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掀网络支付监管风暴 揭秘阿里腾讯争锋内幕
解析“阿里巴巴集团被罚182.28亿元”事件——强化反垄断
解析“阿里巴巴集团被罚182.28亿元”事件 ——强化反垄断发布时间:2021-06-08T05:47:34.008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7期作者:库腾腾[导读] 阿里巴巴集团也于同日在微博发出回应,称对处罚诚恳接受,坚决服从。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咸阳 712000摘要:阿里巴巴集团于2021年4月10日被市场监管总局开出天价罚单。
因其垄断市场和强制商家进行“二选一”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和平台经济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也于同日在微博发出回应,称对处罚诚恳接受,坚决服从。
关键词:反垄断;阿里巴巴;市场监管;“二选一”一、引言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的4%为罚款,共计182.2亿元。
这不仅是阿里巴巴受到继2020年收购银泰商业违反《反垄断法》罚款50万元后第二次处罚,更是中国反垄断部门有史以来开出的最大罚款单。
二、阿里巴巴集团被罚事件回溯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国内外知名的电子商务集团。
由马云为首的18个人于1999年9月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创立。
经营多项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菜鸟网络、蚂蚁金服、1688、阿里云等。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创造了史上最大IPO记录。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港股上市,总市值超4万亿。
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经查自2015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滥用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支配地位,禁止平台内商家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或参加促销活动采取多种奖惩制度和措施来保障“二选一”行为,以此来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
阿里巴巴集团此行为已构成《反垄断法》第三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第十七条中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第四条,“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马云被四部门约谈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团在监管政策环境发生重 大变化的情况下仓促上市,暂缓上市是对投资者和 市场负责任的做法,体现了敬畏市场、敬畏法治的 精神。相信这一决定将有利于资本市场长远发展, 有利于增强境内外投资者的信任和信心。
54
封面公司 cover company
ights Reserved.
视 野
The View
55 商界评论
Business Review
ights Reserved.
马云被四部门约谈
11月 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 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 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银行发力反击互联网巨头
银行发力反击互联网巨头作者:暂无来源:《新经济》 2013年第21期阿里巴巴集团在金融界的每一个动作都能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10 月9 日晚间,内蒙君正发布的阿里巴巴拟11.8 亿元购天弘基金51% 股权的消息又一次震惊了整个金融界。
尽管此次交易还需得到证监会的批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阿里巴巴一旦成功收购天弘基金,将成为首家电商系基金公司,这意味着其在基金业务上不再扮演渠道角色,已经进入到传统金融领域的核心地带之一,无疑会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如果说在电商、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金融领域开始之时,阿里巴巴等还只是被传统金融业者视为“搅局者”,而此时,银行已经开始在被动中反击了,比如打造银行专属电子商务平台、与电商合作以及开发线上供应链金融等。
而在移动互联网金融上,银行的布局更快,目前已有17 家主要商业银行都以让利的方式推广手机银行客户端,其中不少银行客户端转账完全免费。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革命。
它的革命意义在于经营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平台,可以自我生成一个产品,支付端跟交易端同时出现,无需像传统的金融机构那样设计一个产品,拿到外面去卖。
这对传统金融机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个挑战使银行业和金融业的本质开始显现了,金融业是处置风险和配置风险的机构,而不是做交易和支付这样一种机构。
交易和支付固然是银行很重要的一个业务,但是这不是它的本质。
风险控制、产品设计,乃至说大规模的一对一交易,将来很可能是银行的核心,而标准化的产品很可能是被取代的。
”曹远征表示。
互联网巨头的挑战阿里巴巴强势入主天弘基金,意味着其在基金业务上不再仅扮演渠道角色,马云的平台+金融+ 数据战略再进一步; 而且,“攻陷”传统金融的核心地带之一,无疑会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革命的示范标志,也会成为互联网巨头“反噬”金融行业的里程碑。
业内专家认为,对于类似阿里巴巴的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平台类公司来说,凭借强大的用户量和大数据资源,面对利润丰厚的金融行业,如果政策允许的话,毫无疑问会坚决进入,目前来看,基金公司是非常好的选择标的。
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大佬“蚕食”金融业银行:被革命,或革自己的命
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大佬“蚕食”金融业银行:被革命,
或革自己的命
谈佳隆
【期刊名称】《中国经济周刊》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很多银行家都说,银行业未来的挑战来自“金融脱媒”。
