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省一等奖】
二年级语文教案 祖先的摇篮-省赛一等奖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掏”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能认读含有“掏、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一起来看一组图片。(ppt出示)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
出示读书要求: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不同的地方多读几遍(2)想一想:诗歌共有几个小节边读边标上序号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注音生字认读词语卡片,指名读生字,教师注意正音。
(2)去掉拼音,请学生再次认读生字。
(3)同桌之间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引导孩子总结
(5)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4.积累运用课后词语
(1)出示要认的生字,其中有三个动词,分别是“掏、逗、逮”
(2)出示课后“读一读”中的词语,想一想加点字有什么特点。
(3)读词语,积累词语,并用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学情分析
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此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提示。
教学建议
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
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2023最新-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
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23祖先的摇篮
作者:吴珹
爷爷说:那原始森林①是我们祖先②的摇篮③。[句导读:把“原始森林”说成是“祖先的摇篮”,能让人感觉到原始森林是个能让人感觉舒适、温暖、幸福、安逸的地方。]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啊![句导读:朗读时,抓住“多大”一词重读,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那浓绿的树荫(yīn)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句导读:“浓绿”写出了原始森林枝叶茂密的特点。“一望无边”“遮住”写出了原始森林辽阔广大的特点。]
第一部分(第1小节):讲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我想——[句导读:一个“想”字,说明以下是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tāo)鹊蛋(dàn)?[句导读:问句,说明摘野果、掏鹊蛋都是作者充满童趣的猜想,而不是真正看到的。]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句导读:从这些猜想可以体会到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是那么快乐和自由自在。]节导读:猜想我们的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dòu)小松鼠,采野蔷(qiánɡ)薇(wēi)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dǎi)绿蝈(ɡuō)蝈吗?[句导读:在原始森林里,那些可爱的动物、植物成了孩子们的玩伴,孩子们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尽情玩耍,是那么无忧无虑。这原始森林的确是孩子们快乐的摇篮哪!]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祖先的摇篮》的基本内容,并能够正确朗读。
2. 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懂得尊重和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
3.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和朗读诗歌《祖先的摇篮》。
2. 学习祖国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
1. 录音机。
2. 课件、教具、挂图。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放一段录音,引导学生聆听,并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学与讲解(10分钟)
导入后,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摇篮,什么是摇篮曲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然后进行解释、教学。
3. 听读课文(15分钟)
请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听读全文,并重点理解“在祖先的摇篮中,我们酣然入梦”这句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文化根源。
4. 分角色复述故事(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一名代表。老师给每个代表分发角色卡片,每个卡片上都有一个小故事。然后,让四位代表分别根据自己的故事复述给自己组内的小伙伴。
5. 朗诵练习(15分钟)
老师为学生播放诗歌《祖先的摇篮》的录音,学生跟读诗歌并模仿录音的语调、语感进行反复朗诵练习。
6. 体验摇篮(10分钟)
老师给每一组准备一个自制的摇篮,学生们排队一个一个地去摇篮里感受一下,然后回到座位上寻找与摇篮相关的学习素材。
7. 结束活动,课堂小结(10分钟)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和感受,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和了解我们的祖先、传统文化。
五、作业布置:
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省一等奖】
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省一等奖】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描写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的诗歌。通过描绘祖先们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场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所在的村级教学点学生见识有限,班级人数也较少,因此需要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既要接近生活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考虑到“摇篮”是农村孩子熟悉的话题,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研究做好铺垫。但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可能有些困难,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和提示。
设计思路】
本课以生本课堂模式为蓝本,尝试开展乐活课堂教学活动。前置作业中将生字词纳入其中,让学生自主研究。教学过程中,
以质疑解疑的形式呈现重点难点,通过学文仿造助攻教学重点,小组合作探究突破难点,拓展环节进行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感情升华。最后采用一咏三叹的导读结束课堂。整堂课努力创设情境,实现儿童引领,以疑为主,以读为主的乐活课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祖”。2.读好问句,理解课文内容,仿照课文2、3内容说话。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运用工具
书理解词语意思。2.充分发挥学生研究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
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祖”。2.读好问句,理
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先摇篮的美好。
二年级语文教案 祖先的摇篮-省赛一等奖
1、联系全文,思考讨论:怎样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呢?
