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解析汇编(含答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古诗词鉴赏(选择题)》压轴专题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古诗词鉴赏(选择题)》压轴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二十八、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2、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C )A 、“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1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3、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4、对“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为报答太守深恩,全城百姓跟随着太守,一起着孙郎射虎。

B、满城的人都跟着我这位太守出来观看打猎,为了答谢百姓的情意,我可要像孙郎样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C.为了报答满城的百姓,太守随百姓一起亲自射虎,同时还看孙郎射杀猛虎。

D、向满城的人报告、要跟随太守,一起观看孙郎射杀猛虎。

25、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之思乡诗》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之思乡诗》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古诗词赏析分类练习题(思乡诗)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5分)菩萨蛮①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

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3分)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分)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3分)11、思乡(怀乡2、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三、阅读下面的五代词,完成小题。

(5分)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

(3分)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2分)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从“思乡”二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思乡小词。

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2、C四、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精讲精练(含答案)

中考考点之古诗词鉴赏(一)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C )(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C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3、对本诗的赏析错误的是( B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对)B、“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错)C、“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对)D、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对)4、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 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一)课内古诗词(一)(2019云南)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策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答案:颔联从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写山西村,颈联从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来写山西村。

2.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无时”的意是没有固定时间,即随时,表达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喜爱和想要隐居此地愜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2019乌鲁木齐)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使至塞上1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

“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

“欲问边” 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 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

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

C. 颈联历来为人称道。

“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D. 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

E. 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

答案:BD导析: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选项逐一分析选择作答。

B 项,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写法,“出汉塞”写作者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宣慰,访察军情,这是实写。

诗人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自己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飘出汉塞,又像振翅北飞的大雁飞入胡天,这是虚写。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天静沙·秋思》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

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春望》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赤壁》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过零丁洋》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首联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

B 颔联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C 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了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山坡羊·潼关怀古》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
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古诗词鉴赏
一、分析考点
【例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这首词描绘了哪些景色?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
【例2】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答题技巧
(1)理解内容,注意概括,点明关键字眼。
(2)把握关键句,体会诗词的感情含义。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惧欢颜”。把握这一关键句,实际 就能把握住诗的关键所在,并体现出诗的感情基 调。 (3)具体作答时,可以参照以下形式进行回答: 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 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或评判 了……的观点。
补充:
山水田园诗 代表人物:东晋——陶渊明
南朝——谢灵运、谢眺 盛唐——王维、孟浩然
主旨:①表现对现实的不满; ②流露隐逸避世之情; ③寄寓诗人生活感悟; ④表明对恬淡闲适生活的向往; ⑤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边塞军旅诗:盛唐时期兴盛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
主旨: ①反映边塞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②表现杀敌报国的意志豪情; ③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④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⑤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感情; ⑥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的统治者。
(3)《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24届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专题 古诗词鉴赏(讲义)(原卷版+解析版)

2024届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专题 古诗词鉴赏(讲义)(原卷版+解析版)

古诗文阅读鉴赏古代诗歌鉴赏是中考语文考试中每年必考的内容,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词,其中考查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对古代诗词的基本常识的掌握,对作品中词语及句子的理解,对表现手法的作用的分析,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所谓的阅读浅易,也就是初步鉴赏,主要就是针对诗词本身的内容、形象、情感、语言、表达技巧做概要、粗浅的赏析。

【中考真题练手】(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思郑锡①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

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②闲。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

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

[注]①郑锡,唐朝登宝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

②机:原意是弩机,代指武器。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通”和“望”连接四个地方,紧扣诗题“千里思”。

“望”是“思”的具体表现。

B.颔联意为:家乡来信被深秋大漠阻断;想写封家书,却战事不断、枕戈达旦。

C.“两乡思”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惟余”极言思乡之切。

D.“一夕度关山”与“关山度若飞”都写出了迅速越过关山、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2.请简要分析“虫”和“雁”两个意象在表达思乡情感方面的作用。

