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前小测16

合集下载

2025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

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

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

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

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

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疵,思想会产生混乱。

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

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

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

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

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

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

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

而一个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

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018_2019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文回顾练(十六)寡人之于国也

2018_2019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文回顾练(十六)寡人之于国也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标点符号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周王陵在哪里?在周原吗?考古学家在周原做了大量工作,没有发现。

在丰镐吗?考古学家又在西周首都丰镐周围寻求,依然没有结果。

B.按照中国医学的传统理论,正常情况下,风是自然界的“六气”之一(风、寒、暑、湿、燥、火)。

异常情况下,风又是致病的一种因素。

C.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子邮件等,用手书的方式写一封家信、记一篇日记、抄写几首古诗词等,颇有几分浪漫主义色彩。

D.关于《汉文学史纲要》,他曾说过:“文学史编制太草率”诸如此类的话——事实证明,他的批评很有道理。

解析:选A B项,括号及括号内的内容应放在“之一”之前,括号外的句号改为分号。

C项,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D项,“他曾说过”后面的冒号应去掉。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时候,只要我想要,妈妈就会用彩色包装纸给我折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山羊、小鹿、水牛等……B.加得姆被问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大声吼道:“你这个笨蛋,这是自然界的生长规律!规律,你懂吗?”格登伸了伸舌头,低声说,“不懂。

”C.我们可不可以变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绪化;我们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时,也能自责和自律?我认为这可能是最关键的。

D.我感觉自己像在读一本日记——他们是谁?这对20世纪20年代的情侣后来结婚了吗?布莱恩到底有什么让人诟病之处?这本书似乎不像是《现代罗曼史》,而更像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解析:选D A项,省略号与“等”重复,将“等”去掉。

B项,将“低声说”后的逗号改为冒号。

C项,将分号改为问号。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它强调的是人应当为道义而活着,突显的是人的道德价值。

B.家训、家规、家教传承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这种历史的沉淀和传承是无言的教育,也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2025届日照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日照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日照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检测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8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两弹一星”关键科学问题、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多复变函数论突破、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等重大基础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科学的春天”,先后实施“863计划” “攀登计划” “973计划”,基础研究整体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

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正因为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作出战略部署,要切实落实到位。

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

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

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遴选评估,充分尊重科学家意见,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南通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南通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南通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话语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它通过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表述,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话语的存在是不可取代的,它一旦缺失,人们会明显感到可供使用的语汇不足,社会也将出现大面积的失语现象。

相对于人们所欲表达的日新月异的内容,周围既有的日常语汇所组成的叙述和抒情,显得疏远而又陈旧,与人们的真实遭际有点格格不入,事实上就带来了表述上的失语。

文学话语能汇聚这些失语的经历,使之脱离不可表述的黑暗,浮现到语言的层面上,得到语言上的定型。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话语有能力开拓新的语言资源,修补既有表述留下的空缺,常常成为社会无意识的代言。

许多时候,这种代言可能以一呼百应的形式号令天下,也可能以振聋发聩的形式惊世骇俗。

通常情况下,一个新的语言潮汐铺天盖地地涌过日常用语,需要明显的时间跨度作为积累。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这样的积累在文学之中常常会在一夜之间即告完成。

文学可能将这个缓慢的演变凝缩起来,这种凝缩致使新旧话语系统之间的冲突提炼得格外强烈。

人们经常看到,一个语言浪潮可能突如其来地袭击了文学,在文学内部造成一场席卷一切的运动。

在很短的时期内,一批迥异于传统的实验作品竞相登场,种种夸张其辞的辩护与反唇相讥的驳诘簇拥于周围。

尽管这种文学运动的革命对象仅仅是语言,但是在许多时候,语言的革命往往成为一种新价值体系即将登陆的先兆。

文学中所出现的语言潮汐当然要追溯到作家。

作家是这样一批人:他们潜心于语言的海洋,时刻监测着语言的动向,进而制造出各种语言事变。

作家往往比常人更为迅速地洞察通行于日常用语之中各种词汇的活力衰退,洞察某些语言正在作为一种无形的束缚框住现实,闷住现实向外蔓延的可能。

他们迫不及待地通过文学提出一套对抗性的文学话语。

对于那些情愿充当先驱者的先锋作家来说,他们狂热地通过语言变换来搜索精神的种种可能。

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练习16(含答案)

