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本质是讨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的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的本质是讨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的,最早的哲学来自宗教,希腊语哲学意思是“爱智慧”古代文明中对哲学的研究最多的民族是古希腊人;中国古代在哲学上也有很高的建树“阴阳相生相克”“金木水火土”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德国人马克思和恩格思在总结了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马克思主意哲学;哲学是一门抽象性思维的科学,是理论思维结晶的学说,以存在为自己懂得研究对象.但是这个对象的存在不是具体而是总体的,如果对总体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上或幻想上,就不是哲学.只有人们研究存在总体,对于存在本质的认识达到理论思维,才是哲学.从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上来看,哲学是关于中介的科学.哲学研究总体的存在,必须以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中介.所以可以说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但是认识始于直接性,并不是说哲学也直接的与总体的存在发生关系,大部分人都知道哲学是以理论思维作为自己的手段的学说.因为哲学是抽象性的,所以它必须要通过其他科学这个中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从人类认识的角度来看,哲学是历史的科学,也是思维着的历史的科学.各门对存在的特定领域或方面的认识,都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哲学以科学认识为基础,达到对存在总体的认识,也只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才能实现.因而哲学也是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生活是人对活着的劳动行为的认识,对社会世人间的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态度和对自我人生的价值使用和评价.生活是人们从出生到死亡这段过程的体验和活动,是人对人生意义的看法和态度,是对人类自己的进步研究.生活之于人是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而人在生活的同时给自己了一个活着的目的,而这些目的使人的生活有了意义.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学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关系那哲学是对生活世界的总体性思考.所谓生活世界就是指lh 人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所开展出来的世界.人是生活世界的主体,中心和"主人",离开了人或者人的生活,就没有什么生活世界,而从人的生活本质上是人的自我生成过程的意义上来说,生活世界无非就是自我生成之域人类是世界的主体,有了人的世界才是一个完善的世界.人活着就为了生活,而如何能生活得更好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哲学是人类对生活研究的理论思维,它以生活为基础,把研究的结果以理论的形式给人一种指导.人类对自己的研究或是对世界万物的研究也是为了人类自己能更好的生活与世界上.哲学研究人类对各个科学的概念理论研究,它对概念的理论思维又重新指导着各个科学领域.哲学的历史就是一个愈来愈贴近人的现实生活的过程.生活之树常青,生活的生成性必然使前一个时代的哲学与后一个时代的生活发生断裂,这时就要求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生活之于人来说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目的,只有以生活为基础的理论指导指引着人的生活方向,人才能更好的体会到生活的价值.人的生活是哲学的最基础部分,没有了人的生活也就不存在什么哲学了.哲学作为一种抽象性的学问,总是符合它来源于人的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一基本原则.可见哲学从生活中来,是人们对生活的提炼,生活是哲学的基础和基石,是哲学的母亲.而哲学又以理论的方式来指导的人们的生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为了自己的哲学信仰而献身;有人会回答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许多哲学家的确是这样来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这一活动的,但是,一方面,虽然有真诚的以“治国平天下”为职志的哲学家,但也存在仅仅把它作为口号的伪君子,或者是在公心之下“兼运”私利者,最典型者也许莫过于孔子,孔子创立儒学的公心“天地可鉴”,然而论语中却有这样一段,孔子的弟子樊迟问稼,两问孔子均不语,樊迟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另一方面,治国平天下并不能解释所有哲学家从事哲学的初衷,比如,犬儒学派和以哲学为手段者;看来,我们必须给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中国古代的唯心论思想
中国古代的唯心论思想通常使用的"唯心主义"一词,是指一种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译自西文Idehism,指在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强调精神是起决定作用的,第一性的,精神比物质更为根本。
以此来反观中国古代哲学史,从孔子的"畏天命"到程朱的理一元论、王学的心一元论,唯心主义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是围绕着"天人"、"形神"、"有无"、"力命"、"理气(道器)"、"心物(知行)"等独特范畴而展开的,在思辨中,唯心主义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而显现出迥异的特征。
从先秦逐步展开的"天人之辨"是中国人对物质和精神问题的集中思考。
三代以来,"天"被视为有意志有人格的至上神,它创造并主宰了世界。
孔子的"天命"、墨子的"天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孟子更以"天"为第一性的本原,认为它是人的心性的来源,它赋予人以良知、良能,所以尽心可以知性知天,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
两汉延续了"天人"关系的探讨,董仲舒把儒学神学化,构筑了一个"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的世界模式,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人本于天,道出于天,竭力以天的意志来说明人事。
两汉时还发展了"天人之辨"的另-个侧面,即"命"与"性"的关系。
董仲舒以"偷"为上天的命令,认为人的性情就是天赋予的,所以人要自觉地服从命运的安排,从而宣扬了宿命论的思想沿此路下来,又演变为魏晋南北朝时的"命"与"遇",隋唐时的"命"与"力",和两宋时的"性"与"习"的探讨。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三种本体论范畴
2011.10.28日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三种本体论范畴一。
物质本体论最早提出是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
杜林认为,思维的本质是把事物综合为一个统一体,所以一旦,我们要思考存在物或者存在本身,其实就是把它思考为一个统一的对象。
所以,存在的统一性是世界的真实状态。
恩格斯本人反对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世界的存在本身是统一性的前提。
只有一个世界先存在哪里了,才谈得上有统一性。
