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1)综合练习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民法学(1) 易考通习题册

民法学(1)  易考通习题册

民法(2)综合练习题

(第一次修订)

艾奇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一、单项选择题

1.2001年4月1日,范某从曹某处借款2万元,双方没有约定还款期。2003年3月日,曹某通知范某还款,并留给其10天准备时间。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 )

A.若曹某于2003年4月1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

B.若曹某于2005年4月1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C.若曹某于2005年4月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裁定驳回其起诉

D.若曹某于2005年4月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2.2009年3月日某甲与其即将参加高考的侄子乙约定,如果乙考上重点大学,就为其提供2万元

供其假期旅游。该行为属于( A )

A.附停止条件的法律行为

B.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

C.单方法律行为

D.双务法律行为

3.2010年5月,甲在网吧捡到一个手机,拿回寝室后告诉乙该手机是自己捡的。第二天该手机被乙抢夺,甲多次索要,未果,遂向法院起诉。法院对甲的诉讼请求( B )

A.不予支持,因为该手机不属于甲所有

B.应予支持,因为甲的占有受法律保护

C.不予支持,因为甲不是合法占有

D.应予支持,因为甲基于先占取得了手机的所有权

4.按民事权利效力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区分为( B )

A.原权和救济权

B.相对权和绝对权

C.主权利和从权利

D.请求权和抗辩权

5.按照《民法通则》的要求,个人合伙成立的基础是( D )

A.合伙人出资

B.合伙协议

C.书面合伙协议和法定登记程序

D.合伙字号

6.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转移的起算( D )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民法学(55)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民法是调幣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木法的地位。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Z间在平等口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冃的而达成的联

合。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4、吋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杲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

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

1、民法典

2、公平诚实信用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

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4、平等5、监护人

6、清算

清算范围外的7、重大谋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书而口头

书面形式书面形式

9、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

1、A、C

2、A

3、A

4、B

5、A、B、C

6、

B、C 7、D

8 、A、B、D

四、问答题:

1、答:⑴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⑵意思表示真实;⑶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不

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⑷符合法定形式。

2、答:⑴民事权利能力仅是一种资格,是法律赋了民事主体亨有的获収实际利益的可

能性。这种资格是民事主体不论是否实际参加民事法律关系都普遍享有的。民事权利

则是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所实际享有的利益,它必须通过实际的行为才

能创设或取得;⑵民事权利能力示享受权利的资格和承担义务的资格的统一。而民事权

(完整word)民法学教案

(完整word)民法学教案

民法学教案

第一章民法及其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重点掌握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调整方法、我国民法的各项基本原则;深刻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了解我国民法的性质、表现形式及其效力范围。掌握私法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民法的性质及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计划教学时数】1学时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与性质

一、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

民法概念的起源

一.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

1.民法概念的起源:民法的概念起源于古罗马。

罗马法分为市民法与万民法。

罗马法的市民法—-——调整罗马市民之间关系的法律;类似于今日的内国法。

罗马法的万民法--—-调整罗马市民与异邦人之间、异邦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法律。类似于今日的涉外法。比起市民法,万民法实际更具有今日民法的特点,已经有了今日民法概念的雏形。

现代民法的概念:

现代民法的概念形成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但国际社会尚无同一的、公认的定义。

中国民法的定义: 民法通则第二条-———调整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广义民法,狭义民法

2.广义民法的概念: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统称民法。包括民事普通法与民事特别法。

3.狭义民法的概念:除商法以外的民法典、其他民法规范。

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与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1.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所有调整平等主体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法规范的总称——包括:民法典、民事单行法、民事特别法、其他法律规范中涉及的民法.

