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督导评估]浅谈 相似性原理 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运用
幼儿园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教育思考
幼儿园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教育思考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培养都非常重要。
相似性帮助孩子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差异性则帮助孩子分辨和理解事物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幼儿园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教育思考。
一、相似性的教育思考1. 开展游戏和活动相似性的培养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来开展。
幼儿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游戏形式,如拼图、相似物品识别、同类物品归纳等。
这些游戏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地学会如何找出相同点,从而形成相似性思想。
同时,游戏的过程也可以让孩子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2. 培养思维能力相似性的培养需要孩子具备丰富的思维和认知能力。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如故事、童话等,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人、事、物。
同时,还可以采用类比和比喻来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相似性思维能力。
3. 开展主题教育幼儿园老师可以开展以相似性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孩子在共同的主题下开展学习和交流。
这种主题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共同的兴趣,进而通过互动交流来开展相似性主题的学习。
同时,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让孩子感受到相似性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相似性思维。
二、差异性的教育思考1. 积极创造环境差异性的培养需要营造大量的差异化环境,让孩子有机会在不同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不同的教室环境、场景和物品,让孩子有机会感受到不同的氛围、色彩、纹理,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差异化思维。
2. 实施情境教学幼儿园老师可以设计情境任务、问题、观察等多种不同的活动,让孩子在实际环境中探究差异性的思维。
在情境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引导和提示,让孩子能够对实际情境做出反馈和思考,在思维的互动中提升差异化思维水平。
3. 构建多元化学习方式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幼儿园老师可以结合差异性思维的培养,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体验。
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科学原理与方法
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科学原理与方法一、科学原理1.敏感期原理:婴幼儿的大脑在一些特定时期对于一些刺激更为敏感,这个时期称为敏感期。
在敏感期内给予适当的刺激,可以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和成熟。
2.突触可塑性原理:大脑中的突触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的刺激和经验进行调整和重塑,这种机制被称为突触可塑性。
通过提供适当的刺激和体验,可以促进大脑突触连接的形成和加强,从而增强大脑功能。
3.多感官刺激原理:婴幼儿的大脑对多感官的刺激更为敏感,同时接受多种感官刺激可以促进不同感官之间的协调和融合,提高大脑的综合发展水平。
二、科学方法1.提供丰富的刺激:给予婴幼儿丰富多样的刺激,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运动等各个感官的刺激。
可以通过安排不同的活动和环境,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刺激,刺激大脑不同区域的发展。
2.针对敏感期提供刺激:根据不同敏感期特点,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刺激和经验。
例如,在语言敏感期内,可以给予婴幼儿丰富的语言刺激和交流体验,培养其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营造良好的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互动环境,让婴幼儿与大人、同伴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可以通过亲子游戏、音乐活动、阅读等方式,促进婴幼儿的认知、语言和情感发展。
4.强调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婴幼儿大脑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立安全、稳定和温暖的亲子关系,可以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和保障,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大脑发展。
5.重视自主探索:婴幼儿通过主动的自主探索和运动,可以更好地发展大脑功能。
给予婴幼儿一定的自由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尝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总之,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需要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和经验,营造良好的环境,重视亲子关系,鼓励自主探索等方法,全面开发婴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原理的具体应用
相似原理的具体应用1. 简介相似原理是一种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科学原理,它通过找到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推导出一些结论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相似原理的背景和原理,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
2. 相似原理的背景相似原理是基于相似性的推理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两个事物具有相似的特征和属性,那么它们之间很可能存在相似的行为和关系。
相似原理的核心理论基础是“同理心”,即人类能够理解他人和事物的思维和行为,并通过类比和相似性来推导出新的知识和结论。
相似原理最早由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提出,他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行为和特征,推导出了许多观点和理论。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相似原理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3. 相似原理在生物学中的应用3.1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
相似原理在生物分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科学家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形态、生理特征、遗传信息等,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归类。
3.2 药物开发药物开发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科学家需要寻找到可以治疗疾病的化合物。
