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运用1

合集下载

第1讲修辞手法及运用

第1讲修辞手法及运用

记叙文阅读训练

第一讲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夸张、对偶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拟人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比喻答题格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对象+特性。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例如: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

又如: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草不经

意间长出的情态和旺盛的生命力

2. 排比:可增强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答题格式: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强调了+对象+特性+“使条理分明”或“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富有气势”或“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例如:1、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

答案: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2、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 ,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运用设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如: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

答案: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例句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例句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例句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例句

十大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引用、反复。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一起来看看吧。

一、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1)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2)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

2、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

(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像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二、拟人

1、定义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1)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活了,使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

(2)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

2、表达效果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修辞手段 (1)

修辞手段 (1)

结构大致相同,音节多少相近。因此话语 的节奏感很强。 五、语篇功能: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六、风格功能: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 第二章:修辞手段 • 第一节:修辞手段及其类别 • 一、修辞手段:是修辞学是修辞学研究的重点之 一。作为日常言语交际的修辞,同样需要一些构 建话语、达到交际目的的材料。 • 二、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 • 三、语音、语义及形式手段:语音的和谐,语义 的畅达、形式的整齐
“来吧,来吧,相约九八。来吧,来吧,相约一九 九八。相约在绿色的春风里,相约那永远的青春 年华,心相约,心相约,相约一年又一年,不论 咫尺天涯。”(《相约九八》)
③“月亮的脸偷偷的在改变(两遍)。”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④“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
语体标示功能 风格标示功能 角色标示功能 态度标示功能 形象标示功能 行业标示功能 时代标示功能 地域标示功能 文化标示功能

语体:书面和口语 Eg. 爹妈 爸妈 父母 椿楦:

椿是一种多年生落叶乔木,古代传说大椿长寿,庄 子曾经说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 岁为秋”,可见它有多么长寿。因此古人就把它拿 来比喻父亲,盼望父亲像大椿一样长生不老。后来 为一切男性长辈祝寿,都尊称对方为“椿寿”。又 因为当年孔子的儿子孔鲤怕打扰父亲思考问题, “趋庭而过”,快步走过自家的庭院,因此古人就 把“椿”和“庭”合起来称“椿庭”,称父亲为 “椿庭”。古人不单独把父亲称为“椿”,那毕竟 是一棵树,而是称为“椿庭”。将“椿”、“萱” 合称“椿萱”即代指父母,父母都健在称为“椿萱 并茂”,前引“堂上椿萱雪满头”的诗句就是形容 父母都老了,头发都白了。

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在文学创作中,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于描写、叙述、抒情等方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一、比喻

比喻是一种通过找出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来进行比较,从而加深读者对被描绘事物的理解。比喻常用于描述人物、景物、感情等方面的描写,给人带来强烈的感觉和形象。

比如,玛丽深邃的眼睛像黑夜里的明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二、拟人

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类的形象和特征的修辞手法。通过拟人,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读者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太阳慷慨地洒下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三、夸张

夸张是一种用夸大的方式表达事物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可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觉和印象,引起他们对事物的关注和思考。

比如,他饿得像狼一样,一口气吃掉了一整只烤鸭。

四、对比

对比是一种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照,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和特点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可以更加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比如,孩子们对于世界充满好奇和快乐,而成年人却饱受烦恼和压

力的困扰。

五、排比

排比是一种通过连续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进行表达的修辞手法。通

过排比,可以使作品的节奏感更强,语言更具有韵律感,增强了作品

的吸引力。

比如,希望使人坚强,希望使人勇敢,希望使人不断进取。

六、反问

反问是一种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修辞手法。通过反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你难道不喜欢这个美丽的海滩吗?

