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_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_在京发布
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是中国医学会高血压学分会制定的一项规范性文献,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和患者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决策。
最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于2024年发布。
本文将对该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指南的目的和方法该指南的目的是提供高血压的防治策略,促进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和有效管理,以降低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
为了制定本指南,专家委员会采用了最新的研究证据,并结合中国国情和临床实践进行分析和整合。
指南的内容涵盖了高血压的定义、流行病学、筛查、评估、治疗和随访等方面。
二、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从140/90 mmHg降低到130/80 mmHg。
同时,根据血压水平的高低和相关危险因素,将高血压划分为三个等级:正常高值、一级高血压和二级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评估和风险评估指南强调了高血压的评估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在评估时,应注意测量血压的准确性、检查相关脏器的损害、评估危险因素的存在程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等。
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和器官损害风险,并根据风险等级进行治疗决策。
指南提供了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法和流程。
四、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策略指南指出,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个体化治疗和综合管理。
治疗策略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包括体重管理、饮食控制、限制钠摄入、增加钾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是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五、高血压的随访和管理指南强调了高血压的长期管理的重要性。
随访的目标是评估疗效、监测不良反应和合并症、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教育和支持。
随访频率应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确定,一般情况下为1-3个月一次。
指南还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管理复杂高血压患者时可以考虑转诊至高血压专科。
六、脑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的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相关的脑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的防治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血压标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血压标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的血压标准主要如下:
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小于120mmHg和舒张压小于80mmHg;正常高值血压为收缩压在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0~89mmHg;高血压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这个标准与以前的标准相比有所调整,但仍然是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得出的。
需要注意的是,血压并不是唯一的判断高血压的指标,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习惯等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新版指南还提出了高血压的诊断界值,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同时,指南还强调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重要性,以提高高血压的管理水平。
在高血压的治疗方面,新版指南推荐了五大类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总的来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提供了更全面、更科学的高血压防治策略和标准,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是,具体的血压标准和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近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发布(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从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特点、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诊断评估、治疗手段、防治策略、社区规范化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科学的阐述,为我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指明方向。
领衔者说“2018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并未改变高血压定义,建议按危险分层进行管理,初始即可使用联合治疗与单片复方制剂。
希望能够以简单路径实现指南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新指南制定领衔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刘力生教授表示。
要点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民族、地区间存差异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且具有2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要点2:卒中仍是最主要并发症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其他并发症包括心衰、左心室肥厚、房颤、终末期肾病。
要点3:诊室血压为常用诊断方法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蔽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 h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
家庭血压监测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
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
要点4:高血压定义不变按危险分层管理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
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人民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指导医生和患者的诊治和管理,中国心血管专家组织编写了最新的中国高血压指南。
本文将对这份指南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指南的编写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
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血压诊治指南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高血压指南是由中国心血管专家组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权威的指导。
二、指南的主要内容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指南明确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同时,也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的高血压诊断进行了特别说明。
2.高血压的分类和分级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指南将高血压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和三级高血压。
此外,指南还根据外科手术所需的血压控制水平,制定了术前高血压分级,以指导手术前的血压管理。
3.高血压的治疗策略指南提出了高血压的治疗策略,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减轻体重等;药物治疗则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4.合并疾病的处理由于高血压患者常伴随其他疾病,指南特别关注合并疾病的处理。
如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冠心病等,需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进行综合管理。
