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学课件心血管系统发生
合集下载
心血管系统发生PPT课件
————动脉干
心管——————
心包腔——
————心球
狭窄 ————心室 ————心房狭窄
————静脉窦
第26天
心管
球 室 襻
心球
“S”形 弯曲
心室
心房 静脉窦
28天
心室头端背侧偏左
心房 心球 心室
心房背面尾侧
静脉窦
第30天
动脉干 原 始 原始右心房 左心房
心球
心球尾段
原始右心室
心 室
原 始 左心室
4、动脉干与心球的分隔
• 动脉干与心球的内壁发生两条纵向 螺旋形的隆起称动脉干嵴和左、右 球嵴 融合成一螺旋形隔膜。称 主动脉肺动脉隔,将动脉干和心球 分隔成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
5、静脉窦的演变
• 由于回心血液大量流入静脉窦的右角,使左角逐渐萎缩 退化,而右角逐渐变大,后来右角并人右心房,上、下 腔静脉直接通人右心房。
28天
心房 房室管 心室
腹侧
心内膜垫 背侧
第一房间隔 第一房间孔 心内膜垫
wenku.baidu.com二房间隔
第二房间孔 第一房间隔
心内膜垫
第二房间隔 卵圆孔
第二房间孔
卵圆孔瓣
3、原始心室的分隔
• 心室底壁组织 向心内膜垫生长 室间隔肌部 留有室间孔。
• 第7周末,由心内膜垫和左、右球嵴三者的结缔组织成分 共同形成室间隔膜部,封闭室间孔。
胚胎学各论PPT课件
T 端脑 D 间脑 M 中脑 Mt 后脑 My 末脑 *端脑外侧
菱脑峡部
视柄
(三)脊髓的发生
管腔 脊髓中央管 套层侧壁 基板 脊髓灰质前柱和侧 柱
翼板 脊髓灰质后柱 神经管 边缘层 脊髓白质
神经管背侧壁 顶板 后正中隔 神经管腹侧壁 底板 前正中裂
脑 神 经 及 其 神
经 节 的
发 育
(四)脑的发生
脐动脉 主动脉
左心室 左心房
胎 儿 血 循 环 经 路
胎儿血循环的特点
1.有脐循环 2.存在卵圆孔、动脉导管、静脉导管等临
时通路 3.肺循环不发达 4.动静脉血混合
出 生 前 胎 儿 血 液 循 环
出 生 前 胎 儿 血 液 循 环
(二)胎儿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
1.脐动脉 脐外侧韧带 2.脐静脉 肝圆韧带 3.静脉导管 静脉韧带 4.卵圆孔关闭 5.动脉导管 动脉韧带 6.肺开始呼吸,肺循环增强
由于螺旋状走行的主动脉肺动脉隔 的产生,使动脉干与心球分为主动脉与 肺动脉。
动 脉 干 和 心 球 的 分 隔
动 脉 干 和 心 动 脉 球 的 分 隔
动脉干的分隔(横切面)
5.静脉窦及其相连静脉的演变 脐静脉 卵黄静脉 退化消失
左侧 总主静脉 左房斜静脉 静脉窦左角 冠状窦 脐静脉 退化
右侧 卵黄静脉 下腔静脉、肝静脉 总主静脉+右前主静脉 上腔静脉
菱脑峡部
视柄
(三)脊髓的发生
管腔 脊髓中央管 套层侧壁 基板 脊髓灰质前柱和侧 柱
翼板 脊髓灰质后柱 神经管 边缘层 脊髓白质
神经管背侧壁 顶板 后正中隔 神经管腹侧壁 底板 前正中裂
脑 神 经 及 其 神
经 节 的
发 育
(四)脑的发生
脐动脉 主动脉
左心室 左心房
胎 儿 血 循 环 经 路
胎儿血循环的特点
1.有脐循环 2.存在卵圆孔、动脉导管、静脉导管等临
时通路 3.肺循环不发达 4.动静脉血混合
出 生 前 胎 儿 血 液 循 环
出 生 前 胎 儿 血 液 循 环
(二)胎儿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
1.脐动脉 脐外侧韧带 2.脐静脉 肝圆韧带 3.静脉导管 静脉韧带 4.卵圆孔关闭 5.动脉导管 动脉韧带 6.肺开始呼吸,肺循环增强
由于螺旋状走行的主动脉肺动脉隔 的产生,使动脉干与心球分为主动脉与 肺动脉。
动 脉 干 和 心 球 的 分 隔
动 脉 干 和 心 动 脉 球 的 分 隔
动脉干的分隔(横切面)
5.静脉窦及其相连静脉的演变 脐静脉 卵黄静脉 退化消失
左侧 总主静脉 左房斜静脉 静脉窦左角 冠状窦 脐静脉 退化
右侧 卵黄静脉 下腔静脉、肝静脉 总主静脉+右前主静脉 上腔静脉
人体胚胎学-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PPT课件
房室瓣的发生
4.2 原始心房的分隔 1) 第一房间隔 → 心内膜垫 → 第一房间孔
2) 第一房间隔上部吸收 → 第二房间孔 →第 一房间孔封闭 3) 第二房间隔→ 遮盖第二房间孔→ 卵圆孔
4) 血液
卵圆孔
从右心房向左心房分流
4.3 静脉窦的演变
1) 静脉血大量回流入右角→右角变大
•窦房孔右移 •收集上下腔静脉血 液 •右角 → 右心房 (光 滑部) •原始右心房 → 右
6.3 法洛四联征 (tetralogy of Fallot)
•动脉干和心球分隔偏位 • 4 种畸形: 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 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大 •患者有紫绀
6.4 大动脉错位
•主动脉肺动脉隔未呈螺旋走行,直向下生长 •主动脉起于右心
室,肺动脉起于 左心室 未闭
•常合并动脉导管
6.5 动脉导管未闭
