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野生复习题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试题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试题1.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单选题】A、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正确答案)B.重点保护动物和次重点保护动物C.濒危野生动物和珍贵野生动物2、广义的自然保护区还包括()【单选题】A.国家公园、自然公园、野生动物禁猎区等(正确答案)B.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野生动物禁猎区等C.自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3.如果发现周围有人使用水生野生动物制品或者食用水生野生动物,您会加以劝阻或通知有关部门吗?()A. 会直接通知有关部门(正确答案)B. 会先加以劝阻,无果再通知有关部门(正确答案)C. 会加以劝阻,无果便不再采取行动D. 不会采取任何行动4.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日是哪天?()【单选题】A.5.22B.3.24C.3.3(正确答案)5.您知道陕西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是几月份吗?()【单选题】A. 3月B. 5月C. 9月(正确答案)6.水生野生动物灭绝对人类哪方面影响比较大?()【单选题】A.生物多样性B. 直接使用价值(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C. 间接使用价值(水土平衡、空气成分平衡)(正确答案)D. 研究价值(人类对自然界的进一步了解)7.据您所知,以下哪些动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A.中华白海豚(正确答案)B. 达氏鲟(正确答案)C.大鲵(正确答案)D.江豚(正确答案)E.中华鲟(正确答案)F.斑海豹(正确答案)8、中华鲟最长寿命可达多少岁?()【单选题】A:20B:40(正确答案)C:609、为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西安市采取划定禁渔区、禁渔期等形式予以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禁渔期从2023年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下列做法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资源的是()【单选题】A.渔网的网格大小无要求B.制定禁渔、休渔制度(正确答案)C.繁殖季节也可以捕鱼D.渔业生产以捕捞为主10.猎捕水生野生动物有哪些规定?()A.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水生生物学习题汇总
水生生物学习题汇总(植物篇)1.名词解释1藻类2叶状体植物3原核生物4真核生物5同化产物6异丝体7多核体8营养繁殖9厚壁孢子10似亲孢子11外生孢子12同配13异配14卵配15假空泡16异形胞17藻殖段18藻殖孢19赤潮20水华21冬芽22 水媒花23 异叶现象24 微管束25 结合生殖26 间核生物27 (甲藻)板式28 管状体29膜状体30内生孢子31外生孢子32间生带33隔片34壳环带35纵沟36复大孢子37 休眠孢子38 藏卵器39藏精器40挺水植物41浮叶植物42漂浮植物43沉水植物二、是非题1.硅藻门的种类主要靠产生复大孢子进行繁殖。
2.淡水藻类有性繁殖方式之一-------(静配子)结合生殖系绿藻门结合藻目所特有。
3.蓝藻门的种类因没有鞭毛不能运动。
4.硅藻门羽纹藻纲中有单壳缝和双壳缝的种类均能运动,而只有假壳缝和管壳缝的种类不能运动。
5.所有的藻类均有叶绿素A和β胡罗卜素两种色素。
6.蓝藻门中所有种类无论营养细胞还是生殖细胞均没有鞭毛。
7.藻类一旦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必将危害渔业生产。
8.大多数运动型金藻因没有细胞壁难于固定保存。
9.蓝藻门的种类没有色素体,其色素位于细胞中央区。
10.甲藻门纵裂甲藻亚纲以细胞纵分裂进行繁殖,横裂甲藻亚纲则以细胞横分裂进行繁殖。
11.水生生物是指生活于水中的植物和动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类群。
前者包括藻类,后者从原生动物到脊椎动物,种类繁多。
12.藻类均具有色素体,色素体的形状、大小、数量、分布等是重要的分类依据之一。
13.藻类一般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常在环境适宜时进行,环境不宜时则多行营养繁殖和无性繁殖。
14.硅藻细胞壁由许多小板片组成,多具一条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位于细胞中部,将细胞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称上壳,下半部称下壳。
15.隐藻是一类重要的鞭毛藻类,多不具纤维素细胞壁,细胞前端有一条鞭毛伸出。
16.大多数甲藻含一个特殊细胞核,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不形成纺锤体,有的种类核不含碱性蛋白,故被有的学者称为是介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的所谓间核生物。
水生生物学复习题-6页精选文档
壳弧:枝角类头部两侧各具一条由头甲增厚形成的隆线,称为壳弧。
季节变异:生物的形态、色彩或种群的大小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显示出的变异。
假空泡:又称伪空泡,是某些蓝藻细胞内特有的气泡。
特征:在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的不规则形,具有蛋白质膜,能透过空气,但不能透水,内含氮等混合气体并可与水中溶解气体保持动态平衡。
异形胞:是丝状蓝藻产生的一种帖营养细胞特化而来并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
厚壁孢子:是由普通营养细胞通过体积增大,营养物质的积累,细胞壁增厚而形成的,由丝状蓝藻在丝状体上产生。
18.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程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轮虫生殖主要以孤雌生殖为主,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雌体能不停地产出非需精卵又叫夏卵,这种雌体称为孤雌生殖的雌体又叫不混交的雌体。
