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的要求
国有企业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国有企业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因此增强国有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尤为重要。
自2006年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风险管理有关的政策,如《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索引》、《关于开展2008年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试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此外,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将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合规管理监督为重点,严格、规范、全面、有效的内控体系”作为国企改革一项重要工作来推进。
在满足上级单位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上,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还需要符合国资委、财政部、审计署内控规定,探索符合企业自身能力的全面风险管理方案。
因此,正略咨询以Y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案例,详细说明国有企业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一、风险管理现状与面临的问题Y公司是一家以汽车行业为主体业务的央企,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功上市,但公司的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风险管理模式和机制正面临转型。
01、风险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公司尚未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在组织上无法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日常公司上下可能出现的风险无法做到有效的监察,同时,公司的风险管理责权体系亟需梳理与明确。
02、风险控制流程方面公司是依据过去的惯例制定业务流程,暂未基于风险与内控的要求将风险管理全面嵌入到流程当中,建成真正有效的控制系统以抵御风险。
03、风险管理制度方面公司还未建立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以至于无法做到风险的事前防控,同时也难以及时向上级单位进行风险传递,将风险带来的损失最小化。
04、风险管理文化方面公司整体的风险意识还稍显薄弱,风险管理的偏好、职责、能力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二、解决思路正略咨询基于全面的调研诊断,立足于Y公司的上级公司风险管理要求、企业业务特点、管理特色及发展战略,探索符合Y公司自身能力的风险管理方案,提出建立风险管理组织、设计全面风险管理操作流程、建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优化思路,走具有自身特色的风险管理之路。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和控制,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
内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通过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内部运营活动进行有效、规范的管理。
以下是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步骤:1. 风险识别:企业要全面、系统地进行风险识别,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各方面的风险,以便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和类型进行分类管理。
2. 风险评估:企业要对各种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分析和判断其影响和可能性,为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3. 风险应对: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转移、风险控制、风险避免等,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带来的影响。
4. 内部控制设计:企业应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要求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流程控制、审批控制、财务控制等各个方面。
5. 内部控制实施:企业应通过内部控制实施,确保在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中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6. 内部审计:企业应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7. 持续改进:企业要不断优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和提升其水平,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经营。
8. 培训和教育:企业要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其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从而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9. 风险报告:企业应定期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风险报告,汇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0. 外部合作:企业可以与外部专业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共同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以上是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实施。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我们侧重从企业整体层面制定风险战略、完善内控体系、设计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职能等。
我们帮助企业搭建风险管理的综合架构,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将帮助企业达到以下目标:·从企业战略出发,统一风险度量,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策略·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将所有风险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形成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系统,为风险的实时有效监控和应对提供依据·避免企业重大损失,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使所有企业利益相关人了解企业的风险,满足股东以与监管机构的要求·形成一套自我运行、自我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评估系统辨识客户企业面临的风险,将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
·统一的风险语言·确定风险列表和坐标图·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明确风险的价值·评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水平,诊断对于重大风险管理的应对手段,把握企业了解当前的风险管理现状,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案。
·评估核心风险的管理状况·满足合规的要求·找出风险管理现状与最佳管理实践之间的差距·风险战略设计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并针对不同的风险,引入量化分析工具,确定风险偏好和承受度,设计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战略。
·确定风险管理指导方针·确定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度·确定企业整体风险模型·确定风险预警体系·风险文化建设统一企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语言,培养企业员工的风险责任感,建设与企业风险战略相符合的风险文化。
·普与风险管理知识·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建立道德诚信准则·帮助企业制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并协助客户将总体规划分解落实,明晰每步的工作内容和里程碑。
