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出路何在
SWOT法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发展战略
人 , 有 人 事 权 、 权 , 乏 有 效 的 激 励 机 制 , 要 依 靠 主 管 主 没 财 缺 主
办 单 位拨 款来 维 持 生 存 。 此 , 部 分科 技 期 刊 编 辑 部市 场 化 因 大 程 度 较 低 , 刊 人 员 缺 乏 竞 争 意 识 和 服 务 意 识 , 乏 市 场 化 的 办 缺
12 劣 势 .
1 . 体 制 陈 旧 , 理 落 后 目前 , 国大 多 数 科 技 期 刊 都 是 .1 2 管 中 行业刊物 , 由各 行 业 内 的科 研 院 所 主 办 , 编辑 部 并 不 是 独 立 法
制 改 革 和市 场经 济 导 向 的 多重 考 验 。 随着 国 内科 技 期 刊 的不 断 发 展 , 及 国外 期 刊抢 占 中 国市 场 , 国科 技 期 刊 面 I 前 所 以 中 临着 未 有 的 机 遇 和挑 战 。 因 此 , 者 借 鉴 S T矩 阵 分 析 法 , 观 笔 WO 客 分 析 科 技 期 刊 的优 势 和劣 势 ,准 确 把 握 发 展 方 向和 竞 争 机 会 ,
中 国科 技期 刊 已进 入 迅 速 发 展 的时 期 , 时 也 面 临 国家 体 同
的科 技发 展 和科 学 普 及 做 出 了 巨 大 的贡 献 。 11 人 才优 势 目前 , 国 已有 专 职 科 技 期 刊 编 辑 人 员 近 3 .- 3 中 万 人 , 本 上 形 成 了一 支 政 治 过 硬 、 基 责任 心 强 、 通 业 务 、 拓 精 开 进取 的科 技 期 刊 编 辑 队 伍 。 们 为科 技 期 刊 事 业 的 发展 和繁 荣 他 付 出 了 心 血 , 到 了科 技 界 乃 至 全 社 会 的认 可 和尊 重 。[ 得 6 1
简述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问题与策略
简述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问题与策略1.我国科技期刊概述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基本覆盖了各个学科,包括社会、经济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期刊体系。
近年来,科技期刊发展较快,部分科技期刊已被国际著名文献数据库所收录,其学术影响力也愈来愈大。
从整体环境上来看,我国科技期刊质量呈现上升趋势。
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时间并不长,整体规模不大,精品科技期刊数目较少,特别是缺少国际性的大型期刊出版集团[1]。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科技期刊所面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特别是国际期刊出版集团的进入,对我国科技期刊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
总体来看,我国科技期刊还处于发展期,离成熟化运作还存在一段距离,部分问题还有待完善。
2.当前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2.1优质稿源流失对于科技期刊而言,稿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生命力。
而我国相关科研评价过于强调影响因子等指标,造成国内优质稿源不足。
相对于国际性科技期刊而言,国内科技期刊影响力有所不足,这种影响力的缺乏,导致无法吸引优质稿源[2]。
相关统计表明,选择国内期刊投稿的研究人员,其比例仅为20%不到。
相反,SCI、EI等却成为国内研究学者所热衷的投稿目标。
另一方面,我国科研人员对国内期刊审稿的积极性不足,他们更希望担任国际期刊编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
优质稿源的不断流失,使得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形势变得愈来愈严峻,让国内科技期刊的竞争力受到了制约。
2.2财政投入不足科技期刊属于典型的学术性产物,难以与社会生产直接关联,所创造的利润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办刊经费投入。
目前,国内多数科技期刊只能靠行政拨款维持运营,但实际上政府扶持资金有限,对科技期刊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阻碍。
除财政投入不足外,科技期刊公共资源建设投入也存在明显不足[3]。
国际上大多数高质量科技期刊有网站作为支撑,对比来看,国内电子期刊软件平台建设显然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方面。
为什么要发表科技论文?
国家基金委“科技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
2004年7月
周午纵 英国圣安德罗斯大学化学系
为什么?
1 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传播。 改进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2 个人科研能力的体现。 个人的兴趣爱好。
3 找工作。 求升迁。 想出名。 获学位。 挣奖金………………………..
科学家不严格遵守按劳取酬的原则
从来没有人能够对一项重要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作出精确的估价。 社会从来没有因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给予科学家和其经济效益成比例
的回报。
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定律? 牛顿的万有引力? 法拉第的电磁理论?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哥白尼日心说? 拉瓦锡的燃烧氧化理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李四光的地质力学? 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
社会对科学家的违约:
社会不为科学家提供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条件。 用行政手段强迫科学家从事与科研没有关系的其 它工作。不承认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不承认科 学家的个人兴趣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因素。
社会对科学家和科学研究的普遍轻视。 社会不承认科学研究的特殊规律。强制性要求科
学家每年完成行政长官制定的成果指标(如必须 发表若干篇论文等)。对科学家采用和产业工人 相似的考核制度。
p167. (1995) (9)Zhou, Thomas, Curr. Opin. Solid State Mater. Sci. 5, 75 (2001). (10)周午纵,<<旅英学者谈科技热点>>, 周午纵编,复旦出版社,(2001). (11)Thomas,Midgley, Chem. Commun. (2004) in press.
