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对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致 。D S A检 查 采 用 S e l d i n g e r 法, 右 侧 腹 股 沟 股 动 脉 穿 刺 插 管, 先后行左 颈内动脉造影 、 右 颈内动脉 造影 、 右 侧 椎 动 脉 造 影, 正侧位摄 片。 1 . 3 工作站处理 采用 G E A W 工作站 的 A d d / S u b减 影 软 件
龄1 4~ 8 5 ( 5 4 . 2 1 ± 4 . 5 8 ) 岁; 扫 描部位 : 单纯头 部 6 4例 , 头 颈 部联合 1 8例 ; 临床表现 : 头晕 6 7例 、 头痛 5 8例 、 恶心 4 7例 、
头颈 联 合 C T A 血 管成 像 对 头 颈部 血 管疾 病 的诊 断价 值
张 猛 , 郭剑 山, 林志阳, 刘剑锋
( 海 南省三 亚 市人 民 医院 , 海南 三 亚 5 7 2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头 颈 部 动 脉 C T血 管成 像 ( C T A) 检 查在 头 颈 部 血 管 疾 病 中的 诊 断 价 值 。方 法 8 2例 临床 怀
对 平 扫 薄 层 图像 和增 强 薄 层 图 像 减 影 , 将 获 得 去 骨 减 影 图像
数据输入 3 D处 理 软 件 来 直 接 提取 动 脉 , 而后利用 3 D容 积 重 建( V R) 、 大密度投 影 ( MI P ) 、 曲面重 建 ( C P R) 等 多 种 后 处 理
疑 头 颈部 血 管 病 变 患 者 均 进 行 头 颈 部 动 脉 C T A检 查 和 传 统 D S A检 查 , 以D S A结 果 为对 照标 准 , 对 比分 析 C T A检 查 头 颈 部 血 管 疾 病 的诊 断 结 果 。 结 果 C T A在 显 示 A 一 段、 M 一 段、 P 一 段、 基底动脉 、 交通动脉、 颈 内动 脉 c 一 , 段 的 灵敏
CTA与DSA在头颈部血管狭窄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CTA与DSA在头颈部血管狭窄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用于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CTA与DSA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DSA发现有87支头颈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轻度狭窄Ⅰ级11支、中度狭窄Ⅱ级16支、重度狭窄Ⅲ级34支、完全闭塞Ⅳ级26支。
CTA发现有115支头颈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轻度狭窄Ⅰ级为37支、中度狭窄Ⅱ级为18支、重度狭窄Ⅲ级为35支、完全闭塞Ⅳ级为25支。
与DSA 比较,CTA的灵敏性为89.0%、特异性为86.1%,Kappa值为0.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A对于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以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标签: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颈动脉狭窄;诊断价值临床心血管治疗中,高端螺旋CT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其在成像诊断中具有无创、安全、快速的特点,能够进行简单操作,这种技术手段能够在一次性成像中,获取由主动脉弓到颅内血管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信息[1-2]。
针对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引起多方的关注。
本次研究中,针对可能患有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诊断分析,使用DSA和CTA,通过这种比对分析,说明CTA在头颈部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优势。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MRI和CT确诊,确诊为脑梗死。
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9.2±2.4)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进行DSA和CTA检查,诊断结果以DSA为准,针对CTA诊断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1.2.1 CTA采用特定的CT扫描仪,型号为GE Discovery 750 HD。
在检查前,要进行参数调节,自动调制管电流480 mA,120 KV,将层重和重建间隔控制在0.625 mm和0.5 mm,螺距0.71。
头颈动脉CTA在诊断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头颈动脉CTA在诊断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者:邹明珠来源:《科技资讯》2019年第19期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头颈联合CTA检查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入该院科室治疗的患者共计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DSA检查,评价CTA诊断血管病变,对观察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A对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查,以九位法及自动旋转法确定动脉位置,通过检查确定患者头颈动脉是否狭窄。
结果对两组患者诊断图像进行质量评分,评分为2.4±0.2和2.9±0.3,显然观察组患者图像质量较高,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头颈部CTA ;脑血管疾病 ;诊断应用中图分类号:R445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a)-0213-02头颈部CT动脉血管造影简称“CTA”,这是目前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可以为临床患者提供科学的诊断策略,对医生对患者的病情的了解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数。
