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总结

合集下载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单位:省市越秀区惠福西路小学:婥恩(校长小高)淑仪(副校小高)曾文清(科长小高)撰写时间:2010年9月联系地址:市大德路麻行街6号电子信箱:lsy3178163.联系:020--81922327《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第一部分研究概况前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我国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经强调,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

通过持续而广泛的阅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就会越来越深厚,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发展提高,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近年来,我校的语文课外阅读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①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大多缺少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和人性的闪光。

②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不够理想:由于我校位于旧城区,生源情况不太理想,学生家庭状况较差,家长失业、离异的现象较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大的阅读量。

③课外阅读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游戏等活动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④阅读消费较少:纵观我校现在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玩具、零食等方面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⑤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因此“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也就成了我们自然而然的选择。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①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爱积累、会运用交流的习惯;②探索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方法及经验。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容是:通过利用社区资源,立足课堂、课指导课外阅读,亲子阅读等途径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爱积累、会运用交流阅读习惯。

我们选择2至4年级六个班共19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是二(1)班、二(2)班、三(1)班、三(2)班、四(1)班、四(2)。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135学习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习惯是人生之基,习惯如何常常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能导致事业的成败。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这句话用最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他们素质的途径之一。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虽然我们学校一贯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从目前小学生的阅读状况来看,大部分并未养成自觉、经常阅读的习惯,阅读范围比较狭、比较浅 ,阅读时间少,一些家长在意识上没引起足够重视,没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没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收效不大。

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到达促使学生乐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有健康人格的小主人。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得更明白:“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可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更为重要。

良好的习惯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及其终身学习,它起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作用。

2.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到人的工作学习都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保证阅读的质量,提高阅读的质量,提高阅读的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都有着重要作用。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阅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提升综合素质。

然而,现实中很多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或者在阅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方法不当、阅读内容单一等。

因此,开展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策略与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研究。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国内外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的现状和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个案研究法,对实践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1、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喜欢阅读,但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指导,阅读方法不当;阅读内容单一,以教材和教辅为主。

部分学校和老师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

2、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策略与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策略与方法:一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开展阅读活动、设立阅读奖励机制等手段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二是加强阅读指导,老师在阅读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三是丰富阅读内容,鼓励学生拓展阅读范围,涉猎更多领域的书籍;四是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支持,提高家长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共同促进学生的阅读成长。

3、实践研究案例分析选取某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

通过个案研究法对实践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具体案例包括: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指导、如何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等。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小结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小结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小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叶老认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来离开学校后,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学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少年儿童是我们教育的主要对象,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在教师指导下,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乐于读书的情趣,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一个人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自我完善“终身教育”,就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更应重新认识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明确时代赋予它的一些新功能与特点,更应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研究。

一、课题研究从调查研究开始为了客观地了解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较好地消除培养进程中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采用问卷调查、谈话的方法进行了调查。

我们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教师问卷进行整理、归纳,发现我校学生的阅读尚处于一种消极、低效的状态。

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征:1、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21%的学生对读书看报感兴趣,每天都读,47%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读,没有计划,没有经常阅读的习惯,他们是因为教师和父母的规定不得不读。

究其原因,我们的孩子是在视听的环境中长大的,电视、VCD、电脑游戏等大众媒体的普及对学生的读书兴趣有很大冲击。

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在电视与书之间更喜欢前者。

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质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的不高。

阅读兴趣的丧失,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

2、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自觉地迁移到课下阅读中来。

没有边读边思考,边批注、勾画的习惯,有的该精读的不知怎样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

小学阅读教育研究报告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

小学阅读教育研究报告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

小学阅读教育研究报告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必备技能。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课外活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小学阅读教育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愿意主动去阅读。

建立一个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和资源,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此外,学校和家庭应积极倡导阅读文化,教师和家长要时常进行阅读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二、鼓励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单一的阅读形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如课外阅读、绘本阅读、报刊阅读等。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通过朗读比赛、阅读分享会等活动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三、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都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阅读评估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并给予必要的引导。

