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素能-高效题组演练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课时作业3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某某省为例一、选择题(2019年某某省某某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玉门隶属某某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玉门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1997年玉门建成了某某省首个示X型风电场,经过20年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投产风电场20个。
据此并结合图完成1-3题。
1.2003年4月始,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
玉门市驻地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石油资源面临枯竭B.新城区风能资源丰富C.新城区靠近铁路干线D.新城区位于绿洲边缘解析:从材料看玉门石油资源枯竭,原有的资源优势降低,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A对;风能资源丰富不是建设城市的条件,B错;靠近铁路干线和位于绿洲边缘不是主要原因,C、D错。
故选A。
答案:A2.风电产业成为玉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希望,然而已建成的风电机组运行率不足70%。
玉门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B.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C.本地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D.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解析: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可以利于其他形式发电进行调节,不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A错;本地经济落后,人烟稀少,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电力市场小,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C对;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B、D错。
故选C。
答案:C3.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其作用是 ( )①可实现“风”“光”互补②可增强风电储能③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④可解决“弃风”现象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解析: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小,光照好,可实现“风”“光”互补,①对;光伏发电不能增强风电储能,②错;同时建设两种发电,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③对;“弃风”现象主要是市场问题,建设光伏发电不能解决“弃风”现象,④错,故选B。
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33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案湘教版
第33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思维导图][最新考纲]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1.掌握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2.理解能源基地的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3.学会对一个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考点一德国鲁尔区(一)煤炭与鲁尔区1.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1)地理位置位于德国西部,图中A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流域。
(2)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与水资源。
②便捷的水陆交通。
③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核心工业部门有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业等。
2.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衰落原因 衰落表现后果廉价石油的竞争 煤炭开采量下降,煤矿大量关闭 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世界范围内严重的钢铁危机 钢铁企业大量关闭,传统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阻碍经济发展技术的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二)鲁尔区的新发展措施具体操作企业集中化、合理化改造 合并钢铁、煤炭企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与服务业调整工业布局 新企业布局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对传统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关、停、并、转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合理布局企业,兴建环保企业,植树造林等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影响项目表现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煤炭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离铁矿区较近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瑞典,鲁尔区离它们都较近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水源充沛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便捷的水陆交通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与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都可通航,并能直通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海洋广阔的市场德国以与西欧发达的经济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与表现3.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主要措施内容调整产业结构集中化、合理化改造传统工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引进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如电子、汽车、旅游、金融等调整工业布局由原先的接近原料为原则调整为安排在核心区的边缘地带,对传统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关、停、并、转。
高考中图版高中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四章第四节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课件(共48页)
三、人们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 (1)水与人体。 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人对饮用水还有_质__的要求。 (2)水与生产活动。 ①农业:是用水的最大部门。 ②工业:用水类型有_冷__却__用__水__、空调用水和产品用水,用水量占城市用水的80% 左右,_水__源__条件是影响工厂厂址选择的重要因素。 ③水运:具有投入少、运费低、污染小等优点。 ④水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最_清__洁__的能源之一。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思路分析】
材料 解读
图像 解读
我的 思路
风功率密度等级→风能资源丰富程度
图中②地和④地风功率密度等级最高→风能资源总量最大→两 地冬季的主导风是东北风 图中②地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更有利于风能资源的利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全球水危机 (1)原因:水资源的_时__空__分布不均,世界用水量大幅度增加,水污染严重等。 (2)影响:除影响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外,还可引起政治冲突。
关键能力·层级突破
基础考点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研析考题】 例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5·全国卷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 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2)水资源的组成与分布。 ①组成: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_淡__水__资源,较易开发利用的有河流水、淡 水湖泊水和_浅__层__地__下__水__。
【探索应用】 为认识自然资源,同学们纷纷搜集了一些图片(如下图),但在辨认自然资源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