此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的病例共计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分析头颈动脉CTA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具体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的病例共计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DSA检查,评价CTA诊断血管病变,对观察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A对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查,以九位法及自动旋转法确定动脉位置,通过检查确定患者头颈动脉是否狭窄。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49.5±2.8)岁;观察组患者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38~78岁,平均(50.3±3.6)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的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的>头颈部作为人体的重要部位,如果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病变,后果往往很严重,而及时发现并进行针对性地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通过依靠影像学进行辅助诊断显得很有必要。
CTA即CT血管造影,通过介入的方法在血管内注入显影剂,根据其药物特性显示血管的结构和病变[1]。
这种方法在对头颈部血管的检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本院行头颈部动脉CT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因头颈部血管疾病来本院行头颈部动脉CTA 检查的2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19例,女性92例;年龄37,70岁;其中,高血压30例,糖尿病23例,高血脂症43例,冠心病43例,嗜酒者11例,长期吸烟者33例,腔隙性脑梗死21例,大面积脑梗死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65例。
所有患者均以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ICVD诊断标准为依据[2],患者均无碘剂过敏史。
1.2 CTA检查方法影像设备使用美国GE公司Light Speed VCT(64层螺旋CT机),以非离子型碘作为造影剂。
用高压双筒注射器在患者肘前静脉注入80 ml左右的造影剂(3.0ml/s),再取生理盐水约30 ml逐渐注入静脉。
扫描参数:扫描层间隔及层厚为1.00 mm,速度0.8 r/s,螺距为0.956,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mA。
从心脏上部到双眼水平线之间的范围即为扫描范围,将浓度为350 mg/ml、总剂量为80 ml的造影剂以3 ml/s左右的注射速率注射,自动触发阈值设定为颈总动脉达100Hu,到达阈值时螺旋CT采集增强扫描的数据。
随后工作站接收所输送的图像,进行曲面重建(CPR)、容积成像(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对血管中的病灶进行显像[3]。
主要扫描的动脉包括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头颈部动脉病变是脑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能够及早发现头颈部动脉病变,适时行溶栓或介入支架植入手术可显著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1]。
因此影像学检查在头颈部动脉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6排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层厚薄、检查时间短、获取的影像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等优点,可以进行VR、CPR、MIP等三维重建,其在头颈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16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完成全身各项CTA检查235例,抽取25例头颈部血管图像进行分析,其中,2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超声检查结果和CT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2 螺旋CT的检查方法:使用飞利浦Brilliance16排螺旋CT,采用螺旋连续扫描技术。
检查前训练病人呼吸,并嘱其扫描时不做吞咽动作,以避免伪影。
病人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水平至颅顶,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静脉内注射300mg/ml碘普罗胺,剂量90ml,速率3.5~4.5ml/s,管电压120KV,管电流120mA,采用探测器16×0.75mm。
扫描在病人平静呼吸状态下一次完成,扫描后以0.625mm间隔内插重建,延迟时间设定为17s左右,使总的扫描时间(即:延时时间+实际扫描时间)控制在30~33s左右。
扫描完成后经EBW工作站血管软件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曲面多平面重建(CMPR)处理。
1.3 CTA结果的评定:以血管壁周围钙化斑块及血管腔内充盈缺损判为粥样斑块;以一侧或双侧颈、脑血管缺如、变异或有别于正常发育血管判为血管发育异常;以血管局限性憩室样突出超过正常管径的l/2以上判为动脉瘤。
颈部血管狭窄分级标准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North American Symp 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 tmy trial NASCET)分级法[2]:轻度狭窄≤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
CTA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d a t a a t f e r w o r k s t a t i o n ( G E AD W4 . 5 )t r e a t me n t w i t h C T A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o f t w a r e , s t o r a g e e f f e c t i s t h e
d e mo n s t r a t e d 1 0 0 % g r a d e 1 - 3 , 4- 5 v e s s e l s d i s p l a y a t a r a t e o f 9 9 % .C o n c l u s i o n :C T A f o r h e a d a n d
