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

合集下载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是一个有、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无论是循规蹈矩的儒生,还是浪漫超然的道者,都不过是求得一己的安宁和自我形象的完善,惟墨子能够真正摆脱各种社会势力的纠缠和引诱,从力学、光学、几何学、逻辑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去把握生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从而形成寻求真知、注重实践、自励自强的可贵的品格。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及理解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墨家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

此外,还有其他几方面的基本思想。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兼爱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

而对于胜方来说,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点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

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

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墨子的思想在战国时代十分盛行,门人*遍布天下,影响层面很大。

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

春秋时期,是我国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其中,四大家对我国当时社会影响最深,最广。

法家、道家、儒家、墨家。

墨家是进步的流派。

它的消极一面最小。

可惜,西汉的巨儒董仲舒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墨家思想也被废黜了。

墨子,子姓墨氏名翟(dí)。

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杨朱学派并称显学。

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

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

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

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

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

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后期墨家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前者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

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

它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类”、“私”等3类概念,对判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

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

儒、墨显学之争归纳如下:首先,是爱有差等与"兼爱"的对立。

墨家伦理思想

墨家伦理思想

墨子,名瞿,战国初期鲁国人。

墨子是晚于孔子的一位享有盛名的思想家,其创立的墨学与当时孔子的儒学并称为“儒墨显学”。

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这些个体劳动者拥有人身自由,地位高于奴隶,但也要受奴隶主的盘剥。

墨子的主要思想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天志、明鬼。

墨家与儒家最大的对立在于,墨家倡导的是兼爱,儒家提倡的是交别。

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

这是墨子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的伦理原则。

墨子的兼爱是用来反对交别的。

他认为别是天下一切祸害的根源,别不仅是指亲疏、厚薄的差别,也指不同阶层利益的对立,也就是只爱己、利己而不爱人,是一种典型的自利观。

所以,与此相反,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主张兼爱代替“别相恶,交相贼”。

兼与别相反,是要人视人如己“为彼犹为己。

”这一主张,最直接的就是反对了儒家的自利观,其次也是对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反对。

墨家的兼爱是要在不废除宗法制度的前提下,保留原有的阶级状态只要改变人们的行为方针即可实行兼爱。

显然,在没有抛弃原有的政治经济的条件下,奢望改变人们的行为就达到爱人如己,这显然就是一种理想状态。

企图靠人们的道德力量改造社会思想,无疑是唯心主义的道德决定论。

讲利,却又离开社会现实的利害关系,于是这样的利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水中之月了。

而且,墨子兼爱的可行性论证一是靠天志的神秘力量和君主的政治权威,一是靠“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对等互报原则,这显然是不可靠的。

墨子一方面想着实现自身的利益,但主观上却是出于为他人的动机,这样,利己行为的动机和利他行为准则相结合,其实质是调和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矛盾冲突。

墨子有关义利关系的观点是贵义尚利。

他认为凡是符合于利天下、利人的行为就是义,反之则为不义。

利人就是要“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墨子的行义就是为了利人、利天下。

所以一切行为善或恶的道德价值就在于行为本身对于他人和天下产生的是利还是害。

墨家思想的总结

墨家思想的总结

墨家思想的总结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流派,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和“非攻”,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对墨家思想进行一些总结。

首先,墨家思想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提出了“兼爱”思想,即“以己之心,行爱人之心”。

墨家认为,人们应该对所有人都怀有深深的爱意,不分亲疏敌友。

墨子说:“爱人者,以人之心爱人,不以人之亲爱亲,亲也者其身也,不以身之爱爱人。

夫唯人之爱人,人以为人也。

”这种“兼爱”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得以广泛传播,并对后世的儒家、道家等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墨家思想强调了“非攻”思想,主张不主动攻击他人,避免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破坏。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通过理性和力量来解决争端,而不是以暴力相对抗。

墨子说:“兼爱则能够合德,非攻则能够互利,能够互利则族长不伤,族长不伤则国家国人均安。

”这种“非攻”的思想在当时的军事思想中颇有影响,成为后来和平思想的基石之一。

第三,墨家思想提倡劝善和反对浪费。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劝导别人行善,帮助他人摆脱罪恶,做一个公正善良的人。

同时,墨子也强调避免浪费,认为物质应该利用合理,避免过度奢华和浪费,以节约资源和维护社会平衡。

此外,墨家思想还提倡了宽容和公正的法律制度。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宽容对待他人的过失和错误,并努力通过公正的法律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