2)主动脉肺动脉隔→ 螺旋状走行 → 肺动脉干 → 右心室 主动脉 → 左心室
• •
5. 出生前后胎儿血 液循环
•有胎盘循环(脐动、 静脉) •有右→左分流(动脉
导管、卵圆孔)
5.1 出生前
•有静脉导管
5.2 生后变化 胎盘循环中断,肺呼吸: 脐动脉 → 脐侧韧带
• •脐静脉 → 肝圆韧带 •静脉导管 → 静脉韧带 •动脉导管 → 动脉韧带 •卵圆孔关闭
心耳
组胚学课件心血管系统发生
胚内、胚外内皮管网于体蒂处沟通,逐渐形成原始 心血管系统,第3 周末开始血液循环
(二)心管的发生
由生心区发生
1. 围心腔(心包腔)出现
2. 生心板
原始心管
心管
原始心管
心管
围心腔
(二)心管的发生
3. 转位
图26-3 心管和围心腔的位置变化
图26-4 心 管的发生
(三)原始心血管系统
1. 心管:1对 2. 动脉:背主动脉;卵黄动脉;脐动脉;节间动脉;弓动脉 3. 静脉:卵黄静脉;脐静脉;总主静脉(前主静脉,后主静脉)
1. 房室管分隔:房室管腹侧和背侧心内膜增厚, 形成心内膜垫,
前后融合,分出左、右房室管。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上:心内膜垫形成 下:房室瓣形成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2. 心房分隔
第1房间隔 第1房间孔 心内膜垫
小穿孔 第1房间孔 心内膜垫
第4周
第5周初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第1房间隔
心内膜垫
第5周末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卵圆孔瓣 卵圆孔 心内膜垫
胚胎早期血循环: 卵黄循环;尿囊循环;胚体循环
二、心脏的发生
(一)心脏外形改变
1. 二个缩窄环和三个膨大形成 (心球、心室、心房)
2. 心球连动脉干,心房连静脉窦 3. 心管弯曲呈“S”型 4. 房室管形成
(二)心管的发生
由生心区发生
1. 围心腔(心包腔)出现
2. 生心板
原始心管
心管
原始心管
心管
围心腔
(二)心管的发生
3. 转位
图26-3 心管和围心腔的位置变化
图26-4 心 管的发生
(三)原始心血管系统
1. 心管:1对 2. 动脉:背主动脉;卵黄动脉;脐动脉;节间动脉;弓动脉 3. 静脉:卵黄静脉;脐静脉;总主静脉(前主静脉,后主静脉)
1. 房室管分隔:房室管腹侧和背侧心内膜增厚, 形成心内膜垫,
前后融合,分出左、右房室管。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上:心内膜垫形成 下:房室瓣形成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2. 心房分隔
第1房间隔 第1房间孔 心内膜垫
小穿孔 第1房间孔 心内膜垫
第4周
第5周初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第1房间隔
心内膜垫
第5周末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卵圆孔瓣 卵圆孔 心内膜垫
胚胎早期血循环: 卵黄循环;尿囊循环;胚体循环
二、心脏的发生
(一)心脏外形改变
1. 二个缩窄环和三个膨大形成 (心球、心室、心房)
2. 心球连动脉干,心房连静脉窦 3. 心管弯曲呈“S”型 4. 房室管形成
1.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组胚
主要原因:
动脉干分隔不均,致使 肺动脉狭窄和室间隔缺
损,粗大的主动脉向右
侧偏移,骑跨在室间隔 缺损处。 肺动脉狭窄造成右心室 压力增高,引起右心室
代偿性肥大。
(四)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多见于女性。 原因可能是由于出生后的动脉导管壁肌组织不能收缩,使 肺动脉和主动脉保持相通。 主动脉的血液分流入肺动脉,肺循环血量增加,体循环血 量减少,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等,影响患儿生长 发育。
(三)动脉干和心球分隔异常 1. 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
主要由于动脉干和心球分隔时,形成的主肺动脉隔不呈螺旋
方向走行,而呈直行的隔,导致主动脉和肺动脉相互错位。 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前面, 从右心室发出。
肺动脉干则从左心室发出。
常伴有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 管未闭,使肺循环和体循环 之间出现直接交通。
3. 原始心室的分隔
人胚发育第4周末
心室底壁近心尖处组织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形成一个较厚的
muscular part of 半月形肌性隔膜→ → →室间隔肌部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
↓↓