【答案】1.D 2.示例:羁留异乡,好梦难圆,伴随着秋虫的鸣叫,天已经破晓了。

“虫”鸣“催晓”,以动衬静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凄苦之情。

身在他乡,真希望鸿雁尽快将书信传递给家人。

“雁”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

D.有误,“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的意思是:只剩下两地乡思之情,想一天晚上快速度关山。

因此,“一夕度关山”写出了诗人想快速回到家乡的思乡之情,并不是写诗人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意象。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意思是旅人的思乡之梦被虫鸣声打破了,身在边关而心在家乡,希望鸿雁尽快将书信传给家人。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古诗词鉴赏(选择题)》压轴专题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古诗词鉴赏(选择题)》压轴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二十八、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2、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C )A 、“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1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3、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4、对“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为报答太守深恩,全城百姓跟随着太守,一起着孙郎射虎。

B、满城的人都跟着我这位太守出来观看打猎,为了答谢百姓的情意,我可要像孙郎样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C.为了报答满城的百姓,太守随百姓一起亲自射虎,同时还看孙郎射杀猛虎。

D、向满城的人报告、要跟随太守,一起观看孙郎射杀猛虎。

25、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复习诗词理解性默写《诗经·关睢》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这句就是佐证。

《诗经·蒹葭》1.《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

,。

,。

,。

2.《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1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饮酒》陶渊明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

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2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两首送别诗中,甲诗《送元二使安西》中作者表达了的感情,乙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抒发了。

离别难舍旷达宽慰之怀2.甲诗的送别地点是,乙诗的送别地点是,两诗的共同点是渭城长安(答“城阙”亦可)都通过对饯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挚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所蕴涵哲理的理解。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2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考题集锦1、第①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

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

3、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答:作者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只希望能早点天亮,反映了作者眼前生活的艰难。

4、你认为此诗之所以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5、这首诗之所以震撼人心,最重要的原因是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句,表现出作者在自己生活极度艰难的情景下,依然不忘忧国忧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6、本诗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请你用现代观念,结合上文评价杜甫的思想。

答:杜甫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他虽遭不幸,但还忧国忧民,为民呼喊,即使自己被冻死也心甘情愿;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更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答: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默写》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默写》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6分)
• “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不 经意间与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写 出诗人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自然真切 。
• “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 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6分)
➢ 情境运用型默写题:设置生活中的一个具体情境,要求 根据这一情境,填写指定篇目的相应诗句。
比赛规则:
1.各队的起始分数均为60分。 2.比赛采取轮答、抢答方式,正确
的一方加分,错误的一方不给分 ,由另一组补答。
3.在有人答题时,哪方有提醒、偷
看或喧哗,每人每次扣十分。
4.总分前三组获得胜利。
第一轮
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望岳
杜甫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情境二: 中秋佳节,远在美国留学的小王无法回 国和家人团聚,只能通过贺卡祝家人身 体健康,生活平安,请你替小王在他的 贺卡上写一句诗,来表达他对家人的美 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Leabharlann 千里共婵娟情境三:初中毕业在即,同窗好友就要分离, 在写给你好友的同学录上,你将用一 句什么诗句来表达你对他的友情?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考点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考点精练(含答案)

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 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 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 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 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 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 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三、分析表达技巧
诗歌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方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
(一)、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二)、写作手法来: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 、衬托、白描。(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 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对比、拟 人、象征等。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 ”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 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 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 、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 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 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 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 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解析汇编(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解析汇编(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汇编14.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2分)【答案】思乡(怀乡)【解析】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可以抓住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

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

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考点解析】古诗词阅读中阐述思想感情类题目的答题要点古诗词阅读中阐述思想感情类题目的答题要点:高考语文中的古诗词阅读,要求总结、概括文中思想感情的题目,往往分值较高、失分较多。

怎么办呢?采薇老师用一个例题来告诉你关键点在哪里。

答题要点:(1)把握关键;(2)品味意象;(3)知人论世;(4)注意标题;(5)留心注释。

古诗词常见思想感情:(1)思乡怀人;(2)怀古伤今;(3)忧时伤事;(4)报国立业;(5)怀才不遇;(6)隐逸出世;(7)山水之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解析汇编(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解析汇编(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1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5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2分)13.(1)“征蓬”“归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表现了诗人心中无限孤寂飘零之感。

