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最一般本质及根本源泉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 人生价值观原理归纳
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
(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 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实现并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 提。要在个人和社会的同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要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 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 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ຫໍສະໝຸດ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
原理: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在于创 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 人和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二 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 值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 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生价值观原理归纳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 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 注意:价值观的两面性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原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 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 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二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二在高考政治备考中,有很多知识点是我们要背诵的,小编为大家提供《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二》,希望大家喜欢!高考政治:哲学政治知识点一高考政治:哲学政治知识点二23.为什么说条件不存在,规律就不存在,不发挥作用了?条件这一范畴,是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的。
因此,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
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无法理解。
条件对规律的作用也同样如此。
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作为联系,规律同样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和发挥作用,一旦离开特定的条件,原有的联系过程中断,规律就无法存在、无法发挥作用了。
例如,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价值规律存在的条件,因为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作用只能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
所以,一旦商品经济不复存在,价值规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不能发挥作用了。
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性进一步说明了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同物质一样,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喜欢它,它都存在着,都在起作用,人们不能任意创造或者消灭规律,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必将一事无成,还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正象物质具有可知性一样,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规律,可以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科学的预见,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
当规律发生作用对人们造成危害时,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作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甚至变害为利。
由此可见,认识规律必须认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对规律的存在和起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价值的内涵和源泉
价值的内涵和源泉消费品是能够给人们当期带来直接效用的财富,而生产力是能够给人们未来带来直接效用的财富。
价值或国民财富的源泉就只有两个:一是自然力,二是人类劳动。
除了生产劳动和交换劳动以外,一切有利于财富创造的服务劳动都是价值的源泉。
标签:价值国民财富内涵源泉一、价值的内涵之所以要讨论价值和国民财富内涵的问题,是因为,(1)不同的价值概念会带来不同的价值理论,而要了解现有价值理论有无局限,需要我们首先讨论清楚价值的内涵;(2)对国民财富赋予的内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有关国民财富增长原因的经济增长理论,从而就会影响到人们的经济实践,最终影响到国民财富的增进。
一个不合适的国民财富概念,往往会将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引入歧途或衰退。
对于国民财富的内涵问题,从法国重商主义开始,人们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而对价值内涵问题的探讨,是从斯密开始的。
实际上,国民财富的内涵和价值内涵问题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而已,前一个问题是侧重于讨论在产品形式上财富的内涵,而后一个问题侧重于讨论对个人而言商品的意义。
下面就先从讨论价值的内涵开始。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价值value的名词含义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1)quality of being useful or desirable(即效用);(2)worth of something in terms of money or other goods for which it can be exchanged(即交换价值——某商品可以换得的其他商品的数量或货币数量);(3)what something is considered to be worth (contrasted with the price obtainable)(与市场价格所体现的交换价值不同的、人们对某物的货币评价),如在下文中的含义,I have been offered 500 Yuan RMB for my old car but its value is much higher (译文:我这旧车有人出500元人民币买,但它的价值远高于此数)。
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如果简单地把价值看作是劳动价值,那么“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完全等同于“劳动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这句话就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逻辑循环的文字游戏。