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的要求
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的要求
一、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
1、首先,企业必须完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
企业要经营风险管理,必须先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制度机制,明确相关制度和责任,建立规
范流程,形成风险管理的系统,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防范和化解风险。
另外,企业还要建立内部的控制机构,确定内控报告部门,制定内控管理规范,建立内控审计制度等。
2、其次,企业要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控制体系。
企业要构建有效的内
部风险控制机构,包括风险防范和及时应对风险的控制体系,制定风险报
告制度,建立风险信息反馈机制,定期对风险进行审计评估,以及实施风
险防范和控制等相关措施。
3、第三,企业要完善财务报表信息反映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
财务报表,为识别、定量、分析和管理风险提供依据,建立整套财务会计
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系统、会计核算规范、会计核算细节、财务报
表和财务报告等。
4、此外,企业还要定期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从而为企业持续风险
管理提供可靠的、及时的信息。
内控制度体系建设
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为了规范、优化和有效地管理企业内部运作而建立的一套制度体系。
该体系涵盖了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控制措施,旨在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业务流程的顺畅以及内部风险的有效防控。
本文将从策略制定、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以及内部控制流程优化等方面介绍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一、策略制定在进行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之前,企业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内控策略。
这包括明确内控目标、内控原则和内控指标。
内控目标指企业希望通过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达到的目标,如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预防欺诈行为等。
内控原则指企业在制定内控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合规性、风险导向性等。
内控指标是衡量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成果的定量指标,如内控效能指标、内部风险指标等。
二、风险评估内控制度体系建设需要基于全面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需要加强控制的重要领域。
企业可以通过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出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关的主要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应涵盖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合规风险等方面,以全面把握企业的风险状况。
三、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一套包括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授权制度等的制度体系,以确保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业务目标。
内控制度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模式、组织结构、流程和员工职责等因素,并且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
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企业应确保各个层级的员工都能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四、内部控制流程优化内部控制流程是指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所采用的具体步骤和控制措施。
通过对内部控制流程的优化,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企业可以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业务流程以及加强培训和沟通等方式来优化内部控制流程。
此外,内部控制流程的改进应不断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反馈和改进,以保持与企业实际情况的匹配性。
财政部关于内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财政部关于内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经过调研和论证,财政部制定了关于内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具体内容如下:一、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内控体系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防范风险、保障财产安全、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内控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财务风险和资产损失,还可以提高财务部门对财务信息的掌控能力,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内控体系建设的原则内控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风险为导向。
内控体系的建设应该以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的风险为基础,对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和评估。
2. 全员参与。
内控体系的建设需要全员参与,使每个部门和员工都能够了解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要求。
3. 管理层领导。
内控体系的建设必须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由管理层牵头并全面推进建设。
4. 持续改进。
内控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对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三、内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内控体系建设应包括以下内容:1.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内控体系建设的核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等环节。
风险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从工作流程、业务环节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风险把控。
2. 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内控体系建设的基础,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各种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身定制,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包括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财务监督等。
财务管理需要在内控体系的框架下进行,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4. 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包括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支持等。
信息系统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和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内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步骤内控体系建设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内部控制自评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自评方案,对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
