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一比 比较大小和轻重》优质课教案_3

合集下载

优质课 《比较大小、轻重》教学设计

优质课 《比较大小、轻重》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比一比第二课时《比较大小、轻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教学目标1.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大小、轻重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

2.能结合具体事物进行大小、轻重的比较,并能表达比较的结果。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大小、轻重步了解比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比较物体大小、轻重的方法。

难点:通过实物比较“饮料和面包”、“皮球和健身器”等物体的大小、轻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饼干盒、魔方、饮料、面包等学生准备:饼干盒、魔方、饮料、面包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邀请两个同学上台,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比较两人的高矮。

(着重点出同一水平面)2.拿出两支长短不一的笔,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比较长短。

(着重点出同一端对齐在比较)引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大小、轻重。

二、探究新知(一)比大小1.拿出正方体饼干盒和魔方,让学生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说一说谁大,谁小?2.教师提问,为什么饼干盒大?魔方小?让学生尝试总结原因。

(饼干盒占的空间大,魔方占的空间小)魔方和饼干筒这两个物品比较,魔方比饼干筒小,饼干筒比魔方大。

3.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公共汽车和小汽车,大象和小松鼠谁大谁小?4.教师指一指教室中的常见物品,让学生说说谁大谁小。

比如桌子和椅子、铅笔盒和橡皮……(二)比轻重1.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说出大象重,松鼠轻。

3.接下来,以请学生小组为单位,掂一掂饮料和面包,比一比轻重。

饮料重,面包轻。

4.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面包比饮料大,饮料比面包小。

但是,当你们拿在手上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饮料比面包重,面包比饮料轻呢?面包虽然看上去比饮料大,可是它很轻。

饮料看上去比面包小,可它比面包重。

所以,我们比较轻重时,如果不确定,可以动手掂一掂量一量,就能找到答案了。

5.出示西瓜、苹果、实心球、皮球情景图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掂一掂皮球和实心球的轻重。

1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比1比》(第2课时大小、轻重)教学建议(新版)冀教版〔精品篇〕.doc

1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比1比》(第2课时大小、轻重)教学建议(新版)冀教版〔精品篇〕.doc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比一比》(第2课时大小、轻重)教学建议(新版)冀教版〔精品篇〕1《大小、轻重(第2课时)》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直观的比较大小、体验轻重的过程。

2、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

教学建议:●比大小1、出示饼干盒和魔方图或用实物,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

要注意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

2、出示汽车和动物图,让学生自己选择事物,说出哪个大,哪个小。

给学生参与交流的机会。

●比轻重1、呈现西瓜和苹果图,先让学生比较大小,再提出“哪个重,哪个轻”的问题,指导学生规范描述。

2、出示下面两组实物,用实物进行比较。

启发引导: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比较一下每组中的两件物品哪个轻,哪个重。

学生可能有不同意见,让意见不对的同学亲自掂一掂。

3、讨论:比较物品的大小和比较物品的轻重有什么不同。

然后鼓励学生举出身边的事物进行大小、轻重的比较。

●练一练第1题,先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再进行轻、重的比较。

第2题,三种水果进行比较,方法同上。

第3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并按要求涂色。

第4题,图中的游戏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

先让同学们说一说谁和谁在玩,情况怎么样,再比较涂色。

、岁月是贼,总是不经意偷去很多,美好的容颜,真实的情感,幸福的生活。

、能够微笑面对的事情就微笑吧,因为微笑总比哭更好。

、时间就是一颗药,你掌握好了它便是解药,你肆意挥霍它便是毒药。

、一句顺其自然,励志名言里面包含了多少绝望和不甘心。

、不管相爱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回忆这东西,真的能让一个人变成神经病,前一秒还是嘴角上扬,下一秒便湿了眼眶。

、喜欢一个人,是看到了他的优点。

爱一个人,是包容了他的缺点。

喜欢是一种心情,爱是一种感情。

、每一天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远方变得更近一些。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比较大小和轻重(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冀教版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比较大小和轻重(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冀教版