后来列宁就在他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当中发挥了恩格斯的这个观点,就把马克思的认识论发挥为:物——感觉——思想。
物质>感觉>思想这种模式主要强调第一个环节的重要性和原初意义,所谓“主体性”主要是在思想最后综合感觉而言。
而在物质——感觉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或者条件是什么似乎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所以这样,物就成了我们经验、感觉的唯一来源,但是我们的意识、思维究竟是如何从这个物质里面派生出来的其实并没有讲清楚。
这里确证了两个原则:从起源意义上物质在先。
在人的知识的产生这个方面来讲,也是物质在先。
但这个原则却成了马哲学界很长时间内的占据统治地位的学说。
尤其是八十年代。
二。
实践唯物主义这种范式主要是针对上述这种范式产生的。
最早提出这种实践唯物论的是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卢卡奇、葛兰西和科尔施共同点是都强调,人的实践活动在认识和历史中的核心地位。
基本立足点是物质>实践<主体(人)认识的基础既不是仅仅是物质,也不仅仅是主体,而是实践。
实践作为一种中介性活动把我们和物质勾连起来。
实践是一种居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一种现实活动。
实践有很宽泛的意义,有时候可以说是劳动或其他的活动,当然主要是指“社会活动”。
实践的含义1,亚里士多德的实践(Praxis)(区别于制作【poiētikē】)实践科学与制作科学的内容和区分2,马克思的实践(感性活动)(包括了制作和劳动),并且强调作为社会历史活动思考题:人类的知识是思想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和抽象思辨?还是来自于对我们实践活动的反思?人类知识的产生在上述哪一个环节中最关键?很多时候,我们的知识是通过反思实践获得的,例如现代的实证科学【主要是通过实验,比如袁隆平,不是理论家科学,而是典型的实践家】。
西方哲学史—物质与精神(五篇模版)
西方哲学史—物质与精神(五篇模版)第一篇:西方哲学史—物质与精神古希腊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 | ***古希腊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学院:******** 学号:******* 姓名:***从现代哲学观点看,人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实体。
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补充。
人的世界也因此具有物质精神二象性。
自古希腊哲学文化开始繁荣之际,在大量众多的神学论中开始诞生如米利都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等的自然哲学思想,与宗教不同,他们更加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即人类对物质的客观存在具有初步认识,即便当时还不成熟。
而自苏格拉底起,他主张客观真理,认识事物的可能,并且首次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这就是现代精神文明的雏形。
古希腊哲学与现代哲学的渊源都是可以逐步去深究的。
物质精神二象性人的本质问题,就是哲学的本质问题。
人与物的关系实质上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从人的角度表述的哲学基本问题。
不少人对物的偏执崇拜是唯物主义,对精神的单纯追求则出现不完整的世界观。
道德冲突的实质就是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冲突。
物的功能迅速提高,人的道德却徘徊不前,这是人类的智慧与道德的“精神分裂症”。
爱因斯坦写道:“物理学当前的局面可以概括如下:有一些现象可以用量子论来解释,但是不能利用波动理论来解释,如光电效应;有一些现象只能用波动理论而不能用量子论来解释,如光遇到障碍物会弯曲的现象;但是又有一些现象既可用量子论又可用波动论来解释,如光沿直线传播。
那么对于这么多对光的定义,到底哪一个才能确切说明其特性,最终证明,波粒二象性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结果。
波粒二象性是物质的辩证属性,从此也体现了现代物理学的新思维方式,更反映出,在辩证物质与精神的观点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物质与精神的在当代社会下的相互依存关系。
不得不说,物质有点像粒子,精神有点像波,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是互补的。
例如:物质是本原,精神是派生物;物质是实体,精神不是实体;物质无需载体,精神必须以物质为载体;物质受时空限制,精神不受时空限制;其次,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都是必须的,故从哲学的立足点出发,我们必须同意物质精神二象性这一说法。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超详细整理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来自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从哲学本义上看,哲学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的。
b.从哲学的功能上看,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4、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产生于实践。
(2)实践需要哲学。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世界观用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世界观人人有,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而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
★(2)联系: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
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具体知识分类(1)自然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2)社会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3)思维科学知识: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6、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政治】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资料(详细)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资料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
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由:这是由哲学的特点决定的;是任何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它是解决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一切哲学体系的基本路线和方向。
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它为研究哲学发展史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性线索;它提供了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的科学标准;它是反对形形色色唯心论、不可知论的锐利武器;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
哲学专题---辩证唯物论(含历年高考主观题命题角度)