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练习16(含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改编)
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 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 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的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 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9.根据文意分点概括文中介绍了哪些方面的茶道文化,并各举一例。(3 分)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整体信息把握和分析,能力层级为 D。考生需要从字里行间找到作 者答题的依据,组织语言进行概括整合,难度系数 0.6。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原创)
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 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 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了、不对 茶器物有追求了。另一方面,着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 境界。
——也只有拿烟斗才能体现少年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孤单吧!
节选自雪小禅《高不可攀的寂寞》
2、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摄人心魄
B.怀着
C. 绵延
D.难以言说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选段语言优雅清 丽,散文语言色彩浓厚,考查的要点在于熟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难度系数 0.8。

2025届苏州市高三语文(上)期初调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苏州市高三语文(上)期初调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苏州市高三语文(上)期初调研测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4.0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

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

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有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能表现本国精神。

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

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将来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

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

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枝,则真是问题了。

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

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的文化,如果我们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若失掉艺术特性,于文化表现和观瞻方面令人痛心,代表着文化衰落。

四十年来,上海等通商大埠模仿欧美次等商业城市,多为租界外国人建设,中国市民只是附和而已。

此类建筑无中国复兴精神迹象。

今后虽仍需采用西洋方法建设,但应是自觉的,由专业建筑师指导,在科学结构上有艺术表现,为中国精神复兴而努力。

这种创造的火炬已曾在抗战前燃起,所谓“宫殿式”新建筑就是一例。

但以最清醒建筑理论来看,其不合近代科学及艺术理想。

它的产生是由于欣赏中国建筑的外貌。

在形式上它模仿清代宫衙,在结构及平面上它又仿西洋古典派的普通组织。

细项上东西凑合且多属过去时代,不适应中国经济情形也不能普遍。

这些尝试如同堆砌文字,抄袭章句,整篇结构不出于自然,辞藻也欠雅驯的文章,但这种努力是中国精神的抬头,实有无穷意义。

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题练习题1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题练习题1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题练习题1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题练习题1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

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这段话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字。

酣畅失落遐想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孤独,孤独是一笔财富。

答案:(示例)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面对孤独而活得酣畅,孤独也可使人失落,但不能使一个人停止思考和遐想。

2。

针对“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一论题,写出两个关于这个论题的论据.(可以是具体事实,也可以是名人名言,每句字数不超过50字)①人为什么要读书?②人为什么要读书?答案:(示例)①林肯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读书,可以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②德国大文学家歌德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3.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河水〞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情景一:夏天大雨过后河水答:情景二:冬天中午阳光下河水答:答案:(示例)情景一:炎热的夏天,一场大雨过后,河水泛滥,如猛兽下山,冲毁农田,阻隔交通,吞噬村庄,令无数人无家可归。

情景二:温暖的冬天,中午和煦的阳光下河水一片碧绿,清澈见底;一阵清风拂过,河水荡起涟漪,如婴儿甜蜜的笑容绽开。

4。

揣摩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以“山行〞为话题,扩写前两句,表达出一种趣味.不少于30个字。

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答:答案:(示例)在细细的小雨中沿着曲折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悠扬的笛声,潺潺的水声,不觉来到与竹溪村路自然和谐的板桥跟前。

5。

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师生有指导意义的语句,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浓缩精华,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校训“厚德博学慎思笃行〞的妙处。

答:参考答案:内容上:“厚德博学慎思笃行〞是说一个人要有深厚的德泽,要广泛地学习,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为自己所用,同时要切实履行,专心实行,才能成就大业。

高三语文小题狂做

高三语文小题狂做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腾跃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州长仍旧仲裁及拒绝执行联邦政府法令大放厥词的阿拉巴马,有一天,黑人男孩和白人男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情同手足。
B.美国决定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体系,同时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缘由,即提防伊朗的威胁。
C.他偶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几首小诗,对他崭露头角的才华和卓有成效的表现,同学们赞不绝口。
高三语文小题狂做(二)
(命题:石永红。总分44分,时间2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鏖(áo)战跛(bǒ)脚鞭笞(chī)三年五载(zǎi)
B.濒(bīn)临骷(gū)髅呜咽(yè)觥(gōng)筹交错
C.不啻(dì)皈(guī)依枕藉(jí)怙恶不悛(quān)
(1)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2)画画为大眼诸丑怪状(3)侯船过,附而锯其舵(4)乃改行,投身军营(5)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6)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A.(1)(3)(6)B.(2)(3)(5)C.(2)(4)(5)D.(2)(4)(6)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齐其害。罗提督巧用计策,帮助他解决了猴患。

