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茶艺与茶道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忠(君臣有义) 夫妇——男女有别,男主外,女治内,夫妻能各尽
本分(夫妇有别) 兄弟——兄弟姐妹和睦友爱(长幼有序)
朋友——人与人间交往,守信用,讲道义(朋友来自百度文库信)
中国人五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总纲
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 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 为七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 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 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 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 养成忠孝家风的最佳读物。
雍正皇帝上谕节要
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 悖。人惟不能豁然贯通。于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 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 又兼闢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 朕以持三教之谕。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 略行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 欲人同归于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 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儒释道本为一体,都包含伦理、道德、因果、哲 学、科学、智慧的教育。
少林寺的一块碑(唐朝)
当中一个人像,从正
面看是释迦牟尼佛,
从左面看是孔子,从
右面看是老子,把三
个人合成一个。手上
拿著一张纸,纸上画
的是什么?九流,九
流是学派。也就是说,
这三家是教育,所以
儒释道叫三教,它不
是宗教,是教育,三
个教学的学派,跟社
二.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
一)茶的物质功能与佛教结合阶段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南天竺僧
达摩,自称为南天竺禅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时来中 国。当时南朝佛教重义理,达摩在南朝得不到梁武 帝的护持,便到北方传播禅学,北方禅教逐渐发展 起来。
会上的九流(即今天
讲的专家学者),是
一体,建立起中国传
混元三教九流图赞
统文化。
三教九流是一家
三教:儒(儒教) 佛(佛教) 道(即道教) 九流: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
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农家。
“三教”和“九流”的名称,在汉朝时并不含 有贬义。自唐 人撰《春秋谷梁序》中,把“九 流”“异端”并列后,加之 佛教、道教迷信日 盛,后人就用“三教九流”来泛指社会上 形形 色色、五花八门、各行各业各式人物,从此含 有贬义了。
一.茶道精神与儒家思想
1.儒家的道德观念与茶道精神是一致的 唐末刘贞亮概括了饮茶十德,即:“以茶散郁气,
以茶祛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 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 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 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 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 谐的精神。
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介绍学习《弟子规》网站
大方广:http://www.dfg.cn/gb/ 深圳弟子规文化教育公益网:
http://www.dizigui.cn/
http://www.dizigui.cn/2009ts9.asp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与各位同学共勉
中国自古留传下来的家教、家规一类著述很多,约300年前李 毓秀夫子编辑的《弟子规》是中国家教的集大成之作。从表面 上看,其用字简单(仅1080字),但处处含有深意,包含在家、 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生活方方面面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实 为经营幸福人生的一把金钥匙。且听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 如何以平常事例阐释人生真谛,以智者语言激发灵性思辨,指 点幸福人生立身行事的具体做法。我们常常诵读《弟子规》, 结合蔡老师的讲解及社会各阶层人士落实《弟子规》后的喜悦 , 深刻领会做人的根本。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 为人的德性,力行于日常生活、学习中。历事炼心,持之以恒。 让我们一起沐浴圣贤教诲的光芒雨露,创造光明灿烂、幸福美 好的人生。
第八章 茶道 与 茶艺
中国茶文化与儒、佛、道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
茶道的基本含义
什么是茶艺 茶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
儒教:孔孟 伦理的教育(非宗教)
基础经典:《弟子规》
道教:老庄 因果的教育
基础经典:《太上感应篇》
佛教:释迦牟尼佛 智慧的教育
基础经典:《十善业道经》
儒教茶文化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宫廷的茶宴 士大夫的茶会 市民层的茶饮 乡间的茶俗 僧侣的茶禅 隐逸者的茶趣
儒教观念为指导
儒教观念与茶文化共同的核心基础
茶之为物,最为高贵醇厚,而茶人茶事也须 相应的纯洁平和。
中庸之道及廉耻中和的精神一直是儒家茶人 自觉贯彻并追求的某种哲理境界和审美情趣
茶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通过煮茶品茶能平和人 的心情,茶的审美境界能消除人的烦恼,因而, 茶得到讲求和谐的中国国民的特别喜爱,唐人裴 汶对茶性的体验:"其性精清,其味淡沽,其用涤 烦,其功致和",即饮茶能平和人的心情,并能" 至其冲淡,简洁、高尚、雅清之韵致。"
可见,茶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得志时怡情、修性的 重要手段,而茶更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失意时安慰 人生、平衡心灵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 中国茶文化与儒、佛、道的关系
作为茶文化核心内容的茶道,是一种产生 于特定时代的综合性的文化形式,它基于 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出世的 节操,洋溢着道家羽化升天的烂漫思想; 因此,茶文化和儒家、佛家和道家有很深 的渊源关系。
茶文化与儒、道、佛的境界相互渗透,儒 家之礼、佛家之养、道家之闲在茶文化活 动的氛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任意诋毁。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谕者。皆未见颜色。失 平之瞽说也。特谕。
中国传统文化——儒教
儒家学说核心内容——道德
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 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地做人,此之谓德。
中国传统文化——儒教
儒家学说核心内容——道德
