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i e swe ed s u s d d a r ic s e . Ke w o d : a a e e t ta h n eo m ; c ri uu c n tu t n c s e c ig; w h l・x m i ai n y r s m n g m n ; e c ig r f r u rc l m o sr ci ; a eta h n o o ee a n to
Lio X i i a nl n
( p r n f ma ie, u a o ain l olg f t n lY e a g 0 0 C ia Deat t me o Hu nt sH n nV c t a C l e i a, u y n 1 0 , hn ) i o e o Na o 4 4
21 0 0年 第 2 期 第3 7卷 总第 2 2期 0 wⅥ gc e C I , dh m. l w. O1 13 8
高职 院校 《
( 湖南 民族 职业 学院 人文 系 ,湖 南 岳 阳 44 0) 10 0
【 摘 要】 中国高 职院校 都 本着 “ 且前 以就 业为导 向 ,以服 务为 宗 旨” 理 论够 用 ,实践 为主 ”的思 想指导 教 学 ,但 是在 “ 、“ 管理 学 课程 的教
fc s go ed v lp n o a hn bet e , se s n to s n rci a hn r f rtc o ,‘ n g m n”cu s f d c t nrfr o u i nt e e met f e c igo jci s a ss n h o t v me t h d dp at et c igi t mso oet n ‘ a e e t o reo u ai om me a c e ne p i ma e o e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
Ke o d :t a h n u l n i t n e c i g r fr y W r s e c i g c r t st i ;t a h n o m;c ∞ t a hn t o  ̄ ua o e a e c i g meh d
职业教育在近二十年中发展十分迅速,为社会 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成绩有 目共睹。职 业 教 育发展 过程 中也 要实现 办学 观念上 的转 变 。高 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教育阶段 ,具备职业 教育 的特点 ,同时又是高等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又要考虑
V0 . No4 I . 5 De .O 6 e2 0
高职院校 《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
毛小萌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S-商管理 系,陕西成 阳 7 20 y - 100)
【 摘 要 】文章从分析 《 管理学基础 》 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现状入手, 从教学理念 、 着重 教学 内容、 教学方法 、 教学反馈 与评 估 等方面探讨 了 《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 关键词 】 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 【 中图分类号 】 6 2 1 G 4.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6 19 8 (0 6 — 4 O o 一 3 17 - 5 1 20 ) 0 一 14 o
职业教育的特点,两者有机结合 ,才 能更好地培养 出既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 用型技术人才 。 《 管理学基础》课程是当代高等职 业技术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该课程的覆盖面 非常广泛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保险营 销、国际贸易、物流、物业管理、旅游管理、计算 机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 管理学基础》课程 理论性强、体系完整、逻辑严密, 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 ,它是学 生 学好 专业 课 的重 要基础 课 。其基 本 概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 职 院 校 管 理 学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探 讨
◆朱 林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 南 长沙 ) 湖
【 摘要】笔者论述 了我 国高职院校《 管理 学》 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 分析 了《 管理 学》 课程特点 以及在教 学过 程 中出现的一些 实际问题 , 结 合我校 实际情 况, 出了《 提 管理学》 课程教 学改革的思路 和方法。