高考修辞手法(一)常见修辞手法知识点讲解

高考修辞手法(一)常见修辞手法知识点讲解

高考修辞手法(一)常见修辞手

法知识点讲解

一、比喻

1.定义

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

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显特征,可分为三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体现比喻关系。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老狐狸你不要灌迷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这种叫“博喻”。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修辞手法及赏析(一)

修辞手法及赏析(一)

修辞手法及赏析(一)

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开的大片棉花田。(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

②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喻词由“好像,仿佛”变成了“是、成为”。

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③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例: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树木"和“森林”比喻局部和整体,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暗喻因小失大。)

(2)借代:

主要有特征代整体,部分代整体,专门代泛称,结果代原因,具体代抽象,作者代作品.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借代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⑥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3)拟人: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拟物,把人当做…来写)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基础知识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比喻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比喻

语文基础知识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比喻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比喻

语文基础知识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比喻常用的修辞手

法一一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于通过类比或隐喻的方式来形容或说明一个事物。比喻可以帮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感,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比喻修辞手法:

1.明喻:直接使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以强调它们

之间的相似性。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一般温暖。"

2.暗喻:暗示性的比喻,不直接点出比喻的对象,而是通过

隐晦的描述来传达表达的意思。例如:"她是一只自由的

鸟,在天空中翱翔。"

3.拟人:把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性,使得描写更具有生动性

和形象感。例如:"时间在无声中流淌,慢慢吞噬一切。"

比喻修辞手法可以能够突出并强化表达的内容或形象,使文学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可以提升文章的美感和修辞效果。

常见修辞手法与例句1

常见修辞手法与例句1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及例句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以突出事物的特点,使被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

【例句】

(1)、梧桐树叶像手掌。

(本体)(比喻词)(喻体)

【分析比喻句方法:把(本体)比作(喻体);或者用(喻体)比喻(本体),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区分把或用。】把梧桐树叶比作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树叶【练一练:说一说下列各题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或者用什么比喻什么】(2)十五的月亮像玉盘一样。(3)火红的太阳好像大火球。(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的辛勤园丁。(5)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6)党是阳关,我是花。(7)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8)蒲公英的花好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9)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10)我家的后院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2、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人写。使被描写的事物人格化进而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例句】(1)小树在向我们招手。(2)花儿向我们点头。(3)小鸟在树上唱歌。(4)天空中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5)夜晚,蟋蟀在平台上弹琴。(6)金鱼悲伤地在鱼缸里游来游去。(7)小河唱着欢快的歌儿向东流去。(8)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排比: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有力的说明道理。【例句】(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当手指跳跃,风儿便不再悲伤;当黑白流淌,思绪便将痛苦遗忘;当旋律激扬,天地便只在我的心泉徜徉…… (6)一张贺卡,就是一份温馨的友情,一份热情的祝愿。它把春的信息捎来,它把爱的种子撒播,它把美好的祝福传达,它把人间的真情传递。

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归纳(一)PPT

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归纳(一)PPT

练习二 ——选择题⑥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① 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
② 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③ 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④ 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感谢您的欣赏!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 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练习二 ——选择题②
“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 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① 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
② 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③ 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④ 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练习二 ——选择题①
“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 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没有和宽广。”
① 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
② 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③ 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④ 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归纳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 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完整版)修辞手法一:(比喻、拟人)

(完整版)修辞手法一:(比喻、拟人)

一、比喻:

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

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组成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如:黄河是中国的“摇篮”)

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喻词,练习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注意:1、本体、喻体、比喻词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两者之间要有相同点。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知。

类别格式本体(甲)比喻词喻体(乙)例句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好像、如、

仿佛、好似、

似、似的、如

同、犹如

出现(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里。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变成、

变成、称为

出现(1)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他在天空给你指

导方向。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

多高的白色城墙。

借喻乙代甲不出现出现(1)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的两鬓又添了一

些银丝。

注意:带“像”字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1)作比较。如,他长得像他爸爸。

(2)表猜测。如,这天阴沉沉的,想要下雨了。

(3)表想象。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边战士。

(4)表举例。如,北京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

(5)表说明。如,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感情要鲜明。同样的一个本体,比作同样的的喻体,但是因为引发的结果不同,所以导致句子出现了一褒义一贬义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如:下课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大家逗乐了。(褒义)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1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1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1

The common rhetorical methods are: metaphor, metonymy, analogy, hyperbole, antithesis, parallelism, rhetorical question, rhetorical question.