(1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征蓬”指随风飘飞的蓬草。

“归雁”这里指大雁北飞。

本诗中以“征蓬”“归雁”自比,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与飘零之感。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是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说说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观?再从中任选一个词进行赏析。

(2)这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1分)“直”字是挺拔、笔直之意,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

(或:“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苍茫感;“孤烟”写出了烽烟的笔直挺拔,直上云霄,景象奇特壮观)(2分)【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赏析及炼字。

这一句将孤烟置于大漠的背景下,将落日置于长河的背景下,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风光,凸显了画面的壮阔及已经的雄浑。

重点词语的赏析,写出词语在本诗中的意义及表达的效果即可,要言之有理,语句简洁。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5-6题。

(8分)夏夜唐·韦庄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

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

正吟秋兴赋,桐景下西墙。

注:秋义赋,即西普文学家潘岳的代表作《秋兴赋》。

潘岳32岁时,是太尉府的属员兼任虎责中郎将,又在散骑官署内寄居值班,早起晚睡,难得一刻安宁,有感而作此赋。

5. 请简要赏析诗句“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的妙处。

(4分)【答案】5. (4分) (1)夏夜的满天繁星,让诗人忘却了白天的酷热,夜深露重,荷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词鉴赏 中考考点分析与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词鉴赏  中考考点分析与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中考考点分析与练习题中考考点分析一、理解辨析诗歌内容理解辨析诗歌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关注诗歌题材。

题材往往决定诗词曲的内容。

比如送别诗多写离情别绪;咏怀诗多吟咏抒发诗人怀抱情志;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或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2. 紧抓诗歌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就是诗歌内容的高度概括,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从题目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首答谢诗。

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3. 联系诗歌背景。

有些诗歌,仅仅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

如在理解杜甫《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时,就可以联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山河依旧但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

在此兵荒马乱之时,亲人之间音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所以诗人发出了“家书抵万金”的沉痛感慨,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写出了战时人们处境的困难。

4. 理解诗歌意象。

诗歌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借物所言之“志”为主观之“意”。

在诗歌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如杨柳常表示离别,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松柏表示坚强、正直,梧桐表示凄凉悲伤等,抓住这些意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感情。

5. 理解诗歌主旨。

对诗歌主旨的理解需要整体把握,深入理解诗句间的关系,切不可孤立地去理解。

除此以外,还要多留心诗歌中抒情、议论的诗句,尤其是结尾的诗句,它往往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所抒发的感情。

二、体味诗人情感志趣体味诗人情感志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看题目。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练习题汇编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练习题汇编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练习题汇编及答案全套一、单项选择题1.古诗赏析,完成下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 “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2.选出下列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诗的首联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字里行间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B.诗的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

C.诗的颈联不仅充满哲理意味,还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酬答之意,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3.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睛。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D.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至九年级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至九年级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3)题。

鹊桥仙·一竿风月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①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钓台:位于浙江省的富春山麓,相传东汉严光,曾隐居于此耕读垂钓。

(1).这首词词牌名是,与的民间传说有关。

(2). 词中“我”的身份是什么?生活状况怎样?(3). 对渔父这个形象,你怎么看?2.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宋)苏轼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

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

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

③搜句:作诗。

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1).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

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便不同。

(1).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2).诗中口口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B.梅花C.菊花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王勃李白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峨眉山月半轮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夜发清溪向三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思君不见下渝州。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在异乡为官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蜀相: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丞相祠堂即成都诸葛武侯祠。

14.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B”。

(5分)..的请选“A”,错误(1)诗歌用设问开篇,“何处寻”写出了找寻的艰难,表达出对先贤的追慕之情。

〔A〕〔B〕(2)第二句写丞相祠堂掩映在高大茂密的翠柏丛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肃穆的氛围。