关于进一步落实“风险管控质量工程”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
关于进一步落实“风险管控质量工程”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提升公司系统化、法治化、规范化内控管理水平,保障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在管理体系框架之下,以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抓手,以扎实推进公司合规风险管理体系落地实施为依托,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公司制定形成了相关工作方案,主要内容: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强化内控管理的相关要求,以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为中心,以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为抓手,通过开展系统的运营流程及风险管理,推动以战略目标为指引、风险防控为导向、监督评价为保障的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规范运行和提质增效。
目标任务:严格按照财政部等出台的相关要求,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以全面测试、梳理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为基础,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重点,以分析现有内部控制缺陷,补充修订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为手段,建立涵盖决策层、执行层、作业层等各个层级的全员、全过程内控体系。
二、基本原则(一)战略导向,内外结合。
公司开展内控体系建设要兼顾企业战略与风险控制的平衡,结合动态环境变化及自身发展规划,准确把握内控建设核心环节,建立内外结合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因地制宜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内部管理模式和持续优化机制。
(二)涵盖整体,突出重点。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涉及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涵盖全部经营业务,贯穿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坚持覆盖整体,不留死角的原则,又要突出重点,关注重点领域、主要业务、重要流程和关键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三)统一设计,主次清晰。
从公司管控总体出发,纵向各管理层级、横向各专业系统的职能定位区别较大,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公司对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必须坚持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的原则,根据管理体系整体安排,公司引领,逐级落实。
“四个抓手四个着力”抓好内控促发展.doc
“四个抓手四个着力”抓好内控促发展.doc“四个抓手四个着力”抓好内控促发展——抚顺**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简述2019年,抚顺**公司按照“围绕中心抓内控,抓好内控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风险、流程、控制为主线,坚持“四个抓手四个着力”,实现了“体系可靠、风险可控、运行可持续”的总体要求,并在提升公司风险防控能力,夯实发展基础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实现了公司业务经营与内控管理共促进、同发展。
一、2019年工作简述(一)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抓手,着力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牢固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在认真完成2019年公司层面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积极向主要业务领域延伸,以确保工程业务“质量、安全、投资、工期”四大目标的全面实现及资金的有效使用为核心,全面推进“千**炼**,百**乙烯”大项目建设风险管理工作,修订完善《抚顺**公司大项目风险管理手册》,重新梳理工程建设指挥部特有业务流程36个;识别风险78项,确认关键控制点44个及相应风险控制文档。
同时,设立安全、质量、投资、财务、采购、工期、竣工验收、舞弊和人力资源等九个风险管理切入点,全面实施重要业务专项风险管控,并采取专项测试的方式对大项目建设风险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奖优罚劣,硬性兑现,为实现有效防止返工浪费、杜绝工程事故和人员合理调配,以及项目日后高质量如期竣工投产提供了体系保障。
(二)以完善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规范公司管理秩序第一,坚持组织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向基层单位延伸工作。
根据公司内控体系向基层单位延伸工作总体部署,2019年,公司内控体系向基层单位延伸工作进入全面推广、实施阶段,通过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逐步延伸”的实施方式,以机关专业部门为引领,以公司已经建立起来的内控体系架构为基础,从企业层面、业务活动层面和信息系统三个层面,在已初步完成试点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基础上,全力推进,全年完成7家直属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工作。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10.19•【文号】国资发监督规〔2019〕101号•【施行日期】2019.10.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资发监督规〔2019〕101号各中央企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国资委第14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资委2019年10月19日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体系对中央企业强基固本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央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建立健全内控体系,进一步提升管控效能(一)优化内控体系。
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合规管理监督为重点,严格、规范、全面、有效的内控体系。
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内控理念,通过“强监管、严问责”和加强信息化管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将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要求嵌入业务流程,促使企业依法合规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实现“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的管控目标,形成全面、全员、全过程、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机制,切实全面提升内控体系有效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集团管控。
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控体制机制,中央企业主要领导人员是内控体系监管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覆盖各业务领域、部门、岗位,涵盖各级子企业全面有效的内控体系。
健全完善风控、内控管理机制
健全完善风控、内控管理机制
健全完善风控、内控管理机制是企业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
1. 风险评估和监测: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定期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并监测已有风险的发展情况。
2. 风险防控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策略,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范。