哲学专题:辩证唯物论高考层面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辩证唯物论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核心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对应教材单元题目是“探索世界”部分,分为第四、第五两课。
在哲学体系复习时,需要把哲学体系与目录对接,且称之为“哲学双体系复习”。
同时可以引入思维导图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如果能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哲学体系,效果会更好。
这里提供一个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结构图,仅供参考。
辩证唯物论主要原理及方法论: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唯物论)(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哲学,角度,问题]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探讨哲学究竟该如何定位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探讨哲学究竟该如何定位其实,哲学的元问题应该是哲学自身的身份问题,即哲学究竟该如何界定和定位的问题。
如果连哲学自身的身份都不能够确认,那么,哲学的所有讨论注定是没有结果、没有前途的。
正因如此,德里达才说:了解什么能被称为哲学的问题总是哲学的真正问题,是它的中心,它的根源,它的生命原则。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哲学自身的身份不明或定位不清,当今的哲学总是可怕地以一种非哲学的方式似是而非地诉说着哲学的问题,以至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哲学在今天看来还像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张世英说:在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我们所广为宣传的哲学基本上属于西方传统的概念哲学的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哲学的看法有所改变,但未脱旧的案臼。
时至今日,人们一听到我这里讲的哲学是什么这个题目,首先想到的答案很可能就是,哲学是在抽象概念里打圈圈的学问。
舍斯托夫说:二千五百年来,人们对定义哲学的本质作了无数次尝试。
但是迄今为比,在贤明和爱好者的宠儿公认代表之间还未达成协议。
到底该如何来定位哲学的学科形象?这个问题的讨论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密切相关。
所以,讨论哲学的学科定位需要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说起。
一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统摄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和核心问题。
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权威且明确的表述:哲学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对世界的本质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出根本性的解释,始终包含和存在着一个基本问题,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任何哲学包括现代哲学都没有也不可能超越哲学的基本问题。
应该说,当今哲学界早己接受并习惯了把思维和存在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当成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种权威表述。
笼统地说,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当成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未尝不可。
因为人的全部活动的确有一个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也的确只有哲学能够作出根本性的解答。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两方面的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这种一元论哲学同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本原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世界统一物物质。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总之,万物统一于物质。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具体形态无限丰富多样,但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2)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①这一原理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可以从物质运动中获得解释和说明。坚持这种观点,就可以有力地批判和抵制一切唯心主义,树立起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②这一原理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性去改造世界,而绝不能从主观想象和本本条文出发。
唯心主义: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
唯心主义: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本文导读:应该说,“理念论”比“唯心主义”翻译得更为准确,后者已成为通用的词汇。
如今学界将柏拉图形上实体的“eidos”(forms),称为“理型论”,用以区别观念论的观念(ideas),观念是由经验而来;柏拉图的理型,却不是由经验而来的;因此,“理型”会是比较适切的翻译。
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则认为哲学可分为两大派别,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或理念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用非马克思主义的话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绝对客观的,也是绝对物质的,都是绝对真实的,万事万物自我演化的,独立于意识之外。
而唯心主义的核心是世界不是绝对客观的,世界依附于意识而存在,无客观实践论证坐标。
唯心主义对心(广义)的定义:一切抽象事物的总称。
对praktisch-idealistisch的翻译和诠释中可知,唯心主义并不是哲学领域里独有的现象。
那么,这个“实践的唯心主义”是如何定义的呢?它与哲学唯心主义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马克思(Marx)在《费尔巴哈》中的另一段话为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线索:对现存经济界限的这种唯心主义的表达(idealistische Ausdruck),不仅仅是纯粹理论上的,而且也存在于实践的意识(praktische Bewu?tsein)当中;就是说,使自己获得独立并同现存的生产方式对立的意识,不仅构成宗教和哲学,而且也构成国家。
这里,人们的社会意识被分成两大类:实践的意识和理论的知识。
公共权力或国家被归之于实践的意识。
这个分类对于扩展唯心主义这一概念至关重要。
既然公共权力的一般本质是意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它就可能变成唯心主义化的权力——国家。
唯心主义的概念只有对于意识这种第二性的事物才是有意义的。