然而,当可以想见的变局还未来临时,银行业所具有的“媒”功能和地位正受到新的挑战。
“我们一直害怕股权市场、债券市场分我们的利,而猛回头发现,最让人担忧的是那些熟悉互联网的大佬们,他们玩的是‘蚕食’,是真正的敌人。
”一位资深银行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3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内部邮件,任命彭蕾为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首席执行官(CEO),直接负责阿里系所有金融业务。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谈佳隆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周刊》报社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银行:被革命,或“革自己的命” [J], 谈佳隆
2.阿里巴巴的两场“战争”:打败eBay再“革沃尔玛的命” [J], 孙冰
3.科学革命技术革命教育革命 [J], 池先宗
4.《学习的革命》究竟“革”了哪些“命”──评《学习的革命》 [J], 萧富强
5.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兼论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 [J], 李国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斑马技术公司DS8108数字扫描仪产品参考指南说明书
《2024年互联网企业并购风险控制研究——基于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公司的案例分析》范文
《互联网企业并购风险控制研究——基于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公司的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成为行业内常见的发展策略。
互联网企业并购不仅关乎企业的自身发展,更对市场环境、行业生态以及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有着深远影响。
然而,互联网企业的并购过程中伴随着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文化融合风险等。
本文以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公司为例,深入研究互联网企业并购的风险控制问题,并试图为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阿里巴巴集团与腾讯公司的并购背景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公司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两大巨头,其并购行为对行业影响深远。
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多次并购,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生态圈。
而腾讯公司则凭借其强大的社交平台,通过并购实现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两家公司的并购历程不仅代表了企业发展的成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
三、互联网企业并购的主要风险1. 市场风险:市场环境的波动、行业政策的调整等都可能影响并购的进程和效果。
2. 财务风险:包括估值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等,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并购成本。
3. 文化融合风险: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并购后的整合困难,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
4. 法律风险: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合同条款的不清晰等都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影响并购的顺利进行。
四、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公司的并购风险控制策略1. 市场风险控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并购策略,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同时,积极与政府、行业组织等建立良好关系,争取政策支持。
2. 财务风险控制:建立完善的财务评估体系,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准确的估值。
同时,合理安排融资和支付方式,降低财务风险。
3. 文化融合风险管理:在并购过程中,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和传承,通过培训、沟通等方式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整合难度。
4. 法律风险管理:加强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的法律顾问团队,确保合同条款的清晰、合法、有效。
阿里巴巴 对抗官媒(阿里巴巴被攻击事件)
阿里巴巴对抗官媒(阿里巴巴被攻击事件)最近,阿里巴巴公司被官媒攻击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事件暴露了官媒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矛盾,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挑战。
据报道,阿里巴巴公司被官媒指责存在“垄断行为”,并且被要求进行整改。
这一指责引起了阿里巴巴的强烈反击,阿里巴巴表示这种指责是“不实的、不公正的、不负责任的”。
事实上,阿里巴巴作为一家互联网巨头,在市场竞争中确实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里巴巴有垄断市场的能力。
事实上,互联网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阿里巴巴也面临着来自其他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压力。
此外,阿里巴巴还在积极开展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例如,阿里巴巴集团下属的公益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支持教育、环保、扶贫等公益事业。
这些都是阿里巴巴为社会做出的积极贡献,也是反驳官媒攻击的有力证据。