3. 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制定明确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分配、内部审计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
4. 信息系统安全:加强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网络安全防护、权限管理等,防范信息泄露和非法入侵。
5. 内部审计: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内部审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6. 员工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培养,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风险和内部控制的认知和理解。
7. 监督与改进:建立监督机制,对风控、内控管理机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
健全完善风控、内控管理机制需要企业全面考虑风险防控和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企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的要求
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的要求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识别、评估和管控各种风险,以确保企业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持续经营并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而内控体系则是指企业建立一套包括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和反馈等组成部分的机制,以保护企业财产和利益的安全。
1.明确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企业应制定一整套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处理风险和实施内控措施时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风险管理和内控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2.风险识别和评估:企业应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对各种可能影响企业业务和发展的风险进行全面、准确的识别和评估。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3.有效的内控措施:企业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措施,包括制度和流程等方面的措施。
内控措施应考虑到企业的业务性质和风险特点,能够提供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4.信息系统与技术的支持:企业应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和技术来支持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建设。
包括建立和维护风险信息数据库、实施风险监控和预警系统、提供相关信息和报告。
5.持续监督和改进:企业应通过持续监督和评估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和问题。
同时,建立改进机制,不断提高内控体系的成熟度和水平。
6.明确沟通和报告机制:企业应建立明确的沟通和报告机制,确保内部各级人员对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的理解,并保证风险信息和内部控制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决策者。
7.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加强员工参与和贡献。
总之,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是企业高效运营和持续发展的基础,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需要和特点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
风险管控、内部控制建设及评价相关项目经验介绍
风险管控、内部控制建设及评价相关项目经验介绍项目类型:1、全面风险管理项目关键流程:风险偏好的确定、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具体步骤及输出成果:(1)风险识别阶段的核心是风险数据库的收集及建立,风险的数据库依据行业风险数据库、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核心业务流程,以及中高层领导的访谈重点,也就是理论与公司实际情况的结合,形成适合本单位的风险数据库。
(2)风险评估阶段的核心是针对已建立风险数据库中的各项风险,发送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关键业务岗位,填制问卷并对结果排序。
评估方式是将问卷中的各项风险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分别打分,打分可以是1-5分设置,也可以是1-10分设置,设置的标准可以从定性定量两种层面,定量方式例如对公司造成1000万以上损失打5分、1000-600万损失打4分、600-300万损失打3分、300-50万损失打2分、50万以下打1分。
需要针对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关键业务岗位人员的打分结果授予不同的权重,如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结果占50%,中层管理人员的问卷结果占30%,关键业务岗位人员的问卷结果占20%。
评估结果就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权重,然后就可以生成风险的排序。
(3)风险应对:因为企业的管理精力及资金是有限的,因此通常优先针对重大风险即上述排序中靠前的十大或二十大风险进行应对;应对通常会根据企业的风险偏好选定不同的应对策略。
应对需要设置整改的具体内容及完成时间,以便识别出的风险可以有效得到控制。
2、内控体系建设项目关键流程:制定企业的内控流程框架,即结合企业行业流程框架及中高层访谈结果,确定企业具体需求及关键业务流程,梳理形成企业全流程的框架表→然后针对每个流程分配给不同的人员负责,制定每个流程的内控指引,包括流程的步骤、描述、对应的制度、每个步骤负责的部门及岗位等,过程需要跟具体负责该业务的关键岗位进行访谈,了解细节及企业未关注到的管控点→项目经理需要对小组成员的底稿进行复核,并将其整合成整体的内控手册,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跟对接部门负责人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沟通输出成功的内容是否与企业的需求吻合→项目经理需要形成内控报告及汇报材料,报告会有固定的模板,再结合项目过程中沟通的需求调整。
风险、内控、合规一体化建设方法及要点
风险、内控、合规一体化建设方法及要点1.引言文章1.1 概述:风险、内控以及合规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与挑战。
为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而内控作为一种全面管理手段,通过内部控制措施来规范企业运作,提高运营效率,并有效防范风险。
同时,合规又是企业必须遵循的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风险、内控和合规一体化建设的方法和要点。
通过对风险管理、内控管理和合规管理的有效整合,帮助企业建立一个综合性的风险防控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在文章的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风险一体化建设的方法和要点。
其中包括风险评估与识别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资源调查与分析,风险辨识与分类等步骤来进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操作。
接着,我们将探讨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方法和要点,包括风险评估与策略选择,以及风险控制与监测等环节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深入研究内控一体化建设的方法和要点。
内控目标与框架设计是内控体系建设的基础,我们将介绍内控目标的设定和内控框架的设计原则。
并进一步探讨内控流程与控制措施的规划和实施,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流程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
最后,我们将讲解合规一体化建设的方法和要点。
法规与政策分析是合规建设的基础工作,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法规与政策的分析与研究。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合规流程与监测机制的建设,确保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始终符合法规要求。