第一单元第2课时比较大小和轻重(Word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通过比较大小来判断大小关系,并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大小关系;2.能够通过称物品的重量来判断轻重关系,并正确使用轻、重、较轻、较重等形容词。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物品大小和重量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物品大小和重量的养成习惯;2.引导学生尊重物品以及他人的物品,珍惜资源;3.培养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敢于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的关键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根据大小或重量判断大小或轻重关系;2.熟练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1.能够通过称物品重量来判断轻重关系,并正确使用轻、重、较轻、较重等形容词;2.学会通过比较大小来判断大小关系,熟练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教学内容1.名字比较大小;2.物品比较大小;3.常见物品的轻重关系;4.数字和数量的比较大小。

2.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在黑板或者幻灯片上写上数字:2,4,6,8,10,让学生回忆这些数字中的大小关系;2.引导学生讨论自己身边常见的物品大小比较。

(二)新课展示通过图片、物品进行示范比较大小和轻重关系,让学生感性认识比较大小和轻重关系。

(三)学生活动1.名字比较大小的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姓名、生日、家庭人数等进行比较大小;2.物品比较大小的活动,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物品进行比较大小,并通过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大小关系;3.常见物品的轻重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不同物品的轻重;4.数字和数量的比较大小,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四)课堂小结1.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2.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巩固。

四、教学评价1.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大小和轻重,感受物品大小和重量的不同。

2.评价方式学生通过活动进行自我检测,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和笔试等方式进行评价,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比一比》(第2课时 大小、轻重)教学建议 (新版)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比一比》(第2课时 大小、轻重)教学建议 (新版)冀教版

《大小、轻重(第2课时)》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直观的比较大小、体验轻重的过程。

2、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

教学建议:
●比大小
1、出示饼干盒和魔方图
或用实物,让学生说一说哪
个大,哪个小。

要注意让学
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

2、出示汽车和动物图,
让学生自己选择事物,说出
哪个大,哪个小。

给学生参
与交流的机会。

●比轻重
1、呈现西瓜和苹果图,
先让学生比较大小,再提出
“哪个重,哪个轻”的问题,
指导学生规范描述。

2、出示下面两组实物,
用实物进行比较。

启发引导: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比较一
下每组中的两件物品哪个
轻,哪个重。

学生可能有不
同意见,让意见不对的同学
亲自掂一掂。

3、讨论:比较物品的大
小和比较物品的轻重有什么不同。

然后鼓励学生举出身边的事物进行大小、轻重的比较。

●练一练
第1题,先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再进行轻、重的比较。

第2题,三种水果进行比较,方法同上。

第3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并按要求涂色。

第4题,图中的游戏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

先让同学们说一说谁和谁在玩,情况怎么样,再比较
涂色。

1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比1比》(第2课时大小、轻重)教学建议(新版)冀教版〔精品篇〕.doc

1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比1比》(第2课时大小、轻重)教学建议(新版)冀教版〔精品篇〕.doc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比一比》(第2课时大小、轻重)教学建议(新版)冀教版〔精品篇〕1《大小、轻重(第2课时)》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直观的比较大小、体验轻重的过程。

2、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

教学建议:●比大小1、出示饼干盒和魔方图或用实物,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

要注意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

2、出示汽车和动物图,让学生自己选择事物,说出哪个大,哪个小。

给学生参与交流的机会。

●比轻重1、呈现西瓜和苹果图,先让学生比较大小,再提出“哪个重,哪个轻”的问题,指导学生规范描述。

2、出示下面两组实物,用实物进行比较。

启发引导: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比较一下每组中的两件物品哪个轻,哪个重。

学生可能有不同意见,让意见不对的同学亲自掂一掂。

3、讨论:比较物品的大小和比较物品的轻重有什么不同。

然后鼓励学生举出身边的事物进行大小、轻重的比较。

●练一练第1题,先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再进行轻、重的比较。

第2题,三种水果进行比较,方法同上。

第3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并按要求涂色。

第4题,图中的游戏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

先让同学们说一说谁和谁在玩,情况怎么样,再比较涂色。

、岁月是贼,总是不经意偷去很多,美好的容颜,真实的情感,幸福的生活。

、能够微笑面对的事情就微笑吧,因为微笑总比哭更好。

、时间就是一颗药,你掌握好了它便是解药,你肆意挥霍它便是毒药。

、一句顺其自然,励志名言里面包含了多少绝望和不甘心。

、不管相爱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回忆这东西,真的能让一个人变成神经病,前一秒还是嘴角上扬,下一秒便湿了眼眶。