当环境恶化时,雌体产出的卵,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单倍体(1N),这种卵称为需精卵,产生需精卵的雌体称为混交雌体。
需精卵未经授精者,直接发育为雄体,若经过授精的授精卵称为冬卵或休眠卵,冬卵沉入水底,待环境适宜,重新发育为不混交的雌体,这种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循环交替进行的轮虫生活史称为“世代交替”。
蓝藻的细胞壁常由两层组成,内层薄而坚固,含有一定的纤维;外层为果胶质,一般具有一定厚度。
在细胞外部,覆盖着厚薄不一的胶被或胶鞘枝角类有两种繁殖方式,即孤雌生殖(单性生殖)和两性生殖。
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孤雌生殖,环境恶化时进行两性生殖。
(上图所示)。
其一个生殖周期是从冬卵孵出第一代雌溞开始,通过多代的孤雌生殖,直到两性生殖,重新形成受精的冬卵。
孤雌生殖根据外界条件课形成不同的卵。
夏卵:卵膜薄,卵黄少,卵形小,数目多;在孵卵囊发育孵出,长成后再营孤雌生殖。
冬卵:经交配受精后产生,卵膜厚,卵黄多,卵量少(1-2 个),外包一部分的壳瓣形成卵鞍,能抵抗寒冷、干旱等不良的环境条件,脱离母体后,要经过一段滞育期待环境好转才孵出幼溞。
水生生物复习题
复习题一、填空题:(一)、硅藻:1.硅藻细胞壁由和组成。
2.硅藻壳面和相连带之间的次级相连带称为。
3.硅藻通常可形成三种孢子,即、和。
4.硅藻细胞壳由上、下两壳套合成,壳顶和壳底称为,壳边称为,壳套则为部分。
5.硅藻门分为纲和纲。
6.海洋浮游硅藻多属于目。
7.由于种类多、数量大,常被誉为海洋的“草原”。
8.硅藻细胞壁壳面花纹有和两种类型。
9.硅藻细胞壁向内部伸展的片状结构称为。
10.某些硅藻具有运动能力,是因为有结构。
(二)、甲藻:1.甲藻的上锥部有4组板片,即、、和。
下锥部2组,即和。
2.横裂甲藻具有2条鞭毛,一条为横鞭,呈状,环绕于横沟内,作运动,使身体;另一条为纵鞭,作运动,使身体。
3.把甲藻细胞分为上椎部和下椎部。
(三)、绿藻门:1.绿藻的繁殖方式有三种类型,即、和。
2.绿藻门分为两个纲、纲。
3.绿藻门的细胞壁由和组成。
4.把鼓藻细胞分为两个半细胞。
5.绿藻门水绵的有性生殖有接合和接合两种类型。
(四)、蓝藻门:1.蓝藻的特征色素为,故藻体带有蓝色。
2.蓝藻的细胞壁分为内、外二层,内层为,外层为。
3.蓝藻的色素位于中,而金藻的色素位于中。
4.蓝藻藻殖段的产生是由于在藻丝的胞间位有或。
(五)、其它浮游植物:1.金藻和黄藻的同化产物都是和。
2.生活的金藻一般为色,黄藻一般为色。
3.隐藻细胞前端有一特殊形态为,伸向原生质体深处。
4.隐藻和裸藻的主要运动胞器为。
5.蓝藻的同化产物为,裸藻的同化产物为。
(六)、原生动物:1.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三种,即、和。
2.原生动物门可分为4个纲,而在海洋里浮游的主要是纲和纲的种类。
4.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有3种:、和。
6.原生动物的细胞质通常可分为和两部分。
(七)、轮虫动物门:1.轮虫动物门分为两个纲,其分纲的主要依据为。
2.轮虫轮盘的功能是。
3.轮虫在环境恶化时,通过生殖产生卵,渡过不良环境,以保证种族的延绵。
4.轮虫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和。
(八)、桡足类:1.桡足类的身体可分为和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之间有一,其位置依种类而异,在哲水蚤目位于,而剑、猛水蚤目位于。
水生生物复习题
水生生物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似亲孢子:藻类在形态结构上与母细胞相似的不动孢子2. 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少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限度,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的孢子。
3. 咀嚼器:是轮虫消化系统中特有的构造,它与头冠结合,与取食有关,用以磨碎食物,下部常具2~7 个唾液腺。
4. 疣足:位于多毛类的体节上,又体壁向体测深处的肉质扁平状突起物,具有运动、呼吸、排泄、生殖和保护等功能,主要是运动功能。
5. 齿舌:位于口腔底部,由几丁质形成,成带状,又称齿舌带。
6. 齿式:软体动物齿舌带上角质齿的数目及排列方式用数字等符号表示称为齿式。
7. 触腕:软体动物、头足纲、十腕目动物,用以捕捉食物的特化口腕,称为触腕8. 刚毛式:第二触角的内外肢的节数以及游泳刚毛数与排列式的表示9. 无节幼体:身体椭圆形,不分节,具3 对附肢合一个红色的眼点,末端有一对刺毛,无口无肛门,未出现消化道,不摄食,完全靠卵黄来维持生活,活动于水的中上层,具强的趋光性。
10. 溞状幼体:真虾类刚孵化的浮游幼体期和枝鳃(对)虾类幼体发育的第三阶段的形态。
11. 水华:有些种(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的现象。
12. 赤潮:有些种类(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海水中一定条件下大量繁殖而且分泌毒素形成的现象。
13. 厚壁孢子:普通营养细胞通过体积增大,营养物质的积累,细胞壁的增厚而形成。
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在不利的环境中长期休眠,等外界条件变好后再萌发成新的丝状体。
14. 异形胞: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它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
15、浮游植物:在水域中营漂浮生活,随波逐流的一类藻类的统称。
一般只分布于真光层,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无机碳,是水域初级生产者。
包括蓝藻、隐藻、甲藻、金藻、黄藻、硅藻、裸藻和绿藻。
16、底栖藻类:在水域中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的藻类。
水生生物复习题
水生生物复习题水生生物学复习题一.判断题:1.枝角类都具有单眼和复眼. ( )2.环节动物水生寡毛类又称水蚯蚓,是底栖肉食性鱼类的天然饵料.( )3.蜻蜓稚虫具面罩而豆娘稚虫无面罩.( )4.每一个水库、湖泊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水生生态系统.( )5.藻类植物的补偿点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6.水体中的PH值是随CO2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7.由于水分子强烈散射的是蓝色光,因而愈清澈的深水愈呈现蓝色.( )8.在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中,藻类植物不可能长时间生存.( )9.水体中氮、磷两种营养盐类都是水生生物生长的限制因素.( )10.硅藻的无性繁殖是产生复大孢子.( )11.水生昆虫中的龙虱幼虫俗称水蜈蚣,在鱼池中滋生会危害鱼苗. ( )12.菹草、金鱼藻的冬芽就是冬天形成的繁殖芽. ( )13.淡水中原生动物的伸缩泡具有调节渗透压的作用.( )14.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鱼池溶解氧的主要来源.( )15.海产硬骨鱼类是恒渗透压动物。