父子——父慈子孝(父子有亲) 君臣——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
本分(夫妇有别) 兄弟——兄弟姐妹和睦友爱(长幼有序)
朋友——人与人间交往,守信用,讲道义(朋友来自百度文库信)
中国人五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总纲
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 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 为七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 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 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 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 养成忠孝家风的最佳读物。
雍正皇帝上谕节要
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 悖。人惟不能豁然贯通。于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 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 又兼闢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 朕以持三教之谕。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 略行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 欲人同归于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 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儒释道本为一体,都包含伦理、道德、因果、哲 学、科学、智慧的教育。
少林寺的一块碑(唐朝)
当中一个人像,从正
面看是释迦牟尼佛,
从左面看是孔子,从
右面看是老子,把三
个人合成一个。手上
拿著一张纸,纸上画
的是什么?九流,九
流是学派。也就是说,
这三家是教育,所以
儒释道叫三教,它不
是宗教,是教育,三
个教学的学派,跟社
二.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
一)茶的物质功能与佛教结合阶段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南天竺僧
达摩,自称为南天竺禅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时来中 国。当时南朝佛教重义理,达摩在南朝得不到梁武 帝的护持,便到北方传播禅学,北方禅教逐渐发展 起来。
会上的九流(即今天
讲的专家学者),是
一体,建立起中国传
混元三教九流图赞
统文化。
三教九流是一家
三教:儒(儒教) 佛(佛教) 道(即道教) 九流: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
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农家。
“三教”和“九流”的名称,在汉朝时并不含 有贬义。自唐 人撰《春秋谷梁序》中,把“九 流”“异端”并列后,加之 佛教、道教迷信日 盛,后人就用“三教九流”来泛指社会上 形形 色色、五花八门、各行各业各式人物,从此含 有贬义了。
一.茶道精神与儒家思想
1.儒家的道德观念与茶道精神是一致的 唐末刘贞亮概括了饮茶十德,即:“以茶散郁气,
以茶祛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 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 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 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 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 谐的精神。
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介绍学习《弟子规》网站
大方广:http://www.dfg.cn/gb/ 深圳弟子规文化教育公益网:
http://www.dizigui.cn/
http://www.dizigui.cn/2009ts9.asp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与各位同学共勉
中国自古留传下来的家教、家规一类著述很多,约300年前李 毓秀夫子编辑的《弟子规》是中国家教的集大成之作。从表面 上看,其用字简单(仅1080字),但处处含有深意,包含在家、 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生活方方面面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实 为经营幸福人生的一把金钥匙。且听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 如何以平常事例阐释人生真谛,以智者语言激发灵性思辨,指 点幸福人生立身行事的具体做法。我们常常诵读《弟子规》, 结合蔡老师的讲解及社会各阶层人士落实《弟子规》后的喜悦 , 深刻领会做人的根本。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 为人的德性,力行于日常生活、学习中。历事炼心,持之以恒。 让我们一起沐浴圣贤教诲的光芒雨露,创造光明灿烂、幸福美 好的人生。
第八章 茶道 与 茶艺
中国茶文化与儒、佛、道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
茶道的基本含义
什么是茶艺 茶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
儒教:孔孟 伦理的教育(非宗教)
基础经典:《弟子规》
道教:老庄 因果的教育
基础经典:《太上感应篇》
佛教:释迦牟尼佛 智慧的教育
基础经典:《十善业道经》
儒教茶文化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宫廷的茶宴 士大夫的茶会 市民层的茶饮 乡间的茶俗 僧侣的茶禅 隐逸者的茶趣
儒教观念为指导
儒教观念与茶文化共同的核心基础
茶之为物,最为高贵醇厚,而茶人茶事也须 相应的纯洁平和。
中庸之道及廉耻中和的精神一直是儒家茶人 自觉贯彻并追求的某种哲理境界和审美情趣
茶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通过煮茶品茶能平和人 的心情,茶的审美境界能消除人的烦恼,因而, 茶得到讲求和谐的中国国民的特别喜爱,唐人裴 汶对茶性的体验:"其性精清,其味淡沽,其用涤 烦,其功致和",即饮茶能平和人的心情,并能" 至其冲淡,简洁、高尚、雅清之韵致。"
可见,茶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得志时怡情、修性的 重要手段,而茶更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失意时安慰 人生、平衡心灵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 中国茶文化与儒、佛、道的关系
作为茶文化核心内容的茶道,是一种产生 于特定时代的综合性的文化形式,它基于 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出世的 节操,洋溢着道家羽化升天的烂漫思想; 因此,茶文化和儒家、佛家和道家有很深 的渊源关系。
茶文化与儒、道、佛的境界相互渗透,儒 家之礼、佛家之养、道家之闲在茶文化活 动的氛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任意诋毁。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谕者。皆未见颜色。失 平之瞽说也。特谕。
中国传统文化——儒教
儒家学说核心内容——道德
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 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地做人,此之谓德。
中国传统文化——儒教
儒家学说核心内容——道德
父子——父慈子孝(父子有亲) 君臣——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