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学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29张
琵琶行(并序)
导入新课
《琵琶行》是白居易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也是 唐朝乃至中国诗歌史上的名篇。一个仕人与一个歌女真 诚地相怜相惜,互视知音,打破世俗的偏见,打破阶级、 地位的差距,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的琵琶声的共鸣中,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身世的同 病相怜中,完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人”与 “人”的知音之遇,渗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那今天就 让我们走进《琵琶行》,来欣赏这首美妙的琵琶曲。
并序: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到江边送客,离别在即,惆怅萦怀。 忽然,水面飘来琵琶声,这乐声似乎凝住了时空,吸引了主客, 由此展开了一段琵琶女的故事,更因为这段故事产生了一首脍炙 古今的诗篇——《琵琶行》。
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时间:被贬第二年的秋天 地点:湓浦口 人物:作者、客人、琵琶女 事情:奏曲、自叙身世、作诗 写作动机:同病相怜伤迁谪 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 进入本诗的主体内容,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演奏的情景。 • 惨淡的心情峰回路转,“寻声暗问”-“欲语迟”-“移船相见”-“重开宴”-“千呼万唤”-
“始出wk.baidu.com”-“半遮面”,这一系列的动作行为,展现出了欲相见的急迫与琵琶女的羞怯
第一次演奏:
浔阳江头夜送客, 环境描写: 枫叶荻花秋瑟瑟。 渲染萧瑟凄凉气氛, 奠定基调。 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惨”饱含离愁、沦落之意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导入新课
《琵琶行》是白居易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也是 唐朝乃至中国诗歌史上的名篇。一个仕人与一个歌女真 诚地相怜相惜,互视知音,打破世俗的偏见,打破阶级、 地位的差距,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的琵琶声的共鸣中,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身世的同 病相怜中,完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人”与 “人”的知音之遇,渗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那今天就 让我们走进《琵琶行》,来欣赏这首美妙的琵琶曲。
并序: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到江边送客,离别在即,惆怅萦怀。 忽然,水面飘来琵琶声,这乐声似乎凝住了时空,吸引了主客, 由此展开了一段琵琶女的故事,更因为这段故事产生了一首脍炙 古今的诗篇——《琵琶行》。
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时间:被贬第二年的秋天 地点:湓浦口 人物:作者、客人、琵琶女 事情:奏曲、自叙身世、作诗 写作动机:同病相怜伤迁谪 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 进入本诗的主体内容,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演奏的情景。 • 惨淡的心情峰回路转,“寻声暗问”-“欲语迟”-“移船相见”-“重开宴”-“千呼万唤”-
“始出wk.baidu.com”-“半遮面”,这一系列的动作行为,展现出了欲相见的急迫与琵琶女的羞怯
第一次演奏:
浔阳江头夜送客, 环境描写: 枫叶荻花秋瑟瑟。 渲染萧瑟凄凉气氛, 奠定基调。 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惨”饱含离愁、沦落之意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36张PPT)
1 2
音乐与诗歌的相互性
音乐与诗歌在表达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 补充、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艺术作品。
音乐对诗歌的影响
音乐元素在诗歌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强诗歌的 艺术感染力,还能够拓展诗歌的表现空间。
3
诗歌对音乐的诠释
诗歌通过文字对音乐的描绘和诠释,使读者能够 在想象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人物形象
探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如琵琶 女的形象刻画,分析其外貌、动作、 神态等描写手法。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情感表达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如诗人的离 愁别绪、对琵琶女的同情等,感受其 真挚动人的情感魅力。
意境营造
探讨诗歌中的意境营造,如通过景物 描写、音乐描绘等手段,营造出一种 凄凉、哀怨的意境氛围。
民间音乐文化发展趋势
民间音乐的兴盛
唐代民间音乐文化十分兴盛,各种民间音乐形式如曲子、词等广 泛流传。
琵琶在民间音乐中的地位
琵琶是唐代民间音乐中的重要乐器之一,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深 受人们喜爱。
民间音乐与文人创作的互动
民间音乐的发展对文人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文人从民间音乐 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
创作背景及意图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创作《琵琶行》时,正值他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他偶然遇到一位旧时 长安红歌女,在为她演奏琵琶的过程中,深感其身世之悲苦和自身遭遇之不幸, 遂写下这首长篇叙事诗。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60张
结构上:承上启下。 诗歌出现戏剧性的变化,人物的心情由悲转喜,从而引出下文 。
——“忽”字
第二次演奏: 1、邀见歌女
寻声暗问弹者谁? 动作描写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急切、欣喜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矛盾 犹抱琵琶半遮面。 含羞
犹
抱
移
琵
船
琶
相
半
近
遮
邀
面
相
见
明
[]
吴 伟 绘
读第二段,分析琵琶女的弹奏可以分为几个阶 段,每一阶段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精读小序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诗魔、诗王
唐朝
现实主义
《长恨歌》《卖炭翁》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官 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公元 846 年,白居易在洛阳逝 世,葬于香山。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再 闻 琵 琶