根据这段话所蕴含的广义唯心主义的定义,与哲学唯心主义定义中的“存在”(自然界)相当的角色是“经济界限”(社会化的自然),也可称之为“社会存在”;而与“思维”(精神)相当的是“意识”,包括理论的意识(如哲学)和实践的意识(如社会权力)。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教材“阅读与思考(材料分析题)”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教材“阅读与思考(材料分析题)”汇总(附分析答案)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追求智慧的学问(一)哲学的起源阅读与思考1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
黑格尔认为,哲学以绝对精神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已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问题:1.概括上述对哲学理解的共同点,并与同学分享你的理解。
【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是用最普遍的概念、最一般的范畴和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来把握世界的。
】2.哲学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说法?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其他的说法如,“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等。
】阅读与思考2◆柏拉图的《泰阿泰德》中说:“因为‘惊奇’这种经验确实是爱智者(哲学家)特有的。
除了惊奇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说:“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
”问题:1.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同学分享一下: 你曾经因为好奇提出过哪些问题?你为什么会提出和思考这些问题?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很多。
提出和思考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变得智慧,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2.结合上述材料,围绕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是否有了好奇心,哲学就能产生? 【有了好奇心,哲学才能产生。
但哲学的产生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有关系,光有好奇心是不行的。
】◆是否有了好奇心,人们就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世界?【不是。
黑格尔哲学中的存在与精神的关系
黑格尔哲学中的存在与精神的关系黑格尔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被誉为“现代哲学之父”,他深刻探讨了存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
对于黑格尔来说,存在与精神并非孤立存在的概念,而是密切相关且互相影响的两个方面。
存在是绝对的存在,而精神则是主体意识的组成部分。
在黑格尔看来,存在与精神之间存在着一个dialectical(辩证的)关系。
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的过程逐渐实现对立的统一。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讨论了存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认为存在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还包括了主观存在的精神世界。
在黑格尔看来,精神是存在的内在本质,而存在则是精神实现自身的外在表现。
黑格尔进一步指出,精神在现实世界中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来实现自身。
存在是精神的物质表现,精神则是存在的内在动力和力量。
在黑格尔的体系中,存在和精神是统一的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全貌。
黑格尔强调了存在和精神的关系对人类认识世界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对于黑格尔来说,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和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而存在则是精神实现自身的外在条件。
在理性的引导下,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并逐步实现精神与存在之间的统一。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存在和精神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和演化的。
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和认识过程不断地塑造和改变存在,从而实现自身的目的和价值。
存在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受到精神的影响和改变,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关系。
综上所述,黑格尔哲学中的存在与精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存在不仅仅是物质世界的客观现实,还包括了主观存在的精神世界。
精神则是存在的内在本质和动力,通过不断发展和实践活动来实现自身。
存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全貌。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为我们理解存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苏格拉底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思想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
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
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
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他将精神和物质明确对立起来的观点,成为哲学史上的滥觞。
真理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
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
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
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
浅谈哲学精神需求
浅谈哲学精神需求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十分闻名的命题:“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由于人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因这人必然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人类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又相互转化。
不管如何,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老是同必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老是同一按时期人们的思维、爱好、适应联系在一路的。
人类的这两种必然的需求,从来都是十分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从来都映现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突出的时期特色,而不具有超越时刻、空间的特点。