The Title should be a brief statement of the major finding of the paper.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及其影响力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及其影响力研究近年来,中国的科技期刊发展迅猛,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大潮中,中国科技期刊也逐渐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世界级的科技期刊出版国家之一。
本文将从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及其影响力。
一、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中国的科技期刊还处于萌芽阶段。
当时的中文科技期刊除了《中国科学》之外,并没有任何一本国际水平的科技期刊。
1940年后,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出现了很多重要的科技期刊,如《化学学报》、《生物物理学报》、《地理学报》等。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所有的科技期刊都停刊了,使得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科技期刊得到了重新发展的机会。
1981年,中国科学报社成立,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且有不少期刊已经拥有了国际影响力。
二、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1、发行量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的发行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学技术论文统计年报》显示,2019年全国共出版发行科技期刊18297种,其中纯英文期刊1537种,其中包括了在国外也有影响力的SCI、SSCI等核心期刊。
2、影响力中国的一些科技期刊已经拥有了很高的影响力。
比如说,1999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编创刊的《Science China》(中文版)是唯一被SCI收录的中文科技期刊;又如,《Applied Energy》和《Energy Policy》这两本国际知名期刊的影响力已经逐渐超过了它们的发源地,成为了中国国内科技期刊的引领者,为中国的能源政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期刊出版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期刊出版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期刊出版行业面临着新的市场发展形势。
本文将从市场现状、趋势、机遇、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市场现状1.规模不断增长:根据最新数据,全球期刊出版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亿美元以上。
其中,学术期刊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2.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期刊被数字化出版,数字化期刊的数量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
3.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内主要出版机构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行业集中度较高。
4.创新需求增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发展,出版机构不断对内容、发行方式、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二、市场趋势1.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出版行业数字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加速,数字化期刊将进一步普及。
2.数据驱动出版: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的应用,将使出版机构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提高内容质量和效率。
3.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不断增长:个性化和定制化已经成为出版行业的一大趋势。
通过对读者需求进行深度分析,根据读者需求定制出版物,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4.战略合作与多元化发展:出版商纷纷开始与互联网、科技公司等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多元化发展。
此外,出版商的经营范围和布局也将变得更加多元化。
三、机遇与挑战1.机遇:数字化、数据驱动、个性化服务等新技术将为出版行业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机遇。
此外,随着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成熟和扩大,出版行业也将迎来机遇。
2.挑战:网络出版的普及和内容的免费化将冲击传统印刷出版业的盈利模式,出版商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定制等手段提高柔性运营和业务创新能力。
另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替代部分出版业务,出版商需要保持警惕。
综上所述,期刊出版行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将朝着数字化和个性化定制化方向迈进,同时也需要面对免费化、智能化等挑战。
期刊的未来发展与现状分析
期刊的未来发展与现状分析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重要传播渠道,在学术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期刊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其未来发展与现状备受关注。
期刊的现状分析1. 传统期刊的困境传统期刊出版模式依赖于印刷和发行,成本高昂,且发表周期较长。
同时,传统期刊的评审制度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公平性和质量。
2. 开放获取与电子期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开放获取期刊逐渐兴起。
开放获取期刊允许研究者免费访问和下载研究成果,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共享和交流。
电子期刊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降低了研究成果的传播成本。
3. 学术评价体系的演变学术评价体系不再仅仅依赖于期刊的影响因子,学术社区逐渐认识到对研究内容和质量的重视。
一些新兴领域的学术成果可能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中难以发表,因此学术评价体系向多角度的评价方向发展。
期刊的未来发展1. 数据驱动的期刊运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期刊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和研究趋势,制定更科学的发展策略。
数据驱动的期刊运营将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重要方向。
2. 创新出版模式未来期刊可能会探索更多种创新的出版模式,例如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稿件的真实性和版权,采用人工智能辅助编辑提高出版效率等。
这些新模式将有助于提升期刊的质量和效率。
3. 学术社区的互动与合作期刊不再只是传播学术成果的平台,还将成为学术社区的交流和合作载体。
期刊可以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结语期刊作为学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其未来发展与现状分析对于促进科研成果的传播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相信期刊在未来会展现出更加璀璨的辉煌。
科技期刊发展机遇和对策
科技期刊发展机遇和对策科技期刊在当前的科技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传播,增强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另一方面,科技期刊也面临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和知识传播的快速变化,如何适应科技发展和用户需求成为关键问题。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科技期刊发展的机遇和对策:1. 科技创新推动学术交流:科技发展为学术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科技期刊可以通过组织学术会议、论坛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此外,科技期刊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在线学术社区,提供在线讨论和协作的平台。
2. 多元化出版模式拓展影响力:科技期刊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展多元化的出版模式,如开展电子期刊、增加多媒体内容、开展开放获取等,拓展影响力和读者群体。