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古代诗歌阅读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大人诗①陆九渊2从来胆大胸膈宽,虎豹亿万虬龙千,从头收拾一口吞。

有时此辈未妥帖,哮吼大嚼无毫全。

朝饮渤凝水,暮宿昆仑巅。

连山以为琴,长河为之弦。

万古不传音,吾当为君宣。

【注】①大人诗:一作“少时作",为诗人17岁时作。

②陆九渊,南宋思想家、教育家,继承了孟子的“大体”思想,将《孟子》列入“四书";创立“心学",主张“心即理”“立大志,做大人"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可以看出,诗人陆九渊少年时期就有非同寻常的志向。

B.诗人表达胸襟开阔时以强衬强:即使咆哮大嚼的虎豹虬龙,也会遁逃避之。

C.“朝饮”二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连山"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想象奇特。

D.本诗先用七言后用五言,不求每句字数的一致,便于抒发自由奔放的情感。

16.少年陆九渊的“胆大”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分析。

(6分)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

野步唐·许棠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

路无人到迹,林有鹤遗毛。

物外趣都别,尘中心枉劳。

沿溪收堕果,坐石唤饥猱。

野步宋·韩维目倦风尘观,身疲鞍马行。

春沙迎步润,山雪照怀清。

冰水初消色,林鸦欲乳声。

物华多感触,一动故园情。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诗和韩诗题目相同,都是写春季在郊野行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着意趣。

B.许诗以“闲"字起笔,之后句句皆有“闲”意,野外各种“闲"事令诗人陶醉。

C.韩诗通过拟人、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的使用,写出了野步之景的有声有色。

新高考语文组合练16 非连续性文本+语段综合+补写句子+古诗文默写(解析版)

新高考语文组合练16 非连续性文本+语段综合+补写句子+古诗文默写(解析版)

组合练16 非连续性文本+语段综合+补写句子+古诗文默写(建议用时:30分钟)一、【百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一轮复习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

编纂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有利于推动我国立法更加系统集成,促进制度体系更加科学严密、更有效率活力。

(摘编自《民法典为法治建设注入新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9月21日)材料二记者2020年9月5日从清华大学法学院获悉,4日下午,“明理讲坛•民法典的实施系列讲座”第一讲成功举办,该讲座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邀请著名法学家,从中观制度和微观规则层面对民法典做出阐释,并以在线会议和直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首场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以“民法典人格权编的亮点与适用”为题进行讲授。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表示,本次系列讲座既响应“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的要求,也是在民法典颁布数月后进行的冷静思考;既是同学们在疫情之后迎来新学期的“入学教育”,更是清华大学法学院为同学们提供的“开学第一课”。

(摘编自《清华大学法学院推出<明理讲坛·民法典的实施系列讲座>》,“新华网北京频道”2020年9月5日)材料三民法典的生命在于实施,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好民法典提出的五个“加强”,重点从宣传教育、民事立法、民法典执法、司法普法等方面入手,确保民法典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加强民事立法相关工作要及时修改民事法律保证民法典的统一性。

小测(六)参考答案

小测(六)参考答案

3、A(09安徽卷)【解析】A项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 示出来。很恰当。B项“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C项“耳提 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 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 热心恳切。D项“如履薄冰”,象走 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 存有戒心。
4、B(09全国卷Ⅰ)【解析】A.寻根 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 去脉。 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 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 代”等,这里用错对象。 C.崇论宏议: 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 见解。D.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 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 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 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5、B(09全国卷II)【解析】A、介词 位置不当导致缺少主语,将“根据”放 在“公司”后;C、成分残缺,在“目 标”后加上“的地方”。D、不合逻辑, 应该是“命题、海选、决赛到颁奖”。 6、C(09四川卷)【解析】A、成分赘 余,“就任于”中去掉“于”字;B、 偷换主语,“参加研制神州神舟七号飞 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放到“经过”之 后去;D、搭配不当,“走访”与“三 千千多公里路程”不能搭配。
高三语文小测(六) 参考答案
1、A. 【解析】A项jiū pī bì;B项 sàn/sǎn kòng pǐ;C项 jié qiào jiān/jiàn;D项 xiān/xiǎn hè jīn
2、C (09山东卷)【解析】感受:接触外 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 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 依附:附着,依赖依靠。依托:依靠。依托 侧重有所凭借,借托。未免:同一些词语搭 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 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 不免 :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 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

