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民勤第一中学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开学考试历史试卷(文科)

甘肃省民勤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开学考试历史试卷(文科)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1.《国语》曾记载:“故有虞氏谛(音帝,祭祀)黄帝而祖颛顼;……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穆天子传》卷二也记载:周穆王“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
这反映了中国早期A.贵族政治逐步形成 B.宗法制度逐渐确立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已有民族认同意识2.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
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而且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
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 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 D.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3.周朝揖让之礼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
这最能反映A.礼乐制度极其复杂繁琐 B.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C.血缘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 D.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4.公元前6世纪末,鲁国的三位国相掌控国家大势,其家城墙超出周朝的规格,鲁定公带军队去“堕三都”,但没成功。
晋献公时为保太子位,不许群公子住国内,晋国没有了“公族”,而代替公族的卿族兴起;此后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晋后来被赵、韩、魏三家所分。
这两件事一定程度上A.说明了分封制度弊端初显 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C.表明了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D.反映了新兴势力的上升5.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铁犁牛耕逐步推广 B.政府强力打击豪强地主C.统治者“无为而治” D.商品经济得到蓬勃发展6.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D.人的自由平等2.“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此言论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3.《春秋繁露》中写道:“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以上反映的是()A.春秋时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的法家思想C.汉初时的黄老学说 D.汉武帝时的儒家思想4.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A.①②④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5.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是()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希望“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由此可见,他认为儒学干预政治的关键是()A.正君心B.正纲常C.正百官D.正四方7.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哪些是其“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表现()①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②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③主张维持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反对追求平等、个性④赞扬寡妇再嫁,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8.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类似经历是()A.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以“人民为主”。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汉代时中国的丝绸大量运销于西方,中国丝绸在罗马成为贵族富人们普遍使用的衣服和帘幕材料。
罗马帝国的玻璃器皿、毛织品以及印度的宝石、香料等也输入中国。
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是()A.汉代发达农业的吸引B.丝绸之路开通的推动C.两国官方贸易较发达D.两国文明成就的辉煌【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国丝绸在罗马成为贵族富人们普遍使用的衣服和帘幕材料。
罗马帝国的玻璃器皿、毛织品以及印度的宝石、香料等也输入中国”,可以看出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B项正确;材料未突出汉代农业的发达,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两国的官方贸易状况,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两国的文明成就,排除D项。
故选B 项。
2.西欧各庄园法庭一般由封建主或他的管家主持,其主要职责是依据习惯法或村法对本庄园不能完成劳役、消极怠工或未按照规定纳税等有损领主利益的佃户进行处罚。
这表明庄园法庭的主要功能是A.解决封建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B.处理经济纠纷的案件C.以收取罚金的方式来解决纠纷D.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答案】D【解析】西欧庄园法庭的管理者是封建主或者其管家,其职责是处罚损害领主利益的佃户,这说明庄园法庭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D正确;庄园法庭并不维护农奴的利益,排除A;材料中涉及的内容并不属于经济纠纷,排除B;C是庄园法庭处理纠纷的方式,而非功能,排除。
3.1540年时,西班牙港口城市塞维利亚拥有3000多台丝绸织布机,雇用工人约13万人,规模超过了著名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欧洲各国商人纷纷在此设立商会。
塞维利亚的崛起主要是由于()A.欧亚传统商路的改革B.地中海传统商路受阻C.大西洋贸易网的构建D.西班牙经济基础雄厚【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1540年时,西班牙港口城市塞维利亚拥有3000多台丝绸织布机,雇用工人约13万人,规模超过了著名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商路的改革,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地中海商路受阻,排除B项;依据材料不能看出西班牙的经济实力,排除D项。
甘肃省年上学期民勤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

全卷100分2020年全国高中月考试卷甘肃省2020年上学期民勤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1—5 CBBDD 6----10 BCDCB 11---15 CBCAC 16----20 DBADD 21------25 DCDAB26.(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6分)地位: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分)(2)唐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封建礼教观念不强)。
宋明理学发展,强调三纲五常;明清统治者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
(6分)(3)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李贽的“异端”之学),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4分)27、示例一:趋势:古代文化重心南移。
说明:宋以前,思想家主要是北方人,宋以后,主要是南方人。
