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运用1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有:
微风柔和地爱抚着我的脸,让我感到非常舒适。
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刺骨的寒风在森林中咆哮,像一只怒吼的狮子。
夏天的阳光热得像个火炉,让人感到极度的炎热。
月亮温柔地照亮了夜晚,如同母亲慈爱地看着她的孩子。
树上的苹果红得像个小太阳,非常诱人。
我的电脑像个聪明的头脑,帮助我解决各种问题。
飘落的叶子像是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舞者。
春天的大地像是一位穿着新衣的少女,美丽而充满活力。
秋天的风像是一位艺术家,用金黄的色彩绘制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初高中衔接】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

语文基础知识三、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各地中考考试说明,要求同学们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并指出修辞方法重在运用。
高中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要能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告诉我们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会是单纯的概念考查,其目的应该是指导语言实践,即学生不仅要理解概念、学会辨识,还要学会运用。
高中在运用上强调不仅要会用一种修辞方法表达,也要会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相结合的表达,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文采。
从命题范围看,高中对修辞的考查有时也与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相结合。
(一)中考试题例举(巴中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排比)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试题分析】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要求考生审读文句,独立判断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高一试题体验1.(海原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内容与示例相关。
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你找好行走的重心,支撑起希望的原野。
2.(阜新市育才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学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有一些名家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把高深的道理明明白白介绍给普通读者。
《谈美》就是朱光潜先生写的这样一本雅俗共赏的美学佳作。
它写于1932年,此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书信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等问题,娓娓道来,平易亲切,在青年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三十多次的畅销书。
常见修辞手法[1]
![常见修辞手法[1]](https://img.taocdn.com/s3/m/7542df362af90242a895e56d.png)
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 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
注意创新
判断下列比喻是否恰当
(1)明净的未名湖犹如一 面照妖镜。 (2)红的、绿的、黄的, 像黑夜中猫头鹰的眼睛。 (3)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 严密,就像神经节和神经 网的关系一样。
练 习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 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 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 没看见似的。( )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 的朋友了。( )
练 习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 )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 一块绿地毯。( )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
五、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 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
例:是谁创造了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六、反问:即反诘。用疑问的形 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 答案)
例: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 受吗?
练 习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 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
二、比拟:把物当作
人来描写,或者把人 当作物来描写。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
比 拟
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 跑了。 (人是没有尾巴的,这里 把帝国主义写成兽类了)
常见修辞手法
写一个场景多次运用修辞手法200字作文

写一个场景多次运用修辞手法200字作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写景作文有修辞手法篇1:泰山遐思照例今早是要和马老师去经石峪的,醒来却听到雨点敲打窗外铁皮的声音,便顿生了些懒惰。
还是马老师执着,在他的“雨中登泰山别有一番情趣”的诱惑声里,我才拿起雨伞,和他一起走进了飘摇的风雨中。
路上边走边聊,不觉已到红门。
拾级而上,此时的盘山道上已是流水淙淙,雨水汇成的一道道小瀑布,正从一磴磴的石级上顺流而下。
山道两侧的店铺业已开门,只是无人问津,冷清得很。
就连平常活泼的狗儿,也是静静地卧在门口,似乎是在享受着这难得的安然。
望着脚下泛着亮光的青色条石,心中竟莫名地升腾起一种对它的崇敬。
历史的车轮在它的身上无情地辗过,使它再也无法寻回当年的青春;岁月的沧桑早已磨去了它的棱角,使它本来伟岸峭拔的身躯日渐消瘦孱弱。
能给它带来慰藉的是,从杂沓的脚步声里,它曾目睹了一个叫孔丘的学者和他的一群弟子在它的身上走过,他们的高谈阔论让它言犹在耳,甚至他们襟飘带舞的窸嗦声它还清晰可闻;从纷乱的身影中,它分明看到了那一统华夏,自诩“功盖三皇,德过五帝”的始皇帝的王者霸气;它更忘不了有一位面容清瘦的诗者,踽踽独行,正是它用蜿蜒盘旋的身躯把他送到了岱顶,于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喟叹随着山风呼啸而来,至今仍在它的耳畔回荡。
过了万仙楼,莽莽苍苍的绿色一齐涌入我们的眼帘。
密密的雨斜织着,路边的每一片树叶上都是翠色欲滴,绿得那么鲜洁,那么光亮,仿佛每一片叶子后面都跳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
树叶上镶嵌着的一串串雨珠似乎是断了线,它们跳跃着,滚动着,倏尔已不见了踪迹。
草叶也不堪重负,将雨珠悄然抖落在大地母亲的怀中。
雨落在伞上,啪嗒,啪嗒,越发显得石路的静寂与幽长。
在山路上也能间或看到一两顶花伞,在雨雾中的山道上和丛林里游走穿行。
刚过漱玉桥,我就仿佛听到了随风而来的夹杂在雨雾中的悠扬琴声。
哦,前面就是“高山流水之亭”。
驻足亭前,心驰神荡。
不就是在这座亭子里,神俊飘逸的伯牙盘膝而坐,拨弄琴弦,释担而立的子期正在凝神倾听吗?慷慨激越的琴声在伯牙的指间流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1

1、地上射起无数箭头,房顶落下万条瀑布。 2、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3、人群不顾一切涌上来。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您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泉水,却带来了 生命的甘甜;您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 6、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必要 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纪念刘和珍君》) 7、三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 8、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9、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现实世 界是真实的山川草木/那么网络世界便是缥缈的海市蜃楼.