(1) metaphor. It is a rhetorical device used to describe another abstract, abstruse, unfamiliar thing or situation with a specific, simple, familiar thing or situation. Simile, metaphor, metonymy, metaphor has three forms. Simile: a form can be abbreviated as (body) (such as words like, like, like, like, if still, b) (Yu Ti). The form can be abbreviated as Metaphor: A is (words:,,,, as into become into B). Simile is similarity in form, metaphor is congruence between. Metonymy: only Yu, ontology and metaphor are not there. Such as: brambling yasutomo lofty ambition!

修辞方法1

修辞方法1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
河,她含泪地去了。(四个状

排比)
作用:加强语气, 例句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
强调内容,
纯洁和高尚,他们意志是那样
加重感情。
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
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
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四
个句子排比)
8、反问
(1)反问的特点: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 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例句: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大海的脉搏,使它紧 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动呢?是谁日日夜夜监 视大海的动静,探索着海洋的奥秘呢?就是他们, 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
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突出内容,使文章有变化和起伏。
9、通感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是用形象的 语言,把一种感觉器官的感觉(视觉、听 觉、嗅觉、味觉、触觉)移到另一种感官 上。通感就是移觉。 ①她笑得很甜。 (视觉转为味觉。) ②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6、排比
(1)排比的特点:由 例句1:大堰河,含泪地去了! 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
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 组合而成。 (2)排比的种类: 成分排比 句子排比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见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3、排比和对偶 4、设问和反问

修辞手法的问题的解决及运用 (1)

修辞手法的问题的解决及运用 (1)

修辞手法问题解决及运用(比喻、拟人、反问、设问)一般性答题模式: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或写出了(什么)(套修辞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给读者(怎样)的感受。

1.比喻的答题模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例:如果说江南之云如水彩晕染,轻盈薄亮,像花旦般的妩媚,那么,云南之云则如油画重彩,厚实凝重,似花脸般的浓烈。

1.本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并分别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运用的修辞手法:

作用:

2.仿照本段运用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

2.拟人的答题模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什么事物人格化,生动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例:现在,水恢复从前的活泼和快乐了,一面急忙向前走着,一面还要沿途和遇见的落叶、枯枝……淘气。一片小小的红叶儿,听了狡狯的西风的劝告,私下离开母亲出来玩玩,直到半路上,风儿偷偷地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里。

1.本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并分别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运用的修辞手法:

作用:

2.仿照本段运用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

3.反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意为(反问句的意思),加强语气,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例:有多少人逃避着生活中的苦难?有多少人企求着行程中的一帆风顺?又有谁曾经如这少年一般,主动给自己的生命加些重压呢?给生命多一些磨砺吧!多一些磨砺,就会多一些坚韧,就多一分变成珠贝的希望!给生命多一点压力吧!多一点压力,就会多十分坚强,就会拥有撑起艰难困苦的脊梁!