四、与其他学科融合阅读教育阅读教育不应该被局限在语文课堂上,而应该与其他学科融合。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数学类的故事书或相关的报刊杂志,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拓宽他们的学科知识。

五、建立家校合作的阅读系统家庭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力量。

学校应与家长加强沟通和合作,建立起家校合作的阅读系统。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加阅读指导讲座,提供阅读指导手册,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学生的阅读发展。

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鼓励他们在家里进行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然而,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阅读量不足、阅读质量不高等问题。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

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我国某地区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三个年级的1000名学生作为样本。

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工具。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课外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环境等方面。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

三、研究结果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偏低,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阅读内容以故事书为主,科普读物和文学作品较少;大部分学生缺乏阅读计划和阅读方法。

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因素有:家庭阅读环境、学校阅读教育、同学间的阅读交流以及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策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 家庭方面: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鼓励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并与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

2. 学校方面:学校应该加强阅读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 社会方面:社会各界应该关注小学生的阅读问题,通过举办各类阅读活动,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

四、研究局限与展望研究局限本研究仅针对某地区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可能受限;同时,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研究展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差异;此外,还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引言阅读是对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逐渐受到影响,出现了不少问题,如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时间不足、选择阅读材料无序等。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教育界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下,小学生需要具备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养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建立起健康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哪些方式和方法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最为有效,从而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研究还旨在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在阅读中收获快乐和知识,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实践和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为未来进一步探讨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策略提供基础和启示。

2. 正文2.1 培养家庭氛围培养家庭氛围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环节。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阅读的地方,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阅读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阅读榜样。

家长要亲自示范阅读行为,让孩子看到家长喜欢读书,愿意花时间阅读。

家长可以选择在家中设立一个阅读角落,让孩子看到家里处处都充满了阅读的氛围。

家庭要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

可以选择晚饭后或者临睡前为阅读时间,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也有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阅读习惯对于其个人发展和未来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沉迷于电子设备,忽略了传统的阅读方式。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显示,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与其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阅读。

加之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小学生面临着阅读兴趣下降的困境。

有必要通过家庭共读氛围的培养来促进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当前社会中,多样化的阅读形式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选择空间。

大部分小学生倾向于阅读与学习相关的书籍,很少涉及生活、文学等其他领域。

鼓励多样化阅读形式有助于开拓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1.2 研究意义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其整个人生发展至关重要。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小学生面临着各种诱惑与干扰,阅读习惯的养成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拓宽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阅读,小学生还可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他们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过程,可以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探讨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可以为未来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不仅在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更在于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培养家庭共读氛围培养家庭共读氛围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一环。

家庭是孩子学习阅读的第一课堂,家长的参与和引导对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爆炸式增长,课外阅读在小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普遍不够,很多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甚至有些学生面对一本书都感到厌烦。

这种现状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阻碍了他们全面发展的步伐。

研究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培养课外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培养策略,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培养课外阅读习惯的策略,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这也是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动机所在。

1.2 研究目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其阅读能力和素养。

具体目的包括:深入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探讨培养课外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为其提供更广阔的认知空间和思维发展;总结有效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策略,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实用指导;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重要性,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提出实施策略的具体措施,为实践工作提供有效建议和支持。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指导,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3 研究意义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首先,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持续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其次,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加见识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同时,课外阅读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其良好的心灵风貌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此外,通过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可以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有效的指导,推动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和发展。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总结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总结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总结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我校语文小专题开展情况进行以下总结:一、本学期重点工作回顾:1.指导各班级继续进行课外阅读继续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读物。

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

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网上浏览等方式搜集了大量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给每个学生。

2.继续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并把这些方法进行全校性的推广活动本学期,我们利用张贺老师《走进童话阅读的世界》、刘惠英老师指教的《木偶奇遇记汇报课》,指导实验班以外的老师学习如何进行阅读指导。

(1)运用迁移,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读书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

(2)引导学生运用“三读法”。

①浏览性的泛读法。

②进行速读训练。

③品味性的精读。

(3)教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①圈点勾画。

②作批注。

③写读书笔记。

④做卡片。

⑤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4)指导学生学会积累3.积极开展与课题有关的活动设计读书小报、读书演讲、写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会、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写读书心得、多记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小知识。

