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欺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校园欺凌

一、校园欺凌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校园欺凌事件越发呈现低龄化趋势,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都存在校园欺凌事件。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 年9 月18 日公布了共计67 起校园内发生的刑事犯罪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件所涉及的地方包括北京市、四川省、河北省以及福建省,这67 起校园刑事案件发生的时间分布从2007 年至2014 年之间。就犯罪人的年龄跨度而言,平均的年龄分布是15 岁到17 岁之间,最低12、13周岁。

二、校园欺凌的定义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一种系统性的权力滥用,欺凌行为的主体是一群或单个学生,对特定个体或一群学生采取重复且长期的负面行动,并且一些学生个体可能既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

三、校园欺凌的方式

传统的校园欺凌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暴力型。这类欺凌伴随着诸如推、掐、敲打、殴打、踢等暴力,带给他人的肉体、精神上的打击很大。其中有些暴力非常危险,如用书敲打头部、拉扯头发、用扫帚、伞敲打,甚至是有类似职业摔跤的、勒脖子的游戏。而其中的很多行为如果是大人所为,会被视为伤害罪加以处罚。

2. 语言型。这种欺凌又可以细分为三类,首先是说坏话,用“矮子”、“胖子”等词嘲讽对方的生理特征,或者给对方起绰号。其次是把对方作为笑料。即便对方只是稍微与众不同,也会夸大其词,加以嘲笑。这和“说坏话”有些类似,常常是由某个集团对个人所施加的。其起因常常是细小的差异,如该生身体有缺陷,学习不好等。最后一类就是散布谣言。如“某某好像有偷窃的习惯”等,无论这种谣言是否属实,一旦被散布开,会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名誉。

3.忽视型。即忽视对方的存在。如,孤立对方,即使对方打招呼也置若罔闻。因为持续否定对方的存在,所以给的精神打击非常大。而且这种校园欺凌极具隐蔽性。

除此之外,目前一种新型的欺凌,即网络欺凌(亦被称为网络暴力)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手机、电脑等在中小学生中得到普及。而网络欺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如将同学的照片通过手机传阅等。和传统的校园欺凌相比,这种新型的校园欺凌更让人担忧。首先,它使欺凌和被欺凌的双方不受力量对比的限制。即便瘦小者也可以欺负他人。其次,欺凌者更为隐蔽。他可以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实现对他人的伤害。再者,手段的信息化使得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因此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更为严重。此外,传统的校园欺凌受时空的限制。即只要不和加害者在一起,就可以避免受伤害。而网络欺凌则使受害人失去了所有的避难所。无论身处何处,伤害都会随之而来。

四、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会影响到学生以下方面:心理健康、行为问题、校园适应性发展和学业成就。

1.心理健康。校园欺凌为带给受害者抑郁、焦虑水平和自杀意图的增加,也会导致自尊水平降低。

2.校园欺凌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长远性。R研究发现,个体在青少年期间遭受校园欺凌事件,对成年早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抑郁、自尊水平和自杀想法)有很强的预测性,尤其是学生时期受到校园欺凌的高频组被试在成年早期报告抑郁症状的人数是低频组的2.6倍。

3.问题行为的增加。经历校园欺凌的学生可能伴随着系列风险、问题行为,例如自杀尝试、物质滥用和旷课逃学等。遭遇校园欺凌的高频率学生的自杀尝试是低频组学生的5.6倍,并且更可能进行不安全性行为,报告有更多的STD病症和HIV感染;遭受基于偏见校园欺凌的青少年与没有遭遇校园欺凌经历的青少年相比,物质滥用行为更为严重(吸烟行为的人数比是2:1,酗酒行为的人数比是1.99:1),自杀尝试的人更多(5.06:1)。

4.校园适应性发展和学业成就。遭受偏见带来的校园欺凌的青少年与没有遭遇过骚扰经历的青少年相比,学业成绩差的人数比是1.68:1,曾有旷课行为的人数比是1.86:1,同时对个体成年早期的社会适应性也有预测作用,学生由于校园欺凌事件导致学业失败、学习成绩差、生活中的选择受到限制、未来职业发展受到限制,以及个人潜能也受到压抑。同时,学生在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时,他们可能会把问题行为作为应对校园欺凌的应激、反抗方式,例如旷课、逃学等,而这些方式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业成就。

五、校园欺凌问题的根源

1. 个人因素。一个孩子之所以会有欺凌行为,和他的成长经历、家庭氛围等是分不开的。有一类孩子因为从小生活在缺少关爱的环境中,因此一方面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卑而嫉妒那些生活在幸福环境中的孩子。而且因为从小缺乏别人的关爱,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关心别人,更不会去体会被欺负的小孩所经历的痛苦。而另一类孩子则完全相反。因为从小被家庭溺爱,所以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性格,支配他人的欲望非常强烈,容忍不了和自己意见不同或者是不顺从自己的人,从而走上实施欺凌的道路。还有一类孩子欺负别人,是因为过去有受欺负的经历。这种孩子所占的比率很高,因此他们的存在亦不容忽视。

2. 社会因素。首先,当今日本社会“少子化”“核家庭化”(即夫妇俩+ 一个孩子的小家庭)越来越明显。以前的孩子在家中有兄弟姐妹,在家庭之外也有自己的玩伴。因为集团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争执、冲突,他们就可以在争执、冲突不断发生而又不断被解决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而在“少子化”的社会,孩子从小缺少玩伴,因此丧失了这种磨合、锻炼的机会。其次,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日益普及,双职工的家庭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日趋减少。因此,当孩子面对人生、学习、交友等各方面问题时,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及时、必要的帮助。

3.压力因素。当今的孩子面临的压力也很大来自学校、补习班、家庭、社会各方面。而作为排解压力的方法之一,有的孩子就走上了实施欺凌的道路。曾有一位中学老师发现,每当期末考试临近时,欺负事件发生的频率就剧增。

4.媒体因素。媒体的作用也是不可轻视的因素。这是因为当被欺凌而自杀的事件发生时,媒体会尽其所能地进行全面报道,对加害者进行谴责,对因此而自杀的孩子给予同情。这种做法本身无可非议,但它的负面效应却值得关注。一方面,媒体对事件中出现的欺凌细节进行事无巨细的报道,这会给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提供一些负面暗示。另一方面,因为媒体对自杀者给予大量的同情,使得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