当然,阿里巴巴也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官媒可以随意指责阿里巴巴存在垄断行为,更不能通过攻击企业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而不是通过传统媒体。
这就意味着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影响力正在不断下降。
面对这种情况,传统媒体应该适应时代发展,适应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和内容质量,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总之,阿里巴巴对抗官媒的事件不仅能够反映出当前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状况,也能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挑战。
我们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行业和传统媒体都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银联大举杀入无卡支付 马云的“敌人”
关数据 ,但记者经过实际使用 ,发现银
联 在 线 支 付 有 一个 必 备 前提 ,就 是 必 须
邮箱 注 册 成 为银 联 的 会 员 。对 于 惜 时 如
手机支付 ”的推出,标志着银联在依托
现 有 银行 卡 交 易 清算 系 统 基 础 上建 成 了
一
套 独有 的 无 卡 交 易处 理 平 台 。通 过 该
收银台 ,输入收款金额 ,然后使用条码
也许,多年以来, 马云的 “ 敌人” 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G P , F
款成功率提高到 9 %。这几乎和线下支 5
付 的成 功 率 持平 。银联 目前 尚未 公布 相
用户 5 . 5亿, 而银联尚未公布相关数据。
从 商户 数 量 来讲 ,一位 业 内 人士 告 诉 记 者 ,选 择 和 哪 家 支付 平 台 合作 主要 取 决 于两点 : 一是费 率 ; 付款 成 功率 。 二是 支付 宝 和 银 联 的 网站 显示 ,支付 宝 的费 率 根 据 交 易 额 大 小 从 O % 到 1 % . 7 . 2 不 等 ,预 付 费 从 0元 到 3 0 6 0元 不 等 ;
款成功率。据业内人士介绍 ,人们在 网
上 购 物 时付 款 成 功率 只 有 6 %。而 支 付 5 宝 自称 通 过 其快 捷 支 付 功能 ,可 以 将付
全线 争夺
“ 无卡”的银联
“ 联 在 线 支 付 ” 和 “ 联 互 联 网 银 银 谁更 具 有 竞 争力 ?支 付 宝 拥有 注 册
如 ,用 户在 网上 支 付 时 ,无 需 开 通 网银 即可 支 付 ,货 到 付款 时 无 需 提 前 向第 三
持绑定信用卡的银行中只有中国银行 、
互联网巨头大战阿里巴巴与腾讯的终极对决
互联网巨头大战阿里巴巴与腾讯的终极对决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逐渐崭露头角,并在最近的几年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终极对决。
这场对决不仅关乎两家公司的命运,也关系着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走向。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阿里巴巴与腾讯的终极对决展开分析。
一、战略布局对比阿里巴巴和腾讯在战略布局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阿里巴巴更加注重线上电商和物流配送,凭借淘宝、天猫等平台发展迅速。
腾讯则更多地聚焦于社交娱乐领域,以微信和QQ为核心产品,形成了强大的社交生态圈。
二、商业生态系统建设与战略布局密不可分的是商业生态系统建设。
阿里巴巴通过淘宝和天猫等电商平台,打造了庞大的C2C和B2C体系,覆盖了各个行业。
同时,阿里巴巴还在金融、物流等领域进行布局,构建了完整的商业生态。
腾讯则在社交娱乐领域建立起了微信社交平台、QQ游戏等多个产品,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三、云计算与人工智能作为当今互联网行业的两个重要方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也是阿里巴巴与腾讯展开对决的重要战场。
阿里巴巴通过阿里云的发展,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而腾讯则通过腾讯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四、国际化布局在全球化进程中,阿里巴巴和腾讯都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阿里巴巴通过投资和收购海外电商平台,拓展了全球业务。
腾讯则通过海外游戏市场和社交媒体渠道的布局,深入海外市场。
两家公司在国际化战略上存在差异,但都致力于扩大全球影响力。
五、创新能力与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对于互联网巨头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阿里巴巴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不仅在电商领域拥有许多创新产品,还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腾讯则专注于游戏研发和社交娱乐领域的创新,推出了众多畅销游戏和热门社交产品。
综上所述,阿里巴巴与腾讯的终极对决在多个方面展开,包括战略布局、商业生态系统建设、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化布局和创新能力与技术研发等。
央行掀网络支付监管风暴,引各方忧虑
央行掀网络支付监管风暴, 引各方忧虑
本 刊首席 编 辑 / 梁 丽 雯
3 月1 4 日, 人 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公布 《 关于暂停  ̄' l f - t 宝公司线下 条码 ( 二维码 ) 支付等业务意见》 的特 急函件, 要求 支付宝和财付通
立即暂停线下条码 ( 二维码) 支付、 虚拟信用卡等业务模式。 不久后, 央行下发 《 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 拟要求个
沟会加剧不平等, 隐私将成为富有阶层的奢侈品, 政府和企业组织也会进一步使用互联网进行监控 和社会控制。
点评: 得益于穿戴式技术和移动互联 网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与我们的日 常生活无缝对接 , 上网就像我们呼吸一样 自
然, 但 隐私问题将 日 益凸显, 极 大地影响到人们的日 常生活。 如何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是未来互联 网与人类生活无缝
F 盎
“ 触网" 成金 融 亢 奋剂 ?
本 刊记 者 / 梁 春 丽
2 01 4 年 ・ 第4 期
栏 目编辑 -粱春丽 E — ma a n z I 5 0 5 @1 6 3 c o n r
在互联 网金融 的大 背景下, 互联网概念对 于金融 业就像大力水手 的菠 菜一样 , 只要沾上立 刻就可以 “ 力大 无 穷” , 互联网似乎正在变成金融的亢奋剂 , 这种案例近期在资本市场上并不罕见。
