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式人工心脏辅助方法
手术讲解模板: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手术资料: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1)排斥反应类型:同种心脏移植后, 机体发生排斥反应的过程是异体抗原刺激 受者的免疫系统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反应,导致移植器官组织损伤。依据排斥 反应发生的时间快慢,把排斥反应分为三 种:
手术资料: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①超急性排斥反应:这种反应是受体对移 植物的一种迅速而激烈的排斥现象,可在 受体与供体间建立起血液循环后数分钟至 24小时内发生。主要多见于受体血中已存 在对抗供体的抗体,移植后,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释放出多种生物 活性物质,引起广泛性的急性动脉炎和小 动脉炎、微血栓形成及组织缺血性坏死。
术后处理: (4)连续作血、尿、痰及各种引流管周 围皮肤的拭子细菌培养,以监测可能的早 期感染。
手术资料: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5)药物预防感染除了术后应用广谱抗 生素外,针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可给予更昔 洛韦及免疫球蛋白。针对真菌感染可使用 两性霉素B、酮康唑或大蒜素。针对弓形 体感染可给予乙胺嘧啶。
手术资料: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术前准备:
供心采取中均有一个心肌缺 血过程,从脑死亡到供体阻断升主动脉开 始冷灌注为热缺血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3~5min)。从冷灌开始到完成移植 开放升主动脉阻闭这一段为冷缺血时 间,一般认为供心耐受缺血最长时间为 3~4h,在这里若预留进行心脏移植操作 时间1h,则在路上运送时间应限制在2~
手术资料: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②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术后半年内, 2~10周发生率最高。急性排斥是由细胞 免疫反应引起。受体的T淋巴细胞在移植 抗原的刺激下活化,导致细胞免疫反应。 病理检查为心肌间质水肿,血管周围及心 肌间质中有淋巴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可出 现浊肿、空泡变性、细胞溶解及凝固性坏 死。
多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多人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流程与要点当心跳和呼吸停止时,多人心肺复苏是救援生命的关键手段之一,正确的操作流程和要点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多人心肺复苏的步骤:第一步:派遣求救。
第一个发现休克的人,应该首先指派其他人去叫救护车和医生。
如果人员紧张,可以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病情和具体位置。
第二步:确保安全。
确保众神安全,预防二次伤害。
尤其是离心脏较远的肢体需要被固定,避免搬运过程中拖曳致使二次伤害。
第三步:调整姿势。
将众神平放,颈部稍后伸,解开衣服,强制扩张肺部,利于呼吸。
在面罩上涂抹润滑油作为接触剂,以增加面罩与面部的密合度和人际和谐。
第四步:呼吸救治。
在第一道彩虹会心脏外壳手术下,1人创开公正孔手术口,2-3人扩张寰枕关节及下颌,让口收窄。
将呼吸道开放,面罩放好,让呼吸道正常通气和输氧。
使用袋式口罩呼吸或插管呼吸,确保呼吸质量有保障。
第五步:心脏复苏。
安置电极,开启心电监护仪,确定心脏复苏的节律和出力。
2人在彩虹隈区进行胸骨按压,以2寸深度,频率至少到100-120次/分钟,配合1人在口罩呼吸。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机械心脏复苏辅助。
第六步:转送医院。
患者已经获得了急救,但必须第一时间到达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如有可能,将医院名字告诉救护车司机或120应急中心,以便及时通知医院。
以上就是多人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流程和要点。
必须强调的是,复苏前先做自救,如果任何人员在执行心肺复苏时有生命危险,他们必须从危险中脱离。
同时,各个步骤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以免误伤患者并影响急救效果。
心脏电生理器械简介介绍
04
心脏电生理器械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临床应用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通过发放一定规律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 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 障碍的仪器。
效果
心脏起搏器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心脏电生理的研究方 法包括心电图、电生 理检查和心脏起搏器 植入等。
心脏电生理的主要研 究对象是心脏电信号 的产生、传播和调节 机制。
心脏电生理在医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心脏疾病的诊断
通过心电图和其他心脏电 生理检查,可以发现心脏 疾病的迹象,如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等。
治疗方法的选择
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果可以 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法,如药物治疗、心脏 起搏器植入等。
技术发展
人工心脏的技术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最早的人工心脏只能提供简单的血液输送功能,而现代的人工 心脏则可以智能地控制血流速度和流量,以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输出量。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工心脏的尺寸和重量也在不断减小,使得患者更加舒适和方便地使用。