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上缘凹陷, 与心内膜垫之间留有一孔
室间孔(interventricular foramen)
此时心外形呈“S”形弯曲 心房由于受前面的心球和后面食管的限制,而向左右方向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26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出生后:卵圆孔封闭,左、右心房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隔
第二房间孔
第二房间隔 卵圆孔
心内膜垫
卵圆孔瓣膜
C
D 原始心房的分隔
3. 心室的分隔
⑴ 心室底部心尖处 → 肌性室间隔 → 室间孔
⑵
心球嵴
心内膜垫
肌性室间隔游离缘
融合 封闭室间孔
膜性室间隔
4. 心球与动脉干的分隔
⑴ 分隔物:动脉干嵴
合并
主动脉肺动脉隔
心球嵴
⑵ 分隔结果:主动脉和肺动脉形成,半月瓣形成
主要原因:主动脉肺动脉隔偏于肺动脉 特征:① 肺动脉狭窄
② 室间隔缺损 ③ 主动脉骑跨 ④ 右心室肥大
4. 动脉导管未闭
主要原因: 出生后动脉导管壁的平滑肌未收缩
↓ 肺动脉和主动脉仍相通
胚胎学
第25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心血管系统发生特点
• 发生最早,执行功能最早 • 发生时间:第3周末~第4周末 • 来源:中胚层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1. 血岛的出现与分化
血岛(blood island)
周边细胞 → 内皮细胞 → 原始血管
中央细胞 → 原始血细胞
羊膜 胚盘
造血干细胞
→
胚外中胚层毛细血管网 心管
未融合的心管
心管各部分呈现不均等的生长
第一弓动脉
组织学与胚胎学心血管系统的发生讲义
概述
• 心血管系统由中胚层而来 • 发生于第3周初 • 第3周末胚胎具有血循环
是功能活动最早的系统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第15天,卵黄囊壁间充质C
血岛(blood island)
中央C
周边C
造血干C
内皮C
血C
内皮管
(原始血管)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第15天,卵黄囊壁间充质C
血岛(blood island)
肌部发育出现孔道
3. 动脉干与心球分隔异常
包括:
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
主A
右心室
肺A
左心室
原因: 主A肺A隔未螺旋生长
主A
肺A 右心室 左心室
3. 动脉干与心球分隔异常
主A狭窄
肺A狭窄
❖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 原因: 主A肺A隔偏向一侧,分隔不均 主A肺A一粗一细
3. 动脉干与心球分隔异常
***法洛四联症
左房室孔 右房室孔
第5周
心内膜垫 左房室孔 右房室孔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1. 房室管的分隔
左右房室孔间充质增生
左 二尖瓣 右 三尖瓣
第4月
心内膜垫 二尖瓣 三尖瓣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2. 原始心房的分隔
心房顶壁出现半月形 隔------第1房间隔
❖心内膜垫与房间隔之 间------第1房间孔
• 心血管系统由中胚层而来 • 发生于第3周初 • 第3周末胚胎具有血循环
是功能活动最早的系统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第15天,卵黄囊壁间充质C
血岛(blood island)
中央C
周边C
造血干C
内皮C
血C
内皮管
(原始血管)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第15天,卵黄囊壁间充质C
血岛(blood island)
肌部发育出现孔道
3. 动脉干与心球分隔异常
包括:
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
主A
右心室
肺A
左心室
原因: 主A肺A隔未螺旋生长
主A
肺A 右心室 左心室
3. 动脉干与心球分隔异常
主A狭窄
肺A狭窄
❖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 原因: 主A肺A隔偏向一侧,分隔不均 主A肺A一粗一细
3. 动脉干与心球分隔异常
***法洛四联症
左房室孔 右房室孔
第5周
心内膜垫 左房室孔 右房室孔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1. 房室管的分隔
左右房室孔间充质增生
左 二尖瓣 右 三尖瓣
第4月
心内膜垫 二尖瓣 三尖瓣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2. 原始心房的分隔
心房顶壁出现半月形 隔------第1房间隔
❖心内膜垫与房间隔之 间------第1房间孔