相似原理在药物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学家通过比较已知的药物和新候选药物之间的相似性,预测新药物的活性和安全性,从而加速药物研发的过程。
3.3 进化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研究生物种群遗传信息的变化和演化过程,相似原理在进化生物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科学家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DNA序列和基因表达模式,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推导出物种的进化历史和亲缘关系。
4. 相似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4.1 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是一种将生物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于工程设计的方法,相似原理在可持续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通过对自然系统中优秀设计原则的研究和分析,将其应用于工程设计过程中,实现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2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一种基于数据和模式识别的科学方法,相似原理在机器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浅谈 相似性原理 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运用
浅谈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运用去年,我园承担了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子课题——“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应用”并被批准为实验基地。
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对“相似性原理”从一般的感性认识向较深的理性认识发展,借助“相似性原理”这一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指导检验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行为,使其更符合科学教育的实际需要,达到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我们将一些体会总结出来。
一、“相似性原理”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当接到这个课题时,我们认真学习张光鉴先生撰写的《相似论》,把学习和运用“相似性原理”结合我园正在实施的“瑞吉欧方案教学”作为实验的重点。
领导负起教科研的责任,组织老师参与课题的学习与研究,打破教师对“相似论”的神秘感,使教师积极地投身到教育实践中去,“相似论”为教师提供了实验的理论依据。
我园是以生成式的探索性主题教育作为本园的基本课程。
在实施主题课程的过程中,首先是主题的建立,如何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即相似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身心特点的事物作为活动的主题呢?老师运用“相似性原理”选择一些来源于幼儿生活、幼儿容易产生兴趣的主题。
因此,在编制主题网络的过程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围绕主题,搜集与主题有关的内容。
如主题“和书交朋友”、“生日”、“学习解放军”等。
例如中D班开展的“汽车”这个主题,老师利用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启发他们谈谈有关汽车方面的经验,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似块),引导小朋友去探索新的知识,让小朋友去搜集各种汽车的图片并将这些图片和家中汽车的玩具带到班上让大家观看,在玩玩说说中既使小朋友认识了不同类型的汽车,又达到了交通安全教育的目的。
为了使小朋友加深印象组织小朋友参观车城,让小朋友画汽车,开展美术展览等一系列活动,循序渐进地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使幼儿头脑中形成新的“相似块”。
老师是在相似幼儿的知识经验上,使教育目标与幼儿头脑中的“相似块”相耦合、相匹配,在“相似块相似的反应”中,加深了对“汽车”这个主题的理解。
“相似性原理”在幼儿各项活动中的应用
“相似性原理”在幼儿各项活动中的应用呼玉华(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实验幼儿园 吉林 四平 136000)摘 要:所谓“相似性原理”就是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规律的一个基本原理。
“科学教育”是教育部的重点课题。
“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是“科学教育”的子课题。
旨在运用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相似性原理,重点研究如何开发学龄前儿童的身心潜能,全面提高幼儿素质。
关键词:相似性原理;幼儿【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377(2016)35-0245-01 “相似论”是我国著名学者张光鉴先生提出的理论,科学家高士琪在张光鉴《相似论》一书所写的序言中如此阐述:“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千姿百态,但究其内在本质,都有相同的哲理,当我们摸清了事物各自迥异的个性后,就需要开始去寻找它的内在的共性,这本是一个明哲,智慧的做法,也是认识事物的最好的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大自然运动的规律,从而站在哲学的高度,通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真谛,相似性原理不是教学方法,是一种思维,是21世纪的教育哲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却往往调动不了幼儿的兴趣,尽管教师用尽各种语言、表情来吸引幼儿,却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进行反思是选材不当,还是老师的语言不够动听,使幼儿不感兴趣?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呢?运用相似性原理,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相似性原理认为,兴趣产生于情绪中枢,当客观对象与幼儿生活学习、经验中所建构、积累、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单元(即相似块)相似匹配,相似激活,相似选择时,兴趣油然而生,使人感觉愉快,而且往往非常愉快,这种幸福感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创造力及深入思考的能力。
换句话说,人的大脑,不管显意识还是潜意识,都是按照相似性进行激活、联系、匹配和重组的,这是大脑信息加工的必然运动形式。
1 运用相似性原理选择教材激发幼儿兴趣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充分考虑我们所选的教材是否相似于孩子头脑中已有的相似块。
幼儿园用 相似性 原理探讨幼儿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用相似性原理探讨幼儿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我们的周围常常遇到这样的事,老师评价上学后的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课、小动作多、懒惰、怕动脑筋、承受能力差………”家长也很委屈:“我在孩子身上花了不少精力和金钱,学琴、学画、学电脑、还有学外语,怎么上学就那么多的不是呢”?做为幼儿园的老师更觉得不可思议:“原来活泼可爱,乐意给老师讲悄悄的话的人,怎么变得胆怯,自卑了呢”?这一连串的问题根源在哪里?是家长的错,还是老师的过?本文试图运用“相似性”原理分析矛盾的根源,从而找到一把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
常言道:“三岁之才,百岁之魂”,学龄前儿童已经进入了人生发展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