显然,动物界只有极微弱的价值现象,或者可以说根本不存在价值现象的,而人类社会特有的价值现象到底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由于人们通常认为自然界有许多事物的使用价值是天生的,不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因此许多人得出结论:劳动是只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唯一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之一。
笔者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不仅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然而要清晰地理解这一重要结论,就必须首先理解如下概念: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 二、重新确立劳动价值的度量方式长期以来,劳动价值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神秘、高度抽象的概念,除了政治经济学,几乎没有其他学科真正提及它,劳动价值论没有被其他学科所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实事物之间必须具有某种“通约性”才可以进行相互比较和度量,马克思根据劳动的“时间通约性”(即任何劳动都需要耗费时间)来确定劳动价值的度量方式和度量单位,提出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度量劳动价值,并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前提条件作了严格的规定:“社会一般劳动条件、一般劳动强度和一般劳动熟练度”,并指出:劳动价值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由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使用价值是一个具体概念,是由人的具体劳动创造的,其结果就把劳动价值概念神秘化、模糊化了。
在农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初期,劳动的时间通约性在体力劳动和大机器生产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劳动者个体,单位时间内所创造或所付出的劳动价值量相差不大,且对“社会一般劳动条件、一般劳动强度和一般劳动熟练度”的认定也较为容易,对于不同劳动强度、劳动复杂度和劳动熟练度之间的比较也较为直观。
但是,进入信息化社会后,劳动的时间通约性在脑力劳动和信息生产过程中体现得越来越模糊,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劳动者个体,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或所付出的劳动价值量差异越来越显著,可能存在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差异,且对“社会一般劳动条件、一般劳动强度和一般劳动熟练度”的认定也相当困难易,对于不同劳动强度、劳动复杂度和劳动熟练度之间的比较也几乎不可能。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59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59(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马克思指出,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 )(分数:2.00)A.手工作坊中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的过程B.商人或高利贷者成为工业资本家的过程C.城市行会组织瓦解的过程D.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解析:解析:马克思指出,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所以,备选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备选A、B、C三项是创造资本关系的表现或结果,都不符合题意。
3.关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下列正确的观点是 ( )(分数:2.00)A.二者可以兼得B.前者是实体,后者是有用性C.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价值√D.有使用价值,必然有价值解析:解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所以,备选C项是正确选项。
备选A、B、D三项观点错误。
二者不可兼得。
价值不是实体。
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4.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下列关于两者的关系正确的观点是 ( )(分数:2.00)A.前者是有用劳动,后者是脑力劳动B.两者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C.两者在时空上是分离的D.两者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解析:解析:两者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或二重属性。
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一)
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一)普特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怀疑物理宇宙在一些方面是“机器”,它不是“关心的”(虽然把它描述为“不关心的”多了一些误导)。
但是,正如康德看到的,物理宇宙忽略的东西正好是使那个宇宙对我们来说是可能的事物,或者是使我们有可能从我们的“感官刺激”——意图的、价值的和指称的“综合”工作——构成那个宇宙的事物。
一句话,没有价值,我们就没有世界。
虽然工具论否认这一点,但是工具论本身也是一个价值系统,尽管是一个病态的价值系统。
不管你同意还是反对这段话之中的某些提法,但是其主旨恐怕大家都会接受。
这就是,对于人类而言,价值是无比重要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呢?value(价值)一词来自拉丁语valere。
从词源学讲,这个词的词根的意义十分模糊,其意义遍及所有方面,从是好的到具有体力或勇猛。
它在14世纪进入英语。
可是直到19世纪,该术语几乎完全与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有关,意指物的价格,或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从那个世纪末开始,在新康德主义者、叔本华、尼采的哲学中,该术语的意义扩张了。
同时,以价值为研究对象的学说即价值论(valuetheory)或价值学(axiology)开始得以系统发展,也有人称其为价值科学(scienceofvalue)。
广义地讲,价值泛指人们认为是好的东西,某种因为其自身的缘故而值得估价的东西,这种东西具有人所欲求的、有用的、有兴趣的质。
价值也是主体主观欣赏的或主体投射到客体上的东西。
总之,价值包括所有人做出的、能够闯入个人和社会的各种类型的规范判断的广阔范围(例如道德的、政治的、审美的、宗教的、科学的价值)。
在有关道德哲学的书中,其意义通常被理解为“值得个人或社会想望的行为或目标的特定方式之信念”。
中外哲学家很早就对价值做过研究。
中国古代的哲人在探讨人生的理想和人的行为的评价标准时,围绕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进行的争论,即与价值密切相关。
