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师:今天,老师看同学们精神饱满,特别高兴,现在奖励学生来听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师:听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呢?生:我觉得曲子很美,听到了流水声。

师:同学们这首曲子里还有个千古流传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

(师板:伯牙绝弦)师: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1、读题,解“绝弦”师:有这么一个故事,它流传千古,令人荡气回肠,因为它记载了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友情。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板书课题)师:同学们,“绝弦”是什么意思?生:“绝弦”就是把琴弦折断。

师:很好!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伯牙绝弦。

师:读得干脆一些!生:伯牙绝弦。

师:读得绵长一些!生:伯牙绝弦。

(生齐读)师:谁来说说对课题的理解?“绝“是什么意思呢?“伯牙绝弦”呢?生:绝是断绝的意思。

伯牙绝弦的意思是伯牙摔破琴,扯断琴弦,不再弹琴。

师:下面,我请同学们自由读,大声读,按照自己的节奏至少读三遍,读不通顺的地方你就多读几遍。

开始。

生:(自由读文)师:读通顺了吗?生:通顺了。

师:读流利了吗?生:流利了,师: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了,读流利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

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遍,这一遍在读的时候,注意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生:(再读课文)师:我请同学读一读。

来,男孩子。

师:看来,同学们的朗读没问题了,我们一齐读一遍,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伯牙绝弦”,读。

生:(齐读课文)师:读得越来越有味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虽然没有读到百遍,但七八遍总已经有了,那么,文中的意思是不是已经自现了呢?是不是大概的理解了?师:请同学们看看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伯牙绝弦”的意思?生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一句中字词的意思你们都懂了吗?谁来说说?一生:谓:觉得;世:世上;破:摔破;绝:断绝;复:再。

师:伯牙不再弹琴,是因为钟子期这知音死去,从文中哪可看出他们是知音呢?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完整版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完整版

揭题导入1、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好听的乐曲,播放<高山流水>这首乐曲不仅好听,它的背后还流传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2、师:故事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琴艺高超,被人誉为“琴仙”,传说有一年的中秋节,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途经汉阳江口,一时兴起,在江边弹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砍柴归来的樵夫钟子期,两个人就这样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后来就有了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是——,3、师:绝弦是什么意思?生::我认为是在弹了现在他弹完的这一首曲子之后就这一生再也不弹了师:被人誉为“琴仙”的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介绍背景,质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读课文师:请打开课本第137页。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里的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1、读准哉”和“兮”师:课文当中有哪些字音特别难读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生预设哉”和“兮”生:善哉——,峨峨兮——师:读得真准!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大家一起来读读看?(生齐读)师:哉字一延长,好像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

借助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咱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

谁来?怎么读呢?(出示原文,二、三句字体变红)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生齐读句子,读出了停顿,颇有古文的味道)【指导读好语气词,突破了本篇古文朗读教学的难点。

】2、师:这么难读的句子都读好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课文读下来?(一生读全文。

)师:真不简单!你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注意到了词句间的停顿,真不错!谁再来?(再请一生读全文,生读得流利且抑扬顿挫。

全场掌声。

)师:不仅同学们给你掌声,在座的老师们也给你掌声了,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是卧虎藏龙呀!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读书是越读越有滋味的,读古文和我们读现代文不一样,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讲究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找古人读书的感觉。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是二十一小,六一班的孩子是吧?听说是六一班我感觉到很亲切,知道为什么吗?这得靠猜了。

生:我猜您教的学生也是六一班的吧?师:你叫什么?生:我叫黄依依。

师:黄依依是吧,一语中的呀,知我者黄依依也!就这个意思,好,上课之前咱们听点音乐。

(师播放乐曲)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生:我听到了高山流水的琴声。

师:你的耳朵了太灵了吧,老实说你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蝉鸣,瀑布往下飞流时的声音,还有一些古色古香的古筝弹奏。