墨子说:“是故者之过日并在我,而吾何罪?宽而用之,不责于人,则能无事;以窘害之,责诸人,则必有事矣。

”墨子的这种思想影响了后来中国法制发展的方向。

综上所述,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和“非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避免战争的重要性。

同时,该思想还推崇劝善和反对浪费,倡导宽容和公正的法律制度。

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墨家思想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仍然继续存在,对于人们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墨子的主要思想

墨子的主要思想

墨子的主要思想篇一:墨家思想的核心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出自:《墨子》)兼爱:人人平等互助互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

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

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

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墨家哲学代表人物即为墨子,其重要思想观点包括在下列内容之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充分反映出其素朴的自然宗教观,并把一切政治的,社会的,道德伦理的各方面思想完全以宗教性的面纱加以合理化。

值得注意的是墨子的科学精神,他不但对科学哲学中的概念定义有所主张,对于科学方法的建立,科学教材的撰写与科学思想的传授使得中国科学研究和应用很早就展现了高度智慧。

墨子死后,后期墨家分裂成许多派别,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墨经》为研读与发展思想的主要依据,基本上成两派一是从自然科学,逻辑思辨的法则与认识论问题着手,主张人的认识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工具,但必须透过感官与思维作用始得,而逻辑的真伪的标准,只有透过客观的自然世界或人类社会现况的检证,才能取得。

另外一派是发展墨子的宗教理念,他们试图在现实政治权力无法取得或予以保护的情况下,仍能奉行墨子平等兼爱的社会理想,因而发展成劫富济贫的游侠之路。

墨子的思想在战国时代十分盛行,门人弟子遍布天下,影响层面很大。

墨子以其务实的淑世理想,高越的人格情操丰富的思想内容,完善的教材设计,形成了一个极其严密而充满宗教精神的团体,深深吸引了无数百姓与和识分子。

也因为这个团体的切实践履态度,参加各小国反战保卫的活动,协助农耕及军事防御建设,左右墨氏之徒在各国的施政措施,在在显示出墨家势力的庞大。

但在墨子死后,墨家团体无法出现德望,学识真正有领袖之风的"巨子";而且墨氏思想与音主政者的权力与利益有所抵触,受到政治势力的排挤,而其在哲学理论的建构上也不乏矛盾之处,更遭遇其他学派的严格挑战,后期墨家各学派也彼此不服,是以在汉武独尊儒术以后,墨学便失去了学术上的传承。

墨家思想的核心

墨家思想的核心

墨家思想的核心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出自:《墨子》)兼爱:人人平等互助互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

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

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

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墨家哲学代表人物即为墨子,其重要思想观点包括在下列内容之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充分反映出其素朴的自然宗教观,并把一切政治的,社会的,道德伦理的各方面思想完全以宗教性的面纱加以合理化。

值得注意的是墨子的科学精神,他不但对科学哲学中的概念定义有所主张,对于科学方法的建立,科学教材的撰写与科学思想的传授使得中国科学研究和应用很早就展现了高度智慧。

墨子死后,后期墨家分裂成许多派别,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墨经》为研读与发展思想的主要依据,基本上成两派一是从自然科学,逻辑思辨的法则与认识论问题着手,主张人的认识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工具,但必须透过感官与思维作用始得,而逻辑的真伪的标准,只有透过客观的自然世界或人类社会现况的检证,才能取得。

另外一派是发展墨子的宗教理念,他们试图在现实政治权力无法取得或予以保护的情况下,仍能奉行墨子平等兼爱的社会理想,因而发展成劫富济贫的游侠之路。

墨子的思想在战国时代十分盛行,门人弟子遍布天下,影响层面很大。

墨子以其务实的淑世理想,高越的人格情操丰富的思想内容,完善的教材设计,形成了一个极其严密而充满宗教精神的团体,深深吸引了无数百姓与和识分子。

也因为这个团体的切实践履态度,参加各小国反战保卫的活动,协助农耕及军事防御建设,左右墨氏之徒在各国的施政措施,在在显示出墨家势力的庞大。

但在墨子死后,墨家团体无法出现德望,学识真正有领袖之风的"巨子";而且墨氏思想与音主政者的权力与利益有所抵触,受到政治势力的排挤,而其在哲学理论的建构上也不乏矛盾之处,更遭遇其他学派的严格挑战,后期墨家各学派也彼此不服,是以在汉武独尊儒术以后,墨学便失去了学术上的传承。

墨家思想内容

墨家思想内容

墨家思想内容
墨家是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它的思想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墨翟,他以“默而识之,静而治之”为理念,历史上被称为“大一统家”。

