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台塑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台塑的管理》读后感

《台塑的管理》读后感

《台塑的管理》读后感读完《台塑的管理》一书后,我对台塑集团的六大管理机能和管控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感受较深。

台塑的成功,不得不佩服王永庆先生的经营神功,然而,台塑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单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它的成功的背后蕴藏着管理哲学和系统经营的管理思想。

创立于1954年的台塑集团,在创始人王永庆的带领下,从世界最小规模的PVC粉生产厂起家,逐步成为在全球石化产业占有一席之地的跨国企业,在多项领域位居领先地位,包括:世界最大的PVC 粉生产厂商之一、世界最大的塑料加工厂、乙烯年产能全球十大生产厂商之一等等,产业横跨炼油、石化、塑料、纺织、纤维、电子、能源、运输、机械、生物科技等领域,现已成为我国台湾地区最大的民营企业。

台塑集团之所以如此成功,关键就在于管理,“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电脑化。

”这短短一句话浓缩了台塑的管理精髓。

台塑下属120多个子公司,分散在全球各地,如何管理好这120多家公司,台塑的经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管理落地。

和所有企业一样,台塑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也面临着什么公司上什么系统,信息化系统的重点是什么以及如何和业务需求结合的种种问题。

后来台塑集团将各子公司的信息化统一纳入集团总管理处管理,使得集团120多个子公司的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得以进行一个总体的规划,台塑的管理理念得以迅速在各个子公司传播开来。

台塑集团从1966年开始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从1967年开始将管理制度导入计算机作业,台塑迄今拥有四十余年的企业信息化推动与实践的经验,在制造业中堪称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先驱,同时也是实施信息化管理最为彻底者。

信息化对台塑集团日常管理起到了增效的作用。

即便是单纯的一个出差单方面的作业就可以和很多的作业关系串联起来,这就是信息化的效应。

通过信息化手段,台塑把集团各公司财务、采购等共同性事务做得更好了,各公司只要齐心协力负责生产和销售,开拓市场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台塑学习心得

台塑学习心得

台塑公司学习心得2013年11月,公司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台塑公司学习活动,通过此次学习活动,本人收获很大,台塑公司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公司学习、借鉴和推广。

台塑公司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我认为是台塑做到了四个国际一流,一是装置一流;二是产品一流;三是管理一流;四是成本一流。

台塑实行幕僚机构统一管理、各公司独立经营的独特治理结构。

台塑企业管理的突出特点是: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电脑化,具体表现为:一、朴素务实的企业文化。

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台塑从“勤劳朴实、刻苦耐劳”到“追根究底、止于至善”,再到和下游客户“共存共荣”、“回报社会、永续经营”,这种企业文化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永久性,既有实用性又有前瞻性,培育了台塑员工强烈的“切身感”,养成了台塑人“用心经营、认真负责”的习惯和风格。

正是因为如此,台塑全体员工都自觉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所管辖的区域里和工作岗位上,各尽其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从而形成了整个台塑“止于至善”的企业管理理念。

台塑企业文化主要有四方面特点:一是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管理流程、生产经营、信息化、绩效考核等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二是着眼于从点滴做起,从每个岗位和员工做起,追根究底、持之以恒。

三是在坚持“勤劳朴实”的基本理念不动摇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四是永不满足,目标追求“止于至善”。

二、轨道式的管理控制。

台塑在管理控制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特点:1、对所属企业公共事务实行集中控制。

总管理处作为幕僚机构,代表出资人管理企业,统筹协调,集中处理公共事务,集中投资决策,权限分层级管理。

2、实行轨道式的管理控制。

台塑颁布实施的制度都有标准,都有可控制的流程,这就等于在企业管理中设置了轨道,偏离了轨道,就不能运行,必须及时修复完善。

3、实行出轨“异常管理”,堵塞管理漏洞。

台塑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通过正常反馈、跟催、稽核、改善四个环节解决问题,异常问题的界定都有标准,比如,事业部连续亏损三个月就列为异常。

参观工厂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工厂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工厂学习心得体会参观工厂是一种实践学习的方式,通过身临其境地观察和体验生产过程,可以加深对产品制造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对工厂管理和运营的认识。

最近我参观了一家制造业工厂,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首先,参观工厂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产品制造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在工厂的车间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和生产线,工人们不停地操作着这些设备,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

整个过程需要紧密协调和精确控制,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质量问题或者生产延误。

我之前对产品制造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通过这次参观,我真正意识到了制造业的复杂性和技术含量。

其次,参观工厂让我了解到了工厂管理和运营的重要性。

一个高效的工厂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还需要科学的管理和精细的运营。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工厂的排产计划、生产调度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这些细节的管理对于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此外,工厂还需要合理规划物料采购和库存管理,以及及时的物流配送,这些都需要工厂管理者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管理能力。

通过参观,我更加理解了工厂管理和运营对产品制造的重要性。

另外,参观工厂也让我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工厂为员工提供的良好工作环境和各种福利待遇,这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此外,工厂还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循环利用进行了严格控制。