对接 的一 大难 关。
1 4 l 岔
投 崎 弋投 稿邮 箱: h n f c @ 2 1 c n . n e t
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 0 0 0 元, 年累计不能超过 1 万元 , 个人单
笔消费不得超过 5 0 0 0 元, 月累计不能超 过1 万元 。 消息一 出, 受到各 方的质疑, 认为这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举动, 与改革背道而驰 。 点评: 总的来说 , 央行的出发点是好 的——就是要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 但如何有效规 范互联 网金融, 还需 要 与各界专家讨论并完善。
央行拟明年起监管虚拟货币“Q币冲击论”引人关注
范利 用银 行 卡 账 户 套 取 现 金 、 偷
由 中 国 银 联 主 办 的 “0 6 20
逃 税 款 、 废 债 务 和 洗钱 等 违 法 逃
犯 罪 活动 , 护存 款人 的合 法权 维 益和 社会 诚信 环境 , 降低银 行 并
经 营风 险 。
年银行 卡 风险 管理 高层研 讨会 ”
目前 , 于 “ 拟 货 币 ” 性 关 虚 的 质 、 否会 冲击人 民币市场 等话 是
题 被各 界广 为关 注 。 点评: Q 币作 为 用技 术 手段 虚 拟 的 货 币 , 生成 无 需 用 黄 金 支撑 , 其 如
的 法 律 制 度 提 出 了 存 款 账 户 实
名 制 的 要 求 , 是 由于 存 在 主 客 但
人表示 , 国有关银 行账 户管理 我
主 任 李 超 表 示 , 方 已经 开 始 关 官 注 虚 拟 货 币 话 题 , 且 正 在 进 行 并 认 真 研 究 , 国 人 民 银 行 将 于 明 中 年 起 草 制 定 电 子 货 币 相 关 的 管
理 办 法 , 括 虚 拟 货 币 在 内 的 电 包
名 制 , 保 银 行 卡 支 付 网 络 的 安 确
全稳 定运行 。 据 了解 , 行 将 采 取 多 项 举 央
所 有 的 Q 币 都 存 在 于 腾 讯
监管虚拟货币
的 网 络 服 务 器 上 的 , 因 为 腾 讯 允 许 互 相 赠 送 Q 币 ,产 生 了 Q 币 在 网 民 的 虚 拟 账 户 间 的 流
而 作 为 国 内 最 早 的 即 时 通
讯 工 具 ,腾 讯 QQ在 网 民 中具 有
银行 卡账 户是 不 法 分 子 制 造银
网络支付新规不是紧箍咒 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清除灰色地带
网络支付新规不是“紧箍咒”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清除灰色地带图为: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央行7月31日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非银支付意见稿》),引起业界广泛讨论。
对此,全国最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表示,《非银支付意见稿》意在提醒业界,互联网金融创新需合规,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绝对不能做资金池,不可跨越监管红线。
他认为,随着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确立,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边界将逐步细化和明确,整个行业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互联网角度来看就是一个网关,做资金池或者转移支付资金进行买卖或投P2P都是违法的。
如果它的确有这方面的业务,应该去申请相关牌照,做到合法合规”。
吴文雄表示,《非银支付意见稿》旨在限制如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不要形成非法资金池。
同时他也认为,《非银支付意见稿》实际上对用户产生的影响不大,用户仍可选择快捷支付方式付款,如果金额比较大则可以进行多次转账,这些都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资金安全。
此外,《非银支付意见稿》还规定,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
吴文雄认为,此举意味着现有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需对业务布局进行调整,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只能作为纯通道,资金的转化还是需要通过银行完成。
从监管层面上对银行机构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区分,防止支付机构出现“银行化”,将有利于维护金融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防止支付机构“银行化”,可以有效维护支付-清算二级体系的秩序,保证清算体系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在运转上的稳定、高效和安全性,从而进一步维护支付体系的安全,防范系统性支付风险,保障公众支付的权益。
吴文雄强调,过去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产生了很多的灰色地带,这种灰色地带会越变越大,最后对整个金融秩序形成不利的影响。
如果大的支付公司转型为一家“民间银行”,将影响银行安全,威胁整个金融秩序。
支付宝为什么会被央行罚款
支付宝为什么会被央行罚款5月10号,央行上海分行公告显示,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罚款3万元,并被要求限期改正。
”这是怎么回事呢?支付宝为什么会被央行罚款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支付宝为什么会被央行罚款?违反支付规定被罚3万元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官网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第134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
支付宝(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要求限期改正,处以罚款人民币3万元。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日期为2017年4月21日,处罚决定书文号为上海银罚字(2017)9号。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为央行首次披露对支付宝的处罚行为。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2004年建立,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旗下有“支付宝”与“支付宝钱包”两个独立品牌。
截至目前,支付宝实名用户超过3亿,支付宝钱包活跃用户超过2.7亿,单日手机支付量超过4500万笔。