5.高血压的随访和管理指南对高血压的随访和管理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随访的频率、检查项目和管理目标等。
重点强调了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依从性的重要性。
三、指南的意义与应用中国高血压指南的推出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依据指南来准确诊断高血压,并根据指南的治疗原则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也可以根据指南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主动参与治疗和管理。
另外,指南还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开展。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背景高血压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我国慢性病防治的重要内容。
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防治,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得到了控制和下降。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专家委员会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
更新要点诊断诊断高血压需要确认血压值高于特定水平,并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疾病以及伪高血压的存在。
新指南提出高血压的定义为:收缩压高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高于90mmHg。
分级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将高血压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三级高血压。
一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140至15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至99mmHg的患者,二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160至179mmHg和(或)舒张压在100至109mmHg的患者,三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8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110mmHg的患者。
风险评估新指南强调,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进行风险评估。
主要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病等。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采取更加恰当的治疗措施。
非药物治疗新指南提倡通过非药物治疗来降低血压,包括饮食健康、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
这些治疗措施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指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新指南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抗高血压药物。
组合治疗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单一药物治疗可能不足以达到目标降压水平。
因此,新指南强调,在某些情况下可考虑采用组合治疗,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
血压控制目标新指南提出,对于基本健康状态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小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的范围内。
而对于部分高风险患者和高危患者,则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目标血压水平。
通过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的阐述,可以看出,高血压诊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指南专家会议
依据国情设定两个治疗目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指南专家会议
第27页
治疗目标值
高血压患者主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死亡总体危险。需要治疗全部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原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各种并存临床疾病。
细化降压目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指南专家会议
第28页
高血压非药品治疗办法及效果
第39页
代谢综合征
我国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伴随年纪增加而升高,至65岁达高峰,50岁之前男性高于女性,而50岁之后则相反;另外,还存在显著地域差异,北方高于南方(14.6% vs 10.9%), 城市高于农村(9.7% vs 4.6%)。诊疗标准: 我国成人代谢综合征诊疗以下: 腰围,男性≥90 cm, 女性≥85 cm; BP≥130/85 mmHg,或有高血压病史; TG≥1.7 mmol/L; HDL-c < 1.04 mmol/L; 空腹血糖≥ 6.1 mmol/L, 糖负荷2h血糖≥7.8 mmol/L, 或有糖尿病史。满足上述3项者即可作出诊疗。我国代谢综合征主要类型以肥胖合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最为常见,占53.7%, 其次为肥胖合并糖代谢异常和高血压,占30.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指南专家会议
第7页
主要内容
指南修订背景流行病学现实状况高血压评定高血压治疗总结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指南专家会议
第8页
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和防治情况
当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最少2亿人, 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高血压。
我国两次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
我国15组人群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改变(1992-年)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指南专家会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23-11-09CATALOGUE目录•概述•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高血压相关研究与进展•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实施与推广01概述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高血压是指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通常以非同日三次测量为准。
高血压定义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通常有以下分类方法高血压分类主要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高血压,以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指由于某些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如肾血管狭窄、肾上腺肿瘤等。
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在中国的发病率较高,且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
发病率与地区发病年龄与性别发病因素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略高于女性。
高血压的发病与遗传因素、体重大小、饮食习惯、生活规律、心理状态和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
03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0201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如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
靶器官损害高血压可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如糖尿病、高血脂等。
并发症风险高血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包括医疗费用、劳动力损失等。
疾病负担高血压的危害与影响02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使用标准化的血压计,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测量,注意双上肢血压的对比测量。
高血压的测量与诊断诊室血压测量在日常生活状态下进行血压测量,可以评估血压的变异性。
动态血压监测鼓励家庭自测血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