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可是在许多人的眼里,素质教育就是多才多艺,教师在学校教数理化,父母在家里培养孩子的艺术专长,加在一起就是素质教育。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就是平日一点一滴培养成的性格──人们按着它的规矩行事,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并成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轻易改变的本性,可见素质与培养习惯是分不开的。
而习惯是由于长期重复练习而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是一个人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行为自动化,一个人从小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毫无疑问将要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对于幼儿来说,素质教育的焦点应该定位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成人的言行、教育对孩子产生迁移默化的影响,“性相近、习相远”,重点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
人们原先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对新的学习就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叫迁移,它有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孩子在幼儿园画画或做手工时,能细心地涂色、剪贴、做游戏时能积极投入,那么上学以后,在书写方面也一定会细心、专注。
反之,如果在幼儿园吃饭时爱跟同学讲话,一会儿推这个,一会儿搡那个,整理卧具、文具、丢三拉四、磨磨蹭蹭,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学习功课时,会产生负迁移,自然就会出现“不专心听讲、小动作多”等问题。
运用相似性原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运用相似性原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相似性原理”在研究学习的“动力系统”建构问题方面倡导:让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学习。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若遇到困难,教师帮助孩子找到过渡的“相似块”(知识经验)作为中介,教师帮助孩子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彼此的相似联系,帮助孩子找到核心的基础知识作为起点,尤其重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而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如何实施和组织,将极大地影响着幼儿主动学习的效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呢?一、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幼儿主动性要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也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培养幼儿主动学习,而游戏是最能发挥幼儿主动学习的活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模仿各类人物、动物,模拟各种事物,使愿望得到满足,兴趣得到培养,身心舒适而愉快。
巧妙地运用游戏活动是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一把金钥匙。
(一)正确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有多种形式的内容,如: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结构游戏、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等等,这些游戏操作起来方便、简易、富有变化、又出效果。
我经过长期的操作和训练,对游戏的选择和操作有了一定的理解。
我觉得在每次游戏活动中应正确选择游戏内容。
在游戏活动中发现,并不是任何一个游戏都可适用于任何时候的教学。
只有适时适地的相似选择和相似匹配,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
例如:在对“语言词汇”的说读训练时,我觉得当小老师及配对游戏最为有效;当幼儿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熟悉了教师的方法后,“找朋友”、“看谁说得快”、“动作表情”、“跳圈”等游戏最为有效;当幼儿已能熟练地掌握一定的说读方法后,“争冠军”、“十二生肖”、“猜猜我是谁”等游戏最为有效。
又如:“娃娃家”这一游戏适合幼儿分角色表演,“娃娃剧院”这个游戏适合音乐舞蹈表演。
(二)让幼儿完全投入到游戏中在活动中,让幼儿觉得老师就是一个亲切的朋友,自己正和朋友做游戏呢,当幼儿完全投入到游戏当中,他的身心是愉悦的,学习主动性自然就很高。
“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早期阅读识字中的运用”研究报告
“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早期阅读识字中的运用”研究报告“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早期阅读识字中的运用”研究报告xx年1月5日,我有幸接触了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子课题——“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应用”,在倾听“相似论”的创始人张光鉴先生的报告时,疑虑重重,什么是“相似性原理”,它是那样的抽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
在听课期间,也积极地和全国各地同行们共同探讨过,到底搞不搞?搞,有多大的效果和把握,教师是否理解,幼儿是否喜欢,家长是否赞同,社会是否认可?一连串的疑问整天徘徊在脑海中。
当听到王红兵老师讲述为什么他要开展早期阅读的原因以及杨瑛老师的示范观摩课时,顿时茅塞顿开。
对呀,五、六年以前,我也同样遇到过王老师所遇到过的困惑,我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当孩子利用他已有的“相似块”来进展早期识字,等到上小学,不就自己去读题,自己学习了吧?这样,不就既减轻家长为他读数学题的麻烦,也增长了孩子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养成吗?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我们承接了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子课题——“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应用”,我选择了“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早期阅读识字中的应用”的课题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我注意弄懂原理,明确方向,不断总结,以脚踏实地、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进展研究与实验,尽管只开展了短短的两个月,研究初见成效。
一、研究的过程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明确研究的方向。
根据本人从北京带回来的关于“相似性原理”的有关理论书籍以及配套教材《帮你早读书》光盘和磁带,认真拜读,然后再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制定了行之有效地理论学习方案,每周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和老师共同学习“相似性原理”的理论知识,并和园领导研究决定,在大班进展研究,以大班为主,中小班为辅进展试验,并确定了课题组成员。
在组建课题组成员时,以保教主任为课题总负责人,教研员、各年龄段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作为成员,要求学历最低是大专以上,并在近两年内在省内论文获奖或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起步比较高,有方案、有组织地进展教研活动。
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的科学原理与方法