文本解读——正文第2段:船上聆听琵琶曲 循着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
偏指一方,她 形作动,靠近 摆弄、摆设
才
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内容上:写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 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
——“忽”字
第二次演奏: 1、邀见歌女
寻声暗问弹者谁? 动作描写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急切、欣喜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矛盾 犹抱琵琶半遮面。 含羞
犹
抱
移
琵
船
琶
相
半
近
遮
邀
面
相
见
明
[]
吴 伟 绘
读第二段,分析琵琶女的弹奏可以分为几个阶 段,每一阶段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精读小序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诗魔、诗王
唐朝
现实主义
《长恨歌》《卖炭翁》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官 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公元 846 年,白居易在洛阳逝 世,葬于香山。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再 闻 琵 琶
文本解读——正文第2段:船上聆听琵琶曲 循着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
偏指一方,她 形作动,靠近 摆弄、摆设
才
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内容上:写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 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36张
二、诗歌前后贯穿了五处景 物描写,体会其艺术魅力。
2023/9/19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描写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 凄清幽静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 了感情基调。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 描写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弥漫着诗人 的离愁别绪。
究 之情。
2、怎样理解“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 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几句?
“恬然自安”是反语,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辜遭贬谪的激 愤;“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与前文的“恬然自安”形 成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身世的同情,又侧面烘托了 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
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少年得意 年轻貌美 门庭若市 昔日欢笑
老年失意
年长色衰 对
比
独守空船 手
法
今日辛酸
(2)梳理并分析琵琶女和诗人的今昔对比,填写下表。
昔日 琵琶女
今日
诗人
昔日 今日
青春年少,色艺双全,人妒人捧,欢笑度日。 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飘零憔悴。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 行》。
《琵琶行 并序》ppt课件50张
京官, 谪官, 恨
37
第四段 :同病相怜伤迁谪
相似的人生遭遇
琵琶女
白居易
来历: 自言本是京城女
才华: 名扬京都女艺人 遭遇: 年长色衰嫁商人 情感: 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气横溢大诗人 直言进谏贬江州 座中泣下谁最多
同是天涯沦落 相逢何必曾相识(主旨)
38
文中三次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句子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 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尽管没 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 垫。
这些句子都描摹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C粗重急促
亲切细柔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江座满凄却感 州中座凄坐我 司泣重不促此 马下闻似弦言 青谁皆向弦良 衫最掩前转久 湿多泣声急立 。?。,。,
东曲银别冰间嘈大轻低弦转千移 船终瓶有泉关嘈弦拢眉弦轴呼船 西收乍幽冷莺切嘈慢信掩拨万相 舫拨破愁涩语切嘈捻手抑弦唤近 悄当水暗弦花错如抹续声三始邀 无心浆恨凝底杂急复续声两出相 言画迸生绝滑弹雨挑弹思声来见 ,,,,,,,,,,,,,, 唯四铁此凝幽大小初说似未犹添 见弦骑时绝咽珠弦为尽诉成抱酒 江一突无不泉小切霓心平曲琵回 心声出声通流珠切裳中生调琶灯 秋如刀胜声冰落如后无不先半重 月裂枪有暂下玉私六限得有遮开 白帛鸣声歇难盘语幺事志情面宴 。。。。。。。。。。。。。。
《琵琶行并序》(共56张PPT)
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 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 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司马。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愤慨。到江 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 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 了这篇著名的长诗。
《琵琶行(并序)》作于元和十一年(816), 作品借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她的凄凉身世,抒 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 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歌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 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人哭己。作者把宦海 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 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谒见顾况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才如此,居亦何难!”