通过参观工厂,我深刻感受到了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的重要性。

最后,参观工厂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启示和思考。

在参观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生产线上的一些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或者是物料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

这些都是可以优化的机会,只需要合理的规划和改进,就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参观还让我明白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持,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不断提升产品和生产流程的竞争力。

感受台塑

感受台塑
感受台塑
——参加中国北车台塑“合理化”管理 理论与实践研讨班
1、台塑介绍
1954年创立。 王永庆 创办人 王永在 130家独立公司→形成“台塑关系企业”
经营领域
①化工 ②纺织 ③机械 ④电子 ⑤汽车 ⑥电力 ⑦生物科技 ⑧海陆运输(港口) ⑨钢铁 ⑩医疗 教育(大学)
2、为什么学台塑?
① 李荣融→王永庆的决定; ② 台塑的经验,非常成功; ③ 可以解决我们国企的很多问题: —可以学到 ④台塑对国企的全面开放:有问必答。
3、总体感受
装置一流 产品一流
市场化
四个一流
管理一流 成本一流
三个化
国际化
中国化
(可以学的地方)
4、王永庆其人(1917-2008)
①经营米店:第一桶金
7、 集权与分权
①共同事务高度集权; —总管理处是个虚拟总部。 但是这个虚拟总部集权的程度比实体总部还要高。 财务、采购、发包、基建(投资)、信息、法律、 安卫环、资材管理等等都是高度集权。 ②上市公司和事业部、各工厂分权; —产品研发(产销紧密结合) 生产经营 销售服务
8、台塑关系企业内部没有竞争关系
6、管理架构:总管理处的双层架构
⑪专业及各幕僚:总经理室(由16个机构组成) (第一层) ⑫共同及各幕僚:直接设立14个职能部门 (第二层) 为什么要这么设置? ⑪总经理室:这个层次的架构是负责企业制度 的制定和监督以及制度的改善。 ⑫而第二层架构是执行制度。
意义:把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分开(立法和执法 分开)。 ⑪ 制度设计不再是从部门利益出发考虑, 解决了利益冲突问题。 ⑫ 解决了制度之间交叉和打架。 ⑬ 解决了横向协调的难题(各副总分管 的困境)。
12、流程管理和异常管理

把握事务的平衡激发个体的活力——学习台塑合理化管理实践有感

把握事务的平衡激发个体的活力——学习台塑合理化管理实践有感

把握事务的平衡激发个体的活力——学习台塑合理化管理实
践有感
黄楠
【期刊名称】《管理学家》
【年(卷),期】2018(000)011
【摘要】作为华人企业标杆的台塑企业,创办已有64载,在持续保持高收益率的同时,其合理化管理被人津津乐道,创办人王永庆先生更是被誉为华人\"经营之神\",其中究竟有何奥秘?笔者经过参访,就此进行简要探讨分析.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黄楠
【作者单位】中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72
【相关文献】
1.球队建设打基础创新激发新活力--中学课余篮球训练的合理化建议 [J], 沈继光
2.球队建设打基础创新激发新活力——中学课余篮球训练的合理化建议 [J], 沈继光;
3.推进合理化建议激发企业活力 [J], 阮威舒
4.把握事务的平衡激发个体的活力——学习台塑合理化管理实践有感 [J], 黄楠
5.把握"四个坚持"突出"四个着力"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广东省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在总结大会上的发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台塑心得体会

学习台塑心得体会

公司开展学习台塑的活动,台塑的经验和管理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学习和推广。

台塑集团从一个小小的PVC工厂,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到如今成为以炼油化工为主,拥有百余家关系企业,具有产业全球领导地位的跨国公司,创造了产业奇迹。

台塑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从它自身的管理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管理”就是管出道理,所以台塑企业奉行“彻底的合理化”为最高的经营管理原则。

“管理”就是“找对人”“用对方法”“做对事情”,只有注重企业员工的品质,相信有“人的品质”才有“做事的品质”才有“产品的品质”,这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只有先从自身提高,才能为公司带来最终的经济效益。

态度是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更是企业突破经济极限的最好工具。

在6.25事故之后,我们更是要端正态度,把之前存在的麻痹懈怠清空,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态度,认真的对待工作。

在台塑企业的经营理念上,看不到一些修饰华丽的用词,也没有什么高瞻远瞩的经营策略,台塑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会听话,能做事,重细节”,与富丽堂皇的辞藻不同,重点是能做事,台塑企业务实的根本,员工对事情要身体力行,不要坐着空谈,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台塑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对人精神架构的建设,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定期组织学习讨论,去其他公司访问,进行文化交流,可以从提升员工的文化内涵,提升整体素质。