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什么是精神需求”,尚无定论,可是,回答人的精神需求,既能够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予以阐释,也能够从伦理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试探。
本文所讨论的人的精神需求问题,那么是着眼于人同社会的关系。
所谓精神需求,是人们因社会环境和条件的阻碍,对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社会平安等等有关心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所产生的精神方面的强烈要求。
精神需求依托于物质需求,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有时还阻碍物质需求的动向。
因此,它是咱们熟悉社会的进展、转变所必需常常关切的极为重要的社会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展,目前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发生了新的转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发生了专门大转变,并显现了许多新特点。
因此,从理论上熟悉人的精神需求,不管是关于人们在新的时期条件下实现自我完善,仍是正确引导人们的精神需求方向,维持社会稳固,或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开展,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心理学家以为,需求即期望。
期望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
因为人有思维,成心识,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就产生了期望。
期望是人类生生不息、世代绵延的原动力。
若是没有这种需求,人类就会永久地生活在茹毛饮血的野蛮社会,不能进入到健康向上的现代文明社会。
人类的期望常常地表现得十分强烈,只只是因人因时因地表此刻不同的方面,物质方面,如生活、工作的条件,也确实是人们常说的硬件设施与硬环境;有时表此刻精神方面,如爱情、艺术、文学、科学、道德,等等。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篇: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的来源: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不是凭空产生的。
常见错误说法“哲学是哲学家头脑里自发产生的”。
2.哲学的定义:①本意角度:爱智慧。
注意爱智慧≠智慧本身。
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变聪明,而不是等同于智慧本身。
②世界观角度: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
注意:从主体角度看——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家,并非人人;从特点角度看——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③方法论角度:哲学是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的统一,而不是仅包含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④具体科学角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常见错误说法:第一种情况颠倒二者的顺序,如哲学是具体的基础,或是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第二种情况乱加定语,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从性质上来看,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非科学的哲学不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故而,简单的说哲学能促进社会或是人的发展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第三种情况混淆关系,误认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际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此外常见错误说法还有夸大哲学的作用,如哲学=科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的产生或发展等等。
⑤时代精神角度: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不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神,只有正确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主观唯心主义
共同点: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 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于意识
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哪些属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界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唯物主义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3、水是万物的本原。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庄子· 齐物论》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小白鱼悠闲地游出 来,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知 道鱼是快乐的?” 庄子回说:“你不是我,怎么 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 惠子辩说:“我不是你,固然 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照此而 推,你既然不是鱼,那么,你 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显的 了。”
代表人物:王守仁、贝克莱
2、客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理、理念、宇宙精 神、绝对观念等)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 化和表现。
代表人物:朱熹、柏拉图、黑格尔
小结:
唯 心 主 义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看作是世界 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 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 客观精神的外话和表现。 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 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 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 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 赖于人 的主观精神。
你也 将许 永 远 不 能 醒 来
你 可 以 不 醒 来
……