4、组织开展理论学习,用理论做坚实的后盾通过运用复述方法、形象联动法、联想法、歌谣口诀法、精加工提问策略法、抓“空白”展开联想法、议读法、摘录、做笔记和重点知识的提要等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诸多阅读能力。

二、本学期工作成功之处:1. 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我们每天专门留有早读、午读和一节阅读课,让图书管理员去图书室借书或者在班级图书角借书、学生自带书、互相交流等方式,由语文老师下班指导。

这样,既让学生有书可读,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还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

2.展示阅读成果利用语文课、校本课、早读课、班会课,开展“经典诵读““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 “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背景: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太强,小学生课外阅读书大多是学习作文的写法,在这样的目标召唤下,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作文法之类的读物。

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不乏写作的方法性知识和成功的学作范例。

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体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做基础。

学习写作不是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

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乃至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课题研究内容1、通过调查分析,摸清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并研究相应的阅读指导对策,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想。

2、通过研究实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性,自动性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研究如何能根据基础课程需要,正确选择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知识面。

4、探索各学段阅读方法。

探索针对不同的语言材料及不同年级进行有效语言积累指导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中吸取更多的养份,提升语言积累.并能“化乎其心”准确运用。

5、研究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方法。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督促、交流、评价。

通过班级读书会、各种读书活动、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阅读汇报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三、课题研究目标:使学生认识中外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书籍的情感,养成阅读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能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培养学生良好研究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培养的研究》于2009年经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自课题实施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市局教科室的重视和支持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著名教育家XXX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惯。

”“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新课改中也反复强调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培养终身研究的愿望和能力,培养良好的研究惯。

著名教育家XXX说:“好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在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研究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而在非智力因素中,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促使学生自主自觉有效地研究。

多年的教学实践更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研究惯,是研究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从小养成良好的研究惯,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将来才能自觉地去研究,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研究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研究,而且对今后的研究、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研究的自信心和良好的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研究方法。

”然而,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惯的现象。

教师以知识为本位,疲于奔命,学生苦不堪言。

不良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要改变这一现状,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作为重中之重。

我校以理论研究为抓手,以培养研究惯为努力方向,开展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培养的研究,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说研究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研究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与研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它更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本学期,我围绕“培养小学生每天读书习惯”这一主题,根据自己所定的研究计划,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本学期我主要采用了一些研究方法,培养小学生每天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慢慢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1、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研究法研究现实中学生写作的现状和迈向,存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介绍、分析,掌控多样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更多充裕的事实依据。

2、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促进“每天阅读”的实践操作策略。

3、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对课堂教学展开分析归纳,全面、深入细致、系统地阐明经验的实质,找出可以运用和先进经验的规律性的东西。

4、个案研究法: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学生在每天阅读中的差异性。

二、坚实地展开理论自学。

理论是实践的依据,只有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

因此,我不但认真学习了关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课题学习资料进行学习。

学习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搞好课外阅读》、《教育科研方法》、《课外阅读方法种种》等文章,以便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好地指导实践。

三、注重课内外有效率贯通。

平时能注重挖掘课内课文的拓展点,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的体系。

通过课内外的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协助学生构成写作动机,尽早的为学生所推荐课外读物。

在向学生所推荐课外读物时,还著重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例如:(1)鼓励学生学会挑选写作方法,例如:下载性的.泛读、品味性的四书、探究性的Seille,除了圈点符号法、节录注释法、边念边思索的方法等。

(2)非政府学生积极开展探讨。

使孩子就书中的角色、情节、读法等内容为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学会观赏其中的精华,勇于讲出自己的看法。

四、积极开展与课题有关的活动。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系列活动,为学生构建一个个读书成果展现平台,不但检验了学生读书的效果,还使学生在交流中互动写作的快感,进而提升他们写作的兴趣。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培育学校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讨论》课题阶段性小结本课题自开展试验讨论以来,课题组成员依据课题讨论理念、讨论目标、讨论内容,选择实行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为了提高教科研成效,进一步推动前进课外阅读工作,现将课题讨论工作总结如下:一、增加课题意识,提升老师业务素养。