( ) 三 考核 与评估体系不够系统和全面 长期 以来 , 用于对同学们所学知识掌握情况 的考核 与评估体 系比较单

蒙、 奠基 性的课程 , 对于所有 学习管理 学课程 的学生而 言, 通过课 程教学 , 缺乏灵活性。通常根据课程最后考试 成绩( 卷面分 )和平时成绩 ( 出勤 应 达 到 以下 教 学 目的 : 分 )来确定总成绩。这使得学 生竞争 的意识逐 渐淡化 , 参与意识 与动手能 1 建立有关管理 的基本知识体系 , . 其中包括对管理的正确理解 以及形 力不 断 减 弱 。 成较为系统的管理知识框架体 系,尤其是管理专业的学生 ,通过管理学知 四 、 管理 学》 《 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识 的 学 习 .将 为今 后 各 门专 业课 程 的学 习奠 定 学 科 基础 。 ( 《 一) 管理学> 课程教学 改革基本思路
真谛 、 掌握最新管理 方法的技术 性人才和管 理性人 才, 管理 学应 当注 重与 内 容 进 行 改 革 相 关学 科 的 配 合 , 力培 养 更 多 学 以 致 用 , 够 解 决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中 重 大 能 1 .以加强“ 三基( 基本概念 、 基本理论 、 本方法 ) 为核心 , 基 ” 综合 性和 大实践 问题的应用型 、 复合型、 创新型管理人才。此外 , 信息技术在教 学中 实 践 性 为特 点 , 点 强 化 对 学 生 能 力 的培 养 . 用 “ 重 应 案例 研 究 法 ” 情 景 模 拟 “ 的广 泛 运 用 , 学 生的 学 习方 法 和教 师 的教 学 方 法 都 必 须 发 生 根 本 性 的 法” 使得 相结合的先进方法进行教学 。具体形式主要有: 1 全程渗透 案例 分析 () 改变以应对新形势 的变化。 讨论 ; 2 角色扮演; 3 情 景剧 ;4) () () ( 模拟经 营决策 ;5 调查与访问等。 () ( 《 二) 管理学》 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因 2 .探 索 把 中 西 方 管理 理 论 与 专 业 特 点 相 结合 的实 用 有 效 的理 论体 系 , 1 职 教 育 的 培 养 目标 要 求 .高 建立以中国本土企业为主的 、 有中国本 土管理文 化特色 的管理 案例 库 , 具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务第一线 需要 的高等技术应 着重突出案例教学的互动性、 自主性 、 创造性和协作 性。 用型专门人才. 实质是知识、 技能和 态度三位一 体的素 质结构 。 以, 所 高职 3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 . 邀请长期工作在企业经 营管理 一线岗位的优秀 《 理学 > 程 教 学不 是 强 调 管 理理 论 知 识 的 系 统 性 . 是 让 学 生 通 过 学 习 管理者 为学生举办专题讲 座。带学生 出去参观访 问与实地调研 , 管 课 而 进行管理 掌握 基 础 管理 理 论 , 成 现 代 管 理 思 想 和 思 维 方 式 , 主 动 适 应 现 代 市 场 实习、 形 能 企业诊断 . 增强学生解决 实际问题 的能 力, 理论 教学有效的转化 为 使 经济条件下的管理环境 , 在工作 岗位上能正确运 用现代 管理 理论来分析和 实践 技 能 。 解 决 实 际 管理 问题 。 4 .开发 多媒体教学 。 探索网络信息化互动 教学 , 形成传统 方式与现代 2《 . 管理学》 课程特点要求 手 段 相 结 合 的 教 学 方式 , 现 课 堂 与 课 外 教 学 平 台 的 完 美 对 接 , 面 提 高 实 全 管理 既是- I科学也是一 门艺术。管理是对客观规律进行 总结 , q 形成 教 学 效 率 和 效 果 。 系列 管理 原理、 理论 和方法 . 过学 习, 通 让学生 学会 如何 决策及 制定计 5 .通过对考核与评估体 系的研 究, 改变过 去以 “ 笔试 ” 为主 的考核方 划、 如何设计组织结构、 如何指挥与激励下属 、 掌握各种控制技 术。但管理 式 , 创建更加科学、 合理 的课程评估体系 , 采用丰 富多样 的考核 方式。建立 又 具有 很 强 的 实 践性 , 即管 理 的 艺 术 性 。 得 管 理 基 本 知 识 , 不 意 味 着 在 以能 力 为 核心 的 、 放 式 的 全 程 考 核 系统 。体 现 如 下 : 懂 并 开 实 践 中能 正 确 地 运用 . 管 理 实践 中运 用 管 理 理 论 和 管 理 方 法 时 . 因 人 、 在 要 ( ) 行 开放 式 考 核 。 第 一 , 核 范 围 开 放 ; 二 , 核 方 式 开 放 ; 1实 考 第 考 第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 ) 教 学 手 段 的 改 革 三
1 积极运 用现代教 学手段 。在管理学教学 中,应 . 积极提倡采用 多媒 体教学 。多媒 体教学具有生动 、形 象 、直观 、信息量 大等特点 ,能充分调动学生各 种感 官的综合功 能 ,提 高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 的创 新 精 神 和实 践探索 能力 。 2 加 强实践性教 学环 节。 管理学 是一 门实践 . 性很 强 的课 程 ,要 取得 良好 的教学 效 果 ,理论 与 实 践 的互 动是 必不 可 少 的。 本课 程实 践 性教 学 的基 本 设计 思 想是 :将 管 理理 论 与实 践相 结 合 ,通过 教 师 讲授 、小组讨 论 、案例分析 、情 景模拟 、参 观学 习 、 开办 讲座 等 方 式促进 学 生对 管理 理 念 、管 理方 法 的 掌握 ,让 学 生对 管理 的理解 不 仅仅 有理 性 的 ,也 有 感性的。
第7 ・ 期 卷 第5
职 业 时 空
CE 论坛 A H RRO E
RI ZON
0 ’
高 职 院 校 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 学 课程 教 学 改 革 初 探
甘 静
4 2 0 0 6 ) 1 ( 重庆水 利电力职业技术学 院,重庆
摘要 :从 ( ( 管理 学 课程现状和 教学 改革 的必要 用 。 由于 各 种 主客 观 因素 导致 学 生实 习 基地 建设 的 性 出发 ,针对 高职院校 管理 学 课 程 内容 广泛而教 滞 后 及 实验 设备 不 足 ,使 学生 缺 少必 要 的 实践性 环 学 时数有 限 、教 学效果欠佳 这一突 出问题 , 围绕具有 节 ,不能 从更 深层 次领 会管 理 的本质 。 综合 技 能的基 层 管理 者 的人 才 培养 目标 ,提 出了通 ( )教 学手段 落后 ,考核 方 法单一 五 传 统 的 管理 学 课程 的教 学 手段 主 要 以黑 板和 粉 过 教 学体 系和教 学 内容 、教 学方法 、教学手段 、考试 方法 的 改革 ,加 强教 师梯 队 的建设 以及 完善 教 材建 笔为媒体 ,教 师讲课为主 ,未引入计算机 等现代化的 教 学 系统 ,学生 的 学 习兴 趣和 积极 性 没 有 充分地 调 设 来 提 高教 学质 量 的思 路 。 关 键 词 :高 职 院校 ;管 理 学 ;教 学改革 ;研 究 动起 来 ,从而 影响了教学效果 ,降低 了教学 效率 。考 核方法 上形式 单一 ,全部 采用 闭卷笔试 的形 式 ,题 目 如何 培养 出企 业需 要 的 人才 ,一 直是 教 育界 关 设 计 也缺 乏 创意 ,客观 题 较多 ,发挥 性 的 主观题 较 注 的 领域 。而 高职 院校主 要 培养 的是 技术 应用 型 的 少 ,只能检验学 生对 知识 的记忆力 ,难 以检 测学生 的 人 才 ,笔者认 为一 个 既懂 技 术 又懂 管理 的复合 型 人 综 合素 质 和真实 能 力 。 才 ,才能为企业 更好地服务 。然而 ,长期 以来 ,高职 二 、 管 理 学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的 必 要 性 管理 学课程教学 观念落后 、教学体 系僵 化 、内容 缺乏 ( )人 才培 养 的需要 一 前 沿 性 ,这 种 只注 重 知识 传 授 的教 学方 法 势必 会 阻 碍 学 生创 新 精神 和 创新 能 力 的 发展 。 随着 社 会 发展 现 代 企业 对各 层 次 人才 的 需要 不再 是 片 面地 考 对 人 才 的需 求 标准 越 来越 高 ,要 求 管理 学 课程 教 学 虑 相 关专 业 知识 ,而更 多地 关 注相 应 层 次人 才 的综 必 须符 合高职教育 的特点 ,转变教学理 念 ,更新 教学 合 素质 和 能 力 ,希 望所 需 人才 具有 开 放 意识 和市 场 竞争 意识 以及知难 而进 、求 同化异的能力 ,学习沟通 内容和 教学 方 式 。 和 人 际交往 的能力 ,事务 处理及 应变 决断 的能力 等 。 管 理 学 课 程 的教 学 现 状 作 为高 职 院校 ,要 培养 学生 具 备 以上 能力 以胜任 目 前 和将 来 工 作 的需 要 ,就必 须 不 断进 行 教学 内容 和 ( )课 程 的开设 缺 乏专 业针 对性 一 现行 的管 理 学课 程 设 置专 业针 对 性 不强 。 由于 教学 方 法 的改革 和创 新 。 不 同 专业 的培 养 目标有 其 多样 性 与 适应 性 ,对 课 程 ( )课程 本身 的发展 需要 二 体 系 的设 置 要 求就 不 同 ,所 以管 理 学课 程 在不 同的 管 理学 是 一 门科 学 ,其 理 论来 源 于对 实 践 的总 专业 中有不 同的设 置 ,应 从课时分配 、教学 内容 侧重 结和抽 象 ,也服务 于社会实践 。随着社会 的发展 ,人 上 区 别对 待 。 类 活动 的综 合性 和 复杂 性 也越 来越 强 ,一方 面要 求 ( )教 材 内容 陈旧 二 有 更先 进 的 管理 思 想和 方法 来 满 足实 践 的需 要 ,另 现 行 的管 理 学教 材 在 内容 上 主要 讲述 管 理 的职 方 面也为管理学增 添 了新 的内容 。 同样 ,管理学的 能 ,包括 计划 、组 织 、指挥 、控 制和协 调五个 部分 , 教 学 也应 该 紧 H U 代 的步 伐 ,摒 弃过 时 的理 念和 方 T, 1 这 些 内容 只 是 针对 原有 国有企 业 的 经营 管理 进 行研 法 ,吸 取新 的理 论和 策略 。 究 的 ,落后 的管理 理论 、管理理念 、管理 思维和 管理 ( ) 完 善 学 生 心 智 模 式 、 培 养 合 格 人 才 的 需要 三 管理学 》这 门课程 教给学 生 的不是一 两项实 用 方法 , 已经 不能适 应经 济社会 迅速 发展 变化 的需要 , 急 需进 行更 新 。 的技术 ,也不是纷繁 复杂的逻辑推理 ,而是 一种思维 ( )教 师 梯 队不 稳 定 三 方 式 。思 维 能力 和 思维 方 式的 培养 过 程其 实 是完 善 重 庆 水利 电力职 业 技术 学 院属 于 理 科学 校 ,对 学 生心 智模 式的过程 ,是 长期 的 、点滴 的潜移默 化 , 于 管理 学 这 种 文科 课程 缺 乏 长远 的 规划 ,再 加上 教 这 就需 要 不 断地 改 变教 学 内容 和模 式 ,积极 引导 学 师教学 任务繁重 ,课程 门数较多 ,管理 学课程 的授课 生 内外 兼修 ,塑 造 自我 。 教师变 动较大 ,教师梯 队不稳定 ,没有 核心教师 ,也 三 、 管 理 学 课 程 的 改 革 思 路 不 重视 后备 教师 的培 养 ,不 适应 课程 建设 的需要 。 ( )教 学体 系和教 学内容 的 改革 一 ( 四)教 学 实践环 节薄弱 管 理学 课 程 的教 学 内容 应 当动 态地 、及 时地 反 应该说 ,学生在 现有的知识基 础上 ,管理学 的基 本 原理 都 能 看懂 并理 解 。但学 生 普 遍反 应 其 困惑 在 映 科学 技 术 和经 济 社会 迅速 发 展变 化对 管 理 带来 的 于 如何 将 所学 理 论 与实 践 有 效地 结 合 ,做 到 活学 活 影响 ,以及预测管理 未来的发展趋 势。通过 管理职能