安瑟伦是中世纪出名的神学家。他宣称世界是由 “全能的上帝”创造的,上帝是宇宙的“主宰”, 它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无神论的代表人物高尼罗提出:上帝能否创造一块 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 “当然能,上帝是万能的!” “既然上帝有一块石头举不起来,怎么能说是万能 的呢?” “上帝万能,它能举起所有的石头。”
意识与物质的哲学争论
意识与物质的哲学争论哲学家们对意识和物质的关系进行了漫长而深刻的探讨,引发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争论。
意识是指人类内在的主观体验和思维活动,而物质则是外部世界的实体和物质形态。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界和科学界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哲学争论,探寻其中的奥秘。
古代哲学家们对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
柏拉图认为意识是超越物质的灵魂之窗,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意识来源于身体对外界的感知。
这种双方观点的碰撞使得哲学界产生了许多深刻的讨论和思考。
进化论与心灵哲学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进化论和心灵哲学相继兴起。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意识是逐渐演化而来的产物,而心灵哲学家则认为意识是超越物质的存在,无法用科学方法完全解释。
神经科学视角近年来,神经科学的发展为意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神经学家们通过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试图揭示意识产生的神秘机制。
然而,即便是最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完全揭示意识的本质。
综合以上观点,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存在诸多争议的领域。
哲学家、科学家们各持己见,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
或许,意识的本质永远是一个谜团,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去探索和理解。
在这场意识与物质的哲学争论中,我们看到了人类对自己和世界的探索精神,也看到了思想碰撞的火花。
无论最终的是什么,这场争论都将激发更多的思考和思想的碰撞。
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继续前行,探寻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奥秘。
这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哲学争论,一场永不停歇的思想之旅。
在这场哲学争论中,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依然没有定论。
我们需要尊重不同的观点,持开放的心态去探索这个复杂而神秘的问题。
或许,正是在这种探索中,我们会逐渐接近真相的边缘。
本文旨在探讨意识与物质的哲学争论,展现了古代观点、进化论与心灵哲学、神经科学视角以及综合观点的不同观点和思考。
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发,进一步思考这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哲学的形而上学
哲学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讨论现实的本质及其基本原理、原因和规律,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形式和实体,包括物质、精神、时间、空间、因果、存在等基本概念。
形而上学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哲学思考的核心,它涵盖了许多重要哲学问题和思想。
1. 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形而上学有很多基本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存在和本质。
存在是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存在就没有事物。
而本质是指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它与存在密切相关,是存在的表现和体现。
形而上学还包括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实体、物质、精神、时间、空间、因果、关系、数量、质量等,这些概念都是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2. 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形而上学的研究有很多分支,它主要关注的是存在和本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问题:(1)存在的本质是什么?存在是如何存在的?(2)实体的本质是什么?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什么?(3)时间和空间是什么?它们有什么本质属性?(4)因果关系是什么?有没有必然因果关系?(5)关系是什么?它们有什么本质属性?(6)数量和质量是什么?它们有什么本质属性?这些问题涉及到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
3. 形而上学的历史形而上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被认为是最早的一种形而上学理论。
在中世纪,形而上学成为了哲学的一种主要学派之一,对欧洲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现代哲学中,形而上学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康德的批判哲学重新审视了形而上学的概念和问题,提出了“本体论上”的重要命题,标志着形而上学从当时哲学大趋势中的最低点重新崛起。
4. 形而上学的现代发展在现代哲学中,形而上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些新理论对形而上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中,形而上学的概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量子力学中的“超越定理”和相对论中的“空间-时间”概念。
哲学的原理
哲学的原理哲学作为一门探究人类思维、存在、价值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其原理涵盖了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哲学的原理可以从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和美学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认识论是哲学的重要原理之一。
认识论研究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和本质,探讨认识的来源、形式、结构和发展规律。
在认识论的范畴中,存在着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讨论,以及关于经验和理性之间的关系。
认识论的原理不仅涉及到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客观性,还涉及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认识与社会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其次,形而上学是哲学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形而上学研究存在的本质、实体的属性、变化的规律和世界的根源等问题。
在形而上学的范畴中,存在着对物质和精神、时间和空间、因果和可能等问题的探讨。
形而上学的原理不仅涉及到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建构,还涉及到宇宙的结构和本质等诸多问题。