( )16.淡水浮游动物中的轮虫类是鱼苗下塘初期最适口的天然饵料.( )17.在不超出适温范围内的情况下,自然界温度的周期变化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利的影响 .( )18.硅藻在春秋出现两次数量上的高峰,造成了水环境中硅酸盐的含量出现相应的两次数量上的低峰.( )19.轮虫类在冬季产冬卵夏季产夏卵,这是对环境的最好适应.( )20.大多数枝角类的取食方式是利用胸肢滤取食物.( )21.壳顶向上,壳口向观察者,壳口在螺轴右方即右旋,左方即左旋,常见的螺为左旋.( )22.H2S对水生动物的毒害就是因为和血红素结合使之失氧的缘故.( )23.周期性的变温比恒温更有利于提高水生生物对能量的利用率.( )24.鱼苗下塘初期,枝角类是最适口的活饵料.( )25.变温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太阳的辐射热.( )26.在补偿点光照条件下,植物只能维持生命,但不能繁殖.( )27.当CO2溶量高时,光合作用增强,光补偿点就相应升高.( )28.水生维管束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是肥水鱼池溶氧的主要来源. ( )29.剑水蚤的第一触角为执握肢. ( )30.青萍.紫背浮萍和芜萍通常以出芽繁殖来增加植物体的个体数.( )31.由于兰.绿藻有较厚的果胶质和纤维质组成的细胞壁,而多数鱼类又缺乏相应的消化酶,所以部分种类不易被消化.( )32.轮虫个体小通常行孤雌生殖,枝角类个体大通常行两性生殖.( )33秋季,中华绒螯蟹要降河到浅海中去索饵育肥.( )34.环境温度降低,藻类植物的补偿点升高,补偿深度也随之升高.( )35.大型浮游动物由于个体较大,采定量样品时一般用浮游动物网过滤.( )36.水体富营养化后,金藻和硅藻的多数种类将发展为优势种.( )37.鱼苗池中,溶解氧消耗的主要途经是鱼苗的呼吸.( )38.食物链可以无限制的延长.( )39.中华绒螯蟹繁殖习性的最大特点是能进行降河生殖洄游 .( )40.贫营养型水体中溶解氧的昼夜变化幅度最大.( )41.毛翅目的幼虫能分泌细丝作茧所以称为石蚕.( )42.小型浮游动物由于个体较小,采集定量样品时一般需用浮游植物网过滤.( )43.血红裸藻大量繁殖时,常在水面形成颜色一日三变的浮膜.( )44.枝角类在发育过程中要经过无节幼体时期.( ).46.自然界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 )47.渗透作用就是生物体内的水分子不断向环境中扩散的现象.( )48.轮虫类同原生动物一样,是一群小型的单细胞体动物.( )49.水生植物都是草食性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 )50.软体动物中的双壳类又叫蚌类.( )51.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人们通常把它看成是一个简单的叶;参加繁殖的细胞是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无胚,所以人们把它叫叶状体植物或孢子植物.( )52.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植物是淡水水体中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的,又比较常见的藻类植物.( )53.裸藻属和衣藻属都是有鞭毛会运动的单细胞藻类,它们都具有2条顶生等长的鞭毛.( )54.小环藻属是淡水中常见的绿藻,在显微镜下只需观察壳面的形态就可以识别它.( )55.枝角类通称水蚤,俗称红虫,其主要运动器官是第一触角.( )56.蓝藻植物细胞内不具色素体.( )57.桡足类的发育要经过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才能变成为成体.( )58.水生昆虫中蜻蜓稚虫是危害鱼苗的大敌,渔民把它叫水蜈蚣.( )59.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属于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60.硅藻门植物细胞壁由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细胞有壳面.环面之分,并且在壳上大多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 )61.虽然大多数藻类植物体型微小,但同高等植物一样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62.桡足类一般进行两性生殖.( )63.三毛金藻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常见,主要是水质太肥所致.( )64.浮游生物个体相对微小,这是为了适应浮游生活的表现形式之一.( )65、绿毛龟体上的“绿毛”,是一种水生蕨类植物的游动孢子着生萌发的结果。
水生野生动物
水生野生动物
1、白鳍豚:我国特产的淡水豚,体呈纺锤形。
长江中下游干流是其主要活动范围。
2、中华鲟:大型溯河洄游性鱼类,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为食,分布于长江、珠江、钱塘江和闽江。
3、儒艮: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以海藻、水草等多汁水生植物为食,分布于北部湾的广西沿海、广东和台湾南部沿海。
4、库氏砗磲:生活于热带珊瑚礁浅海区,是高盐度狭盐性贝类。
5、达氏鲟:淡水定居性鱼类,体长梭形,头呈楔头形。
食物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
6、白鲟:半溯河洄游性鱼类。
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的上下游。
7、新疆大头鱼,新疆塔里木盆地特有的大型底栖鱼类,以鱼类和水生昆虫等为食。
8、中华白海豚:身体呈流线型,但较粗壮,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
9、鼋:鳖科动物中最大的一种。
背盘宽圆,四肢形扁。
捕食小鱼、虾和螺等小动物。
10、鹦鹉螺:稀有的头足类,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
主要以蟹类、贝类、海胆和底栖性鱼类为食。