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1、比喻:把A比作B,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事物的XX特征, 表达了作者XX感情。 2、拟人:把XX人格化,赋予XX得情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人或事物的XX特征,加强了XX情感。 3、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了人或物的XX特点,突出 表达XX情感。 4、夸张:烘托气氛,突出XX事物的XX特征,加强了XX情感。 5、反复:加强节奏感,在议论文中起强调作用,在抒情文中 突出XX情感。 6、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7、设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 8、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文章表达效果,增强表达的XX情感。 9、反语:讽刺作用,比正说更有力量。 10、引用:使论据确凿充分,更有说服力。
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1课《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一)比喻分为
[学生和教师共同梳理完成]
明喻:甲(喻词:像、好像、仿佛、犹如、似、若)乙
暗喻:甲(喻词:是、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对同一本体从不同角度、不同相似点进行比喻。
②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学生活动]:结合例子来辨别。(详见幻灯片)
2.例: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整个句子是比拟,“大块的翡翠”是比喻,是比拟和比喻套用。】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相比)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推测)
-
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白芳礼等。(表示列举)
[学生活动]:请大家辨别一下下列的句子。
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三)小试身手:请以“黑板”或“粉笔”为中心写一句带有拟人手法的句子。
四、辨析比喻、比拟之间的异同。
[教师讲解]
(一)比喻与比拟
1.区别:
①比喻的重点在“喻”,即“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比拟的本体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
2.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去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1. 朋友啊,生活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有时阳光灿烂得像颗糖果,有时风雨交加得像只怪兽,有时平淡如水得像杯白开水。
这不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吗?有刺激的上坡,有惊险的下坡,还有平缓的过渡。
我们不就是在这样的起起伏伏中体验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吗?2. 你看那天空的云朵,一会儿像棉花糖般柔软,一会儿像骏马般奔腾,一会儿像巨龙般威严。
难道不像我们的心情吗?时而轻松愉悦,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庄严肃穆。
3. 爱情啊,它像春风般温暖,像夏雨般滋润,像秋霜般清冷,像冬雪般纯洁。
这不正和四季的变换一样吗?有温暖的时刻,有滋润的时光,也有清冷和纯洁的瞬间。
4. 老师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像一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像一位园丁,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这不就是老师的伟大之处吗?5. 时间过得真快呀,像流水般匆匆逝去,像风儿般转瞬即逝,像闪电般眨眼而过。
我们怎能不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呢?6. 梦想就像星星,在遥远的天际闪耀,像灯塔,在茫茫大海指引方向,像翅膀,带着我们飞向远方。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吗?7. 回忆像老照片,虽已泛黄却充满故事,像旧歌曲,旋律响起就勾起思绪,像陈酿的酒,越品越有味道。
这不就是回忆的魅力吗?8. 那片森林,树木像士兵般挺拔站立,像巨人般威严耸立,像朋友般相互陪伴。
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吗?9. 她的笑容像阳光般灿烂,像花朵般美丽,像春风般和煦。
谁能不被这样的笑容感染呢?10. 父爱像山,沉默而厚重,像海,深沉而广阔,像天空,高远而辽阔。
这就是父爱的伟大呀!我觉得运用排比和比喻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兴趣,让话语充满魅力。
第4讲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

(3)比喻的分类:
①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②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025高考一轮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考查频率高。修辞手法是高考热点,几乎每年都会考查修辞手法。2.题型不稳定。高考试题多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的能力。以前多是客观题的形式,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手法的类型,要求选出修辞手法运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近几年多是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表达效果,或是与仿用句式、变换句式、扩展语句等综合起来考查。
串对
上下句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
种类
释义
例句
按形式
工对
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宽对
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3)比喻的分类:
分类
释义
例句
明喻
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 “犹如”等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训练——比喻
虞美人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 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倍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手 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 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的智慧结晶
(3)作用
①描写形象、生动,富有感情。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 缩得像一个核桃。 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 “乌鸦”(飞机)成阵。 ②说理通俗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 可以战胜大的。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⑷比喻要贴切
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 棉花上似的轻快。 (没有相似点)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 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 ③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 房子、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 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借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 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 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 生万户侯?”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 代指精良的武器。
借代
① “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②“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 ③“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缩小夸张
•一眨眼的工夫,麦子就由青变黄了, 收割的日子到了。 •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 的心。 •二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超前夸张
•还没待他开口,我就浑身发抖了。 •泪水还没溢出眼角就结成了冰。 •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 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借代(相关性) 借喻(相似性)
改写下面这句话 , 要求运用借代的修 辞方式,字数不超过8个字。
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
改写:
