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勇于担当与勇往直前精神
培养小学生的勇于担当与勇往直前精神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其所接受的教育对于塑造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培养小学生的勇于担当与勇往直前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这能够帮助孩子们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并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培养小学生勇于担当和勇往直前精神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以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一、培养勇于担当的意识培养小学生勇于担当的意识是铺设其成长道路的基石。
教师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他们应该树立起榜样,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来激发孩子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其次,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整理书包、帮助其他同学等。
借助这些小事情,孩子们可以逐渐培养起担当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机会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勇于担当和勇往直前精神,我们不能让他们始终处于舒适区。
相反,我们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挑战和机会,让他们面对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这样的机会可以包括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担任一些职务以及参与社区工作等。
通过这些经历,孩子们可以学会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更好地理解责任和承诺的重要性。
三、鼓励积极思考和行动培养勇往直前的精神需要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思考和行动能力。
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一些问题,并与他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声音和行动是有价值的。
此外,提供一些具体的行动计划和目标,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信,不断向前。
四、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勇于担当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并不仅仅适用于个人,团队合作和交流也是成功的关键。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和家长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协作和合作的乐趣。
同时,鼓励孩子们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并能够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既是父母的责任,也是教育机构和学校的职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首先,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需要从榜样身上学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展示出负责任和勇于担当的态度。
我们要履行承诺,对孩子的教育和日常生活负起责任。
这样的榜样会激励孩子去模仿并开展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其次,提供适当的家务任务是培养孩子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
家务任务能够教会孩子如何照顾自己,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以及培养他们的积极工作态度。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予他们相应的家务任务,例如整理玩具、洗碗、刷地板等。
要鼓励孩子完成任务,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有价值的。
此外,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有效途径。
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使孩子更加关注社会的需要,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或者一起捐款捐物支持慈善机构。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将学会奉献,感受到他们可以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另外,培养孩子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也需要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
在学校和家庭中,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家庭中,我们可以鼓励孩子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时间管理方法,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任务。
在学校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责任,例如组织班级活动或学生会,让他们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给予孩子适当的挑战和困难,鼓励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他们面临困难时,我们要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这样的经历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勇于担当。
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品质,对于他们未来的成功和幸福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程速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责任感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本文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讨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一、家庭培养责任感1.树立榜样。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必须自己身体力行地展示责任感。
他们应该按时完成家务、工作和其他义务,不迟到不早退,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是责任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责任观念。
2.给予适当的责任。
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予他们一些合适的责任。
例如,让他们负责喂猫、整理房间、和同学一起完成小组作业等。
通过承担这些责任,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形成对责任的认识。
3.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父母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例如,让孩子自己决定参加哪些课外活动,对于选择的活动,他们需要承担参与的责任。
这样的经历有助于他们发展独立思考和责任感。
二、学校培养责任感1.制定明确的规则。
学校应该建立一套明确的规则和制度,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例如,规定学生按时到校、认真完成作业、遵守校规等。
这些规则的存在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违反规定会带来什么后果,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2.开展志愿者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责任感。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帮助贫困学生等活动,这样的经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3.设立班级职务。
学校可以设立一些班级职务,让学生担任班长、纪律委员等职位。
通过这些职务,学生需要负责完成一些与班级管理相关的任务,并帮助老师维护秩序。
这样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培养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是一个全社会的任务。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给予孩子适当的机会和资源,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发展责任感。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培养小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适当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起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了解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内涵责任是指每个人对自己言行的结果负责,并积极承担相应的后果。
而担当意识是指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并积极努力解决问题的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基础。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其具备一定的情感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在班级中,可以设立“关爱小屋”,鼓励同学们相互关心、帮助和支持。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增强孩子对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爱。
