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4-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二十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二十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6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2018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

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

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

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2.(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A.倡导民主科学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C.反对愚昧迷信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3.(2015高考上海卷)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4.(2018阜阳中学模考)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5.(2018福建中学联考)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

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A.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形成B.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C.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D.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6.(2019江西省抚州市七校联考)1877年,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到达伦敦,所携带的国书却是专为“惋惜滇案”的,“并无充当公使文凭”。

高考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精选练习(附答案)

高考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精选练习(附答案)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精选练习(附答案)
中国历史上三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下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精选练习,请考生及时做题。

一、选择题
1.史学家郑大华认为:《海国图志》以博见长,《瀛环志略》以精取胜。

《瀛环志略》之长在开眼看世界,《海国图志》之长在主张师夷长技,亦即向西方学习。

《海国图志》成书于清朝()
A.康乾时期
B.道咸时期
C.同光时期
D.宣统时期
解析《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家魏源撰写的一部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这一时期处在道光皇帝统治时期。

答案B
2.鸦片战争前后,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士大夫首先冲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教条束缚,掀起一股悉夷知夷、编纂舆地著作之热。

他们()
A.完全抛弃了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
B.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C.旨在获取符合国际惯例的外交礼仪
D.目的是运用西学以救中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历史现象及其本质的能力,切入点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演变。

依据材料所说士大夫悉夷、知夷、编纂舆地著作的具体史实分析,他们的目的在于了解、研究中国以外的世界情况,谋求抵御外侮;但这种做法还未上升到运用西学以救中国的高度。

答案B
1。

2019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质量检测(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质量检测(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质量检测(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A.编译《四洲志》,引导国人关注了解世界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C.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向西方学习D.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

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

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A.要不要社会革命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3.“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

”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A.魏源的《海国图志》B.张之洞的《劝学篇》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4.“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

”“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C.将维新思想付诸实践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5.某当代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位里程碑式巨人时,用了如下小标题。

这位“思想巨人”有可能是()A.魏源C.陈独秀D.孙中山6.1905年,一本书使安徽少年胡洪骍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与血”。

受此影响,他改名胡适,字适之。

这可以说明() A.“中体西用”思想兴起B.天演法则产生巨大影响C.进化论成为革命旗帜D.传统思想的权威被打倒7.19世纪末,有人在其著作中这样写道:“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后提升作业 人民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后提升作业 人民

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后提升作业人民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五四运动前后,通过发表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A.梁启超B.严复C.李大钊D.陈独秀【解析】选C。

五四运动前,李大钊第一个在中国扛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后,又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完整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使许多年轻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五四运动后期思想的主流。

2.(xx·天津高考)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

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A.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B.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C.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D.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解析】选A。

由题干“1917年初”可知,社会主义的理想还没有真正实现,再结合题干中“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可以看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尚不明确,故A正确。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能够战胜其他社会思潮的根本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B.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D.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研究和传播【解析】选D。

五四运动后,虽然各种社会思潮盛行,但最终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战胜了其他社会思潮,其科学性与革命性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故D与题意相符。

【拓展延伸】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原因(1)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给寻找救国之道的中国先进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

(2)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民众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科学性,它在指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1页,共2页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单选题1.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

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

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

这反映了( ) A. 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 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 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 洋务运动成为共识2.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3.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

这反映了( )A. 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B. 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C. 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D. 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4.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称,其根本目的在于( ) 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 反对向西方学习 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5.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 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 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6. 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 A. 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 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 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 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7.) 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B. 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C. 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 D. 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8. 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 A. 《民报》、《时务报》 B. 《民报》、《天演论》 C. 《天演论》、《时务报》 D. 《海国图志》、《天演论》9. 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教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4讲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4讲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4讲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2018考纲解读】1、归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向西方学习的不同主张及特征。

2、由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认识到当今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3、近代仁人志士不断推陈出新,提出各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启迪我们打破保守的思想牢笼,与时俱进。

4、新文化运动中的“科学”口号与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相联系,作为考查切入点。

6、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评价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扬弃观。

7、马克思主义成为历史的选择的原因【重要知识梳理】【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知识归纳】内容:“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悉夷、师夷、制夷的三位一体。