支付宝财付通回应央行处罚,透露被罚原因中国人民分别发出公式显示,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腾讯旗下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因未严格落实《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处以罚款人民币3万元,并限期整改。
而具体处罚原因未知。
5月10日下午,两家公司均已公开回应此事。
其中,财付通就人民银行行政处罚公示的相关说明表示,已就相关情形按照人民银行要求进行了落实。
同样,支付宝也回应表示已落实相关规定,并从中透露了处罚原因:为贯彻落实《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支付宝在去年年初就启动了相关的系统升级和改造工作,并通过各种方式让广大用户理解、认可账户实名制给大家带来的帮助和价值,完成相关的认证工作。
根据艾瑞咨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综合去年四个季度数据,阿里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一直占据移动支付的绝对地位。
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已超九成,达91.12%。
国家围剿虚拟货币深层原因
国家围剿虚拟货币深层原因对虚拟货币渐成围剿之势,但监测和干预此类绕道传统金融体系的新型支付工具仍存较大挑战。
“十一”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多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严厉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
被市场认为国内对虚拟货币产业链雷霆整肃的又一里程碑。
监管对虚拟货币的整顿由来已久,自2017年以来,相关表态和措施持续出台。
在近期的第十届支付清算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温信祥在演讲时首次明确提出虚拟货币对支付体系带来的主要三项挑战——脱离支付体系封闭运行、分流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被用于非法行动。
上述“三宗罪”可以一窥监管大力整顿虚拟货币炒作与交易的部分动因。
虚拟货币是如何绕道传统金融体系侵蚀跨境支付业务的?其如何通过隐秘的资金路径参与非法行动?需要看到,目前监管主要着眼于“虚拟货币”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连接环节,采用“断支付”等措施,但如何进行监测、干预、阻止、惩治,还需要法律依据和技术手段的创新应用。
未受监管资金流出汹涌因开设互联网金融平台非法集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发行虚拟币被警方侦查立案后,陈某波2018年出逃澳大利亚。
此后,其授意尚在国内的妻子陈某枝变卖以非法集资款购买的车辆,将数十万元赃款转移到境外供其使用。
今年上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披露了多起典型洗钱案例。
但在上述由上海浦东公安部门破获侦办的案件中,警方最初并不掌握陈某枝如何把大额资金转给在逃海外的丈夫。
从银行交易记录看,陈某枝只是汇了几十万元给两位陌生人,与其丈夫并无直接资金往来,洗钱的资金链中断了。
此后,人民银行指导商业银行反洗钱部门排查可疑交易,通过穿透资金链、分析研判可疑点,向公安机关移交了相关证据。
经过审讯后,陈某枝交代是通过转账给两位比特币矿工,矿工再将比特币秘钥提供给其丈夫,将赃款转移到了境外。
公安机关根据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交易特点收集运用证据,包括比特币地址、密钥,行为人与比特币持有者的联络信息和资金流向数据等,最终实现了对其定罪。
反垄断高压下腾讯阿里开启“破冰”之旅 中国互联网有望真正“互联互通”
反垄断高压下腾讯阿里开启“破冰”之旅中国互联网有望真正“互联互通”作者:来源:《计算机与网络》2021年第14期近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双方都在制定放松限制的计划,从双方可能的举措来看,此次相互开放的程度很高。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快评予以解读。
腾讯和阿里互相开放是反垄断背景下的“姿态”行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方超强律师认为,腾讯和阿里的生态互相开放,一方面是反垄断和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正当需要,换言之,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而言本就应当开放;另一方面应该也有监管层的意思或者说是监管层推动的,因为从双方内部而言,看不到短时间内可以推动相互生态开放的内因和动力。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如果真的是出于各自企业利益或者用户体验的考虑,腾讯和阿里应该是早就争相开放了,早就握手言和了,但他们之间仍然是不兼容,这个肯定不是他们两家的初心,而是由外而内倒逼出来的,换句话说是迫不得已,也是给政府和外界做一个姿态。
尤其在反垄断的浪潮下,在强有力的监管和舆论压力下,他们的合作并非发自内心的“本心”。
网经社电商商务研究中心特约员、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认为,腾讯和阿里的生态互相开放当然是一件好事,是中国强化反垄断形势下,互联网巨头最新的举措。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觉悟和行动肯定是有了一定的进步,值得表扬,但是还远远不够。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CEO朱秋城则表示,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反垄断是新形势和大势所趋,也是互联网真正的未来方向。
在目前这样的大背景下,腾讯和阿里选择开放、共赢和资源互补是最佳的方式,不仅仅是“规避垄断”处罚的最佳方式之一,而是真正活跃、繁荣中国的互联网生态,有利消费者和市场发展。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曼律师表示,在反垄断的“高压态势”之下,阿里腾讯的相互开放可能已成为了必然选项。
支付宝为何又被罚
支付宝为何又被罚作者:刘秋娜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8年第17期“强监管背景之下,金融机构拼的不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犯错少。
”第三方支付的“带头大哥”支付宝又被罚了。
8月6日,央行上海分行发布行政处罚信息,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行政处罚412万元。
不到半年时间,包括此次罚款在内,支付宝已经收到来自监管机构的3笔罚款,共计490万元——3月,支付宝因多项违规被央行杭州中心支行罚款18万元;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外汇违规案例的通报》,其中,支付宝因超出核准范围办理跨境外汇支付业务,且国际收支申报错误,被处以罚款60万元。