11、红珊瑚:喜栖息在水流急、低温的硬质海底,以触手捕食微生物或有机碎屑。
12、黄岛长吻虫:身体柔软而细长、呈蠕虫状,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胶州湾附近海域。
13、多鳃孔舌形虫:以沙底有机物质为食,分布在渤海北部至黄海南部的潮间带。
水生生物考试试题题库
水生生物考试试题题库一、选择题1. 水生生物是指生活在哪些环境的生物?A. 淡水B. 盐水C. 淡水和盐水D. 陆地2. 下列哪个不是水生植物?A. 睡莲B. 荷花C. 芦苇D. 仙人掌3. 鱼类的呼吸器官是:A. 肺B. 鳃C. 皮肤D. 气管4. 以下哪种水生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海马B. 海豚C. 章鱼D. 螃蟹5. 水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A. 浮游植物B. 鱼类C. 浮游动物D. 底栖生物二、填空题6. 鱼类的_________系统可以帮助它们在水中保持平衡。
7. 珊瑚礁是由_________生物构成的,它们对海洋生态系统非常重要。
8. 淡水生态系统中,_________是主要的初级消费者。
9. 水生生物的_________是影响它们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素。
10. 污染物质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途径进入水体。
三、简答题11. 简述水生生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12. 描述水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基本组成。
13. 解释什么是水生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并举例说明。
四、论述题14. 论述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15. 假设你是一名环境科学家,你所在的团队正在研究一个湖泊生态系统。
请根据以下数据:- 鱼类种数:20种- 水生植物覆盖率:60%- 水质指标:pH值为7.5,溶解氧为6mg/L- 近期有工厂排放废水进入湖泊- 湖泊周边有居民区和农田分析湖泊生态系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你的研究建议。
六、实验设计题16. 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
参考答案:1. C2. D3. B4. B5. A6. 游泳7. 珊瑚8. 浮游动物9. 水质10. 地表径流、大气沉降、地下水渗透11. 水生生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包括提供食物资源、药物资源、生态旅游、净化水质等。
12. 水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基本组成包括生产者(如水生植物)、初级消费者(如浮游动物)、次级消费者(如小鱼)和高级消费者(如大型鱼类或鸟类)。
(完整word版)水生生物学例题及答案
《水生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藻类:(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藻类是一群具有叶绿素,营自由生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
2.水生维管束植物:(第四篇、第四章、引言)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维管束植物3.胞器或类器官(第二篇、第一章):原生动物体内分化出的执行类似高等动物器官的各种生理机能的细胞器,简称胞器或类器官。
4.轮虫:(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轮虫是一群小性的多细胞动物,通常体长只有100-200微米。
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纤毛组成的轮盘,是运动和摄食的器官。
消化道的咽部特别膨大,形成肌肉很发达的咀嚼囊,内藏咀嚼器。
体腔两旁有一对原肾管,其末端为焰茎球。
5.夏卵:(第二篇、第二和第三章、第三节)轮虫和枝角类常为孤雌生殖,所产生的卵为孤雌生殖的卵,又叫夏卵。
这种卵的卵膜薄,卵黄少,卵形小,数量多。
这种卵不需受精就能发育,故又称非需精卵。
6.沉水植物:(第四篇、第四章、第三节)全沉没于水中,水下开花,或花期少部分茎叶伸出水面的植株。
7.水蚯蚓(第三篇、第一章、第二节)水栖寡毛类,身体由多节组成,呈圆柱形,无附肢,每一体节上生有刚毛。
8.无节幼体节肢动物甲壳纲(包括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发育绝大多数都要经过变态,初孵化的幼体不分节,具3对附肢。
又称六肢幼体。
9.水华(第一篇、第一章、引言)在一些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藻类大量繁殖而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叫水华。
10.赤潮某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而使水体呈现色彩,并且分泌毒素的这一现象叫赤潮。
11.水草(第四篇、第四章、引言)生理上依附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维管束植物的俗称。
12.龄期:(第二篇、第三章、第三节)指枝角类的生长是不连续的,每脱一次壳就生长一次,在连续两次脱壳之间的时间就叫龄期。
13.红虫(第二篇、第三章、引言)即淡水枝角类,在缺氧的条件下血液由正常的无色透明或淡黄色变成了溶解性的血红素而成为红色或粉红色,俗称红虫。
水生试题库(含答案)
水生生物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似亲孢子:2.复大孢子:3.冬芽:4.咀嚼器:5.缘膜:6.项器:7.疣足:8.齿舌:9.楯鳃:10.齿式:11.触腕穗:12.触腕:13.茎化腕:14.颚舟片:15.关节鳃:16.肢鳃:17.刚毛式:18.无节幼体:19.溞状幼体:20.原变态:21.半变态:23.气管鳃:24.全变态:25.稚虫:26.水华(赤潮):29.季节变异:30.若虫:二.填空(一) 藻类1.藻类含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同化产物有---------------------------------。
绿藻的同化产物是---------------。