同时,科技期刊还可以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出版特刊、专题报告等,提高学术影响力。
3. 强化质量管理提升期刊品牌:科技期刊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稿件的审稿速度和质量,避免低质量和重复性研究的发表。
此外,科技期刊还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吸引高水平的稿件投稿和学术评审,提升期刊的品牌和学术声誉。
4. 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期刊服务:科技期刊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术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进行监测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推荐和服务,增加用户粘性和满意度。
同时,科技期刊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稿件的编辑和排版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和阅读感受。
总的来说,科技期刊发展机遇与对策主要包括推动科技创新、拓展出版模式、强化质量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等方面。
科技期刊应积极抓住机遇,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与有效路径
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 - 12 -2023年第13期 总第128期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与有效路径◎马花萍[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的发展主线。
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还是构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求,更是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知识支撑。
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出版内容、人才队伍、融合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具有推动建设科技强国和构建学术体系的价值意蕴。
因此,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研究成果并结合个人理解,对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展开分析,主要从期刊内容、选题策划、品牌价值、运营管理、平台构建、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契合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价值意蕴;有效路径2021年6月23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指出,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1]。
尽管从数量来看,我国虽然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期刊大国,但是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仍较低,平均影响因子与被引用量均达不到国际平均水平。
由此可见,我国学术期刊在迎来空前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肩负重要的职责使命,其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把握学术热点,在新征程中力求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及“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
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指学术期刊响应新时代对其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主动肩负起推动理论创新与回应重大现实关切的新使命的一种全新发展状态[2]。
具体来讲,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含四点内容:第一,高质量出版内容,紧随学术发展前沿动态,立足学术传播与市场发展的新需要,向读者提供政治方向正确的优质内容;第二,高层次人才队伍,对学术期刊出版业务非常熟悉,不仅掌握学术发展前沿动态,还了解数字化出版技术,具有复合型出版人才特质;第三,高层次融合发展,需要在学术期刊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做出改变,以促进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实现经营管理、平台终端、传播渠道等各要素的全面整合,借助新媒体传播前沿内容;第四,高效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等机制,完善内容质量把控、责任追究、在职培训等制度,保证学术期刊出版工作规范推进。
科技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的优化路径
科技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的优化路径
高方;杨莉莉
【期刊名称】《传媒》
【年(卷),期】2022()11
【摘要】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发布和争夺国际科技话语权的重要阵地。
科技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深化改革取得实质进展,优秀期刊数量稳步增长,期刊出版质量显著提升,国际关注度持续增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颇具成效。
但在实践层面仍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存在一流期刊方阵尚未成形、重要成果国外期刊发表、出版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
本文从聚焦前沿领域、优化期刊布局,争取国内首发、缩短出版时滞,打造传播矩阵、构建虚拟社区,建立数字系统、加强平台出海四个方面,探讨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优化路径。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高方;杨莉莉
【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科技智囊》杂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校武术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2.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健身气功产业化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
3.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科技期刊融媒体发
展研究
——以科技期刊短视频发展为例4.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中文高校学报提升之路——以9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高校学报为例5.“双一流”背景下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的PEST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索新时期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
编辑工作的重心将从传统的纸介质办公转变为网络数字化办公。由于传统的编辑、出版和发行的配套动作已相对成熟,整个流程比较固定和规范,所以最初的变革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从长远角度来讲,网上投稿、审稿系统中的编辑数字化操作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便利性。
(1)先进的工作模式
投稿系统具有管理的功能,搭建了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协同工作的网络平台,在平台的虚拟工作区中,作者、审稿专家及编辑人员等进行各自的工作,并互相进行沟通,这意味着将基于信息化技术来重组、优化生产流程。
1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时代
数字出版,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全新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产物。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具有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数字化的特点;(2)具有在网络上运营,实现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功能,具有创造、合作和分享的特性;(3)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这一个性化服务的需要[2]。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快速普及,出版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印刷技术与数字技术共存的过渡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和新业态的不断出现,是固守原有的领地,还是跟随时代的脚步,激流勇进,是传统出版业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学术期刊转企改制的困惑与出路