家庭自测血压年龄体型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肥胖和超重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较高。
性别饮食男性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女性。
高盐、高脂、低钾饮食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家族史心理压力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的人群,其发病率较高。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估高血压的并发症诊断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部疾病高血压可导致脑卒中、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高发率。
据统计,中国约有4.5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容易导致心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为了帮助医生、患者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高血压,中国医学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XXXX年制定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防治方法。
1. 高血压的定义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定义是:成年人安静状态下舒张压≥140mmHg和/或收缩压≥90mmHg。
持续两次或多次测量结果显示出高血压水平,即可确诊高血压。
2. 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有许多危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以下是高血压可能导致的一些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肾脏损害•视网膜病变•动脉瘤等3. 高血压的防治方法高血压的防治方法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3.1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防治的第一步,对轻度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
具体措施包括:•饮食调整:减少盐的摄入、控制饮食热量、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等;•戒烟和限制饮酒:戒烟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限制饮酒可以控制血压;•控制体重:减轻体重可以减少血压升高的风险。
3.2 药物治疗如果非药物治疗无效,或者血压水平过高,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如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钙离子拮抗剂:如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卡托普利、洛普兰等。
3.3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日常护理,以保持血压的稳定。
以下是一些建议:•定期测量血压,记录血压值的变化;•定期复诊,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遵循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均衡饮食等;•减轻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诊室外血压测量----HBPM
➢ HBPM可以显著提升高血压的控制率 ,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 ➢ 对正常血压者可以通过HBPM及时发现高血压 ,从而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
➢ 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体重、性别以及多种不良生活方 式等多方面。 ①我国高人钠群高、血低压钾患膳病食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② 超重和肥胖 ③ 增龄 ④ 吸烟、过量饮酒 ⑤ 空气污染、高海拔 ⑥ 心理社会因素 ⑦ 肿瘤治疗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 2018年我国年龄≥18岁成人高血压加权患病率为 27.5%,1958—2015年进行过的 5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相比 ,虽然各次调查总人数、年龄和诊 断 标准不完全一我致国人,但群患高病血率压总患体病率呈、增发高病的率趋及势其。流行趋势
预后密切相关。 ➢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 ,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 ➢ 高血压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
痴呆等。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诊室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 诊室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 ➢ 诊室收缩压或舒张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呈连续、
➢ 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防治状况的重要评价指 标。
202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治疗目标 <140/90mmHg 老年人:SBP<150mmHg 糖尿病或肾病者<130/80mmHg
治疗策略 检查病人及及全面评估其总危险谱后,判断病人分级。
-高危病人: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中危病人:酌情由临床医生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病人:观察一段时间由临床医生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所有病人,包括需予以药物治疗的病人均应改变生活方式
钙拮抗剂(非二氢吡啶类) 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室上性心动过速
2-3度房室传导导滞 充血性心力衰竭
根据基线血压水平,有无靶器官损害和危险因素,选用单药 治疗或联合治疗
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
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四、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和肾脏病病死 亡率和患病率减低,降低血压使其到达相应病人的目标 水平。
存在不同附加药效血或药代动力学优势
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7-489
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共识
关于药物治疗
降压达标时关键,但单一用药仅使30%-60%患者达标,2 级高血压以上或高于目标值20mmHg以上的患者,常需联 合用药。近年多数降压临床研究,多评价的时不同药物联 合的效果
固定复方原先较少临床试验证据,但较方便,有利提高患 者依从性,降压有效,可选用,期望进一步评价
有效平稳降压,24小时有效控制,可更好减少心血管事件。 提出患者应尽快使用有效药物
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7-489
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30-300mg/24h或 白蛋白/肌酐比 ≥30mg/g(3.5mg/mmol)
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第20页
伴临床疾患
• 脑血管病 :脑出血、缺血性
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史、心
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 、慢性心力衰竭
•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
功效受损 血肌酐:男性>133 μmol/L (1.5mg/dL) 女性>124 μmol/L (1.4mg/dL) 蛋白尿>300mg/24h
5.强调我国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关联性更强。
在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人群最少半数与高血 压相关。我国高血压主要并发症为脑卒中,新版指南 强调,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关键。
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第8页
新旧指南对比
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第9页
一、增加了新章节
1.新增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章节,高血压防治应从儿童抓 起,提倡从儿童教育入手,从小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绝大多数高血压儿童,经过非药品治疗即可使血压达 标。
•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发病年纪<50岁)
• 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
女性≥85cm) 或肥胖(BMI ≥28kg/ ㎡)