作者简介
白居易 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 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 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 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 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 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唐宪宗和官僚 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 居 易
琵 琶 行 ( 并 序 )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白居 易的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默写全诗。 2.理解课文内容及诗人深沉的情感,了 解掌握作者描摹音乐的方法。 3.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 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4.背诵默写全诗,了解掌握作者描摹音 乐的方法。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52张
本诗塑造了琵琶女技艺精湛、年老色 衰、孤独悲苦的形象。
找出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并对人物进行分析
诗人的形象
送客时的离别愁绪,听琵琶女演奏和自述时 感情共鸣,对远离京城环境的不适,秋江冷月夜
的一人独饮,这些描写塑造了诗人郁郁不得志、 孤苦惆怅、失意潦倒的形象。
第七部分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琵琶行并序》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通过写琵琶女高
关于琵琶女自述身世部分,可按少年欢乐、晚年沦落、当前心境 划分层次,每层后宜稍作停顿,语气中速。
第4段朗读指导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这两句点明全诗主旨,宜用 叹惋的语气,要读得慢些
第2段朗读指导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忽闻水上琵琶声”后 应作稍长停顿,以示有 一个短时间的静听过程。 下句“主人忘归客不发” 应稍作停顿,表示主客 俱已进入音乐境界中,
第六部分
赏析人物
找出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并对人物进行分析
琵琶女的形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叙 述女主人公出场,是人们经常吟咏的名句。它的 好处不仅在于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 此时此境的复杂心理活动,还暗示出她无限的幽 愁暗恨。
找出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并对人物进行分析
诗人的形象
送客时的离别愁绪,听琵琶女演奏和自述时 感情共鸣,对远离京城环境的不适,秋江冷月夜
的一人独饮,这些描写塑造了诗人郁郁不得志、 孤苦惆怅、失意潦倒的形象。
第七部分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琵琶行并序》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通过写琵琶女高
关于琵琶女自述身世部分,可按少年欢乐、晚年沦落、当前心境 划分层次,每层后宜稍作停顿,语气中速。
第4段朗读指导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这两句点明全诗主旨,宜用 叹惋的语气,要读得慢些
第2段朗读指导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忽闻水上琵琶声”后 应作稍长停顿,以示有 一个短时间的静听过程。 下句“主人忘归客不发” 应稍作停顿,表示主客 俱已进入音乐境界中,
第六部分
赏析人物
找出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并对人物进行分析
琵琶女的形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叙 述女主人公出场,是人们经常吟咏的名句。它的 好处不仅在于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 此时此境的复杂心理活动,还暗示出她无限的幽 愁暗恨。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37张
①沉吟:深思。 ②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③虾(há)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 区。 ④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⑤第一部:第一队,是教坊中最优秀的一队。部,量词,计算歌舞 队、乐队。 ⑥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这里是对善歌貌美歌伎的通称 ⑦五陵年少:这里指京城富家豪族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 、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 代。 ⑧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⑨ 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⑩ 钿(diàn)头银篦(bì):此指镶嵌着花钿的篦形发饰。 ⑪ 击节:打拍子。翻酒污:(因为)泼翻了酒被玷污。 ⑫ 等闲:平常,随随便便。颜色故:容貌衰老
理解文章内容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雄壮 悲愤曲
请指出这些诗句描述的声音特点。1、大量运用比喻:以声写声,以形写声;
听觉、视觉融通——通感
描写音乐的诗句
声音特点
前奏 小弦切切如私语。
前奏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凄厉
叠词(摹声):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使音节 悦耳动听 。
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 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 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 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
于江湖间(各地)。予出官(京官外调) 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48张
①点明当时的环境氛围,以环境的静,表现人们的沉浸之深,侧面表 现乐曲美妙,技艺高超。 ②“江心秋月白”以秋月的皎洁,烘托了音乐给人的美妙感受。 ③环境描写带给人丰富的联想想象,开拓了诗境,达到了言有尽而意 无穷的艺术效果。以景结情
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①选取了“空船”“江水”“明月”的意象; ②描绘了人去船空,明月高悬,江水寒冷,思妇苦等的凄凉画面。 ③衬托,明月之下,江水寒冷,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衬托了自 己孤单寂寞的愁情。