在西方古代哲学史中,毕达哥拉斯认为价值的本质是数;柏拉图认为价值是理性的本质即理念;亚里士多德认为价值在于人的兴趣,至善是一切事物的最高价值;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就是价值;斯多亚学派认为德行才是价值。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田心铭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十二个字: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哪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全部价值观念中的核心观念,其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之中;而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以理论形态存在于党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中,又以实践形态存在于党和人民奋斗的长期历史和当代现实之中,因而也广泛、深入地存在于亿万中国人民的头脑中。
理论工作者的任务,是认识或发现业已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简明的形式把它概括、表述出来。
这样的工作,是实践和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再认识”。
它作为一种能动的反映,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更加完善的理论形态和更加简洁、明确的表达形式,但决不是另行“发明”观念或编排语词。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实际出发去“发现”它,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中经受了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深入人心,为人民群众耳熟能详、衷心赞同的观念中把它们提炼出来,而不是从理论家们的头脑中去“发明”某种观念。
中国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基本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按照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追根溯源,我们应该联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从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中,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中去追寻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建立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源头,应该从马克思主义中去寻找。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既符合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又代表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理论。
第一,它是工人阶级的而不是任何其他阶级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1.商品经济的出发点是商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是商品2.商品是:1、用来交换劳动产品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原因在于他们在生产中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活动。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商品。
2.什么是商品经济,它存在和产生的条件是么?答: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①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②商品经济存在和产生的基本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4.为什么说商品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答①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②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
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不同的所有者,交换的双方各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因此在相互交换产品时,需要计算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而且要等价交换③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5.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是:具体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6.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抽象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7.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取决于生产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8.(多选)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b与生产该产品的部门劳动率成反比c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的计量9.(多选考3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①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②与生产该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③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的等价物的商品。
关于价值源泉问题的理解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回顾为什么要研究价值的源泉问题?关于价值源泉问题的讨论,从千年前一直到当代始终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
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古往今来的那些经济学大家们家们热衷于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探讨呢?价值的源泉是什么,价值是如何形成的?这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任何研究经济学问题的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研究价值的源泉以及它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我们对经济本质的了解。
因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的价值源泉从其本质上看仍使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的,多种具体形式的、生产劳动错综复杂的抽象过程,“只不过它是代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物质生产过程,它是物质生产过程从量变到质变的一次新飞跃。
”①价值源泉体现这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价值源泉的内涵与时俱进。
这也是研究价值源泉的意义所在。
众所周知,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国富论》的开篇便是关于通分工相联系的劳动价值的分析。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激起附属原理》的最精彩的理论分析就是关于劳动价值的分析,而伟大的理论家马克思在其巨作《资本论》中更是把劳动价值论作为其全部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