文章的结论部分将对风险、内控和合规一体化建设进行总结,强调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介绍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参考。
通过本篇文章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风险、内控和合规一体化建设的方法和要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加强制度,完善内控体系建设
加强制度,完善内控体系建设
加强制度和完善内控体系建设是企业提高管理效能和风险控制能力的重要举措。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企业应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各项业务流程,确保各项管理活动按照规定进行。
制度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企业运营环境和发展需求。
2.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内部监督等方面的规定,严格执行各项内部控制要求。
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3.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等环节,确保风险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应对。
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损失。
4. 设立独立审计机构:企业可以考虑成立内部审计部门或委托独立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以确保内控体系的有效运作。
审计可以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业务流程是否合规,并提出改进意见。
5. 建立监督机制:企业应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监事会、董事会等,监督企业管理层的运作和决策。
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及时纠正错误和问题,保护股东及利益相关方的权
益。
通过加强制度和完善内控体系的建设,企业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能和风险控制能力,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长久存续。
内控建设工作方案
内控建设工作方案内控建设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1、落实最高领导责任,构建理念先导体系2、结合实际情况,建设科学、系统、完整、可执行的内控体系3、建立健全的内控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各项政策规定4、强化内部监督和监控体系建设,明确责任、规范程序5、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内控建设,营造预防和自我发现问题的良好氛围二、内控建设的内容1、风险识别与评估根据公司规模、业务类型、经营方式、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等情况,开展全面风险评估工作,明确内控风险来源,加强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的建设,并对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风险进行重点关注。
内容包括企业的经济、法律、管理、客户、竞争、人事、技术等方面的风险,每个部门和岗位都要对自身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2、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结合风险评估的结果,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制度的执行和实施,包括制度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制度包括管理制度、操作流程、职责分工、内部检查与监控等,制度制定应涵盖管理层级的要求,同时要通过培训等方式让员工都了解内控制度及其实施方法。
3、建立内部监督与控制机制通过制定监督与控制机制,加强对各个岗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对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进行监控和改进。
同时,建立防范和处罚机制,发现违规或不当行为及时整改和惩罚,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此外,应建立举报渠道和奖励机制,对发现内部控制漏洞和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进行表彰与奖励。
4、开展内部控制能力提升工作内部控制的落实是需要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积极参与的,因此,要开展内部控制能力提升工作,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内控风险意识和执行能力,依据岗位要求,开展定期内部控制工作考核,不断改进和提升内部控制效能。
三、工作进度安排1、第一期:组织把握,内控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时间:2022年1月-3月2、第二期:内部监控机制建设,内控能力提升和整体方案的实施时间:2022年4月-12月四、意义1、确保企业合法合规、规范运作,提高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2、维护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保障股东的权益,提升企业价值3、加强内部管理,遏制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4、坚决遏制腐败,加强内部信任的建设,提升公司员工的风险意识5、为首地集团建立成熟的内控体系奠定基础,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方案
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保障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本方案适用于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
第三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应遵循全面、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原则。
第四条企业应设立内控管理组织,负责内控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第二章内控环境建设第五条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等,为内控管理提供基础。
第六条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组织结构图和权责分配制度,确保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权责明确、相互制衡。
第七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内控意识和素质,形成良好的内控氛围。
第八条制定人力资源政策,确保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制度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第三章风险评估与控制第九条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第十条企业应设立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识别、评估、报告和应对工作。
第十一条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企业稳健经营。
第四章信息与沟通第十二条建立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传递。
第十三条企业应设立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信息收集、处理、传递、沟通等工作。
第十四条加强信息科技建设,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信息资源的安全。
第五章监督与评价第十五条建立内控管理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对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持续监督和评价。
第十六条企业应设立内控管理监督部门,负责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监督和评价工作。
第十七条定期对内控管理制度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九条本方案的解释权归企业内控管理组织。