心血管系统-组织胚胎学教学课件
(二)心脏内部的分割(胚4—5周)
1、房室管的分割: 房室管内壁心内膜增厚
背侧
腹侧
背心内膜垫
腹心内膜垫
融合
心内膜垫
左房室管
房室管
右房室管
左、右房室口处 心内膜皱褶隆起
左:二尖瓣 右:三尖瓣
2、 心房的分割 第一房间隔发生 第一房间孔出现 心房背侧正中的膜性隔膜
第一隔 背侧 腹侧,头侧 尾侧 (软) 原始心房 左、右心房
总主静脉(1对) 后主静脉
胚外毛细 血管网 胚3周末 胚早期
三套 胚内毛细 相互通连 循环 血管网
胚体循环 尿囊循环 卵黄囊循环
二、心脏的发生
(一) 心脏外形的改变
1条心管 心球 (头侧延伸 动脉干)
2个缩窄 心室
左角
3个膨大 心房 尾部 静脉窦 横部
(头 尾)
膨大
右角
3个缩窄 4个膨大
心球 心室 心房 静脉窦
室间孔——肌性室间隔游离缘的凹陷与 心内膜垫间所留的孔
胚7周末 心内膜垫结缔组织赠生 左动脉球嵴尾部膜性组织
右动脉球嵴尾部膜性组织
三者融合 使室间孔关闭
膜性室间隔 (未融合 室间隔缺损)
三、 弓动脉的发生与演变
弓动脉
腮弓中连接腹主动脉与背主动脉的血管 胚4周起成对出现(6对) 胚6-8周演变为心脏附近的大动脉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26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
→
→
→
→
2.原始心房的分隔: ①第4周末,原始心房顶部背侧壁中央长出 薄 的半月形矢状隔,称第一房间隔。此隔向心内 膜垫方向生长,与心内膜垫间留 一孔,称第
一房间孔(又称原发孔)。
②第一房间孔变小,最后第一房间隔与心内膜 组 织融合,第一房间孔封闭。在第一房间 孔 封闭之前,第一房间隔上部中央出现 一孔, 称第二房间孔。原始心房分左、 右两部分, 但仍相通。
二、心脏发生
• 部位:生心区。口咽膜前端的中胚层称为生 心区。
• (一)原始心管发生 • 第18~19天,生心区中胚层内出现腔隙,
称围心腔。其腹侧的中胚 层(脏层)形成两 条长索,称生心索。其中央变空,成为一对 心管 (cardiac tube)。由于出现头褶,心管 从口咽膜头侧转到咽的腹 侧,并从围心腔的 腹侧转到它的背侧;由于发生侧褶,两条心 管融合成一条心管。
2.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①常见,室间隔膜部缺损。 ②原因:心内膜垫不能与动脉球嵴和室间隔
肌部融合。 3.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 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前面,从右心室发出,肺动
脉从左心室发出。 原因:主、肺动脉隔成直隔。 4.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 原因:动脉干分隔不均等,常伴室间隔膜部
脐静脉→肝圆韧带 脐动脉→脐外侧韧带 静脉导管→静脉韧带 动脉导管→动脉韧带 卵圆孔生后1岁左右封闭,留卵圆窝。
组织学与胚胎学:25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12
5、动脉干与心球的分隔
4、心球和动脉干的分隔: 动脉干和心球的内膜组织增生,形成一对
上下连续、相互对生的螺旋状嵴,上段称动脉 干嵴,下段称球嵴。它们在中线融合成主动脉 肺动脉隔。将动脉干和心球分隔为肺动脉干和 升主动脉
13
图15 动脉干和心球的分隔
14
三、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变化
(一)胎儿血液循环特点 (1)有通向胎盘的两条脐动脉和一 条脐静脉 (2)连接脐静脉和下腔静脉的一条静脉导管 (3)沟通左右心房的卵圆孔 (4)连接肺动脉干与主动脉的一条动脉导管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1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胚体外:
第15天,卵黄囊壁、体蒂和绒毛膜的胚外中胚层出 现血岛,分化为内皮细胞和原始血细胞
胚体内:
第18-20天,胚体 内部脏壁中胚层形成 血岛,形成内皮管。
第3周末,胚外和 胚内的内皮管网在体蒂 处彼此通连。
2
早期心血管系统结构:
3
二、心脏的发生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9
10
图10 房室管、心房及心室的分隔
3、静脉窦的演变和永久性左、右心房的形成
第7-8周,原始右心房扩大,静脉窦右角成 为永久性右心房的光滑部。肺静脉 根部及其左、右属支并入左心房,形成永久性左心房的光滑 部,原始左心房成为左心耳。
11
4、原始心室的分隔:
5、动脉干与心球的分隔
4、心球和动脉干的分隔: 动脉干和心球的内膜组织增生,形成一对
上下连续、相互对生的螺旋状嵴,上段称动脉 干嵴,下段称球嵴。它们在中线融合成主动脉 肺动脉隔。将动脉干和心球分隔为肺动脉干和 升主动脉
13
图15 动脉干和心球的分隔
14
三、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变化