九宫聪颖之命【诗曰】久坐尘埃以待识书窗寂寞有谁知一朝运到人相敬富贵确须有定时【妻宫】婚姻有美满之亲事可望,如果东方之亲事更佳。

南北两方平平,北方之亲不见顺利。

帮夫虽然有缘,但是暗中有冲。

四旬之外,尚有冲克,最好出门远离,可以避忌灾星。

【财运】正财尚有,偏财亦足。

初运交进,做事机警,然而求助无人,全赖自身谋营。

中运之间,渐渐步入青云,一路顺境,大胆可行。

老运更佳,大可置业。

【子息】若论嗣息,待等三十,如果早生,终难收留,最好先花后果,方可无虑无忧。

将来送老归山,预卜三子继后。

帮父虽然有缘,中途颠沛甚多。

《台塑》心得

《台塑》心得

学习《台塑的管理-管理者的精益之鉴》有感在公司开展“提升素质能力、提高工作水平”活动之际,我有幸读到了《台塑的管理》和《丰田模式》两本书。

特别是《台塑的管理》一书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台塑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台塑集团的缔造者,在台湾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在台塑持之以恒地推行一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极其完善的“台塑管理模式”。

什么是“台塑管理模式”?王永庆比喻说,以一棵树为例,树的上面有树干枝叶,下面有根,根中有大根与中根,连接中根的还有很多细根。

树的生长是靠细根吸收养分,经中根、大根而到整棵树,才能长得枝叶茂盛。

而人们注意的,往往只是茂盛的枝叶,而忽略了看不见的根部。

王水庆认为,经营企业应和树有细根一样,必须从最容易忽略的根源着手,才能理出头绪,使事务的管理趋于合理化。

台塑管理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只求根本,不问结果”的求本精神。

其中“经营之神”王永庆先生勤劳朴实、刻苦耐劳的精神,台塑企业“合理化”及“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台塑集团从一个小小的PVC工厂,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到如今成了以炼油化工为主,拥有百余家关系企业,具有产业全球领导地位的跨国公司,创造了产业奇迹。

五十多年来,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分级管理、层次明晰、各行其责、运行流畅,归根结底,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都与台塑自身不断追求和实践管理“合理化”的经营管理是分不开的。

通过学习,我悟出了以下几点:1、在台塑企业的经验管理理念上,看不到所谓的富丽堂皇的修饰用词,它更注重的就是务实。

从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对事情要身体力行,不要坐着空谈,重点是做事,务实才能高效。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听到高调的承诺、看到完美的计划方案,却对执行的力度、开展的细节和结果的验收草草行事,这些都需要改进。

2、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台塑认为“管理”就是“找对人”“用对方法”“做对事情”,只有注重企业员工的品质,相信有“人的品质”才有“做事的品质”,才会有“产品的品质”;除用人方面,在对员工培训方面,加强定期组织学习讨论,去其他公司访问,进行文化交流,从而提升员工文化内涵、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台塑案例学习体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_学习心得.doc

台塑案例学习体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_学习心得.doc

台塑案例学习体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_学习心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台塑案例学习体会原创:杨智勇食贵自化,学贵自得。

通过学习台塑管理案例,让我对管理重要性有了一个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

台塑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在于台塑集团缔造者王永庆在台塑持之以恒地推行一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极其完善“台塑管理模式”。

王永庆曾说:“企业有今天成长和业绩,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来自内部管理改善。

”王永庆比喻说,以一棵树为例,树上面有树干枝叶,下面有根,根中有大根与中根,连接中根还有很多细根。

树生长是靠细根吸收养分,经中根、大根而到整棵树,才能长得枝叶茂盛。

而人们注意,往往只是茂盛枝叶,而忽略了看不见根部。

经营企业应和树有细根一样,必须从最容易忽略根源着手,才能理出头绪,使事务管理趋于合理化。

事实胜于雄辩,管理实践出真知。

正如王永庆所言,台塑靠就是这种脚踏实地作风,从大处着眼、事无巨细,一律从末节细微着手、寻找病源、对症下药,不惜耗费人力物力,追求“点点滴滴合理化”,在点点滴滴中求得发展。

一句话,就是通过不断强化提升和持续改进管理,让企业管理模式适应业务发展需要。

比如,1968年~1981年是台塑业务快速扩张阶段,这段时期台塑敏锐地意识到加强管理控制、统一规章制度重要性和迫切性,倡导凡事追根究底,追求合理化,追求完美,止于至善,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规避了快速发展阶段容易出现管理失控、效率降低、缺乏弹性等“大企业病”;从1982年起到现在,是台塑规模急剧膨胀阶段,这个时期台塑及时提出对外要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共存共荣”“永续经营”理念,对内不断推进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关键节点表单化、流程和表单信息化,为台塑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台塑以追求管理合理化,来谋求达到同行比较成本最低,进而达到在与同行竞争中“要死也是最后一个”生存目标,打造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前,中国石化正处于战略调整和提质增效期,“四大革命”“四大关口”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特别是跨越公司治理能力提升关口十分急迫。