师:你的用词真好,咱们有什么说什么,好不好?你们真厉害,再听一段。

师: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一个人在竹林里弹琴,风把她的衣襟吹了起来。

师:衣袂飘飘的感觉。

生:有那么一种风起云涌的感觉。

师:说得多好。

生:我仿佛听到了海浪拍击沙滩的声音。

生:我仿佛听到了一线天里的瀑布,很……师:老师告诉大家,我们能听到很多声音,但是我们要真正理解这样的乐曲真是有些难为大家了,不要说你们,我有时听半天都听不出来,这种用古琴演奏的音乐,一向被称做是高雅之乐,往往寄托了琴师他自己的志向、情怀、抱负、心声,不过我相信,凭咱们班的实力只要咱们以后有了足够的生活阅历,足够的音乐感知能力,也能够把它听懂,不是什么难事。

师:再稍微休息一下我们就上课。

【上课时间】师:准备好了吗?上课!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它是一篇古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 生:伯牙绝弦。

师:哎哟,念得真准,一板一眼的,尤其是这个最难念的“弦”,你也念准了,我们一起来念一念,伯牙绝弦,预备起。

(生齐读课题)师:嗯,绝弦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生1:我认为绝弦就是最后一次在弹这个琴。

师:弹完之后就要怎样?生1:可能是就要去世了。

师:她认为是这个意思。

你再说说,指另一名学生。

生2:我认为是在弹了现在他弹完的这一首曲子之后就这一生再也不弹了师:用我们的话说,绝弦就是把琴弦怎样?生2:剪断。

《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优秀5篇

《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优秀5篇

《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优秀5篇《伯牙绝弦》教学实录篇一一、教材分析从整组教材来看,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共四篇课文,都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选编本组教材的意图,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想象的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艺术。

对这篇课文而言,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课是这组课文的的第一篇,在整组教材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本课的教学,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在整组教材这一大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本篇课文的编排意图来实施。

把握了编排意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正所谓知道了什么意思,才能知道怎么去做。

另外,这篇课文的教学属于阅读教学的范畴。

本册教材,要求阅读教学要结合课后思考题来进行,本课课后共三题: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把握了课后思考题的训练重点,才能把握好教学方向,正所谓是借题发挥,收放自如,不至于任意发挥,离题太远。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首诗词,虽然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与诗词基本相同,所以对于本课来说,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是难点,只要对学习方法进行复习、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在课上适当点拨即可。

而正是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在本组教材这一大背景下,对文本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去品文、思意、悟情,并从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却实属不易。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知能: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引言《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音乐故事,也是一首古琴曲。

通过讲述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和音乐才华,这个故事传达了音乐对人们心灵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记录一堂关于《伯牙绝弦》的课堂教学实录,探索这首古琴曲的演奏技巧和历史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曲子。

一、教学目标本堂课的主要目标如下:1.了解《伯牙绝弦》的背景故事和文化内涵;2.学习古琴演奏的基本技巧;3.掌握《伯牙绝弦》的基本演奏方法;4.启发学生对音乐表达和情感交流的思考。

二、课堂内容2.1 介绍《伯牙绝弦》首先,通过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对这首古琴曲的兴趣。

讲解钟子期和伯牙之间的友情,以及伯牙为了表达对已逝好友的思念而弹奏古琴的情节。

2.2 古琴演奏基础知识在学习演奏《伯牙绝弦》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古琴的基础知识。

包括古琴的起源和发展、琴身构造、音区划分等内容。

通过简要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对古琴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3 基本演奏技巧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古琴演奏技巧。

包括按弦、拨弦、滑音等。

这些技巧对于准确演奏《伯牙绝弦》非常重要,因为这首曲子表达了伯牙对好友的思念之情,需要通过技巧灵活运用来表现琴曲的内涵。

2.4 演奏实践在学习了基本的演奏技巧后,我们将开始实践演奏《伯牙绝弦》。

老师将演示如何演奏这首曲子,学生们可以跟随示范一起尝试演奏。

通过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曲子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3.1 简要介绍《伯牙绝弦》在课堂开始时,老师简要介绍了《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讲述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和伯牙弹奏古琴表达思念的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2 古琴演奏基础知识接着,老师对古琴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讲解。

