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
《高考真题》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9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母题来源一】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母题题文】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试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代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11代出现12位王,平均每代有王,从而可以推导出周代的王基本是代际相传,其王位继承方式已经不是兄终弟及,故答案为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朝建立后,“传贤”变为“传子”,禅让制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商代诸王和西周诸王的寿命有明显差别,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课标中的“早期国家的特征”,题型是“反映类”选择题,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题干提供了商朝与西周王位继承的代际变化,要求深层次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考生通过王位代际的变化,找出商周政治制度的演变规律,从而得出历史结论。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
考查了学生对商周时期的史实的掌握,同时考查学生通过史料理解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得分技巧】解答本题,应对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掌握。
(1)王位世袭制是夏朝开创的一种制度,体现了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特点,存在于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才得以结束。
(2)分封制是周朝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被封诸侯具有一定的权利, 同时又对周天子负有一定的义务。
被分封的并不都是具有王族血缘的诸侯。
(3)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它以血缘关系为维系政治统治的纽带,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最高统治权即王权的确立及传承运作和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传承运作,均依附于嫡长子继承制。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
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民众力量的显现产生了富民思想。
故答案为D项。
A项,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统治者对私产的保护,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
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
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
“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续封泥考略》所收汉朝齐鲁封泥(古代用泥团制作的印章)中,有“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
由此可知,汉朝A. 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设计规划B. 各地城市布局规格完全一致C. 对商业活动进行区域化管理D. 政府限制商业活动的发展空间【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可知,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区域性的划分,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故选C。
材料仅涉及“市”的划分,这不代表整个城市有明确的规划,排除A;仅从齐鲁封泥无从得知各地城市是否完全一致,排除B;区域化的管理是为了规范商业活动,而不是限制它的发展空间,如果是限制,也就没有必要设置这么多个不同的“市”了,排除D。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
张家口市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9.3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考证,商代青铜铭文的内容较简单,一般不含重要意义。
到了西周,青铜铭文记载着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迹、祭典训诰、征伐方国、政治动乱、赏赐册命以及家史、婚媾等等。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A.推动了文字体系创新B.促进了宗法分封制的形成C.具有明确的书史性质D.使甲骨文失去了存在价值25.汉初“七国之乱”后景帝对诸侯王国进行了调整,如对参加叛乱的吴楚等七国进行处置,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
这些做法A.使王国失去了割据的物质基础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C.使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尖锐化D.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26.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抑商政策的松动B.生产方式的革新C.田庄经济的兴起D.社会经济的转型27.“良知”之说源于《孟子》,指“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王阳明把“良知”二字看得很高,将“良知”说成儒家文明最精华、最具永恒性的观念,能让人超脱患难生死,在此基础上,王阳明逐渐形成“致良知”的主张。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致良知”说A.推动了儒学思想世俗化B.尊崇了儒学的传统风尚C.显著提升了“四书”地位D.背离了理学的基本思想28. 1884年点石斋出版的石印本《申江胜景图》,将《吴淞火轮车》(如图6所示)作为新上海的一大胜景,并认为“维车之利,无间华夷,使人使马各有所宜。
自通泰西,独出其奇,以电运轮,其捷难羁”。
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结构渐趋优化B.民众的出行方式发生巨变C.上海成为经济中心D.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29. 190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选择题部分(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春秋时,郑庄公之弟共叔段受封于京,大夫祭仲告发:“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
君将不堪。
”这说明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C. 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D. 庄公大宗地位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可知都邑的城墙,周围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由材料“今京不度,非制也。
君将不堪”可知现在京城不合法度,太叔不守先王的制度,您将会无法控制的;故可知庄公大宗地位受到冲击,D项正确。
春秋时期礼乐制度逐渐瓦解,而不是丧失殆尽,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而是强调庄公大宗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的信息,且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的说法错误,排除C。
2.1976年发掘的妇好(殷商王后)墓,是殷墟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卜甲、玉蚕、各类兵器等千余件随葬器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B. 金属兵器反映出当时冶铁业达到较高水平C. 玉蚕等遗物反映了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D. 随葬品的豪华可以证明当时女性地位很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玉蚕”可知与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有关,C项正确。
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但不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排除A。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
商周时期,女性地位较低,排除D。
3.在君臣关系上,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韩非则认为君臣之间“非父子之亲”,“君操之(指赏罚)以制臣,臣得之以拥主”。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 礼乐秩序趋于瓦解B. 儒家学派受到压制C. 君主专制体制形成D. 儒法思想走向融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可以看出孔子主张的君臣关系是臣对君的遵从;根据“君操之(指赏罚)以制臣,臣得之以拥主”可以看出,韩非子主张君主要通过利害关系来控制大臣。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人教版单元综合检测: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梁集中学一调)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
……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
”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B.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C.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2.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造成表中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 )时间(年)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输华货物总值(万英镑)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较少B.中国人不喜欢英国的货物C.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表现D.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3.(2017四川内江五模)以下是1840—1886 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变化表,出现这一变化本质是因为( )年份1840 1843 1860 1870 1886万吨 1.9 0.81 5.51 10.00 13.41A.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B.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占有优势D.随着中西文明交流,中国饮茶之风在西方盛行4.(2017山东淄博二模)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已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钢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
这表明甲午战争以后(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洋务运动已宣告失败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D.洋务企业未完全破产5.(2017安徽合肥三模)“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材料旨在强调( )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D.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6.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年)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
2019届全国高考历史原创模拟试卷(十五)