第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点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评价1. 能源概述(1)概念:能源资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中优先发展的行业。
(2)能源分类①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 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3.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煤炭运输量大;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降水量相对较少;人口增加,生活用水、工农业耗水量日益增加。
命题角度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经典例题](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________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为保障电网的________,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________。
2. 图像信息获取瓜州地理位置、年大风日数和图例等信息。
3. 推理分析4.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人教必修三)”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小试牛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归纳]1. 针对性归纳: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分析方法(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PPT课件
(4)充沛的水源
利珀河 区内有莱茵
河、鲁尔河、利
珀河及4条运河, 提供了充沛的水 源。
鲁尔河 莱茵河
(5)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
欧发达的工业,
为鲁尔区提供了 广阔的市场。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区较近
(3)便利的水陆交通 (4)充沛的水源
(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内 因
生产结构单一 产业结构老化
环境污染严重
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新兴产业不愿来此安家落户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煤炭的能源 地位下降
新技术炼钢使耗煤量逐渐降低 本区煤炭工业成本上升
世界性 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 的冲击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 对传统工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产生冲击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产业结构老化
环境污染严重
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新兴产业不愿来此安家落户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煤炭的能源 地位下降
新技术炼钢使耗煤量逐渐降低 本区煤炭工业成本上升
世界性 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 的冲击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过分依赖煤炭资源发展经济,可 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一、鲁尔区的概况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
三、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20世纪50年代以后)
四、鲁尔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
资料1: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10.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新人教
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 库”的瓜州县❷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 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 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 节电站的原因。
50
石油 单一重型
技术 环境污染
煤业 钢铁
2.鲁尔区的新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趋向___工多业元:减化少企业
_____,扩大生产规模,提高_________。
②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
数量
生产效率
(2)采取平衡策略,调整工业布局。 ①新企业安排在_______________地带。 ②钢铁工业布局到核__心__地_区__的__边__缘____周边地区。 ③治理_________,成莱为茵一河个沿新岸的港绿口色鲁尔。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 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 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 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 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解题技法】 资源型地区开发条件的评价方法 资源型地区开发条件的评价要从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两方面进行分析,重点考虑以下要素: (1)资源及其组合状况。 资源的种类及组合状况;资源的数量、地位;水源条件 等。
【解题技法】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1)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主要是分 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 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 如典例2中铜矿属于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区。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课件 (共28张PPT)
鲁尔区概况
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鲁尔煤田
(1) 储量大 ——地质储量
是2190亿吨,占全 国总储量的3/4,其 中具有经济开发价 值的约220亿吨,占
鲁尔区大型露天煤矿
全国的90%。
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鲁尔煤田
(1) 储量大
(2) 开采条件好
——埋藏浅或露天
地下 煤田 露天 煤田
鲁尔区大型露天煤矿
岩层
-------压缩企业的数量,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2. 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促进经 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 3.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4.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5.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6.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活动
(1)危害人类环境的酸雨主要是由于燃煤 引起的。目前,欧洲、北美洲及东亚地区都是 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试解释燃煤与酸雨形成 的关系。
瑞典 俄罗斯
鲁尔区并没
有铁矿,为什么
钢铁工业发达?
洛林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 的“十字路口”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 洋相通,水运便利;有 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莱 茵河鲁尔区段是莱茵河 航运最繁忙的地段,这 里运输量的一半是铁矿。
莱茵河全长1320千米,流经鲁尔区,有运 河与多瑙河、塞纳河、罗层
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鲁尔煤田
(1) 储量大
(2) 开采条件好
(3) 煤种全、煤质好
——优质硬煤 田,煤炭所含的灰 分和硫分都低,发 热量高。
鲁尔区大型露天煤矿
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主要工业部门
重工业为主——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
主要工业城市
埃森
多特蒙德
2015年高考新课标2地理试卷(高清详解版)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答案】1.D 2.D 3.A【解析】试题分析:1、该地基塘转建设用地,湿地面积减少,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量减少,大气湿地降低,大气降水减少,大气比热容减小,气温变率增大,地面摩擦力增大,近地面风速减小,故答案A,B、C错误,选D。
2、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对花卉、蔬菜需求不断增长,花卉、蔬菜市场不断扩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收入,故答案D。