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第19页
靶器官损害(TOD)
•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Sokolow-Lyons>38mv
Cornell>2440mm·ms
超声心动图LVMI:男≥125, 女≥120g/㎡
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第22页
六、高血压治疗
强调综合干预理念,全部患者均应长久坚持非药 品疗法,大多数患者需要终生药品治疗,其中,大多 数患者需要两种或更多药品联合治疗才能达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23修订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23修订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大、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超过了30,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高血压的严重危害不仅在于它本身所带来的健康问题,更在于它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等。
在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方面,我国的相关指南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指导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我国医学科学院和我国医师协会共同修订了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使之更加符合国情和时代潮流。
这些指南包含了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治疗、并发症防治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23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指南。
一、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根据修订后的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主要参考以下标准:1.1 血压测量:推荐成年人采用标准的袖带式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测量时应静坐至少5分钟,且至少测量两次,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1.2 高血压的诊断:根据测定值确定是否高血压,成年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定人裙,还有相应的诊断标准。
1.3 高危人裙的筛查:对于高危人裙,如家族史、肥胖、高盐饮食等,应重点筛查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根据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1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健康、适量运动、限制饮酒、戒烟等措施,这是控制高血压的首要方式。
2.2 药物治疗:对于确认的高血压患者,如生活方式干预无效,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芳龄、并发症等,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2.3 个体化治疗:对于不同的高血压患者,治疗应当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特点、病史等进行综合判断和治疗。
三、高血压的并发症防治高血压患者常常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等,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必须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
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而在中国仅仅一项调查就显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40%。
考虑到高血压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巨大负担,中国医学界制定了《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防治方案。
高血压的指南从预防、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指导。
首先,预防高血压至关重要。
饮食控制、适度的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以及避免烟草和酒精等有害因素都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在饮食控制方面,减少盐的摄入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指南建议每天的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这对于高血压的发生和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策略。
其次,诊断高血压也是指南的关注重点之一。
根据指南的建议,成年人应该定期进行血压检测,以便及早发现高血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测量血压来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
正常血压通常为收缩压不超过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超过90毫米汞柱。
如果多次测量血压超过这个范围,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是否为高血压。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给血压检测带来了一定的便利,特别是智能手环等设备的出现,让我们可以随时监控血压变化。
最后,治疗高血压也是指南的重要内容之一。
指南提到了两种基本方法: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对于中度或重度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而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由于病情相对较轻,生活方式干预措施通常可以发挥一定的效果。
例如,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均衡饮食可以帮助控制轻度高血压。
当然,在药物治疗方面,指南也提供了详细的药物选择和使用建议。
不同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目的。
除了预防、诊断和治疗,指南还强调了高血压的并发症防治。
通过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在指南中,针对高血压与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病等相关并发症的关系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亮点解析
龙源期刊网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亮点解析
作者:高平进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2年第02期
凝聚近100位专家心血的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更有中国特色、内容更翔实、理念更国际化的防治高血压的必备指南。
那么,新版《指南》到底有哪些亮点呢?
▲重视动态血压监测
新版《指南》对高血压患者的“推荐项目”中增加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内容。
动态血压监测不仅可用于高血压的诊断评估,还可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查找顽固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评估血压升高程度和昼夜节律(比如夜间高血压),等等,能够更全面客观地反映血压情况。
当然,家庭自测血压也是必不可少的。
家庭自测血压应在固定时间,每天测一两次。
▲降压目标更加细化
新版《指南》在降压目标上更加细化,更加符合临床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理论上讲,每位患者都有自己最合适的血压值,并不是越低越好。
比如,一位患者年纪很大,还伴有糖尿病,他的血管可能就僵硬得很,那他的收缩压是根本降不到130毫米汞柱的,如果强行降到130毫米汞柱,舒张压就会非常低,估计只有50毫米汞柱,这么低的舒张压,对于患者来说是不利的,会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
就这位患者而言,他的收缩压只要达到150毫米汞柱就可以了。
这就是个体化治疗。
而新版《指南》正是强调了细化目标、个体化治疗。
具体不同人群降压目标见下表。
▲更有“中国味道”。
指南基本介绍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
指南基本介绍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已成为当今社会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防治高血压,中国卫生部在2019年发布了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指南的更新内容和一些基本信息。
指南更新要点指南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血压的定义新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作出了更新,将收缩压高于或等于13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高于或等于80毫米汞柱作为高血压的诊断依据,并将原高血压分为一级和二级两类。
