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hap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形成。
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割地:①英国《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多;体现清政府完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①洪秀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②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③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①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③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单选]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2、[单选]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盛转衰。
3、[多选]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的演变1、[单选]1842年,中英间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2、[单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毁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3、[单选]1894年11月,日军制造的连续4天大屠杀,造成30万中国居民死亡的旅顺大屠杀惨案。
4、[单选]1900年,俄国军队侵入中国东北,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5、[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
6、[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陆路商埠是伊犁和喀什噶尔。
7、[单选]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8、[多选]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受到破坏,规定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1)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2)1844年《望厦条约》9、[多选]控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手段有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资本输出。
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单选]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单选]1841年战死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是关天培。
3、[单选]1842年,在镇江战场战死的满族副都统是海龄。
4、[单选]中法战争期间,老将冯子材率领清军和民众取得“镇直关大捷”。
5、[单选]甲午战争中,战死于平壤的清军将领是左宝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变革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变革,以及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一、鸦片战争和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交汇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鸦片战争的发生,揭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新篇章,中国社会和政治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份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尊严遭到了严重损害。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二、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重要革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深刻变革,也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洪秀全提出了“拜上帝教”、“平均地权”、“男女平等”等一系列革命纲领,这些纲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虽然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它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
戊戌变法是中国晚清政府在面对外敌入侵和国内民变的压力下,试图进行的一次政治改革。
戊戌变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交汇点,也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推行宪政、设立议会、设立学堂等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
戊戌变法的实施虽然受到了保守势力的阻挠和反对,但它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简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部分单项选择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2.资本一帝国主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D) D强迫中国成为其附属国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 A.第一次鸦片战争4.以下条约中.中国赔款最多的是(D) .D《辛丑条约》5.第一个规定列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B)B《五口通商章程》6.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C)C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7.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B B.工业革命的发生8.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D) D.军事侵略9.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江宁条约》10.清政府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的条约是(D) D。
《马关条约》11. 1894年11月.日军在中国制造了(A) A.旅顺大屠杀惨案12.圆明园被烧毁于(B)B第二次鸦片战争13.将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具体税率.用中英协定方式固定下来的条约是(B)B《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14.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开始发生逆转.由出超转为人超的年份是(c) C.1876年15.资本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是在(C) C.《马关条约》签订以后16列强在华设立的第一家银行是(A)A英国东方银行17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B)B农民阶级18.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产生在(B)B.外国资本经营的近代工商业中19.近代中国社会最革命的阶级是(A)A.工人阶级20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C)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是(D)D.既相区别.又相联系2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23. 1889年在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B)B.美国24.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其根本原因是(C)C.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25.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A.社会制度的腐败26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作是(C)C海国图志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7.太平天国提出的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是( D)D.《资政新篇》2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和建设方案是(B)B.《资政新篇》.29.《资政新篇》的性质是( B)B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30.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D)D.天京事变31.天京事变中.率部出走后败亡的将领是©C.石达开3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A.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33.太平天国封王建制的地方是©C.永安341851—1853年.仅仅经过两年的战斗.太平军就席卷6省.取得伟大的胜利.这是因为(D)D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的争议战争35.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鼎盛时期是在©C.1856年36.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场农民战争特点的是(B)B.《天朝田亩制度》37.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A.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38.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是(C)C.奕訢39.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D)D.冯桂芬40.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举办洋务.其着手点是(A)A.近代军用工业41洋务派举办近代军事工业的首要目的是(B)B镇压太平天国起义42.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是©C.江南制造总局43洋务派所创立的民用企业多数所采取的方式是(B)B官督商办44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的性质是(A)A资本主义性质45.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 DD.北洋水师46.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启者是(B)B.洋务派47.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8.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A.北洋海军全军覆没49.以下属于严复翻译的著作是( C)C.《天演论》50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D)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溪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51.