三、学习和生活中的责任培养学习是小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责任锻炼,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在学校里,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小组合作的任务,让他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家务分担,让他们从小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四、参与社会实践的体验参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小学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社区、走访老人院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通过反思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在实践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这时老师应该引导他们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担当意识。
五、榜样的力量小学生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成为他们的榜样。
教师要积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模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家长也应该注重自身的行为规范,将正确的责任观念传递给孩子。
六、评价方式的改变在学生培养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过程中,评价方式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努力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上,而不只注重结果的好坏。
培养学生对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培养学生对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也肩负着对教育的责任和担当。
培养学生对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教育责任、教育担当以及培养责任和担当意识的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责任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首先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这意味着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业做出努力,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学生应该明确知道,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其次,学生还要对周围的同学负责。
作为一个团体,班级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贡献。
学生应该互相帮助,尊重他人的学习需求,共同促进班级的进步。
同时,学生也肩负着对社会的责任。
学生要牢记社会对自己的期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做贡献。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育担当学生应该积极担当起自己的教育使命。
学生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主动寻求师长的指导和帮助。
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担当起传播知识的责任。
学生应该通过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帮助其他同学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生社团、学生会等组织,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与他人共同学习与进步。
三、培养责任和担当意识的方式1. 教育引导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学生责任和担当意识的教育引导。
通过教育课程和家教教育,培养学生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让他们明确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2. 激发兴趣学生对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来源于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培养学生责任和担当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团队活动,例如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项目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倾听、互相包容和互相协作。
4. 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对教育负起责任和担当。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勇于担当的品质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勇于担当的品质引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勇于担当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勇于担当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有担当的人。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培养勇于担当的品质。
了解勇于担当的意义在培养孩子勇于担当的品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让孩子了解这个品质的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或者生活中的例子来向他们解释,例如英雄救人、保护弱小等等。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希望孩子能明白勇于担当的重要性,并内化为他们的一种价值观。
树立榜样孩子们经常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所以树立一个勇于担当的榜样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了解那些具有担当精神的人,例如一些杰出的运动员、科学家或者社区里的志愿者。
通过了解这些榜样的生活经历和奋斗故事,他们能够感受到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并且也会影响到自己。
给予孩子合适的责任为了培养孩子的担当精神,我们需要给予他们适当的责任。
这些责任可以是家务、学校的一些任务或者是社区活动中的一些角色。
通过让孩子们负责这些任务,他们可以学会如何承担责任,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但是在给予责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孩子们的能力和年龄来合理安排,不应过于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担当的品质需要与解决问题能力相结合。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问题解决的游戏或者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给孩子分发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自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还能提高他们的勇气和担当精神。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勇气和担当往往来源于尝试和挑战。
我们鼓励孩子尝试一些新的事物,例如参加学校的表演、报名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或者参加一些课外班。
这些活动能够让孩子们与不同的人接触,锻炼他们的勇气和担当精神。
即使面临挫折和困难,我们也要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并告诉他们从失败中学习。
培养合作意识与他人合作是培养勇于担当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考量标准。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有助于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意识、有责任心的社会成员。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提供榜样的影响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被周围的榜样所影响。
身边的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的榜样,树立权威和信念。
身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展现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我们应该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并向学生展现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
强调个人和集体责任学生在校园和社会中承担着个人和集体的责任。
个人责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独立承担的责任,如完成作业、爱护环境等。
集体责任是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承担的责任,如班级组织、社团活动等。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相关的活动和任务来加强学生对个人和集体责任的认识和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制度规则和制度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基础。
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一套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并向学生解释其背后的道理和目的。
规则和制度的设立应该是合理、公正的,并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形成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同时,应该对违反规则和制度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戒,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家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可以给他人带来帮助和影响。
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独立思考、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适当的奖励和认可适当的奖励和认可对于学生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竞赛、评选优秀学生、发布成绩等方式来奖励学生的努力和表现。
同时,也要注意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认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总结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需要着眼长远,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