3、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
图1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气压/hp b 气温 气压 14 16 18 2022 24 时 0 5101520图1 253035790792 794 796 798 气温/℃4.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 .16时~17时B .17时~18时C .18时~19时D .19时~20时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 .大气逆辐射减弱【答案】4.C 5.B【解析】 4、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空气迅速代替暖空气,气温迅速降低,气压迅速升高,是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剧烈的时段。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3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6讲 含解析
[最新考纲]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思维导图]1.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
2.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1.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导致产品成本差异。
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且价格较低廉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包括工业联系、地方服务、生产组织和职工培训等的资金投入。
(3)市场因素市场饱和或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需要,促使企业转移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
提示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甲卷,3~4 2016·全国文综乙卷,1~3 2016·全国文综丙卷,4~6 2015·海南地理,3~5以某类工业的转移为素材,对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原因进行设问。
以文字信息为主,图形提供辅助信息,多结合工业知识设置问题.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低。
考向一国内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2016·全国文综乙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考点09工业区位条件的选择-三精考点之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最拿分考点
工业区位条件的选择★★★★ ○○○○○1.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3.工业区位选择宏观上分析方向(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燃料(丰富的程度)。
(2)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经济因素⎩⎪⎨⎪⎧市场:前景是否广阔劳动力:数量多少(是否丰富)、素质高低、是否廉价科技:科技是否发达或科技水平高低交通运输:是否方便、快捷信息:信息、网络通达性强弱3.工业区位选择微观上分析方向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从环境效益的要求看,工业生产布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①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A 处。
②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故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A 处。
③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业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
④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如下图中的A、B处。
(2)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在选择时自来水厂宜布局在C处,化工厂宜布局在D处。
(3)地形影响: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形区,避免布局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山谷与盆地中,以免废气大量聚集而危害人体健康。
1.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两类:(1)直接评价某地或某工业区、工业城市、工业企业的工业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工业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2)给出限制性条件,比如评价××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工业的发展条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课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5课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考点 鲁尔区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因素 位置 交通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 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 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
往中欧、南欧的捷径
(3)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 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4)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思维过程】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工业区的兴起条件、衰落原因 和治理措施。
第(1)题,根据图示:图例中有煤炭和铁矿资源, 有交通线路等,所以五大湖区工业城市发展的主 要条件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 量大。
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 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 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 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 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下图1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 布图,下图2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第5题,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欧洲十字路口, 水陆交通便利,煤炭资源极为丰富,这一切都为鲁 尔工业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鲁尔区不临海, 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的是英国。
第6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批新兴工业不愿到 该工业区落户的主要原因是①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 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③ 鲁尔区用地紧张、④鲁尔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1)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 要条件有哪些?
(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用版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含解析
其次讲中国地理分区四大区域概览1.在图中填写四大分区名称2.分界线(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2)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3.划分的主导因素(1)南方与北方:气候。
(2)北方与西北:夏季风影响。
(3)青藏与西北、北方、南方:地形。
学问整合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1.地形区图中的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E黄土高原。
2.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1)从温度带来看,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
(2)从干湿地区来看,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潮湿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潮湿地区。
3.河流图中的F松花江,G汾河,H渭河。
4.资源图中的I大庆油田,J辽河油田,K 成功油田,L 中原油田。