执干戈以卫社稷。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 对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 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 单类比成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贬为 “巨大的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 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 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 这句话的含义是:
生活像一杯酒,甜的时候,让你心醉,辣的时候让你心碎
②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 或不用喻词。 例:儿子是箭,父亲是弓,要想把箭射得更远,父亲的背便愈弓。
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一份推荐书,那么圣洁的心就是份信用卡。 那些细碎的往事,当时只是寻常,如今却全变成钻石一样晶莹 纯粹的回忆。
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女生们也许还想抓住夏天的尾巴,来次最后的 疯狂。
比拟、比喻的区别
比拟:把人直接当物写,或把物直接当人 写,把写人的词语直接描写物,把惯用于写物 的词语用来直接写人。 比喻:把甲物说成像乙物,或是乙物,或 者干脆用乙物来代替甲物。
例①:住口,你这吠人的狗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 例②:我们要谨防糖衣炮弹。 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
2.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拟人 拟物
把物当作人来写
把人当作物来写和把此 物当作彼物来写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这可是我第一次和山水约会呢。 午夜时分,我恰巧在蚊子的探望中醒来。 潺潺溪水唱着欢愉的歌儿奔向远方,流水轻舐着河床, 水波一浪高过一浪,片片浪花化作透明的竖琴,为星 辰涌泻的光芒吟哦。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流泪,因为我在你怀里;水对 鱼说,我能感到你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 冬那么含蓄
高考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有人说,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例 如: ,使文句整齐; 使文章流动; 使文章增加 一泻千里的气势; 使文章产生一唱三叹的节奏; , 文章自有活泼之趣, ,文章会有古雅之风。
下列各项中填入上文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①巧用口语 ②排比 ③多用些文言成分 ④散句 ⑤偶句 ⑥反复
③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圆形的下巴颌,有短短的黑胡茬儿,要是仔细看,来自 里面已经掺杂着银白色的松针了。
④博喻
例:王小玉的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 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
⑤暗喻的变体
• 并列关系: 长城这条巨龙 • 修饰关系: 天空飞舞着拇指大的雪花 • 注释关系: 基因图谱——全世界科学家
①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②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 ③ 诗中以“杜康”代酒。
(2)作用 以简代繁,突出形象,灵活幽默。
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 褂”,一个“西装”。
(3)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 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解放军)。 ——容易产生误解。
构成条件:不同类 // 有相似点
基本类别: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非 比 喻:比较/举例/疑断/想象 注 意 点:通俗/贴切/感情色彩
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 (比喻十疑问)
审题:要认真分析括号里面的要求,按照先“比喻” 后“疑问” 的格式去组织,比喻句与疑问句之间应有 内在联系,不能一味从形式上靠拢而忽略了内容上的 关连。可以正面入手,也可以反面着眼。 (1)记忆是心的仓库,储藏了多少珍贵的往事? (2)眼睛是心的窗户,映出了多少美丽的风景? (3)虚伪是心的迷雾,抹杀了多少真挚的友情? (4)自卑是心的屏障,隔离了多少成功的机会?
√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5)准确理解比喻
①从下面诗句中选出以物喻人的一项( C)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C.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A、比喻 C、借代 E、对偶 H、设问 B、比拟 D、夸张 F、排比 G、反问
1、比喻(打比方)
(1)条件:
①甲和乙不同类(本质不同)。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同类相比)
非比喻的几种情况
• 像我这样的人不多,为何还要让我难过 •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举例)
• 这次例句的提供,有很多同学都很尽心,像…… • 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②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
一句是(
)
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比。阿 拉伯的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 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_______________。
√
A.就像一颗晶莹的珍珠 B.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 C.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D.俨然一颗晶莹的珍珠
比喻
小结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 重在“喻”喻体一定出现 比拟 重在“拟”拟体一定不出现 岸边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 岸边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
——比喻
——比拟
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 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 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 婴儿呢。 比拟与比喻的兼格
作用: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可使人或物色彩 鲜明,增加生动形象性,蕴含丰富,表达强烈 的感情。 例:“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数 九寒冬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唤醒 百花齐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歌曲《红梅
中国不需要对长城的意义和作用否定的观点
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 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 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 感情的修辞方法。
类 型
• 扩大夸张 • 缩小夸张 • 超前夸张
扩大夸张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 垂着一尺长的涎水。 瞧他张着的嘴,就是把整个世界塞进去 也不成问题。 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 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 还是事实。
3、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
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 曲事实
判断下列比喻是否恰当
(1)明净的未名湖犹如一面照妖镜。 (2)红的、绿的、黄的,像黑夜中猫头鹰的眼 睛。 (3)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严密,就像神经节和 神经网的关系一样。 (4)机器隆隆响着/含着我心跳的韵律/像一首 动人的催眠曲
练习:
“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 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疑断猜测)
• 班主任像是碰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 •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
• 我似乎看到了胜利女神那迷人的微笑。 •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2)种类:
①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 犹如”等联结 例: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赞》
“踩”绘出凌霜傲雪的飒爽英姿;“何所惧”对困难 挫折的蔑视;“一片丹心向阳开”抒发火热的革命激 情、坚定的革命意志。 拟人手法写出了红梅的外形、精神,更写出了革 命战士坚贞不屈的精神、光辉峻洁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