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引导学生承担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引导学生承担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责任担当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承担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以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
一、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力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讲授经典文化和优秀人物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责任担当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内心的责任意识。
同时,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品质,使其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引导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有力方式。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扶贫救灾等志愿者活动。
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志愿者活动也有助于学生锻炼自己,提升能力,为将来的责任担当打下基础。
三、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校园实践活动,提供学生实践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这些校园实践活动可以是社会实践、科研实践、创新实践等。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责任担当的意识。
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责任担当意识的关键。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多思考社会问题,并倡导学生积极表达和发声。
通过讨论、辩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理性思考、负责任的态度,使其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能够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五、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学生承担责任学校和社会应该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激励学生承担责任。
可以通过表彰优秀学生、设立奖励制度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中。
同时,要加强对责任担当的宣传和教育,营造崇尚责任担当的社会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与满足。
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家长、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在行为和决策中对自己和他人负有的责任意识。
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养成积极主动的态度,并培养他们成为成熟负责任的人。
本文将提供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帮助家长和教师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一、树立榜样和引导正确行为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我们自己要积极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对待工作和生活都要有责任感。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
比如,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要好好完成自己的作业,按时参加课堂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等等。
通过我们的行为和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明白责任感的重要性。
二、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规则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规则。
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确定目标并设立奖惩机制。
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具体行动上的规则,比如保持教室的整洁,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上学等等。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规则,孩子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且有明确的行动方向。
三、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是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互相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活动中,我们可以设立不同的角色和责任,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的责任和重要性。
同时,引导孩子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四、以自我评估为核心让孩子们学会自我评估也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一环。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在完成任务后,自己反思和评估自己的表现。
通过提出问题并自我回答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找到改进的方法。
这种自我评估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主动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意识到自己的成长。
五、奖励表扬和建立积极反馈机制在培养责任感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们的积极行为。
通过奖励和表扬,我们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动力,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责任感。
同时,建立积极反馈机制,及时纠正和指导孩子们的错误行为,帮助他们不断成长和进步。
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愈发显得重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多元需求,学生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并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一、培养责任感1.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第一课堂。
家长要以身作则,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范,教育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尽自己的责任。
同时,要鼓励孩子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如参与家务劳动、照顾年长者等,培养他们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2.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责任感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和班级的责任,并给予他们相应的责任与担当。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学生自治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责任的重要性。
3. 强化学科教育。
学科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知识和技能,并理解其应用场景和社会意义。
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培养担当意识1. 提供实践机会。
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担当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面对问题和挑战,并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担当意识。
2.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可以促使学生培养担当意识。
学校应该重视团队合作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让他们明白个人的能力和责任与整个团队的成就紧密相关,激发他们的担当意识。
3.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担当意识需要学生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学生干部培训、班级委员等活动,让学生担任一定的职责和任务,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担当意识。
三、其他建议1.注重价值观教育。
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在当今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品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更是每个家长都应该重视和努力去实践的教育目标。
孩子从小就应该懂得自己的责任,学会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义务,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还能为他们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责任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首先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懂得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义务。
其次,责任感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行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挑战。