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教材的改革创新

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教材的改革创新

知 识 阐 述 得 很 详 细 . 对 于 “ 么 做 ” 知 识 阐 述 得 就 很 而 怎 的 少 。与 此 同 时 , 虽然 部 分 教 材 包 含 有 案例 分 析 或 者 实践 活
般 分 为 两 部 分 :一 是 管 理 的基 本 知 识 和 管 理 思 想 发 展
动 , 是因为数量少 , 式单一 , 但 形 因此 , 学 生 的 能 力 培 养 对
《 理 学 原 理 》 或 称 《 理 学 基 础 》 是 高 职 院 校 管 理 管 ( 管 ) 专业 的一 门基 础 课 程 . 教 学 质 量 将 直 接 影 响 学生 后 续 课 其
展 , 的 管 理 理 论 、 术 和方 法 应 运 而 生 并 被 广 泛 运 用 于 新 技
实 践 中 。因此 ,管 理 学原 理 》 材 应与 时俱 进 , 断 更新 内 《 教 不 容 。但 是 , 有 的部 分 教材 , 在 着 内容 相 对 陈 旧 的 问题 , 现 存 主要 表 现 为 对新 理 论 、 观 念 和 新 技 术 的介 绍 较 少 以 及 引 新 用 的案 例 相对 较 旧 . 能及 时 反 映 当 前管 理 中面 临 的 新 问 不 题、 新机 遇 , 易 引起 学生 的共 鸣 。 不
作 用较 小 。
4 忽 视学 生 的主 动 参 与 . 教 材 不 仅 是教 师 的教 学 用 书 . 是 学 生 获取 知 识 的 重 更
史 , 是 管 理 职能 。虽 然 不 同的 教 材 在 具 体 的 章 节上 有 所 二
差 异 , 大致 均可 归 入 这 两 个 范 围 。 将 “ 缩 版 ” 但 压 的本 科 教 材 用 于 高 职 教 育 . 没 有 从 根 本 上 体 现 出 高 职教 材 的特 征 并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管理学基础》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引导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掌握一定管理方法具有基础性作用。

但是,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所提倡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本文试图探索《管理学基础》课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希望能够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标签: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体系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未来的基层管理人员奠定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和技能基础,起到引导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掌握一定管理方法的基础性作用。

基于此,该课程在国内的高校得到广泛的推广。

但可惜的是,该课程的教学却仍停留在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状态。

2006年11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的指导思想,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大膽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良好的课程建设目的。

本文正是基于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的新要求,试图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融入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1 建立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1.1 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要求“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可见,加强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提倡的教学方式。