心律失常治疗仪的工作原理及技术发展
心律失常治疗仪的工作原理
02
心脏电生理器械种类及用途
心脏起搏器
总结词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控制心脏的节律和频率 。
总结词
心脏起搏器通常植入到患者的胸部或腹部,并与心脏的特 定部位连接。
详细描述
心脏起搏器通过向心脏发出电信号来控制其节律和频率。 对于患有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的患者,心脏起搏器可以确 保心脏以适当的节奏跳动。
效果
心律失常治疗仪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 的心律失常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人工心脏 (1)
Company Logo
历史
1998年,首个轻便式的心脏“辅助器”投放英美市场。2000年, 给病人植入首个Jarvik-2000型人工心脏,重约90克,附在心脏的 左心室上。 2001年7月2日,世界上第一例全植入式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在美国 获得成功。名为AbioCor。 重约两磅,呈柚子状,材料是塑料和钛。151天身亡。 完全代替心室功能并能完整植入体内的人工心脏,不依赖体外的 机器工作,能给病人更多活动能力。 由4部分构成:金属钛的心脏本体、一微型锂电池、一计算机控制 系统以及外接电池组。人造心脏本体取代患者心脏的左右心室, 微型锂电池和控制系统将植入患者的腹腔,外接电池组不植入人 体,而是通过安装在腹部表皮下的插座向植入的微型锂电池充电。 有两个替代左右心室的腔室,4个接口,分别连接左右心房、主动 脉、肺动脉。两个腔室中间是电动机和泵,在心脏与血管的接口 部分装有活塞,以代替心脏瓣膜的功能。 锂电池能量耗尽的时候由外挂电池组充电。
人工心脏
LOGO 指导教师:顾忠泽 学生:谢丽 学号:103404
Contents
1 2 3 4
简介
心室辅助装置
全人工心脏 总结
Company Logo
简介
人工心脏是利用机械的方 法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 官以代替心脏的功能的装 置
制成像自然心脏那样精确 的组织结构、完全模拟其 功能的人工正脏是极不容 易的,需要医学、生物物 理学、工程学、电子学等 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及相当 长时期的研究
Company Logo
双心室辅助
双心室辅助装置基础解释双心室辅助装置包含左心室辅助(LVAD)和右心室辅助(RVAD)。
左心室辅助是从左心房或左心室引出血液,泵入主动脉。
LVAD目前使用较多,能显著减轻左心室的负荷,使左心室压力-容量曲线恢复正常闭,使压力-频率关系曲线恢复正常;能降低循环中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的水平,使组织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正常化,使钙释放通道磷酸化恢复正常化,从而减轻左心室游离壁质量,逆转左心室肥厚。
右心室辅助跟左心室辅助原理相同[1]。
简介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前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加上现代人民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致使心脏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包括大多数先心病和冠心病在内的严重心脏病变需要外科手术干预。
体外循环(CPB Cardiopulmonary bypass)是心脏外科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和常用的基本技术,随着对体外循环术所引致的机体病理生理改变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已逐渐明确了心血管外科手术后的某些并发症和传统体外循环术之间存在相应的联系。
术后肺功能下降就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与体外循环时肺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血液与人工氧合器大面积的接触有关,而且,人工氧合器的使用也限制了体外循环转流的安全时限。
双心室体外辅助循环(BVB Biventricular bypass)装置用于一部分或者全部代替心室功能,主要用于心脏的左、右心室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也可运用于心脏手术后心肌的暂时性恢复治疗。
自该项技术问世以来,欧美国家对此种体外循环模式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没有中断过。
该技术将左、右心室分开进行辅助循环,利用了自体肺的天然氧合作用,免去使用人工氧合器。
将能产生可调的搏动血流的血泵为基础,组装该种循环模式下的体外循环装置,由于该模式较常规体外循环方法更接近机体的生理循环特点,从而减少了因传统体外循环方式所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因而使该模式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2]。
心脏起搏器知识人工心脏起搏器深度分析
1819年
A1dini应用直流电刺激断头尸体停跳的心脏,结果出现跳动
1929年
澳大利亚医生Lidwell和物理学家Booth合作设计出一种起搏装置,当电流通过针刺心室电极时将一死婴救活,这是人工心脏起搏史上临床应用的首次成功。
美国胸外科医生Hyman研制成一种重达7.2公斤的心脏起搏装置,能使停跳的心脏复跳,并把这种装置称之谓人工心脏起搏器。
*
精编内容
心室触发型起搏(VVT)
在感知自身心室激动后立即释放心室刺激。VVT方式即确保起搏器发放刺激而不是抑制。现在,触发模式很少用来作为首要的起搏模式。
*
精编内容
心房抑制型起搏器(AAI)
与VVI方式一样,所不同的是起搏及感知都在心房内。由于心房电图小于心室电图,所以AAI起搏器需要更高的感知灵敏度(sensitivity)。
*
精编内容
输出单元
产生向心肌发出电压脉冲的电路。 适当强度的电脉冲可以刺激心肌产生可发布的动作电位,并最终心肌收缩和心脏搏动。能产生这样的电位波形的最小电能量称为刺激阈。 电能量的大小取决于脉冲幅度和脉冲持续时间 输出单元通过对电容充电储存电能,当控制电路决定发放脉冲时电容放电。现代起搏器使用2.8V电池,通过对电容并联充电,串联放电可以使输出脉冲的电压幅度高于电池电位。
*
