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主要农产品供需情况统计(1980-2018)(粮食)
√中国历年主要统计数据(1949-2018)
89,677.1 10,940 99,214.6 12,113 109,655.2 13,394 120,332.7 14,706 135,822.8 16,603 159,878.3 19,553 183,217.4 22,860 21,192.4 27,521 257,305.6 35,503 300,670.0 45,943 348,517.7 51,017 412,119.3 60,872 487,940.2 75,515 538,580.0 85,322 592,963.2 95,704 641,280.6 104,385 685,992.9 110,155 740,060.8 111,379 820,754.3 121,435 900,309.5 136,082
-5
-10
-15
-20
-25
-30
-35
GDP增长率(%)
人均GDP增长率(%)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4 6.0266 1470
910.8
6.8 150
4.2 6.1465 1199
1,029.0
15.0 166
10.7 6.2828 1363
1,069.3
5.1 168
1.2 6.4653 1825
1,308.2
21.3 200
19.0 6.5994 1341
1,440.4
8.8 216
中国玉米、大豆、水稻及小麦种植业供需量分析
中国玉米、大豆、水稻及小麦种植业供需量分析大宗农产品的长期价格区间由供需两方面决定。
短期价格走势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例如播种及收获期天气状况、售粮进度等)。
未来1年饲料需求向好提振玉米、豆类需求,玉米去库存接近尾声,整体价格向好。
全球大豆供应偏紧,预计全球大豆价格有望上涨;国内大豆进口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
小麦及水稻库存压力依旧,预计短期价格难有大幅波动的可能。
1、玉米:饲料需求向好,供应缺口显现玉米需求中饲料的占比接近70%,因此饲料产量的变动是影响玉米需求的核心因素。
我国玉米饲用需求结构中,猪料占比在50%-55%,禽料需求占比在40%-45%,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猪料需求下滑明显,禽料需求提升明显。
根据猪、禽存栏变化幅度估算,预计猪料饲料需求下滑至35%-40%,禽料需求提升至45%-50%。
生猪产量恢复情况是影响玉米需求和下游备货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从南方港口发货量看,同比下滑明显,下游饲料企业备货意愿相比往年同期更加低迷,主要的原因在于下游养殖产能是否能够恢复存在较大的分歧。
《2020-2026年中国种植业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从2019Q3开始,行业盈利驱动补栏加速,母猪存栏数据10月环比转正,预计2020年下半年行业存栏有望加速回升(若后续疫情风险大幅加剧,则存栏回暖速度将放缓),预计对应饲料需求有望同步增加。
禽料方面,受惠于消费替代,禽类(蛋)需求提升明显,行业补栏积极性旺盛。
2019年禽产能加速增加,预计2020年供应将持续提升,判断2020年禽料有望维持增长趋势不变。
整体看,2020年猪料需求有望企稳回暖,禽料需要有望加速增长,玉米的饲用需求增长态势明显。
替代品方面,虽然进口玉米较国产玉米价格优势明显,但是从过往进口情况看,进口玉米对国产玉米的替代效应有限,即使在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年份,进口玉米数量也没有达到进口配额(720万吨)。
因此即使关税降低或取消,进口玉米的供给量难有大幅提升的可能。
中国历年粮食产量、人口和人均粮食量总览(1949~2016年)
中国历年粮⾷产量、⼈⼝和⼈均粮⾷量总览(1949~2016年)粮⾷产量就是全年的粮⾷⽣产总量,是反映我国农业⽣产的重要指标。
从收获季节上看,包括夏粮、早稻和秋粮;从主要品种上看,包括⾕物、薯类、⾖类,其中⾕物包括⼩麦、稻⾕、⽟⽶、⾕⼦、⾼粱和其他⾕物。
粮⾷产量是粮⾷经晒乾後的原粮产量。
其中⾕物、⾖类⼀律按脱粒、晒乾後的原粮折成国家标准含⽔杂率计算产量;薯类以5:1折算。
2012年中国全年全国粮⾷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上年增长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
棉花产量684万吨,增长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长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长7.8%。
▶中国(⼤陆)粮⾷产量、⼈⼝和⼈均粮⾷量总览(1949~2012年)年度粮产量(万吨)增率⼈⼝(亿)增率⼈均粮(公⽄)1949年11318— 5.4167—208.91950年1321314.34%5.5196 1.86%239.41951年143698.05% 5.6300 1.96%255.21952年1639212.34%5.7482 2.06%285.21953年16683 1.74% 5.8796 2.23%283.71954年16952 1.59% 6.0266 2.44%281.31955年183947.84% 6.1465 1.95%299.31956年19275 4.57% 6.2828 2.17%306.81957年19505 1.18% 6.4653 2.82%301.71958年19765 1.32% 6.5994 2.03%299.51959年16968-16.48%6.7207 1.80%252.51960年14385-17.96%6.6207-1.51%217.31961年13650-5.38% 6.5859-0.53%207.31962年1544111.60%6.7295 2.13%229.51963年170009.17% 6.9172 2.71%245.81964年187509.33%7.0499 1.88%266.01965年19453 