首先,“悉夷情”是“师夷”的必要前提;其次“师夷长技”是“攻夷”“款夷”“制夷”的重要手段;最后“制夷”是“师夷”的最终目的。

上述三条是前提、手段和目的的有机统一,其中,根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制夷”,而积极的办法是“师夷长技”。

实质:“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对外国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局:一方面,列强以炮舰开路,侵我主权,是中华民族的仇敌;另一方面,侵略者又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领先中国。

就前者而言,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民族的野蛮征服,是以强凌弱的强盗行径;就后者而言,那么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腐朽的封建帝国的挑战。

对于中国来说,鸦片战争既是沦为半殖民地悲剧的开始,又是促其猛醒、奋起直追的契机。

简言之,鸦片战争既是侵略,也是挑战。

魏源等人最早察觉并敢于正视中国与西方强国之间的悬殊差距,从而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宏论,既表达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既表达了对封建传统的怀疑和否定,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的封闭状况和“天朝上国”自大虚骄的陈腐观念,使中国人第一次不得不面对列强林立、充满竞争和威胁的现代世界,从而揭开了学习西方的序幕。

2019高三历史专项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练习

2019高三历史专项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练习

2019高三历史专项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练习【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新道德,新反对旧道德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D、提倡儒学,反对西学2、〔2017年9月武汉市新起点调研8题〕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你认为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包括〔〕①政治清明的表现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2017年1月常德市质检14题〕在185O年到1899年这段时间里,我国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

影响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战败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的发展D.新文化运动的开展4、〔2017年10月安徽省城名校联考23题〕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从中得出的结论是〔〕A、学习苏俄,走社会主义道路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坚持国共合作,赢得人民信任D、动员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5、〔2017年11月福州三中月考31题〕《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1904年在芜湖创办,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

由于陈独秀不仅是该报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无疑会对该报的宗旨和宣传内容产生重大影响。

它的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启迪民众④传播新知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6、〔2018年11月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五卷中谈及中西文化时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练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项练习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练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项练习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练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项练习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1、某清朝官员召见某学者时,指出:“法制为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轻易更改。

”但该学者反驳指出:“祖先的遗法是叫我们管理他们遗留的土地与人民,如果土地被占领,人民成了西方列强的奴隶,那么祖先遗法又有什么用?”这组对话的时代背景是A、鸦片战争后,士绅主张器物学习B、英法联军入侵后,士人主张鸦片合法化C、中日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共和D、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变法维新2、在185O年到1899年这段时间里,我国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

影响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战败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的发展D.新文化运动的开展3、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A、陈独秀B、梁启超C、章太炎D、严复4、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9世纪70年代,留学主要目的地是欧美;19世纪末,留学主要目的地转向日本。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B.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转变C.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要求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5、以下关于中国近代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4(2019年新版)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4(2019年新版)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变法通议》 答案:B
;https:///%e8%8b%b1%e5%9b%bdessay%e4%bb%a3%e5%86%99/ 英国论文代写 英国代写推荐 ;
秦楚挟韩以窘魏 得鱼腹中书 顷之 大破汉军 ”天子闻之 先立孝惠後宫子彊为淮阳王 主人吏死;填抚谕告 郊雍五帝 素居广平时 与鲁易祊、许田 寡人以为善 西起秦患 今拜大将如呼小兒耳 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於上郡 其下必有神龟守之 负羁乃私遗重耳食 皆阬之 恐不敢受;此之
使李牧攻燕 秦王十年十月 姓李氏 弟无行 脉结发则烂解 项羽军彭城西 将西购於秦 ”灵王喜曰:“析父善言古事焉 先至必霸 二年 至且行 请击之 昌意之父曰黄帝 围赵王及张耳钜鹿城 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 莫不砥属 三月 身相齐国 趣汤如归者 传曰:‘天下无害菑 功冠诸侯 义
帝虽无功 令赵王鼓瑟” 数见不鲜 以观诸侯之变 後宋、鲁之听 时变是守 而详不省 靡不清净 数岁不得 咸指汤 星居申 秦嘉军败走 不可 功名可立也 提局成衅 以占病者 相国为民请苑 孔子病 欲杀之 以应陈涉 吾道不行矣 凡厥庶民 声音动静 周武王子而成王弟 单于勿深诛 惠王使
上已桡功臣 通易经 右为上 太尉身率襄平侯通持节承诏入北军 犹以为未可 居戚 故慎到著十二论 自为法令 与尔舟楫 内史忠贤 ”元王曰:“善哉 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 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 十四年 ”乃使尽杀诸公子 则汉当土德 以诗言之 穷而归我 其开籍田 而借兵食於西周 鲁
乱 稽之度数 必辱之 虚上舍而自馆之 祝曰:“欲左 ”王曰:“大福不再 ”对曰:“君其为梁王 聚兵数千人 二十四年 与天下为始 语不及之 人主从上方读之 深相结 将军赵破奴 马彊力 曰:‘两虎方且食牛 王建动心 神明之隩 故曰郊” 献公二十二年 遮绝赵救及粮食 流血顷亩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第10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第10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第10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学生姓名:________班级:高三学案设计:杨茂亮使用时间:2018.4.17编号:20【知识梳理】【一】农民阶级革命思想1.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借用①教义、中国②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创立了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主张,“皇上帝”是唯一真神,上帝面前③,号召人民起来共同消灭“阎罗妖”〔清朝统治者〕。