收 稿 日期 : 0 2 0 — 5 2 1— 8 2
作者简介 : 青(9 0 )男 , 王学 17 一 , 安徽宣城人 , 南通大学杂志社《 廉政文化研究》 副编审 ; 兵(9 4 )男 , 戴 16 一 , 江苏如皋人 , 南 通大学杂志社教授 ; 慧(9 0 )女 , 仇 18一 , 江苏南通人 , 南通大学杂 志社编辑 。
76 %N6 。 商 品性 孰 轻孰 重 。学 术期 刊担 负 着促 进 学 术交 流 占比达 7 .6 r
三是 怎 么转 的 问题 ,即学 术期 刊 采取 何 种 方 与发展 的重要使命 ,这从每一份学术期刊的办刊 宗 旨中都能清楚地看到 ,因此没有人会对学术期 式转企改制 。随着其他非时政类报刊 出版单位体 刊的公 益 属性 质 疑 。 于学术 期 刊 的商 品 属性 , 对 随 制 改革 一 步步 推进 ,管理 层 做 大做 强 学术 期 刊 的 着我国市场经济社会 的发展与完善 ,文化体制改 愿望 也 就 愈来 愈显 得 迫 切 ,新 闻 出版 总署 副署 长
大考 , 对此各地热议不 断 , 直接 影响到贯彻 落 实的具体 方案 的 出台。 究其原 因 , 一方 面是 因为改革对 象本 身 的复杂性使然 , 另一方 面则是 因为主 管部 门对改革路径 的选择 存有认识上 的误 区。 国外 学术期刊 的 商业化
是 建立在 成熟的 出版 市场基础之 上的 , 而我 国 目前的期刊 出版 市场还不 太健全 , 完全在政府 的主导下走“ 先 改制后 市场” 的路子 , 可能 导致改革 阻力增 大, 本提 高, 成 且缺乏持 续发展 的动力。正确 的改革路 径应该是 “ 市场后 改制 ” 期刊管理部 门须从 “ 先 , 政府一改制一 市场” 的运作模 式转变为“ 政府一 市场一 改制” 的运作模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与展望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2021年 第04期52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与展望□文│马 峥科技期刊是国家创新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所具备的评价、记载和传播功能,使得科学研究探索的成果能够高效转化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1]科技期刊的发展既是科技事业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
1988年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科研实力的提升,我国科技期刊也不断发展壮大。
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相关管理部门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努力,科技期刊发展政策不断推陈出新。
1988年,新闻出版署颁发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是我国首个对期刊进行全面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2]《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团,有效引领新兴交叉领域科技发展,科技评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明显提升,成为世界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为科技强国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
[3]与此同时,国家在资金层面也给予科技期刊大力的支持,从1999年开始设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是较早实施的政府资助期刊基金项目,其后各个渠道和类型的政府对期刊资助项目不断增多,金额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2019年,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为落实中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以培育中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联合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全面系统支持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建设。
该计划设立领军期刊、重点期刊、梯队期刊和高起点新刊等7个子项目,以5年为一周期,总计资助过11亿元。
大众科技版面费
大众科技版面费大众科技版面费:大众科技版面费的有关更新动态和与期刊出刊,论文发表有密切关系的,请广大的读者朋友和及时与我们的客服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以便得知最新消息。
大众科技版面费的困境及出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性期刊的办刊工作陷人困境,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不采取措施、不有所作为,那么这种局面将会愈演愈烈。
间题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编辑部人员不稳定,编辑人员老化,后继乏人;稿源萎缩,稿件质量下降;办刊经费不足,编辑手段陈旧。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笔者所见陈述如下。
我国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与其他行业一样,改革之前都处于计划经济的模式之下.编辑工作人员是计划分配的,很少有个人选择职业的余地。
当时社会的大环境排斥个人对名利的追求,大体平均的分配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工作效率的发挥,仁挤妇隐定队伍不无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改革的先行者们不断以其改革的成果向人们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人们要求变革的热情被激发起来。
尽管有少数人抛弃了“为人民服冬’这传统观念,代之以对名利的疯狂追求,而大多数人则在兼顾这个传统观念的同时,又加进了所谓“个人价值”的体现,而且这也确被当今社会服人可。
人才流动加快,人们当然希望选择一个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令人羡慕的职业”。
大众科技期刊论文发表目录:信息技术与通信(1)基于OpenCV的嵌入式智能门禁系统设计韩进;秦宏超;杨颖超;刘文武(5)H3C网络实验室远程开放的设计与实现蓝贞雄(8)基于AHP算法的投资项目监测模型研究赵钦[1,2](12)故障树分析法在某型飞机DPC模块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陈帅(16)基于EtherCAT的从站设计文辉(19)移动应用集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梁达(21)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莫东冬;王立俊(24)航空发动机参数采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韩亮;黄雨;侯明;展宏图(27)工作流过程模型研究综述刘鹏;袁华;欧阳宁(30)基于B/S结构的注册中心设计与实现刘世龙(34)无线Ad hoc网络中MAC层与TCP层跨层协作技术的研究廖秋丽[1];谭新德[2](37)一种模拟量输入接口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韩晨;曹兴冈;昝勇(40)基于梯度的拥挤场景异常检测算法张绿云;唐凤仙(42)一种医院太平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莫东冬;王立俊;杨磊(45)基于单片机的简易定时开关插座的设计与制作陆仁超建设与工程(47)高温火灾条件下混凝土的热传导数值模拟分析姚金伟[1];徐建波[2](50)斧子口水库坝型比选研究刘俊宏(5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研究刘烨强(56)大跨空间结构卸载施工力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饶晓文资源与环境(59)基于PLC的污水处理系统设计陆大同[1];欧艳华[2](62)高校校园实施中水回用的可行性探析韦玮;陆夏铭;杨青(64)降低泡渣含锑品位提高锑回收率攻关实践邱加焕(66)东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秦礼晶轻工与化工(68)正交实验优选红蓝草多糖提取工艺研究韦正[1,2,3];洪海梅[1,2,3];潘立卫[1,2,3];蒋利荣[1,2,3](71)交联淀粉研究进展倪海明;柳春;罗想平;孔妮;邓艳;吕旷;郭佳文;陈专;蔡广超;蓝丽(77)浅谈混合制冷剂在天然气液化中的应用郑华;贾菁;王天将电力与机械(78)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蔡永雄(80)关于某国产微车变速器二档打齿问题分析李东津(83)浅析感应式三相三元件有功电能表常见错误接线及结果韦桂丘(85)舰船电气设备剩余使用寿命评估方法王建明(87)宏程序在锥管螺纹铣削加工中的应用钟睿;刘春兰;罗福(89)井下漏电保护装置选线方法的综述林伟通[1];莫兴洋[2];李代军[2];黄燕飞[2];陈全艺[2];陈焕兰[3](91)基于TRIZ理论的喷漆双链防漆雾结构设计李志杰;焦建武;高海军;王爱军;张金妹;赵磊(94)探究基于单片机的低压脉冲发生器研制李钊海;邓玉赏(96)某大型地下室抗浮锚杆设计李晔医药与卫生(98)产后三泡外洗浓缩液的薄层色谱鉴别冯昀熠[1];潘智[1];李淳[1];黎洁[1];游燕[1];夏铭[2](