(一)胎儿血液循环特点 (1)有通向胎盘的两条脐动脉和一 条脐静脉 (2)连接脐静脉和下腔静脉的一条静脉导管 (3)沟通左右心房的卵圆孔 (4)连接肺动脉干与主动脉的一条动脉导管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1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胚体外:
第15天,卵黄囊壁、体蒂和绒毛膜的胚外中胚层出 现血岛,分化为内皮细胞和原始血细胞
胚体内:
第18-20天,胚体 内部脏壁中胚层形成 血岛,形成内皮管。
第3周末,胚外和 胚内的内皮管网在体蒂 处彼此通连。
2
早期心血管系统结构:
3
二、心脏的发生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9
10
图10 房室管、心房及心室的分隔
3、静脉窦的演变和永久性左、右心房的形成
第7-8周,原始右心房扩大,静脉窦右角成 为永久性右心房的光滑部。肺静脉 根部及其左、右属支并入左心房,形成永久性左心房的光滑 部,原始左心房成为左心耳。
11
4、原始心室的分隔: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25章 心血管系统发生
心管
纵切面
横切面 胚22-23天
矢状面
心脏的发生----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管各段因生长速度不同, 先后出现四个膨大,又头 到尾分别为心球、心室、 心房、静脉窦
胚19-22天(心管的分段)
心脏的发生----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球 心室
心房
•心管各段因生长速度不同, 先后出现四个膨大,又头 到尾分别为心球、心室、 心房、静脉窦 •心球、心室的生长速度较 心包腔快,心球与心室之 间形成U形球室袢
胚6-7周
心脏内部的分隔----原始心房的分隔
第一房间隔
第 一 房 间 孔
第一房间隔
第 一 房 间 孔
胚5-6周
•原始心房顶部中央出现第一房间隔,向下生长,下 端暂留一孔(第一房间孔) •第一房间隔继续向下生长,与心内膜垫融合,第一 房间孔闭合;第一房间隔上部形成第二房间孔
心脏内部的分隔----原始心房的分隔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福建医科大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胚15-16天(血岛和血管的形成)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胚体循环
脐循环 卵黄循环
胚4周(原始心血管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模式图)
心脏的发生----原始心脏的形成
生 心 区 的 早 期 演 化
心脏的发生----原始心脏的形成
组织学与胚胎学: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第15天左右,卵黄囊壁胚外中胚层内出现许多由间充质细胞密集 而成的细胞团,称血岛(blood island),血岛周边细胞变扁,分化 为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围成内皮管,即原始血管。血岛中央的细 胞分化成原始血细胞,即造血干细胞。内皮管向外出芽延伸与相 邻血岛的内皮互相融合通连。逐渐形成丛状分布的内皮管网。
继发孔 心内膜垫
继发隔 卵圆孔
卵圆孔比继发孔低,两孔交错重叠。原发隔薄,上部贴于左心房
顶的部分逐渐消失,其余部分在继发隔的左侧盖于卵圆孔,称卵
圆孔瓣(valve of foramen ovale)。
由于卵圆孔瓣的
存在,当心房舒
张时,只允许右
心房的血液流人
左心房,反之则
不能。
出生后,肺循环 开始,左心房压 力增大,致两个 隔紧贴并逐渐愈 合形成一个完整 的隔,卵圆孔关 闭,左、右心房 完全分隔。
生心板(cardiogenic plate)
围心腔(pricardial coelom )
心管位于胚体头端。随神经管的关闭和脑泡的形成,中枢神经 系统向胚体头侧迅速生长以至超过生心区,加之出现头褶,使 原来位于口咽膜头侧的心管和围心腔转到了咽的腹侧,原来在 围心腔腹侧的心管则转至它的背侧。心管和围心腔开始位于颈 部,最后定位于胸腔。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管头端与动脉相连,尾端与静脉相接,两端连接固定在心包上。 心管各段因生长速度不同,出现三个膨大,由头端向尾端依次称
第15天左右,卵黄囊壁胚外中胚层内出现许多由间充质细胞密集 而成的细胞团,称血岛(blood island),血岛周边细胞变扁,分化 为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围成内皮管,即原始血管。血岛中央的细 胞分化成原始血细胞,即造血干细胞。内皮管向外出芽延伸与相 邻血岛的内皮互相融合通连。逐渐形成丛状分布的内皮管网。
继发孔 心内膜垫
继发隔 卵圆孔
卵圆孔比继发孔低,两孔交错重叠。原发隔薄,上部贴于左心房