《天朝田亩制度》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B)B.农民土地问题第三章辛亥革命52.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历史事件是(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53清末保路运动是(A)A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运动54.武昌起义爆发的时间是(B)B.1911年10月10日55.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时间是(C)C.1912年2月12日56.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是(A)A.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5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C)C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58.下列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是(D)D.设立考试院.行使对官员的考核录用59.辛亥革命的性质是(B)B.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60.辛亥革命后.窃夺革命果实的是©C.袁世凯61清末新政开始的时间是(A)A1901年62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骨干力量是(C)C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63.邹容的《革命军》(B)B.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64.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近现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历经了多个外敌入侵和内部政治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探讨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
一、政治1. 鸦片战争:战争胜利的西方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一条约奠定了外交不平等的基础。
2.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清朝政治疲弱的表现之一。
该运动的失败使清政府得以恢复统治。
3.戊戌变法:康有为等人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提出变法方案,试图推动清政府进行改革。
但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被杀,慈禧太后掌握了权力。
4.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团体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了民国政府。
但民国政府成立后政治动荡不断,多次政变和战争使国家局势更加动荡。
5. 北伐战争:1926年至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共合作推进了多次北伐战争,最后推翻了国民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经济1. 第一次鸦片战争:该战争导致清政府开放五个口岸,使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贸易。
2.甲午战争: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被日本击败,对日本进行赔偿,明显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3. 北洋政府成立:1927年,蒋介石成立了北洋政府,在经济和贸易方面进行改革和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4. 抗日战争:日本侵略中国,在该战争中中国全民抵抗,动员了国内所有资源和人力,使中国的经济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5. 社会主义改革:中国共产党掌权后,对中国的经济和工业进行了计划经济的改革,实现了国营经济的优势发展。
三、文化1.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提出了科学与民主的口号,反对封建文化,开启了现代文化的大门。
2. 百花齐放: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政策给了文化界一定的自由,但政策后来被滥用,加强了中央的文化控制。
3. 文化大革命: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游行、打砸抢、斗争、批斗以及文化和艺术的大面积打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间概念的划分,如下: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社会(1949——至今)注: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是一个过渡社会,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式。
第一篇: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第一章: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中国(1)、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绝对优势的地位。
(2)、政治: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
其社会结构特点: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其核心是宗法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3)、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专制。
世界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冲破中世纪神学蒙昧主义的精神束缚,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鸦片战争——近代史的起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特点:(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操纵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的基础解体,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
(4)、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中国社会不统一。
(6)、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1)、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2)、新兴的被压迫阶级工人阶级出现。
中国的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五四运动前达到200万人。
中国近代史纲要-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总结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总结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业。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生产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具有妥协性。
生长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希望改变为使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
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既不敢也无力推动社会变革。
)中国近代史纲要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队鸦片战争。
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842年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之后又签订了《虎门条约》,《望夏条约》,《黄埔条约》。
这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在中国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着显然的优势。
这样,中国的经济既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发生根本变化,1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2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完整版笔记(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笔记(完整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单选](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多选](2)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②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④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多选、简答](3)清朝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①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
②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③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
④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
⑤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2.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单选](1)鸦片战争前,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通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单选](2)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实行殖民扩张。
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的演变[多选、简答、论述]1.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从1840年起,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动一系列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主要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主要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政治控制主要表现为:控制中国内政,操纵中国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以及勾结清政府、镇压人民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主要表现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输出资本,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主要表现为: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侵略,鼓吹侵略有功和“种族优劣论”,为侵略战争制造舆论。