3.61%7.2538 2.81%268.21966年214009.10%7.4542 2.69%287.11967年21782 1.75%7.6368 2.39%285.21968年20906-4.19%7.8534 2.76%266.21969年210970.91%8.0671 2.65%261.51970年2399612.08%8.2992 2.80%289.11971年25014 4.07%8.5229 2.62%293.51972年24048-4.02%8.7177 2.23%275.91973年264949.23%8.9211 2.28%297.01974年27527 3.75%9.0859 1.81%303.01975年28452 3.25%9.2420 1.69%307.91976年286310.63%9.3717 1.38%305.51977年28273-1.27%9.4974 1.32%297.71978年304777.23%9.6259 1.33%316.61979年332128.23%9.7542 1.32%340.51980年32056-3.61%9.8705 1.18%324.81981年32502 1.37%10.00721.37%324.81982年354508.32%10.16541.56%348.7年度粮产量(万吨)增率⼈⼝(亿)增率⼈均粮(公⽄)1983年387288.46%10.30081.31%376.01984年40731 4.92%10.43571.29%390.31985年37911-7.44%10.58511.41%358.21986年39151 3.17%10.75071.54%364.21987年40473 3.27%10.93001.64%370.31988年39404-2.71%11.10261.55%354.91989年40755 3.31%11.27041.49%361.61990年446248.67%11.43331.42%390.31991年43529-2.52%11.58231.29%375.81992年44266 1.66%11.71711.15%377.81993年45649 3.03%11.85171.14%385.21994年44510-2.56%11.98501.11%371.41995年46662 4.61%12.11211.05%385.31996年504547.52%12.23891.04%412.21997年49417-2.10%12.36261.00%399.71998年51230 3.54%12.47610.91%410.61999年50839-0.77%12.57860.81%404.22000年46218-10.00%12.67430.76%364.72001年45262-2.11%12.76270.69%354.62002年457110.98%12.84530.64%355.92003年43070-6.14%12.92270.60%333.32004年469478.26%12.99880.59%361.22005年48402 3.00%13.07560.59%370.22006年49804 2.70%13.14480.53%378.42007年501600.81%13.21290.52%379.62008年52871 5.11%13.28020.51%398.02009年530820.44%13.34740.50%397.72010年54648 2.85%13.41000.479%407.52011年57121 4.34%13.47350.479%424.02012年58957 3.11%13.54040.492%435.42013年60194 2.1%13.60720.495%-2014年60703-%13.67820.521%-2015年62144-%13.74620.496%-2016年61625-%13.82710.586%-2017年--%13.90080.532%-2018年--%---2019年--%---2020年--%---国家卫⽣计⽣委17年印发了《“⼗三五”全国计划⽣育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总⼈⼝在14.2亿⼈左右。
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_1980_2007_粮价波动_宏观稳定及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1980 ̄2007)*———粮价波动、宏观稳定及粮食安全问题探讨□卢锋谢亚*非常感谢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盛来运副总队长、李永强处长、阳俊雄处长、伍娟花女士等人支持。
感谢刘鎏帮助处理部分数据。
本文初稿部分内容在2007年10月28日召开的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11次季度研讨会上报告,感谢与会人员评论。
作者文责自负。
摘要:本文在观察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粮食经济基本数据基础上,探讨我国未来粮价短期走势和长期粮食安全问题。
得益于市场化取向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以绝对短缺和匮乏为特征的传统粮食安全问题早已发生实质性改变。
受油价上涨刺激生物能源需求、国际小麦价格上涨以及国内粮食供求周期变动等因素影响,我国粮价走势在短中期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
如果我国货币供应与总需求增长不至失控,油价上涨导致粮价全面猛涨并把我国通胀率拉高到两位数的可能性比较小。
关键词:粮食供求市场粮价粮食安全一、引言就我国粮食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大势而言,近年大体处于改革时期第三个运行周期的相对紧缺阶段。
市场粮价1995年达到峰值并很快推动粮食供求转而进入改革时期第三次相对过剩阶段,随后经历7 ̄8年下降低迷期,直到2003年底开始强劲反弹,显示粮食供求再次进入相对紧缺阶段。
2005年粮价经历小幅下降调整后,过去一年多又显著上涨。
