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些思考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乡村振兴战略是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实现城乡资源均衡配置,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现代化,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重要保障。
在思考乡村振兴战略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深思考。
一、合理规划,注重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战略首要的任务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乡村经济高效、稳定的发展。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核心是转型升级,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经济向新的、更高效的农业经济模式转变,并促进以产业为核心的农村经济发展。
因此,在进行乡村振兴规划时,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考虑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鼓励乡村地区开展现代农业和新兴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重点加强农业生态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与工业、商业、服务业融合发展。
同时,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保护耕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农民的利益。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是相互影响、互补的关系。
城市提供了市场、资金、人才等资源,而乡村则提供了粮食、能源和市场等支持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
因此,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优化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村地区,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水利等,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在城市地区,则需要开辟更多产业空间,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都是不可或缺的发展要素。
三、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传承乡土文化传统文化是国家和乡村的重要财富,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需要。
传统文化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文化的精髓、根脉和灵魂。
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这不仅可以保护乡村文化,增强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还有助于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其中,乡村旅游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之一。
要在保护乡村自然与文化,传承乡土文化的同时,还要重新梳理、创新、提炼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资源。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与思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以农村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也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村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使农村成为美丽宜居的生活场所和创业创新的热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加强城乡融合发展。
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经济联系,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发展协同推进。
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之举。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农业基础和农村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须之举。
要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乡村振兴发展格局,推动农村全面振兴,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内蒙古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内蒙古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梅田琳来源:《北方经济》2022年第04期摘要:近年来内蒙古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家要求和发达省区相比,还存在差距。
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推动城乡工农融合发展,是解决内蒙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动农牧民增收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内蒙古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一、当前存在的问题(一)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一是质量与数量不相适应。
耕地面积、草地面积、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居全国第2位,森林面积居全国第1位,总水面居全国第8位,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5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常年净调出粮食250亿斤以上,居全国第4位。
2021年粮食产量居全国第6位,牛奶、羊肉、牛肉、羊绒、细毛羊毛产量居全国第1位,但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居全国第20位。
农畜产品加工业与农牧业总产值之比为1.3:1,与全国平均水平2.4:1差距较大。
除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通辽梅花生物等国内外知名加工龙头企业外,肉类、果蔬、粮油、土豆等方面的知名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二是品牌影响力小。
内蒙古已形成了天赋河套等区域品牌,但存在重创建、轻保护、重营销、轻管理等现象,产品品牌杂、弱等问题突出,多数农畜产品种养分散,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
(二)粮经、粮食内部等比例不合理一是粮经比例不合理。
2020年全区粮经比例为77:23,而全国平均为66.4:33.6。
目前粮经效益差距很大。
二是粮食内部品种比例不合理。
2021年玉米产量占全部粮食产量的78%,占比比2005年提高14个百分点,小麦、马铃薯占比均下降了5个百分点。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仍不合理。
据统计,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由2015年的2.84:1缩小到2021年的2.43:1,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收入缩小主要是由于农牧民进城务工收入增加。
近年來,农牧业占比较大的通辽市、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劳动人口流出增加。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内蒙古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相应对策
区域经济浅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内蒙古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相应对策翁志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农牧水利局,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祖国边疆,属于欠发达地区。
就内蒙古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队伍建设、农村牧区规划、基础设施投入、集体经济发展及生态保护等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内蒙古;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队伍;生态保护;农村改革[中图分类号]F321;F327 [文献标识码]A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北部边疆,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党的十九大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尚未根本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解决,特别是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集体经济、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对内蒙古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形成制约,必须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及多规合一、深化农村改革、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发展特色集体经济、加强生态保护、调动农牧民积极性及坚持农村牧区优先发展等多方面发力,促进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发展、农牧民的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任务。