2019届全国高考历史原创模拟试卷(十五)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 《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
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
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
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
”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A. 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B. 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C. 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D. 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的发展,故A项错误;面向市场需求生产材料无法体现,故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冶铁技术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兵车、田车、乘车轮径虽稍有不同,对轮径有总的要求,即以人的下体高度为标准,正好适宜人们上下车,体现出车的生产标准化并兼顾人性化,故D项正确。
2. 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
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
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
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
以上变化表明A. 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B. 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C. 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D.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答案】B【解析】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皇帝的家事与国事始终是连在一起的,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随着中央官职的变化,中央官署分布也有所不同,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署分布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故C、D两项错误。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据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燕国辖地(今鞍山一带)出土了大量的刀币和铁制农具。
在热河兴隆的古代冶铜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有文字的铸造生产工具的铁花,还有锄、镰、斧、凿、刀等生产工具。
这说明A.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________B. 铁器己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应用C. 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成为生产主导________D. 货币和文字的使用己相当普遍2.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材料中的“惠商”政策A. 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________B. 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C. 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________D. 使汉代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变3.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的“君道”A. 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仁政思想________B. 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C. 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个人品质________D. 是分权制衡体系的新发展4.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意在强调A. 风俗关乎国家命运________B. 政治改革的条件C. 君主专制黑暗腐朽________D. 社会教化的作用5. 下表是很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1893~1899年农产品出口量进行的统计(单位:担)。
该表反映了A. 中国的农业生产快速发展________B. 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________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6. 1923年,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理论形成,他将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主张首先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里变得强大,再由无产阶级掀起一场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向社会主义转变。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
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
’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
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A.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B. 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C. 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D. 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薄伽丘的主张。
从故事中《十日谈》可以看出,反应了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故本题应选B。
2.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
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A. 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 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 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 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2020版高考历史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过关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郑州高三质检)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
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
”下列能够体现晚清逐渐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 )A.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B.允许西方来华传教游历C.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D.甲午战后放弃宗藩朝鲜解析:选C。
租界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能体现中国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故A项错误;允许西方来华传教游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属于中国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故B项错误;互派公使是近现代正常的国际外交行为,故C项正确;中国放弃宗藩朝鲜是中国实力衰落的表现,不能体现出晚清政府融入了近现代外交体系,故D项错误。
2.(2019·乐山高三调研)清人戴鸿慈在日记中说:“观(伦敦)博物院。
……陈设者率以国分室。
中国室内,则有内廷玉玺两方存焉。
吾国宫内宝物流出外间者不少,此其一也。
若扣其所从来,固亦凡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一纪念物也。
”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 )A.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B.刺激了国人的近代民族意识C.打开了近代西学思潮的闸门D.标志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起步解析:选B。
“陈设者率以国分室。
……固亦凡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一纪念物也”体现了近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掠夺,因此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剧了中国民族危机,刺激了国人的近代民族意识,选择B项符合题意。
3.一年前,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不敢说已是衰世;一年后,严复却在《救亡决论》中响亮地喊出“救亡”的口号,自这时起的半个世纪内,“救亡”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
导致这一剧变的重大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选C。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段话重在强调分封制( ) A.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C.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D.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得出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强调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普遍认同的获得”不相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中国文化”不相符,故D项错误。
2.(2019届高三·某某质检)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器形、纹饰、制法。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B.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C.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D.百家争鸣,各国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念解析:选B 根据材料“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说明周天子基本能对诸侯实施有效控制,而材料“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表明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各国不再遵守礼器形制要求,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
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
这可以佐证( )A.设置刺史有利于君主专制B.监察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监察制度。
由“刺举”“公卿……恐惧莫敢犯禁”可知,监察制度具有震慑百官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答案为B项。
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 )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2.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
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