CTA Va s c u l a r I ma g i n g S c a n n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i n t h e Ap p l i c a t i o n
0f t he He a d a nd Ne c k Va s c u l ar Le s i on s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i n h e a d a n d ne c k v a s c ul a r l e s i o n s .Me t h o d s :A r e t r o s p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o u r ho s pi t a l ro f m
颈部CTA 在颈部血管病变中的诊断意义
经验交流75颈部CTA 在颈部血管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李学伟1,张洪社1,朱殿春2,孙晨1,李伟3 (1.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医院影像科,河北保定 072750;2.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场职工医院,河北保定 072750;3.北京深睿博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9)摘要:目的 探讨头颈部动脉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颈部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80例临床疑似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进行CTA 检查,前后一周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手术,以此为金标准统计分析CTA 检测发现的颈部各动脉的病变数量、狭窄程度、图像质量及其在各类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 80例患者共发现病变血管230段,其中粥样斑块形成87段(37.82%),动脉狭窄59段(25.62%),动脉闭塞29段(12.61%),血管纤细形成49段(21.32%),血管变异5段(2.17%),动脉瘤1段(4.37%)。
CTA 检测出轻度狭窄115处(50.0%),中度狭窄84处(36.52%),重度狭窄28处(12.17%),闭塞3处(1.30%);CTA 对颈动脉病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3%、96.53%、98.25%,95.69%,与手术或DSA 在诊断效能差异均不显著(P <0.05),CTA 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椎动脉检测图像质量均较高,CTA 诊断颈部不同部位血管的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
结论 CTA 诊断颈部血管病变效能高,图像质量清晰,可代替DSA 成为颈部血管病变检查的首选。
关键词:颈部CTA,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价值颈部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疾病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不断上升,颈动脉血管狭窄或闭锁会引起大脑中中动脉及穿支小动脉堵塞,临床多表现头痛、头晕、肢体肌力改变、视力受损等,严重可导致昏迷或死亡,故对于颈部血管病变的检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对于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月 第3卷第5期点并成功止血,占95%。
其中2例3天后再次出血后膨胀海绵准确填充于出血部位止血,亦减少了病人痛苦。
其中57例均次成功。
占90%。
观察三月均无发生相同部位出血。
3 讨论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利用其在生物体内引起的热效应来凝固局部组织,从而封闭小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但止血特点是组织内外迅速升温(65~100℃),不宜有效封闭血管,而且烧灼时产生辐射大,高温至组织炭化,刀头易粘连,对粘膜及周围组织热辐射范围大。
目前血管造影下动脉栓塞和结扎血管是难治性鼻出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创伤性大,风险高,且费用高,对施术者技术要求高,在基层医院不易推广。
鼻内窥镜下等离子治疗具有如下优点:(1)鼻内窥镜具有视野清晰宽广,多角度的特点,配合负压吸引器,使鼻腔鼻咽各部位暴露清晰,可以方便快捷地在直视下寻找出血点,而且避免了盲塞对粘膜的挫伤。
(2)等离子消融治疗的基本原理是低温消融,射频能量使刀头和组织间的电解质形成等离子体薄层,使靶细胞在低温下打开分子键,分解成碳水化合物和氯化物,造成组织凝固性坏死,使小血管闭锁而止血。
由于等离子射频能量的较低温度(40~70℃),对组织凝固而不炭化,使止血过程不产生高温,低辐射,无炭化、焦糊现象,从而有效保护鼻粘膜,减轻了组织的损伤,使病人的痛苦减轻,缩短了康复的周期。
(3)我们临床上经常遇见出血点位于中下甲后方盲区,影响暴露,此时可用等离子针状刀头行中下甲后端消融使其缩小,以暴露视野,使病人避免了手术切除的痛苦。
综上所述,鼻内窥镜下等离子止血具有治疗方便快捷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病人痛苦少,治疗周期短的优点。
尤其对伴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患者等不能耐受鼻腔填塞者,可作为首选止血方法。
对于中下鼻甲后端隐蔽部位出血,由于等离子消融效果即刻显现,可有效的解决出血点的暴露问题。
当然,等离子治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的价格偏高;其次,等离子对血管性出血的止血效果受到大家质疑,但鼻腔出血大多为表浅小动脉或静脉,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等离子对鼻腔原发性出血的效果确切有效,对于少数血管较大,出血凶猛者,由于出血点不易暴露,我们还是主张鼻内镜引导下精确填塞出血部位而止血。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89头颈部位一直都是人体重要且关键部位,一旦存在出血性或者缺血性病变,往往会产生严重不良 后果,需要临床尽早给予针对性治疗[1]。
C T 血管造影简称C T A,是介入式的把显影剂注射至受检者血管中,依据药物特性对机体血管结构与病变情况进行观察的一种新型诊断技术,不仅具有无创性,而且图像分辨率较高,后期处理功能较强,能够清晰显示出头颈部动脉病灶,帮助临床医师准确判断头颈部血管状况,便于临床医师精准分析患者病情,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2-3]。