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可以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1.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家长自己能够做到言传身教,才能有效地影响孩子。
家长首先要自己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做到言行一致,在生活中展现出对家庭、工作和社会的责任心,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模仿学习。
2. 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在孩子逐渐长大成熟的过程中,家长应该逐步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
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学校活动,并让他们自己做出决策和承担后果,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
3. 培养团队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队活动或者参加集体项目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
让孩子明白只有团结合作、各尽其责才能取得成功,从而激发他们勇于承担责任的积极性。
4. 督促及时反馈在孩子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家长要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及时表扬或者指出问题所在,并引导孩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结语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有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并具备独立思考和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自信和成功。
从小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精选文档】
从小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面对错误时,强调理由,推卸责任的多,主动认错,勇于担责的少;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绕道而行的多,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少;面对作业,被动应付,字迹潦草的多,积极主动,按时按量完成的少,实际这是学生责任心不强,不能勇于担当,逃避心理的具体表现,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会造成诸多的影响,对学生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它会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偏激,在成长过程中不能从自身找原因,不能主动活泼的发展,不敢直面困难,缺乏解决困难的勇气,出现信念不坚定、意志力减退、学习被动应付、生活萎蘼不振等现象,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埋怨他人,仇视社会,怨恨社会不公,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
我实施了“情感体验-—习惯养成—典型示范”教学模式。
一是尊重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开展了“一日班主任”、“我帮老师批作业”、“假如我是父母该如何”“我和父母拉拉呱”等活动。
在活动开展中,学生经过亲身体验,理解了老师、父母的辛苦,懂得了体谅老师父母,也接受到了身临其境的教育,真情互换,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懂得感恩回报。
二是创新习惯养成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习惯。
抓好《守则》、《规范》的学习,营造“责任担当"的班级氛围,改革作业布置方式,改变过去重复作业多的现象,放手改革班级管理制度,大胆让学生独立管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促使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干,养成不依赖,不靠不等的习惯。
三是传统示范引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基于问题: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与强化研究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面对错误时,强调理由,推卸责任的多,主动认错,勇于担责的少;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绕道而行的多,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少;面对作业,被动应付,字迹潦草的多,积极主动,按时按量完成的少,实际这是学生责任心不强,不能勇于担当,逃避心理的具体表现,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会造成诸多的影响,对学生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培养中学生的责任心做一个有担当的年轻人
培养中学生的责任心做一个有担当的年轻人责任心是一个人在面对事物时承担的责任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培养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促进个人成长,还能够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学生如何培养责任心,并成为有担当的年轻人。
一、学校的责任教育学校是培养中学生责任心的主要场所。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观。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服务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也要设立相应的责任教育课程,让学生学习如何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和生活。
二、家庭的责任培养除了学校的教育外,家庭也是培养中学生责任心的重要力量。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要对他们负起家庭责任的义务。
例如,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和时间。
此外,家长还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导孩子明辨是非,勇于承担责任。
三、社会的责任呼唤中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应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去面对和解决。
因此,中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环保、志愿者服务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四、自我要求的责任建构培养责任心还需要中学生自己的自觉努力。
中学生应该从小事做起,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
例如,我们可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完成。
同时,我们还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承担后果。
只有不断让自己承担责任,中学生才能真正成长为有担当的年轻人。
五、榜样的责任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可以通过向榜样学习,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例如社会活动中的公益爱心人士、学校中的优秀学生领袖等等。
通过向榜样学习,我们能够受到他们责任感的感染和启发,进而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责任心。
总而言之,培养中学生的责任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让他们具备承担责任、勇于担当的品质。
本文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学校方面: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培养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责任心和担当精神:1. 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例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重要性。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责任心。
2. 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管理权力,例如学生会、班委会等,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培养他们对学校发展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 建立奖惩机制:学校可以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激励学生发挥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奖励和鼓励,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家庭方面: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也是培养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重要环境。
家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1. 父母示范: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给孩子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父母可以积极参与家庭事务,让孩子从小学会承担家庭的责任。
2. 给予适当的责任: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年龄给予他们适当的责任,例如帮助家务、照顾弟妹等,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3. 建立家庭规矩:家庭可以制定一些规矩和约定,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和担当角色。
例如约定学习时间、居室整理等,让孩子在家庭中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
社会方面:社会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环境,也是培养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重要场所。
社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责任心和担当精神:1. 社会实践机会:社会可以提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例如参与社区服务、参观企业等,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2. 培养合作意识:社会可以通过各种合作活动,例如团队项目、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建议