1. 藻类含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各门藻类共有的色素为------------------------------,光合作用的产物有---------------------------------,绿藻的同化产物为---------------------.2. 藻类具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同化产物绿藻为-------、裸藻为---------、硅藻为---------.4.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①-------------------------------------------------------------------;②③。
其色素主要有,,。
5.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①具有叶绿素,整个藻体都具有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一般均能自养生活;②生殖单位是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③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其同化产物主要有淀粉,副淀粉,白糖素,脂肪。
6.易形成赤潮的海洋藻类主要有。
7.易形成赤潮的甲藻主要有哪些属。
8.易形成水华和赤潮的藻类主要有。
9.因蓝藻的细胞中没有明显的,所以称它为原核生物;其色素均匀的散步在周围的原生质中,也就是说它是一类有色素而没有的藻类。
10.主要分布于淡水中的羽纹硅藻纲分为( 5)个目,其中最常见的是,。
水生野生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CITES公约:华盛顿公约:精神在于管制而非完全禁止野生物种的国际贸易,用物种分级及许可证的方式,以达成野生物种市场的永续利用。
2、生物多样性:(1)“地球上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世界自然基金会定义(2)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3、过度捕捞: 由于捕捞力量和网目尺寸配合不当,捕捞力量太大,影响种群生长量的捕捞过度,称为生长型捕捞过度。
对处于生长型捕捞过度的渔业资源再进一步加强捕捞,由于大量的鱼在成熟产卵前被捕掉,使产卵群体的数量减少到不能对种群提供正常的补充群体。
这种影响到种群补充量的捕捞过度,称为补充型捕捞过度。
4、生境片断化(Habitat fragmentation):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缩小并分割为两个或更多小块的过程。
5、外来种: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包括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广义的外来种包括遗传饰变生物体(GMOs)。
6、土著种: 指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区域和扩散潜力范围内(即物种自然分布,或无直接间接引入或不需要人类干预能够存活繁衍的范围)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
7、生物入侵:当外来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feral population),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称生物入侵。
被认为是新千年三个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另两个为全球变化和生境丧失。
8、遗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organisms (GMOs):利用生物技术将某生物基因转移到他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改造的生物性状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
水生生物学复习题
水生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青苔异形胞水华指示生物色素体冬卵营养繁殖赤潮极限温度鱼产力段殖体复大孢子生殖二、填空题1、各门藻类所共有的色素是和。
2、根据各类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自身特点和在水环境中的生态分布特点,可将它们分为、、、和四大生态类群。
3、蓝藻门的同化产物主要是,遇碘起反应。
4、桡足类动物可分为、和目。
5、由七块几丁质板组成的咀嚼器是动物的特有器官。
6、藻类在水体中可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一定的色彩,这种现象称为。
7、枝角类的运动器官是;桡足类的运动器官是。
8、藻门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9、淡水水域的补偿深度一般约为透明度的倍。
10、浮游生物随着光线的昼夜交替而上下往返运动的现象称为。
11、根据水生生物对温度变幅的适应能力的大小,可将生物分、为两种。
12、四大家鱼生长的最适温度为,繁殖最适温度为。
13、生物因逃避极限温度而迁移的行为称为。
14、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升高可生物的代谢率,因而有机体的生长发育速度,性成熟提早,生殖量低而生殖率高,动物的寿命。
15、罗非鱼、鳗鲡和鲑鱼等既能在淡水中生活又能忍受河口和海水的较高盐度,属于。
16、食物链中上一营养级的能量通过食物关系大约只有10%~15%被传递到下一营养级,这个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的规律在生态学上被称之为。
17、水域环境受到的污染中以种类多,数量大,范围广,是防治的主要对象。
18、淡水水体中常见的对水域环境影响较大的水华是。
19、淡水生物属,其体液渗透压高于外液。
20、多甲藻具有沟和沟。
21、根据生态环境的分布,菱隶属于植物,其叶有叶和叶之分。
22、累枝虫属的柄内肌丝,遇刺激收缩。
23、鞘藻为丝状体,其主要特征是具有。
24、桡足类从卵孵出有提到成体需经过期和期。
25、衣藻具有色素体和顶生鞭毛。
26、绿藻门的贮存物质是。
27、隐藻属的细胞具有鞭毛。
28、复大孢子生殖是门的特殊生殖方法。
29、蓝藻喜欢生长在水环境中。
30、浮游动物能利用藻类,一定程度上可控制水华的发生,本身又成为其它肉食性动物的食物,在和中起着重要作用。
水生生物考试试题题库