100)皮肤瘙痒症中糖尿病患者的调查研究刘丽(101)8例机械通气且口腔分泌物过多患者的护理体会明州彦;杨小凤(103)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研究张乐(105)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李伟茜[1];唐农[2];王晋平[1];莫斯思[1](108)苯并咪唑衍生物抗菌活性研究赵文浩[1];邓永恒[2];吴华慧[3](111)两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郭喜荣科技人力资源(113)关于数学“教学场”的建立薛社教(115)少数民族预科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初探桂洁(117)情感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李晓岚(119)高职高专专业实习与就业指导的有机结合玉澜(121)基于“3I”特质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何金保;骆再飞;廖远江(123)电子专业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堂授课的探讨与实践陆翔;黄良玉(125)应用技术型背景下自动化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探究姚江云(128)设计类专业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魏铭;马宏图(131)基于WebGoat的渗透测试教学平台开发与应用董晓露;王小军;王玥;王聪;孙雯;谢于宁(134)辽宁省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解决措施研究张爽(137)建筑工程类技能大赛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梁承龙;林洪妃(139)关于中职问题学生教育的探讨——以广西物资学校问题学生成功转化为案例李雪玲(141)教学新模式——高质高效的工学结合董忠;陈焕(143)机电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李敬财;李彬(145)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在大专院校授课方式改进的探讨谢凡(147)高职院校开设机电产品综合设计课程的思考周涛(150)运输问题的对偶模型吴振华[1];王亚蓓[2](153)从实现教学实习角度谈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郭玉宝;季长路;伊长文社会科学研究(155)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打造“金牌栏目”——以贺州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为例唐踔[1];王鹤华[2];方俏红[2](159)企业税收筹划的“六脉神剑”李勇(162)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艺体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雷炎炎(164)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赵小红;陈政;杨军君(167)科技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李颜[1];李贞[2](169)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申屠振峰(175)关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及对策李良栋(178)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初探——以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梧州服务站为例谢慧;陈汉萍(181)城市首位度的内涵和研究状况概述及评价体系构建朱军;刘艳(184)当代社会制约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探析唐志云(188)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情况调查报告——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谢凡(191)初探糖厂的设备管理刘子贵[1];肖晓阳[2](193)秀峰区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余伯意(196)校训与师德师风建设文斌(198)我国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问题分析黄璜;赵一荣(201)浅谈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中图书馆读者服务罗方群(203)先秦时期壮族装饰纹样艺术研究吴红梅(205)基于ArcGIS-Corel Draw的方言地图集制作与研究——以广西平话方言地图集为例周冬梅[1];童新华[1];李连进[2](208)关于生命教育带入高职教育的思考田静(210)对医学大学生开展《性医学》教学的重要意义探讨王文杰;张静;韦玉娜;陆良喜;陆杰(212)雷暴发生规律分析及预报鲁郑莉(215)城市社区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机制研究叶良海(217)桂林周边旅游次发展县域的旅游发展理念讨论——以灵川县旅游发展为例耿然(220)浅谈如何提升单位食堂大锅菜的品质与营养曹亚光(222)在科技馆体系天文科普工作中运用互联网的研究刘菁(225)广西发改委综合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周丹;骆亮;李承林;赵钦(228)理性看待网络反腐现象覃叶(231)征稿启事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期刊发展新思路有哪些
期刊发展新思路有哪些期刊作为学术交流与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学术界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期刊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对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期刊发展的新思路。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期刊在传播方式上可以考虑进行创新。
可以通过搭建在线平台,将期刊内容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使得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期刊内容。
另外,可以联合一些数字出版平台,将期刊内容推送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提高期刊的曝光度和传播效果。
其次,期刊可以通过拓展合作渠道,与相关学术机构、科研团队以及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期刊的发展。
可以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研究项目,为期刊增加更多的学术内容和研究成果,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此外,可以与一些行业企业合作,开设专题栏目或者定制一些期刊内容,吸引更多行业人士的关注,扩大期刊的读者群体。
再者,期刊可以关注读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可以通过读者调查、分析数据等方式,了解读者的兴趣偏好和需求,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对期刊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期刊的内容质量和读者满意度。
同时,可以开展一些读者活动或者线上讲座,与读者保持密切的互动与交流,增进读者对期刊的认知和体验。
最后,期刊可以通过提升编辑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为期刊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可以加强编辑团队的培训与学习,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保证期刊内容的学术质量和专业性。
另外,可以拓展编辑团队的国际化合作,吸引更多国际学者的加盟,为期刊带来更多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期刊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合作渠道、关注读者需求以及提升编辑团队的素质,期刊可以寻求新的发展思路,推动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应不断探索、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学术研究和交流贡献更大的力量。
学术期刊发展路径
学术期刊发展路径学术期刊一直以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学术期刊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化的趋势。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路径也在不断探索和前行。
传统学术期刊的特点传统学术期刊以纸质版为主要形式,稿件审查、编辑整理、排版印刷等过程较为繁琐。
内容价值取决于编辑团队的选择和审稿水平,传统学术期刊在保证学术质量的同时,也受到版面限制和发行受众的影响。
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纸质与数字化的转变。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如开放获取、在线浏览、全文检索等特色功能的推广,极大地拓展了学术期刊的传播渠道和影响力。