精编内容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任何一个起搏器的频率适应性系统有两个部分所组成。其一是传感器,用来直接或间接检测或感知与代谢需要相关的物理或生理变化。另一个部分则是用来将检测到的上述变化换算成合适的起搏频率的计算方法或算式,这种算式决定起搏器频率适应的特点 常用传感器:体动传感器 、每分钟通气量传感器 、Q-T 间期传感器
*
精编内容
人工心脏辅助
人工心脏辅助
基础解释
人工心脏辅助循助是应用机械或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全替代心脏的泵机能,维持全身良好的血液循环状况的治疗方法。
辅助在心室功能的称为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 辅助右心室功能的称为右心室辅助装置(RVAD); 辅助双心室功能的称为双心室辅助装置(BVAD )。
辅助时间又可分为暂时性辅助(二周以内)和永久性辅助(二年)两种。
心血管医学工程中心(隶属于北京工业大学),致力于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引起心衰的血流动力学因素、不同心衰治疗方式的血流动力学机理和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相关研究。
在人工心脏辅助方面,该中心主要从事心室辅助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人工心室辅助装置的设计优化、针对不同生理需要和治疗需求的心室辅助装置控制策略和控制系统的研发等。
该中心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核心期刊上,建立了心衰病人的生理模型,并研发了BJUT-II系列的人工心脏辅助装置、针对心衰患者不同生理的需求的人工心脏控制系统等。
其中,该中心研发的人工心脏控制系统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人工心脏 原理
人工心脏原理
人工心脏是一种用于替代或辅助自然心脏功能的医疗装置。
它通过模拟自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向体内持续泵动血液,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血液循环。
人工心脏通常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泵和控制系统。
泵的作用是产生血液流动,并将氧合血液传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而控制系统则负责控制泵的操作,以确保血液流动的稳定和有效。
人工心脏的工作原理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常见的包括离心泵和膜泵。
离心泵利用离心力将血液从心脏腔室抽出,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全身各处。
膜泵则通过气压或电压作用于柔软的薄膜,使其产生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从而推动血液流动。
为了确保人工心脏的正常运行,控制系统通常会通过传感器监测血液压力、体温和氧气含量等参数,并相应地调整泵的工作节奏和力度。
这样可以使得人工心脏能够自动适应患者的生理需要,并提供合适的血流量。
人工心脏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心脏移植等等待捐赠心脏的患者,可以暂时维持血液循环,直到合适的捐赠心脏可用;二是用于心脏衰竭患者,可以辅助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心脏正在逐渐趋向于小型化和智能化。
未来,人工心脏有望更加精密地模拟自然心脏的功能,并具备更长久的使用寿命,为心脏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心功能不全的机械辅助与排水措施
心功能不全的机械辅助与排水措施心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来说,机械辅助和排水措施成为了关键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分析并讨论心功能不全患者机械辅助与排水措施的应用。
一、机械辅助1. 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通过定时发放电信号来维持心率。
它可以帮助心功能不全患者维持正常的心律,在疾病进展期间提供稳定性支持。
2. 人工心脏人工心脏的出现为严重收缩性心衰竭患者提供了救命稻草。
人工心脏是一种能够代替或辅助受损自身心脏功能的医疗设备。
它能够实现行动障碍或无法接受器官移植手术的机会。
3. 体外膜氧合体外膜氧合(ECMO)是一种通过在体外提供氧气和流血器官功能支持的方法。
它通过在静脉或动脉中插入管子,将血液引出体外进行气体交换,并将血液重新注入患者体内。
ECMO能够有效地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存率。
二、排水措施1. 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排水的药物。
它们可以促进尿液生成和排出,减少体内余液积聚,从而缓解症状并降低心脏负担。
2. 腹腔穿刺对于有严重腹水压迫导致呼吸困难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考虑进行腹腔穿刺以减轻压力。
这个过程通过向腹部注入针进行排水来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
3. 胸水抽取心功能不全常伴随着胸水积聚,在造成呼吸困难等问题之前需及时抽取胸水,减轻对心脏和肺部的压迫。
结论机械辅助和排水措施是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
机械辅助设备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和体外膜氧合等能够支持心脏功能,提供重要的生存支持。
排水措施如利尿剂、腹腔穿刺和胸水抽取等则有助于减轻液体积聚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并缓解与心功能不全相关的临床症状。
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些措施并非适用于所有心功能不全患者。
治疗选择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需要专业医生团队的共同决策。
此外,机械辅助和排水措施虽然可以暂时改善症状,但并不能根治心功能不全。
关于人工心脏便利的科普
关于人工心脏便利的科普嘿,咱今儿就来唠唠人工心脏这神奇的玩意儿!你说这心脏,那可是咱身体里的大宝贝啊,一刻不停地跳动,给咱全身输送着血液。
可要是这心脏出了毛病,那可不得了!过去啊,要是心脏不行了,那真的是让人揪心得很。