这与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移相符合。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教育发展,人才辈出。
示例二:趋势:儒学演变发展。
说明:儒学在先秦时期创立发展;在汉武帝时成为官方哲学,取得了独尊地位,成为主流思想;唐代韩愈提倡古文运动,主张复兴儒学,开理学之先声;宋明理学家把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重视思辨,强调伦理道德,进一步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明清之际,秉承儒学经世致用的传统,儒学家既批判了理学的不足,又顺应时代发展,发展了儒学;到近代,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面临新的挑战。
28.(1)态度:怀疑神灵。
(2分)产生原因: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4分)(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2分)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
(2分)(3)主要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理性主义;(2分)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主张民主,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3分)(4)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发展;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历史试题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道题2分,共48分)1.商代国家事无大小,都要通过占卜。
祝、宗、卜等神职人员对军国大事起着重要作用;西周时期,司巫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较低,明保、明公等宗教官职在政权机构中已不复见。
神职人员地位的降低A.适应了周代统治者的需要 B.说明周代摆脱了神学的束缚C.有效防止殷商贵族的叛乱 D.反映了商与周矛盾不可调和2.公元前704年,第17代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大怒说:“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于是,他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
这表明当时A.禅让制渐成风尚 B.世袭制开始确立C.分封制遭到破坏 D.宗法制消失殆尽3.针对“百家异说”的局面,《荀子•解蔽》中认为,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主观武断,原因是人们往往“蔽于一曲”,认识片面,主张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已掌握的知识),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其观点旨在倡导A.坚持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4.刘邦一入关中便废除秦朝苛法;高后元年,“驰商贾之律”;文帝十三年“除肉刑法”“除田之租税”。
以上史料可以用来说明汉初A.儒家仁爱思想的普及 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C.适应时代的治国之道 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弃5.汉朝虽已发明了造纸术,但两汉官方书写的材料主要还是简帛,直到东晋末年,官方才明确下令用纸代简。
官方书写材料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东晋末年A.造纸技术得到了提高 B.简帛退出了书写领域C.书写原料来源的广泛 D.实现了书写材料革命6.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涉及饮食烹饪的内容占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童、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
甘肃省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民勤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历史(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说明“官风”“官德”对“民风”“民德”起着重要的教化和示范作用。
春秋时期倡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庄子D.韩非2.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是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3.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其中被一些学者称为“专制君主参谋集团”的学派是A.法家B.墨家C.儒家D.道家4.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A.战国B.秦朝C.汉朝D.隋朝5.一首陕北民歌这样唱道:“老天爷爷你睁睁眼,下场大雨哥哥留一留。
”歌词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观念,它是A.君权神授B.三纲五常C.天人感应D.心外无物6.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7.理学思想的核心是:A.“理”或“天理” B.“仁”C.三教合一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
”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A.程朱理学兴起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 四书五经流传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9.宋代,儒学家们突破了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这一体系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A.二程B.朱熹 C.陆九渊D.王守仁10.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具有时代特色。
这个“时代”是指A.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 B.封建制度高度发展的时代C.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11.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学对新的历史条件的反映,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武威一中2020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5CABDC6-10DCCAA11-16DDBBB16-20DACAD21-25CDBCC26-30CBADB 31.(18分)(1)变化:由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2分)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政治危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失败。
(4分)(2)观点: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苏联式经济手段,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
(2分)答案1:同意。
因为新政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其他如限制私人企业的自由经营、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等皆可),这在形式上带有典型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
(2分)答案2:不同意。
因为新政虽然采取了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维护的仍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其实质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的调整和改造,这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有天壤之别。
(2分)(3)背景: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处于颓势,通货膨胀严重(回答“经济滞胀”亦可);政局不稳;凯恩斯主义失灵;撒切尔夫人就任英国首相。
(3分,答出三点即可)措施:出售部分国营企业;鼓励自由竞争,减少国家干预;减少福利开支。