课题如何实施,课题试验效果如何,成败关键在于老师。

因此,我们通过讲座、查阅资料、学习《新课程标准(试验稿)》等,让课题组老师深刻熟悉到:古有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而今,闻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

'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力量是古往今来有识之士共同的真知灼见。

要提高同学的语文综合素养,仅靠单纯的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明显是不行的,拓展课外阅读对学校生学问的积累、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塑造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针对学校生可塑性、效仿性、奇怪心极强的特点,课外阅读极具重要性、紧迫性,不能忽视、不能拖延。

有了明确的课题意识,老师从心底里接受了课题讨论,情愿、喜爱课题讨论。

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动老师多读书、读好书,率先提议老师做"学习型老师',并提出了一些详细要求,建立老师读书学习的"四个一'制度,即每人每天学习报刊、杂志1个小时,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读一本书籍(有时尽量和同学同读一本书),每学期撰写一篇训练教学论文。

老师每年至少订阅两份报刊(其中有一份必需是训练教学杂志)。

通过学习,老师业务素养提高了,学问丰富了,增加了文化底蕴,说话的底气足了。

老师对同学在课外阅读引导:如激发同学课外阅读兴趣、读物推举、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习惯培育等方面也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了。

二、让同学享受读书的乐趣习惯是的动作的自动化。

动作在向习惯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动力的支持,这动力主要是胜利的体验,主要是胜利的体验所带给同学的自信。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报告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报告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报告1. 引言阅读是培养孩子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其知识获取、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以提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有关阅读教育的参考。

2. 阅读环境的建立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至关重要。

首先,学校和家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图书馆、报纸、杂志和绘本等。

其次,建立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场所,为孩子提供一个专注阅读的空间。

此外,利用技术手段,如电子书和有声读物,增加多媒体阅读的机会,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3. 阅读激励的方法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提供阅读激励。

首先,组织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俱乐部、阅读比赛和作文比赛等,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快乐并获得认可。

其次,鼓励孩子分享阅读体验,可以通过朗读、书评和读后感等形式,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此外,及时给予奖励和鼓励,如表扬和一些小礼物,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4. 父母的陪伴和示范家长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父母要成为孩子的阅读榜样,通过自己的阅读行为和兴趣,影响孩子对阅读的态度。

其次,父母应给予孩子足够的阅读陪伴和指导,在孩子阅读时提供帮助和解答问题。

此外,与孩子一起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增强与孩子的互动。

5. 学校的阅读教育学校作为儿童阅读教育的重要场所,应该积极开展阅读教育活动。

首先,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安排适当的阅读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

其次,鼓励学生参与图书馆的借阅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此外,开展课外阅读辅导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6. 阅读习惯的评估与跟踪为了了解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评估孩子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是必要的。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结合一些评估工具,如阅读日志和阅读测验,对孩子进行定期评估。

小学阅读习惯研究报告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阅读习惯研究报告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阅读习惯研究报告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与方法一、引言阅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高效阅读的基础。

然而,在小学生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阅读习惯普遍偏弱,给学生后期学习和成长带来了诸多困扰。

因此,本篇报告将就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

二、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建立在正确的阅读意识之上,培养小学生对阅读的积极认同和主动参与。

学校应加强对阅读的宣传教育,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有效阅读的榜样。

三、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学校图书馆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场所,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此外,学校还可以引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并愿意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

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在教室里设置舒适的阅读角,摆放适量的故事书和杂志,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有趣的阅读空间。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朗读比赛、读书分享会等,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

首先,学校可以开展阅读理解训练,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材料和题目,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其次,在语文课程中加入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组织相关的学习讨论和写作活动。

六、家庭与学校共同合作家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阅读的地方,因此,家长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他们提供相关的阅读指导和建议,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阅读活动中来。

七、鼓励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学校和家庭应鼓励学生尝试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如报纸、杂志、图片书等。

此外,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避免沉迷于游戏和娱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总结
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我校语文小专题开展情况进行以下总结:
一、本学期重点工作回顾:
1.指导各班级继续进行课外阅读
继续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读物。