1 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1.1 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制约内蒙古农村牧区发展的根本是人才队伍的匮乏,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内蒙古大量青年农牧民进城落户和务工,农村牧区常住人口总体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甚至部分农村牧区都是“60后”,表现为,一是村级党支部的队伍老化,严重制约了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二是职业农牧民队伍建设滞后,制约了农牧业发展,不利于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三是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牧区缺少增长的后劲,必须解决好“谁来种地、谁来发展”的问题,这也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体会与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体会与思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实施过程中要针对农业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症下药认真破解发展瓶颈,补修发展短板,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下面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规划引领是基础一是以注重事实为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间跨度非常大,目标任务分三步:2022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确定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切忌贪大求快,避免急功冒进和急于求成。
同时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特征,分类施策,因村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
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调查研究,勇于探索乡村振兴的新途径,要考虑乡村基础情况的差异,采取符合本地特点的有效方式,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手工业和旅游业等,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以科学规划为引领。
抓好规划编制,以县级统筹制定全县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要坚持先点后面、示范引领,从不同区域的实际出发,明确不同村庄、不同阶段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和具体目标,分梯次、有重点、多样化推动乡村振兴,确保在执行过程中不跑偏、不走样,一张蓝图绘到底。
要与城镇规划相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农村,并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
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基层医疗、养老、教育条件,打造城乡联动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
二、产业发展是重点(一)要直面现状。
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实现产业振兴,只有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才能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内蒙古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东部盟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8月7日-8月12日,内蒙古农业大学组成乡村振兴专题调研组,深入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等三个东部盟市开展专题调研,对内蒙古乡村振兴的实践与路径进行总结探索。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一)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着力产业振兴巴林左旗享有“中国笤帚苗之乡”的美誉,全旗笤帚苗种植面积36万亩,年产原苗3500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5.6亿元,是当地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带动形成了以巴林左旗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的60万亩笤帚苗子种植基地,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并已出口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为了进一步推进笤帚苗子产业的发展,巴林左旗在旗级层面成立专项推进机构,制定了《巴林左旗推进笤帚苗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专门设立“笤帚苗产业推进专项基金”,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教育培训、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各环节全面发力,根据实际情况在各个行政村或自然村布局大小各异的加工企业和加工户,推动形成全面开花、多点布局、户户加工的产业格局,把笤帚苗子真正变成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二)以建强“三农”队伍为支撑,着力人才振兴赤峰市红山区杨家湾度假村与山东寿光农协合作搭建人才共育平台,定期邀请寿光农协专家现场指导设施农业建设,分批组织合作社农户赴寿光现场考察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赤峰市红山区专门出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计划通过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鼓励引导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等方式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三)以涵养乡风文明为重点,着力文化振兴通辽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深入开展乡风文明提升行动,积极推进农牧民素质、人居环境、文明创建、移风易俗、文化惠民等重点工作。
一是重视“建制”,加强措施保障。
制定下发《通辽市农村牧区“倡导乡风文明 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把开展移风易俗、推动精神扶贫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做到精神扶贫与经济扶贫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措施相继出台,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在全国各地展开。
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也相继浮现出来,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本文将就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新技术支持在乡村社区,农业生产依然以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新技术的支持。
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增加了农民的经济风险。
2. 乡村产业发展滞后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滞后,以传统手工业和加工业为主,缺乏现代化的产业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滞后导致了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人口外流现象严重。
3.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较低,道路交通不便利,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环境。
4. 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薄弱乡村地区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薄弱,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匮乏,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较低。
二、对策建议1. 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部门要加大对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农户开展多元化的农业生产,引导农户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
鼓励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农业经济的风险。
2. 促进乡村产业升级政府应制定更多的产业发展政策和支持措施,鼓励企业和资本进入乡村地区投资,促进乡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引导乡村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公路交通、供水供电、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上对策建议只是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不能解决问题,需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完善。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积极探索和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研讨材料
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研讨材料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承担着我国北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任务。
为了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发展目标和任务,下面将对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进行研讨。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农村为重点,加快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民增收。