、喜欢一个人,是看到了他的优点。

爱一个人,是包容了他的缺点。

喜欢是一种心情,爱是一种感情。

、每一天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远方变得更近一些。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大小、轻重》比一比说课教学课件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大小、轻重》比一比说课教学课件
比一比
第2课时 大小、轻重
冀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1.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 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 体轻,哪个物体重。 2.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3.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 考和简单的推理。
哪个轻?哪个重? 轻

2 比轻重。
哪个最轻?哪个最重?
最轻
最重
2 比轻重。
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冀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搭积木
情境导入 大家一起摆积木吧!
先放一个长方体。
再放一个圆柱。
在长方体上面放 一个正方体。
在圆柱上面放 一个球。
要想搭的高和稳, 可以放哪些形状的 积木?球可以吗?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球具有不稳定性,不适合在 球上面放物体。
活动探究 活动1 搭一搭
看谁搭的又高又稳!
活动2 摆一摆 下面这些像什么?
活动2 摆一摆 用积木摆一个喜欢的造型。
活动3 推一推 哪一个推得更远?
球是推得最远的物体, 圆柱放倒之后推得也很远, 正方体和长方体推得最近。
拓展延伸
辨析:认为4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点这里
通过今天的活动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长方体、正方体和竖放时的圆柱是 稳定 的; 平放时的圆柱和球是 不稳定 的; 平推长方体、正方体、竖放的圆柱和球,
球 最容易推动。
课外活动
试一试用多个小正方体摆出2个不一 样大小的大正方体,数一数两个正 方体分别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摆出来。
1.把摆放时比较稳的物体圈起来。

比较大小和轻重-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较大小和轻重-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较大小和轻重-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能够比较数字的大小;2.能够通过比较物体的轻重,了解轻重的概念;3.提高学生观察力和分析能力;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字比较大小;2.物体的轻重。

三、教学重点1.数字比较大小;2.物体的轻重。

四、教学难点1.掌握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2.能够判断物体的轻重。

五、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工具:量杯、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导入问题:今天我们学什么?2.引导学生想象两个数字,比较大小,并找出规律。

2. 讲授新知识1.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字比较大小的方法;2.引导学生讨论轻重的概念,并了解轻重的计量单位。

3. 确认新知识1.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比较大小的练习;2.让学生体验轻重的感觉,比较物体的轻重。

4. 拓展应用新知识1.教师展示几个物品,让学生通过手感判断物品的轻重;2.让学生自主成小组,选出轻的物品和重的物品,通过比较大小和轻重的方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2.找自己身边的物品,通过手感判断物品的轻重。

八、板书设计1.数字比较大小;2.物体的轻重。

九、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字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让学生自主感受轻重的概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做好引导和辅导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了知识点。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比一比第2课时 比较大小和轻重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比一比第2课时  比较大小和轻重

第一单元比一比第2课时比较大小和轻重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学习方式:观察讨论、亲自体验教学准备:课件、饮料和面包等实物。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出示两幅情景图,提问:谁大?谁小?谁轻、谁重?观察画面,全班交流。

通过观察情景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小轻重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探究与体验1、教师拿出1个饼干盒和1个魔方,提问:谁大?谁小?让学生比较客车与汽车,大象与松鼠的大小。

2、教师拿出1个西瓜和1个苹果,提问:谁重?谁轻?3、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1)猜一猜,谁轻?谁重?(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

(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

4、出示两幅天平图。

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天平两端一样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

学生轮流掂饮料和面包的轻重。

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尝试推理,各抒已见。

学生仔细观察天平两端,怎么样?讨论:说明什么?尝试简单推理验证。

关于轻重的内容,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相对少一些,让学生经历猜一猜、掂一掂,然后在天平上看一看这一过程,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亲自体验,为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造了有利的空间。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高,说明了什么?(2)一个菠萝和一个梨,哪个轻?哪个重?(3)把一个菠萝和一个梨放在天平上进行验证。