2.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即民法典。民法典指以一定体例编撰、以法典方式命名的民法典.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民法学(1)》题库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民法上的死亡分为生理死亡和

2.《民法通则》规定,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应当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或返还第三人。

3.担保物权主要包括:抵押权、质权和权。

4.我国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转移或房屋现状变更时,须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办理所有权转移或房屋现状手续。

5.民事主体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叫做。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宣告死亡的第一顺序利害关系人是( )。

A.配偶

B.父母、子女

C.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D.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有权依法有偿转让自己名称的社会组织是( )。

A.企业法人 B.国家机关法人

C.事业单位法人 D.社会团体法人

3.北京机车车辆厂的法定代表人是该厂的( )。

A.党委书记 B.厂长

C.工会主席 D.副厂长

4.某甲生前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给希望工程,该项民事法律行为属于( )。

《民法学》教案

《民法学》教案

《民法学》

教案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民法的沿革

(一)民法之语源和起源

(二)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

(三)中国民法之演变

三、民法的分类

(一)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

(二)成文民法与不成文民法

(三)普通民法与特别民法

第二节民法的性质

一、民法为市民法

当出现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元后,形成了对市民和公民的不同的法律要求。为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对人性的关怀需要,将对市民社会中有关利益分配和保护的任务主要赋予民法调整。此为民法之本质。

二、民法为私法

在市民社会中,平等主体间所产生利益多为私的利益,其纷繁复杂、千变万化,且带有私密性,国家无法也不能一一规范,由当事人自由意志决定是其必然选择。

三、民法为权利法

私的利益以法律术语表达即为权利。民法的重要内容就是规定和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利,并以授权性规范的形式鼓励和引导民事主体积极进行活动,以实现对人权保护的最终目的。

第三节民法的渊源

一、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

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和规章

三、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决议、命令、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法规

四、最高国家司法机关指导性的指示和司法解释

五、国家认可的习惯

第四节民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一)学说

1、一定范围说

2、商品关系说

3、公民说

4、平等关系说

(二)民法调整对象的范围

1、财产关系

(1)财产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2)财产关系的范围包括财产所有和流转关系

2、人身关系

(1)人身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2)人身关系的范围包括人格和身份关系

国开(电大)民法学行考1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民法学行考1试题及答案

国开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

民法学(1)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民法

是调节、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参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联营

是公司之间、公司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本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到的联合。

3.宜告失踪

是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布其失踪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法律制度。

4.时效

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期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

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它是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代理方式。

二、填空

1. 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2. 《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 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主体、客体和内容。

4.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 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畴外的活动。

7.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 《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 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三、选择题

1. 民法通则规定期限民事行为能力是指(AC)。

答案: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民法学(1)》网课测试题答案1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民法学(1)》网课测试题答案1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民法学(1)》网课测试

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A.个人意愿

B.民事权利

C.优势地位

D.合同自由

2.根据物是否具有相互替代性,可将其区分为()。

A.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

B.主物和从物

C.特定物和种类物

D.可分物和不可分物

3.合伙企业解散后,原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不再承担连带责任。()

A.对

B.错

4.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A.对

B.错

5.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自然人为失踪人,该自然人必须下落不明满()。

A.一年

B.二年

C.四年

D.五年

6.联营(名词解释)

7.下列关于诉讼时效说法正确的有()。

A.诉讼时效以权利人不行使法定权利的事实状态的存在为前提

B.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

C.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

D.诉讼时效由法律直接规定

8.绝对关系(名词解释)

9.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A.自愿

B.合法

C.等价有偿

D.诚实信用

10.杜某8岁的儿子在校上学期间,因与同学发生口角将潘某打伤,花去医药费近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关于潘某损失的承担,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杜某承担,如果学校有过错,学校应负连带责任

B.杜某承担,如果学校有过错,学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C.学校承担,如果杜某有过错,杜某应负连带责任

D.学校承担,如果杜某有过错,杜某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综合课-民法学-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综合课-民法学-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综合课-民法学-1

(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民法通则对于法人的本质采用的学说是______。

A.法人拟制说B.目的财产说

C.受益主体说D.法人实在说

SSS_SIMPLE_SIN

A B C D

分值: 1

答案:D

[解析] 关于法人的本质,主要有拟制说、否定说和实在说三种理论,其中,否定说又有目的财产说、受益主体说和管理财产说三种。我国民法通则以法人实在说为基础,认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侵权责任能力的组织体。故选D项。

2.