商业银行内控三道防线建设与全面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内控三道防线建设与全面风险管理作为资本市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内控理论,对银行业而言,COSO的ERM体系针对性不及BASEL强,监管要求更为原则导向,容易增加实际应用的难度、引起使用者的疑惑,产生推行阻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商业银行全面落实ERM的积极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商业银行在摸索前行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内控管理举措,为全面推行ERM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商业银行内控三道防线建设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实例。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三道防线是指由内控体系的设计监督、操作执行和防范评价三类保证活动、三类保证人员组成的全行内控体系,是全面覆盖集团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各条线、各职能、各机构,实现信息共享、联动互动、适当交叉、合理覆盖的内控保证活动机制。
虽然国内外银行同业对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控三道防线的划分不尽相同,但基本特点是一道防线强调过程实时控制和自我评估程序,二道防线强调各职能部门对一线部门(过程)进行设计、管理、指导、检查和监督,三道防线强调内部稽核部门对业务操作职能(一线)及业务管理职能(二线)进行再监督和评价,发现问题并督促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从银行整体层面而言,构建内部控制三道防线是完善银行内控管理架构的重大变革,是内控关口前移、全面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是牢固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和合规文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是全面满足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RM)的重要奠基石,将内控和操作风险管理基础建设纳入了统一规范的轨道。
从内控框架的改进发展来看,构建内控三道防线是COSO内控框架部分改革思路得以成形的典型实例,具体来讲:首先,ERM在内控理念方面强调了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和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机制。
银行三道防线建设思路表明,各机构、职能部门、人员都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唯有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三道防线牢不可破的威力。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建设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建设在当今高度复杂、动态的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和客户的资金安全,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介绍内控体系建设的关键步骤。
一、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涉及到各种类型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这些风险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将对金融机构造成严重的财务和声誉损失。
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等方面。
首先,金融机构需要清楚地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市场行情波动、客户信用状况等。
其次,通过风险评估,确定每个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
然后,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最后,通过风险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事件,以减少损失。
二、内控体系建设的关键步骤内控体系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核心。
内控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内部控制程序和方法来保护资产、维护业务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以及确保合规性。
内控体系建设需要经过以下关键步骤:1. 风险评估:首先,金融机构需要对自身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识别潜在的风险来源,确定重点关注的领域。
这将为内控体系的建设提供指导。
2. 内部控制编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金融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
这包括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审计和监控机制等。
内控政策和程序应当涵盖所有关键业务环节,以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监督。
3. 内控执行:内控政策和程序的实施是内控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
金融机构需要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和遵守内部控制规定。
定期的内部培训和沟通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和能力。
4. 监督和改进:建立一个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非常重要。
金融机构应当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检查,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的要求
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的要求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企业生存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应对和化解各类风险的过程,关键在于管理人员是否有风险意识和辨析风险的能力,企业是否有防范风险的体系和防控风险的能力。
因此,推行风险管理,不是你想与不想,认为有或没有;不是你愿不愿意、可不可以的问题;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伴随一个人任职与企业运营始终的事情。
对此,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一)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需要应对,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风险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实现目标的影响”。
企业风险源于企业在实现其未来目标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因素。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市场不相信眼泪。
市场风云总是瞬息万变,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所面临的风险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所从事的每一项活动都伴随着相应的风险,没有风险的行业是不存在的。
而且风险总是与目标相联系,目标定得越高,所要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2008年四季度,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各个国家的各类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更是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