同时,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业结合发展道路”为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第 1 4卷
第 3 期
宁 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0URNALOF NI BO I 删 NG NS T DUC I E OF E AT ON
Vo .4 1 No 3 1 .
21 0 2年 6月
J n2 1 u .0 2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 管理学基础》 教学改革初探
在 对 高职 市场 营销 专 业《 管理 学 基础 》 学 现状 进行 深入 调研 , 教 对教 学对 象 与教 学 目标 深入 分 析
基 础上 。 当重新 编 写制定 适 合 高职 市场 营 销专 业 的具 有适 用性 、 应 实用 性 和应用 性 的课 程 教学 大 。
收稿 日期 : 0 2 0 — 2 2 1— 3 2 作 者 简 介 :陈 李剑 (9 7 )男 , 江苍 南 人 , 17 一 , 浙 宁波 教 育 学 院讲 师 , 士 。 硕
陈 李剑
( 波 教 育 学 院 , 江 宁 波 35 1 ) 宁 浙 10 0
摘 要 : 职 市场 营销 专 业 《 高 管理 学 基 础 》 程 教 学存 在 着 学生 知 识 基础 相 对 薄弱 , 行 教 学 大 纲不 合 理 , 学方 法 课 现 教 单 一等 问题 。应 当转 变传 统 的教 学 观 念 与教 学模 式 , 教 学 分 为 “ 生 自主认 知” “ 堂教 学” 个模 块 , 将 学 与 课 两 同时建 立 一套
《 管理 学 基础 》 是研 究 各种 社 会组 织 中管 理活 动 的一 般规 律 的科 学 , 是高 职 院校 市场 营销 专 业重
要 的专业 基础 课 程 , 于引 导学 生初 步养 成 管理 思维 模 式 、 对 树立 科 学 的管理 理念 、 握 一定 管理 方 法 掌

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际 出发,提 出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看法与建议。 【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 ;教学方法 ;创新
高 职 教 育 的培 养 目标 是 培 养 适 应 生 产 、 管 理 、服 务 第 一 线 需 要 的 , 具 备 一 定 理 论 基 础 , 又 有 较 强 实 践 能 力 的 专 门应 用 型 人 才 , 即 培 养 的 人 才 应 满 足 “职 业 上 的 合 格 性 和 适 应 性 ” 两 方 面 的 实 际要 求 。而 管 理 学作 为 高职 管 理 类专 业 的专 业 核 心 基础 课 以及 非 管 理 类 专 业 学 生 的 公 共 基 础 课 , 要 满 足 高 职 教 育 的 培 养 目标 , 需要 对 高职 管理 学课 程 的教 学方 法进 行 改 革创 新 。 高职 管理 学课 程 教学 改 革创 新 的必要 性 ( ) 高 职 教 育 培 养 目标 所 决 定 一 对 高 职 教 育 的 培 养 目标 可 从 三 个 方 面 进 行 理 解 : 知 识 目标 、 能 力 目标 与 素 质 目标 。 知 识 目 标 要 求 学 生 掌 握 的 理 论 知 识 以够 用 为 宣 ,重 在 能 力 与 素质 的培 养 。这 就 要 求 高职 管 理 学 课 程 理 论 的


( ) 管 理 学 课 程 的 特 点 决 定 三 管 理 学 作为 … 门实 用 性 、操 作 性 和 实 践性 都 极 强 的 课程 ,是 我 们 生 活 、 工作 及 从 事 各 种 活动 的指 导 思 想 、综 合 性文 件 ,为各 类 专 业 性 管 理 作 方 向 性 指 导 。 将 理 论 与 实 际 结 合 起 来 是 培 养 管 理 人 才 的需 要 。 而 学 生 通 过 学 习 掌 握 了管 理 的 基 本 理 论 , 但 在 实 践 中 不 一 定 能准 确 运 用它 解 决 管 理 实 际 问题 这 就 要求 在 管 理 学 教学 过程 中 , 不 能 采 用 满 堂 灌 输 理 论 的 方 式 , 而 应 根 据 所 讲 理 论 , 结 合 实