有专家表示,互联网金融整治早已进入深水区,将坚定不移秉持防风险的主基调,近期的网贷行业出险让整个互金业态的未来扑朔迷离,支付行业又难独善其身。
“如此频繁受罚,头部企业如何以身作则?”今年4月26日,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的点评环节,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严厉谈到行业乱象时就曾提出:“特别是市场中有影响力的大机构,要带头依法守规。
不能以为自己是大而不能倒的,就可以大而不能管,置规章制度于不顾。
”此次罚款又是一个警示,支付宝或许该以更积极的态度拥抱监管了。
此次支付宝收到的大罚单,官方公开信息并未明示具体处罚原因,只是在违法行为类型一栏列出了“违反支付业务规定”的原则性表述。
与之对比,同样为近期央行上海分行开出的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迅付科技”)罚单,就明确指出了所依据的每一条,且处罚内容详细,着重于反洗钱领域。
此外,央行4月给支付宝开具的罚单,也是证据明确——分别在客户权益、产品宣传、个人信息保护三方面违反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而此次8月6日的罚单语焉不详。
据财新传媒报道,支付宝此次违规被罚系因群众举报。
一项举报反映支付宝侵犯了客户自主选择权,未经客户同意,支持“花呗”直接付款。
央行掀网络支付监管风暴揭秘阿里腾讯争锋内幕
央行掀网络支付监管风暴揭秘阿里腾讯争锋内幕这是一场两家互联网金融巨头弯道飙车的游戏,中央银行及时出动,拉响红灯警报。
3月14日早,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一份《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特急函件在社交网络疯传,文件要求支付宝立即暂停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业务模式;支付宝并不孤单,因为它的竞争对手--腾讯财付通也遭此待遇。
抛开线下二维码支付不表,就在三天前,支付宝和腾讯还在为国内首张虚拟信用卡争得一塌糊涂,"连累"合作方中信银行一天之内两发新闻稿,为谁是"首发"煞费苦心。
然而,随着央行监管重手一出,中信银行股价从大涨到大跌,喜悲不过三日。
市场关心的是,中信银行一手携腾讯,一手携阿里,风光背后有着怎样的沟通故事?相关合作方有没有尽到向监管机构报备、沟通之责?央行重拳出手背后的政策逻辑又是什么?真的是因为动了"亲儿子"中国银联的奶酪么?"中信信用卡与腾讯、阿里的合作事先向银监报备过,正常的报备流程都走了,但没有向人民银行报备。
"3月14日,中信银行内部权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中信银行正在向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汇报相关情况,"正在积极沟通中,合作各方都希望最后业务能够做成。
"14日,中信银行公司公告也透露,与腾讯合作的微信信用卡(简称"微信信用卡")产品正处于最后测试阶段;而与阿里巴巴合作的网络数字信用卡则将于近日发布。
不过,央行此番暂停却并未给出明确时间表。
央行喊停的逻辑是:按照监管原则,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在推出创新产品与服务、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时,应至少提前30日报备业务。
显然,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未遵守这一规定。
1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的表态透露了央行态度,"与传统业务相比,包括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在内的创新业务,涉及到不少新技术、新流程和新的识别技术,一些方面目前的既有规则并未涵盖,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央行需要对此有进一步研究。
阿里投资和腾讯投资“垄断”格局分析
阿里投资和腾讯投资“垄断”格局分析近年来,中国科技领域的垄断格局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投资布局备受瞩目。
阿里投资和腾讯投资的垄断格局分析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阿里投资和腾讯投资的垄断格局进行深入分析。
从垄断格局的市场影响方面来看,阿里巴巴和腾讯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两家公司。
它们的投资涵盖了各个领域,从电商、金融、娱乐、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
通过大量的资本投入和资源整合,阿里和腾讯已经构建起了强大的垄断地位,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投资布局的角度来看,阿里和腾讯的投资战略有着各自的特点。
阿里巴巴在投资方面更加注重于整合产业链,通过投资各种互联网及线下企业实现了从商品流、资金流到信息流的全面布局。
腾讯则更偏向于在互联网行业进行投资,特别是在游戏、社交、娱乐等领域的投资布局更为广泛。
这种不同的投资策略也使得它们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从用户角度来看,阿里和腾讯的垄断格局对用户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两家公司在不同领域的投资布局,用户的选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等平台已经基本垄断了整个市场,消费者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而在社交、游戏等领域,腾讯的产品也几乎成了用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垄断格局对用户的选择权和公平竞争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监管和风险角度来看,阿里投资和腾讯投资的垄断格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政府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日益加强,特别是在反垄断、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阿里和腾讯的垄断地位也使得它们成为了监管的重点对象。
一旦出现监管风险,将对公司业务和投资造成严重的影响。
阿里投资和腾讯投资的垄断格局的分析从市场影响、投资布局、用户影响以及监管风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当前监管力度日益加大的环境下,阿里和腾讯需要更加审慎地进行投资布局,避免形成过度垄断的格局,保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选择权。