墨家思想主要认为:君主与天子之府当以宽和、仁慈、高度的智慧深层思考运用精神武装的法律来做出判断,对社会的影响较大;在道德范畴,它主张“闭门造车,与世隔绝”,“穷理尽性”;另外,它强调深层思考,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认为遇到极端情况时,一定需要冷静沉着,不要偏激,以免不必要的财政上的损失。

从墨家的思想可以看出,它注重理性的思考,支撑了建立秩序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社会控制力。

它认为,为了建立秩序,就需要在容忍和执法之间进行调和,做出合理的判断,不能只是依靠白热化的督察,而应该把法律、道德和法制都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

在道德范畴,墨家注重实用,认为只有研习深奥的哲学,才能真正了解和获得实用的道德知识,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

在政治学上,墨家的思想同样重要。

它既拥护君权,又强调贤臣的参与,强调仁政,把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促进政治制度的稳定。

- 1 -。

墨家思想解释

墨家思想解释

墨家思想解释
墨家是中国先秦时期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纪律严密,其首领被称为“钜子”。

墨家所属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同时也必须听命于“钜子”。

墨子早年师从于儒者,后弃儒创墨,故虽墨家大多数主张与儒家对立,但也深受儒家影响。

墨家的十大主张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传奇色彩浓厚的一个学派,它旗帜鲜明,组织严密,凝聚力强。

墨家主张贴近贫苦大众,追求和平正义,其思想时至今日仍有可借鉴之处。

墨子的主要哲学思想

墨子的主要哲学思想

墨子的主要哲学思想墨子,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约前468-前376)。

墨家学派创始人。

名翟,宋国人,一说鲁国人。

宋昭公时曾为宋国大夫。

出身贫贱,生活俭朴。

早年曾习儒术,后另立新说,成为儒学的主要反对派。

率徒奔波于齐、鲁、宋、楚、卫、魏国之间,多次制止战争。

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之说,主张发展生产,限制消费;强调节用、节葬,非乐,非攻;主张尚贤、尚同,反对世袭特权。

认为天有意志,为宇宙之主宰;又提出“非命”之说,认为夭寿、安危、治乱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力,主张以强力改变生活境遇。

提出“三表”法,以检证言论之是非,又有“取名”、“察类”、“明故”之论,奠立了中国逻辑学的基础。

其学说在战国时期与儒学并称“显学”,影响颇广;学派中带有宗教迷信色彩。

其思想体现于《墨子》一书。

墨子认为“尚贤”(任人唯贤)是为政之本,这种平等思想直接冲击宗法世袭制。

他又提出“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应“一同天下之义”,即制止天下动乱,必须选举贤能的士、卿、大夫、天子来一同天下,为万民兴利初害,这就是“尚同”。

墨子言功利,和杨朱的“为我”大相径庭,他说的利,不是利己,而是普天同利,这种建立在理想国上基础上的功利主义,是《墨子》一书的基本道德观念。

墨学是代表小生产阶级说话的,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因此墨家反对剥削,崇尚劳动。

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不与劳动”的,就不能“获其实”。

《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兼相爱),“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

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的“仁”的改造。

墨子提倡“兼相爱” ,就是说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

关于墨家学说的现实价值,如鉴借墨家的“兼爱”思想,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鉴借墨家的“尚贤”思想,这“贤”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才,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如鉴借墨家的“节俭”思想,墨家的这一“节俭”思想于今而言,依然具有针对性,更值得我们提倡。

墨家

墨家

主张思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节葬,非乐非命。

墨子,本名墨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主要作品为《墨子》。

主要成就:墨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科圣”职业: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兵家兵家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主张思想:取胜。

以战屈人之兵也好,不战屈人之兵也好,火攻也好,用间也好,所有一切手段都为著一个清晰的战争目的:胜利。

孙子,本名孙武,春秋齐国人,主要作品为《孙子兵法》。

主要成就:著《孙子兵法》,兵学圣典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申子,本名申不害,战国郑国京邑人,主要作品为《申子》。

主要成就: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韩非子、韩子,本名韩非,战国韩国新郑人,主要作品为《韩非子》。

主要成就:君主专制主义理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指导秦始皇统一六国,影响深远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商鞅,卫国人,主要作品为《商君书》、《秦律》主要成就:推行商鞅变法,率领秦军收复河西职业: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主张:无为而治庄子,本名庄周,战国中期宋国人,主要作品为《庄子》。

主要成就: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秦七子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老子,本名李耳,春秋时期陈国人,主要作品为:《老子》。

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主要成就:道家学派创始人;辩证法思想;李姓始祖儒家孔子,本名孔丘,春秋末期鲁国人,主要作品为《六经》,《春秋》。