但现在有了人工心脏,这可真是给很多人带来了新希望啊!你想想,就好像给咱的身体装了个特别厉害的小助手。
人工心脏能有多便利呢?那可太重要啦!它可以在原本的心脏没办法好好工作的时候,接过这个重任,让血液继续欢快地流淌。
这就好比一辆车的发动机出了问题,咱给它换了个新的强大发动机,又能在路上欢快地跑起来了。
有了人工心脏,那些原本因为心脏问题只能躺在床上的人,说不定就能重新站起来,能走能跑能跳啦!这是多么让人惊喜的事情呀。
它就像是给生命按下了重启键,让一切又变得有可能了。
而且呀,人工心脏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呢!它变得越来越小巧,越来越好用。
就好像手机一样,一代比一代厉害。
以后说不定人工心脏能跟咱自己的心脏一样自然,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呢。
咱再想想,如果没有人工心脏,那些心脏有问题的人该咋办呢?只能无奈地等待合适的心脏移植,可这合适的心脏哪是那么容易等到的呀。
但有了人工心脏,就多了一条路,多了一份希望,不是吗?这人工心脏的出现,真的是科技给咱带来的大福利呀!它让那些原本可能失去希望的人,又能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它让生命有了更多的可能,更多的精彩。
你说这人工心脏是不是很神奇?它真的是现代医学的一大奇迹呀!它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人们的路。
让我们一起为人工心脏点赞,为那些致力于研究和发展人工心脏的科学家们点赞!希望未来,人工心脏能帮助更多的人,让更多的生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这难道不是一件超级棒的事情吗?。
最新双人心肺复苏并除颤操作流程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确认意识丧失。
3、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4、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头侧膝部外缘与患者肩头平齐。
5、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压额抬颏即一只手立掌压额,另一支手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颏中点旁1-2cm处,使患者头后仰至下颌骨延线与地面垂直。
6、建立人工循环:在操作者一侧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8~10秒;恢复开放气道位置,食指、中指从下颏中点滑至甲状软骨后旁开1-2cm,在胸锁乳突肌与喉结中间凹陷处检查。
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1)双手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3)按压部位胸骨下1/2交界处;(4)按压频率≥100次/min;(5)按压深度≥5cm,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比为1:1。
7、人工呼吸: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2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
8、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9、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min,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立即指示助手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P导联监护位置,选手安放除颤电极板显示心律为“室颤”。
10、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11、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胸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
12、选手指示助手充电200 J,助手按动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除颤能量选择: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波用150~200J。
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
21541925_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对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睡眠的影响
2020年3月第7卷第3期March.2020,Vol.7,No.3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389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对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睡眠的影响李润英(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中山,528400)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措施,观察组采用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工作流程。
结果:观察组抢救质量、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睡眠质量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显著,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