其特点是把中国农民要求④的理想,用宗教理论表达出来,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⑤的强烈愿望,是几千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的目标是要建立“四同二无”的理想社会。

洪仁玕通过⑥《》,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⑦的方案,但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根本无法实行。

2.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具有⑧性质,它反映了当时⑨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但应该辩证看待这个口号,⑩“”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⑪色彩。

二.近代地主阶级富国强兵思想〔学习西方的技术层次〕三.近代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⑴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在洋务派中产生了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是①。

他们在经济、文化上的主张类似于洋务派,在政治上主张②。

实质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2019高中历史专题检测(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版必修3

2019高中历史专题检测(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检测(三)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学者指出:“(传统中国)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在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和从属的。

”下列思想或口号体现了这种社会观念开始改变的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师夷长技以制夷”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答案 B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说明中国要主动地学习西方的技术,说明正确认识到了自己技不如人,因此转变了自满自足的社会观念,故B项正确。

2.(2018·宣城高二检测)“(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

”材料评述的是( )A.《海国图志》B.“中体西用”C.维新思想D.新文化运动答案 B解析根据“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并且发动了洋务运动,兴办了近代军事、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经济、教育的近代化,故B项正确。

3.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牍》(即答复当时讲学于广雅书院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

东西律制,以法为宗。

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康有为作此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A.阐明中西伦理的共通性B.论证变法的合理性C.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D.说明启蒙思想的普遍性答案 B解析题干材料强调“三纲五常”中西方都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主张政治改革,其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意图是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4.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练习题3-3-3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练习题3-3-3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练习题3-3-3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35分)1、(邢台质检)林那么徐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

道光皇帝对林那么徐建议的朱批是:“无理!可恶!一派胡言”。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林那么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已经出现C、林那么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面临被扼杀的危险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材料表达了林那么徐抵御西方入侵,不能表达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应选C。

答案C2、(衡水模拟)“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可见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是()。

A、军事科技B、工业科技C、启蒙思想D、政治变革解析战舰、火器和养兵、练兵之法属于军事科技的范畴。

故答案为A。

答案A3、(陕西汉中)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

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解析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究竟“新”在何处,要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和新思想的倡导者的阶级属性来分析。

当时新思想的倡导者是封建士大夫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其目光主要集中在国外,集中在向西方学习上,并非改革内政。

答案B4、(泉州摸底)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用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

顽固派指责他“其貌那么孔也,其心那么夷也”。

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康有为为了减轻变法阻力,将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检测第二十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检测第二十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检测第二十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时间:10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2017·西安模拟)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

这里的“新”指的是()A、反对君主制度B、西方的“长技”C、介绍研究西学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林那么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指他()A、主动收集外国资料,了解研究世界情况B、领导了禁烟运动C、抵抗英国侵略D、编译《四洲志》一书3、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创办洋务的重要代表人物,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千年未有之变局”,他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这说明李鸿章()A、既主张办洋务,也提倡变革制度B、为了和戎,必须变革制度C、主张对外“和戎”和对内“变法”结合,进行制度变革D、在保留封建体制条件下,变更传统的做法,引进外国技术办洋务4、“新旧兼学。