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的科学原理与方法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大脑发育快速、神经连接密集,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对于儿童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中,科学原理和方法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首先,儿童大脑的可塑性是科学原理中最基本的概念。
大脑可塑性指大脑对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也就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调整和变化。
婴幼儿期大脑的可塑性很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可以持续发生变化。
因此,通过正确的刺激和训练,可以促进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和潜能的开发。
其次,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的方法需注重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
每个婴幼儿都有独特的发展轨迹和潜能,不同年龄段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因此,科学的方法应根据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进行精细化的干预。
例如,0-6个月的婴儿主要通过感觉刺激和亲子互动来进行大脑潜能开发;6个月到1岁时,婴儿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手眼协调游戏,培养运动能力;1岁到3岁,婴幼儿可以进行一些认知刺激,如语言和图像的训练;3岁以后,可以进一步加强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训练等等。
此外,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的方法应注重情感的培养。
情感对儿童大脑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情感体验对于儿童大脑发育和潜能开发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要重视婴幼儿与父母和保育人员的互动,提供温暖的亲子关爱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此外,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的方法需要提供有质量的刺激。
刺激的质量和多样性对婴幼儿大脑发育和潜能开发至关重要。
例如,多样化的感官刺激可以帮助婴幼儿建立丰富的感知经验;多样化的游戏和活动可以培养婴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多样化的语言输入可以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等等。
总结起来,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包括大脑可塑性、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情感的培养和提供有质量的刺激等。
科学的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方法有助于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和潜能的开发,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努力,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经验。
幼儿园小班找相同教案分享与讨论
幼儿园小班找相同教案分享与讨论幼儿园小班找相同教案分享与讨论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找相同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观察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找相同的活动,幼儿可以加强对形状、颜色等认知的学习,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幼儿园小班找相同的教学活动,并分享一些教案,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
一、找相同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1. 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找相同的活动需要幼儿仔细观察,找出两幅图片或物品中的相同之处,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找相同的活动要求幼儿进行比较和归纳,帮助他们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 认知学习:通过找相同的活动,幼儿可以加强对形状、颜色等认知的学习,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二、幼儿园小班找相同教学活动的设计1. 通过图片找相同: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找出其中的相同之处,可以是相同的动物、植物、形状等。
这个活动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也可以通过图片的内容扩大幼儿的知识面。
2. 通过物品找相同: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物品,让幼儿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加强对物品的认知,同时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幼儿园小班找相同教案示例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加强对形状、颜色等的认知学习。
教学内容:1. 准备一些图片,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让幼儿观察并找出其中的相同之处。
2. 准备一些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物品,让幼儿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
教学步骤:1.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物品示例,向幼儿解释找相同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幼儿观察图片或物品,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并用手指指出。
3. 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讨论,再次强调并加深幼儿对相同的认识。
四、对于这个教学活动的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找相同的活动是一个富有趣味性、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找相同》教案——发挥孩子创造力
找相同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它可以帮助幼儿们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项活动利用了幼儿园孩子们对于比较、对比和寻找相似之间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找出相同之处来锻炼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们希望学生能够:1.大大提高幼儿园小班的观察能力,加深孩子们对事物的认知,让幼儿们培养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
2.学会通过比较寻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同之处,强化幼儿园小班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观察与分类能力。
3.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园小班孩子们体验到发现和分享喜悦,增强幼儿园小班孩子们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1.找相同活动前,老师先给孩子们一些物品,然后让他们通过观察,分辨其中哪些物品是相同的,哪些物品是不同的。