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粮食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近来再次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是短期粮价变动与宏观经济走势关系问题。
2007年新一轮消费物价走高,猪肉和食品价格上涨是一个直接推动原因。
由于价格机制调节以及有关政策作用,猪肉价格入秋以来增速下降并趋于相对平稳!",估计未来进一步大幅增长空间有限。
在这一背景下粮价是否会较快上升并进一步推高消费物价,这是宏观经济学家预测短期宏观经济走向关注的问题之一。
例如宋国青(2007a,2007b)较早从未来粮价变动与短期宏观经济预测角度讨论了这一问题。
二是长期粮食供求关系与粮食安全关系问题。
中国农作物历年产量及单产
3886.1 3841.68 3510.7 3266.46 3453.92 2906.82 2739.63 2490.35 2416.97
2457 2326.31 2320.37 2221.39 1953.46 1864.26 1901.11 1814.89
914.43 912.81 785.39 830.87 831.74 772.58 793.72 626.38 579.67 511.62 489.89
豆类播种 大豆播种 绿豆播种 红小豆播 薯类播种 马铃薯播 油料播种 花生播种 油菜籽播 面积(千 面积(千 面积(千 种面积 面积(千 种面积 面积(千 面积(千 种面积 公顷) 公顷) 公顷) (千公顷) 公顷) (千公顷) 公顷) 公顷) (千公顷)
790.6 786.11 693.34 742.21 780.95 694.45
9270.3 9518.8 9797.47 9784.89 9999.84 10354.76 10538.26 10216.63 272.33 9881.35 225.9 9701.75 217.35 9456.81 236.57 9502.99 220.99 7877.18 197.12 8082.08 202.7 8426.78 154.23 8635.85 161.63 8749.75 156.58 8905.83 154.27 8885.89 8963.26
624 593.31 564.12 485.84 471.59 475.93 447.09 437.04 436.98
历年粮食产量(全面版)资料
历年粮食产量(全面版)资料历年粮食产量:历年人均粮食产量:可见,中国粮食生产可以分为以下阶段:1949—1958年:百废待兴,一五计划,兴修水利,粮食产量几乎翻番。
到1958年,人均接近300千克,几乎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了。
1959—1961年:受到大跃进的严重干扰,再加上连年严重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倒退回1950年的水平,人均只有1949年的水平。
再加上还要拿粮食偿还苏联的外债,导致大面积饥荒。
1962—1977年:继续大力兴修水利,培育良种,发展化肥工业。
粮食产量受到政治运动影响,时有起伏。
但总体增幅依然可观,人均从229千克增长到近300千克。
1978—1984年:兴建化肥厂,大力推广良种(比如杂交水稻),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另外包干到户也解放了一部分生产力。
1985—1996年:粮食产量依然时有起伏,总体增幅可观。
到1996年,突破5亿吨,人均突破400千克。
1997—2003年:三农问题突出,农业收入下降,种粮积极性锐减,导致粮食产量连年下滑。
到2003年,人均只有330千克,不如1982年的水平。
2004—2021年:重新振兴农业,废除农业税,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高补贴水平,粮食连续6年增产。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至今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建设依然是吃50,60年代的老本,投入不足,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粮食水分仪产品简介卤素加热快速水份测定仪是我公司新研制的新型快速水分检测仪器。
环状的卤素灯确保样品得到均匀加热,操作简便、测量准确。
水分测定仪在测量样品重量的同时,仪器采用环形管卤素加热方式,快速干燥样品,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仪持续测量并即时显示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干燥程序完成后,最终测定的水分含量值被锁定显示。
与国际烘箱加热法相比,卤素加热可以在高温下将样品均匀地快速干燥,样品表面不易受损,其检测结果与国标烘箱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有可替代性,且检测效率远远高于烘箱法。
一般样品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测定。
从1980年至今p中国的粮食产量数据小论文
从1980年至今p中国的粮食产量数据小论文(一)土地生产率的变化最近20年内,我国粮食生产的土地生产率提高很快。
为了尽可能排除因气候原因造成的粮食单产年际间的变动在计算单产年均增长速度时,用前后三年的平均值代表中间年的单产值。
按这样的计算方法,1980年的粮食每公顷播种面积的收获产量是2805公斤,到1996年已达到4367公斤,年均增长2.81%。
其中,稻谷产量从4235公斤/公顷,提高到6185公斤/公顷,年均增长2.40%;小麦产量从2050公斤/公顷,提高到3792公斤/公顷,年均增长2.95%;玉米产量从3035公斤/公顷,提高到4835公斤/公顷年均增长2.95%。
还可以看到,从1980年到1996年的三个五年期内,粮食单产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
19801985年的第一个五年期内,粮食单产年递增最快,为4.76%,其中尤以小麦单产年增速最高,达到7.80%,是1980 1996年16年间单产年增幅的2倍。
而在19851990年的第二个五年期内,粮食单产的增幅明显下降,年增长速度只有1.48%,只及19801996年16年间增长率的一半。