问、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

实践与应用完成“练一练”的内容第1题:出示气球和篮球图,提问:气球和篮球哪个轻,哪个重?第2题:出示水果图,提问:西瓜、菠萝和桔子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第3题:出示两幅天平图,提问:肥皂、牙膏和香波谁最重?谁最轻?请你给最重的涂红色,最轻的涂黄色。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二比一比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三做一做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练一练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排队。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条绳长?哪条绳短?(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五总结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老师高,学生矮铅笔长,粉笔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一比 比较大小和轻重》优质课教案_20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一比  比较大小和轻重》优质课教案_20

大小、轻重教学目标:2 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教学难点: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方法: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具:一罐饮料一袋面包一个皮球一个铁球苹果和山楂等教学过程我们数学组一致认为:数学与生活密切练习我的个性意见: 学生展示。

展示时,小组各成员都要发言,改为每组2号和4号发言。

大小、轻重反思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

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较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先让孩子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最后称一称,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

我班孩子都是刚刚走进校门的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爱说爱动,愿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动脑。

他们都不同程度地知道物体可以比较轻重,也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较简单的比较方法(程度有差异),但是对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

另外,刚入学的孩子上课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

因此,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让孩子通过看有趣的课件,使学生产生学习比较轻重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比较的方法,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比大小、轻重》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比大小、轻重》教学设计

《比大小、轻重》教学设计、教学课题:比大小、轻重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比较大小、轻重”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通过学习本课时使学生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经历比较大小、轻重的过程。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开始学校的学习生活,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学习热情高,通过上节课学习已有比高矮、长短经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学科素养培养: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呈现情景图。

2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大汽车、小汽车引出大小的概念,既有利于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开始学习,体会大小的实际意义,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二比一比1 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 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

(设计意图:进一步建立大小、轻重的概念,体验大小、轻重的实际意义,初步渗透空间观念)3 教师拿出1 个苹果和1 个羽毛球,提问:谁轻?谁重?学生讨论交流。

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亲自体验一下轻和重的感觉。

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自掂一掂,进一步感受物体的轻与重,建立轻重的概念,体验轻重的实际意义)4、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大小和轻重》教案及教学反思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大小和轻重》教案及教学反思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大小和轻重》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比较词语,如“大、小、轻、重”等进行物品比较和排序2.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大小比较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材、教具2.学生需要带来一些物品参与轻重比较的活动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在教学前,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引入教学内容,比如老师拿出一些大小不一的球,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颗球,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与思考。

正文环节第一部分:让物品“比一比”1.通过教材介绍比较词语的运用和意义,然后让学生出示一些带有大小形状特征的物品,先进行一些简单的物品比较,引导学生根据物品的大小来判断物品的轻重。

2.通过将某些物品与同类物品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判断物品的大小关系。

如:将同一品种的水果进行比较,让学生判断这些水果的大小,并通过排列,将这些水果按照大小叠成一个小塔。

第二部分:让物品“称一称”1.针对“轻重”的教学,可以准备一些称重的教学设备,比如天平、称量秤等,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轻重比较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对体积和重量的感知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家里,拿来一些轻重不同的物品,然后和其他同学比较,让学生表述出这些物品的轻重关系,或者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自己得出结论,并用比较词语进行描述。

结合实践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比较词语的用法,了解了大小轻重等概念,那么接下来可以通过一些小实践,让学生自行运用这些词语和概念。

比如,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从家里带上不同的水果进行比较和排列,让学生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和协同能力。

教学反思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喜欢其中的小实践环节,他们用自己发现和归纳的方法来比较、排序物品,具有很强的生活化教育意义。

除了师生面对面的互动之外,还通过让学生去家里找物品,了解到了课堂知识的实际价值,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新】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老师高,学生矮铅笔长,粉笔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松鼠轻,大象重教学后记: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1—5的数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板书设计:认识1-51 2 3 4 5教学后记:第二课时:6-9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数学》第10-11页。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课时比较大小和轻重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课时比较大小和轻重