孩子们可以按照形状、颜色、大小等方式寻找相同之处。
2.制作相册为了让幼儿们更好地回忆和记录这项活动,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相册。
在相册中,孩子们可以把相同的物品进行组合,然后用纸板或者其他材料制作出来。
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来做,可以画画、填色、贴照片,等等。
3.分享心得在活动结束之后,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在找相同这个过程中的心得和感受,鼓励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积极分享,不断学习和进步。
三、活动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园小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观察能力,而且孩子们还通过动手实践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大量的锻炼和发挥空间,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找相同是一个非常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
它可以让幼儿们通过找相同之处锻炼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这种活动既能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又可以让他们获取快乐和满足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性原则及其应用
相似性原则及其应用相似性原则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指的是人们在感知和认知的过程中倾向于将相似的事物归类或联系在一起。
这一原则对于人类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相似性原则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相似性原则基于人类在感知和认知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将相似的事物归类的认知特点。
它根据事物在形状、颜色、大小、运动以及其他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它们是否属于同一类或具有某种联系。
这一原则的提出得益于对人类认知过程中的规律和模式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大脑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某种普遍倾向。
相似性原则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形状相似性:人们倾向于将形状相似的事物归为一类或联系在一起。
比如,在图形识别中,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很相似,我们更容易将它们看作同一类别。
2. 颜色相似性:颜色是人类感知中的重要特征,相似的颜色能够使人们将事物归类在一起。
比如,在商业广告中,使用相似的颜色可以增强产品之间的联系。
3. 大小相似性:相似大小的事物更容易被认为是同一类别。
比如,当我们在超市购物时,往往会将大小相似的产品联系在一起,更容易对比和选择。
4. 运动相似性:当事物具有相似的运动方式时,我们更容易将它们归类为一类。
运动相似性不仅体现在物体的真实运动上,也可以是人们对运动的感知。
二、相似性原则的应用相似性原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营销与广告:相似性原则被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和广告宣传中。
借助相似性,可以增强产品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升宣传效果。
比如,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往往保持一定的相似度,以便消费者能够迅速将它们与同类产品进行区分。
2. 教育与学习:相似性原则可用于教学设计和学习方法的选择。
在知识传授中,通过将相似的概念和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归类。
而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查找和利用已有的相似知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力。
巧妙运用“相似论” 提高教学有效性
巧妙运用“相似论”提高教学有效性“相似论”是指从相似性出发,通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联系,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通过巧妙运用“相似论”,教师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新的知识,为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框架,使其能够有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下面将从概念理解、技能掌握以及启发创新等方面阐述如何巧妙运用“相似论”提高教学有效性。
首先,巧妙运用“相似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往往难以直观理解。
此时,可以通过找到与该概念相似的具体例子或者实物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该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时,可以通过找到与该几何图形相似的实物,如建筑物、家具等,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
其次,巧妙运用“相似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
在教学实践技能时,可以通过找到与该技能相似的其他技能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掌握新的技能。
例如,在教学写作时,可以通过找到与写作相似的技能,如绘画、音乐等,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的创造性、表达性等方面的要求,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此外,巧妙运用“相似论”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找到与所学知识相似的其他领域或者问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跨领域的思考和创新。
例如,在教学科学原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原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到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在运用“相似论”时进行考虑。
首先,要确保所选择的相似对象是真正与所学知识相似的,而不是仅表面上的相似。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选择相似对象,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所运用的相似论。
最后,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用相似论,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巧妙运用“相似论”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相似对象,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用相似论,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儿童潜能教学之观察思考(找同类)的操作技巧与指导
二、教师实操指导环节
• 由教师按照以上的教学要求,按照顺序进行演示一遍。 •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
三、点评环节
根据刚才的教师实操示范,由授课教师进行点评。 点评重点: • 1、流程是否完整? • 2、重点是否突出? • 3、学生是否理解? • 4、操作是否到位?