二、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的重要资源基地,依托丰富的煤炭、稀土、石油等矿产资源,发展了资源型经济。
然而,资源型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资源消耗过快,另一方面是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内蒙古自治区既要加快资源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又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内蒙古自治区具有广阔的草原和林区资源,然而,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内蒙古自治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草原建设与管理,保护森林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保护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人民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同时,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内蒙古文化的繁荣发展。
五、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边疆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较大。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内蒙古自治区需要与沿海发达地区加强合作,互补优势,进行产业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交通、电力、水利等领域的投资,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
以上是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的研讨材料,这五大任务是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了中国大力推进的一个重要战略。
在扶持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利益,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农业发展。
农业是乡村的经济支柱,也是农民的生计来源。
农业现代化和高效化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解决农村贫困和下岗失业的根本出路。
因此,应该坚持以农业为主、农村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农业产品品质和效益,发展农村产业和乡村旅游等,使农民有更多的增收机会。
其次,乡村振兴需要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因此,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农村饮水工程和农村道路建设等,为发展农业和其他乡村经济活动提供必要条件,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水平。
再次,乡村振兴需要关注农民权益保障。
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要保护好农民的权益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重要环节。
应当维护农民利益,加强土地、水资源等农村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强农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村。
最后是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方向,涉及城乡关系、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应推进城镇和乡村的互动与合作,加大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配套力度,注重培育新型农民和工匠精神,增强城乡经济融合和社会联动效应,实现城乡共生发展。
总之,乡村振兴的战略思考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农业为导向,以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权益保障、城乡融合发展等为重点推进,为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呼和浩特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呼和浩特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呼和浩特乡村振兴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发展。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长期存在,呼和浩特乡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以粮食种植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农产品供应。
这导致农民收入难以增加,农业发展面临着风险。
问题二: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呼和浩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产品运输成本高,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问题三: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发展。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呼和浩特乡村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较为严重。
大部分有一定技能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导致农村缺乏技术人才,制约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针对呼和浩特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对策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发展多样化农产品。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意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鼓励农民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特色农产品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对策二: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加大对呼和浩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农村道路、农村供水供电等设施,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提高农民收入。
对策三: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乡村振兴发展的技术支撑。
加大对呼和浩特乡村地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回归农村发展。
同时,加强农村人才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对策四:加强政策支持,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政策扶持,为呼和浩特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三、结语呼和浩特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关于乡村振新战略的几点思考
关于乡村振新战略的几点思考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新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新举措意义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的要求,一是要产业兴旺,二是要生态宜居,三是要乡风文明,四是要治理有效,和我们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的总要求不太一样,要区别开来。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体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是要把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改革落到实处。
农村土地承包地的承包权,集体所有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
承包地所有权是集体的,那么集体在处理收益如何分割,还有如果用来流转经营受益也应该如何分割。
集体,承包者,经营者三者如何分配。
三者之中要根据实际相互协商,签订合同,三分受益。
二是要发展集体经济。
要对集体资产进行清理核资。
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于集体经济发展,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如何保持清正廉洁等,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只有大力发展好集体经济,各项基础设施才会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老百姓的腰包才会鼓起来,幸福感、获得感才会进一步增强。
三是要优化基层管理。
就是要把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起来,来管理我们的基层社会。
在法治和德治前提下,要有自己的自治特色,尤其要在研究村规民约这一德治上下功夫。
四是要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
现在我们的乡镇干部、村干部,懂农业,懂得多不多,懂得深不深,懂得精不精,对农民对农村有感情没有,是应付式的爱,还是深层次的真诚的爱,这些我们都应该认真的思考,我想要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才会有希望,才能真正接地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庄严地写入了党章,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对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提到乡村振兴,自然不能回避目前农村面临的困难、问题。