顶的部分逐渐消失,其余部分在继发隔的左侧盖于卵圆孔,称卵
圆孔瓣(valve of foramen ovale)。
由于卵圆孔瓣的
存在,当心房舒
张时,只允许右
心房的血液流人
左心房,反之则
不能。
出生后,肺循环 开始,左心房压 力增大,致两个 隔紧贴并逐渐愈 合形成一个完整 的隔,卵圆孔关 闭,左、右心房 完全分隔。
生心板(cardiogenic plate)
围心腔(pricardial coelom )
心管位于胚体头端。随神经管的关闭和脑泡的形成,中枢神经 系统向胚体头侧迅速生长以至超过生心区,加之出现头褶,使 原来位于口咽膜头侧的心管和围心腔转到了咽的腹侧,原来在 围心腔腹侧的心管则转至它的背侧。心管和围心腔开始位于颈 部,最后定位于胸腔。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管头端与动脉相连,尾端与静脉相接,两端连接固定在心包上。 心管各段因生长速度不同,出现三个膨大,由头端向尾端依次称
组织学与胚胎学--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ppt课件
ppt课件
34
• 室间隔膜性缺损 • 室间隔肌性缺损 • 室间隔缺如
ppt课件
30
3.动脉干与心球分隔异常
ppt课件
31
ppt课件
32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主要原因:动脉干、心球分隔不均p。pt课件
33
思考题
心内膜垫发育异常可能会出现 哪些心血管的畸形? 叙述这些畸形的直接原因。
后 主
静脉 静
脉脉
ppt课件
18
Leabharlann Baidu
3.
永 久 性 右 心 房 的 形 成
ppt课件
19
3.永久性左心房的形成
ppt课件
20
永久性左心房的形成
ppt课件
21
4.原始心室的分隔
ppt课件
22
5
.
动脉干嵴(truncal ridge),
动
球嵴(bulbar ridge),
脉 干
主动脉肺动脉隔 (aorticopulmonary septum)
头、背、左 10
(二)心脏 外形的建立
右心室
左心室
ppt课件
11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ppt课件
12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由于心管的生长速度快, 心球和心室之间形成“U”形弯曲,称球室袢
房、室间也出现一弯曲,形成Hale Waihona Puke Baidu“S”形心脏
由于心房受腹侧的心球和背侧的食管限
制,故向左、右两侧扩展,房室之间的缩窄
更加明显,形成一条狭窄通路,称房室管 至此,心脏已初具成体心脏的外形
但其内部尚未完全分隔
(三)心脏内部分隔
1. 房室管的分隔 第4周末,背、
肺总静脉分枝→四条肺静脉
肺静脉并入左心房→永久左心房
原始左心房→左心耳
4. 心球(又称动脉球)的分隔 远段称动脉干,近段称动脉圆锥 第5周,内膜形成2条动脉球脊 ↓ 动脉球脊螺旋走行并在中线融合 ↓ 动脉球→主A:通入左心室 肺A:通入右心室
动 脉 干 和 心 球 的 分 隔
4. 心球(又称动脉球)的分隔
远段称动脉干,近段称动脉圆锥
第5周,内膜形成2条动脉球脊 ↓ 动脉球脊螺旋走行并在中线融合 ↓ 动脉球→主A:通入左心室 肺A:通入右心室
动脉球嵴还向心室方向延伸,参与心室的分隔
5. 心室的分隔
第4周,肌性室间隔产生
室间孔:肌性室间隔上缘与心内膜垫之间
第2个月,室间孔被 肌性室间隔游离缘 动脉球嵴下端 心内膜垫封闭 室间孔→室间隔膜部
2. 原始心脏的位置变化 A. 随着胚体头褶的形成 B. 随着胚体侧褶的形成 左、右心管渐向中线靠拢,融合为一条心管 心管在头尾两端分别与动、静脉相连。 C. 心管周围的间充质→心肌膜和心外膜。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胚学课件心血管系统发生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一)血岛和胚内、外内皮管的发生
1. 血岛: blood island 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 内细胞聚集成团
(1)中央细胞 造血干细胞 (2)周边细胞 内皮细胞
围成内皮管
出芽形成胚外内皮管网
2. 胚内间充质细胞 → 内皮细胞 → 胚内内皮管网
心室
心房 静脉窦
பைடு நூலகம்
图26-6 心脏外形的演变 (鸡胚,扫描电镜图像)
第3天的心管,BC示心球,V示心室,A示心房,×54 b.第4.5天的心管,心室(V)扩大,心房(A)向后移位,×56 c.第7天的心脏,心室(V)占据腹侧大部位置,心房(A)位于背侧,
心耳突向腹侧,×35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4. 动脉干和心动脉球分割
由左、右球嵴融合成 主肺动脉隔,分出升主动 脉和肺动脉干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5. 心室分隔
1)室间隔肌部形成,留有室间孔。 2)室间隔膜部形成,封闭室间孔。
三、胎儿血循环及其出生 后的改变