5.城市图中的①济南,②太原,③西安,④哈尔滨。
6.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二)南方地区地形区A江南丘陵、B浙闽丘陵、D南岭、E云贵高原河流长江、珠江、C澜沧江、M汉江铁路途京广线、I宝成线、F焦柳线、G京九线、H浙赣线等水能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上游工业基地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三)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差异1.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位置范围地形跨我国地势其次、三级阶梯,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跨我国地势其次、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袤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暖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燥热多雨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湖、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大水量小、季节改变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秋汛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自然林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煤、石油、自然气常规能源足够,铁矿丰富生态问题洪涝灾难、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2.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农业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水稻、油茶、甘蔗、茶叶、自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工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山西能源基地人民生活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马路为主,冬季溜冰[集训过关]下图为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比照图。
2015年 上海市 高考地理 试卷及解析
2015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回答1﹣3题.1.(2分)“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分)“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3.(2分)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1A.大洋洲、西欧B.东欧、东南亚C.中亚、西亚D.东亚、南亚“互联网+商业”即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对传统的第三产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回答4﹣5题.4.(2分)若干年前,某国际著名出版社利用互联网开办网上书店,消费者订购图书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即可.在网上书店购书不但方便,而且更加便宜.但网上书店也对某些企业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企业包括()①实体书店②实体银行③电信公司④航空公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分)网上购书之所以便宜,部分原因是某些传统的商业区位要素对网上书店影响变得很小.影响变小的要素主要是()①交通②人口③集聚④地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上海某商厦屋顶上铺满了一个个种植箱,这里被称为“屋顶农庄”.商家专门从长白山运来优质土壤,吸引附近居民租借种植箱种植蔬果.屋顶农庄运作以来,整栋商厦夏季空调用电量下降…回答6﹣7题.6.(2分)商家在经营屋顶农庄时,重点关注的是()A.土壤B.地形C.劳动力D.市场7.(2分)除了经济效益外,开设屋顶农庄还可获得环境效益.因为它有助于()A.减少灰霾污染B.缓和热岛效应C.削弱紫外辐射D.增强雨岛效应2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回答8﹣10题8.(2分)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①南方近岸海域②城市近岸海域③北方近岸海域④乡村近岸海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2分)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D.6月到8月10.(2分)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②加剧污染程度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④减轻污染程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回答11﹣12题.311.(2分)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A.地震和火山B.火山和断裂C.地震和断裂D.火山和褶皱12.(2分)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回答13﹣14题.13.(2分)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2分)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15﹣16题415.(2分)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A.山脊B.陡崖C.断块山脉D.峡谷16.(2分)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①崩塌堆积物②突出小基岩③河中的沙洲④低矮的山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露,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如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回答17﹣18题.17.(2分)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5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①受山体阻挡影响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③受地面增温影响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8.(2分)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①气压降低②风向偏西③雨势增强④风速减弱.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回答19﹣20题19.(2分)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6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分)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21﹣23题.21.(2分)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A.2003年B.2008年C.2010年D.2012年22.(2分)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23.(2分)“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如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24﹣25题24.(2分)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25.(2分)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B.受沿岸寒流影响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D.受高峻地势影响如图所示为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箭头为地球公转方向.回答26﹣27题26.(2分)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上海能够看到的月相是()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827.(2分)假设一个月内会发生月食现象,则月球从图示位置开始,到出现月食,大约需要的天数是()A.3天 B.8天 C.12天D.16天如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回答28﹣30题28.(2分)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29.(2分)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30.(2分)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A.1万千米B.2万千米C.3万千米D.4万千米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931.(18分)黄土地貌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2)阐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32.(14分)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10地.(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3)解释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33.