2、交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办法和措施。(板书:天长地久不被污染)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课堂练习
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我们的祖先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或第3小节说一说,演一演。
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也在这里------
(二)学习第2节
边读边思考:想像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读后交流)
祖先在森林中曾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三)自读第3节时请同学们用“0”圈出表示动作的词,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对,从摘、掏等这些动词中我们眼前就会呈现出祖先在森林捉红蜻蜓、采野蔷薇、逗小松鼠、逮绿蝈蝈等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把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带到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那我们再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交流表示动作的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姓名
姚立娟
单位名称
广西玉林陆川县温泉镇泗里小学
填写时间
2020年8月6日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八单元23《祖先的摇篮》
难点名称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优秀5篇)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优秀5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
上课伊始是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生产生读文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6、指名朗读课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备课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备课教案优秀10篇
《祖先的摇篮》讲述森林是人类最初赖以生存的摇篮,通过课文使学生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10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备课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文导入: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他们以天为盖,以地为席,与果木为伴,与日月为友……
2、你有这样的体验吗?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3、今天这堂课,咱们共同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观察一下这篇课文和前面学到的课文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不是自然段的结构,而是从中间空行断开。每断开一次就是一个小节。)认识小节。
2、学生尝试找出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并在每一个小节前面标出序号。
3、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结构有4个小节组成。
4、朗读诗歌,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小节检查学生对诗歌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
【文本解读】
这篇课文选自第八单元,整个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课文是一首儿童诗,语言富有童趣想象丰富,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中2、3小节各含有两个问句,像“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等问句,都生动地描绘出了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同时疑问的句式,凸显了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能读好疑问的语气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本篇诗文中许多动词,如“摘、掏、逗、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它们构成的“摘野果、掏鹊蛋”等动宾短语,给学生们的积累做好了铺垫。在积累表示动作的词组后,也会后面的仿写做好了铺垫。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而本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就要求学生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这是对“读句子,想象画面”训练的发展和提升。
【学情分析】
关于祖先和原始森林,低段的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而学生刚开始对“祖先的摇篮”理解会有些困难,所以教师应注意引导和提示。本课是一首诗歌,诗歌的语言往往比较凝练,内容较为抽象,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补充,但是不
要轻易地否定学生,要允许学生们大胆地想象。还有,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了解甚少。因此,教师要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要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感知。
【教学目标】
1.通过字理识字、比较识字、形声识字等方法认识“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9个字,通过展示、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蔷薇、苍苍茫茫”等词语。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石器时代”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描述当时的生活环境及特征;
2.学习祖先们使用的最早的工具——石器,了解如何制作石器,以及不同类型石器的作用;
3.学会使用“那时的人们”这种称呼方式,进一步理解时代性思维;
4.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其自主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
教学准备
•《祖先的摇篮》一文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能够展示出石器制作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道具,例如树叶、石头等。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探寻“石器时代”中祖先们的生活。
2.通过展示具有代表性造型的石器图片,引发学生对“石器”这个词汇的
认知和好奇心。
第二步:阅读
1.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己阅读课文,然后教师适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2.学生口读课文,并粘贴在板书上,利用数字类语言工具,让学生逐句解析课文,阐述他们的理解。
第三步:交流
1.学生有计划地进行问答,共同揭示课文信息。
2.引导学生分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指导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不轻易插话。
3.鼓励学生使用“那时”,“当时”这种称呼,培养时代性思维。
第四步:实践
1.让学生观看石器制作的过程展示,并通过描述方法,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个小型石器。
2.通过这种实践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祖先使用石器的方法和功能,
学会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探究者。
第五步:总结
1.教师可以请一部分学生上台表述自己听懂了哪些内容,哪些还需要继
续探究。
2.提醒学生回顾这一次学习的过程,看看自己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技
小学语文二年级《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一等奖
祖先的摇篮教案部编版第 1 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展示原始森林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朗读课文,完成第一关的闯关游戏(爬楼梯、摘红旗)。
1、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圈出生字。
2、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和词语,看哪列小火车能顺利闯关,摘得小红旗)
三、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完成第二关和第三关的闯关游戏。
第二关:读课文,我最棒!