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案19 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十六)

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案19 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十六)

考案[十九] 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十六)散文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2023·浙江A9协作体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笛声胡念邦有一种笛声已经被我遗忘很久了,是中国的竹笛,又短又细的那种,不是舞台上的表演,是三十多年以前,在深秋和初冬的夜晚,在冷清的门洞里,一个少年面对着寂寥的夜空,面对着荒凉的街道在吹奏。

这是一条贫民聚居的老街,在这条街上发生的每一个故事几乎都源自贫穷。

我就是在这条街上度过了我的童年,度过了我的少年,度过了我的青年。

在这里我尝受过饥饿,尝受过寒冷,还尝受过被剥夺被遗弃的那种伤痛;同时我还享用过另外一种东西。

也许可以说,我所享用的是生活里温馨的那一部分,可这样说显然远远不够。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种东西我很难说清楚,我只有在老街才能享用到它。

夜晚是从家家户户简陋的晚饭开始的。

在这条街上,每家每户的食谱几乎都是一样的。

每一棵白菜、每一块豆腐、每一滴花生油、每一两玉米面,都是定量供给。

可越是这样,我们越是重视对饭菜的品尝。

我们总是郑重其事地以极其认真的态度,来做来吃这顿清汤寡水的晚饭。

常常饭还没有吃完,天就完全黑了下来。

拉亮十五瓦的电灯,挂上厚厚的缀着补丁的棉窗帘,这样家与外部世界似乎就完全隔离开了。

不用出门,我也会想象出屋外的荒寒。

阒无一人的街道、孤零零的路灯、幽暗的街角一只猫倏忽而过,所有的门窗在沉睡。

深夜在八点钟就已经来临了。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了笛声。

这笛声不做任何试探,只第一声就穿透了冷冻的空气,紧接着一连串响亮、短促、跳跃着的音符组合成欢快的旋律,沿着斑驳的墙壁盘旋而上,响彻了老街空旷而灰白的天空。

这是那首著名的民乐曲《喜洋洋》。

随着欢快的乐曲,一种崭新的洋溢着喜悦气氛的生活骤然间自天而降。

老街一下子被这种生活照得明亮通透,仿佛到处是喜气洋洋的喧闹声,有许多人正欢笑着涌向街头。

这笛声在房屋与街面之间、在台阶与墙角之间、在树与树之间自由婉转地回响。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们把莫扎特和贝多芬放一起比较下他们音乐的不同特色。

在音乐史或有关音乐评述的文章中这样的比较屡见不鲜,许多人爱把他们进行对比,这确实是一种有意思的现象。

比如柴可夫斯基这样对比:“莫扎特不像贝多芬那样掌握得深刻,他的气势没有那样宽广……他的音乐中没有主观性的悲剧成分,而这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是表现得那么强劲的。

”丰子恺这样说:“贝多芬……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实在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在莫扎特,音乐是音的建筑,其存在的意义仅在于音乐美。

至于贝多芬,则音乐是他的伟大的灵魂的表征,故更有光辉。

即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则是灵魂的艺术。

”《音乐的故事》的作者保罗·贝克说:“人们有时把莫扎特和贝多芬称作音乐界的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前者注重结构的完美,后者则喜欢气势的恢宏。

有时也把莫扎特和贝多芬比作歌德和席勒,前者的作品纯朴自然,而后者的作品感情浓烈、内涵丰富。

”很少有人拿莫扎特和其他音乐家对比。

拿莫扎特和贝多芬对比,说明他们两人地位旗鼓相当,也说明拿二者对比的人的心目中对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态度以及对艺术人生的态度。

我更愿意从这一点来对比莫扎特和贝多芬,即他们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

之所以选择人生苦难这一点来作为比较基点,是因为这是他们两人共有的,无论是人生还是艺术,都是他们共有的磨难,也是他们共有的财富。

疾病、贫穷、孤独、嫉妒、倾轧……如黑蝙蝠的影子一样紧紧跟随他们。

谁会比他们更悲惨呢?只不过,贝多芬比莫扎特多了耳聋的悲惨,莫扎特比贝多芬多了早逝的悲惨。

而且,同样生活在维也纳,莫扎特要贫寒得多,贝多芬虽有过贫穷的童年,但到维也纳不久就得到宫廷顾问官勃朗宁夫人的资助。

同样死在维也纳,莫扎特的葬礼比起贝多芬由维也纳政府出面举办的2万人参加的葬礼,显得凄凉万分,他没钱买墓地,他到底埋在哪里也无人说得清。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达尔文设想,人类和猿猴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遗传下来的,这一观点曾使他的许多同代人怒不可遏,尤其让那些一直有着虔诚宗教信仰的人们出离愤怒。