(一) 胎儿血液循环途径
脐静脉→肝、静脉导管→下腔静脉
→右心房,大部分经卵圆孔→左心房 →左心室→主动脉→大部进入头颈部 (确保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小部分 进入降主动脉→脐动脉→胎盘
胚内、胚外内皮管网于体蒂处沟通,逐渐形成原始 心血管系统,第3 周末开始血液循环
(二)心管的发生
由生心区发生
1. 围心腔(心包腔)出现
2. 生心板
原始心管
心管
原始心管
心管
围心腔
(二)心管的发生
3. 转位
图26-3 心管和围心腔的位置变化
图26-4 心 管的发生
(三)原始心血管系统
1. 心管:1对 2. 动脉:背主动脉;卵黄动脉;脐动脉;节间动脉;弓动脉 3. 静脉:卵黄静脉;脐静脉;总主静脉(前主静脉,后主静脉)
图28-15 心脏先天性畸形
胚胎学复习:
一、胚胎总论 概念:受精,胚泡,蜕膜,胚盘,胎盘,胎盘膜(胎盘屏障)
二、消化呼吸发生 消化呼吸系统起源于原始消化管;肝和胆囊发生的原基 是肝憩室;下呼吸道发生的原基是喉气管憩室。
三、泌尿生殖发生 1、泌尿生殖系统发生的原基是尿生殖嵴。 2、后肾起源于输尿管芽和生后肾原基。多囊肾 3、生殖管道的分化主要受抗中肾旁管激素和雄激素调控。 四、心血管发生 1、法洛四联症的病因和表现 2、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主要病因。
胚胎早期血循环: 卵黄循环;尿囊循环;胚体循环
二、心脏的发生
(一)心脏外形改变
1. 二个缩窄环和三个膨大形成 (心球、心室、心房)
2. 心球连动脉干,心房连静脉窦 3. 心管弯曲呈“S”型 4. 房室管形成
心球 心室
远侧:动脉干 中段:心动脉球 远侧:原始右心室 原始左心室
动脉干 心球
心周体腔
3. 动脉干和心动脉球分隔异常
1)法洛氏四联症: 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
(tetralogy of Fallot) 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
2)动脉干永存
http://www.chop.edu/servic
3)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 e/cardiac-center/videos.html
4)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
第6周初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2. 心房分隔
1) 第一隔形成,留有第一孔。 2)第二孔出现,第一孔封闭。 3)第二隔出现,留有卵圆孔。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3. 静脉窦演变
1)右角回流血多,扩大形成 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起始部。
2)左角回流血少,演化为左 房斜静脉和冠状窦。
图 26-11 原始心房与静脉窦的演变
右心房,小部分→右心室→肺动脉→ 大部分经动脉导管进入主动脉,小部 分进入肺
三、胎儿血循环及其出生 后的改变
(二) 出生后血液循环变化
1. 脐动脉、脐静脉和静脉导管关闭 2. 动脉导管关闭 3. 卵圆孔关闭
四、心血管系统的先天畸形
1. 房间隔缺损: 最常见为卵圆孔未闭。
2. 室间隔缺损: 最常见为室间隔膜性缺损。
4. 动脉导管未闭
房 间 隔 缺 损
①卵圆孔瓣有穿孔 ④ 卵 圆 孔 过 大 , 卵 圆 孔 瓣 太 小
②卵圆孔瓣小,不能完全遮盖卵圆孔 ③卵圆孔过大
主动脉肺动脉错位: 因形成了平直的、而非螺旋状的主动脉肺动脉隔
图26-16 大血管易位
图26-17 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1. 房室管分隔:房室管腹侧和背侧心内膜增厚, 形成心内膜垫,
前后融合,分出左、右房室管。
→
→
→
→
→
上:心内膜垫形成 下:房室瓣形成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2. 心房分隔
第1房间隔 第1房间孔 心内膜垫
小穿孔 第1房间孔 心内膜垫
第4周
第5周初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第1房间隔
心内膜垫
第5周末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卵圆孔瓣 卵圆孔 心内膜垫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一)血岛和胚内、外内皮管的发生
1. 血岛: blood island 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 内细胞聚集成团
(1)中央细胞 造血干细胞 (2)周边细胞 内皮细胞
围成内皮管
出芽形成胚外内皮管网
2. 胚内间充质细胞 → 内皮细胞 → 胚内内皮管网
心室
心房 静脉窦
பைடு நூலகம்
图26-6 心脏外形的演变 (鸡胚,扫描电镜图像)