从古琴的起源和发展、琴身的构造和音区划分等方面,让学生对古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老师还带来了一把真正的古琴,让学生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感受。

3.3 基本演奏技巧在学习了古琴的基础知识后,老师开始教授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优秀5篇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优秀5篇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优秀5篇品知音──《伯牙绝弦》课堂实录篇一《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一《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

尽管这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但是就这篇文章而言,字词的理解不算很难,文章比较浅显,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对于这篇文章,我觉得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

一节课下来,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音乐渲染,营造氛围。

课伊始,我便以音乐高山流水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古文的意境,在补充介绍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时,也以惨婉动人的音乐加以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最后,让学生在音乐高山流水的伴奏下,再次诵读课文,感受伯牙和钟子期那种知音情谊。

二、反复朗读,感受文言文之美。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而“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从刚开始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

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地品味语言,不断加深对伯牙与钟子期知音情怀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在朗读的指导过程中,我注意把朗读与想象及理解进行有机地结合。

比如文章的前四句,指导学生要读出高兴、激动、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练习,丰盈文本。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既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又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世上那个最懂你知你的人。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常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最近我发现我们的汉语言中的一些词汇特别美,让人一看,就能想象出事物的颜色、声音、形态等。

来,我们一齐看这个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杨柳依依”。

生:我仿佛看到柳树那绿绿的长长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拂动。

生:我仿佛看到柳枝在风中跳着轻快的舞蹈。

出示“皎皎明月”?生:我仿佛看到玉盘似的月亮高挂天上,给大地披上一层银纱。

试着写出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

交流。

出示课件,齐读词语。

再次出示“鸟语花香”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听到鸟儿欢快的鸣叫声,看到各种花儿竞先开放。

我仿佛看到一幅群鸟齐鸣,百花争艳的画。

师:那么“高山流水”呢?生:我仿佛看到高高的山上,有一条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不过,当老师看到“高山流水”这个词时,我想到的是一个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伯牙绝弦》,因为高山流水觅知音就是讲的伯牙绝弦的故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25课《伯牙绝弦》。

二.板书课题。

师:谁来读课题?读得字正腔圆,真不错。

来,全班一齐读课题。

师:这是第8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一齐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请看136页的阅读导读,读一读,画一画,看阅读导读对这个单元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生答(略)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师:带着这些要求,我们一齐走进25课。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把课文读两遍,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第一次读感觉如何?生:这些词语读起来不顺口;生:难读。

2.师:短短的五句话但不好读,读不好没关系,跟老师一句一句读。

可以看大屏幕上,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师读生跟读。

师:同学们也画出停顿符号,自己再读读吧,3,师:谁能第一个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读古文单单读正确不算,还读出古文的味道来。

同学们,我们也来读读,除了读正确,我们也要读出古文的韵味来,古文讲究一种节奏的美感韵律的美感,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这就是我们说的抑扬顿挫。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课前交流1、(1)师用多媒体出示一组词语:峰峦雄伟、高大巍峨、高耸入云、峰峦叠嶂、奇峰罗列、怪石嶙峋、千峰万仞、危峰兀立、孤峰突起(学生读)(2)师:如果要描写山势高大用哪几个词语?生:峰峦雄伟、高大巍峨、高耸入云、峰峦叠嶂、千峰万仞。

2、师用多媒体再出示一组词语:碧波荡漾、浩瀚奔流、波光潋滟、清澈见底、广阔无边、碧波浩渺、琉璃千顷、溪流淙淙、一望无际(学生读)3、(1)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生:白雪茫茫银光闪闪……(2)老师出示一幅图,学生认真观察后,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生:清风徐徐明月皎皎师:课件出示: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生:读师: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生:美丽的景物师:“一切景语皆情语。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擅长用文字寄情山水。