(18分)新西兰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绿色之国”.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外贸易在新西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已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以服装、电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金属制品、化学成品等为主;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有肉类、鱼类、水果、乳制品、毛毯、食品、造纸、木材等.材料二:畜牧业是新西兰农业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以金融业、进出口贸易、通信邮电、旅游业为主.(1)新西兰享有“绿色生态”,植被覆盖率约80%,810万公顷森林中,原始森林11约占78%,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2)新西兰拥有“绿色能源”,生产生活用电多来自清洁能源.推测其主要能源,并说明理由.(3)新西兰发展“绿色产业”.根据提供的材料,归纳“绿色产业”的基本特征.(4)新西兰出口“绿色产品”.概括中新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34.(16分)在全球化和产业重组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地理研究中常常用某一区域内某行业的就业人口密度(即某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来衡量该行业在该地区的集聚程度.就业密度的变化可以反映行业的集聚和扩散趋势.12(1)由图甲可见,与2000年相比,2009年上海的黑色金属冶炼业就业入口密度大幅下降,而长三角其他地区密度仍然很低.这主要是因为该行业属高耗能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在上海产业调整中,部分产能被淘汰或转移.长三角其他地区由于矿产资湖、能源匮乏,该行业﹣直不是重点发展行业.据此,以2000年为基准,分别分析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2009年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原因.(2)归纳2000年到2009年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策略,并评价其合理性.35.(14分)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读图回答问题.13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以下为选做部分A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一”的考生)36.(10分)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认识我国石油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读图回答问题.(1)归纳我国石油生产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2)“我国部分地区油田资源已进入中晚期”,举例说明这一判断.14(3)概述2009年我国石油生产量与进口量的关系,说明2009年华东、华南的石油进口量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及其原因.B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二”考生)37.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除港澳台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共拥有优秀旅游城市400个左右.读图回答问题.(1)分析我国优秀旅旅游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2)据图分析影响省级行政单位拥有优秀旅游城市多寡的主要因素,概述争创优秀旅游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152015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回答1﹣3题.1.(2分)“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 第13章区域发展 含答案
第十三章区域发展一、选择题都市圈(区)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
它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
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图为我国山东都市圈(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A.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C.跨区域的人口迁移D.快速化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2.山东省六大都市圈(区)的形成,有利于()A.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分工与协作B.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郊区城市化C.减轻大城市的土地承载压力,有效遏制环境恶化,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网络2.A1题,据材料可知,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信息、资金、人口、物质流动交换2题,通过材料可知,都市圈(区)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都市圈(区)的最大特点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存在产业分工与合作。
(2022·山东德州模拟)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在地貌上属于藏南山原宽谷区,大部分谷地宽度为2~5千米,在拉萨河、年楚河等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最宽可达10千米。
其年降水量400~55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
受自然条件影响,河谷地带风沙地貌发育,风沙灾害严重。
下图为该区域某河段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与我国西北沙漠相比,影响该地区风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小B.过度开垦C.河流水位变化D.过度放牧4.该地区风沙灾害治理面临的困难有()①沙土入渗强烈,保水能力较差②高台沙地和沙坡地的地下水位低③年降水量小,灌木不能生长④冬春季节河床和沙滩易裸露起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B3题,考查风沙的成因。
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 第11章 发展与环境 含答案
第十一章发展与环境一、选择题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这是长江经济带战略最重要的要求,是制定规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节点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级节点城市都位于长江与支流的交汇处B.成都与合肥两城市的城市形态相同C.节点城市都是省级行政中心,服务范围相同D.节点城市通过河流连接成网2.长江经济带形成的最有利地理条件是()A.长江便利的内河航运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2.A1题,成都与合肥都位于平原上,两城市的城市形态相同,都是团块状,故选B项。
第2题,长江2016年12月23日至2017年1月13日,由人民海军辽宁舰等组成的航母编队,首次完成跨海区、跨年度远海训练。
下图示意辽宁舰航母编队首次远海训练航行路线。
据此完成3~4题。
3.该航行路线图说明()①渤海是我国的内海②东海是我国的领海③台湾岛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我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具有无可争辩的主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此次训练表明()A.有争议的海域需要通过武力解决争端B.为捍卫国家海洋权益,必须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C.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解决海洋权益争议4.B3题,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但这不能通过航行路线说明;东海海域只有一部分是我国领海,并非①②错误,故选B项。
第4题,对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海域划界争端,我国政府坚持友好协商的基本方针,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进行,但此次训练并不能说明这一原则,此次训练海域不是我国领海全部。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如今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主力战车。
从综合指数排名看,珠三角位于第一,长三角紧随其后,而京津冀城市群虽拥有众多独特优势,综合排名却垫底。
可实际上京津的人均GDP直逼10万元,河北人均GDP只有3万多元,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
据此完成5~6题。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测试卷(含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测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昆仑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对我国的气候、水资源等起着重要作用。