当达尔文于1833年首次草草写下他的遗传思想时,还没有发现任何与智人不同的骨骼。

达尔文预言,如果发现此类化石,它们一定会介于猿猴和人类之间。

第一个“遗失的环节”发现于达尔文的理论正式发表前两年,即1857年。

新发现的智人亚种尼安德特人看上去确实有点像猿猴。

当其头骨和部分骨骼首次在波昂的一次德国科学会议上展出时,有人怀疑它不属于真正的人类,也有人认为不过是一种反常现象。

然而,地质学家莱伊尔发现,“新观察到的猿人骨骼与正常标准人类结构的差别,并不是一种偶然的或随机的畸形。

如果变异法则正合乎进化论者(如达尔文)的要求,那么这种差别是意料中事。

”从发现尼安德特人至今,在欧、美、亚各洲都有过许多对人类和前人类化石“露西”的发现,这些无一例外地都是一种实验。

总之,达尔文的预言已经充分被证实了。

因为从解剖学的角度而言,每发现一个较老的化石,都愈来愈接近于猿猴。

但最近几十年来,已可利用更精密的技术来检验共同祖先的遗传原理。

进化透过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实现,而脱氧核糖核酸又显示了不同种之间在生物化学和形态学方面的区别。

达尔文对基因或DNA还一无所知,所以他的想法十分不同凡响。

直到克里克和沃森在50年代破解了DNA分子的共同语言,重新发现了19世纪后期孟德尔关于基因的研究之后,达尔文在百余年前提出的生命皆有共同祖先的预言,才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证实。

这样看来,灭绝现象没有达尔文想得那么简单。

以恐龙为例,如果达尔文关于生物为生存环境而竞争的设想是正确的,那么物种形成的速率将如他所料,与物种的灭绝达到完全的平衡。

但是恐龙却在短时间内突然消失了;迄今为止,从未在比马斯特里奇白垩新的地层中发现过恐龙化石。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末知识点小测(文言文+理解性默写+文化常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末知识点小测(文言文+理解性默写+文化常识)

高三一轮复习周末小测(文言文+理解性默写+文化常识)一、文言文考察。

(每空1分,翻译5分,共28分)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2、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3、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4、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翻译: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2、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3、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二、理解性默写(每空一分,共16分)1、《氓》中写女子专一,男子对感情不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用比喻手法写女子容颜美丽,二人感情甜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型格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用比兴手法劝谏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年高三年级入学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年高三年级入学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年高三年级入学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对微型小说进行鉴赏,实际上是一种赏析,这是相对于“论析”而言的。

论析,是一种科学化方法;赏析基本上是一种艺术化方式。

在对微型小说的评论中,赏析是最接近于艺术本身的,所以它最使读者感到亲切愉悦。

由此可见,文学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审美欣赏:创作是对人生的审美欣赏,而赏析则是对创作(欣赏)的欣赏。

赏析的析,则指艺术分析,它以作品为欣赏对象,把整体欣赏过程中的印象依据作品中的方方面面加以分析、阐释,使读者不仅知其然,知其美,而且还知其所以然,知其为什么美,美在哪里。

鉴赏微型小说,是审美活动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和读者一起进行审美活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共同创造。

只有通过鉴赏,包括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读者的鉴赏,才能发挥微型小说的审美功能和社会效益。

超然客公众号对微型小说进行鉴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解读、阐释和借鉴,这对于微型小说的作者、读者以及一切爱好者而言,也可称之谓艺术向导,它能让他们从这些长短不一的赏析文字中,在赏心悦目之中悟出一点有益的东西来。

微型小说,形态各异,别具一格,鉴赏就是要根据这些作品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的特点,选择一个特定的艺术角度,用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去观照和分析,从中发现美,寻找微型小说中表现美的艺术规律。