学术期刊的发展路径1.开放获取:学术期刊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变,提倡免费阅读和下载,促进学术信息的自由流通和共享,让更多人受益于学术研究成果。
2.多样化出版形式:学术期刊不再局限于纸质版,还包括在线版、电子书、移动客户端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3.社交化平台建设:学术期刊积极构建在线社交平台,为学者们提供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学术合作与创新。
4.数据化支持:学术期刊加强对数据化技术的应用,开展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研究,提高学术期刊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5.国际化发展:学术期刊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学术期刊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术信息的跨区域流通,提升国际影响力。
未来展望学术期刊在数字化时代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的发展态势,将继续借助信息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路径,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学者和读者的需求。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智慧的不断拓展,学术期刊的未来将更加广阔而光明,成为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支柱。
在这样一个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学术期刊不仅要将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转为数字化,同时也需要面对来自各种新型信息传播模式的挑战,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学术期刊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大众需求。
学术期刊发展建议和意见
学术期刊发展建议和意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下,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学术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学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学术交流方式的多样化,传统学术期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针对当前学术期刊面临的一些问题和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促进学术期刊的进一步发展。
一、注重内容质量学术期刊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学术内容。
为了确保期刊内容的质量,建议学术期刊应该在稿件审稿过程中加强评审制度,拓展审稿人队伍,增加稿件的评审深度和广度,有效杜绝低质量、伪科学等问题。
除此之外,期刊可以加大对优秀学术团队及学者的邀约力度,吸引更多高水平稿件的投稿。
二、拓展学术交流途径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学术期刊需要积极拓展学术交流平台,加强期刊与学者、读者之间的互动。
建议学术期刊应建立完善的在线投稿和审稿系统,推出电子期刊,提供全文检索与在线下载功能,以实现期刊内容的及时分享和传播。
另外,学术期刊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学术话题讨论、专家在线答疑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的活跃化。
三、注重跨学科合作学术研究领域日益趋向跨学科化,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对学术期刊提出了新的挑战。
学术期刊应积极倡导跨学科合作研究,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共同合作,并在期刊发表跨学科研究成果。
此外,学术期刊可以设立专门的跨学科研究栏目,引领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拓展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四、加强国际化合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学术期刊需要更加注重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建议学术期刊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交流研讨会、双邻评期刊等活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通过加强国际化合作,学术期刊可以吸引更多国际高水平学者的关注和参与,提升期刊的国际声誉与地位。
五、优化期刊管理在运营管理方面,学术期刊可以通过优化编辑团队、提升期刊品牌形象、加强市场宣传等方式,提升期刊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此外,学术期刊还可以注重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期刊的运营机制,提高期刊的发展稳定性和长期生存能力。
期刊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期刊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期刊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近
些年来,期刊发展也日趋注重专业性、品质和学术性,同时,期刊发展也
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趋势。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为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技
术的进一步普及,传统的纸质期刊已经逐渐被网络期刊取代,网络期刊的
便捷性、及时性和可性,使其在期刊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次,知识管理的普及也推动了期刊的发展。
如今,知识管理已成为
一种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知识管理的普及,也为期刊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在信息时代,期刊也应该充分利用知识管理的优势,为读者提供精准、及时和丰富的信息服务。
此外,多元化期刊发展也是期刊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
元化的期刊类型和内容,也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总之,发展在现代社会日趋重视,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
“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国际化增强传播工程”助力中国学术期刊
图1 中国期刊英文论文一站式获取平台AcademicFocus的首页设计2.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Journal Translation Project)如图2所示,该平台首页划分为论文检索、期刊浏览、热点话题、期刊展示、特色文章、学术新闻、研究服务、出版服务八个板块。
特色功能包括:中英双语检索、四种全文阅读方式、中英全文句句对照、创新点提炼、知识点注释、正文结构化导航、文内引文链接、前沿学术沙龙、学术新闻发布等开创性特色功能。
通过双语对照全文数据库,用户不仅可以浏览相关电子全文,还可以根据喜好选择中英文对照的多种呈现方式:中/英文全文阅览、左右对照阅读、浮动对照阅读,从全文层面实现中英文双语对照。
还包括JTP新闻、《编译快报》、研究基金国际合作科研招聘仪器设备增值信息服务。
常规功能有:浏览、检索、期刊展示、最新文章推荐、信息服务等。
图2 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JTP的首页设计3.中国英文书刊复合型资源整合平台(AcademicReference)图3 中国英文书刊复合型资源整合平台AR的首页设计(三)数字加工“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国际化增强传播工程”项目基于 XML为核心的复合出版技术构建采编发一体化数字出版平台,支持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碎片化定制服务和互动传播。
通过该项目的核心技术,我国最新学术成果能够同时面向国内外学术界、教育界和社会公众三个层面的读者进行广泛传播。
1.数字化出版体系建设中国知网目前拥有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配置几十项专利技术与工具,满足各类出版资源的数字化加工要求,并采用结构化的加工流水线,构建集约化的生产系统,满足精细化加工设计要求。
“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国际化增强传播工程”基于同方知网现有数字生产流水线,为新合作学术期刊等加工建立新的数据加工标准规范,完成英文期刊等资源的全文碎片化加工,包括数据交接、纸质资源扫描、碎片化标引、文字校对、整合发布,保证平台的高数字出版产品海外传播112 |新闻出版对外贸易优秀项目专刊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出版平台,“造船出海”应该成为未来中国期刊走向国际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什么要发表科技论文?