”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 ) A.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B.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3.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4.15世纪末,下图中国家卡里库特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模拟题汇编-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复习
高三历史高考复习模拟题汇编——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1. (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1882年,李鸿章上疏朝廷说:“臣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这表明李鸿章()A.鼓励发展资本主义B.率先学习西方科技C.主张发展民用企业D.宣扬中体西用思想2. (湖北省巴东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太平刑律》规定:“凡吹洋烟者,斩首不留。
凡吃黄烟者,初犯责打一百,枷一个礼拜;再犯责打一千,枷三个礼拜;三犯斩首不留。
”据此可知,太平天国A.斗争矛头直指外来侵略者B.赞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C.惩戒措施比晚清政府有效D.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3.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1864年,清政府急欲恢复江南驻防旧制,欲添造兵房1万余间,公廨官署200余所,并要求两江总督李鸿章设法筹款。
后经几任两江总督拨款,直至1879年,累计建造官署、兵房5400间。
这说明A.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B.农民运动摧垮江南经济C.清政府财政制度崩溃D.中央对地方的依赖加深4.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1894年《申报》报道∶"日本蔓尔岛国,矿产有限,库藏空虚,一有战事,则纸币不能流通,商贾为之远引,厘市萧条,盖藏告匮,其困乏可立而等也。
"而"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
……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该报道表明A.中国近代化成效显著B.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C.营造维新变法的氛围D.对日本缺乏全面认知5.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某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重大事件,搜集到以下图片,据此可知A.地主阶级主动融入世界B.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以图富强C.传统华夷观念彻底打破D.地主阶级被动学习挽救危机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在1965年至1980年,苏联军费开支占其国民收入的比重高达19%一23%。
【高考模拟】2019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月) 历史(word版有答案)
2019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
这表明当时A.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B.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C.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D.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2.《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
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A.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B.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C.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D.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3.罗仲辉《印刷史话》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
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C.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4.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明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
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
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据此可知A.古代史料中关于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B.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C.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D.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5.《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
2019届山西省晋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
晋城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文科综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井田制度的瓦解B. 小农经济的形成C. 劳动人口的增长D. 耕种技术的进步【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等信息可知,由休耕恢复土地肥力,到连种不需要恢复土地肥力,可知耕种技术的进步,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耕种制度,与土地制度无关,A错误;材料与经营模式无关,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劳动力人口的增长,C错误。
2.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
董仲舒的这种思想A. 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 适应了汉朝“大一统”政治需求C. 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 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B 正确;古代民本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A 错误;据材料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董仲舒不是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而是强调要突破其局限,C 错误;董仲舒的思想仍是为统治者提供借鉴,D 错误。
3.宋代路级(地方行政级别)诸司并立、互不统属、各司其职,一路之内分设四司,分别收州县兵、刑、政、财权力。
2019届全国高考高三历史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6(解析版)
2019届全国高考高三历史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6(解析版)1、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
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
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
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C.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2、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以江、淮、两浙路稍旱即水田不登,乃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
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运用的方法是()A.尊重客观规律B.引进良种C.提高地力D.精耕细作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
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井田制的瓦解C.冶铁技术的进步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4、汉代桓宽在《盐铁论•水旱》中记载,手工商业者“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
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
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
或时贳民,不弃作业”。
材料反映出当时A.经济结构单一 B.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经营C.城乡一体以农村经济为主导 D.未形成相对独立的手工业、商业体系5、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
这说明( )A.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B.明清官窑的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官窑瓷器工艺制作水平越来越高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6、《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
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私营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7、《国语晋语》说,西周实行“工食于官”的制度。
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B.手工业被官府垄断和控制C.家庭手工业成为主要形式D.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8、“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2019届山东邹城一中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山东邹城一中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选择题1. 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新全球史》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自曹魏开始实行至唐朝废止B •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C •平均分配了全国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D •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2.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
这表明作者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理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B、理学存在进步之处,具有一定科学性C、理学推动了四大发明及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D、理学使儒家伦理得到强化3. 明仁宗时,科举考试出现分南北卷现象。
仁宗说:“科举取士,须南北兼顾。
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