文学艺术是相通的,同样是寄情抒怀,文人用文字,画家擅长用——(生:色彩),歌唱家擅长用——(生:歌声),演奏家擅长用——(生:乐器)。

无论是什么,都能达到寄情抒怀的目的,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今天我们来学习艺术的魅力中的第一课25《伯牙绝弦》。

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配乐)1、课前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2、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伯牙、钟子期的资料师:我们看到的这幅图叫——“伯牙鼓琴图”。

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一身长袍,羽扇纶巾,他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这位凝神听琴的,青布包头,两截布衫,他是楚国的一个打柴樵夫——钟子期(板书)。

3、我知道了这则文言文讲的是关于他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

4、生:我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是割断琴弦。

师:既然是割断琴弦,为什么不用伯牙断弦,而用绝弦呢?生1:用“绝”字,更能表现伯牙的决心。

生2:用“绝”字,表明伯牙再也不弹琴了师:我们一起来追溯“绝”的小篆写法,(课件出示“绝”字的小篆),右下部分是古代跪坐的人形,右上的是“刀”,左偏旁(糹)是一束丝(不是一根丝),“人”用“刀”把一束“丝”全部割断,一丝不剩。

董晓宇《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共五则)

董晓宇《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共五则)

董晓宇《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共五则)第一篇:董晓宇《伯牙绝弦》教学实录董晓宇教学实录——《伯牙绝弦》重庆名师课前谈话:学生端正坐好。

老师微笑地走到讲台。

师:好!孩子们,上课时我们一定得这样坐吗?一定吗?我觉得可以找一个自己觉得舒适的姿势坐,好不好?(学生姿势有所放松)师:今天下午我们要共同度过40分钟,共同学习一篇文言文。

为了咱们呆会能够更好学习。

现在咱们来相互了解一下,可不可以?现在咱们在这里了解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我用心观察你们,你们心观察老师。

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咱们相互提问了解。

这样,你们是孩子,小孩优先,你们先了解一下老师,愿意吗?生齐答:愿意。

师:你们除了观察教师之外,还可以向老师提问题。

(学生没有行动)师:你们现在这个样子,董老师先了解你们了。

我发现你们现在比较害羞,我想到一句歌词,在我的面前是“一朵朵羞达达的玫瑰在静悄悄的开”。

有没有同学,你想问老师什么?(一学生举手)师:你看,那儿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你来!生:请问一下董老师,你在班上教书时候,你对同学们凶不凶?师:他问了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我在去年在一所小学教三年级,我呢,对我们班的同学是这样。

我觉得我有时候有一点点的凶,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严格。

但是多数情况下我和我的孩子们还是好朋友的,你看我的样子凶不凶?学生齐答:不凶。

师:哦,不凶就好。

生:我想问,你们班的同学有没给你起外号?师:孩子,你可以这样说,董老师,我想请问你,这样更好。

如果同学给老师起外号的话,说明她们把老师当作什么?生齐答:朋友。

师:但是好像我还没有听他们叫外号的,但有时候同学们高兴时会对我唱“三月里的小雨”,会唱吗?(生:不会)知道为什么会为我唱这首歌?我叫什么?(董老师用手指着大屏幕右下角自己的名字)生:董晓宇。

师: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外号?生齐答:算。

师:我觉得这个外号很美的。

生:我想请问你当老师多少年了?师:我听到你用请问这两字,我觉得你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生一走进课堂就被美妙的乐曲所吸引,师播放《高山流水》来烘托气氛,带学生们入情入境,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古今中外有许多交友的名言名句,谁能说一说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很好,请坐。

还有谁知道?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师与该生握手:谢谢你,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心里就想着这句话呢!师: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就是说朋友从远方来是十分快乐的事情,那么今天你们的这个新朋友从不太远的地方来,你们高兴吗?生:高兴!师:那我们一起高兴地说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屏幕出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让我们一起快乐地渡过这四十分钟。

(课前谈话时,师用文言文名言引入,巧妙进行朋友和知音的谈话,为新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跟学生拉近了距离,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二、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解题。