(3分)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与完善(2分)32.(12分)(1)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2分)消极影响: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国际自由贸易,加剧危机和国际局势。
(2分)(2)原因:经济危机的历史教训;战后国家经济实力变化,美国倡导;战后经济恢复的现实需求(3分)(3)问题:发达国家主导,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无权、被动的地位。
(2分)途径:吸收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加速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加强国际分工与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并完善国际协商机制(3分,答出三点即可)33.(20分)(1)相同点:在统治者的产生上,二人都赞成贤人政治;对于治理国家的问题,认为德治是最好的形式;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有着明显的现世精神和入世情怀。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潺湲.(yuán)泠.然(lěnɡ )出岫.(xiù)决.起而飞(xuè)B.央浼.(miǎn)纤.尘(xiān )盘桓.(huán)叨.陪鲤对(dāo)C.埋.怨(mán)潦.水(lǎo)迤.逦(yǐ)茕茕孑.立(jié)D.遄.飞(chuán)怔.住(zhēnɡ)流憩.(qì)战战兢.兢(jī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辖制玷辱希翼摧眉折腰B.蕴籍缓促尴尬投笔从戎C.怂恿酒馔噩梦舸舰迷津D.晦朔凭轩懿范窈窕寻壑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
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巴尔扎克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
C.沈从文,现代小说家。
其作品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长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
D.《出师表》、《陈情表》中“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何不委心任去留?B.之二虫又何知!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复驾言兮焉求?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拜.臣郎中谨拜.表以闻B.犹蒙矜.育不矜.名节C.慈父见.背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景.翳翳以将入至若春和景.明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此小大之.辩也审容膝之.易安B.酌贪泉而.觉爽门虽设而.常关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年轻人应该欣欣向荣....,活泼好动,你怎么能总是这样暮气沉沉呢?B.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勤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历史(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相传孔子编写了鲁国的历史《春秋》,曾有人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孔子还有一个原则:“为尊者讳,为贤者讳”。
据此可推知孔子作史的标准是A. 忽视事实专注统治需要B. 天人合一凸显君权神授C. 价值观念重于历史事实D. 史以相传颂扬尊者贤能【答案】C【解析】【详解】孔子作《春秋》,之所以乱臣贼子惧,是因为孔子在修史的过程中,看中了史书褒善贬恶的功能,即突出了修史的政治意义和价值观意义,乱臣贼子因为《春秋》所包含的文化力量和舆论力量而产生了惧怕的心理;另一方面,“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意思是那些地位高的人和贤能的人如果有什么缺点,则在修史的过程中尽量给他隐瞒;综上可以看出,孔子作史的标准是价值观念重于历史事实,故选C。
《春秋》具有褒善贬恶的价值观,其目的本身并不单纯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排除A;B项内容产生于西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未看到《春秋》具有的贬恶功能,过于片面,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并渗透进了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学生可在揣摩修史的价值后做出相应的判断。
2. 西周分封制下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对稳固。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频繁发生,促使老子“小国寡民”,孔子“克己复礼”思想产生。
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 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B. 先秦诸子的思想落伍C. 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D. 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但此时战乱、兼并战争不断,体现了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D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老子、孔子思想存在保守的一面,并非“先秦诸子”思想落伍,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多样性和复杂性”,排除C。
3. 秦汉时期,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高祖、汉文帝推崇道家无为而治,到汉武帝时期“尊儒”且“尚法”。
这反映出A. 思想价值取决于形势需要B. 君主专制影响了学术走向C. 经济发展推动了思想演变D. 汉承秦制的说法有待商榷【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完成统一后,为了控制思想,加强国家的稳定与中央集权,因此实行严酷的法家政策。
汉初国力不足,民力凋零,百业萧条,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开始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令国力快速恢复。
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继续威胁着中央政权,为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彻底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实行“尊儒”且“尚法”的政策,控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
这反映出思想价值取决于形势需要,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秦汉时期都实行君主专制,这不是引发此变化的原因;C选项错误,这些思想的变化主要与当时的政治需求有关,并非是由经济发展推动的;D选项错误,汉承秦制指的是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
西汉建立后,承袭秦制,虽略有所改,但在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统治思想不同不能否定汉承秦制的说法。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4. 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这反映出董仲舒A. 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B. 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 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D. 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答案】C【详解】根据“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知,天为民而立君主,君主应当使民安乐,体现民本思想,故C正确;材料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无法体现“专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道家、法家思想”,排除B;材料体现民本思想,无法体现“无为”思想,排除D。
5. 唐人柳疵在《家训)中说:“余为中书舍人。
旬休,阅书于重城之东南。
其书多阴阳、杂说、占、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版印纸,浸染不可尽晓。