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E c o n o mi c& T r a d e U p d a t eS u m. NO. 2 7 1 Ma r c h . 2 0 1 3
高职 《 管理学基础 》教 学改革初探 肖 汶 ( 三峡电 力职 业 学院 , 湖北
宜昌 4 4 3 0 0 0 )
【 摘 要】 《 管理学基础》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由于管理学具有科 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 , 使得这 门 课程 的教学和实务类的教学有较大的 区别。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 目 前管理学教学的问题 ,并探讨教学改革的对策。 【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管理学;教学改革
管理 学是 一 门系 统研 究管理 活动 的普遍 规律 、基 本原 理和 一般 方法 的科学 。是高职 院校经 济类 、管 理类 专业 的 专业 基础课 程 。 目 前 ,大多数 高职院校都 开设 了 《 管 理 学 基 础 》 课 程 , 目 的是 使 学 生 通 过 该课 程 学 习掌握基 本 的管 理学 原理 和 知识 ,学 会用 管理 学 的思维 方 式 去 观 察 问 题 、 分 析 问 题 和 解 决 问题 , 以 便 更 好 适 应 社 会 、 企 业 的 发 展 对 员 工 的 要 求 。但 是 , 由 于 管 理 学 具 有 科 学 性 和 艺 术 性 相 结 合 的 性 质 , 使 得 该 课 程 和 其 他 动 手 能 力 较 强 的 课 程 有 比 较 大 的 区 别 ,如 果 不 根 据 学 生 的 特 点 正确 组 织 教 学 , 会 使 学 生 感 到 所 学 东 西 很 虚 ,不 实 在 , 学 生 就 会 放 弃 这 门 课 程 的 学 习 ,管 理 学 课 程 的 教 学 目的 就 很 难 达 到 , 教 学 质 量 就 很 难 提 高 。本 文 结 合 我 校 实 际 情 况 , 从 高职 学 生 的 特 点 出 发 ,分 析 目前 管 理 学 教 学 的 问 题 ,并 探 讨 教 学 改 革 的对 策 。 高 职 学 生 的 特 点 由 于 高 校 教 育 的 大 众 化 , 高 职 学 生 进 校 的 分 数 与 本 科 生 相 比 都 较 低 , 特 别 是 文 科 生 , 相 对 学 习 基 础 更 薄 弱 , 没 有 良 好 的 学 习 习惯 。 比较 懒 散 ,缺 乏 主 动 学 习 的 意识 ,不 愿 意 去思 考 和 实践 , 教 师 讲 授 时注 意力 很 难 长 时 间集 中 , 自控 能 力较 弱 ,学 习缺 乏 计 划 性 ,基 本 是被 动 地 上 课 , 课 后也 以完 成 作 业为 主 ,很 少会 涉 及 预 习 、学 习 、 复 习 的过 程 。 学 习趋 向于 务 实 ,表 现 为 对 稍 微简 单 的实 训 课 、实 际活 动 感 兴 趣 , 复杂 一 点 的活 动就 不 愿 意 去 做 ,对 于虚 的理 论 不 感 兴趣 。而 我 校 是 一所 以工 科 为主 的职 业 院 校 ,理 科 生 基 本 报 考 的 都 是工 科 类 专 业 ,报 考 经 济 类 、 管理 类 专 业 的主 要 是 文科 生 ,这 就对 管理 学 的教 学带 来很 大 的挑 战 。 二 、现 行高 职管 理 学基 础教 学 存在 的 问题 l 、高职 《 管 理 学 基 础 》 教 学 应 达 到 的 目标 理 解 比 较 模 糊 。 《 管 理 学 基 础 》教 学仍 然 停 留 在单 纯 以管 理 思想 的发 展 、 管理 职 能介 绍 为 主 , 忽 略 了对 学 生 成 为各 类 基 层 管 理者 所 具 有 的 综合 管 理 素 质 的 培 养 。特 别 是 忽 略 了 对 学 生 的 自 我 管 理 意 识 、 工 作 责 任 意 识 、管 理 思维 能力 、 团队 合作 能力 的培 养 2 、教 师对 学 生 学 习课程 的初 期 引导不 足 , 导致 学 生对 课程 性 质 和 学 习 目的 认识 不 清 晰 , 加 上授 课 过 程 中 教师 结 合 学生 生活 实 际 的管 理 知 识 的运 用 介 绍 偏 少 ,使 学生 觉 得 管理 学知 识 与 自己没 有 什 么 关 系 , 管理 学遥 不 可 及 ,缺 乏实 际用 途 ,从 而 一 开 始就 对 课 程 的学 习 缺乏 兴趣 。 3 、教 学方 法 不灵 活 。 主要 是运 用 多媒 体 讲授 及 案 例教 学法 , 教 师 过 于 偏 重 书本 知 识 传 授 , 能力 训 练 少 , 学生 不 能 将 所 学管 理 知 识 灵 活 应 用 于实 践 。而 且 , 教师 所 选 案 例 主要 是 一 些 企 业 的案 例 , 结 合 学 生 实 际 的较 少 , 学 生 整 体 参 与 案 例 分 析 的 主 动 性 很 差 , 课 堂 上 往 往 是 几 个 学 生 垄 断 发 言 , 其 他 学 生 选 择 沉 默 , 为 了 使 其 他 学 生 都 能发 言 ,教 师 只好 点名 ,发 言 的形 式 沉 闷 。 这都 使 案 例 分析 教 学走 了样 ,反 而 引起 学生 的 负面 情绪 。 三、 《 管理 学基 础 》教 学 改革措 施 探讨 l 、 教 学 过 程 要 体 现 管 理 的 实 践 。 高 职 教 育 的 目标 和 管 理 学 课 程 的特 点 决 定 了管 理 学 教 学 应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综 合 管 理 素质 。 教 师 在 教 学 的 各 个 环 节 中 处 处 运 用 管 理 理 论 ,体 现 优 秀 管 理 的 魅 力 ,进 而 增 强对 管理 价值 的 认识 。 ( 1 )每 次让 不 同 的学 生上 讲 台宣 读 小案 例 ,培 养 学生 在 公众 瞩 目下 的 “动 口 ” 能 力 和 自 信 心 , 让 学 生 针 对 现 有 案 例 发 言 , 锻 炼 他 们 的 分 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也 可 以 让 学 生 轮 流 走 上 讲 台 ,参 与 课 堂 考勤 。轮 流 考 勤 目的在 于 让 学 生 的 名字 相 互 被 叫过 和 听 过 , 以 在 细 微 中 强 化 学 生 之 间 的 情 感 ; 要 求 考 勤 时 必 须 看 着 对 方 的 眼 睛 以 体 现 尊 重 , 理 解 管 理 中 的 非 语 言 沟 通 , 同 时 也 可 发 挥 管 理 的控 制职 能 ,防止 “ 替答 到 ” 的出现 。 ( 2 ) 平 时 成 绩 的 评 价 中 体 现 管 理 。 对 于 学 生 干 部 缺 课 要 比普 通 学 生 缺 课 扣 分 要 重 ; 对 于 公 假 前 后 学 生 的 缺 课 要 比 平 时 缺 课 扣 分要 大 ;对 于学 生课 堂 积极 发 言要 加分 。 ( 3 )让 学 生参 与 案例 的 编写 ,鼓励 学 生参 与 整个 教 学过 程 , 加 大 平 时成 绩 占学期 末 成绩 的 比例 ,我校 达 到 5 0 % 。平 时 成绩 参 考 学生 自我 评 价 、学 习小组 评价 和教 师评 价 ,根据 考 勤 、上课 表现 、 回 答 问题 情 况 、 参 与 案 例 编 写 情 况 、 作 业 完 成 情 况 等 综 合 评 定 。 2 、加 强 课程 教 学初 期 的 引导 ,强调 学 习管 理 学 的重 要 性 , 以

高职高专公共选修课程《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论文

高职高专公共选修课程《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论文

高职高专公共选修课程《管理学基础》的教学模式探讨【摘要】本文在深入分析《管理学基础》公选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学基础》公选课程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从《管理学基础》公选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初步探讨适应《管理学基础》公选课程培养目标与要求的教学模式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程《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公共选修课程(以下简称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根据学生兴趣和师资结构而开设的一类课程。

其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进而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

而《管理学基础》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就被普遍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公选课,面向全校各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开课。

就《管理学基础》这门课而言,非经济管理专业(如计算机类、机电类)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与经济管理专业有明显差异。

但目前《管理学基础》公选课与经济管理专业必修课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是大同小异。

无论是教学内容、案例分析,还是课程实践和考核方式等,都没有系统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差异。

因此,为提升教学质量,使《管理学基础》公选课的学习真正为非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提供基础,我们有必要转变教学思路,兼顾公共选修课程的培养目标与要求,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