2.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单选](1)从1840年鸦片战争及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开始,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之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特别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学习和理解的重要知识。
以下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的概述。
一、历史背景中国近现代史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
在这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经济繁荣,文化灿烂。
但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破坏。
二、屈辱与抗争在1840年至1919年期间,中国经历了多次屈辱的战争和条约的签订。
这些条约包括《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
这些条约不仅割让了中国的领土,还使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地位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抵抗。
在屈辱与压迫中,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这些抗争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
这些抗争虽然失败了,但它们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决心。
三、救亡图存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动荡,中国人开始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如孙中山、梁启超、李大钊等。
他们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如改良、革命、民主等。
这些方案虽然各有优劣,但它们都代表了中国人对国家未来的探索。
四、革命与建设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中国人终于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成功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
然而,辛亥革命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
这些事件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逐渐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束缚。
五、总结与启示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充满屈辱与抗争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中,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挫折,但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
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其中站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一般来说,当资本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能够暂时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外国侵略。
这是,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资本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共同压迫中国人民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社会性质: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在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国商品在中国大量倾销。
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为了使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为了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清末辛亥革命为起点,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终点,涵盖了中国历史上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
本文将从清朝末年的社会动荡、近代化思潮的兴起、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反抗,到辛亥革命、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崛起,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解放战争的影响,总结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节点与发展方向。
清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在19世纪末,清朝逐渐走向衰败,经济落后、社会不稳定、民族关系紧张等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以及义和团的活动,都是对清朝统治的挑战。
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并通过不平等条约剥夺中国的主权。
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动荡不断升级,清朝统治逐渐失去了民心。
近代化思潮的兴起在晚清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担心国家的未来,并积极研究西方文化与科学技术。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变法维新”,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方案。
他们旨在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教育体系和经济模式,以期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报刊——《时务报》,它成为近现代化思潮的重要载体。
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反抗由于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中国遭到了英、法、德、俄等列强的入侵和控制。
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八国联军入侵成为中国国家尊严的重大挑战。
这些侵略引发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催生了一系列的抵抗运动。
义和团运动和庚子拳乱的爆发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侵略的决心。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帝制的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孙中山被尊奉为革命的功臣,他提出“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包括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共和化的新时代,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崛起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两党的兴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民党是辛亥革命后的主要执政党,领导了中国政治的大部分时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美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160多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
教材的第一至第三章,主要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这是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酝酿、准备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同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新兴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先后对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但是都失败了。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指导思想。
第二个历史阶段。
教材的第四至第七章,主要讲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这是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这30年又分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国民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至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夕)、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和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924年1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共同推动国民革命新高潮的到来,从广东出发的北伐战争顺利推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纲要图解
中国近代史知识纲要中国近代史解读二、基本线索:1、中国近代史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相勾结,把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抗争史。
3、中国近代史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三、基本知识点:1、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新中国成立前)。
2、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近代统治中国的政权:晚清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4、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5、近代中国人民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建。
即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四、重大历史事件:1、旧民主主义时期:1840年——1919年五四运动。
列强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人民的抗争:清朝爱国将领: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近代化的探索:(1)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2)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3)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4)先进的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1919年5月——1937年7月①中共诞生和国民革命时期:1919年5月——1927年7月。