台湾归来看台塑

台湾归来看台塑

台湾归来看台塑台湾东临太平洋,呈纺锤形,台湾海峡长约300公里,宽不足200公里,最狭处位于福建省平潭岛与台湾新竹市之间,为130公里。

台湾海峡为中国南北方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著名的远东海上走廊。

她与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海南岛,构成一条海上“长城”,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天障。

台湾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人口2228万。

4月19日,我团一行12人参观了位于长庚技术学院的台塑集团展览馆。

王永庆与王永在兄弟建立的台塑集团是台湾最大的民营制造业集团,旗下有30多家分公司与海外公司,在台湾石化界及整个企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王永庆更是世界“塑胶大王”。

王永庆不仅在台湾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家族事业及正在台湾投资3000亿元台币兴建跨世纪的“六轻”工程,还在美国投资数10亿美元,建立了庞大的石化工业基础。

从米店小老板到塑胶大王被尊为“经营之神”的王永庆1917年1月18日出生于台北县新店的一个贫苦农家。

当时,祖籍在福建省安溪县的王家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几代人都以种茶为生,只能勉强糊口。

王永庆的父亲王长庚整日照看茶园,微薄的收入勉强支撑着一个家庭的正常开销。

9岁那年,王长庚不幸患病只得卧床休养,王永庆开始用自己瘦小的肩膀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

15岁那年,王永庆小学毕业,先到茶园做杂工,后到台湾南部嘉义县的一家小米店当了一年学徒。

第二年,王永庆作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开米店自己当老板,启动资金则是父亲向别人借来的200块钱。

问题随之而来,王永庆的小店开张后没有多少生意,原因是隔壁的日本米店具有竞争优势,而城里的其他米店又拴住了老顾客。

不过,16岁的王永庆展现了超强的营销能力,不仅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自己的大米,而且还免费给居民掏陈米、洗米缸,照现在的话说,王永庆向嘉义县老百姓提供的是针对性极强的个性化服务,在维系客户关系上逐渐占了上风。

此外,当时大米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出售的大米掺杂着米糠、沙粒和小石头,买卖双方都是见怪不怪。

台塑心得体会

台塑心得体会

台塑心得台塑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培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其文化理念从“勤劳朴实、刻苦耐劳”到“追根究底、止于至善”,再到和下游客户“共存共荣”、“回报社会、永续经营”,其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持续性,既有实用性又有前瞻性,培育了台塑员工强烈的“切身感”,养成了台塑人“用心经营、认真负责”的习惯和风格。

台塑的企业文化是将制度建设、管理流程、生产经营、信息化、绩效考核等融为一体。

着眼于从点滴做起,从每个岗位和员工做起,追根究底、持之以恒,在坚持“勤劳朴实”的基本理念不动摇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永不满足,目标追求“止于至善”。

台塑的创始人王永庆认为“改善获利比增产获利大得多”,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简化为“赢利的实体”,而赢利有两种途径:开源和节流。

开源牵涉到科技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等诸多因素,企业控制难度较大。

节流就是降低成本,这方面一定要做到有比较优势,提出“要做最后一个倒下的企业”,要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要做到“不断追求合理化”,要“追根究底、止于至善”。

如:为了深入了解和解决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问题,王永庆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召开午餐汇报会,听取下属各企业对某个专题的汇报,当场提问,刨根问底,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午餐汇报会不仅发现了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异常现象,找到了解决异常问题的途径,而且提高了企业制度执行效果。

通过本次学习,了解到台塑有以下几方面优点值得我们管理借鉴:轨道式的管理控制、全面信息化管理、运行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统一精细财务管理等管理理念、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

在这些有效地管理程序中结合我在分厂的实际工作作如下的心得总结。

台塑的轨道管理理念是设定集中管理,下辖多个权限分层管理机制,按照流程规定执行,所颁布的各种制度都有标注可依,这就代表着在企业管理中设置了轨道,偏离了轨道,就不能运行,必须及时修复完善。

同类而论在我们分厂也可以设置这种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以及能源使用条例等一系列的管理规定。

参观工厂实习的心得体会

参观工厂实习的心得体会

参观工厂实习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参观工厂的实习生,我从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
我在参观工厂实习的心得体会:
1. 了解了生产流程:通过参观工厂,我有机会亲眼目睹了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

从原
材料进厂到最后的成品出厂,我对产品的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会了与团队合作:在工厂实习中,我有机会与工厂的员工一起合作完成一些任务。

通过与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如何协调与他人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3. 培养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个员工都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并且要时刻保持专注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4. 学到了工厂管理的经验:参观工厂,我也有机会了解到了一些工厂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例如,如何高效管理生产线,如何合理利用资源等等。

5. 感受到了工厂环境和压力:实习期间,我深切感受到了工厂的环境和工作压力。


产线上的工作需要高度的专注和耐心,而且要时刻保持警觉和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总的来说,参观工厂实习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
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

这些经验将对我
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参观工厂实习心得体会

参观工厂实习心得体会

参观工厂实习心得体会在参观工厂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生产和管理的知识,并且有机会亲眼目睹了一个工厂的运作过程。