水生生物考试试题题库一、选择题1. 水生生物主要包括哪些类群?A.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B. 鱼类、甲壳类、软体类C. 鱼类、鸟类、哺乳类D. 鱼类、昆虫类、甲壳类2. 下列哪项不是水生生物的特征?A. 能在水中呼吸B. 具有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结构C. 能在陆地上长时间生存D. 具有在水中游动的能力3. 水生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A. 初级生产者B. 次级消费者C. 顶级消费者D. 分解者二、填空题4. 水生生物根据生活环境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5. 鱼类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而两栖类在幼体阶段使用_________进行呼吸。
三、简答题6. 简述水生生物对水环境的重要性。
7. 描述水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8. 论述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9. 某地区水体受到工业污染,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解析:1. 正确答案:B。
水生生物主要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类等。
2. 正确答案:C。
水生生物通常不能在陆地上长时间生存。
3. 正确答案:A。
水生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4. 填空题答案:淡水生物、海洋生物。
5. 填空题答案:鳃、鳃。
简答题示例答案:6. 水生生物对水环境的重要性体现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净化水质、提供食物资源等方面。
7.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通常由初级生产者(如水生植物)、初级消费者(如浮游动物)、次级消费者(如小型鱼类)和顶级消费者(如大型鱼类或水鸟)组成,它们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论述题示例答案:8. 水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破坏、生理机能受损、繁殖能力下降等问题。
保护措施包括加强污染源控制、实施生态修复、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
案例分析题示例答案:9. 工业污染可能导致水体中有毒物质含量升高,影响鱼类生存。
_水生试题库(自己整理)
水生生物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水华(赤潮):由于水体中N、P等营养盐过剩形成富营养化,从而导致藻类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出一定的颜色(2分),这种现象在淡水中称为水华,在海水中称为赤潮。
通常藻类在大量死亡时候耗氧或释放毒素而对渔业产生危害(1分)。
2.浮游生物: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动物。
3.异形胞:是丝状蓝藻(除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并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
4.厚壁孢子:是由普通的营养细胞通过体积增大,营养物质积累,细胞壁增厚而成的。
5.藻殖段:是由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间生异性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的藻丝分段。
6. 内生孢子:某些细菌生长的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柱形的休眠体。
由于它位于细胞内,为区别放线菌、霉菌等形成的分生孢子,故又称内生孢子。
7.外生孢子:某些蓝藻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体发生横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原生质,上端较小的部分形成孢子,称为外生孢子,基部较大的部分仍能保留分裂能力继续分裂。
8.甲片式:表示甲藻纤维质小板嵌合而成的细胞壁上下甲板片的数目,形状和排列方式的式子成为甲片式。
9.羽纹硅藻: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假壳缝。
10.中心硅藻:花纹左右对称,呈羽状排列,具壳缝或假壳缝。
11.似亲孢子:某些藻类进行无性繁殖时所产生的一种不动孢子。
因其形态和母细胞相似而得名。
见于绿球藻属、小球藻属等。
12.复大孢子:硅藻特有的一种繁殖细胞(1分)。
硅藻细胞进行分裂繁殖时,所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一个以母细胞的上壳为上壳,故与母细胞同大,一个以母细胞的下壳为上壳,故略小于母细胞。
所以,经过多代细胞分裂后,部分后代细胞变得越来越小(1分)。
但有时可形成特殊的孢子而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称复大孢子(1分)。
14.外套膜:是软体动物、腕足动物以及尾索动物覆盖体外地膜状物。
外套膜与身体间形成外套腔,便于水流进出,有辅助摄食、呼吸、生殖和游泳等功能。
水生生物试题及答案
水生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水生生物的特征?A. 能够在水中呼吸B. 具有鳃或肺C. 身体呈流线型D.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答案:D2. 水生生物中,以下哪种鱼类不属于淡水鱼类?A. 鲤鱼B. 鲢鱼C. 金枪鱼D. 草鱼答案:C3. 以下哪种水生植物是浮游植物?A. 睡莲B. 浮萍C. 荷花D. 芦苇答案:B4. 水生生物中,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鱼类?A. 鲶鱼B. 海马C. 章鱼D. 鳟鱼5. 下列哪种物质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有负面影响?A. 氧气B. 二氧化碳C. 重金属D. 氮气答案:C6. 以下哪种水生动物是两栖动物?A. 鳄鱼B. 青蛙C. 海豚D. 鲸鱼答案:B7. 以下哪种水生生物是底栖生物?A. 海葵B. 水母C. 鳗鱼D. 鲱鱼答案:A8. 以下哪种水生生物是滤食性动物?A. 鲨鱼B. 鲸鱼C. 海星D. 鳐鱼答案:B9. 以下哪种水生生物是濒危物种?B. 蓝鲸C. 河豚D. 鲟鱼答案:D10. 下列哪种水生生物的繁殖方式是卵生?A. 章鱼B. 海马C. 鲸鱼D. 鲶鱼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水生生物都生活在水中。
(对)2. 鱼类的鳃是用来呼吸的器官。
(对)3. 珊瑚是水生植物。