1 高职高专公共选修课程《管理学基础》的培养目标与要求《管理学基础》公共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沟通与协调、领导职能、控制职能、激励职能、管理创新和业务管理基础知识等。

它的要求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今后从事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2 高职高专公共选修课程《管理学基础》的教学现状分析《管理学基础》公选课程教学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这里将从课程模式、适用教材、教学形式与考核力度四个方面对公共选修课程《管理学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2.1 课程模式枯燥《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学好《管理学基础》,还必须辅之以财务、审计、统计、企业管理、经济、法律、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摘要】《管理学基础》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管理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实务类的教学有较大的区别。

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目前管理学教学的问题,并探讨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是高职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管理学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基本的管理学原理和知识,学会用管理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便更好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对员工的要求。

但是,由于管理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性质,使得该课程和其他动手能力较强的课程有比较大的区别,如果不根据学生的特点正确组织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所学东西很虚,不实在,学生就会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教学质量就很难提高。

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目前管理学教学的问题,并探讨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由于高校教育的大众化,高职学生进校的分数与本科生相比都较低,特别是文科生,相对学习基础更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较懒散,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愿意去思考和实践,教师讲授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自控能力较弱,学习缺乏计划性,基本是被动地上课,课后也以完成作业为主,很少会涉及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

学习趋向于务实,表现为对稍微简单的实训课、实际活动感兴趣,复杂一点的活动就不愿意去做,对于虚的理论不感兴趣。

而我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职业院校,理科生基本报考的都是工科类专业,报考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主要是文科生,这就对管理学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

二、现行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1、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应达到的目标理解比较模糊。

《管理学基础》教学仍然停留在单纯以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职能介绍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成为各类基层管理者所具有的综合管理素质的培养。

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摘要]文章探析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从中发掘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基础上进行相应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教学改革管理学课程高职高专随着社会对需求型人才的革新,推动了高职高专的迅猛发展。

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对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精神,高职高专必须要树立新的培养方向,将高素质、高技能及应用型作为培养目标。

在这种形势下,怎样才能够体现与把握职业教育的特色,如何才能展示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特色,通过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展示时代的新需求,这是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这种形势下,研究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一、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特征各种课程由于所处位置不同自然具备不同的特征,管理学课程在高职高专中自然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性。

管理学不是一门单一学科,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的产物,不但具备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课程,也是高职高专学校其他专业的必修或者选修课,为其他专业研究和学习提供基本技能与管理方法。

该课程具备概念抽象及完整特征,建立于计划、领导、组织及控制几大职能上,其内容具有较广适用性和突出的理论特征。

和其他学校学生相比较,高职高专学生大都对理论课程不感兴趣,认为理论空洞无物,根本没有意识到实践需要理论来作指导的道理。

还有很多学生希望教师所讲知识能立竿见影,马上就能够应用于实际操作上。

2.普遍性。

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管理,这种例子在现实之中无处不在。

加之如今网络通信发展极大扩展了学生的信息量,学生具备了依据各种新闻及生活实例来评论的条件,经常对各种经济管理提出各自幼稚看法,因此许多学生虽然对管理学课程感兴趣,但是又存在各种偏见。

3.艺术性。

管理学虽然是高职高专学校中的一门学科,却也具备明显的艺术性,主要是源自于管理现象自身特征。

事实上管理的核心就是管理人,但是人却具备能动性,有他们自己的行为与思想,管理方式不同必然最后结果也不相同。

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要点探究

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要点探究
环节 ; “ 在 沟通 ” 一 章节 , 以设 置 这样 的模 拟 情 景 : 这 可 你 发现 了领导 的决 策错 误 , 该怎 么办 ?通过 情景 模拟 这种 典 型 的亲验性 教 学方 法 ,促 进学 生 从 中学 习 和运 用 管理 知 识 及操 作 艺术 , 学生 的综 合素 质 和能力 。 培养
来 的 严谨 和其 艺 术性 表 现 出来 的 “ 只可 意会 不 可 言传 ” ,
决 定 了管 理学 教 学有 一 定 的难度 。对 管 理学 教 学方 法 进
1 用思维导 图补充课 堂讲述 .
根 据 思 维 导 图这 种 现 代 革命 性 思 维 工 具 的 特 点 , 借
助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 , 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 , 让教师从
习 , 可 以在课 堂上 即兴 穿插进 行 。比如 在 “ 也 环境 分析 ” 这

章 节 ,设 置 竞 争性 的 背 景 ,让 学生 模 拟 管 理 者 进 行
S T分 析 ; “ WO 在 人员 配 备 ” 一 章节 , 学 生扮 演 招 聘者 这 让
和应聘者 , 自行设置拟招聘职位 、 面试 问题等 , 模拟招聘
效益。
像、 视频等建立记忆链接 , 充分运用大脑机能 , 利用记忆 、
阅读 、 维 的规律 , 思 激发 学 生学 习思 考 的兴 趣 。如 笔 者在 第 一堂 课把 管理 学 主要 内容 做 成树 形 图用 幻 灯 片展 示 出
来, 使学生首先了解知识体系与脉络关系, 使学生在深入
高职 管理 学课程教 学方法改革要点探究
陈 元 瑞
( 南 工 业 职 业技 术 学院 , 南 南 阳 4 30 ) 河 河 7 0 9
【 摘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探析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探析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探析摘要: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牢牢把握课程定位,教材选择,优化教学环节,以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为导向,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高职人才。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设计优化《管理学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本技能课程之一,属于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旨在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培养管理者的素质,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进行管理实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成为一名“基层管理人”打好基础。

笔者在整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准确定位,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管理学基础》课程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为导向,注重内容的实用与更新。

一方面,从基层管理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基层岗位不直接应用的理论知识,而尽可能地增加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另一方面,加大更新的力度,将管理的最新理论与知识引入教学中,并针对高职高专培养“高级蓝领”(即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目标和管理学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将该课程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124”教学内容体系。

即“一条主线”: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两大基础”: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二是管理思想与理念;“四大关键能力”: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2 因地制宜选择教材教材是为课程服务的,课程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