师:同学们,说起朋友,有一个关于朋友的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深深地打动了我,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伯牙绝弦》。

(出示课件)(全班齐读课题,有生把xián读成了xuán。

师强调“弦”的读音,并板书课题,注音xián,生再读课题。

)师:通过你们的预习,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生:伯牙不再弹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通过预习看工具书上的说的。

师:善于利用工具书,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

谁再来说说?告诉我们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看注释,知道了绝是断绝的意思,我想课题应该是伯牙断绝了琴弦。

师:断绝了琴弦,好像听起来有点别扭,不过你能够知道借助注释,说明是一个很会学习的孩子,我们把这句话再来整理一下。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绝”字,我们的老祖先这样写它(课件出示“绝”字的小篆),看看这个字,左边是丝线,右边是……生:是刀。

师: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吗?生:用刀把丝线给斩断了。

师:说得太好了,那这个课题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伯牙把……生(七嘴八舌):把琴弦给斩断了。

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课堂实录导语:«伯牙绝弦»是一篇白话文,讲述了一个千古传达的平地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诚友情令人感动。

下面是其课堂实录,欢迎参考:师:〔板书课题:伯牙绝弦〕明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发作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读这个课题?生:伯牙绝弦。

师:念得真准,有板有眼,尤其是最难念的〝弦〞你也念准了,我们一同来。

〔生齐读课题〕师:〝绝弦〞是什么意思?生:〝绝弦〞是弹完这一曲,这终身就再也不弹琴了。

师:那么〝伯牙绝弦〞呢?生:伯牙是团体,他把琴弦割断,从此再也不弹了。

师:这终究是怎样回事呢?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137页,依照自己的觉得至少读三遍,努力把它读正确。

〔生自在朗诵课文三遍以上〕师:一读就能明白,课文讲述的是谁?生:伯牙和子期。

师:抓住了这两团体物,我们也就掌握了文章的大意。

毕竟是古文啊,你们觉得哪些句子比拟难读或许要提示大家留意?点评:学习的终点在哪里?学情。

初读的规范是什么?正确。

〝毕竟是古文啊〞一句,是对学习终点的自觉尊重,也是对初读规范的坚决捍卫。

〝生本理念〞,既非一厢情愿的〝尽能够多的尊重先生〞,也非专断专行的〝尽能够多的要求先生〞,而是〝尽能够多的尊重先生〞与〝尽能够多的要求先生〞的融为一体。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有些言语,我们是由于不了解才觉得它难读,谁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生:钟子期逝世了,伯牙以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所以就把琴摔了,把琴弦也剪了,这终身再也不弹琴了。

师:这里的〝谓〞是什么意思?生:想。

师:古文中的有些字眼确实不太好懂,没有注释的时分,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

〔出示〕你觉得〝谓〞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谓:①称为;②以为,以为;③评论。

生:以为、以为。

师:那么〝乃〞呢?生:〝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优秀8篇)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优秀8篇)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伯牙绝弦》教学实录(优秀8篇)《伯牙绝弦》的教师实录,还在等什么快来一起看看吧。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实录(优秀9篇)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实录(优秀9篇)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实录(优秀9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争取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到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到知音难觅。

三、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练习导入1、(课件出示)填空练习(照样子在下列括号内填入一个叠词):巍巍的高山滔滔的江河()的清风()的流水的明月()的白雪()的春雨2、全班同学交流,然后一起朗读一遍上述练习。

3、教师深情描述,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奇妙:巍巍高山直插云天,滔滔江水汹涌澎湃,徐徐清风吹面不寒,淙淙流水叮咚歌唱,皎皎明月洒满清辉,皑皑白雪纯洁无瑕,绵绵春雨润物无声。

这些文字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了一幅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其实,不止是文字,音乐也会为我们展示这样奇妙的景象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音乐的千古传诵的感人故事。

4、齐读课题,正音:弦xián(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两遍。

2、指名试读,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文言文要读出节奏。

3、教师范读一遍,学生根据教师的朗读画下节奏。

4、全班齐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5、教师指导:文言文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韵味,师再次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朗读的韵味。