五四运动:1919年5月,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共一大:1921年7月,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初——1927年7月,国共两党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黄埔军校: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1.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1851年1月—1864年7月)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3.戊戌变法(1895年5月—1898年9月)4.义和团运动(1899年—1901年9月)5.辛亥革命(1894年11月——1912年4月)6.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1915年——1921年)7.工人运动(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香港海员罢工到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和农民工作8.国共合作大革命(1925年——1927年)9.土地革命(1927年——1937年)10.抗日战争(1931年——1945年)11解放战争(1945年——1949年)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1.经济特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基本的生产结构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
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结合在一起。
2.政治的基本特征: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结构的特点: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4.思想文化体系以儒家为核心,儒家与道教、佛教相互吸收。
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和形成。
(一)概念:一种社会发展形态——特殊的,过渡性的1.半殖民地:从政治上概括,是封建国家遭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而形成的政权的性质,形式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实质上丧失独立,由西方列强实行间接统治。
2.半封建:从经济上概括,是封建国家遭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形成的社会经济形太。
表面上,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又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方式。
(二)概念的形成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做了系统的,科学的论证,标志其概念的正式形成。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1.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命运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知识点: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发生在1839年至1842年。
它标志着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中国输掉了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引发了对国家命运和现代化的反思。
2.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起重大农民起义。
它由洪秀全领导,于1850年爆发,持续了十多年。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封建统治体制造成了严重冲击,同时也揭示了中国社会矛盾的深入。
3. 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改革尝试。
变法目的在于推动政治、军事、教育、财政等方面的现代化。
然而,由于改革过程中遭到保守派势力的反对,戊戌变法未能取得成功。
随后,义和团运动爆发,以排外主义和反西方为主要特征,对外国世界产生了极大威胁。
4. 辛亥革命及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革命,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次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史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孙中山成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
5. 北洋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北洋政府是辛亥革命后的临时政府,领导者是袁世凯。
然而,北洋政府的统治并不稳定,在袁世凯死后陷入了各种冲突和动乱。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这一时期崛起,成立于1921年,为中国近代史带来了重要的变革力量。
6.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中共与国共两党在1937年开始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抗日游击战争,并成功开辟了抗日战场,对日本侵华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7. 中国内战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内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冲突。
这场战争始于国共合作的瓦解,最终1949年以共产党的胜利告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40—1688年的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 命),标志着世界历史 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权利法案》的通过
21
18世纪
帝国王权制度的顶峰 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
康乾盛世
中西 国方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农本经济 中国
英国工业革命
西方
22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人民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独立宣言》。
23
法国资产阶级 革命(1789——1794)
◇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权利方面是平等的, 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
24
19世纪
清朝统 治衰落
手工作业
资本主义 制度进一 步确立
工业革 命的全 面展开
中国
西方
25
《16-19世纪中西之比较》
5
崛起与衰落
6
从十六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在资本主义的道
路上迅速崛起,中国则在封建主义的泥潭中 走向衰落
7
随后法国、英国等相继加入东方殖民的行列,英国通过 海外殖民和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工厂,建立了“日不落帝 国”。19世纪末的时侯,它的殖民地遍及所有的大陆,总面 积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3亿多的人口。就是在这 种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中,中国也进入了英国的视线,中 西之间的对话真正开始了。
8
1.相互隔绝和互不了解的中国和西方
长期以来,中华文 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 发展的,并以其优越 性,向外输出,在东 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 为中心的汉文化圈。
9
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
史》:“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保持了一 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
10
四大发明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第一
篇第三章“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蒸汽电、机 械的和化学的因素)”中, 对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 有过一段生动的描述:
11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 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
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
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讲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与西方
主讲:陈福月
课程导入
大国外交 战狼 红海行动
2
课程前测
思考:
一百年多年前的 中国与世界的格局到底是 怎么样的。
3
学习目标
能够阐明16-19世纪中西方之间的差别
4
交互式学习
请同学们说出在你心中一百多年前的中国 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呢?
时间 中国 西方
巩固皇权、重农抑商 确立王权、重商主义 十六世纪 禁海政策、文艺启蒙 拓海政策、文艺复兴
十七世纪 农民起义、清朝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
帝国王权制度的顶峰: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美国独立战争、 十八世纪 康乾盛世;农本经济 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 清专制统治衰落 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十九世纪 白莲教起义 法兰西第一帝国 维持手工作业 西方工业革命全面展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427页。
12
一方面,中华民族有过汉唐盛世(公元2—8世纪) 的辉煌和荣耀,有过唐宋时代(7—12世纪)科技的大 发展。
13
“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 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 ——韦尔斯《世界史纲》
27
14
清 朝 全 盛 时 期 疆 域 图
15
另一方面,中国也经历了进入明清后,特别是进入
清中期(乾隆年代)后的逐步衰落、贫弱和腐朽。
16
二、《16-19世纪中西之比较》
17
16世纪
巩固皇权
确立王权
重农抑商
文艺启蒙
禁海政策
重商主义
文艺复兴
拓海政策
中国
西方
18
17世纪
农民起义
清朝建立
资处于专制时代,但是
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区别。十七世纪中西之间已
经有了社会制度上的优劣之分。进入十八世纪,中国的农本 经济和英国的工业革命相比,显示出差距在逐步拉大。进入 十九世纪后,中国和西方相比已经完全处于下风。这就是鸦 片战争前夕中国与西方交锋前的历史现实。
君主立 宪制
中国
西方
19
◇16世纪中叶,尼德兰城乡资本主
义有了相当发展,但受到宗主国西班牙
专制主义及其支柱天主教会的严重阻碍。 尼德兰人开始为推翻西班牙的统治而斗 争,史称“尼德兰革命”。1581年建立 了荷兰共和国(因荷兰省在联省中的地 位最重要),1609年西班牙实际上承认 了荷兰的独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