教材选择应按照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设计,并优化课程结构,力求反映高职高专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方向;反映当前教学的新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兼顾理论和实践内容的同时,避免“全”而“深”的面面俱到。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组织模式的创新思考——基于管理者通用管理素质的培养视角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组织模式的创新思考——基于管理者通用管理素质的培养视角
( ) 业 参 观 与 企 业 实 习相 结 合 , 三 企 开展 校 外
第 三 课 堂 综 合 性 实践 活 动
第 三课 堂 是 走 向社 会 , 托合 作企 业 , 过实 依 通
人 区别 开 来 的 个人 的 、 在 的 、 层 次 特 征 , 可 础 ” 潜 深 它 课程 组织模 式 的创 新思 考
知 识 、 知或 行 为技 能 。” 认 根据 管理 者 的角 色 和 任 革提供 了依据 。对于高职管理类专业 “ 管理学基
基 层 管理 者 通 用 素 质 要 求 分 解 表

要 : 为 管理 类 专 业 的 专 业基 础课 — — “ 作 管理 学 基 础 ” 对 于 引 导 学生 初 步 养成 管 理 思 维 模 式 、 握 一 定 管 , 掌
理方法具有基础性作 用。 它直接 为培养 管理能 力服务 , 同时 , 又为后续的各个职能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因此 , 于 基 管理者通 用素质培养视 角的课 程教 学组织模 式的创新 思考研 究 , 于提升课程教 学的有效性具 有一 定的现 实意 对


管理者 通用 素质 要 求分 析
务分 析 以及 结 合 文献 调 查 法 、行为 事 件 访谈 法 和
问卷 调查 法分 析结 果 综合 来看 , 优 秀管 理者 的 一名 通用 素质 要求 应该 包括 7个 素质 层级 ( 下表 ) 见 。 二 、 理者 通 用 素质 培 养视 角 下 的“ 理学 基 管 管
习 型 团队 ) 由 学生 担 任 公 司的 总 经理 、 门经 理 , 部
团队学 习 为主 ,具 体做 法是 :在各 班成 立模 拟 公 和职 员 , 负责模 拟公 司 的运 营 和 日常 管理 。公 司机 司, 将学 生 分组 组成 若 干个 部 门 ( 就是 若 干个 学 构 完整 , 部 门管 理规 范 , 也 各 为管 理 工作 展示 提 供 活

新课改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探究

方式 。通过教与学 的互动 , 学生从 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管理活
然而 ,当前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 教学 中存在一些 问题 , 影 响了该 门课程教学质量 的提高。 本文简单分析了管理学课程教 学 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 , 并结合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见解 。

动, 从 而提高学生的管理 素质 。这样的教学方式含有较大 的趣
念转化 为具 体的案例 , 将企业管 理情 境带入课 堂 , 让学生针对 案例 的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 出相关 见解 , 使学生真实地 体会作 为管理者和决策者 的感受 ,从而启发学生 深入理解问 题 。( 2 ) 情境模拟教学法。这是一种通过将情与境联系起来 , 让
学 生 扮 演 企 业管 理 者 的不 同 角 色 , 将 理论 与 实践 相 结 合 的教 学
2 . 教学 目标不明确。很多高职院校 在制订教学 目标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 显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 的趋势 , 没有从根本上认清高职院校与
4 . 加 强教材建设。高职院校选取教材要结合教学 L j 标和教
高等学校之间的区别 ,导致很多高职管理类大学生走 出校 门,
因缺乏实践经验和组织能力难以适应社会 的需求。 3 . 教学方式单一。高职院校 的教学 多以教师教为主 , 采 用 “ 满 堂灌” “ 填鸭式 ” 的教学手段 , 形式落后单一 , 难 以激发学 生 的兴趣 , 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 , 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4 . 教学内容缺乏高职特 色。高职院校的教材与一般的高等 学校教材并没有 明显区别 , 其理论性较强 、 内容抽象 , 学 生难 以 掌握 重点 和难点 , 不符合高职院校的要求 。 5 . 理论与 实践没有紧密结合。高职院校授课多 以课堂理论 教学为主 , 实训环节相对薄弱 , 大部分管理专业学 生到企业单 位实 习多 以流水线工作 为主 , 难以接受管理技能的训 练。 二、 改善高职 院校管理专业教学质量 的建议 1 . 加 强教师培训 , 创新教 学思想。教 师作 为教学活动 中的 主导者 ,改善教师团队的专业结构对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为此 , 学校要对 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 指导教师学 习先进 的教学 技术 , 鼓励教师 与校 内外 同行进行交流学 习 , 培养学生 的创新