主要成就:开创儒学,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创办私学主张:以政为德孟子,本名孟轲,战国邹城人,主要作品为《孟子》。

主要成就:亚圣主张:人性本善荀子,本名荀况,战国赵国人,主要作品为《荀子》主要成就:后圣,辞赋之祖职业: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主张:人性本恶。

墨子的思想

墨子的思想

墨子的思想墨子记录了墨家的哲学、社会政治学说、伦理思想、逻辑学说、自然科学观点和城守兵法等。

*司马谈 论六家要旨:“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霍之羹。

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

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

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此墨子之所长,虽百长弗能废也。

”*班固 汉书 艺文志 诸子略:“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

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十家流派比较*(问题讨论参考解答)三、(1)公输盘拒绝为墨子杀一仇人,却欲为楚国造云梯伐宋以杀许多人。

(杀少与杀多的对比、不杀与杀的对比)(2)楚国杀本已不足的人民,而争夺有余的土地。

(放弃与争夺的对比,不足与有余的对比)(3)地方五千里之楚攻打地方五百里之宋,一如舍文轩取敝轝。

(大小的对比、好坏的对比、舍取的对比)(4)有犀兕麋鹿鱼鳖鼋鼍之楚攻打无雉兔狐貍之宋,一如舍粱肉取穅糟。

(有无的对比、好坏的对比、舍取的对比)(5)有长松文梓楩枏豫章之楚攻打无长木之宋,一如舍锦绣取短褐。

(有无的对比、好坏的对比、舍取的对比)(一)“为”字义之比较1.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1)夫子何命焉“为”?(墨子 公输)(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2.介词,替。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

(墨子 公输)(2)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墨子 公输)3.动词,制造。

(1)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墨子 公输)(2)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墨子 公输)4.动词,是。

(1)此“为”何若人?(墨子 公输)(2)必“为”窃疾矣!(墨子 公输)(3)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墨家道家法家知识点总结

墨家道家法家知识点总结

墨家道家法家知识点总结一、墨家墨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流派,其创始人是墨子,他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和“尚同”等思想,这些思想反映了墨家对爱、和平和公平的追求。

1. 兼爱墨家提出了“兼爱”思想,即“爱人如爱己”。

墨子认为,爱不应该局限于家人和至亲,而是应该扩大到整个社会。

墨子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同样的爱来对待他人,那么社会就会充满和谐和平等。

墨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倡导“兼爱”,他带领他的追随者去救助那些被战争和灾难所困扰的人们,这使得墨子和他的墨家学派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2. 非攻墨家提出了“非攻”思想,即反对战争和暴力行为。

墨子认为,战争只会带来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只有通过和平与爱的方式来解决纷争才能实现人类的幸福。

墨子主张国家应该采取防御战略来防范外敌的侵略,而不应主动发动战争。

3. 尚同墨子主张“尚同”,这是墨家的一种政治理念,意思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利益。

墨子认为,不同的民族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二、道家道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流派,其创始人是老子。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和“不可言说”等思想,这些思想反映了道家对自然和人性的理解。

1. 无为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反对过度的干预和控制。

道家认为,自然界有其自然规律,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不可强求。

对政治来说,就是主张政府应当放手让民间自由发展,不要过度干预。

这样才能使社会得到真正的和谐发展。

2. 道法自然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即认为自然界有其自然规律和道理,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不可人为的干预和破坏。

道家重视自然和人性,主张顺应自然,不要强求。

3. 不可言说道家主张“不可言说”,即认为道法自然,超出人类的理解和描述。

道家认为人类的语言和概念是不能够准确表达和理解自然界的道理的,唯有通过心灵的净化和超越才能领悟自然界的真理。

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对自然的理解和领悟。

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墨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那么墨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墨子的思想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墨子的思想主张墨子,原名墨嚁,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人,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出身的大家。

他的主张有许多,其中“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十大主张是他思想的核心,其中“兼爱”、“非攻”最为著名。

“兼爱非攻”是指博爱平等,反对一切以掠夺为目的不义战争;“尚贤尚同”是指君王应任用贤者,选贤举能,与臣民上下一心,实行明政;“天志明鬼”是指天道爱民,如果君王惜爱臣民,自会受到嘉赏。