这不仅是一种审美鉴赏的艺术活动,而且也是对微型小说进行阐释、欣赏、分析的文学评论实践。

也许,它们会给微型小说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许多有益的启迪。

(摘编自《微型小说鉴赏美学·微型小说的审美鉴赏导论》)材料二在微型小说的叙事艺术中,从时间上来说,往往表现“瞬间”内主人公的行为活动和精神状态。

而这“瞬间”,特别在心理小说中如果艺术化地表现为人物的“心理时间”,那么,它将幻化出众彩纷呈的艺术境界,充分展示出人物隐蔽深邃的内心世界的奥秘。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供.应/供.认不讳炮.烙/如法炮.制叨.扰/絮絮叨.叨B. 勾.当/勾.勾搭搭起哄./一哄.而散期.年/不期.而遇C. 槛.车/直栏横槛.靓.妆/俊男靓.女估量./量.力而行D. 露.馅/原形毕露.处.所/设身处.地强.横/强.词夺理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从1999年至今,着陆场救生回收队空中分队一班班长李涛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的所有任务,每次返回仓的门都由他打开,是名符其实的神舟“第一开”。

B. 舰用蒸汽轮机是先用锅炉烧出高温高压水蒸气,但之后不是去推动往复机,而是用蒸汽推动回转式的涡轮机。

C. 如今的邢慧娜给采访她的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尊老爱幼,对前辈推崇备至,对小辈的关怀无微不至;谦逊有礼,和蔼可亲;胜不娇,败不馁。

邢慧娜,在10000米项目上可谓中流抵柱,在田径界颇具大将风范。

D. 这些天总有忽然想嚎啕大哭的冲动,我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这么痛快喧泄的理由,担心着如果这么冒然动作,会不会吓坏了别人?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 凡属个人爱好、兴趣,只要不损害他人与公共利益,就无可厚非....,无论它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无可非议)B.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无所不为)C. 北京残奥会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待人和蔼亲切,不论你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D. 倘若没有我的手下将士和你们大家的出力,我李自成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孤掌难鸣....。

(一个巴掌拍不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艘排水量超万吨的医院船配有数百张病床和先进的医疗保障系统及消防、救生设施,每个病房舱室都设有一个护士站,诊疗条件达到三甲医院。

2025届吉林省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届吉林省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司马迁一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奇,这是浪漫精神最露骨的表现。

因为好奇,所以他在二十岁就遍游全国,而且专门“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厄困鄱、薛、彭城”,开始冒险而浪漫的生涯。

因为好奇,所以他的文字疏疏落落,句子极其参差,风格极其丰富多变,既像怪特的山川一样,无一处不是奇境,又像诡幻的天气一样,无一时不兼有和风丽日,狂雨雷电!司马迁爱一切奇,尤爱人中之奇。

人中之奇,就是才。

司马迁最爱才。

司马迁常称他爱的才为奇士。

例如:“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

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他对一切有才能的人,不论古今,一律在爱着。

他最爱古代的周公、召公,所以他对李斯的惋惜就是他没有做到周、召。

“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

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对于韩信的同情,也是认为他伐功矜能,不能做周、召。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对于周勃的称赞,也以周公拟之,“及从高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在跟他同代人中,萧何、曹参、陈平之才,都是他推许的。

他说:“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九科精测 题号破解】16题 名篇名句默写(原卷+解析)-高三语文名校考前一题一解(全国卷)

【九科精测 题号破解】16题 名篇名句默写(原卷+解析)-高三语文名校考前一题一解(全国卷)

情境式默写(2021·全国甲)(三)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

(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______________,”,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2022全国甲卷)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16.(2022全国乙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2)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花落归根为喻,抒发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情怀。

16.(2020年全国III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贫困地区的所捐的衣物,已把仓库堆 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 B.他这个人太循规蹈矩了,没有丝毫创新 精神,当今时代并不欢迎这种人。 • C.在茫茫沙漠之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 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度难关。 • D.宁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 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 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 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 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 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 渡作用)的诗句是: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答案】选B • 【解析】A项“无以复加”无法再添加形容 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C项“休戚与共”是 彼此之间的忧喜和祸福都共同承受D项“良 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应改为“参差 不齐”
课前抢答16
•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 颇蔺相如列传》) •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实行了斋戒,也 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补偿给赵国城池。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 为了诱敌。表肯定判断,原来是
• 未几,敌兵果舁(yú)炮至,盖五六百人 也。(《冯婉贞》) • ——不久,敌军果然抬着炮来了,大概有 五六百(《曹刿论战》) • ——打胜了这一仗后,庄公问这次取胜的 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