让学生自由朗读,选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老师相机指导朗读。比如:朗读第一小节,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朗读第二、三小节,要采取想象画面、读中感悟的方式。重点指导第二、三小节的问句。(语调应轻松活泼,还要读出猜想的意味。“我想——”“想”字语音应稍微延长些,呈现出回忆、思索的感觉。理解“可曾”一词的含义,体会这里的问句是一种自我询问和猜想,入情入境,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猜想、好奇、好玩的感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创新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创新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创新教案【第1篇】
【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共分四小节。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树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整幅画面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脑子里有很多的为什么,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童真童趣,而这篇诗歌就是以孩子的语气在追想远古时代祖先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所以非常适合他们学习,但是现在
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包围,难免缺少这样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他们欠缺相应的生活体验,而且本文的主旨也是非常深奥难懂的,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永远永远不被污染?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五篇
【导语】《祖先的摇篮》是⼀篇充满童趣的⼉童诗。作者以⼉童的视⾓,对“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充满了好奇,想象祖先在古⽼的原始森林⾥质朴、⾃由的⽣活场景,勾勒出⼈与⾃然和谐相处的画⾯。下⾯是⽆忧考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祖先的摇篮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字新词。培养学⽣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能⼒。
2、理解课⽂内容。
3、继续培养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的能⼒。
(⼆)、过程与⽅法:
1、充分发挥学⽣学习的主体性,开展⼩组讨论,理解、感悟课⽂。
2、运⽤已有的识字⽅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热爱⼤⾃然和热爱⽣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录⾳机、舒缓的⾳乐磁带、字词卡⽚
三、教学过程
(⼀)激趣引⼊:
1、配着舒缓的⾳乐进⼊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配着这么美妙的⾳乐你们想读吗?
评:上课伊始是学⽣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产⽣读⽂的欲望。
(⼆)初读课⽂:
学⽣⽤⾃⼰喜欢的⽅式尽情地读⽂。在读⽂的过程中完成下⾯⼏个任务。
1、⾃读课⽂,⽤你认为的⽅法认识本课⽣字。
2、把诗歌读熟。
3、⼩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
4、认读词语卡⽚(做找朋友的游戏)
5、⽼师检查认字情况(开⽕车读⽣字)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让学⽣⽤⾃⼰喜欢的⽅式认读⽣字。
采⽤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认字,激发学⽣学习⽣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遍课⽂,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
计一等奖
教材分析^p
这是一首诗歌。诗中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妙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学情分析^p
本课是一首诗歌,诗歌的语言往往比拟凝练,内容较为抽象,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再那么,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对如今的孩子来说,理解甚少。因此,老师要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要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感知。
教学目的: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祖先的摇篮、遥远、苍苍茫茫、天长地久、污染、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 等词语的含义。
2、按要求预习课文,学习运用联络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情趣。
3、正确搭配词语;能照样子学写句子;尝试选择场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绍“天然博物馆”
4、体会大自然的美妙,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意趣。
教学难点:注意这首诗的诗行排列特点,领悟到含蓄隽永的韵味。
教学目的
1、正确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2、考虑:“祖先的摇篮” 指的是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提出疑问,做出标记。
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预习反应。
1、板书课题,齐读,说说“祖先的摇篮” 在诗中指什么?
2、媒体出示:“原始森林” 画面,理解“苍苍茫茫” 的意思。
3、指名分节朗读诗歌,注意诗句的停顿,随机正音。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4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1】篇〗
【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有趣的儿童诗,以儿童的视角表达了作者对原始森林的歌颂以及对童年生活的赞美。
全诗一共有四节,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布局。第一节是总起,用“爷爷”的口吻赞美了原始森林,将原始森林比作我们祖先的摇篮。这个比喻多么贴切多么温情啊!因为人类在森林里诞生、在森林里成长,人类的进化离不开森林,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宝库,所以将森林比作“我们祖先的摇篮”。至于这个祖先是多少年前的祖先呢?我们无从考证,也许应该算到人类出现那一段历史吧!这个对于诗歌理解而言,不太重要。第二节、第三节是“我”的遐想,“我”根据经验丰富的爷爷的那个比喻,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想到我们的祖先到底会在森林里生活、玩耍、嬉戏、成长……这两节充满了儿童的天真和烂漫,把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或者说最渴望做的事情全部“安”到祖先头上。第四节回到现实,用风儿吹动树叶的声音将“我”从遐想中拉了回来,最后以感叹句作结,照应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爷爷”观点的认可。
整首诗很押韵,适合训练学生朗读。第一节的韵有“篮”“边”“天”,第二节的韵脚有“先”“蛋”“伞”,第四节的韵脚有“远”“篮”,指导朗读时要注意韵脚的处理。这首诗的第一节和第四节有