在今天的西方经济学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同样是一个基本研究课题。
近几十年来,许多经济学家都曾对劳动价值论做出过自己的解读,并提出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其中不乏具有开拓意义的创新理论,这的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商品价值理论的历史回顾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商品价值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又最现代、最基础又最现实的理论。
从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以及当今的著名经济学家,人类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在这片田野里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培育了亲手栽培的参天大树。
②时至今日,由于不同的时代环境、阶级背景、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在价值理论上形成了几类不同的观点。
因此,通过回顾其理论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对其形成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①李罗力.新经济价值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1,(1).②白暴力.劳动创造价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9页说价值理论,不得不提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及答案
第四章测试已完成本次成绩:82.41【单选题】商品是(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D、一切有用的物品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单选题】价值的本质是( )A、一般人类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社会生产关系我的答案:D得分:0.4分3【单选题】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我的答案:A得分:0.4分4【单选题】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商品B、货币C、价格D、使用价值我的答案:D得分:0.4分5【单选题】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我的答案:D得分:0.4分6【单选题】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我的答案:B得分:0.0分7【单选题】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我的答案:D得分:0.0分8【单选题】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因此(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我的答案:A得分:0.4分9【单选题】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0【单选题】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1【单选题】剩余价值来源于( )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2【单选题】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3【单选题】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4【单选题】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5【单选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6【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7【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8【单选题】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B、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9【单选题】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我的答案:B得分:0.0分20【单选题】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我的答案:A得分:0.4分21【单选题】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我的答案:A得分:0.4分22【单选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经济依据是( )A、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B、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C、生产要素都创造了价值D、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可以参与分配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3【单选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B、生产使用价值或商品C、生产价值D、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供资本家使用我的答案:D得分:0.0分2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我的答案:D得分:0.4分25【单选题】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6【单选题】利润本质上是( )A、成本价格的产物B、所费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剩余价值我的答案:D得分:0.4分27【单选题】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C、平均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8【单选题】利润率是(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我的答案:A得分:0.0分29【单选题】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我的答案:A得分:0.4分30【单选题】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A、成本价格的产物B、生产价格C、利润D、利息我的答案:C得分:0.4分31【单选题】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 )A、价格竞争为特征的B、资本循环为特征的C、资本周转为特征的D、资本转移为特征的我的答案:D得分:0.4分32【单选题】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 )。
浅论人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浅论人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理论基础;价值;价值创造论文摘要: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马克思价值理论及其哲学基础的分析,揭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哲学依据,给更好地理解劳动价值论提供了理论支持。
并通过运用这一哲学基础对当今复杂经济现象的价值创造问题进行了解析。