修辞手法的运用1

修辞手法的运用1
L
制作人:广城
一,比喻 二,比拟 三,夸张 四,对偶 五,借代
六,反复 七,排比 八,设问 九,反问
一,比喻(即"打比方"):用一种事物或 比喻 即 打比方" 用一种事物或 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一般比喻句 都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都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明喻 比 喻 暗喻 借喻 本体+比喻词+喻体 本体+系词+喻体 喻体
(一)明喻 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比喻.比喻词有: "像","如同","好比","仿佛", "宛如","一 样"等.例如:
★共产党像太阳. ★网吧如同雨后的春笋,突然间密密麻麻地 出现在校园周围. ★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门,那么巫峡简直像 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二)暗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成""变 成""是""就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连 接的比喻.如: 1.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2.尾巴是道地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浆;它的一对大 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 . 3.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 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 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1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1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 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13
从修辞角度看,下列各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妈妈得知儿子制作的航海模型获得了学校小科 技比赛一等奖后,兴奋得三个月没睡觉。
B、一道艳丽的彩虹趁人不注意,悄悄地爬上天空, 宛如飞腾着的一条巨龙。
√C、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 出反映我们时代的好作品,那种离开泥土的天才作 家是没有的。
D、马路和汽车好比钢琴和二胡一样,没有好的二 胡,钢琴就奏不出动听的乐曲;没有好的马路,汽 车也不能跑得顺畅。
14
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 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 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 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 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4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 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 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不需要对长城的意义和作用否定的观点
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 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 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 感情的修辞方法。
类 型
• 扩大夸张 • 缩小夸张 • 超前夸张
扩大夸张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 垂着一尺长的涎水。 瞧他张着的嘴,就是把整个世界塞进去 也不成问题。 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 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
(疑断猜测)
• 班主任像是碰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 •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
• 我似乎看到了胜利女神那迷人的微笑。 •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2)种类:
①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 犹如”等联结 例: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借代(相关性) 借喻(相似性)
改写下面这句话 , 要求运用借代的修 辞方式,字数不超过8个字。
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
改写:
执干戈以卫社稷。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 对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 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 单类比成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贬为 “巨大的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 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 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 这句话的含义是:
②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
一句是(

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比。阿 拉伯的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 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_______________。

A.就像一颗晶莹的珍珠 B.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 C.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D.俨然一颗晶莹的珍珠
比喻
小结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 重在“喻”喻体一定出现 比拟 重在“拟”拟体一定不出现 岸边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 岸边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
——比喻
——比拟
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 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 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 婴儿呢。 比拟与比喻的兼格
作用: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可使人或物色彩 鲜明,增加生动形象性,蕴含丰富,表达强烈 的感情。 例:“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数 九寒冬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唤醒 百花齐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歌曲《红梅
③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圆形的下巴颌,有短短的黑胡茬儿,要是仔细看,那 里面已经掺杂着银白色的松针了。
④博喻
例:王小玉的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 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
⑤暗喻的变体
• 并列关系: 长城这条巨龙 • 修饰关系: 天空飞舞着拇指大的雪花 • 注释关系: 基因图谱——全世界科学家
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女生们也许还想抓住夏天的尾巴,来次最后的 疯狂。
比拟、比喻的区别
比拟:把人直接当物写,或把物直接当人 写,把写人的词语直接描写物,把惯用于写物 的词语用来直接写人。 比喻:把甲物说成像乙物,或是乙物,或 者干脆用乙物来代替甲物。
例①:住口,你这吠人的狗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 例②:我们要谨防糖衣炮弹。 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
2.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拟人 拟物
把物当作人来写
把人当作物来写和把此 物当作彼物来写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这可是我第一次和山水约会呢。 午夜时分,我恰巧在蚊子的探望中醒来。 潺潺溪水唱着欢愉的歌儿奔向远方,流水轻舐着河床, 水波一浪高过一浪,片片浪花化作透明的竖琴,为星 辰涌泻的光芒吟哦。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流泪,因为我在你怀里;水对 鱼说,我能感到你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 冬那么含蓄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5)准确理解比喻
①从下面诗句中选出以物喻人的一项( C)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C.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 还是事实。
3、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
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 曲事实
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 的夸大,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根据。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 军。 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 弹到半空中
注意点
• 不能浮夸 • 明确显豁 • 注意文体
2、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 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 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 片雪帘雾障里。
A 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 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借喻。
判断下列比喻是否恰当
(1)明净的未名湖犹如一面照妖镜。 (2)红的、绿的、黄的,像黑夜中猫头鹰的眼 睛。 (3)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严密,就像神经节和 神经网的关系一样。 (4)机器隆隆响着/含着我心跳的韵律/像一首 动人的催眠曲
练习:
“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 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相同点 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 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 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
借喻具有相似性,借代具有相关性。 红领巾给老大娘让了座。(“红领巾”借代小学生,
但与小学生无相似性,不能说“小学生像红领巾”。)
离开这个阎王殿!就是饿死也比在这里强。
(地主的家和“阎王殿”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属于比 喻中的借喻。)
的智慧结晶
(3)作用
①描写形象、生动,富有感情。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 缩得像一个核桃。 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 “乌鸦”(飞机)成阵。 ②说理通俗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 可以战胜大的。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⑷比喻要贴切
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 棉花上似的轻快。 (没有相似点)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 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 ③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 房子、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 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借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 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 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 生万户侯?”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 代指精良的武器。
借代
① “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②“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 ③“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A. C.
②③⑤①⑥④ ②④⑤①⑥③