为了进一步分析头颈部动脉C T A 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特从2019年1月—2020年11月间我院收治到的病人中,取85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现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间收治患者中挑选出85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其中男性44例,女性41例,最小年龄为42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62.31±5.47)岁。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具备自主行为能力;所有患者均存在头颈部血管疾病;所有患者都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者;排除做过头颈部手术者;排除存在认知功能者。
1.2 方法所有观察对象都接受DUS 与CTA 检查:(1)DUS 检查:借助超声探头对每位患者两侧颈动脉血管状况进行密切检查,重点观察患者颈动脉血管厚度、有无斑块、斑块大小和数目等。
(2)CTA 检查:所用仪器是美国GE 公司生产的Revolution CT 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借助高压双筒注射器把80 mL 造影剂注入患者肘前静脉中,注意注射速度控制在3.0 mL/s,并把浓度维持在350 mg/mL,然后在机体中注射30 mL 生理盐水。
设置CT 扫描相关参数如下:层厚1.25 mm,层距1.25 mm,螺距0.956,速度0.8 r/s,电压120 k V,电流300 m A,颈总动脉设置自动触发阈值至100 H u,并在主动脉弓中设置示踪点,主动脉弓水平到颅顶部位进行扫描,在达到阈值时,需要给予增强扫描处理,对各项数据进行记录,接受扫描图像并加以图像处理工作,进行曲面重建(CPR)、容积成像(VR)、多平面重建(M P R)、最大密度投影(M I P),对机体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进行详细扫描,借助C R P 图像对机体颅内动脉系、椎动脉系进行观察,并用V R 图像对患者的各个动脉至其终支加以观察。
头颈CTA对头颈动脉病变的临床运用价值探讨
头颈CTA对头颈动脉病变的临床运用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128层CT头颈动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对头颈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头颈部CTCA影像学检查资料,评价128层螺旋CT对头颈部动脉血管壁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的显示,血管有无闭塞、动静脉畸形、血管变异、支架术后有无狭窄进行评判,探讨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结果 185处粥样斑块中颈内动脉颅内段80处;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近段62处;椎动脉27处;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分别8处;大脑前中动脉8处。
头颈部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及闭塞共36处: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17处,闭塞1例,占50%;椎动脉中度以上狭窄8处,闭塞3例,占30%;大脑动脉中度以上狭窄7处,约占20%。
结论:头颈血管CTA对头颈动脉血管中度以上的狭窄及斑块性质的判断准确,可做为临床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筛查方法。
【关键词】128层螺旋CT、头颈血管动脉血管成像脑卒中的死亡率、致残率较高,头颈部CTA具有操作方便、图像清晰、无创伤等优点,对患者后期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1]。
因此,尽早发现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有助于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发现,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对本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106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病变患者头颈CTA影像学资料;该组病例男54例,女48例;平均年龄57.8岁;102例中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昏、行走不稳、肢体乏力、失语等;脑梗塞4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1例。
1.2 检查方法1.2.1 头颈部血管CTA 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PHILIPS-Brilliance)64排128层螺旋CT行头颈CTA检查,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MEDTRON)以4.0~5.0ml/s。
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350~750mA。
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下方30~50mm至颅顶,将扫描原始数据分别进行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多平面重组( multi planar volume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图像重建头颈动脉,由两位资深CT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对头颈动脉血管进行评价。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头颈部动脉 CTA 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200【摘要】目的:探究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联用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与智能低辐射剂量CT技术的可行性。
方法:随机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88例行头颈部动脉CTA检查患者分组,两组患者检查期间均选用CT智能最佳管电流调节技术和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实验组(44例,应用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对比剂用量)。
对比两组对比剂用量、受辐射剂量。