改进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2 个人科研能力的体现。 个人的兴趣爱好。
3 找工作。
求升迁。
想出名。 获学位。
合理性不能单独成立
挣奖金。………………………..
第二讲: 严谨的科学态度是论文质量的保证
国家基金委“科技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
2004年7月
周午纵 英国圣安德罗斯大学化学系
讨论的范围
(1) 论文的门面:题目,摘要,图表 (2) 引言和参考文献 (3)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4) 论文中数字的表达 (5) 论文中的图表 (6) 论文中的讨论 (7) 结论的表述 (8) 论文篇幅的控制 (9) 作者的安排
-----------------丁肇中,2002年9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讲演
铁饭碗+宽容
良好
史
优秀的成果
Andrew wiles 和费马大定理
Sydney Brenner 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
John E Sulston 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
John E Walker 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
胡鞍钢. 过勇. 从垄断市场到竞争市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改 革与理论》 2002, 05.
重复发表的实例(3)
(1)Zhou, Jefferson, Liang, Surf. Sci. 209 444 (1989).
(2)Zhou, Jefferson, Liang, Electr. Micros. (5APEM) Vol 1, 244 (1992).
重复发表的实例(1)
(1)我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几点体会, 周午纵,《中国科学基金》 ,3, 178 (1999)
(2)关于中国期刊国际化的思考, 周午纵, 《科技日报》 1999年8月26日 。
科学出版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科学出版工作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科学出版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这是因为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人们对于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出版工作不仅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作者。
科学出版工作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
首先,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新知识和研究成果,也带来了新的科技工具和平台,如互联网、移动设备、数据可视化等,这些工具和平台的出现,使得科学出版工作面临新的技术难题和管理挑战。
其次,科学出版领域的竞争加剧,不仅在国内,还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开放获取领域,越来越多的科技出版机构进入这个市场,这些竞争者带来了低价出版、高效运营等优势,对传统出版商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再次,基于开放科学和研究伦理等需求的不断提高,科学出版工作需要面对新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管理要求,以保证学术诚信和品质。
而面对这些挑战,科学出版工作也有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管理,以适应科技工具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这包括技术研发、数据挖掘和分析、网络营销等方面。
其次,借鉴市场化的理念和运作方式,推出针对读者和作者的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以增强科学出版商的竞争力。
再次,建立全面的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以规范和提高科学出版工作的品质和诚信度。
同时,科学出版工作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首先,开放获取的推广和普及,加速了学术文献的传播和共享,为科学出版商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商业机会。
其次,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学者、读者和出版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知识,这提高了科学出版工作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再次,政策法规的支持,为科学出版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保障。
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科学出版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增强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力,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札记・
“ 做” 和 “ 作” 的用法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 厉兵
“作” 字出现得早, 而 “ 做” 字出现得非常晚, 明代 《 字汇》 才收录了 “ 做” 。在汉字系统中, 像这类本字与 后起字, 由于传统的沉积和现实的习惯, 常造成构词与使用上相互纠缠的情形。不过, 这两个字在使用上的 随意性, 比 “ 帐—账” 、 “ 象—像” 要严重得多, 因此, 有的人甚至曾主张归并为一个字— — — “ 作” 。 ・ #$ ・
・学术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科技期刊出路何在
英国圣安德罗斯大学副教授! 周午纵