〔A〕〔B〕(3)三、四句描写丞相祠堂景色,动静结合,春草青青黄鹂声声,一派春意盎然。

〔A〕〔B〕(4)春草自碧,黄鹂空鸣,“自”“空”二字于写景状物中,传达出知音难觅的慨叹。

〔A〕〔B〕(5)五、六句转入议论抒情,概括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他忠心报效蜀汉朝廷的一生。

〔A〕〔B〕【答案】(2)(3)(5)正确,(1)(4)错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1)“何处寻”写出了找寻的艰难。

理解错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

“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

(4)项,“自”“空”二字于写景状物中,传达出知音难觅的慨叹(应该是: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理解错误,“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具体分析选项的时候要注意结合题目、作者、注释等内容。

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5.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答案】15.既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就、壮志未酬的深深惋惜之情,诸葛亮北伐的目标尚未实现而身先死;(2分)又表达了诗人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以及自身处境而产生的惺惺相惜之情,不由得发出了英雄泪满衣襟的浩叹。

(2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情感这一知识点。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了,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诗的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

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既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就、壮志未酬的深深惋惜之情,诸葛亮北伐的目标尚未实现而身先死,又表达了诗人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以及自身处境而产生的惺惺相惜之情,不由得发出了英雄泪满衣襟的浩叹。

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情感,主要看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的标题,二是作者,三是注释,四是涉及诗歌中的景物及其特点,五是诗句中的情感词。

7.对下面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回顾了诗人一生的主要经历,即科举入仕与勤王抗元,从纵向追述,起笔不凡。

B.颔联以比喻的方式形容当时的局势,从国事说到自身,从横向着笔,渲染气氛。

C.颈联“惶恐滩”“零丁洋”对仗工整,以地势之险暗示诗人处境之艰,表现忧愤悲苦之情。

D.尾联慷慨激昂,借景抒情,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气节。

【答案】7.D【解析】【解答】ABC.正确;D.有误;“借景抒情”错误,应为“直抒胸臆”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筼析诗歌要注意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懂得用心去感悟。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浣溪沙纳兰性德扬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注]纳兰性德:皇帝待卫,长期护驾在外。

本词作于纳兰性德随康熙出游期间。

(1)“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分【答案】10.(1)千万条杨柳丝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摆摆,好像是在迎送这飞扬的马蹄:去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现在也飞回了北方。

【解析】描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要扣住所写的意象,如“杨柳”“马路”“征雁”,然后用形象化的语言把这些意象连缀在一起,要注意语句的通顺连贯。

这句话的意思是千万条柳丝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摆摆,好像是在迎送这飞扬的马蹄:去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现在也飞回北方了。

【考点】理解句子的含意(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

(4分)【答案】(2)全词表达了词人对护卫生涯的厌倦,以及对家乡和闺中妻子的思念之情【解析】由“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可知本词抒发了多种情感,解答时要逐句分析,以求全面、准确梳理词人情感。

“北来征雁旧南飞”,去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现在也飞回北方了。

大雁尚且能回归北方,而自己却看不到归期,寄托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客中谁与换春衣”,自己扈驾在外,没有爱人在身边,又有谁来给自已换春衣呢?盎然的春意与心中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通过“落照”“游丝”这两个意象,词人的苦闷之情跃然于纸上。

这是词人对自己常年忙于侍卫一职,在消磨青春时光的扈从出巡中难得自由的慨叹,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考点】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4—25题。

(4分)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春花”“秋月”,人们多以为是美好的,但词人厌烦其无尽无休,企盼其早日“了”却;这些意象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悲苦。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描写出明月照耀下夜阑人静的环境,词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过去故国的美好月色,真是不能忍受。

C.“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化抽象为形象,写出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断,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

D.这首词采用问答,以问开篇,以问答结,结构严谨;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将词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愁思贯穿始终。

【答案】(24)B【解析】(24)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ACD.正确;B.错误,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故选:B25.这首词的下阕运用对比手法,请简要赏析。

(2分)【答案】(25)以“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相对比,表达了词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或蕴含着宇宙永恒不变而人生之短暂无常的哲理,将词人心灵上的忧思难平曲折传出)。

【解析】(25)本题考查诗歌运用的写作手法。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这两句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下阕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分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二要把握形象。

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