1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哲学基础科学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对古典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的批判继承,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首先他打破了古典派只从交换价值的形式上看待价值的局限,而从“不同性质使用价值为什么能够在数量上相比较”出发,抽象出价值概念。
为此他提出商品的二重性学说,并独创了劳动二重性学说,把价值作为一个独立范畴确立下来。
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在价值创造上,马克思指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大小。
并运用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解释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并指出,“剩余价值的出现既离不开流通领域又不在流通领域,而在生产领域。
生产领域的价值增值关键是生产者,资本家的预付资本并不创造价值而是转移其自身的价值。
”因而,在价值创造源泉上,坚持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真理。
如何深刻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必须认真分析其价值理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正是这些条件才构成了马克思价值理论哲学基础,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价值理论的钥匙。
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一个基础是:价值概念是建立在以人类整体的偏好为价值评判标准的框架之下的。
迄今为止的几乎全部学科,只要涉及价值判断的,都是建立在以人类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的。
某物有价值完全是因为其对人类有效用,能满足人类需要;反之若某物不能满足人类需要则无价值。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二个基础是:价值的概念是商品用于交换时才产生的。
价值概念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人类之间的交换,物品永远只是物品,只具有使用价值。
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还是效用
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还是效用作者:李巧玲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9年第09期【摘要】本文在梳理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内涵及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根本差异,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旨在研究商品交换背后人与人的关系,突破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局限,建立起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体系。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价值源泉经济学中种种价值理论的分歧与对立,从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对立。
劳动价值论并不是马克思首创,而是马克思批判的继承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的,效用价值论是则西方经济学对抗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工具。
一、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及理论依据雖然有些学者认为中世纪的神学家在“公平价格”概念中隐含了朴素的劳动价值论,但被喻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之父”的威廉·配第才是最早提出劳动创造价值基本原理的经济学家。
配第摆脱了重商主义将视野局限于流通领域的局限,从生产过程考察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其1662年的著作《赋税论》中第一次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结于劳动,并把劳动时间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
他曾提出,“假定有人从秘鲁银矿获得一盎司白银并带到伦敦来,他所用时间和他生产出一蒲式耳谷物所需要时间相等,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自然价格”可见,配第用需要等量劳动来生产的白银和谷物具有同一价值的例子来说明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基础,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学家亚当·斯密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学说。
配第认为生产贵金属才创造价值,斯密的进步在于把劳动一般化了,认为劳动都具有价值。
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亚当·斯密还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价值一词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对它种货物的购买力。
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
”亚当·斯密认为交换价值的量并不能由使用价值的量来加以说明,否则就会出现“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问题。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3把斧子
5斤盐
1担米
10斤茶叶
01
02
03
04
05
06
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
1只羊
3把斧子
5斤盐
1两黄金
1担米
10斤茶叶
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
1只羊
3把斧子
5斤盐
1两黄金
1担米
10斤茶叶
实现交换
实现交换
实现交换
01
02
一般的价值形式
指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1只羊
01
3把斧子
02
5斤盐
金 银
铸 币
纸 币
电子 货币
金 银
金 银
金 银
金
银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金 银
铸 币
纸 币
电子 货币
铸 币
铸 币
铸 币
先秦共字钱
先秦鬼脸钱
古罗马金币
古罗马铜币
美国金币
中国近代机制铸币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币
——马克思
货币无非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
壹
贰
货币是
01
特殊商品
02
自然性质决 定 的
03
使用价值
04
价值的直接体现物 具有双重使用价值
05
金子的不同用途 金箔画 贴金艺术品 金箔字 金塔顶
1只羊
5斤盐或
1担米或
10斤茶叶或
1两黄金或
或其它
3把斧子或
比简单价值形式更充分反映价值性质
价值的本原
价值的本原价值的终极本原是什么?这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
对应于不同的哲学派别有着不同的观点,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个典型的错误观点:1、价值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是由人类的主观意识来定义的。
“对象”有无价值,主要在于它能否引起快感,价值是一种“有效”的观念,是主观假定、主观满意、主观兴趣或占有情感的表达,因此价值只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中,而根本不存在其他的价值本原,也就是说,只有人类才是价值的最终本原。