下图示意昆仑山北坡地表太阳辐射年内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昆仑山的地理分界线意义主要体现在()A.自西向东,由地势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B.自东向西,由青藏地区向西南地区过渡C.自北向南,由汉族文化区向藏族文化区过渡D.自南向北,由高山高原荒漠向暖温带荒漠过渡2.影响昆仑山北坡地表太阳辐射年内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B.天气C.地表植被D.空气湿度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海岛的位置、地形等要素。
cos30°≈0.87。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岛屿位于中国台北市(25°N,121°E)的()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4.该岛屿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接近()A.0.8B.2.1C.25D.2105.图示公路()A.ab段落差比cd段小B.cd段经过一个明显的山谷C.de段大致呈东西走向D.全程高差不超过150米伊维萨岛位于地中海西部,隶属于西班牙,人口7.48万人,低地和梯田农业发达,农产品的销售市场6.制约伊维萨岛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土壤D.水源7.伊维萨岛农产品销售市场稳定性强主要得益于该岛()A.消费人口多B.距离欧洲大陆近C.农产品种类多D.农产品供应充足田黄石属传统雕刻石材寿山石中的上品,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多为卵状,主要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岸水田及河流底部的沙砾层中。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
学案导学
基础1 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__水__能____、风能、生__物__能____、潮汐能、
__太__阳__能__等。
栏
(2)非可再生能源。
目
①类型:主要包括__煤__炭__、石油、_天__然__气_等矿物能源。
链
②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_态__环__境___
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_铁__路_____运输为主、 目
___公__路___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链 接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_坑__口__电__站_: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炼焦业:为___冶__金__工__业___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 ___焦__炭___。
学案导学
【想一想】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如何正 确对待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据此完 成(1)~(2)题。
(1)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D )
栏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目 链
C.井矿巷道的建设 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接
(2)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B )
栏 为主的特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今后要调整产业结构,如大 目 力发展新兴产业,同时要结合当地污染严重的问题,积极消除 链
接 污染,美化环境。
学案导学
基础5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1.形成的优势条件。
丰富的___煤__炭___、充沛的__水__源____,便利的水陆交通
栏
运输,广阔的市场。
目
链
2.衰落的表现。
典型区域的能源综合开发及循环利用 3.结合我国能源消费大国的现状,考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精品课件3-2-5
高三总复习
湘教版·地理
(15)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有利条件: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热量条件优越,雨热同 期;②灌溉水源充足;③山麓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不利条件:①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易出现洪涝灾害;②夏季伏旱,易造成减产;③春季降水较多,易造 成低温;④寒潮台风可能影响该地区;⑤土壤酸性强;⑥地形以山地 和丘陵为主,河流众多,易发生水土流失。
高三总复习
湘教版·地理
(11)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点为由西南向东北减少,其原 因是什么?
西南纬度低,西南部处于背风坡,晴天多,降水少,大气对太阳 辐射削弱作用少,太阳辐射强。
(12)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热带作物基地的原因是什么? ①地处热带北缘,光照充足,热量条件优越,夏长冬暖,有丰富 的光热资源;②地形中高周低,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地 貌,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高三总复习
湘教版·地理
高三总复习
湘教版·地理
第五讲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含港澳台)
高三总复习
湘教版·地理
要点一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和 范围
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 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 —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 海
青藏高原以东,东临 黄海、东海,秦岭—淮
河以南,南临南海
【答案】 (1)C (2)B
高三总复习
湘教版·地理
典例2 (2010·湖北调研)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面两 题。
(1)甲区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盐碱化
C.沙尘暴
D.水土流失
(2)乙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1~3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①接近煤炭产地②水源充沛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廉价劳动力多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2.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错误的是()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B.生产结构十分复杂C.世界性钢铁过剩D.环境污染严重3.下列属于德国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A.机械工业B.电力工业C.化学工业D.煤炭工业解析:第1题,鲁尔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第2题,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少数工业部门,生产结构单一,容易造成“一荣俱荣、一衰皆衰”的局面。
第3题,随着国际上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煤炭工业衰落明显。
答案:1.A 2.B 3.D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4~5题。
4.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5.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4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位于陕西,科技较落后,则②、④说法错误,即C 项正确。
第5题,发展重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
答案:4.C 5.D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湘潭(德国)工业园是根据德国中小企业产业转移和拓展中国市场的趋势,利用湘潭先进制造业基地、伟人故里和人力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对接德国先进制造技术、管理和优秀品牌,充分发挥名城(毛泽东故乡)+名牌(德国品牌)+集群生产的集聚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而创办的特色工业园区。
材料二下图为湘江流域图和莱茵河流域图。
(1)说出“长株潭”经济圈和鲁尔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
(2)阐述湘潭地区工业部门向专业园区集聚的优势。
解析:第(1)题,题目中的“题眼”有三个:“共同”“自然”和“有利”,自然条件可从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地形和水运等方面分析。
第(2)题,可从共用基础设施,降低成本;加强生产协作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作答。
答案:(1)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矿产资源较丰富;地形平坦开阔。