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控制在最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现代企业的一个基本要求,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所处环境越来越复杂、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我们不仅要关注独立的、个别的风险,更要对包括战略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在内的所有各类风险进行科学辨析、全面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防范风险、降低损失,而且有利于企业科学开展危机管理,合理利用风险,化险为夷、化危为机,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所承担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本质要求,促使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对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提出刚性要求。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设“责任型、创新型、和谐型”企业,是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也是企业和各级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铁某局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中铁某局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咨询项目建议书目录•项目背景和咨询思路•咨询方法和成果示例•组织保障和项目预算•在传统风险管理时代,对风险的管理是“竖井”式的,即不同风险之间互相割裂,例如,市场风险由交易员用金融衍生品对冲,违约风险由信贷专家专门评估,法律风险由法律专家解决,纯粹风险则通过购买保险来处理。
这一做法并没有以一种组合的方式把不同风险类型结合起来,虽然常常导致过度对冲和保险范围过大,但在过去各种风险之间相关性较弱的时期,这样的管理方法也还是可行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关系日趋复杂,各种风险之间开始相互依赖和交叉,企业不能再将风险分割成单独的各个部分来独立地管理。
于是,许多学者通过与过去的传统风险管理的对比,提出了新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思想,即应利用风险单元之间的不完全相关性节约风险管理费用,从而增加企业价值;另一方面,全面衡量各个风险单元,将风险资本在不同的风险单元中进行有效地配置。
这被称为狭义的全面风险管理,更广义的概念包括COSO的定义,即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之中,目的是识别可能会影响企业价值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于企业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在COSO颁布的《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还对全面风险管理的三个维度的框架进行了描述,虽然它还是沿用了自1963年就出现的风险管理流程,但是在风险识别、风险整合、风险优化和风险报告中,仍然与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有所差别。
•COSO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是建立在内部控制框架基础上的,二者在目标和要素上都有区别。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合规性,而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四个方面。
在要素方面,全面风险管理新增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对策三个环节。
•2004-2009年建筑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2009年增势迅猛,建筑业增加值达到历史新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的要求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企业生存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应对和化解各类风险的过程,关键在于管理人员是否有风险意识和辨析风险的能力,企业是否有防范风险的体系和防控风险的能力。
因此,推行风险管理,不是你想与不想,认为有或没有;不是你愿不愿意、可不可以的问题;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伴随一个人任职与企业运营始终的事情。
对此,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一)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需要应对,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风险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实现目标的影响”。
企业风险源于企业在实现其未来目标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因素。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市场不相信眼泪。
市场风云总是瞬息万变,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所面临的风险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所从事的每一项活动都伴随着相应的风险,没有风险的行业是不存在的。
而且风险总是与目标相联系,目标定得越高,所要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2008年四季度,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各个国家的各类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更是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
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控制在最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现代企业的一个基本要求,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所处环境越来越复杂、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我们不仅要关注独立的、个别的风险,更要对包括战略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在内的所有各类风险进行科学辨析、全面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防范风险、降低损失,而且有利于企业科学开展危机管理,合理利用风险,化险为夷、化危为机,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所承担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本质要求,促使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对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提出刚性要求。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设“责任型、创新型、和谐型”企业,是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也是企业和各级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就必须控制好风险,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近几年来,自上而下,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十分重视,并采取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
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
2006年,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去年又对央企全面风险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近年来,山东省国资委在各类会议上反复多次要求,省管企业必须加强对投资、生产、经营、财务等各个环节风险点的控制,把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做到风险可控。
2008年发布了《山东省省管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并选择鲁信、兖矿、淄矿等8户企业先行全面风险管理试点,在取得较好效果,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去年底专门召开了省管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 0年要在省管企业中全面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并将这项工作列为对业绩考核的重点内容。
因此,我们必须从履职尽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自身从政安全的高度,重视和抓好全面风险管理,优化整合资源,系统协调推进。
(三)公司现状和多年来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
公司改制成立以来,总体始终保持健康、快速发展,这得益于我们一直高度重视风险防范与控制,特别是在组织结构完善、项目投资监管、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较好地防范和减少了各类风险。
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中,我们又进一步积累了宝贵的危机管理经验。