“据此可推知,当时A. 国家鼓励民间进行图书印制B. 科举制加速了版印制推广C. 版印技术仍有待于完善D. 民间盗版印副书籍非常普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所述,当时印刷术有字书小学,率雕版印纸,浸染不可尽晓,可见版印技术仍有待于完善,C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同科举制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盗版,排除D。
故选C。
6. 《西游记》中孙悟空被描写为具有“童心”的真人形象,既有斗争性,又有妥协性。
这反映明代()A. 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繁荣B.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C.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的传入D. 市民社会势力的政治态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以后在思想界形成了一种反对理学、追求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潮,对人和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纯真本性和童心的颂扬,既有反封建的反抗性、进步性,也有与封建势力合流的妥协性、保守性,故D选项正确;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斗争性、妥协性无关,故AB选项错误;《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身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是出于天性,故C选项错误。
7.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之学,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
徐霞客的地理之学,全由亲身旅行各处,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有工艺器械的制作过程,并有实绘的图样,还介绍了一些外来技术。
这表明,他们都A. 具有理性主义学风B. 强调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C. 力图总结传统科技D. 受到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等字眼意在强调这些科技成果均是理性思考的产物,即都具有理性主义学风,但材料不涉及唯物主义思想,这些科技成果也并非都力图总结传统科技,并非都受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所以本题答案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8. “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
”上述两种观点反映了A. 孟子与墨子的对立B. 老子与韩非子的统一C. 朱熹与陆九渊的对立D.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反映的是理学的“格物致知”,其代表人是朱熹;“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反映的是心学的“本心体悟”,其代表是陆九渊。
由此可知,C项正确;孟子主张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韩非子主张严刑峻法,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故D项错误。
9. 宋代士人在热情参政的同时,又非常注重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积极追求经过道德自律的自由。
这反映出,宋代士人A. 追求道家的精神自由B. 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C. 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D. 追求心外无物的理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学影响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宋代的士人非常注重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积极追求经过道德自律的自由,这主要是由于理学注重人的思想和道德人格修养的培养的结果,B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理学的影响,理学属于儒学,A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的信息,排除;D 项是心学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王夫之说:“礼虽纯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离欲而别为理,其唯释氏为然,盖庆弃物而废人之大伦矣。
"这一思想在当时A. 抵制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渗透B. 彻底否定了朱熹对儒学的改造C.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性D. 适应了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王夫之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王夫之的“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 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
”观点,是王夫之对“理”的阐述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项彻底表述错误,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D。
11. 李贽曾轻蔑地评说六经和《论语)《孟子》,说这些书要么是史官、臣子的过分褒美,要么是迂腐懵懂的弟子的胡乱记录。
据此可知,李贽A. 是明代离经叛道的第一人B. 认为孔孟之道有悖天理C 敢于挑战封建伦理纲常观D. 其有一定的反权威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李贽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所述,李贽轻蔑地评说六经和《论语》、《孟子》,直言这些书要么是史官、臣子的过分褒美,要么是迂腐懵懂的弟子的胡乱记录,这主要体现对孔子的权威的挑战,表明李贽据有一定的反权威精神,D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D。
12. 美国学者曾赞叹中国古代某一科技成就说:“回顾古代观测天象,如此精勤,实属惊人。
他们观测日斑,比西方早的2000年,历史上记载不绝,并且都很正确可信。
”该学者所赞叹的成就属于A. 农学B. 天文学C. 历法D. 中医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成就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古代观测天象,如此精勤,实属惊人。
他们观测日斑,比西方早的2000年”,由此可见,这是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赞叹,B项正确;A、C、D三项同材料天文学无关,排除。
故选B。
13.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塑造了猪八戒这一角色:他渴望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也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木”。
在当时,这一角色()A. 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B. 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C. 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D. 揭示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渴望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可知猪八戒这样一个角色代表着人性贪婪及世俗享乐,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故B选项正确;这样一个不完美的角色是无法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的,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材’”可知,这一角色无法体现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故C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这一说法,故D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