2题(出示情境图)。
师: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
师:这么好听的故事,听完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知道小松鼠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生2:我知道了松鼠妈妈采的松果多,小松鼠采的松果少。生3: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生4:有2只松鼠。生5:有两块数字牌和很多很多的大树。
(二)讨论探究
1.提出问题
师: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组1: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我们的算式是25-4=21。
直接用5-4=1,20再加上1就是21。
师:谁听懂他们组的意思了?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1:他们的意思是用5减4就足够减了,还剩下1,20根本用不着。所以25-4=21。
组2: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算式也是25-4=21,也是用口算得出来的。
生经历动动手、动动脑,试着总结出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练习:38-6= 77-3=
四、完成练习,巩固新知。
1.生独立完成课本52页第4题,集体纠错、订正。
机动作业:课本第1题、第3题。
五、课堂小结
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采松果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9(个) 25-4=21(个)
2.观察主题图,提问题。
你能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一共采了多少个?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二、解答问题。
1.你能根据“一共采了多少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列出算式吗?学生说,板书:25+4= 25-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4、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动画,请你认真看,然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播放多媒体动画,最后定格为教材主题图画面。)
生2:我也是认为口算简单,因为列竖式我还不是很会。
3.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三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注意其他小组的活动。)
师:请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听。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
那么你认为这节课自己表现如何?
生1:这节课我发言特别积极。
生2:在小组内我算得最快。
生3:我觉得自己发言不是很积极,我会努力的。
师: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一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进行评价。)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能够做到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有效合作。希望下一节课继续努力。
生6: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7:我还有一个问题: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妈妈相差多少个?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师将生4,生5,生6,生7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谁知道如何列出算式呢?生:25+4=?(学生大部分已经能够说出结果。)
生:25-2=23(米)。
3.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4.第4题:想一想,填一填。
师: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生:我发现每组两个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了位置。
师:你能试着自己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学生积极举例:
(1)34+5=39,5+34=39;
48–5 = 87–7 = 66–5 =
三、作业。
1.图意提问题。原来有19个草莓,吃了9个,还剩多少个?
列式:19–9 = 10(个)
2.第2题:观察算式,有什么规律?
(两位数加一位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计算并照样子写一组算式。
3.根据“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这个问题列式。
25-2 = 23(米)
(2)21+7=28,7+21=28;
(3)83+4=87,4+83=87;
(4)52+7=59,7+52=59;……
师:如果不用你计算得数,你还能快速地举出类似这样的算式吗?
生1:47+68=,68+47=。
生2:395+126=,126+395=。
生3:1000+800=,800+1000=。……
组3:我们解决的是“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多少个”这一问题,算式和口算方法与他们小组是一样的。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个说法不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却是一样的呢?生1:因为都是在算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差的个数。
生2:因为妈妈比小松鼠多的就是小松鼠比妈妈少的。
师:今天学习的计算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暂时没有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计数器等,也可以请求同组的同学来帮忙。(学生动手探究,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引导。)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引出课题。
问:图中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采松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松鼠采松果,板书课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采松果
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生3:我是口算出来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
生4:我也是口算出来的。看着25然后把4直接加到个位的5上,就是29了。
生5:我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是我妈妈教我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竖式。)生6:我是口算出来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
生2: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
生3:大家要认真计算,不要粗心。
师:刚才大家想到的这些算法:拨计数器、口算、摆小棒、列竖式,都是很好的计算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
生1:我认为口算最简单。
4.独立完成第3、5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掌握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xx。师说数,生说数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情境图,松鼠妈妈和小松鼠采松果,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三、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1.小松鼠和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9(个)
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等过程,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
练习:32+5= 5+74= 74+3=
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25-4=21(个)
得多少?怎样想?小组讨论,汇报。
2.操作验证。
(1)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0加9等于29,板书:5+4=9 20+9=29
(2)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4=1 20+1=21
3.看算式拨计数器练习。
32 + 4 = 26 + 3 = 5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