如果君王残暴不仁,违背天道,天道就会惩罚他;“非乐”是指日常生活不应奏乐,以免影响国家运作。

虽然音乐悦耳,但会使人分心,影响人民劳作,臣子处理政事,君王行政;“非命”是指人的命运并不是生来就定下来的,每个人可以靠自己的勤奋过上富裕的生活。

国家的兴衰灭亡也不是天定的,与君王和臣子的行政息息相关;“节葬节用”是指君王、贵族的葬礼应该从简,不应奢侈浪费。

并且认为君王和贵族的生活应该节约朴素。

墨子的主张范围很广,包括政治、军事、哲学、科学、教育等方方面面。

墨子的主张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提出的,所以在平民之中影响极大,因而墨家学说并列为“显学”。

墨家也成为与儒家学说对立的最大学派。

墨子的非乐思想《墨子·非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的著作,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墨子从穷苦百姓出发,认为上位者不应该天天歌舞升平,而不顾穷苦百姓的生死。

《墨子·非乐》原文共有三篇,而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第三十二篇《非乐上》,第三十三篇和第三十四篇则在宋朝前期就已经失传。

非乐,顾名思义,就是禁止音乐,反对从事音乐活动。

墨子出身农民,之后也多是如普通百姓一样,过着清苦的生活。

他认为,所有事情都应以利国利民为宗旨,而音乐的盛行占去了统治者们管理天下的时间。

墨家 思想

墨家 思想

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 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幵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觃 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但是根据考古发现最后一代在 晚清出现,抗夷而全部灭亡。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最后一代钜子留下 遗书,此位钜子只剩两名弟子,一外放一内传,外放弟子进行立业,内传 弟子封闭了此隐灵秘府。
墨家思想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主要哲学派别之一,与孔子(儒家)、 老子(道家)为代表的三大汉族哲学体系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 繁荣局面。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 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 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 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 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 研究领域靠拢。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 反对侵略战争(非攻)。重视文化传承(明鬼), 掌握自然觃 律(天志)。
(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三表即①“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即以历史记载的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依据。②“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以众人的 感觉经验为依据。③“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以政治实践 的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据。这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真理标准 的命题,对 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春秋战国时期ˇ百家争鸣ˇ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墨子》一书是墨子讲学 时由弟子们记录后整理而成的。文字质朴无华,缺乏文学性,但逻辑性强,善于运 用具体事例迚行说理,使说理文章有了很大发展,对后代议论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 作用。创立者为著名思想家墨子(墨翟)。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 贤”,与儒家观点尖锐对立。 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 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幵列“显学”。《韩非子·显学》记 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子想大大改变周的制度。

墨家的思想流派和文化影响

墨家的思想流派和文化影响

墨家的思想流派和文化影响墨家,是古代中国一个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其主张虽然多与儒家相对立,但却一度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创立的墨家思想旨在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和公正的社会秩序。

墨家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演进,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墨家思想基本原则墨家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论述是“兼爱”和“非攻”,即普遍关爱和反对战争。

兼爱是墨子思想的精髓。

墨子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相互关爱和帮助,不分贵贱,不分亲疏。

他提出了“以天下为家”的理念,希望人们用“大爱”来取代“小爱”,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将会更加和谐。

非攻是墨家思想的又一重要理念。

墨子认为,战争是人类最大的灾难,因为战争会造成无数生命的伤亡,损失人民的血汗财富。

因此,他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倡导不要发起战争,不要攻击他人,只有在自卫时才能使用武力。

墨家思想的贡献墨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崇的“兼爱”理念促进了社会公正和和谐,这种思想造成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使人们更加重视人性和道德。

其次,墨子的“非攻”思想有助于消除战争思想,这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实践思想。

墨家思想理念在非常困难的社会时期得到广泛的传承和推广,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演变不可估量地作出贡献。

墨家思想的影响尽管墨家思想始终与儒家和道家匹敌,但它的影响仍然广泛。

由于一些著名的墨家学派,如范睢派和福父派,也受到了许多名人影响,包括孟子和荀子等。

这些学派中,孟子和荀子的经典著作都宣扬了墨家的兼爱和非攻理念。

除此之外,墨家思想还影响了宗教、科技和教育等方面。

比如,墨家思想对佛教、基督教等大型宗教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非攻思想则被应用于国防和国际关系领域,成为了普世价值的代表。

总之,墨家的思想流派对中国古代的社会思想和文化演进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通过创立兼爱和非攻的理念,墨家使中国社会实现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和平与进步。

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

1.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兼爱”(有力气的人,用力量帮助别人;有财富的人,把财物分送别人;有德行的人,用道义来劝导别人。

)2. “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

(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

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3.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

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墨子看来,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4.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兼士”(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5.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