• ①发现了什么?(让孩子自己想) • ②根据孩子观察的角度进行个体引导 • ③重在角度观察的结果进行总结 • a常规分类(引导出) • b要点出小朋友没有点到的点或特殊说到的 • c不要以小朋友喜欢的来分类 • d评价
4、课后记录表
• ①第几张,哪种类型 • ②是否知道找同类,老师个体引导的程度 • ③找出几种同类,是否有依据 • ④思考性是否强,能否独立思考
观察思考(找同类) 的操作技巧与指导
一、知识学习要点
1、观察思考(找同类)的材料准备
2、观察思考(找同类)训练的目的
• 通过对比观察,可以培养幼儿观察、比 较和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训练后,幼 儿几何分析,数学计算,三维感知、空 间方位能力显著提高。
3、观察思考(找同类)的操作要求
1、时间:10~15分钟 2、操作注意点:
浅谈“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早期阅读识字中的应用”汇总1篇
浅谈“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早期阅读识字中的应用”汇总1篇浅谈“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早期阅读识字中的应用” 1起初我听到这个课题时,既感到陌生,又觉得熟悉。
陌生的是不知道“相似性原理”是什么?它是那样的抽象;熟悉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提到“相似”这个词语。
令我矛盾的是:是不是与语文教学中的“近义词”、“反义词”是一个意思呢?悬而未解。
通过园里举办的三天学习班的学习、讨论,我才明白了“相似性“就是客观事物存在同与变异的辩证统一。
在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同和变异。
只有同,才能有所继承;只有变异,事物才能往前发展,但“变异不是差异”这个概念的解释与我事先想象的是完全不同的,我又沉静在迷惑不解之中。
《帮你早读书》帮我解开了这个谜。
拿到教本,翻开一看,发现这本书不是单纯的儿歌、故事,而是配有与内容相关的画面,并且内容都是贴近生活的,可谓是“图文并茂、字体隽秀”,不由的产生喜爱之情。
但又一想新课题,却不知道“相似性原理”怎样才能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应用?“幼儿的潜能”又是什么?心中一片空白,真是无从下手。
正在这时,园里组织我们看了杨瑛老师的光盘——课堂教学的实况录相。
我们边看边进行讨论,渐渐地明白了“幼儿潜能”是幼儿在其发展关键期没有充分得到发展的能力,同时也明白了一点“相似性原理”在识字教学中如何进行应用。
顾虑的是:杨瑛老师的孩子们都是大城市的,不知道我们这个小城市的孩子们能不能喜欢?能不能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法?家长是否赞同?我怀着许多疑问试着上了《帮你早读书》中的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太阳》,教学程序是模仿杨瑛老师的程序进行的。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的参与兴趣特别浓,完全投入到与“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中,就连平时一言不发的魏芊芊小朋友也特别积极,不停地举手回答,而且正确无误。
课下我想:虽然我的思路有些零乱,教学环节不完整紧凑,但孩子们如此喜爱、乐学,如若我课前准备得再充分些,方法再灵活多样些,孩子们是不是会更加有兴趣?肯定是!我顿时毛塞顿开,更增强了对上好这门课的信心。
幼儿园发现相似课程学习心得
幼儿园发现相似课程学习心得第一篇:幼儿园发现相似课程学习心得如何运用《幼儿园领域整合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11月15日星期天,我有幸参加了游老师如何运用《幼儿园领域整合课程》的讲座,本次活动从大体到细微之处都讲述的非常到位,游老师适时的提问也让教师们参与到思考的浪潮中去,使之更易同化,让我对于幼儿园领域整合课程有了全新的了解。
以下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1、理念的转变;2、教育主体与客体;3、正视教育者;4、教学技能的专业化。
一、理念的转变基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亦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很多时候,我们老师会进行填鸭式教育,而这恰恰泯灭了大多数孩子学习求知、探索的热情。
现下如何把这种理念转变过来,才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1、教育需要求变、求新,而教育离不开教育者,所以教育者的改变需要有心,只有抛开传统观念,用心去思考,才能有真正的突破。
假如教育者本身没有求知的欲望,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那教育理念对她而言无非是空谈。
2、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息息相关,哪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多数时候幼儿园、幼儿老师为了使家长满意,总是不断地去迎合家长,导致幼儿园教育呈倾斜状态。
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大方向,是让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注重智。
3、玩中学、学中玩,很多老师担心学的时间少了怕学不到,所以不断地在活动中说,确实老师是说了很多,孩子们现下也学会了,但明天呢、明年呢、往后的任何一个日子里,他能记住吗?!不,这些会很快地被他遗忘在角落里,孤零零地等待着被它的主人从脑海中删除。
整整十年过去了,我却还记得语文老师给我讲的《小桔灯》,因为当时她并不是只叫我们读,而是陪我们玩游戏,最后每个人还用桔子做了一盏小桔灯。
而物理老师叫我们背的什么物质,早已消弭于漫长的时光里了。
二、教育主体与客体教育主体一般指教育者,教育客体一般指教育者的对象也就是受教育者。
但现在很多老师会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单一地只做教育主体,而忽视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实践相似性原理培养幼儿早期识字阅读兴趣与习惯
实践相似性原理培养幼儿早期识字阅读兴趣与习惯实践相似性原理培养幼儿早期识字阅读兴趣与习惯顺昌县实验幼儿园潘琳廖新凤“汉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汉字渗透于学校、家庭、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可以说它是人们生活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孩子在丰富具体的汉字环境中与汉字接触,便会很快地认识大量的汉字,使孩子提早进入自主阅读时期和自由阅读时期,拓展思维空间。
2003年9月,我有幸接触了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子课题——“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早期阅读的应用”。
我们感到“相似论”是一种新的高层次的思维科学,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它的运用价值很强,一旦普及,将是取之不尽的珍宝。
因为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人们以知识,而是教给人们点石成金的指头。
要以此为理论依据,将为幼教改革添上了腾飞的翅膀。
因此,我们就把学习和运用相似论作为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的重点。
下面就把我们在两年中实践相似性原理,培养幼儿早期识字阅读兴趣与习惯的简单体会介绍一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明确研究的方向“相似论”是我们刚刚接触到的一门新的思维科学,我们自身及园内教师都感到不好理解。
为了使我们的课改能真正实现在“相似论”指导下深入开展,我们首先从学习基本理论入手。
把“相似论”的学习作为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集中精力学习。
学习中我们收集了教师提出的几十个问题。
如:学习“相似论”到底有什么作用,以前没有相似论不是也教得不错吗?如何去发现事情的相似,如何建立“相似块”,相似和相同的区别在哪里,学习相似论和脑科学的关系是什么等等。
我们本着《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指导思想,认真领会精神。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明确本园研究课题的目标及研究方向,明白了《帮我早读书》的科学性。