2.高血压的分类根据指南的更新,高血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可逆的继发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夜间高血压3.高血压的评估与诊断根据新指南的更新,对高血压的评估与诊断应包括以下方面:•家族史与个人生活方式评估•血压测量方法和时机的选择•并发症风险评估•相关检查与患者管理4.高血压的治疗指南更新对高血压的治疗也作出了重要的调整:•强调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包括减重、戒烟、运动和饮食等生活方式管理措施。
•调整了药物治疗的方案,并建议选择个体化的药物组合治疗。
指南基本信息指南的出版与组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由中国卫生部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技术研究所、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医师分会等单位共同组织编制。
指南的应用对象指南是为临床医师提供的一个参考。
指南适用于所有18岁及以上患者的高血压评估、治疗、管理,以及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指南的作用和意义新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分类、治疗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调整和升级,对临床医师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外,新指南提高了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的健康服务和医疗水平。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更新内容和指南基本信息已经介绍完毕。
指南的发布和成果的取得,更加体现了中国医学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也对我国广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指南虽然仅供参考,但是希望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能够认真阅读、理解,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药报/2011年/5月/31日/第006版
学术推广
要求“战线”前移强调跨学科合作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京发布
本报记者靖九江
近日,高血压联盟(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北京共同发布了2010年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并同时启动了为宣传和推广新版指南而推出的“火炬计划-第5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系列大型学术活动。
“新版指南的发布对我们今后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具有帮助、支持、指导和推动作用。
要把指南的理论变成我们的社会实践,更好地指导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和自我保健。
”高血压联盟(中国)主席吴兆苏教授表示。
新版指南是在卫生部疾控局的领导下,由高血压联盟(中国)和国家心血管中心组织全国近百位知名专家参与,在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多次研讨,历时两年完成。
“新版指南根据我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和循证医学研究的进展,并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各国指南修订而成,符合中国人群特点,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中国高血压防治的指导性文件。
”高血压联盟(中国)副主席、秘书长王文教授介绍道。
新版指南保留了以往指南的合理部分,更新了部分观念,其中,增加了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等“特殊人群”章节,指出对高血压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根据患者心血管总危险度决定治疗措施。
新版指南还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及战线前移、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长期平稳控制血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关键,并针对中国人群的特点,倡导限盐补钾等。
由于高血压的危害性除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以及合并的其他疾病的情况,因此,新版指南除仍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外,还将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
鉴于我国学者根据北京阜外医院和安贞医院长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采用多因素数理统计预测方法开发的心血管病危险评估工具,在我国人群中有较好的预测精度,且与以往指南的危险分层基本相符,故新版指南继续沿用以往的分层方法,将高血压按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及临床疾患综合评估,划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及很高危,并依此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时机、策略与估计预后。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因此新版指南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所有的可逆性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合并存在的临床疾病。
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目标是140/90mm 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病人,血压应在病人能耐受的情况下酌情降至更低。
在群体的防治方面,新版指南首先强调的是提高知晓率,并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
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几种药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成的固定低剂量复方降压制剂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同时,新版指南还增加了房颤治疗建议,并推荐有条件时以基因诊断确定华法林剂量。
高血压联盟(中国)副秘书长张维中教授指出,新版指南无论从深度、广度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中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出席新版指南发布仪式的专家们认为,新版指南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推广实施,指南修订之
后需要通过继续教育、解读等得到临床实践的接纳,而进一步将其落实到社区和人群,还需要有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协调。
据悉,“火炬计划-第5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大型学术活动将邀请各相关学会/协会共同行动,面向全国医师,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和社区医师进行新版指南的研讨和宣传推广活动。
相关链接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有2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2.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3.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4.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总危险。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 mm Hg以下;在可耐受情况下还可进一步降低。
5.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由这些药物所组成的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
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达标。
6.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
应根据心血管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措施。
应关注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7.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8.关注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预防关口前移;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
9.加强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定期测量血压、规范管理、合理用药,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