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新媒体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正能量作用

发挥新媒体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正能量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各种借助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并且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加强新媒体管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正能量作用。
新媒体有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汇聚正能量的有效平台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互联网站、微博、微信、QQ群、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一片沸腾,网民热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纷纷“顶”起《决定》,呈现出热烈景象。根据国信办网络新闻协调局的统计,11月15日,新华社全文播发《决定》后,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中央主流网站迅速在自己的专题里全文转载并置顶,并同时通过媒体法人微博账号、商业网站微博账号、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账号、易信公众账号摘编,仅微博渠道网民主动转发量就超过30万次,评论超过500万条。来自网民的个体自觉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动员令形成了生动鲜活的互动和呼应。这种民间舆论场上的活跃气氛,让我们足以有理由相信,新媒体可以成为汇聚全面深化改革正能量的有效平台。
加强新媒体管理,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西方意识形态、各种错误观念和错误思潮,正借助新媒体甚嚣尘上,正在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志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减少多元文化中错误思潮的不利影响,是新媒体语境下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当前,我们牢牢掌握新媒体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在众说纷纭中凝聚共识,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不断消减新媒体上的负能量,不断增强网上团结稳定鼓劲的正能量,以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改革发展赢得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资源。同时,要积极推进意识形态建设,使我国的意识形态

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人民群众认识我国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优越性;利用新媒体有效引导舆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当前,我国对新媒体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很不完善,现有的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远远不能适应形势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要“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目的是整合相关机构职能,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同时强调,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今天,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动员的沃土,成为知民情、聚民智、汇民意的沃土,我们应该让正能量的东西在新媒体的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不牢牢占领新媒体这一阵地,就无法牢牢掌握新媒体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就可能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下一步,加强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管理体制改革将是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各类关系,同时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才能有效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了,舆论环境和谐了,媒体传播正能量的东西多了,社会就稳定了,这样,改革发展才能稳步推进。
合理使用新媒体,使其成为社会管理的利器,助推改革发展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便捷性和廉价性特点,它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发布与传播的垄断和特权,使得个人信息的即时发布和自由传播成为现实。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都能够以网民身份自由表达意见见解,并使信息广泛传播到社会各个层面,从而使新媒体形成的虚拟空间变成影响力巨大的公共领域和实体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公权受到监督和制约,民权得到维护和申诉,舆论往往变得不可控制。新媒体环境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过去在社会管理工作已经形成和实践着的许多好的做法和制度,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它们与民意、民权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和需求已很不相适应,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政府常常应对不当,导致严重后果。这警示我们,在社会管理中一定要重视正确、有效地运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的利器。当前,以论坛贴吧、搜索引擎、博客、微博、网络视听、QQ、微信、飞信等为主流的新媒体正日益广泛地影响着社会,在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各级政府机关在加强社会管理中要高度重视新媒体、主动适应新媒体,积极搭建新媒

体平台,及时引导舆论,及时发布信息,有效应对危机事件,使新媒体成为改革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加强新媒体从业者责任意识,为全面深化改革传播正能量
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与会代表就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共守“七条底线”达成共识。这“七条底线”,就是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坚守这“七条底线”,为全面改革积极传播正能量,要求强化新媒体从业者的“三种意识”。
一是强化新媒体从业者的政治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观念。“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和“国家利益底线”是“七条底线”中的两条。新媒体及其从业者要树立牢固的政治意识,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多宣传美好的正面的东西,任何时候都不要做损害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事情。
二是强化新媒体从业者的道德意识。“七条底线”中的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等都是新媒体从业者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业人员要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反映民声民意统一起来,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积极健康的东西反映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体现好,广泛凝聚正能量,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新媒体要致力于培养一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具有良好道德操守,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采编队伍,加强和改进内容建设,营造真实、互信、包容、健康的网络环境。
三是加强新媒体从业者的法治意识。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虚拟世界,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管理机关和新媒体都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治教育,督促从业者从事新闻活动不要突破法律法规的框架,树立法治意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范网上行为。新媒体和网民都要树立自律意识,全面建立内部防控体系、自律机制、审核机制,确保内容把关全天候、全流程、全覆盖;各级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搞虚假不实报道者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因疏于管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