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建议在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学生责任担当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以帮助学生养成责任担当的品质。
一、树立正确的榜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模仿他们身边的人。
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榜样,注重自己的行为表现。
他们应该展示责任感、正直、诚实和勤奋等品质。
当学生看到这些正面的示范时,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责任担当的重要性。
二、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责任担当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合理规划时间、管理资源以及制定和实现目标。
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例如,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并在计划完成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三、鼓励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志愿活动、社区服务等方式,了解并解决社会问题,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复杂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将更加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
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担当不仅仅是个体的品质,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协作项目等,让他们体验到通过协作共同完成目标的乐趣和重要性。
五、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激励学生在培养责任担当过程中,需要得到积极的反馈和激励。
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给予鼓励和赞赏。
这样的积极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动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六、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学校可以开展一些相关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责任担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这一品质。
这些课程和活动可以包括讲座、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将有机会思考并实践责任担当。
七、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责任担当。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担当精神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担当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担当精神责任心与担当精神是学生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它们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业、社交和未来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担当精神却是一个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学生培养这些品质。
创建学习和行为目标首先,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和行为目标是培养责任心与担当精神的关键。
学生应该了解他们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沟通,制定个人化的目标,以激发他们的责任心。
例如,一个学生可能希望在下个学期提高数学成绩,那么他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例如每天花一个小时完成数学作业或者每周和老师预约时间进行辅导。
鼓励主动参与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社区服务来培养责任心和担当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活动可以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影响力和对他人的责任。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学生组织、志愿者团体或者社区项目,并且主动承担一些责任和义务。
这样一来,他们将学会如何为团队或社会做出贡献,并培养起担当的意识。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够成为有担当的人。
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和目标设定等方面。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有效的自我管理策略,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优先事项、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当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情绪时,他们将能够更加自主地完成任务并承担责任。
提供挑战和反馈挑战和反馈是培养学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关键元素。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挑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并及时给予反馈。
挑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毅力。
反馈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鼓励他们做出改进。
正面的反馈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还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学生应该意识到他们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项目、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使命和责任。
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教育角度出发,论述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
一、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重要性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品格的基础。
只有具备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孩子,才能主动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努力追求卓越。
其次,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当孩子具备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谨慎对待自己的行为,并乐于接受自己的选择和决策带来的结果。
最后,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对于社会和集体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需要牢记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为集体的利益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方法1.示范引导教育者和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只有自己具备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才能影响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言行一致,始终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设定明确目标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我们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标要具体明确,并搭配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让孩子明白只有通过履行责任和承担担当,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小学生作为集体的一员,应该明白自己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并懂得只有在承担自己的责任的情况下,集体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4.经常性反思与总结经常性的反思与总结有助于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责任心进行反思。
我们可以让孩子在每天或每周的时间段内,写下自己的行为和责任感受,并对其进行总结。
通过反思和总结,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也能够加深他们对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理解。
师德师风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师德师风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师德师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本文将从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师德师风是教师从业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发展。
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师德师风基础上。
具体而言,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德师风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保障。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只有身体力行地践行师德师风,才能树立起正确的道德风尚,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师德师风有助于建立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如果教师缺乏敬业精神、不遵守纪律,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导致教育环境的恶化。