结果:实验组对比剂用量(43.31±5.71)ml,与对照组相比,P<0.05;实验组有效剂量(ED)(4.21±0.33)msv、CT剂量指数(CTpol)(16.22±0.73)mGy,较之于对照组,P>0.05;组间各项图像质量参数比对呈P>0.05。
结论:将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与智能低辐射剂量CT技术联合应用于头颈部动脉CTA临床检查中不仅能够确保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达标,同样可减少患者受辐射剂量,检查更安全更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CT智能最佳管电流调节技术;Care Kv技术;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应用价值头颈部是人体十分重要的一个部位,如果出现出血或缺血性病变,则会对患者的机体功能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医务人员提倡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改善患者的病情[1]。
而头颈部动脉造影DSA检查是临床诊断头颈部动脉病变的唯一标准,但此检查方式具有侵入性且医源性创伤大,需要患者机体耐受,而且无法重复检查及对病情进行动态性评估,所以临床推广受限。
计算机断层影像血管造影手术,属于一个成熟的影像学技术[2-3],已经成为现代临床上神经血管疾病诊断的一个首选项目,现代化的CTA技术具有着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能够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并显示出一些微小的结构,这些结构在以往都需要通过侵入性的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才能够显现。
头颈部联合CTA在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探讨
头颈部联合CTA在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探讨李全曾祥军李金龙滕娟李佳娟宋华章达州市中心医院门诊放射科摘要目的分析头颈部联合CTA在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8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颈部CTA检查及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DSA和CTA在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结果 CTA对轻度血管狭窄性病变、中重度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较高,并且能跟检出DSA漏诊的轻度血管狭窄;对血管壁钙化斑块敏感度较DSA 高。
结论头颈部CTA 在诊断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性病变方面具有安全快捷、准确及无创性的特点,可与DSA一起综合使用。
关键词颈部动脉血管; CTA;数字血管造影[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joint head and neck CTA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artery stenosis disease.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4 - March 2015 treated 82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re performed after ad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TA inspection and digital angiography (DSA) inspection, DSA and CTA in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ervical artery stenosis disease. Results CTA with mild stenosis of lesions, moderately severe stenosis of the diagnosis of lesions sensitivity is higher, and to check out the DSA in diagnosis of mild stenosis of;High sensitivity to vessel wall calcification plaques compared with DSA. Conclusion The head and neck CTA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artery stenosis disea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fe and quick, accurate and non-invasive, can be integrated with DSA.[Key words] neck arteries;The CTA;Digital angiography近年来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1],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性病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2],脑缺血性病变和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越来越受到临床研究重视。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孙超;赵俊武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3(20)22
【摘要】目的分析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行头颈部动脉CT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1例患者的基底
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等血管管腔阻塞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动脉CTA检查不仅能准确地对头颈部血管病变作出诊断,而且具有操作方便、图像清晰、无创伤等优点,对患者后期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总页数】2页(P106-107)
【作者】孙超;赵俊武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二科,山东威海264200;山东省威海市立
医院神经内二科,山东威海26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3