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 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 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波涛奔腾澎湃的曲调时,樵 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 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读《琵琶行》有感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时,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 的琴师。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弹起琴来, 琴声悠扬,渐入佳境。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由滞涩而休止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休止中蕴含愁与恨
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①选取了“空船”“江水”“明月”的意象; ②描绘了人去船空,明月高悬,江水寒冷,思妇苦等的凄凉画面。 ③衬托,明月之下,江水寒冷,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衬托了自 己孤单寂寞的愁情。
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 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 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波涛奔腾澎湃的曲调时,樵 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 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读《琵琶行》有感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时,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 的琴师。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弹起琴来, 琴声悠扬,渐入佳境。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由滞涩而休止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休止中蕴含愁与恨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58张
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下 等的歌妓产生共鸣呢?请找出文中相关的 一句(二人的经历)进行概括。
琵琶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
年轻时 年老时 本是京城女
年轻美貌——年长色衰
去年被辞贬帝江京洲
门名庭满若市京—都—孤的守艺空船人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才华病横卧溢浔的阳诗人
因夜年梦往长事色——衰孤而寂伤嫁感商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起对比反衬作用
忽然
先前
五:研读文本
思考1: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①诗前小序一百三十八字。
扼要地交代 时间 地点
了人物 、
主、要经过
和故事的
身世。
②概括了琵琶女悲动凉机 。
③说明了本诗的凄切伤怀 。
④垫定了全诗
的感
情基调。
思考2:诗文按什么顺序写?概括每段内容大意。
明确:全诗按时间顺序写。
(一) 江头送客闻琵琶 (二) 江上聆听琵琶曲: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思考5:联系全文分析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 琵琶 女:曾是一个才貌双全,她是在封建社会中被摧 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 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对世人的重色轻才 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不满之情。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55张
口琵琶女——典型性口形象: 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口揭示封建社会中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通读全文一赏析(第三段)1.第三段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琵琶女形象?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诗从形些面向相述绝型长青目的衣光风天?(1)年少有成: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2)色艺双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3)红极一时: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4)得意度日: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 急 雨 ,拟声词,形容声音的轻细急促 动词,弹奏 拟声词,形容声音的沉重舒长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形容乐声梗塞不畅 珠子,比喻乐声清脆圆润 拟 鸟鸣婉转 滑 ,幽 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比喻 流畅 艰难,形容乐声滞塞难通 像泉水一样又冷又涩不能畅流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声音沉重抑扬如暴风骤雨,小弦细促轻幽、急切细碎,如人窃窃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掉落玉盘。 一会儿像黄鹂在花下啼鸣婉 转流利, 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 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解题
2
琵琶,弹拨乐器名。汉传入,最早叫做“批把” ,是一种弹奏指法。到隋唐时,琵琶种类繁多,成为弹拨乐器的总称。本篇中琵琶女弹奏的,是从“丝绸之路”传进“曲项琵琶” ,犁形、曲项、四弦,下腹共鸣性强。
通读全文一赏析(第三段)1.第三段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琵琶女形象?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诗从形些面向相述绝型长青目的衣光风天?(1)年少有成: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2)色艺双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3)红极一时: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4)得意度日: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 急 雨 ,拟声词,形容声音的轻细急促 动词,弹奏 拟声词,形容声音的沉重舒长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形容乐声梗塞不畅 珠子,比喻乐声清脆圆润 拟 鸟鸣婉转 滑 ,幽 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比喻 流畅 艰难,形容乐声滞塞难通 像泉水一样又冷又涩不能畅流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声音沉重抑扬如暴风骤雨,小弦细促轻幽、急切细碎,如人窃窃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掉落玉盘。 一会儿像黄鹂在花下啼鸣婉 转流利, 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 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解题
2