而优秀的师德师风则能够倡导教育的积极向上、和谐向善,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积极的环境。
最后,师德师风对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给学生树立榜样和激励,使他们在面对责任时有更强的觉悟和勇气。
二、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示范。
首先,教师要具备自身责任担当的意识。
教师应该时刻以身作则,对待教育教学工作负责任。
只有教师能够体现出责任担当的精神,才能给学生以激励,激发他们对责任的认知和意识。
其次,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将责任这一观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育案例、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领悟责任的内涵。
最后,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沟通和互动。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及时发现学生在责任担当方面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社会担当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社会担当意识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社会担当意识至关重要。
具备这些品质的学生,不仅能够在个人成长道路上取得成功,还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两种意识呢?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心和社会担当意识的基石。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关键作用。
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责任心和担当精神,例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诚实守信地对待他人等。
通过这些行为,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同时,家长要给孩子适当的责任和任务,让他们从小就学会承担。
比如,让孩子负责照顾家中的宠物,或者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等。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能够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也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当孩子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或困难时,家长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办法,让他们在挫折中成长,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社会担当意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质。
在课程中,可以融入有关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内容。
例如,在思想品德课上,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责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比如,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孤儿院等,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增强社会责任感。
还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项目,如科技竞赛、文艺演出等。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自身的榜样作用不可忽视。
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待工作,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社会环境对学生责任心和社会担当意识的培养也具有重要影响。
培养学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培养学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培养学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责任心是指个体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社会所承担义务的认知和行为表现;担当精神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承担责任并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教育界普遍认为,培养学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是塑造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基础。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正确的责任观念。
他们要以身作则,识大体、顾大局,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承担责任。
其次,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
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家务劳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责任感和承担责任的意识。
通过家庭劳动的锻炼,孩子能够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重要环节。
在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学科教育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
首先,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开展团队活动和集体项目,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只有团结协作、互相扶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这样的经历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培养他们在团队中担当重任的能力。
三、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拓展渠道。
社会环境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通过社会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社会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需要提供一些适当的参与机会,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学生可以参与义工、社区服务等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其次,社会可以提供一些榜样和成功案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具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人在社会上的作用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小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面对错误时,强调理由,推卸责任的多,主动认错,勇于担责的少;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绕道而行的多,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少;面对作业,被动应付,字迹潦草的多,积极主动,按时按量完成的少,实际这是学生责任心不强,不能勇于担当,逃避心理的具体表现,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会造成诸多的影响,对学生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它会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偏激,在成长过程中不能从自身找原因,不能主动活泼的发展,不敢直面困难,缺乏解决困难的勇气,出现信念不坚定、意志力减退、学习被动应付、生活萎蘼不振等现象,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埋怨他人,仇视社会,怨恨社会不公,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
我实施了“情感体验--习惯养成—典型示范”教学模式。
一是尊重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开展了“一日班主任”、“我帮老师批作业”、“假如我是父母该如何”“我和父母拉拉呱”等活动。
在活动开展中,学生经过亲身体验,理老师、父母的辛苦,懂得了体谅老师父母,也接受到了身临其境的教育,真情互换,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懂得感恩回报。
二是创新习惯养成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习惯。
抓好《守则》、《规范》的学习,营造“责任担当”的班级氛围,改革作业布置方式,改变过去重复作业多的现象,放手改革班级管理制度,大胆让学生独立管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促使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干,养成不依赖,不靠不等的习惯。
三是传统示范引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基于问题: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与强化研究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面对错误时,强调理由,推卸责任的多,主动认错,勇于担责的少;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绕道而行的多,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少;面对作业,被动应付,字迹潦草的多,积极主动,按时按量完成的少,实际这是学生责任心不强,不能勇于担当,逃避心理的具体表现,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会造成诸多的影响,对学生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它会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偏激,在成长过程中不能从自身找原因,不能主动活泼的发展,不敢直面困难,缺乏解决困难的勇气,出现信念不坚定、意志力减退、学习被动应付、生活萎蘼不振等现象,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埋怨他人,仇视社会,怨恨社会不公,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我分析原因:一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原有的一些价值观、人生观也在发生着改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为某些人追求的生活方式,许多人开始不讲理想,不讲精神,只讲享受,只讲索取;不讲责任,不讲义务,只讲利己,只讲物欲。