再次,伦理学是哲学的又一个重要原理。
伦理学研究人类行为的规范和价值,探讨善恶、正义、自由、责任等问题。
在伦理学的范畴中,存在着对道德规范和道德选择、人的自由和人的责任等问题的探讨。
伦理学的原理不仅涉及到人类的道德行为和社会关系,还涉及到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和谐等诸多问题。
最后,美学是哲学的最后一个重要原理。
美学研究艺术的本质、美的规律和审美的体验,探讨美的概念、美的标准和美的功能等问题。
在美学的范畴中,存在着对美的定义和美的形式、美的价值和美的意义等问题的探讨。
美学的原理不仅涉及到艺术创作和审美鉴赏,还涉及到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等诸多问题。
总之,哲学的原理涵盖了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和美学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原理不仅构成了哲学的基本框架,还为人类思维、存在、价值等基本问题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通过对哲学的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思维和存在的本质,促进人类的思想和文明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的本质是讨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的,最早的哲学来自宗教,希腊语哲学意思是“爱智慧”古代文明中对哲学的研究最多的民族是古希腊人。
中国古代在哲学上也有很高的建树“阴阳相生相克”“金木水火土”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德国人马克思和恩格思在总结了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马克思主意哲学。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学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到讨论中,诸如哲学与时代、哲学与生活世界、哲学与现实、哲学与人的生存等话题,其实都是这一讨论的部分。
其实,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一个永恒话题。
一方面,哲学的历史就是一个愈来愈贴近人的现实生活的过程。
古代哲学关注的是客体、对象世界,近代哲学以人的认识为对象,现代哲学讨论的是科学的发展和人对生活的体验、感受。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越来越生活化、哲学的地位越来越“平民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生活之树常青,生活的生成性必然使前一个时代的哲学与后一个时代的生活发生断裂,这时就要求哲学回归生活世界。
所以,每当时代发生变迁,既有哲学的解释力无法包容生活或者说生活越出了哲学的解释框架时,就会产生哲学回归生活的呼声。
而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状况正是哲学与生活之间出现了断裂。
从“论坛哲学”的角度(按照高清海教授的说法,现今马哲在国内有三种存在状态:讲坛哲学——存在于讲话、官方文件报告、公共政治课讲坛上的哲学,论坛哲学——学者们讨论的哲学,应用哲学——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哲学),马克思哲学在新中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实践唯物主义(1978年前),实践唯物主义(1978-1990年)和后实践唯物主义(1990年后)(这里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广义的,即指所有主张凸显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观念,而不是仅指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冠之以“实践唯物主义”这个名称的观点)。
改革开放前,哲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当然也是扭曲的,那时哲学作为无所不能的指导者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哲学的地位、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并未受到质疑。
20世纪80年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也没有成为问题,因为那时哲学与生活是同步的,从真理标准问题到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再到主体性问题,最后到实践唯物主义问题,所有这些讨论都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现实问题,并且首先是作为现实问题粉墨登场的。
比如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针对的是“两个凡是”的极“左”路线;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肆意践踏人、侵犯人的反动;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是为了给市场经济的发展清除障碍,等等。
可以这样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时期,是中国的启蒙运动时期,哲学不仅见证了这一过程,而且是这次启蒙运动的“始作俑者”和生力军。
也是由于哲学问题与现实息息相关,所以,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是乐观的、朝气蓬勃的,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哲学家们并没有被边缘化和失落之感。
而到90年代后,恰如在西方19世纪上半叶的哲学与科学之间所发生的一切一样,哲学与生活的姻亲关系解体了。
事实上,在90年代末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就已有解体的趋向。
因为实践唯物主义要求体系化,试图建构取代旧教科书体系的新体系,这样一种学术上的诉求就蕴含着脱离现实的种子。
有的学者曾用“学术凸显,思想淡出”来概括90年代中国学术界的状况,这一概括虽然不是十分贴切,但也反映了部分真实。
的确,90年后,一部分学者专注于学术,甚至以纯学术自居,沉迷于史的挖掘,耻于谈论现实,把学术性和现实性对立起来。
这当然与建国后马克思哲学与政治过于紧密、与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不强、与90年后学术界日渐浓重的商业气息有关,是对它们的反拨,是对学者的自身操守或职业意识和具有学术底蕴的学术研究的呼唤。
但是,对于哲学、特别是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史”的研究并不能以“论”的牺牲为代价,对学术性的强调不应排斥对现实的关注。
另有一部分学者转向庸俗,学术的崇高感、神圣感、使命感荡然无存,学术研究成为挣钱的工具、谋生的手段,写文章是为了评职称、挣稿费。
对于这部分人而言,那种旧有的在理论上毫无顾忌的精神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头脑的折衷主义,是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直到极其卑劣的向上爬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版第258页)诚然,上述两种倾向是90年后学术界的两种极端现象,并不代表学术界的全部,但这两种倾向的存在却真切表明,90年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成为象牙塔里的学问,成为学者们自娱自乐、自产自销的学问,哲学与生活的关联断裂了。
这正是哲学贫困化或思想淡出的原因,也是哲学被边缘化的原因。
对于哲学与生活分离的状况,大部分学者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产生了种种试图“缝合”裂隙的努力:其一,提出哲学应当回归生活世界。