6、全班再次齐读一遍,尝试读出韵味。

(三)理解文意1、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不同,往往运用比较少的语言蕴含比较丰富的意思,我们怎么才能够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呢?2、学生谈谈应该怎样理解文意。

(提示: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请教老师或同学;查找工具书等等。

)3、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学习课文,理解文意。

4、与自己的同桌说说课文的意思。

5、指名说说意思,教师相机进行引导:(1)文中出现了四个“善”字,它们的用法相同吗?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善鼓琴、善听)(2)“哉”和“兮”是什么意思?(教师引导:文言文有一个特点,语气词多)这两个语气词分别表达怎样的语气?怎样读好这种语气?(引导学生朗读好这两种语气。

《伯牙绝弦》的教学实录通用10篇

《伯牙绝弦》的教学实录通用10篇

《伯牙绝弦》的教学实录通用10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力目标: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情感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四、说教法、学法教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五、说教学过程(一)故事引路,揭示课题(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六、说设计思路在教学时,我主要以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为主线,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创设情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文中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做有效的点拨引导,让学生不但读懂文字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感受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友谊,深入体会他们互为知音的感人故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课文在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时,我适当地补充了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把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5篇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5篇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5篇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伯牙绝弦》教学实录,供大家参考,阅读。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1第一课时一、欣赏图片,找出要求,明确单元主题展示图片,学生欣赏并说出感受。

师:其实生活中不论是一首歌一幅画,还是一篇文章一部电影,都是美的艺术,都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在第二单元中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感受艺术的魅力。

打开第二单元导读,快速读读,看导读为我们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学生读导读,划出学习要求。

师:明确了学习内容和要求,我们一起学习本组第一篇课文《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生齐读课题,师强调“弦”字读法。

并投影出示没有标点的古文。

师:这是一篇什么文?生:文言文。

师:大屏幕上的文章没有标点,这就是古时候的文章,它需要你凭借自己的理解来断句读,自己试试。

生练读。

师:有什么感受?生:不知道在哪停顿。

生:很难读。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

师:现在老师降低难度,加上标点,你再来试着读一读,注意这次要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生练读师指名读。

师:你读得很准确,句子也很通顺。

有几个生字老师想提醒大家注意。

师板生字,并让学生跟读书空。

师:知道峨字的意思吗?生:高。

生:巍峨。

师:怎么知道的?生:课文下面的注释有。

师:课文的后面有一些生词或者生字的解释,这就是注释,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那若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联系上下文想想。

生:像,好像。

师:谁能联系这两个生字的意思,说出“峨峨兮若泰山”的意思。

生:高高的像泰山一样。

师:你的理解能力很强,认识了生字我们一起读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很不错,有一句大家节奏把握得很准,注意了兮和若之间的停顿。

投影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峨峨兮若泰山。

师:知道兮字的意思吗?生:语气词相当于啊。

师:它是和峨峨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读到这时要稍作停顿。

【最新】伯牙绝弦名家教学实录-范文模板 (13页)

【最新】伯牙绝弦名家教学实录-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伯牙绝弦名家教学实录篇一:伯牙绝弦课堂实录《伯牙绝弦》课堂实录同学们,古今中外有许多交友的名言名句,谁能说一说?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

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之交淡如水”“莫逆之交”“士为知己者死”“管(仲)鲍(叔牙)之交”“刎颈之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忘年之交”“患难之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酒逢知己千杯少”等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流传千古,吟诵至今的有关知己朋友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带给我们特有的语言魅力。

2板书课题,生读。

指导生读准“弦”。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还记得我们以前学文言文的方法吗?反复诵读加揣摩,联系上下文,参看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等等,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读来品析文言文。

师:下面,我请同学们自由读,大声读,按照自己的节奏至少读三遍,读不通顺的地方你就多读几遍。

开始。

生:(自由读文)师:读通顺了吗?生:通顺了。

师:读流利了吗?生:流利了,师: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了,读流利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