结论: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可以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呼吸心跳骤停;并联式抢救流程;抢救成功率;患者睡眠;临床影响EffectsofParallelRespiratoryandCardiacArrestRescueProceduresontheSuccessRateofRescueandSleepofPatientsLIRunying(Emergencydepartment,Zhongshanboaihospital,Guangdongprovince,Zhongshan5284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anddiscusstherescueprocessofrespiratorycardiacarrest Methods:ATotalof150patientswithrespiratoryandcardiacarrestfromJanuary2015toMay2019werestudied Groupbyrandomnumbermethod Theconvention algroupadoptedtraditionalfirst aidmeasures,whiletheexperimentalgroupadoptedparallelrespiratoryandcardiacarrestrescueworkflow Results:Thedataofrescuequality,rescuesuccessrateandsleepqualityof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werebetterthanthoseintheconventionalgroup Conclusion:Thecombinedrescueprocedureofrespiratoryandcardiacarrest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successrateofrescueandthesleepqualityofpatients,whichisworthpopularizing.Keywords Respiratorycardiacarrest;Parallelrescueprocess;Successrateofrescue;Patientsleep;Clinicaleffect中图分类号: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3.008 早在2005年版的心肺复苏指南当中就明确提出,呼吸心跳骤停在5min时会导致脑水肿,6min时会导致脑细胞死亡,8min时会星恒脑死亡,所以心肺复苏的抢救一直以来都是黄金8min的理念[1]。
人工心脏使用的方法
人工心脏使用的方法
人工心脏是一种用于替代或辅助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心脏功能的设备。
目前常见的人工心脏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是一种通过连接患者的主动脉和静脉,将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机进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后再重新输送至患者体内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心脏手术过程中,可以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脏功能。
2. 人工心脏辅助装置(LVAD):LVAD是一种植入体内的人工心脏辅助装置,通过连接患者的心脏左室和主动脉,帮助心脏泵血。
LVAD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可以作为临时支持(如心脏移植前)或长期支持(如无法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的手段。
3. 人工心脏:人工心脏是一种完全替代患者心脏功能的装置,通常由机械泵和电源组成。
机械泵通过外部电源或内置电池提供动力,可以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泵血到体内。
人工心脏一般用于术前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或者对心脏移植不适合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心脏使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和术后管理要求。
人工心脏的设计和工作原理
人工心脏的设计和工作原理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工器官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治疗手段。
人工心脏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人工器官之一,它的设计和工作原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一、人工心脏的设计和分类人工心脏是一种用于取代自然心脏的机械装置。
从设计上来看,人工心脏主要由泵、气压控制器和电脑控制器等几个部分组成。
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人工心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置型人工心脏,它是将人工心脏植入患者的胸腔内,取代患者自然的心脏功能。
另一类是外置型人工心脏,与患者身体不直接相连,通过输送管路完成心脏的外部泵动功能。
二、人工心脏的工作原理1. 内置型人工心脏的工作原理内置型人工心脏主要由泵、气阀系统和电脑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其中,泵是人工心脏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模拟自然心脏的泵动功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
泵的结构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进口部分和出口部分。
进口部分主要是吸入患者体内的血液,而出口部分则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部位。
气阀系统主要是控制人工心脏的泵动节奏。
通过控制气阀的开闭,可以控制泵的运转速度和节奏。
电脑控制器是人工心脏的控制中心,可以实时监测和调节心脏的运行情况。
它通过传感器检测身体的变化,从而自动调整泵的运行和节奏。
2. 外置型人工心脏的工作原理外置型人工心脏主要由泵、输液管路、电源和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与内置型人工心脏不同的是,外置型人工心脏与患者身体不直接连接。
泵的工作原理和内置型人工心脏类似,它通过输送管路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
电源则为人工心脏提供能源,保证其长时间运转。
控制器则可以对泵的运行和节奏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
三、人工心脏的优缺点1. 优点(1)可以有效取代自然心脏的功能,给带有严重心脏病患者带来新的生命希望。