第一单元比一比第2课时比较大小和轻重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学习方式:观察讨论、亲自体验教学准备:课件、饮料和面包等实物。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大、小、轻、重教学反思: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适时联系教材,并能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从事操作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比较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比较两个物体的轻与重,让学生不断体验、感受物体的轻与重。

通过让学生“掂一掂等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物体的轻与重和掌握判断物体轻与重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物体体积大不一定重的道理,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判断方法。

教学环节层次分明,一环紧扣一环。

课中通过创设情境和设置悬念,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想、实践、体验、论证。

通过这一系列的情境设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掌握了判断方法,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整堂课体现了思维性、兴趣性、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学得愉快、有趣、活泼,学得扎实。

冀教版数学一上《比一比 大小 轻重》word教案

冀教版数学一上《比一比   大小 轻重》word教案

冀教版数学一上《比一比大小轻重》word教案冀教版数学一上《比一比-大小轻重》word教案学校电子备课教学计划模板教学内容主备人集体备课成员比一比(大小、轻重)第三课时刘云授课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突破难点主要策略课前准备陈荣芹许宝柱刘云刘妍妍王海燕陈珍许云侠夏翔魏国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2、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1、知道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挂图、教具集体研讨课文内容主备初稿集体讨论意见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有趣的课件,使学生产生比较轻重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的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个性化内容1、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引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兴趣,而且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一、场景引入,激发兴趣。

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非常好客,有一天,她家来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这个小姑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帮她想想办法吗?二、尝试比较,主动探索叙述:小姑娘采用大家的好办法,现在正在和妈妈在厨房里忙呢?1、看一看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场景,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看到什么,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看得多,说得好。

2、比一比提问: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那我们能比较一下我们看到的吗?(学生在小组组长中讨论、畅所欲言,教师巡视和指导,学生交流更多。

)问题:茄子老师还从图片中找到了两个物体进行比较。

你能帮它比较一下尺寸吗?请打开课本的第6页,在大的和小的下面画画。

告诉我你是如何比较尺寸的。

老师还从图片中找到了一些物体。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大小 轻重》教案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大小 轻重》教案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突破难点主要策略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教具
集体研讨课文内容
主备初稿
集体讨论意见
个性化内容
一、场景引入,激发兴趣。
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非常好客,有一天,她家来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这个小姑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帮她想想办法吗?
1、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引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兴趣,而且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2、让学生在熟知的空间里自由找一找,比一比,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获得数学体验。
3、让学生通过画图,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建立在熟悉的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感知长与短,轻与重。
教学后反思
小结:用掂一掂的办法或借助支架等工具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活动深化,拓展应用。
1、题目一、谈话:瞧,小花猫和一群小鸡在争论什么呢?小花猫说:“我重!”四只小鸡说“我们和你一样重。”汇报结果,完成第7页相应练习。
2、题目二:狐狸想考一考小鸡和小花猫,狐狸说:我这儿有一个气球和一个小皮球,小花猫重,应拿重的,小鸡轻,应拿轻的,同学们你们说应该怎样拿呢?
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长短、高矮的比较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习,而是一种体验的活动。本节课,我通过“初步感知——直观比较——操作练习”几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虽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都能积极的参与,思维的火花不时的出现。
提问:茄子老师也从图中找到两种物体进行比较,你能帮它比一比大小吗?请打开课本第6页,在大的下面画 ,小的下面画。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题:比较、比一比(大小、轻重)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授课类型:新授
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游戏法、
教学用具: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呈现情景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二比一比
1、让学生观察课件并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在启发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

3教师拿出1个苹果和1个羽毛球,提问:谁轻?谁重?
学生讨论交流。

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亲自体验一下轻和重的感觉。

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

4、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1)猜一猜,谁轻?谁重?学生猜测。

(2)让学生用手掂一掂。

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做一做练一练
第一题、先说那个大,那个小;再进行轻重的比较。

第二题、三种水果进行比较方法同上。

第三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运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

第四题、两组图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比较。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