这次实习经历使我对工业生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自身的不足之处。

以下是我的实习心得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一个工厂的生产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在参观工厂的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原材料的进货、生产线的调试、产品的包装与检验等一系列流程。

从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了一个产品的完成经历了多个环节和工序的加工和处理,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要求和操作。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工厂中的各个岗位之间的紧密配合和相互依赖。

每个岗位的工作都是为了最终产品的顺利生产而努力,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进度。

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与其他人紧密配合,才能实现高效的生产。

其次,我学到了许多有关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

在工厂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工厂对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精确的控制和管理。

通过ERP系统,工厂能够实时监控和调度生产线上的设备和工人,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时完成。

我还了解到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工厂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

只有通过质量的把关,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

这让我认识到了生产管理对于一个工厂的重要性,并且也激发了我对于生产管理方面的兴趣。

再次,我也发现了自身在实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在进入工厂之前,我对于工业生产的了解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实际操作和工作流程的了解还很有限。

在实习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有时候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分配给我的任务。

这让我认识到自己在实践能力上的不足,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和学习来提升自己。

同时,在参观工厂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工人们的努力和专注。

他们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这让我反思自己对于工作的态度和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我认识到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和敬业才能达到他们的水平。

考察台塑集团企业后的启示

考察台塑集团企业后的启示
page 2
, 这是需关注其规模化生产的地方, 技术进步和 技术改造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活动 空间。同样,多 个同质企业间相互隔断的现状,也应当逐步予以解 决, 关系企业也 应当让这种关系效应最大化。 #" !" ’ 纵向一体化 作为工业制造企业, 如欲实施 多元化发展, 可以 把纵向一体化作为上规模发展的选择。台塑的纵向 一体化实践, 既打破了产业的瓶颈, 又发挥了自身优 势, 它的成功很好地诠释了纵向一体化理 念的内涵, 值得在发展中借鉴。 #" # 具体管理活动中可以改进的内容 , ! - 设备 选择与消化。注重设备采购的性价比, 从比价到比综合成本, 这需要建立和完善基 础信息; 注重设备维护和保养能力,培养掌握设备技术的高 层次设备保养队伍。 , # - 现场管理与设计。从设计阶段入手, 为日后 的现场管理创造条件, 提高工程 设计单位设计水平, 第!期 王 伟: 考察台塑集团企业后的启示 !"? 强化设计和生产的相互渗透与交流,强化以生产技 术和控制方式、 操作手段的 改进引导设计思路。 # ! ¥ 安全管理与技防。提高安全保护措施的人性 化程度, 提 高安全技术设施在事故预防中的作用, 提 高安全防卫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 # % ¥ 设备保养与修复。形成除检修队伍之外的设 备保养力量, 专门从事设备的修复和维 护, 把工作重 点由抢修向保养转移, 并逐步提高制造水平。 # " ¥ 开展复合、 系 统化培训工作。 使操作工逐步扩 大工作区域,通过用工种逐渐增长工作能力,通过 针 对性培训和证书、 薪酬的引导造就高素质队伍。 # & ¥ 主辅分流和事务性工作电 脑化。通过剥离非 核心业务、 可外包业务减少主体流程的用工量, 并逐 渐引入信 息处理电脑化的举措降低事务性岗位的用 工量。 # ’ ¥ 集中控制和自动化。在技术 改造中, 通过将 各控制点的集中以及传输、 贮存、 包装、 检测等活动 的自动化 , 进一步提高主体流程的工作效率。 # ( ¥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规模化管理。目前企 业都 已具备了比较完备的制度和程序文件,但实际操作 中仍有许多不规范的内容, 很大部分是操作者的随 意性和理解差异造成的。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不 只是文件 处理电脑化, 更重要的是管理思想、 管理流 程的电脑化控制,用机器的直线思维代 替人的变动 ( 思维, 台塑管理全部活动 除决策部分外) 的电脑化 是其规范化的 有效保证的基础。 # ) ¥ 以一体化为基础的集团化运营。子公司的独 立运作可以发 挥其在市场反应中的快速主动,但是 作为集团成员, 各公司的管理制度是统一的, 公司间 的协同是无边界的,这 种分工合作模式对于我们具 有启示性作用, 有助于在集团化、 公司化过程中完善 内部运营管理。 # *+ ¥ 事前控制与合格分供方资格。台塑的合格 分供方思想运用的 面很广,体现了事前控制的精 神。在这方面我们同样有必要以贯标精神管理所有 外 来服务单位和设备供应商, 严格分供方资格, 深入 分供方管理。 # ** ¥ 以经济手 段为重点的内部管理和引导。台 塑在滞材管理上以成本为导向, 减少库存, 鼓励滞 材 领用; 在设备保养上, 以修复成本和修复设备折价, 激发保养单位和使用单位 的工作热情。诸如此类, 均反映了成本、经济手段在内部管理和引导中的重 要性, 摆脱了单纯要求和号召的无力状况。 # *, ¥ 以异常管理为核心的思想。管理活动规 范 化以后,常规业务和事务不再成为重要工作甚至沦 为机器可以从事的程序,管理 核心转为对异常情况 的快速反应和预案管理。这一点也是需要关注和努 力的, 以克 服对异常情况等拍板, 耗费大量精力去协 调程序性事务的不当行为。 ! 结束语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台塑集团的发展和管理 。 是我们同一个民族文化在管理上引进、 消化、 创新、 超越的很好范例,我们 的化工企业同样可以运用这 样的思想, 完成我们的发展目标。 收稿日期 - ,++% 年 *, 月 !""#¥%&’%#(" )%’* ’*+ ,+-+.#/0+(’ #1 2#30#"& 4.&"’%¥" !"#¥ !%& !"#¥%&’¥( ./0123/ 4/5 6745 78956473:4718; :8:<=676 :8> ?18>50783 195 0 4/5 @10A16: B<:647C6 >595<1?A584 C18C5?4718; 4/5 :24/10 40756 41 D78> 12