高中时,我参与组织了“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募捐公益活动,为山东平阴县洪范镇后杨河村贫困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帮助;同时也目睹了农村劳动力外流、乡村空心化、土地荒芜、污染严重等现象,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位置进行决策部署,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以全面发展来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样的小康社会才能得到包括亿万农民在内的全体人民认可,才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城镇中国时代难题的战略选择。
随着中国现代化不断推进,2017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升至58.52%,标志着我们由乡村中国进入了城镇中国的新时代。
城镇化难以逆转,如何在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避免乡村空心化并振兴乡村,成为时代难题。
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决不能忽视乡村的中心地位和城乡关系的平等地位,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突破口。
人类回归大自然、回归乡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城乡的空间距离,为新兴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乡村不再只是提供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其生态、文化的价值优势对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通过促进乡村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深入思考,找出其中的问题和解决之道,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好的贡献。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时,我们需要认识到乡村资源的重要性。
乡村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包括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也要加强对乡村资源的保护,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时,我们需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
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时,我们需要注重农村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农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
也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时,我们需要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是支撑农村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质量,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充分认识到乡村资源的重要性、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注重农村社会发展,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希望我们能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谈谈乡村振兴战略的看法心得【推荐5篇】
谈谈乡村振兴战略的看法心得【推荐5篇】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谈谈乡村振兴战略的看法心得,供大家阅读参考。
谈谈乡村振兴战略的看法心得1目前,乡村振兴热遍及所有农村区域,各地政府热情高涨。
在基层扶贫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我认为,在普遍的发展热潮中尤其需要冷静的理性思考:乡村振兴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持久的振兴,不能搞不切实际、不顾长远的无序开发;要克服只顾当前、不顾长远的短视,立足本地实际,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差异化上求突破,在发展增收上谋出路。
按照当前三洲的实际,必须突出抓好“三头”:一、把握一个重头:资源的保护和规划在当前三洲的发展中,三洲的优势在于自然资源,三洲的特色在于生态宜居。
要实现乡村振兴和融入三洲建设,就一定要牢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农村的优势资源挖掘并发挥出来,只有把农村的生态资源保护好,才会将其变成金山银山。
一要对农村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保护。
过去,我们对一些地方的农业资源过度开发消耗,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为此我们应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
二要深化农村“三清三拆三整治”。
全力抓好旧危泥砖屋拆除、村道巷道和屋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为广大群众营造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行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三要抓好资源的利用规划。
针对乡村资源要素的配置、土地开发利用、耕地保护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发展,制定好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规划,既突出功能统筹、产业融合,又强调生态文明和城乡共融发展,做好人与自然、资源与生态、发展与环境的融合,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长远性,让规划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扶持农村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在实施过程中,应着重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推进。
下面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加大农村产业发展的力度。
通过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创新、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引导农民主动转型升级。
其次,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质量,推动农村交通畅通、水电供应可靠、信息通讯方便,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要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战略要通过发展壮大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形象,吸引城市人口回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农村环境管理与治理,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第四,要加强农民专业培训和人才引进。
加大对乡村特色产业和农村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通过培训提高农民从业素质,引进专业人才帮助农村发展。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组织农民参与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五,要建立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推动农村基层自治水平提高,发挥农民主体地位的作用,建立乡村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依法推动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政府可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加强乡村治理队伍建设,健全农村社会管理机制,提升乡村发展的整体管理水平。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农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
要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乡村治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有序推进,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为农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2024年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论述材料学习心得
2024年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论述材料学习心得2024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第五个年头,我通过学习相关材料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学习,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心得。
首先,乡村振兴战略在过去五年的实施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通过五年的实施,乡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也有了明显增长。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决策。
其次,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农业的发展,通过推动农村信息化、物联网等科技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科技的应用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在未来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科技应用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第三,乡村振兴战略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些问题和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