(错)4. 所有水生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错)5. 淡水和海水中的盐分含量是相同的。
(错)6. 所有的水生生物都有鳃。
(错)7. 鲸鱼是哺乳动物,不是水生生物。
(错)8. 浮游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9. 底栖生物通常生活在水底。
(对)10. 两栖动物可以在水和陆地上生活。
(对)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生生物根据生活环境可以分为淡水生物和______生物。
答案:海水2. 鱼类的______是它们的主要呼吸器官。
答案:鳃3. 浮游植物通过______作用获取能量。
答案:光合4. 底栖生物通常附着在水底的______、岩石或其他硬质表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CITES公约:华盛顿公约:精神在于管制而非完全禁止野生物种的国际贸易,用物种分级及许可证的方式,以达成野生物种市场的永续利用。
2、生物多样性:(1)“地球上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世界自然基金会定义(2)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3、过度捕捞: 由于捕捞力量和网目尺寸配合不当,捕捞力量太大,影响种群生长量的捕捞过度,称为生长型捕捞过度。
对处于生长型捕捞过度的渔业资源再进一步加强捕捞,由于大量的鱼在成熟产卵前被捕掉,使产卵群体的数量减少到不能对种群提供正常的补充群体。
这种影响到种群补充量的捕捞过度,称为补充型捕捞过度。
4、生境片断化(Habitat fragmentation):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缩小并分割为两个或更多小块的过程。
5、外来种: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包括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广义的外来种包括遗传饰变生物体(GMOs)。
6、土著种: 指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区域和扩散潜力范围内(即物种自然分布,或无直接间接引入或不需要人类干预能够存活繁衍的范围)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
7、生物入侵:当外来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feral population),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称生物入侵。
被认为是新千年三个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另两个为全球变化和生境丧失。
8、遗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organisms (GMOs):利用生物技术将某生物基因转移到他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改造的生物性状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
9、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就是防范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10、基因编辑: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片段的敲除、加入等。
11、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条,就地保护的一款:“制定或采取办法酌情管制、管理或控制由生物技术改变的活生物体在使用和释放时可能产生的危险,即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也要考虑到对人类健康的危险”。
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需要建立生物技术改变的活生物体安全管理的国际性统一准则。
12、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专门用于生物多样性与有关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域。
自然保护区的职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进行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
13、就地保护:指保护在野外的自然群落和种群。
–是生物多样性长期保护的最好策略14、迁地保护:指在人类控制的条件下维持种群个体。
–许多物种在野外灭绝了,但还存活在笼养侨居地(captive colonies),例如麋鹿和野马15、模式种:每一物种有一个形态“模”,是这个种形态的完善的体现,生物个体的变异、形态的多样性是虚的。
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集群(生殖隔离)。
16、同域物种:同域型和邻域型是以基因突变或其他因素为条件,不存在地理隔离。
17、异域物种:异域型新种形成是以地理隔离为前提18、野外灭绝:(extinction in the wild):如果一个物种仅有的个体在圈养或其它人类控制的条件下存活。
19、生态灭绝:绝(ecological extinction):如果一个物种虽然存在,但其数量已经减少到其对同一群落中其它物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20、物种濒危等级体系:绝灭Extinct (EX);野外绝灭Extinct in the Wild (EW);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濒危Endangered (EN);易危Vulerable (VU);近危Near Threatened (NT);无危Least Concern (LC);数据缺乏Data Deficient (DD);未予评估Not Evaluated(NE)绝灭(1)种系绝灭:从旧种演变出新种,谱系并未中断,这是进化过程中的新陈代谢现象,并非真正的绝灭;(2)生物学灭绝:一个物种的所有群体都消失。
该体系的受威胁的等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其标准没有考虑每个物种的生活史。
因此,某些物种的绝灭威胁可能被低估或高估。
【极危、濒危及易危的标准】21、旗帜种:具有代表性质的物种。
旗舰种能在地区或世界的范围之内吸引公众对其保护行动进行关注,常用于宣传用途,通常是某些特殊生态系统的标志。