【相关文献】
1.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J], 叶刚;查金霞;冀涛;何野;王伟
2.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J], 廖强
3.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J], 叶刚;查金霞;冀涛;何野;王伟;
4.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J], 廖强;
5.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J], 郭顺成;莫柳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1-07-22T16:02:07.49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作者:邢同凯[导读] 探究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采用头颈部动脉CTA(CT血管造影)的应用效果。
邢同凯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西昌 615000【摘要】目的:探究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采用头颈部动脉CTA(CT血管造影)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88例在2021年1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CTA检查,验证检查指标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CTA检查方式的有效性。
结果:诊断准确率方面,CTA与DSA检查方式并无显著差异(P>0.05);诊断结果方面: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CTA检查在患者检查过程中能够有效反应头部血管病变,为治疗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可以推广。
【关键词】头颈部血管疾病,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我国,头颈部血管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并且疾病容易复发,发病原因主要是由头颈部动脉病变引起,若不能进行及时治疗,将极有可能出现出血性和缺血性疾病,最终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患者在患病后进行早期诊断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中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为DSA检查方法,但是此检查费用较为高昂,并且具有一定的创伤性。
资料显示,CTA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方面也具有较好效果【1】,本文据此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88例在2021年1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并且患者对两种检查方式不存在造影剂过敏和禁忌症。
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 61.4±5.2)岁。
其中有27例脑隙性脑梗死,5例大面积脑梗塞,5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中53例患者合并高血压,24例患者合并冠心病,41例患者合并糖尿病,30例患者合并颈椎病。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老年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观察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老年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观察吴洁;刘福尧【期刊名称】《益寿宝典》【年(卷),期】2022()25【摘要】目的:观察头颈部动脉 CT 血管造影(CTA)检查在老年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
方法:将2021 年 3 月至同年 8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检查的 110 例疑似老年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分别进行头颈部动脉 CTA 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度以及血管狭窄性病变情况,并以 DSA 检查为标准,计算头颈部动脉 CTA 检查的特异度(SPE)以及敏感度(SEN)。
结果:头颈部动脉 CTA 的诊断准确度 98.18% 与 DSA 的诊断准确度100.00% 相差不明显,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头颈部动脉CTA 检出一般、比较、非常狭窄和闭塞血管率与 DSA 相差不明显,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头颈部动脉CTA 的 SPE 和 SEN 分别为 100.00% 、98.13% ,均较高。
结论:头颈部动脉 CTA 检查在老年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良好,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度、SPE和 SEN,明确患者血管狭窄性病变情况,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总页数】3页(P0034-0036)【作者】吴洁;刘福尧【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相关文献】1.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2.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3.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4.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5.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颈部CTA的临床应用
头颈部CTA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CTA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头颈部CTA检查资料,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分析。