中国科技期刊近 "#$$ 种, 但在国际上流行的寥寥无几。这样的现状与科技的高速度发展是不相称的。 据报道,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部门已经下决心用几年时间来整顿中国科技期刊, 期望重点 支持几个国内一流期刊走向世界, 这是很令人鼓舞的消息。 !" 主编是期刊的核心人物 有人以为, 我国期刊的质量上不去, 主要的问题是资金短缺。他们希望国家出资把期刊扶持上一个台 阶。我认为启动资金固然很重要。但是, 一个期刊的长期发展最重要的是主编。主编可以决定办刊的方向, 组织得力的编辑人员, 扩大稿源, 开拓市场。因此, 国际上许多重要的期刊主编不是活跃在科技前沿的著名 ’()&*(&, 化学领域的 +*,&-. /0&1. , 材料领域的 +23. 4"#&%. 等期刊的 科学家, 而是全职办刊人, 比如 !"#$%&, 主编。也有大量专业期刊的主编由科学家兼任。但是兼任并不是挂名, 他们同样必须花大量的精力来把握 办刊方向, 扩大稿源, 保证和提高所刊登论文的质量。英国剑桥大学著名表面化学家 %&’() *(+, 教授原来是 /0&1. 5067. 8&##. 的主编。去年他出任英国首相的首席科学顾问后不再有时间做该期刊主编应该做的事务 了, 惟一的选择是马上辞去主编职务。中国有许多期刊的主编由名人挂名。他们很少参与具体的工作。如 果没有一个能力强的实际主编处理日常工作, 这样的期刊是缺乏生命力的。一个期刊按专业或地区的分布 任命多个主编, 一个国家的期刊任命外国科学家做主编, 在国际上也是常有的事。 考虑到文字和国情的特殊性, 中国期刊的主编由外国人担任似乎不合适。但是, 编委会、 稿源和审稿专 家的国际化则是必须的。当今世界哪一种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不是国际化的呢?我们所推崇的 !"#$%& 和 ’()9 &*(& 各自在全世界有强大的顾问团和审稿人网, 而且在好几个国家设有办事处。中国期刊要上一个台阶, 稿 源必须国际化。而编委和审稿都局限在国内, 怎样争取境外稿源呢?我听到一种反对意见说, 中国人的事情 为什么要外国人来管?难道我国科学家连审稿的能力都没有?如果这种意见出自政府官员倒可以理解, 他 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有其特殊性。但出自一些资深科学家之口, 就令人费解了。中国足球为什么要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为什么中国的体育健儿非得到国际赛场上让外国人评头论足呢?美国、 英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 的科技论文, 甚至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材料, 送到国外去审, 这并不意味对本国科学家不信任, 而是要习惯 影响因子等等重视到近乎崇拜的程度, 另一方面又说中国人 那些国际游戏的规则。我们一方面对 -./ 索引、 的事情不要外国人管, 显得很滑稽。 #" 按国际化规则办刊 编审工作和稿源的国际化, 可以从一批和中国科技界已经有了良好关系的国外科学家 ( 包括华裔科学 家) 和有成就并在国外学术单位取得稳定职位的部分留学生中做起。这个条件我认为现在已经成熟。 也许有的人认为在国外高水准的国际期刊已经很多了, 有好文章寄去发表就是了, 没有必要发展我国科 技期刊。当然, 写论文和办期刊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就像培养运动员和拥有本国籍国际裁判一样。对一个体 育项目而言, 有国际裁判不见得就有世界冠军, 但拥有国际裁判对一个国家在该项目上的整体水平提高和持 ・ 10 ・
续发展是有相当重要作用的。对于办期刊和做文章的关系来说, 办期刊的重要性可能还会更大一些。何况, 一旦我们有了一些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力的期刊, 我国科学家的优秀科研成果不一定都要寄到国外去。在 特殊情况下, 变通一下也方便。 国内科学家不愿意向中国期刊投稿, 除了中国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太小外, 另一个原因是期刊的出版周 全文 " 个月。电子 期太长。出版周期是当前国际学术期刊之间竞争的主要参数之一。一般是快报 ! 个月, 版的出现, 则将出版周期缩得更短。在我国, 出版期刊受到的社会限制因素太多, 例如管理部门的官僚主义, 期刊篇幅的不必要限制, 审稿和通讯时间过长, 排版和印刷的低效率等等。有一种说法是, 向国内期刊投稿, 等你忘了的时候, 大概就快印出来了。所以, 要缩短出版周期, 必须从各个环节入手, 逐个解决问题。最近听 说, 国家基金委的 《 自然科学进展》 经过努力已经将出版周期缩短到 " 个月。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总体来 说, 出版周期长是中国期刊一个普遍的现象。要和国际期刊市场接轨, 这个问题是一定要首先解决的。 !" 重点扶持少数主要期刊 中国期刊数量多而质量差, 进行宏观整顿是必须的。据说中国期刊之多在世界上可以算名列前茅的。 不但各个学会办, 各研究所、 各大学也办。多办期刊、 多发文章并不是坏事。但期望所有期刊都走向世界, 在 近期是不可能的。一个比较现实的策略就是重点扶持一个或几个主要期刊, 让它们先走向世界。以后逐步 带动其他期刊。对于同类期刊, 办刊条件不好、 期刊质量差又没有效益的期刊应该停刊或者合并, 以便集中 人力资源、 财力资源办一批至少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 世界期刊市场有一个现象, 即期刊知名度存在很强的惯性。换言之, 好的期刊不容易坏下来, 低档次的 期刊很难提高知名度, 这和科学家们的投稿意向有关。但是, 也不是说新期刊就没有机会了。!"#$%&’()*+ ,(-.#/0 1-,(0/2 是 #$$% 年由德国化学学会创办的月刊, 当年只出了 $ 期, 共 """ 页, 以后逐年递增, #$$" 年 #""& 页, #$$’ 年 &##( 页, #$$) 年 &"!& 页。#$$" 年, *+* 第 # 次为其计算的影响因子就高达 (, )#( , 在化学类 期刊中仅次于 13 +$3 !"#$3 4-53 ( %, $() ) 。该期刊的编辑部虽然在德国, 但编委会主席在法国, !’ 名成员 包括非欧洲国家的日本、 印度、 美国、 澳大利亚等。我想, 为提高中国期刊质量, 我们不仅要 来自 #$ 个国家, 45%#05# 等老牌高水平期刊求教, 也应该向异军突起的期刊新秀取经。 向 6/’,(#、 总而言之, 办科技期刊国外已经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只要我们立志于改革, 认真研究中国的国情, 吸收 国外好的经验, 在不太远的将来使一批中国期刊走向世界是完全可能的。 #$$$ 年第 ! 期) ( 本文节选于 《 中国科学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