依据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______。

A.主行为和从行为B.有因行为和无因性为

C.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D.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

SSS_SIMPLE_SIN

A B C D

分值: 1

答案:C

[解析] 依据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负担行为,是指以发生债权债务为其效力的行为,亦称债权行为或债务行为。处分行为,是指直接发生、变更、消灭物权或准物权的行为。这一分类是以承认德国民法上的物权行为为前提的。例如,甲、乙之间订立了一份买卖服装的合同,则该合同即为负担行为,后甲交付服装给乙的行为以及乙交付货款给甲的行为就是处分行为。一般而言,负担行为主要导致请求权的产生,而处分行为则导致所有权的转移或消灭。故选C项。

3.

我国在基于法律行为引发的物权变动上采取的立法模式是______。

A.债权意思主义

B.物权形式主义

C.债权形式主义

D.以债权形式主义为原则,以债权意思主义为例外

SSS_SIMPLE_SIN

民法学1复习资料

民法学1复习资料

民法学1复习资料

民法学1复习资料

填空

1.民法一词来源于(罗马法的市民法)。

恩格斯曾经指出民法准则中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不公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体系的确立,而且使我国民事经济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包括(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4.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6.民法通则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7.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民事主体必须遵守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是我国法律对民事活动的最基本的要求.

8.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政策)

9.根据民法调整的对象,可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10.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

11.根据客观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可以分(事件)(行为)两大类.

1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应为(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

13.在民法上根据民事权利的保护措施性质,可以分为(自我保护)(国家保护)两种.

14.当事人提起的民事诉讼请求有三类(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形成

之诉)

15.死亡是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终止的唯一法定利益.

16.在民法上,死亡分为(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

民法学(1)综合练习

民法学(1)综合练习

民法学(1)综合练习

民法学(1)综合练习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马晓燕

一、名词解释

1.民法学

2.民法

3.人格关系

4.身份关系

5.平等原则

6.公平原则

7.自愿原则

8.民事法律关系

9.民事主体10.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11.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12.民事权利13.民事义务14.公民15.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16.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17.监护18.住所19.宣告失踪20.宣告死亡21.个人合伙22.法人23.联营24.物25.不动产26.民事法律行为27.要式法律行为28.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29.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30.无效民事行为3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32.无效民事行为33.代理34.法定代理35.无权代理36.表见代理37.期限38.时效39.诉讼时效的中止40.诉讼时效的中断41.善意占有42.恶意占有43.原始取得44.传来取得45.共有

46.共同共有47.按份共有48.相邻关系49.国有土地使用权

二、填空题

1.民法是调整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关系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我国民法只是调整的财产关系;即发生在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

3.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包括关系和关系。

4.人身关系包括关系和关系两类。

5.根据《民事通则》的规定,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原则。

6.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又称为救济;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又

称为救济。

7.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主要有:(1)之诉;(2)之诉;(3)之诉。

民法学详细教案

民法学详细教案

民法学详细教案

第一编民法总论

第一章民法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对民法总体概貌的阐述。学习本章要掌握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性质、基本原则、渊源、效力;了解民法的不同含义、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民法基本原则的表现,民法的任务。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

一、民法的概况

(一)民法的涵义

民法是人们私人生活的基本准则之一,其内容十分宽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我们从一出生,就和父母之间形成了父母子女关系,就享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利;我们到商店去购物,就与商店形成了买卖关系;我们完成了一项发明、出版了一本著作,就形成了知识产权关系;某个自然人去世,就在其特定的范围的亲属间形成了财产继承关系。可见,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民法已深深地介入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