研究目标是利用有趣的文字结构形式增加幼儿的识字量,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方向是培养幼儿学习习惯,通过早期阅读识字活动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二、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与习惯两年多以来,我们注意研究幼儿的心理及生理需要,研究方法是不追求识字量,重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不讲解字型字义,整体认读,只认不写,养成喜欢阅读的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对全体幼儿统一要求,重视幼儿的进步及其潜能的发展。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找相似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找相似一、引言在幼儿大班的数学教学中,找相似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寻找相似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给出一些幼儿大班数学教案中的找相似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找相似的概念找相似是指在一组事物或对象中,发现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性质或特点,然后将它们归纳分类,从而培养幼儿的分类思维和观察能力。
通过找相似,幼儿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物,并形成概念。
三、找相似的教学内容1.形状的相似性: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比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并将它们进行分类。
2.颜色的相似性:给幼儿展示一组不同的颜色,让他们找出相似的颜色并进行分类,比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3.大小的相似性:给幼儿展示一组不同大小的物体,让他们找出相似的物体并进行分类,比如大、中、小等。
4.数量的相似性:给幼儿展示一组不同数量的物体,让他们找出相似的数量并进行分类,比如一、两、三等。
四、找相似的教学方法1.观察比较法:通过展示不同的事物或对象,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并进行分类。
2.游戏和活动法: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通过参与游戏和活动来找出相似之处,并进行分类。
3.图片和图片比较法: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幼儿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并进行分类。
4.贴画法:让幼儿使用贴画或颜色纸等材料,根据相似的特点将它们贴在一起,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五、总结找相似是幼儿大班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找相似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教师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找相似。
以上是关于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找相似的一些内容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论的原理和应用
相似论的原理和应用一. 相似论的原理相似论是一种基于相似性原理的分析方法,通过寻找和比较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联和规律。
相似论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相似性度量:相似论的核心是测量和评估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
相似性度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计算两个对象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或相似性指数等。
不同的问题和数据类型会选择适合的相似性度量方法。
2.相似性比较:相似论通过将不同对象进行相似性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和差异,从而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潜在规律。
相似性比较可以基于不同的属性和特征进行,例如基于数值属性的相似性比较、基于文本内容的相似性比较等。
3.相似性度量的权重:在相似论中,不同的属性和特征往往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和权重。
因此,在进行相似性度量时,需要考虑和设置不同属性的权重。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分析的目标和具体领域知识来确定权重。
4.相似性阈值:相似论中需要设定一个相似性阈值,用来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似。
如果两个对象的相似性超过了设定的阈值,则认为它们是相似的;否则,则认为它们不相似。
二. 相似论的应用相似论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可以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以下是一些相似论的应用案例:1.推荐系统:相似论在推荐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将用户与其他具有相似兴趣和偏好的用户进行比较,可以为用户推荐相关的产品、文章、音乐等。
相似论可以帮助推荐系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2.数据聚类:相似论可以应用于数据聚类问题中。
通过将不同的数据点进行相似性比较,可以将它们分组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簇。
数据聚类可以用于市场细分、社交网络分析、图像分析等领域。
3.搜索引擎:相似论在搜索引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用户的查询与数据库中的文档进行相似性比较,可以为用户提供与其查询相关的最佳匹配。
相似论可以使搜索引擎更加智能和精准。
4.舆情分析:相似论可以用于舆情分析中,通过比较不同社交媒体上的帖子、评论等,可以了解用户的情感倾向和意见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运用
去年,我园承担了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子课题——“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应用”并被批准为实验基地。
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对“相似性原理”从一般的感性认识向较深的理性认识发展,借助“相似性原理”这一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指导检验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行为,使其更符合科学教育的实际需要,达到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我们将一些体会总结出来。
一、“相似性原理”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当接到这个课题时,我们认真学习张光鉴先生撰写的《相似论》,把学习和运用“相似性原理”结合我园正在实施的“瑞吉欧方案教学”作为实验的重点。
领导负起教科研的责任,组织老师参与课题的学习与研究,打破教师对“相似论”的神秘感,使教师积极地投身到教育实践中去,“相似论”为教师提供了实验的理论依据。
我园是以生成式的探索性主题教育作为本园的基本课程。
在实施主题课程的过程中,首先是主题的建立,如何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即相似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身心特点的事物作为活动的主题呢?老师运用“相似性原理”选择一些来源于幼儿生活、幼儿容易产生兴趣的主题。
因此,在编制主题网络的过程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围绕主题,搜集与主题有关的内容。
如主题“和书交朋友”、“生日”、“学习解放军”等。