社会环境的这些变化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来说,其产生的诱惑力更为强烈,更为普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攀比、高消费,只讲索取,不讲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社会竞争力的增加,家长负担也同时增加,教育时间缺乏,使父母无暇顾及学生教育,出现家庭教育真空或者家庭条件过分优越,对孩子过于娇宠,学生经历困难磨练、解决困难的机会减少,养成了依赖心理,缺乏担当的勇气。
三是教师教育过分注重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心理不能沿着健康轨道发展,部分教师要求过分严格,存在惩罚现象,使学生对错误出现恐惧心理,为害怕惩罚,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不愿承认错误,只能选择逃避。
因此,如何在日常教育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学会担当,敢于担当,怀抱理想,感恩尽责?进行怎样的教育才能克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内在贪欲性等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三、解决问题的实施办法我针对问题,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进行了积极地调查、探究,实施了“情感体验--习惯养成—典型示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诚信负责的学习习惯,收到一定成效。
(一)尊重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要培养学生责任心,就必须做到知行一。
知道对错,明白是非是一回事,真正做到坚持正确,改正错误又是另一回事,知道容易做到难,因此,责任意识的培养不能靠简单的口头说教,更为主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将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变灌输为渗透。
“情感交流”、“角色互换”等在情感体验活动,被列入我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教学观念,调整了教学方向,不再做主讲者、安排者,而是做一个旁观者、指导者,做一个风筝放飞者,对学生少口头灌输,多安排亲身体验的活动。
在活动中大胆为学生松绑,不对学生的种种行为给予过多的关注,而是给他们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还学生一片蓝天,鼓励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做,自己去实践,自己去体验,干得多了,想得就多,就会有比较,有分析,就会获得经验。
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而获得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而教师拽线又控制了学生飞行的方向,既让学生飞得高,飞得愉快,又不让学生偏离轨道,随着经验的积累,学生就会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首先在班级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持“错误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既然允许教师为学生指错误,也要允许学生为教师指错误,师生要经常换位思考。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我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实际也是对自己提出了要求。
我首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我要求学生完成作业时,自己是否按时批改了作业?当我批评学生作业潦草时,自己是否板书、批改细心,书写规范?当我责备学生不敢担当时,我的言行是否一致,是否言必行,行必果,会对他造成哪些影响?因此,我只有要求自己做到淡泊名利,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要求学生认真负责,遵纪守法,与时俱进,努力进取。
在开展活动时,我总是把自己也当作一个学生,多开展一些角色互换的活动,与学生共同地进行感情沟通,情感交流。
开展了“一日班主任”、“我帮老师批作业”、“假如我是父母该如何”“我和父母拉拉呱”等活动。
在“我帮老师批作业”活动,我专门找那些作业潦草的学生任学习小组长,帮助我检查作业,首先我做好示范,一笔一划的帮助学生修改错字,一字一句的斟酌病句,再让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去改,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潦草带给老师的辛苦。
“我和父母拉拉呱”就要求学生回家后,能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同父母拉拉,也听听父母谈谈自己的辛苦,加强沟通交流,既让学生体会父母辛苦,又让父母及时了解学生心理感受。
在活动开展中,学生经过亲身体验,理老师、父母的辛苦,懂得了体谅老师父母,也接受到了身临其境的教育,真情互换,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懂得感恩回报。
(二)创新习惯养成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习惯。
好习惯,益终生。
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对学生终生负责的表现。
第一,我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教育理念,从学生身边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做起,将习惯的养成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坚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习惯,独立自主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认真负责的习惯。
生活优越感在增强,学生团结合作、诚信负责的精神却在减弱,固执、自负,各行其是在学生中屡见不鲜。
我首先抓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学生在行动时有正确的规则作指导,了解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营造“责任担当”的班级氛围,养成学生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
第二,我改革作业布置方式,改变过去重复作业多的现象,以合作作业、自主作业为主,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安排作业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
安排小组时重点强调小组的互补性,我所短正是你所长,我所长亦可补你所短,只有互相学习帮助,才会共同提高,即“合则双赢,分则双败”,学生自会养成吸取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短处的习惯,养成负责的习惯。
例如:办手抄报。
这是一个必须合作的作业,学生要经过“收集整理材料--筛选材料--安排版面--插图抄写”一系列程序,就要求学生必须分工合作,各尽所能。
在“筛选材料”一环节,学生要学会取舍,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既要大胆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进行分析整和,确定材料。
“安排版面”更需要学生畅所欲言,讨论探究,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能写者写,会画者画。
一份精美作品中会凝聚学生无数的心血和汗水,自会珍惜活动中建立起来的这种团结合作精神,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
第三,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认真负责的习惯方面,我发出了“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倡议。
信任激发潜能,和谐打造成功,我放手改革班级管理制度,大胆让学生独立管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每周选出5名学生管理班级的学习、卫生、纪律、活动,要求既共同研究,又各负其责,设计出既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又能使班级学习兴趣浓厚,气氛活跃的活动。
学生各自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亮出了绝活,促使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干,养成不依赖,不靠不等的习惯。
我也加强了“家校”的双向交流,建立了双向交流评价卡,把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时汇报给家长,家长则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交流给我,学生再根据自己的表现作自我评价,既加强了交流,增进了了解,又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有的放矢地去改正错误,发挥长处,养成有错就改、做事负责的习惯。
(三)传统示范引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人生奋斗的主旋律“,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
从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爱,建立学生个人荣誉感做起,一个人只有首先自爱,才能去爱人;只有爱人,才会爱班级、爱学校;只有懂得珍惜集体的荣誉,才会做到维护国家社会的荣誉,才会爱国,即"爱自己-爱别人-爱国家"三步曲。
太多口头上的说教,只会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厌烦;伟人的事迹,又会让学生感觉距离太遥远。
因此,我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古典书籍,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来历,了解古人的美德,“寒食、端午节”的来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的习俗和寓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精忠报国”的岳飞,利用典范引领,让学生理解道义和担当,义务与责任。
再从学生自己的身边,挖掘闪光点,树立榜样,开展“读书小明星”、“小小书法家”、“小作家”等评选,活跃班级气氛的同时,树立了身边的榜样。
最后让学生自己去了解社会,去关注社会,汶川大地震的万众一心,感动中国的典型事迹,维和人员用生命的付出换回世界的和平……以自身的实践去体验优良传统对人生的影响,自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先辈的足迹,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自己收看《新闻》,阅读书籍,并记录摘抄,写心得体会,再全班交流、讨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