2、价值是一种超现实的规范或理想,是上帝的创造物。
事物是否有价值在于观念体系的逻辑规定,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的境界,或者是上帝赋予的。
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第一种观点只看到了价值与人类之间的联系,看不到人类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必然联系,不知道人类本身就是物质世界进化的产物,不知道人类的本原就是物质世界,因而不知道价值的本原就是物质世界;第二种观点只看到了价值意识与价值的相对独立性,看不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不知道价值意识与价值均来源于物质世界,看不到任何规范、理想或上帝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物质运动的主观反映,看不到规范、理想或上帝的本原就是物质世界,因而看不到它们所赋予、所规定的价值的本原就是物质世界。
价值最初来源于特殊的物质系统——耗散结构的有序化运动,“有序化能量”是最原始意义上的“价值”。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有序化能量”进一步发展成为“广义有序化能量”,才逐渐成为真正人类意义上的价值。
总之,价值来源于自然界,并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的终极本原只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和劳动着的人类社会。
价值的本质关于价值的本质,存在多种观点。
1、“本性说”。
这种观点认为,我们赖以生活的价值是天生的,像包括真、善、美在内的人类的古老价值,以及后来的愉快、正义和欢乐等价值,都是人类本性固有的,是人的生物性质的一部分,是本能的而非后天获得的。
2、“情感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的源泉在于情感:当合理性遭遇它的限度,对开明的理性的求助不再帮助我们时,那么思维的对位型式即情感可以帮助。
有关价值源泉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点认识
有关价值源泉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点认识----164c7c8a-7160-11ec-adc4-7cb59b590d7d价值问题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又最现代,最基础又最现实的理论。
从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以及当今的著名经济学家,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在这片田野里洒下过汗水。
时至今日,由于不同的时代环境、阶级背景、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在理论上就该问题大体形成了三大学派:第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第二,新剑桥学派的价值价格论。
第三,新古典学派的价值价格论。
而对于第一种理论人们争论的很多,特别是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都围绕价值的源泉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在对《资本论》和相关的价值学说进行研读后,对价值问题我形成了一下看法。
一、关于价值的讨论应该以商品的概念为基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种无差异的人类劳动,而这一劳动的现实实现也就是别人对这一劳动的认可和对劳动付出者的回报就是价值的存在体现。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有同学提出:不为他人生产的劳动产品仍具有价值。
他假设将生产者自己分为劳动者和消费者,并指出劳动的我产生的产品给消费的我使用,并指出这种劳动产品未经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因此价值讨论可以跳出商品之外。
但是这种把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充当了两种身份,从本质上来说还是进行了交换,虽然在肉体上体现为一个人,但在经济学概念上却是两个人,并非商品交换中的同一人,因此这种产品也为他人。
由此可知跳出商品范畴谈价值的看法是存在问题的。
二、我们应该注意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价值和安全问题上的作用有用劳动和物的结合使物具有了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特殊属性,即使用价值。
显然在使用价值中物也是形成这种属性的根本性因素,作为价值物质载体的形式,它的产生就只有一个路径,对它的分析也就只有一个结果:非劳动要素在这一属性形成中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
但价值是一种人类无差异劳动的凝结,这种形成价值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虽然是由无数的个别劳动力所构成,但在这里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无法度量的。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价值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价值观分日常意识层面的价值观和理论形态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概念、范畴的形式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
凡理论体系必有一个中心主题即理论内核。
本文试图从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视角阐明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本质。
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揭示的价值本质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价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
“立场”和“价值观”属于同一范畴,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就是一种价值选择。
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价值取向是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一个核心,即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自价值理论在我国兴起以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展开了积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对价值本质的理解还存在分歧。
分析价值理论发展史可以看出,狭义的价值哲学出现于19世纪后期,新康德主义建立了一种以价值概念为中心的哲学,在此之前“价值”一词主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哲学的“价值”概念,但在其成熟的著作《资本论》中有一套完整的价值理论体系。
《资本论》涉及的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理论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价值思想。
列宁曾说过,《资本论》是大写的逻辑。
也就是说《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提出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本质所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核心。
在《资本论》这部巨著里,马克思从实践思维方式出发论述的价值范畴为我们把握哲学价值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