民法也是调整商品经济的法律,商品经济在法律上的反映主要是民法。从民法的发展轨迹看,它总是与一定的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商品经济发达,民法就发展;反之,民法则衰落。关于这一点,我国著名民法学家佟柔先生早就指出:“民法部门,无论从传统意义上或是从现代意义上说,都是与一定的商品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商品交换的实现,必须要求交换者具有独立人格权、财产自主权以及与这两种权利相适应的合同自由权。商品关系的内在要求也必然要表现为民法上的民事主体、所有权、债和合

同这三位一体的制度。……民法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的商品经济服务的。……民法的发展和演进的历史向我们启示,在存在着商品生产、交换的社会,就需要制定与该社会商品关系本质特征相适应的法律,这种法律就是民法。”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民法学一》课程教案

《民法学一》课程教案

《民法学一》课程教案(Civil LawⅠ)

编制单位:法学院

编写人:谈咏梅

审核人:罗欢平

编制时间:2011年7月10日

一、课程信息

本课程3学分、42学时,适用于法学、法务会计、法务金融专业本科生,即2011级法学1-12班。

二、教学设计

实现教学目的及要求的教学方式:《民法学一》是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民法学的基础课和入门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民事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素、民事主体的种类与其基本内容,民事法律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代理、诉讼时效与权利的行使,并能够初步运用民法学理论知识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真实案件进行法律分析。由于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因此,本课程既要让学生理解民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对民法学的学习兴趣,所以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习题课、案例讨论课和文献阅读,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民法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民法的理论与实务问题。

评估方式: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课堂听课评估;课后辅导、作业评估;学生课程学习参与度评估等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有: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要素和分类;民事权利及其分类;自然人、法人及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民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要件;无效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情形及其法律后果;代理的种类及无权代理;诉讼时效的种类、中止、中断和延长问题等。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主要有: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区别与联系;诚信原则的确立及面临的问题;民事权利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自然人与法人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区别;宣告死亡与自然死亡的法律后果;对胎儿权利的保护;无效的民事行为及其后果;表见代理及条件;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等。

民法学(1)作业参考答案

民法学(1)作业参考答案

民法学(1)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民法

P、4

2.联营

P、76

3.宣告火踪

P、48

4.时效

P、117

5.法定代理

P 、107.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P、3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P、16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一主体、客体、内容。P、25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P、36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P、44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P74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P102---103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

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P、108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A、、C)。P、41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A)。P、48

A.二年B.四年c.五年

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p、82

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

最新XXX《民法学(1)》题库及答案

最新XXX《民法学(1)》题库及答案

最新XXX《民法学(1)》题库及答案

最新XXX《民法学(1)》题库及答案已经汇总完毕,每年都会进行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作业和考试都非常重要,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在做考题时,可以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将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入到查找内容框内,就可以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胎儿出生被视为死体,因此保留的遗产份额继承方式是法定继承。

2.个人合伙成立的基础是合伙协议。

3.根据我国民法规定,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就应当承担法律后果。

4.物品是否需要依赖其他物品才能存在,可以将其分为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

5.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可以依法并经法定程序限制。

案例分析题:

1.如果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那

么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一年。

2.如果一个人请求另一个人帮助救人并同意付钱,那么这

个行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3.公民的住所是指其经常居住地。

4.向人民法院请求民事权利保护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5.如果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那么财产所

有权转移的起算时间是从财产实际交付时起。

诉讼类型题:

1.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权利是否存在的诉讼是确认之诉。

2.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可以分为既得

权和期待权。

3.在对外关系上,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全体合伙人对合伙

债务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4.法人机关成员在执行职务中的行为所造成的违约和侵权损害,应承担责任的主体是法人机关成员。

5.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1.我国法律规定,胎儿出生是死体的,保留的遗产份额继承方式是法定继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法学(1)综合练习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马晓燕