台塑心得体会

台塑心得体会

台塑心得体会台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近年来,我有幸在台塑集团工作了一段时间,对于这个大型企业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台塑集团的发展规模令人瞩目。

作为中国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台塑集团在炼油、石化、能源、塑料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其生产规模之大、产品品种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台塑集团也有着很高的影响力。

这都离不开台塑集团多年来所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经验。

其次,台塑集团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作为一个大型石化企业,环境污染是必须面对的挑战。

然而,台塑集团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台塑集团也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这使得台塑集团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另外,台塑集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非常重视。

台塑集团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在台塑集团工作的这段时间,我深刻感受到了台塑集团为员工提供的各种培训和发展机会。

无论是技术培训、管理培训还是职业规划,台塑集团都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

这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台塑集团还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台塑集团的企业文化以“诚信、负责、创新、共赢”的价值观为核心,通过丰富的内外部培训、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这使得每一个员工都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凝聚力,激发出了更多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我在台塑集团工作的这段时间,深深体会到了台塑集团的实力和魅力。

无论是在技术实力、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还是企业文化方面,台塑集团都取得了很多成就。

作为一个员工,我非常荣幸能够在台塑集团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我相信,台塑集团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希望能够继续为台塑集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塑管理感悟心得体会(3篇)

注塑管理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注塑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一名从事注塑管理工作多年的从业者,我深刻体会到了注塑管理中的种种挑战与机遇。

以下是我对注塑管理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注塑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产品质量注塑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降低不良品率,提高产品合格率,从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2. 优化生产流程注塑管理有助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培养人才队伍注塑管理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这对企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注塑管理,可以选拔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提升企业形象良好的注塑管理水平,可以提升企业整体形象。

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可,有助于企业拓展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二、注塑管理的挑战1. 技术更新换代快注塑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

注塑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2.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注塑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同行的巨大压力。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成为注塑管理的重要课题。

3. 人才短缺注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人才短缺问题依然存在。

如何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是注塑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4. 环保压力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注塑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

如何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注塑管理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注塑管理的机遇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对注塑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这为注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塑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企业可以通过拓展市场,提高销售额,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3. 技术创新注塑行业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工厂参观心得体会

工厂参观心得体会

工厂参观心得体会在年初,本人参加了一次工厂参观活动,这是对于工业生产的一次近距离观察和深入了解。

在这次活动中,我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心得,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工厂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机构。

在工厂参观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我们所见到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和层层叠叠的机器设备,但是这背后要有运作良好的管理和组织才能让这个机构高效运转。

我看到了巨大的工厂分区图,这个图像展现了工厂生产流程的完整过程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事情。

其次,工厂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

我了解到,在工厂生产线上,每一台机器的操作都需要非常精准的计量和控制。

这就要求工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厂区内,每一位工人的操作都显得重要,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以确保整个生产线能够正常运作。

此外,现代工厂生产还需要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设备和工艺,才能保持在市场上的优势。

另外,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很多工人穿着标准化的工作服和安全鞋,还有不同颜色的钢盔和手套等各种安全防护设备。

这些设备不仅仅是表示了对于员工的关心和保护,更重要的是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保障了员工的安全生产和健康。

我认为,这些安全设备不仅是现代工厂必不可少的装备,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最后,工厂不仅是一个生产单位,更是一个社会单位。

我在参观中了解到,工厂不仅仅在制造产品的同时,也承担着很多社会责任。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污染和废弃物的排放,以及每年对于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等等。

工厂的发展也与当地社会和经济密切相关,工厂的生产成果和服务也经常为当地和更远的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通过这次工厂参观,我不仅仅是对工业生产过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更加意识到了工厂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认为,工厂作为一个社会团体,在发展中需要紧密关注人性化和环保方面的需求,同时更要注重人员管理和技术更新。