是否应该废除全面禁止使用支付平台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全面禁止使用支付平台辩论辩题正方,应该废除全面禁止使用支付平台。
首先,全面禁止使用支付平台会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支付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将导致许多商家无法进行线上交易,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市场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自由的交易和竞争”,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将破坏市场自由竞争的环境。
其次,全面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将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支付,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将使人们无法方便快捷地进行消费和转账。
正如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说,“方便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将阻碍社会的进步。
最后,全面禁止使用支付平台也会增加社会管理的难度。
现代支付平台可以通过电子记录追踪资金流向,有利于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
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将使这些追踪手段失效,给社会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全面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将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废除这一禁令。
反方,不应该废除全面禁止使用支付平台。
首先,全面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支付平台进行非法集资和洗钱等活动,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可以有效减少这些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其次,全面禁止使用支付平台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支付平台上,消费者往往面临着信息泄露、虚假交易等风险,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可以减少这些风险,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正如著名哲学家孟德斯鸠所说,“保护人民的权益是政府的首要责任”,禁止使用支付平台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
最后,全面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可以减少社会不良现象。
在支付平台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信息进行诈骗和欺诈活动,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影响。
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可以有效减少这些不良现象,维护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全面禁止使用支付平台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减少社会不良现象,因此不应该废除这一禁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行掀网络支付监管风暴揭秘阿里腾讯争锋内幕
这是一场两家互联网金融巨头弯道飙车的游戏,中央银行及时出动,拉响红灯警报。
3月14日早,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一份《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特急函件在社交网络疯传,文件要求支付宝立即暂停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业务模式;支付宝并不孤单,因为它的竞争对手——腾讯财付通也遭此待遇。
抛开线下二维码支付不表,就在三天前,支付宝和腾讯还在为国内首张虚拟信用卡争得一塌糊涂,“连累”合作方中信银行一天之内两发新闻稿,为谁是“首发”煞费苦心。
然而,随着央行监管重手一出,中信银行股价从大涨到大跌,喜悲不过三日。
市场关心的是,中信银行一手携腾讯,一手携阿里,风光背后有着怎样的沟通故事?相关合作方有没有尽到向监管机构报备、沟通之责?央行重拳出手背后的政策逻辑又是什么?真的是因为动了“亲儿子”中国银联的奶酪么?
“中信信用卡与腾讯、阿里的合作事先向银监报备过,正常的报备流程都走了,但没有向人民银行报备。
”3月14日,中信银行内部权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中信银行正在向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汇报相关情况,“正在积极沟通中,合作各方都希望最后业务能够做成。
”
14日,中信银行公司公告也透露,与腾讯合作的微信信用卡(简
称“微信信用卡”)产品正处于最后测试阶段;而与阿里巴巴合作的网络数字信用卡则将于近日发布。
不过,央行此番暂停却并未给出明确时间表。
央行喊停的逻辑是:按照监管原则,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在推出创新产品与服务、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时,应至少提前30日报备业务。
显然,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未遵守这一规定。
1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的表态透露了央行态度,“与传统业务相比,包括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在内的创新业务,涉及到不少新技术、新流程和新的识别技术,一些方面目前的既有规则并未涵盖,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央行需要对此有进一步研究。
”
阿里腾讯争锋内幕
中信银行,这家老牌股份行,现如今成了互联网金融概念股的新宠。
总部位于深圳的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是中信内部为数不多的事业部,其总裁陈劲思路颇为开阔,对互联网金融尤其倾心。
2012年,朱小黄上任中信银行行长后曾展开行内大规模调研,当时,信用卡中心内部主打的“二维码”支付就引起了朱的高度重视。
“信用卡中心是当时为数不多被朱小黄主动点赞的部门,朱曾在内部会议上点名称赞信用卡部门干得有思路。