--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6. “不强说人,人莫之知”。

不来求教者要主动施教,这叫“行说人”“行说人者,其劝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强调主动施教是出自功利效益的考虑 7.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道德行为的锻炼8. 古之善者则诛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对古代的优秀遗产应继承,但还要有创造精神,使善的东西更多一些。

)9. “言足以迁行者常(尚)之,不足以迁行者勿常(尚),不足以迁行而常(尚)之,是荡口也”。

——要义是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10.“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11.“手足胼胝,面目黝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务”:“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兼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互爱;。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

【导语】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约产⽣于战国时期。

创始⼈为墨翟。

墨家是⼀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领称“巨⼦”。

“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其它⾮攻、节⽤、节葬、⾮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派⽣出来的。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百家之⼀,是⼀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论是循规蹈矩的儒⽣,还是浪漫超然的道者,都不过是求得⼀⼰的安宁和⾃我形象的完善,惟墨⼦能够真正摆脱各种社会势⼒的纠缠和引诱,从⼒学、光学、⼏何学、逻辑学等⼴泛的知识领域去把握⽣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从⽽形成寻求真知、注重实践、⾃励⾃强的可贵的品格。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有重要贡献。

墨家主张⼈与⼈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攻)。

此外,还有其他⼏⽅⾯的基本思想。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点: 兼爱 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慈、⼦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对待⽅式,扩展到其他陌⽣⼈⾝上)。

⾮攻 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动。

⽽对于胜⽅⽽⾔,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为)。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 上下⼀⼼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说法为“上同”,认为天⼦是百官之⾸,⽽百姓听令百官,与上⽽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 掌握⾃然规律(有⼀说法为天⼦代天⾏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民以天的意志⽽⾏事)。

明⿁ 尊重前⼈智慧和经验(有⼀说法认为墨家说⿁所为并⾮迷信,⽽是希望以神⿁之说使⼈民警惕,不⾏*)。

⾮命 通过努⼒奋⽃掌握⾃⼰的命运。

⾮乐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乐费时耗事,花费甚⼤,于国家并⽆⽣产的⾏为,乃⽆⽤之事)。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

【导语】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约产⽣于战国时期。

创始⼈为墨翟。

墨家是⼀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领称“巨⼦”。

“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其它⾮攻、节⽤、节葬、⾮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派⽣出来的。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百家之⼀,是⼀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论是循规蹈矩的儒⽣,还是浪漫超然的道者,都不过是求得⼀⼰的安宁和⾃我形象的完善,惟墨⼦能够真正摆脱各种社会势⼒的纠缠和引诱,从⼒学、光学、⼏何学、逻辑学等⼴泛的知识领域去把握⽣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从⽽形成寻求真知、注重实践、⾃励⾃强的可贵的品格。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有重要贡献。

墨家主张⼈与⼈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攻)。

此外,还有其他⼏⽅⾯的基本思想。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点: 兼爱 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慈、⼦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对待⽅式,扩展到其他陌⽣⼈⾝上)。

⾮攻 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动。

⽽对于胜⽅⽽⾔,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为)。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 上下⼀⼼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说法为“上同”,认为天⼦是百官之⾸,⽽百姓听令百官,与上⽽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 掌握⾃然规律(有⼀说法为天⼦代天⾏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民以天的意志⽽⾏事)。

明⿁ 尊重前⼈智慧和经验(有⼀说法认为墨家说⿁所为并⾮迷信,⽽是希望以神⿁之说使⼈民警惕,不⾏*)。

⾮命 通过努⼒奋⽃掌握⾃⼰的命运。

⾮乐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乐费时耗事,花费甚⼤,于国家并⽆⽣产的⾏为,乃⽆⽤之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墨家思想理论特点姓名:石敏专业年级:政治学与行政学2011级学号:128619030129【摘要】墨家是百家争鸣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在当时一度成为显学,对当时的政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孟子也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以此可见其在当时的地位。

在战国时期,墨家思想受到社会下层民众的信从,但随着时间地推移,墨家思想逐渐衰落,秦汉以后便很少被提及。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衰亡都是有原因的,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简析其理论、简谈其衰因,并提出其在当下社会的可鉴之处。

【关键词】墨家渊源理论特点兴衰原因时代价值【正文】一、墨家思想的渊源。

关于这个问题,教材上提的很少,所以这部分查阅了文献。

这个问题有很多说法,有说源于夏禹的,有说源于尧舜的,还有源于殷商、易、儒家、道家等等之说。

我觉得其中的夏禹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淮南子•要略》介绍墨子的身世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可见,墨子一开始是学儒术的,但因思想观点不同,后学夏政,成为墨家创始人。