琵琶,弹拨乐器名。汉传入,最早叫做“批把” ,是一种弹奏指法。到隋唐时,琵琶种类繁多,成为弹拨乐器的总称。本篇中琵琶女弹奏的,是从“丝绸之路”传进“曲项琵琶” ,犁形、曲项、四弦,下腹共鸣性强。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76张
创作变化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入仕--贬江州司马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 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 品为《卖炭翁》
后期
贬江州司马--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 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 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 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 胸中多是非”。
开头两句承上叙事, 要读得平缓些
中间两句转入抒情, 当用低沉声调
最后两句用问答式,问后宜 作稍长停顿,然后徐徐作答, 这是全诗抒情的高潮
第三部分
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小序
贬官,降职的 委婉说法
第二年
省略句
名词作状语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
歌女
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
“忽闻水上琵琶声”后 应作稍长停顿,以示有 一个短时间的静听过程。 下句“主人忘归客不发” 应稍作停顿,表示主客 俱已进入音乐境界中,
忧伤暂被驱散。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第2段朗读指导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54张PPT)
钿头
呕哑
gǔ
xǐ
xún
nícháng
bó
diàn
ōuyā
研习并序
一.自读小序。
二.问题:诗前小序
写了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
左迁:贬官,降职。 明年:第二年。
(pén)
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
铮铮然:铿锵悦耳地。
chāng
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
太原(今属山西)人,中唐著名
的现实主义诗人。唐德宗朝进士,
元和三年(808)左拾遗,后贬
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
(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
(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
大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
吟先生、香山居士。与诗人元稹
合称“元白”,与诗人刘禹锡合
称“刘白”。
居易创作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
高山流水韵依依。
导入:
我们经常用“高山流水”来称
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
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
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
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
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
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
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
呕哑
gǔ
xǐ
xún
nícháng
bó
diàn
ōuyā
研习并序
一.自读小序。
二.问题:诗前小序
写了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
左迁:贬官,降职。 明年:第二年。
(pén)
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
铮铮然:铿锵悦耳地。
chāng
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
太原(今属山西)人,中唐著名
的现实主义诗人。唐德宗朝进士,
元和三年(808)左拾遗,后贬
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
(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
(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
大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
吟先生、香山居士。与诗人元稹
合称“元白”,与诗人刘禹锡合
称“刘白”。
居易创作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
高山流水韵依依。
导入:
我们经常用“高山流水”来称
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
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
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
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
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
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
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55张
大珠小珠落玉盘
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婉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
低沉滞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高亢激越 雄浑激昂
将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的形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第二次演奏
《
序曲
转、拨、掩抑、思、诉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
霓 裳
开始
大弦—嘈嘈—急雨 小弦—切切—私语
(歌:《长恨歌》) (行:《琵琶行》) (引:李贺《李凭箜篌引》)
①篇幅可短可长。 ②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 ③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
予(yú) 倡(chāng)女 贾(gǔ)人 荻花(dí)
铮(zhēng) 悯默(mǐn)
转徙(xǐ) 浔阳(xún)
捻(niǎn) 抹(mò)
挑(tiǎo) 西舫(fǎng)
本是京城女
思
考
名满京都的艺人
探
究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琵琶女:年老色衰,门 前冷落,委身商人,飘 零孤苦。
去年辞帝京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诗人:谪居卧病,地 僻无乐,送客惨别, 失意凄凉。
①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 倒 结构作状语,后置 装 ②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倒装 句 句,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29张