(2)①共用各种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②加强各企业间的信息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运费和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
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
据此回答1~2题。
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A.①~②B.③~④C.④~⑤D.⑤~⑥2.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是() 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的最佳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进入衰退阶段、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时期,故图中④~⑤阶段符合题意。
第2题,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该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
答案:1.C 2.D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下面是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
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A.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D.化学工业比重上升4.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C.荷兰填海造陆提供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用水,西部水源丰富解析:第3题,从图中信息可知,各产业的变化如下:第三产业15%~33%;钢铁工业65%~39%;化学工业20%~28%。
可见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第4题,鲁尔区的钢铁工业需要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因此将炼铁厂向西部集中,可以降低运费。
答案:3.D 4.B(2014年浙江六校联考)读“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5~6题。
5.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劳动力C.原料D.交通6.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煤炭开采,同时利用煤炭作为原料发展焦化、液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作为能源发展炼铁、发电等产业链,故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第6题,煤炭外运对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用煤炭发电后,输送电能可有效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但这样会使本地大气污染更严重。
答案:5.C 6.B2012年7月11日至12日,辽宁省政府围绕推进沈阳经济区新城新镇重要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园区以及城际连接带建设,发挥投资对全省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提出了工作意见。
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有关沈阳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煤炭、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B.以纺织、服装、食品等轻工业为主C.所需资源绝大部分要从其他区域调入D.本地市场狭小,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8.关于沈阳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生产②治理污染,美化环境③彻底关停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④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7题,沈阳经济区资源丰富,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市场广阔。
第8题,调整产业结构并不意味着彻底关停传统产业,因此③叙述错误。
答案:7.A8.C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A.各企业之间具有生产上的联系,以减少运费,降低成本B.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各企业均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工业生产C.该地人口密集,劳动力质优价廉,为各企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D.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排放出大量的废水,集中布局便于污染治理10.下列叙述不符合图示区域未来发展方向的是()A.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的传统企业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解析:第9题,鞍钢等自发形成的传统工业区中,各个企业聚集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投入—产出联系,目的是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第10题,传统工业区的振兴,主要是利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也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但不能完全脱离原有基础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9.A10.B“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千米,人口1 700万,是国家炼铝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读图回答11~12题。
11.黄河金三角地区()A.包括晋、秦、鄂三省B.主体属于黄河中游地区C.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位于中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12.该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是()①环境优美②能源、原料丰富③内河航运发达④亚欧大陆桥经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11题,根据图示区域位置,结合省级行政区及黄河流域的划分,黄河金三角地区包括晋、秦、豫三省,主体属于黄河中游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因此选择B项。
第12题,该地区发展炼铝工业的能源、资源丰富,陇海线经过其南部,黄河受水量的限制,航运不发达,重工业生产,环境问题较突出,因此C项正确。
答案:11.B12.C2011年11月29日,上海一旅游团乘班机飞往太原,因太原降雪导致机场封闭,飞机改飞呼和浩特机场降落。
据此回答13~14题。
13.游客在呼和浩特的感受最可能是()A.大地苍茫,气温极低B.晴空万里,暖风煦煦C.衰草漫漫、牛羊遍地D.天空昏暗,黄沙漫天14.山西省自身发展煤炭工业的区位优势是()A.我国铁路网完善,便于煤炭输出B.煤炭种类齐全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D.山西省降水较少,利于煤炭的开采加工解析:第13题,太原的降雪是由冷锋引起的,呼和浩特在冷锋后,所以其天气晴朗,气温降低,不可能是黄沙漫天;冬季已不是放牧的季节;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极为辽阔,所以游客最可能的感受是大地苍茫,气温极低。
第14题,A、C选项不是山西省自身发展煤炭工业的优势条件;煤炭开采条件好主要是指煤炭埋藏浅,易于开采,而降水不是主要因素,且水源少对煤炭加工不利。
答案:13.A14.B二、综合题15.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乙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请说出E、F的工业部门。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
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主要面临哪些不同的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解析:第(1)题,从能源资源蕴藏条件、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
第(2)题,煤炭、混煤及煤矸石可用为电力工业的原料,同时煤矸石及电厂废渣可作为建材工业的原料。
第(3)题,该地位于西北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邻近消费区。
(2)E为电力工业、F为建材工业。
(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大同市(112°15′E~114°15′E,39°00′N~40°30′N),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
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1 056米。
人们常说“万紫千红总是春”,但大同万紫千红之时却在夏季。
旅游者们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观光。
下表为大同气候资料。
材料二大同市素有“中国煤都”之称,采煤历史有2 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