二、简述题1、物种灭绝的内部机制。
(1)灭绝和进化创新:灭绝在进化中的作用就是通过消灭物种和:减少生物多样性来为进化创新提供生态和地理空间。
(2)物种灭绝与类群的系统发育年龄:对于新类群来说,幼期阶段是它们系统发育中的瓶颈阶段,因其仍缺乏对环境的有效适应。
(3)形态单一的类群容易灭绝:形态性状多样的类群往往具有多样化的生:理功能以及较完善的生态适应性,具有较高的生存率。
(4)特有类群尤其是特有属容易灭绝:地方性特有类群,尤其是属级水平上的地方性特有类群更容易灭绝。
一些地方性特有属在正常的地质年代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然而却在大灭绝来临之时首遭恶运。
(5)热带分布类群容易灭绝2、物种灭绝的外部机制。
【1】生物学机制(1)种间竞争:竞争的两种类型:资源利用性竞争和互干涉竞争竞争的结果:两个物种或两个种群的生态位分化或占据不同的分布区;一个物种或一个种群排挤掉另一个物种或生态习性相似的种往往构成镶嵌型分布,使两个竞争物种可能长期共存。
竞争可能使一个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和数量减少。
竞争往往要伴随其他因素才会导致物种的灭绝。
另一个种群,造成另一物种或种群的消失。
(2)猎物动态的关系:广义的捕食者,包括草食者、肉食者和寄生虫。
(3)病菌及病害的流行【2】物理学机制(1)缓慢的地质变化:地壳整个布局的改变破坏了原来的生存条件,同时又创造了新的生存环境。
(2)气候变迁(3)灾变事件:海退现象中的生物区系危机;火山爆发和造山运动所引发的生物大灭绝;来自外星系的灾变事件【猜测】;人类活动对生物区系的巨大冲击;3、异域物种形成假说。
(1)分衍说(vicariant hypothesis) 祖先种群被一个不能跨越的障碍分隔成为两个亚群,后来这两个亚群分别演化为不同的分类阶元;(2)扩散说(dispersal hypothesis) 祖先种群被一个屏障所限制,但后来种群中的某些成员跨越障碍到了一个新的地区,它们在那里生存并发展起来,并终于与以前的分布区相隔离,形成一个不同的分类阶元。
4、生物学种基本特征。
生态学种:物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单位,每个物种占据一个生态位,并在系统中处于能及的最佳适应状态。
基本特征:(1)形态学特征:同一物种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一致的形态学特征。
(2)地理学特征:物种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空间内,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分布区。
(3)遗传学特征:每一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表现为同种的个体之间可以配育,不同种之间不能配育或虽可偶然杂交但杂交的子代不具繁殖能力。
–“生殖隔离与否”在判断物种与未知种群间的关系上是关键性的条件。
5、上海市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2个: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和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市级4个:1、金山三岛海洋生态保护区:由核心区(大金山岛)和缓冲区(小金山岛、浮山岛以及邻近1公里范围内的海域)组成2、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自然次生林为主,有九峰十二山,系著名的人文景观。
3、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为人工林场。
4、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6、保护区的功能分区。
核心区:绝对保护地,唯一允许的活动是“监测”。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为核心区的保护“围栏”。
功能:科研、监测、生物多样性管理、教育培训、旅游。
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7、保护区的设计原则。
保护区设计的6项原则:(1)保护区的规模:大保护区比小保护区好:因为大保护区的物种迁入速率和灭绝速率平衡时,大保护区拥有较多的物种数量,而且大保护区的物种灭绝率较低。
(2)物种的有效保护:如果栖息地是同质性的保护区,但又必须被分成几个不相连的小保护区,则这些保护区应尽可能靠近。
原因:因为这样将有利于增加保护区的物种迁入速率,降低物种的灭绝概率。
(3)降低边缘效应和片断化效应:若栖息地是同质性的保护区,分成不相连的碎片愈少愈好。
原因:原因是在大保护区存活率高、小保护区低,同时大保护区比总面积之和等于该大保护区的几个小保护区拥有更多的物种。
(4)原有保护区和新保护区的协调:如果有几个不相连的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应是等距离排列,而不是线性排列。
因为等距离排列意味每一个保护区的物种可以比较容易地在保护区之间迁移和再定居的可能性。
(5)栖息地走廊:若有几个不相连的保护区,用“走廊”将它们连接起来,也许明显改变其保护功能。
因为物种可能在保护区间通过“走廊”扩散,从而会增加物种的存活机会。
(6)保护区应尽可能按圆形设计,以减少保护区间物种扩散的距离。
8、保护区的选址原则。
(1)典型性:在不同自然地理区域中选择有代表性生物群落的地区建立保护区。
保护区所代表的自然地理区域的范畴对确定该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稀有性:濒危种、稀有种、地方特有种或群落及其独特生境,以及汇集了一群稀有种的动植物避难所。
(3)脆弱性(fragility):对环境改变敏感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需要特殊的管理。
(4)多样性(diversity):群落的数量多寡和群落多样性。
由保护区立地条件的多样性以及植被的发生历史因素决定。
(5)自然性:自然生态系统未受人类影响的程度。
对于建立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保护区或保护区的核心的选择具有特别的意义。
(6)感染力(intrinsic appeal):由于不同的物种和生物群落类型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各个物种、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都是等价的。
(7)潜在价值(potential value):一些地域由于各种原因遭到了破坏,如森林采伐、沼泽排水和草原火烧等(8)科研潜力(scientific research potential):包括一个地区的科研历史、科研基础和进行科研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