结果:在292例头颈部CTA影像资料中,正常病例仅为31.5%,动脉瘤、血管畸形占比高达20.89%。
结论:通过不同年龄段检查的比较分析,充分体现头颈部CTA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管成像 X线计算机成像质量动脉瘤头颈部血管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在不同年龄段均有发生,由于其风险等级高,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292例头颈部CTA的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充分探讨和体现头颈部CTA检查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随机搜集整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们科室进行头颈部CTA的病例共计292例,年龄段在14至82岁之间。
扫描方法,患者常规准备后经上肢浅静脉注射规格为37g(I)/100ml/瓶的碘对比剂60ML,注射剂量参照公斤体重计算。
采取三段法注射,首先按5ML/秒流速注射生理盐水20毫升,随即以4.5ML/秒注射对比剂60ML,在对比剂注射结束后按4.5ML/秒再次注射生理盐水20毫升。
扫描方式采用阈值触发,触发阈值100HU,触发点设置在升主动脉管腔内并避免设置在动脉边缘。
检查结束后对图像进行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并将重建所得的3D图像结合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等二维图像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与结论在292例头颈部CTA的病例资料中,正常病例仅为92例,占比31.50%;动脉瘤30例(图1),占比10.27%,血管畸形31例、发现血管壁钙化63例、血管畸形31例,其他异常76例(表1)。
表1 292例病例检查结果分类及占比正常血管壁钙化动脉瘤血管畸形其他926330317631.50%21.58%10.27%10.62%26.0 3%图1 动脉瘤在其他病例分类的76例病例中,以血管形态异常以及血管狭窄(图2、图3)为主,其中血管形态异常占比53.95%,血管狭窄占比22.37%,另有一例检查失败(表2)。
cta在头颈部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cta在头颈部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cta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分析。
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50例四肢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患者发病时间在2年内。
结果:50例患者经过cta检查,50例患者上肢病变,22例患者锁骨上动脉狭窄,15例患者腋下动脉瘤,13例患者右动脉闭塞,3,例患者无异常问题;结论:cta检测操作简单、迅速、具有无创伤性等优秀特点。
关键词:cta;头颈部;应用引言脑动脉狭窄会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产生严重的不良问题。
根据当前的临床情况,分析头颈部脑血管的情况,通过cta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判断动脉狭窄可能造成的麻木、酸痛、迷糊、视觉障碍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患者血液粘稠、血流慢等病理变化。
根据临床病理表现,需要调整患者的脑动脉硬化问题,利用cta应用对脑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进行诊断和应用,对四肢效果等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明确狭窄应用的价值内容。
1 资料及方法1.1资料选取入院治疗的5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分布在24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岁左右。
患者临床表现为22例患者锁骨上动脉狭窄,出现头晕、麻木、乏力、血压变化、肱动脉薄弱等;15例患者腋下动脉瘤,发凉、麻木、脉搏弱、间歇性跛行等;13例患者右动脉闭塞,出现,腔梗、静脉血栓等临床表现;3例患者无异常问题。
1.2方法Cta检查选用东芝设备,16排螺旋CT扫描仪,按照1.3mm,120KV比例,螺距1.25进行扫描,将碘帕醇1.5ml/kg经静脉注入体内,流速控制在4ml/s。
可以应用的最大成像、最大密度、容积率均按照图像进行重建处理,观察动脉狭窄的具体情况。
按照动脉狭窄穿刺管进行置入处理,注入非离子造影剂,检查设备选用日本东芝的血管造影剂,扫描确定具体情况。
1.3图像评估分析放射科根据相关检查进行分析,cta重建图像评估判断为优、良、差。
优:血管图像清晰,无伪影,血管分级超过四级;良:表示图像清晰,有少量伪影,血管支管数在3级至4级之间,不影响整体诊断;差:表示血管的主要支分布不明显,至少有1支血管较差,有较多的伪影,辨识难度大,困难,影响整体诊断。
CTA 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CTA 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头颈部血管病变血管成像的阳性病例。
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造影剂量1.5ml/kg,注射速率3ml/s,扫描延迟时间16s~18s,在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
重建方法为MIP、VR、MPR等。
结果:34例阳性病例中,一侧颈内动脉狭窄2 例,一侧椎动脉狭窄3例,双侧椎动脉狭窄2 例,颈内动脉畸形2 例,海绵窦瘘1例,颅内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5例。
血管成像对于病变大小、形态、范围均能清晰显示。
结论:64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CTA;脑血管病【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26-01CT血管三维成像技术扫描层厚更薄、时间更短,特别是在血管成像方面更有其优势。
本文就我院2009年1月至2013 年12 月34 例头颈部血管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 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 年以来34例头颈部血管成像阳性病例,所有病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临床证实。
其中,男24例,女10 例,年龄16岁~75岁,回顾性分析34 例64 排CTA 检查的临床意义。