到1990年以后的第三个五年期内,粮食单产年增长率开回升,达到2. 30%,但低于16年间的平均年增长速度。
只有玉米单产的变化是例外,其年增长率一直在下降。
出现粮食单产年增长速度马鞍形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村政策。
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较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加.上粮食价格的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一批粮食作物高产品种和生产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各种粮食的单产出现了快速的提高。
但1985年以后,农村政策上没有给农民注入新的激励机制,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强度有所下降,同时,农业技术成果供给疲软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在达到最高峰后开始减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由于经费不足,其推广的强度和效率下降很多,粮食单产的进一步提高,遇到了较多的技术和经济环境上的障碍,因而粮食单产增长不快。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我国经济作物产业和粮食生产情况
专题报道pecial CoverageS48农业信息化 2019.11<<我国经济作物产业情况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通过政策激励、规划引导、示范带动,推动经济作物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从供给不足到平衡有余。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增加,产量大幅提高。
据统计,2018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产量600多万吨,是建国初期的1.2倍、13.7倍;糖料种植面积2350多万亩、产量1.14亿吨,是建国初期的12.6倍、40倍;蔬菜播种面积3亿多亩、产量近7亿吨,是建国初期的6倍、2.7倍;水果种植面积2亿亩、产量1.8亿吨,是建国初期的近20倍、73倍;茶叶种植面积近4400多万亩、产量近260万吨,是建国初期的近19倍、63倍;桑园面积1200多万亩、蚕茧产量68万吨,是建国初期的5.4倍、17倍。
从资源消耗到生态友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大力推广优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节本方面。
重点推广轻简化育苗移栽、机械化耕种等技术,2018年,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机械化耕种率达到87.6%,机收率达15.1%,全程机械化率达65%,生产成本降低20%。
节水方面。
重点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等技术。
甘肃省蔬菜重点产区推广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节约用水50%以上。
减药减肥方面。
重点推广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有机肥替代和精准施药、施肥等技术。
2018年,山东省烟台市在苹果生产上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50多万亩,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0%以上。
综合利用方面。
重点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
近年来,辽宁省示范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300多万亩,转化农作物秸秆600多万吨,节约用水近3亿方,减少化肥投入20多万吨。
新中国历年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数据和图表
新中国历年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数据和图表年度粮食产量(万吨)人口(万人)人均粮食(公斤/人)1949 11318 54167 208.94640651950 13213 55196 239.38328861951 14369 56300 255.22202491952 16392 57482 285.16753071953 16683 58796 283.74379211954 16952 60266 281.28629741955 18394 61465 299.25974131956 19275 62828 306.78996631957 19505 64653 301.687471958 19765 65994 299.4969241959 16968 67207 252.47370071960 14385 66207 217.2730981961 13650 65859 207.26096661962 15441 67295 229.4524111963 17000 69172 245.7641821964 18750 70499 265.96121931965 19453 72538 268.17667981966 21400 74542 287.08647471967 21782 76368 285.22417771968 20906 78534 266.20317311969 21097 80671 261.51900931970 23996 82992 289.13630231971 25014 85229 293.49165191972 24048 87177 275.85257581973 