B. D.
⑤③④⑥①② ⑤④②⑥①③
考什么? 怎么考?
• 1、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 • 2、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 3、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 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通过作文 考查。)
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有人说,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例 如: ,使文句整齐; 使文章流动; 使文章增加 一泻千里的气势; 使文章产生一唱三叹的节奏; , 文章自有活泼之趣, ,文章会有古雅之风。
下列各项中填入上文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①巧用口语 ②排比 ③多用些文言成分 ④散句 ⑤偶句 ⑥反复
构成条件:不同类 // 有相似点
基本类别: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非 比 喻:比较/举例/疑断/想象 注 意 点:通俗/贴切/感情色彩
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 (比喻十疑问)
审题:要认真分析括号里面的要求,按照先“比喻” 后“疑问” 的格式去组织,比喻句与疑问句之间应有 内在联系,不能一味从形式上靠拢而忽略了内容上的 关连。可以正面入手,也可以反面着眼。 (1)记忆是心的仓库,储藏了多少珍贵的往事? (2)眼睛是心的窗户,映出了多少美丽的风景? (3)虚伪是心的迷雾,抹杀了多少真挚的友情? (4)自卑是心的屏障,隔离了多少成功的机会?
(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 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修辞训练——比喻
虞美人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 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倍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手 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 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赞》
“踩”绘出凌霜傲雪的飒爽英姿;“何所惧”对困难 挫折的蔑视;“一片丹心向阳开”抒发火热的革命激 情、坚定的革命意志。 拟人手法写出了红梅的外形、精神,更写出了革 命战士坚贞不屈的精神、光辉峻洁的人格。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 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这两句写故乡水的“万里送行”,是拟人 手法。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 生活已久的故乡的缱绻之情,又与题目“送别” 照应。“仍怜”,语气极轻柔婉转,而分量厚 重。
3、借代
(1)借与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代替本事物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借特征来代替 ②我买了一台“康佳”——借事物的名称代替 ③樯橹灰飞烟灭——借部分代替全体。 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万——借专名代一般 ⑤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 铜的——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⑥读点鲁迅——借作者代著作。 ⑦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把汗 ——借结果代事物本身。(代担心)
A、比喻 C、借代 E、对偶 H、设问 B、比拟 D、夸张 F、排比 G、反问
1、比喻(打比方)
(1)条件:
①甲和乙不同类(本质不同)。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同类相比)
非比喻的几种情况
• 像我这样的人不多,为何还要让我难过 •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举例)
• 这次例句的提供,有很多同学都很尽心,像…… • 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缩小夸张
•一眨眼的工夫,麦子就由青变黄了, 收割的日子到了。 •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 的心。 •二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来自百度文库绝壁。
超前夸张
•还没待他开口,我就浑身发抖了。 •泪水还没溢出眼角就结成了冰。 •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 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生活像一杯酒,甜的时候,让你心醉,辣的时候让你心碎
②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 或不用喻词。 例:儿子是箭,父亲是弓,要想把箭射得更远,父亲的背便愈弓。
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一份推荐书,那么圣洁的心就是份信用卡。 那些细碎的往事,当时只是寻常,如今却全变成钻石一样晶莹 纯粹的回忆。
①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②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 ③ 诗中以“杜康”代酒。
(2)作用 以简代繁,突出形象,灵活幽默。
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 褂”,一个“西装”。
(3)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 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解放军)。 ——容易产生误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