但是,要清醒地看到,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时刻都在发生变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膨胀,产业领域越来越广,产权结构日益多元,所跨地域不断扩大,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
去年以来,仅在法律诉讼方面,全公司就办理各类案件50多起,涉案标的额2300多万元,现已结案39起,尽管多数胜诉,但造成的损失仍有百万元之多。
某单位在处理塌陷补偿时,将补偿费用张冠李戴,被事主诉至法院,面临再次支付补偿费用的风险。
原莱阳龙兴与威海某公司发生煤炭购销业务,对方拖欠140多万元煤款未还,尽管通过法律途径胜诉并申请了强制执行,但由于对方是皮包公司,找不到人,执行不了任何东西。
由于内控不严,某单位被某律师事务所起诉,索要56万元的代理费。
省内某下属的液化气站违规为一家个体户提供提保,结果给企业造成40多万元的损失。
这些案例深刻告诫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无时无处不在、管经营必须管风险、控风险就是增效益”的理念,像生产必须管安全那样,抓好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这不仅是企业持续稳健经营的基础,也是公司实施战略转型的需要。
特别是今年我们要按照“五转一推”战略方向和“五放一强”管控要求,实现“11168”目标,推进企业跨越发展全面升级,战略开发、项目建设、企业运营各方面任务都十分艰巨,科学处理好控风险与抓机遇的辩证关系,主动加强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必须时刻把“练内功和防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创新体制机制和内部管理,努力在防风险中抓机遇,在调结构中求转变,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运行质量。
二、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分层次、分类别地科学辨析各种风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风险管理更应注重抓超前、抓防范,特别是要做好风险的认知与辨识,找准关键风险点、潜在风险源,找出相关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地搞好风险管理,将风险事件发生机率降至最低。
风险辨识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科学辨析各种风险,要正确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首先,要明确全面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
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它是个三维立体的框架,第一维度为上面维度,是目标体系,包括战略、经营、报告、合规四类目标。
第二维度为正面维度,是管理要素,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它们源自管理层的经营方式,并与管理过程整合在一起。
第三维度为侧面维度,是主体单元,包括、部门、业务单元、分支机构四个层面。
也可以说,全面风险管理为一个基础,即法人治理结构;三道防线,即一道为业务部门,二道为风险管理委员会,三道为审计委员会。
对此,各级管理人员要很好地理解,科学地把握,用以指导风险辨析的实践和风险管理工作。
其次,要弄清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建设的区别与有关误区。
目前,在我们的管理人员中,对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理解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要么将两者完全隔离开来,要么只是简单地将它们等同起来,要么将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解为建章立制,这些都是片面和不完整的。
在实践中这两者之间既是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两者的联系:一是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它的体系框架包括内控,并将其作为一个子系统。
二是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对于企业所面临的大部分运营风险,内控系统是必要、高效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
因此,满足内部控制系统的要求也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应该达到的基本状态。
两者的差异:一是范畴不一致。
内部控制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主要是通过事后和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其自身的目标,而全面风险管理则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在事前制订目标时就充分考虑了风险的存在。
全面风险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多于内部控制。
二是活动不一致。
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并不都是内部控制要做的,内部控制所负责的是风险管理过程中间及其以后的重要活动,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内部控制不负责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设立,而只是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特别是对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当中的风险进行评估。
三是风险对策不一致。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及利用风险信息支持业务前台决策流程等,帮助决策层和高级管理层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各项目标。
而这些内容都是现行的内部控制框架所不能做到的。
第三,要科学搞好全面风险的辨析。
要按照省国资委发布的风险管理指引要求,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足企业实际。
要遵循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制度化和经常化等原则,摸清本单位、部门的底数,熟悉业务运营流程、掌握具体实情。
在此基础上,全面、客观的辨析和预测各类风险,并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
要实事求是,不掩盖内部管理、战略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企业发展和经营有重大影响的、颠覆性问题,一定要识别出来,并研究适当的解决方案。
由于风险随时存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是把握科学方法。
风险是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既有显而易见的,但更多的是存在于细节之中、具有隐蔽性,这就需要把握好风险与效率、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一种识别、评估、控制风险的科学方法,超前预测和及时化解经营风险、快速应对各种危机,并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融入到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中,按照时间节点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做到风险排查事无重叠、又无遗漏,全覆盖、无缝隙,促使企业经营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三是突出重点领域。
风险管理的重点领域,就是风险易发、多发的领域和将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
从公司近几年风险管理的经验看,要突出抓住十个方面的重点,⑴政策风险,主要是政策变化、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政策遵守程度等方面的风险,特别是产业政策、工商、税务等方面。
⑵安全风险,这是煤矿企业所面临直接、主要的风险,其影响不仅有有形的,还有无形的。
⑶环保风险。
全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⑷战略决策风险。
战略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这其中既有战略规划的风险,更有在工作中遇到突发事件、重大问题时,如何正确决策的风险。
⑸资源储备风险。
在资源储备缺乏的同时,如何开发资源,开发什么样的资源,都存在需要关注的风险。
⑹市场风险。
这其中既有行业竞争所带来的风险,还包括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承受能力、应对水平。
去年,有个别单位与用户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时,没有超前预测市场,导致结算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严重影响了效益。
⑺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