此时月亮作为一种语言形象,与贬谪抑郁、秋夜离 别的情感相联系,用月叙写了诗人秋江送别的哀婉凄 惨。
月 无言 胜 有声
1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诗写出了琵琶女演奏完后众人的反应。随着 琵琶女演奏结束,本来听得如痴如醉的众人,突然也一 下子沉静下来,好似还陶醉于如仙乐般的琵琶声中,只 见江心那轮秋月变得更为明亮、清冷,月亮的清寒仿佛 正像琵琶声中那幽咽的声音,“似诉平生不得意”, “说尽心中无限事”。
二、研读音乐描写:
重点赏析第二次演奏:江心聆听琵琶曲
⑴齐读第二段,分析琵琶女的弹奏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并体会作者 高超的音乐描写方法。 ⑵完成以下表格:琵琶女弹奏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阶段 示例
诗句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第一阶段:调弦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白居易用月亮的清冷来衬托声响的幽怨、愁苦,清冷 的秋月照射在澄澈的江水中,与歌者的愁绝之词互相映 衬,共同营造出凄冷的氛围。
未 见月 话 凄凉
13、“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自然想 起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能不让人“夜深忽 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昔日的年华越是奢华 灿烂,越是会反衬出今日飘零的凄惨。此时的月亮 把琵琶女相隔数十载的人事勾连在一起,用月“渲染 了琵琶女身世沉沦的悲凉辛酸”。
月 无言 胜 有声
1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诗写出了琵琶女演奏完后众人的反应。随着 琵琶女演奏结束,本来听得如痴如醉的众人,突然也一 下子沉静下来,好似还陶醉于如仙乐般的琵琶声中,只 见江心那轮秋月变得更为明亮、清冷,月亮的清寒仿佛 正像琵琶声中那幽咽的声音,“似诉平生不得意”, “说尽心中无限事”。
二、研读音乐描写:
重点赏析第二次演奏:江心聆听琵琶曲
⑴齐读第二段,分析琵琶女的弹奏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并体会作者 高超的音乐描写方法。 ⑵完成以下表格:琵琶女弹奏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阶段 示例
诗句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第一阶段:调弦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白居易用月亮的清冷来衬托声响的幽怨、愁苦,清冷 的秋月照射在澄澈的江水中,与歌者的愁绝之词互相映 衬,共同营造出凄冷的氛围。
未 见月 话 凄凉
13、“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自然想 起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能不让人“夜深忽 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昔日的年华越是奢华 灿烂,越是会反衬出今日飘零的凄惨。此时的月亮 把琵琶女相隔数十载的人事勾连在一起,用月“渲染 了琵琶女身世沉沦的悲凉辛酸”。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41张
封建社会中 被玩弄、被侮 辱的妇女形象。
• 诗歌主旨:通过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
技艺及沦落天涯的悲惨身世, 表现了对 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抒发了诗人谪居江
州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
3.音乐欣赏
3.音乐欣赏 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江头送客 闻琵琶
主人忘归客不发
江上聆听 琵琶曲
江上感言 再促弦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延伸阅读
李凭箜篌引(1)
吴丝蜀桐张高秋(2),空白凝云颓不流(3)。
江娥啼竹素女愁(4),李凭中国弹箜篌(5)。
昆山玉碎凤凰叫(6),芙蓉泣露香兰笑(7)。
十二门前融冷光(8),二十三丝动紫皇(9)。
女娲炼石补天处(10),石破天惊逗秋雨(11)。
梦入坤山教神妪(12),老鱼跳波瘦蛟舞(13)。
吴质不眠倚桂树(14),露脚斜飞湿寒兔(15)。 (10)女娲: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 淮南子·览冥训》和《列子·汤问》载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故事。 (11)石破天惊逗秋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了 一场秋雨。逗,引。 (12)坤山:一作“神山”。神妪(yù):《搜神记》卷四:“ 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 ,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所谓“神妪”,疑用此典 。从这句以下写李凭在梦中将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惊动了仙界。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二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 《琵琶行》一诗中描写演奏过程的第二段是尤为精彩的 部分,根据乐声的起伏,感情的变化,它可分为几个小层? 试详细分析。 答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用“急雨”“私语”“大珠 小珠落玉盘”三组比喻描写出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 感情由悲愤而凄苦的变化,达到演奏的第一个高潮。第二 层: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 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的比喻,描写乐声由上层纷繁 清脆的高潮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低到无声;感情由 上层的悲愤凄苦转而抒发满怀哀怨,进而凄楚难表,以至 无声,达到演奏的低潮。第三层:用“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描写出突然发出的乐声不但雄壮,而且 激越。“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猛然刹住的乐声,感情由 激愤而凄厉。描写出乐声在低潮中奇峰突起,再掀高潮, 又戛然而止;感情上由上层的凄楚无声,转入激昂愤慨, 恣意奔腾,进而凄厉无尽;演奏在高潮中陡然结束。
答案: 作者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 妇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表达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 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琵琶女的身世 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它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 下层妇女,特别是歌伎的不幸遭遇。“梦啼妆泪红阑 干”是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 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 种被侮辱、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 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华早逝, 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觉醒。诗人也仅仅把她的 遭遇看成是个人的悲剧,却没有认识到这是社会的悲 剧,更没有揭示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这说明作 者的阶级局限性,他还不可能从本质上来认识和表现 琵琶女的悲凉身世。