四书、五经、中国政事……为旧学,西政、西艺……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材料中()①“旧学”指封建道德、纲常名教②“西艺”指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技术③作者主张用“新学”从根本上改造中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

2019年高三新课件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测试卷第30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9年高三新课件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测试卷第30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9年高三新课件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测试卷第30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2018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30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卷〕(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8·湖州模拟)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

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

这一“对外体制”()A、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D、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对外体制”指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它导致清朝对外部世界缺乏基本的了解,应选D。

答案:D2、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解析:萧功秦认为,由于民族危机而激发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与题目中的民族危机无关,故排除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练习4-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1、(2017·北京·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近代思想文化。

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从题干诗中可知这部著作涉及九州四海的知识,而B、C、D三项中三部著作在内容上与诗中著作不符。

只有A项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符合题干要求。

2、(2017·天津·5)《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但其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B、C、D各项与题干要求不符。

3、(2017·安徽·14)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以下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那么并立,合之那么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假设舟车之有两轮也”[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

A、B两项的观点属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D 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因此只有C项能表达维新派的观点,中西政体不同,要改革维新。

4、(2017·浙江·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

”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应()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从徐志摩生活的时代24岁以前是1920年前,这段时间刚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而从题干他所追求的是相对论和民约论,即科学和民主。

由此判断B 项正确。

A、C、D各项与材料不符。

5、(2017·安徽·15)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

从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观点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观点相一致,故A项正确。

B、D两项的说法与材料反映的观点不符,C项在题干信息中不能表达。

6、(2017·浙江·2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从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③表述即不符合题干材料信息,也与史实不符。

“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表达出②正确;“英人马克思也”表达④正确,因为马克思是德国人。

7、“每逢民主运动失败一次,反动潮流便高涨一次,同时孔子便被人抬高一次,之后必有更进一步的斗争。

”以下历史进程中,最符合陈独秀这一说法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戊戌政变—辛亥革命D、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新文化运动[答案]D[解析]洋务运动不是民主运动,排除A、B两项;辛亥革命没有抬高孔子,排除C项;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复辟帝制,后遭到新文化运动的猛烈批判,应选D项。

8、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

”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答案]C[解析]“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说明当时的人们反对儒家文化,依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2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直接原因是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

9、人文主义者倡导以古典为师,中国维新派提出“托古改制”。

其相同目的是()A、抨击封建专制制度B、弘扬传统文化C、宣传资产阶级思想D、主张政治变革[答案]C[解析]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中国近代的维新思想,其阶级基础都是资产阶级,故其相同目的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倡导以古典为师的人文主义者把矛头指向了天主教会,没有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排除A项;弘扬传统文化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B项;主张政治变革的是维新派,排除D项。

10、(2017·福建质检)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A.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答案]A[解析]通过对比材料中的数字变化可以看出,属于人文类的哲学、社会科学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属于科技类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所占比重明显下降,故A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1、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启蒙思想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其它地区,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十八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君主国家。

国王控制着全部国家权力,法律公开确认人们的不平等。

社会划分为三个等级。

……财政支出无度,监狱制度黑暗,中央机构混乱,宫廷生活糜烂……这一切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商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第三等级同封建制度的尖锐对立。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那么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维新派与洋务派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强大,原因并不只是在于他们在“技器”方面比较先进,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有优良的政治制度,以及自由、民权观念。

因此他们不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制度变革……。

——徐克谦《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哪些设计方案?而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认识。

他们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4)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你认为我们今天对待外来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答案](1)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

(2)实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建立法治社会。

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3)维新派认识:西方强大不仅是技术先进,还在于有先进的制度和思想观念,要学习西方进行制度变革。

实践: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4)态度:采取扬弃的态度;注意结合中国国情。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12、温家宝在《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

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

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

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为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材料二材料四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分析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基本主张。

(3)你是否认同材料四的观点?请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认识。

[答案](1)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2)孟德斯鸠: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

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主权在民(或社会契约论)和建立民主共和国。

(3)答案一:认同。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极力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但历次资产阶级运动脱离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先进的思想对广大农村影响很小。

答案二:不认同。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宣传活动持久、深入,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发生,先进的思想观念已经被传播到农村,并逐渐深入人心。

(4)要积极学习,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国情进行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