例如中D班开展的“汽车”这个主题,老师利用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启发他们谈谈有关汽车方面的经验,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似块),引导小朋友去探索新的知识,让小朋友去搜集各种汽车的图片并将这些图片和家中汽车的玩具带到班上让大家观看,在玩玩说说中既使小朋友认识了不同类型的汽车,又达到了交通安全教育的目的。
为了使小朋友加深印象组织小朋友参观车城,让小朋友画汽车,开展美术展览等一系列活动,循序渐进地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使幼儿头脑中形成新的“相似块”。
老师是在相似幼儿的知识经验上,使教育目标与幼儿头脑中的“相似块”相耦合、相匹配,在“相似块相似的反应”中,加深了对“汽车”这个主题的理解。
幼儿是在内在兴趣需要的基础上探索学习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充分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实验过程中,无论从课程主题的选择、编制网络、项目活动的设计等,用“相似性原理”指导教改,教学失误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此外,我们要求老师在备课、上课、评课及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以“相似性原理”为依据,建立符合“相似性原理”的教法。
例如中C班老师教儿歌《我是三军总司令》,老师通过直观的教具、图片、字卡,让小朋友看VCD中的录像,去调动小朋友贮存在头脑中的“相似块”,又很注意板书关键词,让孩子在记这首儿歌的时候给思维有个依托,因为文字符号是思维的载体。
同时做到图文结合,借助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思。
重视声音、图像、语义、符号的共同作用,从内容方面能相似于孩子的知识、经验、兴趣点,从形式方面能将图像、声音、语义、符号四方面相匹配,打通了孩子们学习的快速通道,取得了比较好的
教学效果。
在评课中,老师指出了不足的地方是没有将小鸟与飞机、小龟与坦克、小鱼与军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用浅显比喻的手法帮助小朋友去理解,没有相似于小朋友形象思维的特点。
因此,我们对课的评价是:如果课上得成功的肯定有了相似性,不成功的则违背了“相似性原理”。
“相似性原理”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为我们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方法上的保证。
[幼儿园教案网]
二、“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运用
我们知道幼儿在其发展关键期未充分得到发展的能力就是幼儿的潜能。
如何运用“相似性原理”开发幼儿的潜能呢?这如播种有时、收割有时、教育也有其适当的时期,这就是关键期。
我们要及时把握孩子的关键期,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的特质,输入优质的“相似块”,为其终身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园抓住0—6岁幼儿时期人类潜能开发的的黄金时期进行科学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抓住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实施英语教学,运用“相似性原则”指导幼儿英语教学,从英语和母语习得经验的相似性来进行英语教学,充分利用幼儿学习英语年龄上的优势,让孩子直接进入英语的思维,强调从听英语开始,把听、说当作幼儿阶段学英语的重点,这也相似于“母语习得”的听、说、读、写的原则。
遵循语言习得的理论,营造了听觉和视觉的语言环境,每天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小朋友在饭前饭后、睡觉前起床后、空余时间听英语,班上电脑、VCD、录音机、电视机等教学设备为小朋友学英语提供了方便,为小朋友输入一个听的过程,自然说的能力也逐渐建立,听够了才能说,用量变带来质变。
在培养小朋友说的方面,老师与幼儿搞相似,相似于孩子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选用一些与幼儿日常生活、学习、活动贴切的内容,幼儿很容易进行“相似块”的匹配,觉得学英语并不难,增加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其学习的兴趣能持续下去。
老师常常鼓励幼儿将所学到的英语单词和句型去对小伙伴说,互相交流。
“What’ your ame?”“My ame is……”让小朋友学以致用,将学到的英语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会用英语来邀请小朋友和自己玩。
“Let’ lay a game.”老师相似于孩子的“好夸奖”的特点,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语言潜能,就是要解决好幼儿学习英语的“动力系统”的建构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为了引导幼儿迈入学习的乐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老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学会运用“相似性的原理”调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游戏、图片、实物、戏剧、情景表演等形式刺激幼儿的感官,调动幼儿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相似块),为知识的迁移发挥中介的作用,让幼儿产生兴趣,幼儿就会主动学习。
例如大班的英语课,老师抓住相似幼儿的“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学习新句型之前,让小朋友看VCD中的与课文有关的片断,抓住幼儿喜欢动物的天性,让小朋友模仿猴子和公鸡的动作,又通过手偶的形式让猴子和公鸡进行对话:“Come out and lay with
m e.”“Sorry,I can’t.I have a cold.”引起孩子的兴趣,让幼儿先感知,形成有关对话内容的信息(相似块),然后通过图片、教具、情景表演等教学手段,将在幼儿大脑中的“相似块”与教师教学的内容进行激活重组,相匹配、相碰撞,使幼儿自然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由于幼儿对英语有了兴趣,自然会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因此,激发求知欲,培养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加强了幼儿语言潜能的开发。
我园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运用“相似性原理”进行英语教学,开发了幼儿的语言潜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荣幸地承担了国家级的课题,并成为中美合作“心智美育”国际儿童教育研究心智英语教育实验基地。
三、“相似性原理”在家园配合中的运用。
幼儿园和家庭好比幼儿教育的一车两轮,只有两轮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我们通过开家长会、办园报、家园信箱,向家长展示成果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先进的幼教理论,达到理念一致。
我园将“相似性原理”、“如何开发幼儿潜能”向家长作了专题讲座,并将我园是教育部“科学教育”子课题——“相似性原理”的实验基地告诉家长,以达到家园同步的目的。
有些家长由于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片面追求知识的量,让孩子像一个“容器”一样塞得越多越好,埋怨幼儿园没有让幼儿早写字等现象,我们运用“相似性原理”指导家长要相似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情感、社会性,不要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拔苗助长,明确开发幼儿潜能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家长走出教育子女的误区。
引导家长在如何提高幼儿智能的同时不要忽略孩子的性格品质在关键期的培养,家长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文化修养、心理品质、言谈举止、价值取向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给孩子的个性品质打上一定的家庭烙印。
特别是父母遗传、言传身教的“相似性”,铸造了孩子的性格品质。
因此,组织家长学习“相似性原理”和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及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