26494 89211 296.9813141974 27527 90859 302.96393311975 28452 92420 307.8554425 1976 28631 93717 305.504871 1977 28273 94974 297.6919999 1978 30477 96259 316.6145503 1979 33212 97542 340.4892252 1980 32056 98705 324.765716 1981 32502 100072 324.786154 1982 35450 101654 348.7319732 1983 38728 103008 375.9707984 1984 40731 104357 390.3044357 1985 37911 105851 358.1543868 1986 39151 107507 364.1716353 1987 40473 109300 370.2927722 1988 39404 111026 354.9078594 1989 40755 112704 361.6109455 1990 44624 114333 390.298514 1991 43529 115823 375.8234548 1992 44266 117171 377.7897261 1993 45649 118517 385.1683725 1994 44510 119850 371.3808928 1995 46662 121121 385.2511125 1996 50454 122389 412.2429303 1997 49417 123626 399.7298303 1998 51230 124761 410.6251152 1999 50839 125786 404.1705754 2000 46218 126743 364.6591922 2001 45262 127627 354.6428264 2002 45711 128453 355.8577846 2003 43067 129227 333.2662679 2004 46947 129988 361.16410752005 48401 130756 370.16274592006 49746 131448 378.44622972007 50150 132129 379.55331532008 52850 132802 397.9608741包括直接和间接消费,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公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年份
中国历年主要农产品供需情况统计(1980-2018)(粮食) 生产量(万吨) 进口量(万吨) 出口量(万吨)
1980
32056
1343
162
1981
32502
1481
126
1982
35450
1612
125
1983
38728
1344
196
1984
40731
1045
357
1985
37911
600
932
2081
214
பைடு நூலகம்1996
50454
1200
144
1997
49417
705
859
1998
51230
708
906
1999
50839
772
758
2000
46218
1357
1400
2001
45264
1738
903
2002
45706
1417
1514
2003
43070
2283
2230
2004
46947
2298
514
2005
48402
3286
1141
2006
49804
3186
723
2007
50414
3237
1118
2008
53434
4131
379
2009
53941
5223
329
2010
55911
6695
275
2011
58849
6390
288
2012
61223
8025
277
2013
63048
8645
243
2014
同.
2农57村.2居民人均
256.1 260.0 259.9 266.5 257.5 259.3 259.4 259.5 262.3 262.1 255.6 250.5 251.8 257.6 256.1 256.2 250.7 248.9 247.5 250.2 238.6 236.5 222.4 218.3 208.9 205.6 199.5 199.1 189.3 181.4 170.7 164.3 178.5 167.6 159.5 157.2 154.6 148.5
1986
39151
773
942
1987
40298
1628
737
1988
39408
1533
717
1989
40755
1658
656
1990
44624
1372
583
1991
43529
1345
1086
1992
44266
1175
1364
1993
45649
752
1535
1994
44510
920
1346
1995
46662
2.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原粮.但城镇居民1980-2012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加工粮.
摘编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9》
18)(粮食) 城镇居民人均
145.4 144.6 144.5 142.1 134.8 137.9 133.9 137.2 133.9 130.7 127.9 111.5 97.8 101.7 97.0 94.7 88.6 86.7 84.9 82.3 79.7 78.5 79.5 78.2 77.0 75.9 77.6 58.5 81.3 81.5 80.7 78.8 121.3 117.2 112.6 111.9 109.7 的城乡居民消费11粮0.油0 糖
63965
10042
211
2015
66060
12477
164
2016
66044
11468
190
2017
66161
13062
280
2注0:1从82013年起.国家统计局开展了住户收支与生活6状57况8抽9 样调查.本年鉴11中55的5 2013年及之后3年66份的城乡居民消费粮油糖
数据来源于此调查.与2012年及以前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指标口径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