1.2 方法所用CT 扫描均用Siememens、Emotion64排螺旋CT机。
造影剂为1.5ml/kg,均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含碘300mg/ml),注射速率3ml/s,扫描延迟时间,对比剂自动跟踪技术进行。
扫描Tope 像以后,肘静脉注射准备完毕,选取扫描范围,从颅顶至主动脉弓范围,平扫结束后,选择主动脉弓平面作为跟踪对比剂浓度区域,其域值设100Hu。
对比剂注射和CT 增强扫描同时进行,当对比剂浓度达到100Hu时CT扫描自动开始,直至扫描区域结束。
头颈部增强扫描条件:28mAs,120kV,slice1.0mm,Acq16×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0 020 北 京市平谷 区 医院,北京 【 摘
要 】目的 :探讨头颈 部螺旋c 血管造影 (T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 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 析1 l T CA 2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的颈 部 C A 查 资 料 。结 果 :共 检 测 1 1 患者 的 双侧 颈 总 动 脉 、颈 动 脉 分 叉 部 、颈 内动 脉 、 双 侧 锁 骨 下 动 脉 椎 动 脉 、 基 底 动 脉 、 大 脑 前 、 T检 2例 中 、 后 动 脉 。血 管擘 软 斑 块 合 并 纤 维 斑 块 2 例 , 软 斑 块 、 纤 维 斑 块 合 并 钙 化 斑 块 7 例 ,单 纯 钙 化 斑 块 9 例 。 其 中 管 腔 轻 度 狭 窄2 3 , 中 6 l 1 6处
论 著
Tr a ie e ts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 J u n lo h o dcn n h p a may hn s o r a fEt n me iie a d Etno h r c ・5 ・
头颈 部 动 脉 CT A检 查 在 头 颈 部 血 管 疾 病 中 的诊 断价 值 探 讨
度狭窄 1 3 ,重度狭窄8 处,血管闭塞 1条 ,血 管发 育异常 1条 ,骨质增生压迫椎 动脉4 9处 9 1 3 处。9 例支架植入术后 ,其中4 例为颈总动脉 、颈 内动 脉 支 架 , 3 椎 动 脉 支 架 , 2 基 底 动 脉 支 架 ;6 颈 内动 脉 剥 脱 术 后 。 结 论 :头 颈 部 C A 创 、 快 速 、三 维 图像 、 可 任 意 旋 转 、 可 清 晰 例 例 例 T无 地显示颈 部血管形态及其毗邻关系 ,对 于头颈部血管病变具有十分 重要的诊断价值 ,并对 治疗起着 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 【 关键 词 】脑 血 管 病 ;颈 动 脉 ;椎 动 脉 ;C A B T ; 超 【 图 分 类 号 】R 4 . 中 452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0 — 5 7 ( 0 0 1— 0— 文 0 7 8 是 脑 血 管 病 的 重 要 危 险 因 素 , 常 规 的颈 部超 声检 查虽然简便 易行,但准确性较差。尽管数字 减 影血管造影 (S )可作为血 管狭窄检 查的 “ 指 标 ”, DA 金 但 仍 有 其 缺 陷 , 如不 能显 示血 管壁 的 结 构 及 其 毗 邻 关 系 ,价 格 昂贵 、技 术 复 杂和 有 创 性 , 不 能 作 为 临 床 常 规 检 查 。 而 近 年 开 展 的 颈 部 多排 螺 旋 C 血 管 造 影 ( T ) 技 术 兼 具 两 者 的 T CA 优 点 ,本 文 报 道 1 1 脑 血 管 病 患 者 的颈 部 C A 表 现 ,可 直 2例 T的 观 清 楚地 显 示血 管狭 窄 的 部位 、程 度 与 毗 邻 的 关 系 ,对 于 治 疗 有 很 高 的指 导 作 用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本 组收集 2 0 年7 . 0 9 月至 2 1 年3 0 O 月共 1 1 2 例 住 院 患 者 。其 中 男 7 f , 女 4 例 ,其 中 最 小 年 龄 4 岁 ,年 80 3 2 龄 5  ̄8 岁 占1 5 。其诊 断标准根据 王维治主编 的 《 0 0 0例 神经 病 学 》 第 5 的标 准 …腔 隙性 脑 梗 死 2 例 ,大 片 脑 梗 死 4 , 版 1 例 椎 基 底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6 例 ,有 高 血 压 病 史 6 例 , 颈 椎 病 史 5 9 1 例 ,糖 尿 病 史 3 例 , 冠 心 病 病 史8 , 高 脂 血 症 3 例 ,长 0 O 例 5 期 吸烟 史 5 例 ,长 期 饮 酒 2 例 。 7 l 1 2 方 法 颈 部C A . T 的检 查 方 法 : 采 用 G 6 层 C 扫 描 仪 , E4 T 扫 描 条 件 管 电压 1 0 V 管 电 流 4 5 A 螺 距 O 9 9 1 层 2k , 3m , . 6 :, 厚12m . 5 m,扫 描速 度 0 5 / ,增 强扫 描 使 用 欧 乃派 克 .s 圈 ( . m / ) , 用 C 注 射 器 经 肘 静 脉 团注 造 影 剂 8 一 0 l 35 t s T O 9m 。 扫 描 数 据 传 至 C ] 作 站 后 进 行 多平 面 重 建 ( P ) 、 曲面 重 T3 MR 建 ( P ) 、容 积 漫 游 ( R CR V )及 最 大 密 度 投 影 ( I ) ,观 MP 察患者的颈部及颅底动脉血 管形态特征 。 1 3 C A 结 果 评 定 1 颈 部 血 管 狭 窄 分 级 标 准 采 用 北 美 . T 的 ) 症 状 性 颈 动 脉 内膜 切 除 术 ( o t m r c n y p o a i N r h A e ia S m tm t c C r t d E d r e e t y t i l N SE )分 级 法 :轻 度 a o i n a t r c m r a A C T 狭 窄 ≤2 % 中度 狭 窄 3 % 6 % 9; 0  ̄ 9 ;重 度 狭 窄 ≥7 % )发 育 0 。2 不 良 :管 腔 一 致 变 细 , 小 于 正 常 侧 1 3 3 闭塞 。C 值 6 H /.) T 0U 为软斑 块 ,c 值6 ~ 19 U T O 2 H 为纤 维斑块 ,c 值 ≥1 0 U T 3 H 为钙 化 斑 块 。 2 结 果 共 检 测 1 1 患 者 的 双 侧 颈 总 动 脉 、颈 动 脉 分 又 部 、颈 2例 内 、 外 动 脉 、 椎 动 脉 、 基 底 动 脉 、 大 脑 前 、 中 、后 动 脉 。 血 管 壁 软 斑 块 合 并 纤 维 斑 块 2 例 , 软 斑 块 、 纤 维 斑 块 合 并 6 钙 化 斑 块 7 例 ,单 纯 钙 化 斑 块 9 例 。轻 度 狭 窄 2 3 , 中 度 l 1 6处 狭 窄 1 3 , 重 度 狭 窄 8 处 , 血 钙 化 斑 块 9 例 , 管 闭 塞 l 9处 9 1 1 条 ,血 管发育异 常1 条 ,骨 刺压迫椎动 脉4 3 处。病变 的分布 见 表 1 。 其 中 交 通 动 脉 开 放 供 血 2 f ,除 以上 表 格 中显 示 动 脉 50 狭 窄 、 闭 塞 、先 天 发 育 异 常 外 , 还 发 现 颈 动 脉 体 瘤 1 , 颈 例 总动 脉壁 内血 肿 l ,动 脉 夹 层 1 ,大 脑 中 动 脉 M 动 脉 瘤 2 例 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