例如,一些地方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另外,一些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任务仍然繁重,需要更加注重扶贫开发,保障贫困地区的农民能够共享乡村振兴的成果。
第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加强农民的主体地位。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民的富裕和幸福,因此不能把发展乡村经济当作目的忽略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和素质。
同时,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五,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加强统筹和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各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同时,要加强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农村与城市的互动和合作,实现资源要素在乡村地区的均衡配置。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涉及到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土地利用、农村人才流失等。
本文将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首先,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农村产业的发展。
农业是乡村经济的基础,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农村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乡村产业仍然存在着规模小、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农村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此外,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其次,乡村土地利用也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被大量用于城市建设,导致乡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和利用农村土地资源。
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民参与城市建设,提高农民的城市化率。
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再次,农村人才流失也是乡村振兴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各种资源的集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了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
这不仅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还影响到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农村教育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村人才的技术和知识水平。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吸引力度,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待遇,引导他们回到乡村发展。
此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需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养老保障、乡村环境治理等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乡村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同时,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提高农村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必要路径。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需要在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产业培育、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实施。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具体建议。
1. 政策引导方面:政府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具体而言,应该注重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对农业的资金补贴,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社保等公共服务,鼓励租赁集体土地,发展适应当地的特色产业等。
此外,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对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因为很多农民对政策不了解,无法准确把握其中的利益,造成资源浪费和政策失效。
2. 资源整合方面:为了推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合理整合乡村资源,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
具体而言,应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建设更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环境生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于土地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3. 产业培育方面: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是发展产业,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为此,需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发展方式,鼓励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数字经济等现代产业,并为这些产业提供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撑。
4. 生态保护方面:生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关键,需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具体而言,应加强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改造,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维护好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5. 文化传承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在振兴过程中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
具体而言,需要加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的融合,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建设文化设施和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而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和乡村文化的繁荣。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内蒙古五大任务的研讨材料
内蒙古五大任务的研讨材料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省级行政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推动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了五大任务,即经济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和党风廉政建设。
本文将分别就这五大任务进行研讨,探讨内蒙古在实现这些任务上的挑战和机遇。
一、经济转型升级内蒙古自治区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一直以来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导。
然而,随着资源环境的变化和国家经济转型的要求,内蒙古亟需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内蒙古需要在加强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大力气。
二、生态文明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内蒙古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中,内蒙古需要加强生态保护、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强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重点推进的任务之一。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内蒙古需要关注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内蒙古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四、民族团结进步内蒙古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是维护内蒙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内蒙古需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建设一个和谐、稳定、发展的多民族社会。
同时,内蒙古还应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五、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内蒙古需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工作,保持政府的廉洁和公正。
为实现这一目标,内蒙古可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建立健全党风廉政监督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和法治观念。