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2 .课 堂开展
1 .设 计 思路
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教材为依据 ,围绕管理的七大职能 : 决策 、 组 织 、计 划 、领 导 、 控 制 、协 调沟 通 、激 励分 别设 计 相应的学习主题 , 让学生通过 自主探索 ,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 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 中,不再是采用单一的讲授法、 讨论 法 、情 境法 等教 学方 法 ,而 是 以 “ 模 拟企 业 ”为载体 ,集多 种教 学方 法 于一 身 , 融 于七个 与管 理职 能相 对应 的主 题项 目 中。这样不但使多种教学方法得到综合运用 , 还使各个看似 独 立 的管理 职能 通过 “ 模 拟企 业 ”这个 纽带 联 系在一 起 , 让 学生 体会 各个 职能 之间 的关 系及在 企业 中发 挥 的作用 。
学园 I A C A D E MY
2 0 1 3年 第 1 0期
高职 管理学基础教学 方法改革探 索
颜 毓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 学院
【 摘 要 】 本 文阐述 了以模拟企业为载体 , 通过不同的主题活动学习应用管理职能的教学方法 , 创新高职管理学基础教
学模 式。 【 关键词 】 模 拟企业
2 . 主 要进行 现场 表 演或展 示 时 ,教师 和其他同学一样坐在台下 , 认真观看和倾听。待各小组展示 结束 , 教 师鼓励 台下 的学 生进 行提 问或 点评 , 也 可就 有争 论 的问题组 织讨论 或辩 论 。在 课堂 上 , 教 师既是 观众 ,又是 主 持人 , 但 决不 能是裁 判 。教师 应及 时抓住 学 生交 流时 的真 知 灼 见加 以鼓励 和 引导 , 使讨 论不 断深 入 , 让学生 在思 考 和争 论 中获 得启 迪和 知识水 平 的提 升 。 所有学生发言结束 , 教师需就本次专题活动进行 总体点 评。 主要是 概述 本专题 的学 习重 点 、 难点 ; 点评 学生 的表 现 , 指 出其 闪光 点予 以表 扬 和肯 定 ,并对 暴 露 出的 问题 进 行 指 正 ,帮 助学 生强化 学 习 内容 。 第二 , 学 生任务 。 每个 小组 派 1 名代 表上 台 阐述或 表演 , 需配合 P P T或道具。 展示或表演结束后 , 接受台下同学的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国的高 职 院校 主 要是 由地方 职业 大学 、 成人 高校 、 专科学 校 、 学二级 学 院以及 中专 升格等 途径 大 发 展起来 的 , 不少 高职 院校 由于受 传统 教 育模 式 的
影响, 使其办学的思想普遍带有普通高等教育 与职 业 教育 相混淆 的特 征 。一 方面 目前 不少 高职 院校教 师仍未摆脱 自身原有的普通高等教育思维 的惯性, 理论 有余 实践 不足 ; 一 方 面认 为 高职 院校 类 同于 另 职业 技校 , 只重 视单一 的专业 实践技 能训 练 , 职业 轻 人文 素质 能力 的培养 。
收稿 日期 :o 9 2 0 2 o —1 —2 作者简介 : 利艳(9 7 ) 女 , 矫 1 一 , 吉林辽源人 , 6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 院管理工程系 , , 讲师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 : 工商企业管理。
实践 的艺 术性 … 。 3 .企业对人才 的能力要求 我 国 的大多数 国有 企业 已经进 行 改制 、 组 和 改
的感性认识 。
改造 , 营企业 、 私 合资企业 和股份制企业 等迅速崛起 和 发 展 , 为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成 分 J 些现 代 企业 需 要 的 高 职毕 业 生是 适 应 性 。这 强、 实际操作 能力强 , 能胜 任 工作 岗位要 求 , 又掌 握
管理 学是介 于 自然科学 和社会 科学 的一 门边 缘 科学 , 是一 门实 践性很 强 的发 展 中的科学 , 它既具 有 自然 属性 和社会 属性 , 时又 具 有理 论 的科 学 性 和 同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独 占课堂的灌输式、 填鸭 式、 一言 堂式 的教学模 式 , 生在教 学 中缺 乏互动 与 师 交流 。既使 偶 尔使 用案 例 教 学或 讨 论法 教 学 , 只 也
是有 其形 而无其 神 。教 师 成 为课 堂 教学 的中 心 , 教 师引 导学生 机械 记 忆所 讲 内容 , 果 导致 学 生 实践 结 能力 差 。 3 .教学 内容完全 照搬 教材
虽然 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 的《 管理学基础》 教
材 基本 上是 针对 高职 院 校 学生 的 , 因编 写 到 出版 但
高职院校 《 管理学基础》 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矫 利 艳
( 吉林 交通职 业技 术 学院 管理工程 系, 吉林 长春 10 1 ) 302
摘要 : 管理 学基础》 高职院校管理类各 专业的基础核 心课 程之 一, 《 是 是一 门实践性很 强的发展 中的科 学, 具有理论 的科
学性和 实践 的艺术性。文章通过对本课程教 学现状及 改革动 因的分析 , 对其教 学方法 、 学手段 及考核 方式 的改革进行 了 教
探讨 。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管理学基础 ; 学; 教 改革 中图分类号 : 62 0 G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l 5 O 2 1 ) 4 0 l7 一1 8 (O 0 0 —o


《 管理 学基础》 教学现 状分 析
再 到使用 的过程存 在“ 时滞 ” 况且 管 理学 理论 的发 , 展有 着 很 强 的 时 代 烙 印。 当前 这 种 把 教 材 当 “ 圣 经 ” 的《 式 管理 学基础 》 课堂 教学 不利 于学 生兴 趣 的 激发及 学生 的成长 与发展 。
4 践教学环 节薄 弱 .实
目前 , 多 高职 院校 的管 理学基 础教 学与 管理 许 实践 相分 离 , 不论 是 教 学 内容 , 是 教学 方法 、 还 考核
方式 、 实践环节等 , 有很多不 能适应 变化 了的时代 要求 。
1 混 淆 高 职 与 普 通 本 科 及 职 业 技 校 的 培 养 .
目标
《 管理学基础》 为学生提供 了具有实用性的管
理理论 、 原则 和方法 , 是一 门实践性很 强 的学科 。而 现有 管理学基 础课 程 主要 还 是 以课 堂教 学 为 主 , 偏 重于理 论讲授 , 案例 和现场实践 教学 较少 。 5 .教学 手段落后 , 考核 方法单 一 虽 然 目前很 多 院校 在管 理学原 理 的教 学过程 中 采用多 媒体教学 , 但仅 仅 只是代 替板 书而 已 , 从而 即 浪费资 源又降低 了教 学效 率 。此 外 , 考核 方 法 上 在 平时成 绩 占小部 分 , 期末 闭卷笔 试成绩 占大部分 , 客
原来 的管 理学基础授课 主要是通过黑板 、 粉笔 、
教师的讲授来完 成 。随着 信息 技术 的发 展 , 各种 以 现代 科学技术 为基 础 的教 学手 段逐 渐发 展起 来 , 现 今 多见的是多媒 体教 学 。多媒 体教 学 , 仅 仅是 单 不 纯意义 上幻灯片 的演示 , 重要 的是 充分 利 用媒 体 更 信息 , 以大量 的案 例 、 图片 、 管理 寓言 、 频 录像 、 视 管 理漫 画等形 式展现各 种 管理 思想 , 强学 生对 实践 加
2 .教学方 法过 于死板
观题较多, 使学生考前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 难以检 测学生 的综合素 质和真 实能力 。 二 、 管理 学基础》 《 教学 改革的动 因 1 高职教育的培养 目 . 标要求 高 职教育 的培 养 目标 是 为 生产 、 建设 、 理 、 管 服 务第 一线 , 培养具 有创新 精神 、 创业 能力和 可持续 发 展 能力 的高等技 术应 用 性 专 门人 才 , 调 以 能力 为 强 本位, 以提高职业 能力 为 目的。 2《 . 管理学基 础》 程特点 要求 课
21 00年第 o 4期 第2 6卷 ( 2 2期) 总 3
吉林 省 教 育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 EDUCATI L NS TUTE ONA I TI OF 1 JL P R0、 CE ,
No 0 2 1 . 4, 0 0 Vo . 6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