”14日,中信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此后,朱小黄推出了“网上再造一个中信银行”的战略新思维,其中一款拳头产品就是朱亲自命名的“异度支付”二
维码支付品牌。
中信与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大规模合作也是近一两年的事。
早在2013年初,中信银行便与腾讯集团签署了内容广泛的战略协议,除了传统的资金结算服务,双方还约定在电子产品、网络授信与融资、联名卡、资金融通、备付金业务、理财业务、资源共享、联合研发及营销、腾讯QQ形象电子设备等九个方面开展合作。
此番,中信银行正是借用发行联名卡的形式向银监会提出报备的。
中信信用卡中心内部人士透露,“中信信用卡跟银监报备时只是常规的框架性方案,也没想那么细,当时是按发联名卡的方案报备的。
”
“中信信用卡在与腾讯、阿里合作发虚拟信用卡的过程中,背后都是按传统信用卡的方法进行授信和流程管理的,完全是一种传统的操作方式,只是在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在运作这个产品。
”上述人士如是指出。
中信银行起初萌发虚拟信用卡想法后,最先寻求的合作对象是拥有庞大第三方支付客户基础的阿里巴巴支付宝,但当时忙于“双11”战役的支付宝谈兴并不大;中信合作意向随之转向腾讯,如此形成今日一家银行与两家巨头同时合作的局面。
这也是3月11日阿里和腾讯争抢谁是首家网络信用卡的逻辑所在。
借用中信内部人士的话说,“谁都想争第一。
”11日,支付宝抢先宣布双方合作的首张网络信用卡将于下一周宣布,让腾讯和中
信都颇为被动,中信新闻稿则分别以“首款国内异度支付信用卡”、“首发微信信用卡”予以合作方安慰。
“阿里公关部周二向市场宣布要和中信银行合作,并且要赶在腾讯前,但他们后台都没做好相应准备,银行也说不可能完成。
”一位接近双方的人士说,此后支付宝主动向央行报备,要求出具监管意见。
不过,这一说法并未获得支付宝的官方认可。
中信银行公告也透露,支付宝宣布产品将于近期推出,而腾讯则称微信信用卡产品正处于最后测试阶段。
两者不同表述或可见其中端倪。
央行逻辑:网络信用卡风险几何
在中信银行一位内部人士看来,所谓网络信用卡是指通过网络直接提交申请材料且没有物理卡介质的信用卡,其实质并不在于有无卡介质,关键在于是不是通过网络提交申请。
央行支付结算司认为,支付宝和财付通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如何理解突破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一说?根据2011年银监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申请材料必须由申请人本人亲自签名,发卡行不得在客户不知情或违背客户意愿的情况下发卡。
”银行将这一要求称之为“面签”。
显然,虚拟信用卡彻底打破
了“面签”的规定,不但不用签字,连身份证复印件、工作证明等全部省略。
金融创新往往游走于监管灰色地带。
正如一家银行信用卡部负责人所言,别的银行为何不做虚拟信用卡,是碍于现有监管规定。
“风险主要来自于提交办卡申请环节,传统方式是要提供纸质带本人签字的申请表,以确保是本人行为。
但是网络信用卡就可以通过网络(或微信等APP入口)提交申请,这样就存在假冒他人身份申请信用卡的风险,而银行如果又没有安排后续身份验证,就存在欺诈风险了。
”3月14日,一位股份行熟悉业务的中层指出,关键并不在于是否是通过网络提交办卡申请,而在于后续身份认证如何做。
如果通过网络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利用手机进行人脸、声纹、虹膜等生物识别),再加上通过公安身份系统和人行系统进行跨行校验,那么这一问题就可以解决,也不至于存在办卡欺诈风险了。
“总之,有无物理介质、是否通过网络申请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通过网络实现身份认证。
”上述人士说。
即便合作双方都明晓这一漏洞,一位内部人士坦言,如果按传统方法看,肯定(与监管规定)是有出入的,然而,“这是一种新模式,互联网金融创新需要用新的思维。
”
然而,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合规监管的边界在哪里?
在上述股份行人士看来,目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产品和技术应用层出不穷,令市场和消费者眼花缭乱,过早的透支了市场的热情
和消化能力。
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领域冲击也太大太猛,但是互联网金融又属于新生事物,因此让社会和政府对它是又爱又恨,心情十分矛盾。
不鼓励吧,担心悲伤保守落后的骂名,支持吧,又担心他不小心捅个大篓子。
“是‘暂停’而不是市场传言的‘叫停’。
”3月1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强调,央行对金融创新一直持鼓励态度,暂停相关业务主要是出于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考虑,意在更好地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动了谁的蛋糕?
相比尚未开展的虚拟信用卡业务,二维码支付蕴藏的风险更现实,更显著,也是此番央行监管的重中之重。
央行这份通知称,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
据周金黄介绍,此前曾接到一些消费者的投诉,有些用户在二维码支付过程中,出现了信息和资金被盗取的问题。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分析,二维码支付本来就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二维码是开源技术,容易被攻破,也很容易被复制;二是,二维码本身的安全机制是建立在服务器端,本身并没有什么安全措施,在扫描二维码的过程中,很容易连接到不安全的网站,被种上木马;三是二维码支付体验不好,需要下载扫码软件、安装、扫码、调用链接、输入密码等多个步骤,远比目前的刷卡或者更先进的NFC麻烦的
多,普通用户很难熟练使用,再加上还需要特殊的受理机具,因此推广起来很难,是一个好听好看不好用的噱头创新产品。
央行对二维码支付进行整顿也被市场理解为央行是在护犊子——保护银联早已失去的线上支付垄断地位,在中金公司银行业团队看来,二维码等支付方式本质上是用线上方式来做线下收单业务,银联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不过,也有第三方支付公司对此表达了不同看法。
一位第三方支付资深人士认为,银联的事情,并不是央行所关心的,银联事情自己会出手,之前支付宝线下pos已经是银联自己出手。
“本质上还是三方支付与监管机构央行之间界线界定和报备流程问题,是现有监管体系规则流程与三方支付的不断突围、创新之间的矛盾。
”
如此背景下,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对互联网金融到底持什么态度就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最大难题在于互联网金融的属性不清和界限模糊,互联网企业本身不是金融机构,有些创新只是坐导流入口,而非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又没有借口去管。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