(2)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运行时间,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减轻了患者身体的负重,降低了心脏的负荷。
2. 缺点(1)由于设备本身的结构复杂和大型,手术风险较高,手术难度较大。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新型心室辅助装置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新型心室辅助装置
成果简介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心血管疾病占所有疾病的30%左右,预计至2020年,心血管疾病将占到所有疾病的40%。
据统计,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脏病中发病率在增加的唯一疾患。
由于药物治疗的局限和供体的缺乏,机械性心脏辅助装置的治疗价值日显重要。
本项目研制机电-磁一体化的新型心室辅助装置(血泵),可以进行左心室、右心室或双心辅助。
血泵与驱动系统完全分离,血泵置入主动脉内,驱动部分在体外。
经血管壁、经腹部没有任何导线导管;降低感染可能性。
不但能延长患者生命,还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直接治疗心衰的作用;甚至能使心脏在“休息”一段时间后,恢复心脏自身功能。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生命科学
应用范围心血管疾病治疗
技术创新所研制的植入体内的血泵结构简单,体积和重量比目
前国际上已有的所有血泵都小。
这样就降低了装置与血液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减少凝血、溶血和对血液的破坏。
通过溶血试验和动物试验,较易达到临床试验的要求。
目前产品分为A型、B型。
成果转让方式技术合作。
双人心肺复苏流程
双人心肺复苏流程双人心肺复苏,又称为CPR(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用来挽救猝死患者生命的急救措施。
它适用于心脏骤停患者,因为心脏骤停时造成的心脏血流停止,导致大脑缺氧,时间一长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以下是一份完整的双人心肺复苏流程。
第一步:确认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当你看到一个人突然倒地无法自主呼吸、没有脉搏时,需要确认是否为心脏骤停。
此时应该呼叫急救电话,同时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
第二步:确保安全。
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需要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有危险的因素存在,比如火灾、电流等,首先要将危险因素排除。
第三步:检查患者的呼吸。
患者心脏骤停后,呼吸会中断,所以需要确认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
可以用手触摸患者鼻子和嘴巴的气流,同时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秒。
第四步: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双人心肺复苏需要两个人同时参与。
一个人掌握胸外按压,另一个人掌握人工呼吸。
首先,一个人站在患者头部,另一个人站在患者身体旁边。
第五步:进行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恢复循环的关键步骤。
双人心肺复苏,每个人轮流进行按压。
技术要点包括:将一只手的掌骨放在另一只手的掌心上,手指不要接触患者胸部;以身体的重量用力向下按压患者胸部,每次按压约深5厘米,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钟。
第六步: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恢复了患者的气道通畅,让氧气进入肺部,达到供应大脑所需氧气的目的。
双人心肺复苏中,一个人站在患者头部,另一个人进行呼吸辅助。
技术要点包括:给患者清理口腔内的异物;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嘴对嘴或者嘴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为1秒钟,吹入的气体量足够使患者胸部起伏。
第七步:持续心肺复苏。
双人心肺复苏需要两个人持续配合,按压和呼吸是否协调顺畅非常重要。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不能停止人工呼吸,保持按压与呼吸的同步。
第八步: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心肺复苏只是临时的急救措施,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持续的救治。
及时呼叫急救电话,配合急救人员的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联式人工心脏辅助方法
基础解释
并联式人工心脏辅助方法,又称Bypass辅助方式,采用从心尖到主动脉的搭桥方式,血泵和左心室呈并联关系,分别将血液灌注到主动脉中。
出处:[1] 胡文伟. 人工心脏不同手术方式对血管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数值研究[D].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13.
心血管医学工程中心(隶属于北京工业大学),致力于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引起心衰的血流动力学因素、不同心衰治疗方式的血流动力学机理和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相关研究。
在人工心脏辅助方面,该中心主要从事心室辅助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人工心室辅助装置的设计优化、针对不同生理需要和治疗需求的心室辅助装置控制策略和控制系统的研发等。
该中心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核心期刊上,建立了心衰病人的生理模型,并研发了BJUT-II系列的人工心脏辅助装置、针对心衰患者不同生理的需求的人工心脏控制系统等。
其中,该中心研发的人工心脏控制系统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