这一观念最早是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种趋向被介绍到国内来的,开始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只是随着哲学与生活裂隙的加大,这一话题也愈来愈热、愈来愈深入。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学者从思维方式变革的角度来理解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这在一定程度上切中了哲学与生活关系问题的的要害。
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参与这一讨论的学者都从这样一个层次来认识,对许多学者而言,回归生活世界仍然只是一个口号。
其二,把哲学研究“具体化”。
马哲研究的内容在80年代就已超越了传统教科书,并开辟了哲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如价值论、社会哲学、人学以及其他“应用哲学”。
90年后,出于对哲学回归生活的迫切要求,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些分支学科的研究中,另有一些学者则把一些现实问题,如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全球化、效率与公平等,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
但是,一方面,很多分支学科陷入体系主义要求,逐渐失去现实性;另一方面,一些对现实问题的讨论失去了“哲学味”,混同于具体科学。
其三,对哲学观问题进行讨论。
哲学观是哲学中的一个恒久弥新的问题,只要哲学存在,就有对哲学是什么的探询和追问,特别是当哲学存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时。
近几年国内哲学观的讨论是马哲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它真正想解决的正是哲学如何回归生活的问题。
而要解决哲学回归生活的问题,首先就应对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给出一个哲学式的完整回答,但遗憾的是,目前的讨论并没有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看来,哲学与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现状是:一方面,哲学与生活之间出现了断裂;另一方面,学界对此问题并未给出一个完整的哲学化的说明。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话题,并不是简单地一句“哲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能概括得了的。
就其本质而言,它实际上是一个哲学观的问题,我们感兴趣的也是从中提升出一种哲学观念来。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72页)人除了自己的现实生活外,再无其他,生活就是人的存在的全部内容,不同的生活样式就是人的不同的存在方式。
这样,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哲学与人的关系。
根据生活的主体不同,我们可以把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分解为两个方面:哲学与哲学家或哲学家的生活的关系,哲学与类生活或生活世界的关系。
哲学与哲学家是什么关系?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哲学当然是由哲学家来从事或者是以哲学家为主体的,具体言之,哲学是哲学家思考的结果(传统的知识论立场)或哲学是哲学家的活动(现代的活动论立场)。
但是,这样一种看法仍然停留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条中所批判的“直观”和“客体”的思维水平,而没有从主体方面来思考,即哲学家为什么要从事此种活动?对于这样一种从主体出发的追问,有人也许说是为了谋生。
不容否认,不论历史上还是现在,都不乏有把哲学作为谋生手段的哲学家,但问题是,从事哲学从来就不是谋生的有效手段,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哲学家(古有苏格拉底,近有布鲁诺)为了自己的哲学信仰而献身。
有人会回答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许多哲学家的确是这样来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这一活动的,但是,一方面,虽然有真诚的以“治国平天下”为职志的哲学家,但也存在仅仅把它作为口号的伪君子,或者是在公心之下“兼运”私利者,最典型者也许莫过于孔子,孔子创立儒学的公心“天地可鉴”,然而《论语》中却有这样一段,孔子的弟子樊迟问稼,两问孔子均不语,樊迟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另一方面,治国平天下并不能解释所有哲学家从事哲学的初衷,比如,犬儒学派和以哲学为手段者。
看来,我们必须给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如果基于活动论的立场首先把哲学看作哲学家的活动,那么,马克思对劳动的看法也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是用一种费尔巴哈式的“感性直观”来看待劳动(这里主要指物质生产活动)的,只看到劳动的外在性和非人性,把劳动只看作生存的手段。
而马克思却从其“产生根源”来分析外在性劳动,认为劳动的外在性并非其固有特性,它只是特定时期劳动的特定存在状况,是劳动资料与生产者分离的结果。
一旦产生劳动的外在性的条件消失,劳动就会直接展示出其作为人生命活动的性质。
所以,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内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3页)劳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同上,第97页)是人的存在方式或价值实现方式。
也就是说,马克思是从历史的总体或人类生活的总体来看待劳动的,在这样一个视野中,劳动虽然现在表现为手段,但它迟早要经历一个从异化劳动到本真劳动、或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到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劳动的发展过程,在这种意义上,人的存在方式才是劳动的本质。
这里有一个问题,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是人不愿从事的,这点现实存在的劳动就足以证明,那么,为什么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或价值实现方式的劳动就是人所愿意从事的、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呢?此处实际隐含着一种人的观念。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对象性存在物,这不仅意味着人之外有对象存在,人要依赖于对象才能存在,而且是指人是对象化存在物,人所追求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或对象化自身,就是要成为全面的人。
这也符合人类的生活史,翻开人类历史的画卷,剔除繁茂芜杂的历史表象,人的发展和完善是走出历史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因为物质产品的丰富、生活样式的增多、人的能力的增强其实都是它的表现。
这样,人的发展和完善就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和最终目的,成为人的生活的本质。
而劳动,若消除其手段性质,就直接展示为人的存在方式,当然就是人愿意从事的,就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马克思对劳动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哲学活动以及人的其他一切能够生成自我的活动。
哲学作为哲学家的活动也是劳动,是一种精神性劳作。
虽然迄今为止的哲学活动表现出谋生的性质,但在本质上,它是哲学家的存在方式,是哲学家的生命表现或价值实现方式,是哲学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