好几个感叹号,朗读时要突出赞叹的语气;第二节第三节有好几个问号,用孩子们的猜测和疑问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读出那种情态。在第二三小节里,还有很多动宾结构的短语,这些短语的铺排,让诗歌充满了鲜明的节奏感。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诗中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学情分析
对于一所村级教学点的学生来讲,见识非常有限,加之班级学生只有12人,学习氛围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接近生活又激起兴奋点,导入环节是个难题,考虑到摇篮是农村孩子熟悉的,他们也很感兴趣,教学时,以此为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但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在教学中可能要引导和提示。
设计思路
以生本课堂模式为蓝本,尝试开展乐活课堂教学活动,将生字词纳入前置作业进行自学,将重点难点以质疑解疑的形式呈现,学文仿造助攻教学重点,小组合作探究突破难点,拓展环节进行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感情升华,最后采用一咏三叹的导读结束课堂。整堂课努力创设情境,努力实现儿童引领,以疑为主,以读为主的乐活课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祖”。
2.读好问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2、3内容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祖”。
2.读好问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感受祖先摇篮的美好。难点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2、3节说句子。 2.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前置作业:
1、借助工具书,熟读“祖掏逗蔷薇逮忆”7个生字,发现构字规律,弄清“浓绿、苍苍茫茫”词语意思。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2、通过家校微信群了解野蔷薇、绿蝈蝈、原始森林、原始人的生活。
3、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难点)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看图导入质疑课题】
同学们,我先请大家一张图,要求: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你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谈话:从图片中我们知道了,摇篮是小孩子睡觉的地方,那儿温
暖、舒服、安逸,睡在那里一定是幸福的。接下来我带你们去见一个非常特别的摇篮--“祖先的摇篮”。
3.出示课题:祖先的摇篮。认读“祖”,给他找几个朋友吧,理解“祖先”的意思。仔细观察,你知道怎样写“祖”才漂亮吗?指导书写“祖”。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以学生熟悉的歌曲导入,奠定美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课题入手,以“祖”为例抓写字教学。)
【检查自学再次质疑】
4.课前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下面老师来看一看你们自学的情况怎么样。(1)出示生字“掏、逗、蔷、薇、逮、忆”,开火车读。
(2)说说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引导从字源上探究,本课生字全是形声字。引导“蔷薇”从构字结构来看它是草本植物,它是一种花卉,人们喜欢种植它装点院墙。
(3)朗读课文:指名读。注意读准生字和读好长句子。
过度:在自学课文时你有什么疑难问题吗?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5、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和提炼问题。
(从字词句方面检查学生对“读得准字音,读得通句子”这一自学要求的检查,以开火车读、自由读、指名读的形式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向字理上进行引导,以“蔷薇”为例巩固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学文模仿合作解难】
6、了解祖先的摇篮的样子和人们的生活(1)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指名说)原始森林
(2)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景色美,生活美)板书(美)(3)引导朗读“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感受原始森林的浓绿和广阔。
(4)诗歌中还有一个四字词语也能概括这一特点,找出来读读。(苍苍茫茫)引导: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这是多么美丽的地方啊!(板书:浓绿、一望无边、苍苍茫茫) (5) 我们的祖先在美丽的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在课文哪里能够找到?
勾画出来。
(板书: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6)这些情景是作者看到的还是想到的?想象这些情景,你感受到什么?(7)朗读2、3节,注意读好问句。多么遥远又美好的回忆,多么丰富的想象啊!人们还可能会在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仿照第2、3小节,说一说。(投影格式练习说话)
(8)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例: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片树林里挖野菜,追山猪?可曾在那片草地上,看飞鸟归林,随篝火起舞?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蚂蚁,玩捉迷藏吗?也曾在这里数星星,看萤火虫点灯吗?谈话:我们的祖先在美丽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等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以学生疑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以此为契机,训练学生模仿和想象的能力)
7.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1)小组讨论,组长汇报。(2)教师出示图片点拨:
人是由猿进化来的,而猿就生活在原始森林里,那里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温暖、安逸、幸福,所以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谈话: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多么美好的地方!(这是教学难点,先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但学生不一定能解决,如有困难时,教师再利用图片帮助理解突破难点)
【拓展延伸生华主题】
过度:我们祖先的摇篮那么美丽,那么美好,你们喜欢她吗?爱她吗?(板书:爱)
11.我们应该怎样做,祖先的摇篮才会永远那么美好?(渗透环
境、法制教育)(1)课前同学们搜集许多人类保护自然的资料,大家来交流一下吧。例:我们要多种树,不能砍树;我们不要伤害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我们不能污染森林里的水源。
师:是呀,总的来说,我们要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信这样才能使“祖先的摇篮”永远美好。
师:过去,人们意识不到环境的重要性,所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现在人们意识到了,所以很多地方开始了保护环境的行动,这真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
(2)渗透法制教育
法律保障:2015年1月1日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这些足以看出我们国家对环保工作非常重视。个人层面:
希望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让大自然永远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