一、名词解释

1.民法学

2.民法

3.人格关系

4.身份关系

5.平等原则

6.公平原则

7.自愿原则

8.民事法律关系

9.民事主体10.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11.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12.民事权利13.民事义务14.公民15.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16.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17.监护18.住所19.宣告失踪20.宣告死亡21.个人合伙22.法人23.联营24.物25.不动产26.民事法律行为27.要式法律行为28.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29.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30.无效民事行为3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32.无效民事行为33.代理34.法定代理35.无权代理36.表见代理37.期限38.时效39.诉讼时效的中止40.诉讼时效的中断41.善意占有42.恶意占有43.原始取得44.传来取得45.共有46.共同共有

47.按份共有48.相邻关系49.国有土地使用权

二、填空题

1.民法是调整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关系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我国民法只是调整的财产关系;即发生在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

3.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包括关系和关系。

4.人身关系包括关系和关系两类。

5.根据《民事通则》的规定,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原则。

6.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又称为救济;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又称为救济。

7.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主要有:(1)之诉;(2)之诉;(3)之诉。

8.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

9.我国民法确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10.是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终止的唯一法定事由。

11.在民法上死亡分为和。

1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以其意思能力为基础的,而一定的和正常的是具有意思能力的标志。

13.我国《民法通则》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三类:(1)_______;(2)_______;(3)_______。

14.《民法通则》规定,以上不满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5.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代理,或者征得他的的同意。

16.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17.根据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代理可相应分为、、三类。

18.《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19.《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形式,也可以用形式。法律规定用的,应当用。

20.委托书授权不明的,承担民事责任,负连带责任。

21.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没有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他人的除外。

22.《民法通则》规定,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的,应承担民事责任。

23.民法上的期限,包括和。

24.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时效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6.《民法通则》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_______,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27.诉讼时效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8.《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9.我国法律规定,技术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期间为_______。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货物买卖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31.《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或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_______之日起超过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32.财产所有权形式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形式。

33.共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_______和_______。

34.在我国,共同共有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_______和_______。

35.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或者。

36.《民法通则》规定,共有人出售其份额,“其他共有人在条件下,有的权利”。

37.共同共有人对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38.夫妻在期间所得的财产归所有,双方的除外。

39.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_______。

40.对共有财产的分割可以采取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没有达成协议的,“应当根据原则处理,并且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适当照顾共有人、的实际需要等情况。”

三、选择题(含多项选择)

1.形式上的民法是指()。

A.民事法律规范

B.民法典

C.《民法通则》

D.广义的民法

2.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

A.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B.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C.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D.全部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3.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可以分为()。

A.主权利与从权利

B.既得权与期待权

C.财产权与人身权

D.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

4.属于绝对法律关系的有()。

A.物权关系

B.人身权关系

C.债权关系

D.知识产权关系

5.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A.主体

B.客体

C.意愿

D.内容

6.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应为()。

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人身利益

7.作为法律事实的行为,可以分为()。

A.一般行为

B.事实行为

C.民事行为

D.行政或司法行为

8.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始于出生,终止于死亡

B.始于10周岁,终止于死亡

C.始于16周岁,终止于死亡

D.始于18周岁,终止于死亡

9.《民法通则》规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要求应为()。

A.16以上

B.16周岁以上

C.18以上

D.18周岁以上

10.()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A.10周岁以上

B.12周岁以上

C.14周岁以上

D.16周岁以上

11.()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A.不满7周岁

B.不满10周岁

C.不满12周岁

D.不满14周岁

12.监护关系的设立依法()。

A.应附带某些条件

B.可以附带任何条件

C.不应附带某些条件

D.不应附带任何条件

13.如果公民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申请宣告其失踪的法定期间应自()起计算。

A.失踪人最后离开住所之日

B.失踪人最后离开居住之日

C.公民音讯消失之次日

D.战争结束之日

14.(),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