在此,我谨代表参加此次工厂参观的同学,感谢工厂及工厂工作人员对于我们的热情接待和耐心解答,也感谢社会和企业的关注与支持。

台塑集团企业经营理念1

台塑集团企业经营理念1

台塑集团企业经营理念1经营理念勤劳朴实止于至善永续经营奉献企业文化的,可以说是经由经营理念长期孕育而成。

而台塑企业的经营理念,归纳起来,就是以「勤劳朴实」的态度追求一切事物的合理化,并且以「止于至善」做为最终的努力目标.由于客观环境变动不拘,事实上任何事物是永远达不到「至善」之境,但是经由全体永无休止的追求,乃构成推动企业不断提升经营绩效及竞争条件的原动力,企业乃得以不断,达到「永续经营」之目的,同时基于「取之于,用之于」之宗旨,持续「奉献」。

以勤劳朴实态度,追求管理合理化在台塑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向来十分重视「勤劳朴实」的精神.所谓勤劳,在不同的时代,基于客观环境条件的转变,应该有不同的内涵。

处在现代,所谓勤劳,其实质含意应该是兼指勤于运用脑力智慧的力量;所谓朴实应该是简朴的生活习性和的工作态度。

对于企业的经营而言,就是必须以的态度和追根究底的精神,透过不断的检讨改善,点点滴滴谋求管理合理化。

所以我经常提醒台塑企业的**级干部,强调管理合理化是永无止休的追求过程.至于经营者能不能长期持续致力于此,殚精竭智为建立企业可长可久的坚实基础而努力,永,基本上可以说是系于其所秉持之理念。

如果经营企业纯粹只是为了赚钱,那么当它在赚到庞大财富以后,由于目标已经达成,在经营态度上就有可能因为感觉满足而导致松懈,甚至因而造成衰退。

反之,如果经营企业能够同时兼顾本身利益的追求,以及对于的贡献,才有可能基于对的使命感,持续不断努力追求更为良好的经营绩效,在赚取利益的同时,也同步对于作出更大贡献。

所以企业经营所追求者,应是在于创造需要的满足,以此作出实质贡献,并且在辛苦工作过程中开发管理的智慧,藉此谋致良好的营运绩效。

管理合理化对于企业的营运而言,好像是铺设顺畅而有系统的轨道,促使企业**项事务工作,都能在轨道上顺利运行,并且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因此它是一项基本的建设工作,攸关企业的前途至巨。

另一方面,管理合理化固然极端重要,但是由于缺乏客观明确的衡量标准,不像生产在线,有生产数量及产品质量可以衡量生产效率,因此容易遭到忽略,甚至不知从何着手。

学习台塑治理心得体会

学习台塑治理心得体会
台塑下属有四大公司,均为上市公司,各公司依其产业类别划分为假设干事业部,并使各个事业部都能够依如实际配合自身的组织编制、制造程序、产品结构等需要,统筹整体的产销研作业,通盘计划经营目标,以符合产销一体化和责任经营的原那么。同时实施利润中心制度,将事业部作为利润中心,以各厂或各产品各自成立核算损益单位,透过会计的治理分析报表,就投入的本钱和产品的收入衡量其经营绩效。而且明确经营责任的归属,以追求经营的更合理化,使企业不致因规模日渐庞大而降低效率。(三)目标治理制度台塑企业专门注重绩效与本钱的治理,运用单元本钱分析方式,以各产品的各本钱原始组成要素逐项作点的深切分析,据以设臵目标本钱,关于实际本钱与标准本钱之差进行分析,并加以改善解决,同时依托改善效益再行设臵新目标,如此周而复始,以增进各项效益及本钱能臻于最合理的境遇,达到本钱操纵和提高绩效的目的。(四)绩效制度台塑企业全面实施个人绩效奖励制度,通过设臵奖金,使员工利益公司利益彼此结合,同时亦将该绩效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以此提高从业人员工作质量及生产效率。(五)?轮班制度?
二是台塑实现“统一治理制度、追求合理化”的时期(1968年-1981年),在那个时期的进展重点是:随着企业的进展,成立专业治理单位――总治理处。统一了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标准本钱、灌输主管本钱观念;实施目标治理,绩效奖励制度;推动专案改善作业,追求合理化;实施利益中心制度;进行海外投资,扩大产品种类和规模,奠定了企业进展基础,形成了“追根究底、追求合理化、止于至善”的企业文化和理念。三是实现了“治理运算机化,生产自动化,人员合理化”时期(1982年-1992年),进展的重点放在:推动全面治理电脑化、推动生产自动化、人员合理化,推动5S(清洁、打扫、整理、整顿、教养)作业,推动TPM全面作业保养和TSO认证和踊跃推动海外投资。因此台塑公司也率先跨入高科技产品领域,推动了企业迅速进展,树立了“与下游厂商共存共荣”的文化和理念。四是实现了“传统产业垂直整合,转型电子工业治理e 化”时期(1993年-至今),进展的重点是推行六轻打算,实现传统产业垂直整合,赴大陆、台湾投资,成立台塑石化公司。至此实现了台塑、南亚、台化、台塑石化四大支柱企业;批准e化及会计一日结算作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了台塑进展思路、规模、治理、文化和理念,而且达到了必然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访台塑心得体会
台塑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培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其文化理念从“勤劳朴实、刻苦耐劳”到“追根究底、止于至善”,再到和下游客户“共存共荣”、“回报社会、永续经营”,其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持续性,既有实用性又有前瞻性,培育了台塑员工强烈的“切身感”,养成了台塑人“用心经营、认真负责”的习惯和风格。