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遍,这一遍在读的时候,注意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生:(再读课文)师:我请同学读一读。

来,男孩子。

师:看来,同学们的朗读没问题了,我们一齐读一遍,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伯牙绝弦”,读。

生:(齐读课文)师:读得越来越有味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虽然没有读到百遍,但七八遍总已经有了,那么,文中的意思是不是已经自现了呢?是不是大概的理解了?生:是。

师: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怎么解?生1:就是伯牙从此不弹琴了。

【教育资料】《伯牙绝弦》课堂实录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伯牙绝弦》课堂实录学习精品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课前谈话:学生端正坐好。

老师微笑地走到讲台。

师:好!孩子们,上课时我们一定得这样坐吗?一定吗?我觉得可以找一个自己觉得舒适的姿势坐,好不好?(学生姿势有所放松。

)师:今天下午我们要共同度过40分钟,共同学习一篇文言文。

为了咱们呆会能够更好学习。

现在咱们来相互了解一下,可不可以?现在咱们在这里了解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我用心观察你们,你们心观察老师。

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咱们相互提问了解。

这样,你们是孩子,小孩优先,你们先了解一下老师,愿意吗?生齐答:愿意。

师:你们除了观察教师之外,还可以向老师提问题。

(学生没有行动。

)师:你们现在这个样子,董老师先了解你们了。

我发现你们现在比较害羞,我想到一句歌词,在我的面前是“一朵朵羞达达的玫瑰在静悄悄的开”。

有没有同学,你想问老师什么? (一学生举手。

)师:你看,那儿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你来! 生:请问一下董老师,你在班上教书时候,你对同学们凶不凶?师:他问了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我在去年在一所小学教三年级,我呢,对我们班的同学是这样。

我觉得我有时候有一点点的凶,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严格。

但是多数情况下我和我的孩子们还是好朋友的,你看我的样子凶不凶?学生齐答:不凶。

师:哦,不凶就好。

生:我想问,你们班的同学有没给你起外号?师:孩子,你可以这样说,董老师,我想请问你,这样更好。

如果同学给老师起外号的话,说明她们把老师当作什么?生齐答:朋友。

师:但是好像我还没有听他们叫外号的,但有时候同学们高兴时会对我唱“三月里的小雨”,会唱吗?(生:不会)知道为什么会为我唱这首歌?我叫什么?(董老师用手指着大屏幕右下角自己的名字。

)生:董晓宇。

师: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外号?生齐答:算。

师:我觉得这个外号很美的。

生:我想请问你当老师多少年了?师:我听到你用请问这两字,我觉得你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我是92年开始当教师的,算一算,多少年了?(生:17年)今年是第17的年了,长吗?(生:长)你现在多少岁?(生:13岁)看来董老师教书的年龄比你们的年龄还大一点,是吧!还想问什么?(一名男生举手)刚才是巾帼不让须眉,现在是一个男子汉,你来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闫学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课堂实录课前谈话: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生:白雪茫茫虎视眈眈……师: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生:美丽的景物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课文导入:师:有一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这就是大家手中的文章《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

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生1:读课文。

师评: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就读得这么好,把掌声送给她。

谁还想读?生 2:读课文。

师评:真好,我最喜欢她读的三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是“峨峨……”,第二个“必得之”第三个是“终身不复鼓”掌声送给她。

一起再读课文,注意感受节奏。

生:一起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师:我们放慢节奏再读一遍。

生:再读课文。

师: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

生: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师:真会读书。

能够说出字表达的意思。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生: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师: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生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很喜欢弹琴,钟子期很喜欢听。

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生:4次。

师: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生1:啊!生2:好啊!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生1:真棒啊!生2:了不起!生3:真厉害!……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其他同学读懂了什么?生1:我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理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师:这位同学理解的真好,我要忍不住对你说“善哉”。

生2: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弹出什么。

生3:我读懂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

师:你们又从哪里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生: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