第3天的心管,BC示心球,V示心室,A示心房,×54 b.第4.5天的心管,心室(V)扩大,心房(A)向后移位,×56 c.第7天的心脏,心室(V)占据腹侧大部位置,心房(A)位于背侧,
心耳突向腹侧,×35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4. 动脉干和心动脉球分割
由左、右球嵴融合成 主肺动脉隔,分出升主动 脉和肺动脉干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5. 心室分隔
1)室间隔肌部形成,留有室间孔。 2)室间隔膜部形成,封闭室间孔。
三、胎儿血循环及其出生 后的改变
(一) 胎儿血液循环途径
脐静脉→肝、静脉导管→下腔静脉
→右心房,大部分经卵圆孔→左心房 →左心室→主动脉→大部进入头颈部 (确保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小部分 进入降主动脉→脐动脉→胎盘
胚内、胚外内皮管网于体蒂处沟通,逐渐形成原始 心血管系统,第3 周末开始血液循环
(二)心管的发生
由生心区发生
1. 围心腔(心包腔)出现
2. 生心板
原始心管
心管
原始心管
心管
围心腔
(二)心管的发生
3. 转位
图26-3 心管和围心腔的位置变化
图26-4 心 管的发生
(三)原始心血管系统
1. 心管:1对 2. 动脉:背主动脉;卵黄动脉;脐动脉;节间动脉;弓动脉 3. 静脉:卵黄静脉;脐静脉;总主静脉(前主静脉,后主静脉)
图28-15 心脏先天性畸形
胚胎学复习:
一、胚胎总论 概念:受精,胚泡,蜕膜,胚盘,胎盘,胎盘膜(胎盘屏障)
二、消化呼吸发生 消化呼吸系统起源于原始消化管;肝和胆囊发生的原基 是肝憩室;下呼吸道发生的原基是喉气管憩室。
三、泌尿生殖发生 1、泌尿生殖系统发生的原基是尿生殖嵴。 2、后肾起源于输尿管芽和生后肾原基。多囊肾 3、生殖管道的分化主要受抗中肾旁管激素和雄激素调控。 四、心血管发生 1、法洛四联症的病因和表现 2、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主要病因。
胚胎早期血循环: 卵黄循环;尿囊循环;胚体循环
二、心脏的发生
(一)心脏外形改变
1. 二个缩窄环和三个膨大形成 (心球、心室、心房)
2. 心球连动脉干,心房连静脉窦 3. 心管弯曲呈“S”型 4. 房室管形成
心球 心室
远侧:动脉干 中段:心动脉球 远侧:原始右心室 原始左心室
动脉干 心球
心周体腔
3. 动脉干和心动脉球分隔异常
1)法洛氏四联症: 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
(tetralogy of Fallot) 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
2)动脉干永存
http://www.chop.edu/servic
3)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 e/cardiac-center/videos.html
4)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
第6周初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2. 心房分隔
1) 第一隔形成,留有第一孔。 2)第二孔出现,第一孔封闭。 3)第二隔出现,留有卵圆孔。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3. 静脉窦演变
1)右角回流血多,扩大形成 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起始部。
2)左角回流血少,演化为左 房斜静脉和冠状窦。
图 26-11 原始心房与静脉窦的演变
右心房,小部分→右心室→肺动脉→ 大部分经动脉导管进入主动脉,小部 分进入肺
三、胎儿血循环及其出生 后的改变
(二) 出生后血液循环变化
1. 脐动脉、脐静脉和静脉导管关闭 2. 动脉导管关闭 3. 卵圆孔关闭
四、心血管系统的先天畸形
1. 房间隔缺损: 最常见为卵圆孔未闭。
2. 室间隔缺损: 最常见为室间隔膜性缺损。
4. 动脉导管未闭
房 间 隔 缺 损
①卵圆孔瓣有穿孔 ④ 卵 圆 孔 过 大 , 卵 圆 孔 瓣 太 小
②卵圆孔瓣小,不能完全遮盖卵圆孔 ③卵圆孔过大
主动脉肺动脉错位: 因形成了平直的、而非螺旋状的主动脉肺动脉隔
图26-16 大血管易位
图26-17 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1. 房室管分隔:房室管腹侧和背侧心内膜增厚, 形成心内膜垫,
前后融合,分出左、右房室管。
→
→
→
→
→
上:心内膜垫形成 下:房室瓣形成
(二)心脏内部的分隔
2. 心房分隔
第1房间隔 第1房间孔 心内膜垫
小穿孔 第1房间孔 心内膜垫
第4周
第5周初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第1房间隔
心内膜垫
第5周末
第2房间隔 第2房间孔 卵圆孔瓣 卵圆孔 心内膜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