总结起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的五大任务是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实现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内蒙古将面临许多挑战,例如资源环境压力、产业结构调整、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些思考
作者:乔光华马志艳
来源:《北方经济》2018年第06期
摘要:乡村振兴应当从长计议,量力而行,目标不宜过高,范围不宜过大,也不必期待村村振兴,更不能搞“运动式”乡村振兴。
要因地制宜,逐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社会资源向乡村集聚。
乡村振兴要尊重市场机制,挖掘乡村内在发展动力,催生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延伸农业和服务业产业链条,推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关键词:乡村振兴要素集聚社会资源
任何产业和地区的振兴都离不开要素的聚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引导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投向农村。
总体上看,我国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城市集聚的大趋势尚未改变,向农村集聚的条件尚不成熟,特别是内蒙古这样的边远落后地区,城乡发展的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资本长期单向流往城镇,城镇建设也大量占用农村的土地。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要使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但从城乡资源配置现状看,我国还面临着诸多阻碍因素。
内蒙古乡村的振兴之路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
一、要素向乡村集聚的困难
(一)资本下乡的动力不足
资本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资本长期大量向城镇和工业集中,成为重要支撑。
相对于城市,广大乡村对资本的需求更大。
乡村振兴需要多方筹资,综合利用财政投资、工商资本以及金融市场等多种渠道,共同发力。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各地区包括内蒙古完成扶贫攻坚、保护环境两项任务需要大量财政资金,再加上近几年负债率高企,自治区GDP下调,政府举债能力下降。
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去杠杆,又使得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资本的条件恶化。
投资机会比较少,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周期长,对工商资本缺乏吸引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吸纳社会资本将面临多重难题,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困难,二是农村资本的潜力有限,三是吸引金融和工商资本的进入比较难。
若财政支持乏力,工商资本无利可图,农业经营者积极性不高,那么乡村振兴就会因缺乏资本而受挫。
(二)人才下乡缺乏激励
目前,各大城市纷纷降低人口接收标准,出台新的人口政策,从拒绝人口流入变为抢人口。
农村地区人口外流严重,劳动力老龄化现象较为普遍。
乡村振兴在实际推动过程中还面临缺“人”的困境。
因此,要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需要大量人力资源。
但乡村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尤其是吸引和留住具有农业情怀、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人才,是内蒙古乡村振兴面临的一大挑战。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创建农业企业,吸引城市人才返乡创业,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但现在的环境条件对人才的激励不足。
(三)土地制度创新不足
土地是乡村最重要的资源。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基石,是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如实施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行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及修订《土地管理法》。
但如何进一步优化和细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与优化利用,仍亟待深入探索与创新。
土地制度的完善能够为城市资本打开新的投资空间和渠道,推动农村要素与城市资源高效对接。
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因时而异,深化改革,放活流转权,进一步释放农村土地的权利,增强农村土地的吸引力。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目前面临的一些要素限制和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要与“十三五”规划紧密衔接,加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到2020年、2035年、2050年分“三步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并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长期历史性任务,要求“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运动”。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防止再次出现以往历史中搞“运动式”“突击式”的振兴活动,步伐不能太快,不能打乱“十三五”规划节奏。
项目不可盲目上马、仓促行动,追求“立竿见影”,一哄而起,而后又一哄而散。
应总体考虑,从长计议,防止出现方向性失误,规避发展目标浪漫化、理想化倾向。
(二)乡村振兴不是村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等于地域空间意义上所有乡、所有村的振兴。
随着产业化、信息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人口和经济布局的适度集中化是难以避免的趋势。
部分村庄的萎缩或消亡,可以为另一部分村庄更集中、更可持续的振兴创造条件。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能期待“面面俱到”,目标不能太高,范围不宜过大。
在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有机和多样化、特色化振兴的同时,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阶段制宜,部分不适宜开发的地区可以撤并,撤并也是振兴的一
种手段。
应该分类、分阶段进行建设。
无视甚至刻意否认这种趋势,简单化、“撒胡椒面”式地要求所有乡村都能实现振兴,结果可能事与愿违,甚至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乡村振兴必须基于市场机制,过度的行政推进不可取
以超强的行政手段高度集中和分配资源的方式来推进乡村振兴,或高成本打造典型样板村,基本无法复制推广;或可短期取得的示范成效,但因支持政策不能持久而效应衰减。
不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乡村振兴的推进过程必然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政府应在制定振兴规划和支持政策以及建立监测评估机制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还应在补齐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上下功夫,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大对乡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的投入。
(四)乡村振兴不等于大力发展工业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要求。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
发展乡村产业,并非主张走城镇工业化的路子,在乡村大力发展工业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走当年乡镇企业的老路。
农畜产品的深加工可以依托现有的开发区、工业园区进行。
促进农村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强化一产和三产的发展,二产主要是农产品的初加工。
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丰富农村产业增值环节,促进农业与服务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因地制宜的农村产业支撑。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挖掘乡村潜在资源,吸引各种要素汇聚农村,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同时政府要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深化改革,完善保障措施,逐步构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机制,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伟,黄敏.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1).
[2]郭晓鸣.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与突破重点[J].中国乡村发现,2018,(1).
[3]胡中应.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经济问题,2018,(5).
[4]姜长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努力规避几种倾向[J].农业经济问题,2018,(1).
[5]罗必良.明确发展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南方经济,2017,(10).
[6]朱启臻.当前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3).
[7]郑瑞强,翁贞林,黄季焜.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要素配置与制度安排——“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峰论坛综述[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17(1).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