但是,和战国时期其他学派相比较,墨家思想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墨子的许多言论都是针对一些社会现象而发的,其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实用,这与其他已成学说是不同的。

墨子曾经学习儒学之道,习孔子之术,受夏商周文化及鲁宋齐等文化的熏陶,博采众家之长,最终以社会底层小生产者的实践,以独创性的精神,创造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这是当前墨学研究者的共识。

关于墨家真实的思想渊源,我觉得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二、墨家主要理论及其特点。

(一)总体评述面对战国时期列国兼并、社会动荡的事实,每个思想家都积极探索救世良方。

墨子和其他思想家不同,他以民的角度提出治世之策,他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本是民与民之间不相爱。

以此他认为只要人人相爱,各司其职,节葬节用,不发动不义的兼并战争,其政治理想就能实现,所以说他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实用。

与儒法等学派相比较,墨家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他以当时之事为出发点,对一些他认为不合理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墨家思想实际上以实用为原则,在理论上建树不是太大。

(二)具体分析1、兼爱墨子的全部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兼爱,以此为出发点,他还提出了尚贤尚同、节葬节用等主张。

墨子把战国时期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都归结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

《墨子•兼爱上》说:“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也。

”既然不相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那么解决社会动乱的根本途径就是兼相爱。

墨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强执弱、众劫寡的乱世,他认为这种乱世的产生,就在于人们“不相爱”,只有“兼相爱,交相利”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兼爱”思想内涵之一是爱无差等,无论血缘关系的远近,人与人之间的爱应该是均等的,强调爱人超越血缘(宗法制),超越阶级阶层,主张一切人皆应兼相爱;内涵之二是在道德范畴中要对等互助互利,即墨子所云的“兼相爱,交相利”。

在理论上,墨子的兼爱比儒家的兼爱高尚得多。

总之,墨家兼爱就是要打破家族本位,打破人与人之间原有的贫富、贵贱的地位,代之以新的彼此平等的地位。

这显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爱,它立足于小生产者的道德基础上,更多地表现出人民性、合理性和进步性。

但是,墨子的兼爱没有真实的社会基础,因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墨子的兼爱反映了社会下层小生产者的理想愿望,但是人人相爱的情形即便是现在也不能实现。

2、尚贤主张尚贤是墨子的重要主张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选举贤能之士是许多思想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墨子尤其主张尚贤使能。

当时各国的领导者都想把国家治理好,但是事实上没有几个国家能达到治世,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得不到贤士。

《墨子•尚贤上》说:“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

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

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使能为政也。

”可见,墨子认为不尚贤是国家失政的根本。

关于尚贤的原则,墨子认为,选用人才治理国家,应该不看他的出身,不论贵贱。

如果有才能,即便是身份卑微的人,也应被选用从政。

选贤选的是人之才而不是其他。

总之,墨子“尚贤”学说是从属于“兼爱”思想的。

尚贤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批评了儒家的“尊尊”制度,与前人相比,墨子尚贤思想更为系统化,也更具理论性,打破了旧的贵贱等级观念和传统的亲亲观念,这种主张显然是对世官世禄制度的否定,反映了中下层知识分子强烈的参政愿望及其主体意识的萌生,具有鲜明的阶级特色,显示出深邃的思想文化蕴涵。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当时墨学平民意识的集中体现,道出了平民要求参政的呼声,是有进步意义的。

战国时期,尽管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已经动摇,但是,任人唯亲仍然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因此,墨子的尚贤主张对于否定旧的世卿世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墨子的尚贤主张也有局限性。

首先,在现实生活中,尚贤使能是必要的,但是,要做到唯才是举必须有制度方面的保障,没有制度一切皆是空谈。

只是幻想王公大人能够不党父兄,不偏富贵,在宗法关系盘根错节的古代社会是根本不可能的。

再次,墨子未提及贤能的标准。

墨子反复强调尚贤的重要性,但对贤能标准只字未提,人们连什么是贤能都不知道,又怎么去尚贤呢?3、尚同主张尚同是墨子的又一政治主张。

墨子认为,战国时期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思想不统一,解决思想不统一的方法就是尚同。

墨子的真理观是相对的,他认为没有客观的真理。

一人则一议,十人则十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标准,都有自己的真理。

由于没有共同的是非标准,最终只能借助专制权力确定是非。

强权就是真理,专制君主的言行就是善恶是非的标准,任何人在君主面前,都不得保留自己的意见。

若墨子的这一主张付诸于实践,只会导致极端的君主专制政治。

“尚同”的思想,在当时诸侯割据、纷争,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阶段,对于统一大局、结束分裂、巩固新兴地主阶级封建政权、发展生产,有着积极的合理因素,在社会普遍混乱的当时,强调君主中央集权不失为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主张,反映了广人劳动人民争得社会地位,渴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的迫切愿望。