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

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网上浏览等方式搜集了大量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给每个学生。

2.继续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并把这些方法进行全校性的推广活动
本学期,我们利用张贺老师《走进童话阅读的世界》、刘惠英老师指教的《木偶奇遇记汇报课》,指导实验班以外的老师学习如何进行阅读指导。

(1)运用迁移,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读书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

(2)引导学生运用“三读法”。

①浏览性的泛读法。

②进行速读训练。

③品味性的精读。

(3)教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①圈点勾画。

②作批注。

③写读书笔记。

④做卡片。

⑤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4)指导学生学会积累
3.积极开展与课题有关的活动
设计读书小报、读书演讲、写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会、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写读书心得、多记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小知识。

4、组织开展理论学习,用理论做坚实的后盾
通过运用复述方法、形象联动法、联想法、歌谣口诀法、精加工提问策略法、抓“空白”展开联想法、议读法、摘录、做笔记和重点知识的提要等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诸多阅读能力。

二、本学期工作成功之处:
1. 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我们每天专门留有早读、午读和一节阅读课,让图书管理员去图书室借书或者在班级图书角借书、学生自带书、互相交流等方式,由语文老师下班指导。

这样,既让学生有书可读,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还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

2.展示阅读成果
利用语文课、校本课、早读课、班会课,开展“经典诵读““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 “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另外还开展经典诵读手抄报比赛、诗配画比赛、读书小报比赛等。

我校每周四最后一节课设为经典诵读校本课,12月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要求所有学生参加。

这些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

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

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

(1)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展阅读渠道。

我们充分利用教材,开展课内阅读指导课,推荐学生阅读类似文章,指导阅读方法,拓展阅读渠道。

(2)重视技能训练,培养阅读方法。

(3)我们重视加强阅读步骤与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粗读,要求能了解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第二步细读,理解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第三步熟读,要求写读书笔记。

为了使阅读训练切实有效,我们统一了读书笔记的格式:书名、作者、好词佳句、我的感想。

4.注重行为训练,养成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

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训练,必须讲究方法。

(1)训练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

定时阅读指每天某一时间内阅读,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

(2)训练“不懂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

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情节,丰富自己的词汇,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提高阅读的综合效益。

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其他阅读习惯,如爱护书籍的习惯,阅读卫生的习惯、正确的阅
读姿势等习惯。

三、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与困惑
在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课外阅读的落实需要教师和家长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有不少老师和家长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学生在短期内就有质的飞跃,如何按实验的模式指导学生阅读,并在今后的指导过程中改进,以便于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2.网络的发达,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视线,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尤其是学困生的阅读兴趣,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研究中,我们发现,家长的素质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起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如何通过有效的阅读促进学困生语文学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对于没有很好的家庭阅读环境的学生的培养,也是今后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四、后期研究设想
课题实验不能搞花架子,应是确确实实地做研究,应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幅良药,结合前阶段实验情况,下阶段我校的主要做法是:
1.继续营造人人参与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学校领导继续争取资金,充实我校的图书数量与种类,完善班级图书角建设。

要求学生课
外阅读持之以恒,教师更不能虎头蛇尾。

课外阅读的习惯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不断地辅导,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进行阅读。

2.继续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重点做好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推荐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课外读物。

3.继续开设阅读指导课,提高阅读效率。

①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②读后指导。

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

③读书笔记的指导,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4.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

每节课前,让每位教师保证3分钟的读书交流时间,内容可为自己读过的精彩片段、读书中的心得体会、一首诗词、一个故事等等。

定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5.举办各种交流、展示会。

比如读书心得体会交流会、经典诵读手抄报比赛、优秀读书笔记评选、亲子阅读、校园读书节。

完善学生“阅读记录袋”。

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资料袋取好听的名字,如“阅读拾趣”等。

袋里可存放自己的作文、日记、读后感、摘录的优美词句等。

6.鼓励教师做好课题研究,落实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如何有效衔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做到课内得法,课外用法,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

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7.课题实验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成果。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各种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我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过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我们的学校将书香弥漫,课外阅读探究也将会在我校绽放光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