3. 本文中景物描写对音乐描写及诗人感情的抒发起到了 重要作用,试找出并体味分析。 答案: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是 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获花, 色调 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 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 配合, 令人顿感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 的心情。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句 叙述离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 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 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 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渲染了氛围。③“东船西舷悄无 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此句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 —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 又仿佛江心秋月也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衬 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事,并诬称白居易写过“新井”和“赏花”的诗 (其实是子虚乌有),不顾忌他母亲是因看花坠井 而死的,这是大逆不道的。其中真实的原因是,白 居易在此前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 书言事,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 歌,像《卖炭翁》等,得罪了很多权贵。这一次政 治打击在白居易的一生中是最为沉重的。从此,他 虽然不失关心国计民生的赤子之心,但干预政治的 热情却大大减退。只有了解这一政治背景,才能理 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现出的压抑和苦闷。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 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 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思想的对象, 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 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比喻的作用: (1)用比喻来对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 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依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感染 力。 (2)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 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 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3)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 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 人易于理解。
4. 烘托是古代诗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本诗中 是如何运用的? 答案: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 对象的表现手法。诗文通过音乐效果的描写 (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的感受)来烘托琵琶声的 优美动听,深切感人。如:“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这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 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去“寻声暗问”;又如: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 白描式的环境描写,逼真地描摹出了听者沉湎 于音乐的痴迷情景,侧面表现了音乐的神奇魅 力。
琵琶行并序
Fra Baidu bibliotek
一、文学常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境内)人。早年热 衷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 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 府运动的领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
吟》共六十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 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 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最高 成就。唐宣宗李忱在《吊白居易》中说:“童子解吟 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现存诗近三千首, 《琵琶行》作于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 二、背景材料 这首诗记叙诗人谪居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 遇琵琶女一事。对此,作者在诗序中已经大体说明, 需要补充的是作者被贬的原因。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六月三日,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 王承宗派遣刺客刺杀主张用武力平息叛乱的宰相武元 衡,白居易首先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犯,没想到却 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嫉恨。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善大 夫,已经离开了谏官的位置。那些人说他不该越职言
目标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1. 诗中的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应该如何评价这 一人物形象? 【思考提示】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本诗是一首 长篇叙事诗,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位天涯沦落的琵 琶女形象,而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作者为我们揭示 了更为深广的社会背景,因此分析琵琶女的形象离 不开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