台塑的企业文化是将制度建设、管理流程、生产经营、信息化、绩效考核等融为一体。

着眼于从点滴做起,从每个岗位和员工做起,追根究底、持之以恒,在坚持“勤劳朴实”的基本理念不动摇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永不满足,目标追求“止于至善”。

台塑的创始人王永庆认为“改善获利比增产获利大得多”,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简化为“赢利的实体”,而赢利有两种途径:开源和节流。

开源牵涉到科技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等诸多因素,企业控制难度较大。

节流就是降低成本,这方面一定要做到有比较优势,提出“要做最后一个倒下的企业”,要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要做到“不断追求合理化”,要“追根究底、止于至善”。

如:为了深入了解和解决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问题,王永庆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召开午餐汇报会,听取下属各企业对某个专题的汇报,当场提问,刨根问底,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午餐汇报会不仅发现了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异常现象,找到了
解决异常问题的途径,而且提高了企业制度执行效果。

通过本次学习,了解到台塑有以下几方面优点值得我们管理借鉴:轨道式的管理控制、全面信息化管理、运行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统一精细财务管理等管理理念、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

在这些有效地管理程序中结合我在分厂的实际工作作如下的心得总结。

台塑的轨道管理理念是设定集中管理,下辖多个权限分层管理机制,按照流程规定执行,所颁布的各种制度都有标注可依,这就代表着在企业管理中设置了轨道,偏离了轨道,就不能运行,必须及时修复完善。

同类而论在我们分厂也可以设置这种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以及能源使用条例等一系列的管理规定。

也实行“异常管理”及时堵塞漏洞,可以结合台塑的四个环节方案进行解决异常问题,每项异常问题都有界定标准。

比如分厂结合生产实际耗能情况,对每月发生的能源使用数量与本月计划指标及其他几个月的使用量进行对比,假如本月份的电量使用过多,超出本月的预算,那就要对使用过多的电量进行分析,是使用不当还是管理不到位造成,并且提出妥善的改良措施,并记录到计算机保留记录,直至改良措施有效。

全面信息化管理,建立了统一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架构。

台塑的“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的管理理念为分厂制度设备、能源信息统一管理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形成一个电脑管理
理念,将分厂现有的设备、设施、工装、能源类别等分门记录,形成上下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组织,进行归口管理,从根本上避免信息混乱和
信息接口不统一的问题,一把手可以直接调用我们制定的文件程序,对我们的管理一目了然。

台塑认为,信息化的关键是将各个层面的管理信息“收集齐全”,只要信息收集全面、正确,无论管理到多么精细都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设备维修,制定一个维修管理制定,将分厂的所有设备进行分类,每一类设备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统计,并计入电脑作好记录,细分、细化每次出现的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检测时间从而增加设备的运转使用率,提高生产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些维修成本。

统一精细财务管理管理理念,推行集中管理。

对于能源使用、投产都要集中做好调节管理,推行日计量日统计,将每次用量都做到最精细化,同时要永无止境的降低成本。

这主要有三种方式:(1)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结合分厂的具体情况,每年设定能耗、物耗以及维修成本的降低目标,由分厂一把手分解落实,并与绩效管理结合。

(2)开展单元成本分析:依据不断完善的目标,按生产、产品、产量等类别,逐月及时跟踪实际消耗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对成本差异形成原因,追根究底并找出主要矛盾,落实改进责任,不断降低成本。

(3)实行专案成本管理:定期分析挖掘与本专业
相关的成本异常,设定专案实施管理。

如:在对分厂照明费一项成本分析中,本期的总成本与前期相比非常按近,但分析显示本期用量要比前期高1%。

在第四季度要降耗,就需要加大管理,在生产现场及休息室内、走廊都要加大巡逻及管理保证人走灯灭,且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不准开灯等一系列制
度。

以此类推,通过层层分析,“追根究底、止于至善”,不断提出降低成本的方案对策并付诸改善行动。

“经营之神”王永庆经过50多年的努力,把台塑培养成一家巨型的企业集团。

这种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王永庆独创了一套企业体系。

他根据中国文化传统采取了决策集团体制——集团虽不是法人,但却凌驾于下属各法人公司之上,集团绝对是决策与指挥全局的大脑。

集团通过一系列工作制度和行政命令,有效地掌控各公司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他的一些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录的,以上几点是我根据近期学习台塑及结合现在的工作性质提出的一些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逐步实践,反复推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