师: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怎么赞叹?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生1:还会有鸟语花香。

生2:春天百花盛开。

生3:冬天白雪皑皑。

……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

这就是知音。

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这就是——生答:知音。

师:真正的知音。

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生: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师: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生:表面的。

肤浅的。

师: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学生自由说)师:这样的赞美有没有价值?生:钟子期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师;可以想象,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峨哦兮若泰山。

师:当伯牙志在流水。

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洋洋乎若江河。

师:当他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生1:失望。

生2:寂寞。

生3 :忧虑。

生4:渴望。

……说;他在心里一定会忍不住发出呼唤。

我的知音——生:你在哪里?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生1:快乐。

生2:激动。

:生3:充满希望。

生4:欣慰。

……教师简介资料。

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生:我认为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

师;是啊,是人生的知音。

生;他们还是生命的知音。

师:是啊,他们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生: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

师;真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知音,真是太少了,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

生:齐读课文前4句。

个别朗读。

师:这位同学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

不幸的是,子期得病而死,伯牙——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生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

生2: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样。

……师:是啊,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再也没有人赞他——生齐读句子:善哉,峨哦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再也没有人赞他——生齐读: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师:他在断绝琴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生1:断了他的前程。

生2:断了他的心弦。

生3:断了他的希望。

……师:伯牙在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

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

生再读最后一句。

师: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

(配乐,教师深情朗诵)生再一次朗读全文。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他、赞美他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

学生动笔写感受。

交流:生1:伯牙,我同情你,你一定很寂寞,振作起来,你一定能找到新的知音。

生2;俗话说得好,不要把内心的大门永远关闭,你不要再伤心了。

……师:听了你们的见解,老师也忍不住在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难道不是在苦苦寻觅吗?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

愿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温暖。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故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播放〈〈高山流水〉〉音乐,全班学生再次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附课文: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绝弦余音袅袅一篇短小、深奥的文言文,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闫学的真情演绎,拨响了在座的老师和学生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撼、惋惜、悲叹。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然而弦尽音未尽,那余音却久久萦绕我们的耳际,弹之不走,挥之不去。

这就是闫学老师为我们弹奏的优美动人的乐曲!闫老师在课前告诉我们,这是她第一次尝试让小学生接触文言文。

她也是第一次上这篇课文。

拿到手中发下来的课文资料,我担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文言文,可是,当我和学生一起走进闫老师的课堂,我早已深深沉醉了。

我仿佛听到了伯牙优美的琴声,看到了伯牙因子期的离去喟然长叹、悲切伤感的神情。

也深深感受到知音难求的那种渴望、失落的心境……闫老师的课,之所以给我们留下这么深的印象,我觉得不仅仅是教师对文本的挖掘领悟得深入、透彻,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到文本中,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教师与文本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沐浴,它牵引着人们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回到原来的精神家园,去体悟作者内心深处的人性的光辉。

一.读出味道,读出情意,读出神韵。

整堂课,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遍数不下二十遍。

从刚开始接触课文时读三遍,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得有节奏,再到一句一句感悟读,引读,换词读,配乐读等。

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

而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那就是教师抓住文本的“情脉”——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花大力气地品味语言的情思,毫不保留地敞开爱生的情怀,不遗余力地沟通互动的情意,在不经意间,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

二.品出意境,品出心境,品出德性。

整堂课,教师引领着学生如同畅饮着一杯醇香的酒,品味着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间,去品读,去感悟。

如让学生找出“善”字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

这一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子期对伯牙琴声的喜爱,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

再如,让学生想象:伯牙在断绝弦的时候,还断了什么?通过想象说话,再一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

最后再让写一写安慰伯牙的话,这一品味,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那就是“千古知音最难觅”,珍惜拥有,珍惜友情。

以上是本人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闫学的几点深刻的感受,闫老师的课虽已上完,但她所“弹奏”出来的“伯牙绝弦”的凄婉的音乐,却余音袅袅,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头!(来源:特级教师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