比累科取士,北方仅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由此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 •分地录取利于政权安稳B •品德修养显得更为重要C •科举取士应该公道第一D •明朝都城已经迁往北方4. 清代规定:“不得官于其乡五百里以内”(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A •强化君主专制B •加强中央集权C .杜绝地方割据防止吏治腐败5. 西塞罗认为: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下列与这一原理相符的是()A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 、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C 、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D 、“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5(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l.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一国(诸侯)一天下的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
这反映了 (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2.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
管子认为:人君应“视国美(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
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
”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灾渗之乡,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做人村闯”。
他们共同强调( )A.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 B.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C.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 D.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3.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
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
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加强化 B.宋代理学的影响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4.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
其共同原因是( )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5.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
这反映了()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6.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最主要的政治特征就是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并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向社会大众普及。
对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中华民族此时更加深重的灾难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B.“一系列运动”包括有抵制外货,收回利权的反帝爱国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其普及的结果D.民族意识的普及与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7.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派”。
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显然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狂信派”的是 ( )A.“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不外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B.“隐忍自胜,徐图自强”C.“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上都不如人。
”D.“立国之道当以礼义人心为本,未有专恃术数而能超衰振弱者”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
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B.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9.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
”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 )A.仍是以神为中心B.并不对反基督教,仍信仰宗教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10.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做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
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 ( )A. 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C.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11.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戴维·弗罗姆金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指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
美国独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人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
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政治行为的根源是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B.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C.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D.各国不同的政治理想体现出地界政治发展的多样性12A. 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C.劳动工具革新改变经济调控机制 D.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13.1990年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苏共领导层内的斗争不断加剧,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入半瘫痪状态。
这说明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未触及斯大林模式 B.思想僵化引发社会各种矛盾C.政治改革偏离方向导致政局失控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出师不利14.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15.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为了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都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
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弱化 B.领土疆域和城市人口的缩减C.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 D.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16.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
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
”这表明( )A.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C.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17.1907年荷兰议会通过《归化法》,规定自1908年起,所有出生于爪哇的华侨,不问其现居该地或已返回中国,均为荷兰国民。
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这一举措表明 ( )A.传统宗法观念成为立法的重要依据 B.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逐步增强C.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逐渐形成 D.清政府注重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18.托克维尔认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
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符合这一说法的革命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中国辛亥革命19.1215年6月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国王不得随意征税并要确立相关法定程序;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或没收其财产。
这反映了《大宪章》 ( )A.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B.保护了公民的基本人权C.取消了国王的征税权 D.奠定了英国宪政的基础20.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
1582年他来到澳门,通过“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宣称“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
”以上可以看出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主要特点是 ( )A.将天主教教义和中国儒家经典融合起来B.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习俗C.将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作为传教的敲门砖D.背离了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精神2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
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下列所述属于挑战范畴的是( )A.原始社会先民以刀耕火种进行集体劳动B.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C.岛屿港湾众多有利于希腊创造城邦文明D.两极格局背景下中国建设采取苏联模式22.《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
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
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
这项措施的目的是 ( ) A.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 B.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C.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 D.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23.1961年铁托在一次会议上发言:“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条艰苦的道路 ( )A. 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B.形成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C.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支持援助D.冲击了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24.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
”材料认为 ( )A. 欧盟体现了统一性和多样性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材料二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
(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