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揭示了 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自形成以来,在西方引起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论战,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发展,由解说到复兴的学术大转向。
在我国,自建国以来也曾展开了几次劳动价值论的论战。
最近一次大讨论是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后掀起的。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即活劳动是创造价值唯一源泉。
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是一个区别于实践的概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改造过程,而活劳动并不是区别于劳动的一种新劳动,活劳动中的“活”字强调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活劳动是一个区别于物化劳动的概念。
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过程。
活劳动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
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它作为新的劳动,不但物化成新的价值,还保存了原先存在于生产资料的价值并将其转移到产品中去,马克思把活劳动这一作用称之为它的“自然恩惠”。
无论是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还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以商品作为经济的基本细胞, 凡是商品( 不论是有形商品还是无形商品) 都是劳动产品。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没有过时,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必须坚持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两个必然” 理论的基石。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整个经济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其核心是“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该观点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思想的基础上,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完善于《资本论》中的。
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形成后就遭到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的恶毒攻击,他们试图以“价格论”来代替“价值论”。
二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又受到了形形色色的“生产要素价值论”的变相否定,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认为资本、土地、知识、科技和管理等要素也和劳动一样是价值的源泉,其实质是想用“生产要素多元论”来否定“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效用” ) 等 。由此 , 马一举 突破了西方古典 “ 劳动价值论 ” 的理论 局 限 , 立 了光辉 的“ 余价 值理论 ” 尽管 这一 理论在 非根本 创 剩 ( 方面有种 种甚 至是 重要 的缺 陷 )虽然 马克思发 现的是 “ , 商品价 值实体 ” 而不是哲 学上一般 “ , 价值 ” 价值 实体 ”但 马克思 的 的“ , 成功 范例 无疑 给我们 提供 了极 为宝贵 的解 决问题 的思 路和途 径。 反思我 国种种“ 价值 本质说 ”则 无一从“ 值实体” , 价 人手 , 几 乎都 是对 “ 价值 实体 ” 的表象 、 现象 、 面 、 式等 等 的外在 描 侧 形 述 。然 而脱离价值 实体 , 即脱 离了所有价值 事物 的根本 客观基 础、 实体根 源去谈论价值 属性 、 关系 、 等等又如何讲 的清楚 效应 呢?正如离 开商品 中的“ 抽象劳动 ” 如何能讲 清楚商品的价值属 性、 价值关系 呢? 以我 国价值论 主流派 的“ 主客体关系说 ” 为例 。该派认 为 , 价值 “ 主体 与客体相 互作用 的条件下 客体 对主体 的作 用和影 是 响 。对这 种作用 和影响 , 的用效 应来概括 , 的用效用 、 有 有 有用 性来概括 , 的用 意义 来概括” [ 有 。4 1 , 显然 这里严重忽 视了为什么 客体对主体会 有“ 作用 和影响” 这一关键 内容 。我们 知道 了价值 就是某物 ( 客体 ) 对我们 有“ 用” “ 响” 种关系 、 作 、影 这 特性 , 我们 并没 有对 价值 的本 质到底 是什 么 、 以形成 等 , 任何新 的理 何 有 解。就象我们把 “ 品价值 ” 商 轻率地 定义为“ 商品对人 的效用 、 作 用和影响 ” 一样 , 实际上是换 了种称谓 的“ 用即价值 ” , 这 有 论 理
“ 价值实体” 如在我 国价值理论 方面很有影响 的李德顺教 授便 。 认 为,价值 不是一个实体 范畴 , “ ……不能把它 理解为一种 独立 存在物 ; ……价值 是一个关 系范畴 , 它表 明主客 体之 问一个 特
论 上 是 十分 不 彻 底 的 。 再如 次主 流派 的“ 性说 ” 包括 “ 属 ( 满足 需要 说” 认 为 , 客 ) “
规定竟有数十种之多 , 至今莫衷一是。诸 如“ 系说 ”“ 关 、属性说 ” 、 “ 意义说 ” “ 、需要说 ” “ 、第三世界说 ” “ 、 劳动说” 等等 。由于价值 本质 问题是价值理论 的绝对 基础 , 揭开世 间一切价值 现象奥 是 秘 的关键 , 至可 以说 是绝大 多数社会 科学 理论 的基石 , 甚 因而 彻底搞清其庐 山真面 目, 疑是十分必要 的和迫切 的。 无
一
、
哲 学 意义 上 的“ 价值 观 ” “ 值 实体 ” 对 价 的忽 视
目前我 国种 种 “ 价值本 质说 ” 所 以出现这种 “ 之 瞎子 摸象 ” 现象 ( 在事物 的抽象本质 面前我们都 是瞎子 ) 经仔细辨 析可看 , 出, 上述诸种理论都忽 视了纷繁 价值现象 中最根本 的东西——
f_ 王 l强 济? _ 论 问 题曩 - _}
‘ ‘ " 价值 的最 一般本质及 根本 源泉
董 克 强
( 天津理 工大学 法政 学院, 天津 3 0 9 ) 0 13
【 摘 要 】 以往 中外哲学意义 上的“ 价值” 观都 忽视 了从“ 价值 实体” 即价值现 象的根本实体 性载体 、 源去挖掘和 , 根
… …
内在 根本 “ 实体 ” 是什 么。马克思正 是 由于科 学地揭示 了“ 品 商 价值 ” 价值 实体 ”指 出“ 值实体不 外是而且始 终不外是 已 的“ , 价 经耗 费的劳动 力 , —— 劳动 ” “ ,我们 把劳动力 或劳动能力 , 理解 为人 的身体 即活的人体 中存在 的 、 当人生产某种 使用价值 时 每 就运用 的体力和智力 的总和” 。即“ 人类劳 动一般” 而不是古典 ( 政治 经济 学所说 的具 体劳 动 ,更不是 庸俗 政治经 济学所凝结价值; 价值理论的统一; 人格凝值 【 中图分类号 】 O4 【 F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426 (00 O—09 0 10— 782 1)103—2
近年来 , 国内外思 想界对 “ 价值 ” 问题 的兴趣 和研究 有所增 强。这是人类社会在整体 发展上 已超越 温饱 阶段 , 际发展上 边 已步入 “ 后工 业” 时代或 “ 知识经济 ” 时代 的 自然反 映和必 然结 果。 西方 价值论 已有百年历 史 , 因方 法论上 的根本缺 陷( 但 即排 斥 唯物史观 、 证法 等 )其理 论 , 辩 , 特别是 对价 值本 质的认 识始 终 受思辩 、 唯心 “ 范式 ” 的局 限。 如萨特认 为 :所谓价值 , “ 完全是 你所挑选 的意义 。”l 洛 认 为 : 我确 信 在最 近 几 十年 间 , t z 马斯 “ 建 立从 人的本性 中派生 出的价值体系 , 可以实现 了。”1 就 [ 2 我 国价值论 研究虽仅二十余年 , 因有马克 思主义科学 方法论 但 基 础 , 得很 多可贵成 果 , 取 至少在 原则 和方 向上 明显 比西 方理 论 高出一筹 。 但尽管如此 , 目前我 国价值理论 尚不能说成 熟 。 这 也 突出表现在对价值本质 的认 识 上。 如对“ 价值” 范畴的定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