而“尚同”说客观上确有否定个人主体性,要天下皆同于君主的倾向,容易导致君主专制。

但不能说墨子的尚同学说是专制主义的,只是其主张被后来法家的节取改造,融入其中央集权主义的主张之中,形成了一整套中央集权主义的理论。

4、非攻主张墨子从“兼爱”的理论出发,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墨子反对战争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不义战争的目的是亏人而自利,与偷窃无异;第二,战争中必会死人,杀一人为一重不利,杀十人为十重不义,战争中成千上万地杀人,也就成了最大的不义。

第三,战争将影响民众的生活,妨碍社会生产的发展。

墨子说,无论在什么时候发动战争,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将受到影响。

《墨子•非攻中》说:“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饿而死者不可胜数。

”凡是以战争作为掠夺财富的手段的国家,最终结果是得不偿失,“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

”总之,“非攻”以“兼爱”为其理论基础,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国家之间矛盾,实现其理想的必然结论。

“非攻”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代表了在战争中饱受摧残的下层人民,是人民的理论。

“非攻”还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得到了弱小国家的支持。

“非攻”对大国和强国,尤其对好战的君王是一个约束,对小国与弱国则是一个保护,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在制止战争、减轻人民痛苦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相当作用。

从“兼爱”的意义上看,“非攻”也可称为和平主义、人道主义的先导,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伦理风范,给后来的思想家以深刻的启迪。

5、节用主张墨家“兼爱”学说在经济上的反映可以用“节用”两字概括。

墨子主张节用,通过节用来解决国家财政用度的不足,消灭贫困。

他还认为,节用是国家积累财富的根本途径。

关于节用的原则,墨家“节用”思想从“兼爱”与“兴天下之利”出发,认为一切衣食住行,只求满足服务于物质生产和满足人民生存需要即可,其它一切便属铺张浪费,都可以取缔。

总之,在改善平民生活处境上,兼爱的学说派生出节用。

墨家代表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其宗旨在于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节用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的,依准兼爱的整体性原则,对王公大人所作的语重心长的说教。

因为节用客观上可以使财物翻倍,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节约劳动力。

节用的实行,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墨子从人类必须依靠劳动生产才能生存的观点出发,把生产状况的好坏、物质财富的丰富提高到了内政、外交、军事等取得成功的基础的地位,这一点亦为前此所无,具有保护劳动力、改革政治、发展生产的进步意义。

但是,墨子过分夸大了节用的作用。

从经济的角度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经济的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生产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根本环节,墨子置生产于不顾而过分强调借用,显然本末倒置。

另外,过分强调节用,会抑制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抑制生产发展。

三、墨学衰微的原因根于墨家“兼爱”的空想性。

从墨家思想的结构与运作方式上看,墨家“兼爱”的空想性是墨学衰微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前面已经说过,墨家“兼爱”是墨家思想的核心,墨家的学说,完全可以表述为兼爱的学说,墨子通过对原始文化与阶级社会中礼治文化的比较,从原始文化中汲取了“兼相爱,交相利,”即博爱互助的精神,兼爱就是要打破家族本位,代之以社会本位;打破人与人之间原有的贫富、贵贱的地位,代之以新的彼此平等的地位。

为未来的社会提出一个符合人类理性精神的政治设想。

墨家这种“爱无差等”的“兼爱”思想是意图冲破血缘宗法制的。

这固然反映了当时中下层劳动者的朴素愿望,但要在以宗法等级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里作为国策来普遍推行,则是不能实现的空想。

墨子兼爱理想的空想性从表面上看是为当时的封建宗法制不容,从根本上说,兼爱理想曲高和寡,不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即便是现在,我觉得“兼爱”也只能存在于理论上。

既然其理论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它的衰微是一种必然。

四、墨家思想对当下社会的可鉴之处毋庸置疑,任何一种古代的优秀思想都是可鉴的,尽管其产生的年代与我们生活的年代已相距甚远。

对待历史思想的正确方法应是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它,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那些有碍于社会发展的加以摒弃,对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加以借鉴,古为今用方是明智之举。

(一)“兼爱”思想尽管墨子的“兼爱”具有空想性,但它也不是百无一是。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人人相爱的局面现在不能实现,但我们可以促使其实现,要知道历史上的重大变革都是人们积极推进的,坐等是不可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