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雪2015课件
《沁园春·雪》ppt课件完美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词中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的写法。 2.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把握 作者的思想感情。
4310
注意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
莽莽( mǎng ) 分外妖娆( fèn ráo ) 成吉思汗( hán ) 数风流人物( shǔ ) 稍逊风骚( xùn ) 沁 ( qìn ) 今朝 ( zhāo )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上阕
全景: 冰封雪飘
写景
长城—莽莽 (静)
远景: 黄河—冰封
祁连雪(精品课件)
(结尾)6、……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 结尾) ……可是在我的心目中, 可是在我的心目中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是恋人、挚友般的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 是恋人、挚友般的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 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 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 道光十九年(1839年 五月,钦差大臣、 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钦差大臣、两广 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 , 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 总督林则徐因虎门销烟被革职,三年后被流放新疆 总督林则徐因虎门销烟被革职 ——首先要看懂诗句的内容 首先要看懂诗句的内容。 ——首先要看懂诗句的内容。 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 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 伊犁。林则徐看到天山峰峦皑皑积雪, 伊犁。林则徐看到天山峰峦皑皑积雪,如同自己为 林诗: 寂寥、 林诗: 寂寥、无奈 国运操劳而生的满头银发,感到它们都是一样地难 国运操劳而生的满头银发,、昂扬 与主观的生命情调交融互渗, 与主观的生命情调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 作者诗:明朗、 作者诗:明朗 以消除,不由得为之苦笑。林诗即景设喻, 以消除,不由得为之苦笑。林诗即景设喻,借物抒 了象征世界。 了象征世界。 怀,引雪山为朋伴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 ,然虽有雪山相伴,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 ,也难掩心中 7引雪山为朋伴,然虽有雪山相伴使然,150年前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 寂寥失意之愁怨。 寂寥失意之愁怨。 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 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 写下诗句: 天山万笏耸琼瑶, 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 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 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 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瑞雪图优秀ppt课件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页,共32页。
下一页
2
第二页,共32页。
róng róng
毛茸茸
diàn diàn
沉甸甸
下一页
3
第三页,共32页。
彤云密布 粉妆玉砌
极目远眺眺 万籁俱寂
下一页
4
第四页,共32页。
瑞雪
下一页
5
第五页,共32页。
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 雪,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
下一页
15
第十五页,共32页。
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
,挂满了(
)银条儿,那些
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
)雪球儿。
下一页
16
第十六页,共32页。
下一页
17
第十七页,共32页。
下一页
18
第十八页,共32页。
下一页
19
第十九页,共32页。
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 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
下一页
6
第六页,共32页。
下一页
7
第七页,共32页。
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 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
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 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 ,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
下一页
8
第八页,共32页。
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 ,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
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 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 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
下一页
9
第九页,共32页。
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 ,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
高三语文散文阅读课件(共39张PPT)
说明题目的作用: 要从内容、结构两方面解说。
2011北京卷《祁连雪》:作者曾说:“雪” 是《祁连雪》的“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 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让学生勾画关于“祁连雪”的议论抒情句:
( 1)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 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 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2)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 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 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3)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的亲切 。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 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 (4)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 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散文阅读常考考点及题型
1
1
Click to add Title 整体感知
2 2
精细阅读
理解 考点
精细 阅读 1.解释文中重要
词语的含义
题型
2.对文中重要语 句的理解
考 点 赏析
精细 阅读
1 .语句
2.语段
3 .谋篇立意
1.理解含义。
精细 阅读
考 点 2.分析作用。
3.体会鉴赏 题 型
表概念的
分析作用:结构、内容
《祁连雪》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说 明其用意是什么。 【原文】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 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 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 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 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 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 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 南秀色”所倾倒。 【参考答案】 开头 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荒凉,在强烈对比中 反衬今天河西走廊的富庶;引起下文关于河西走廊的描写。 引用古诗文,也透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祁连雪(高三散文阅读好课件)
(第三段)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 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 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夐列天南的一脉层 2、雪使祁连山壮丽。 峦叠嶂,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 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 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 || 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 3、雪峰可以净化心灵 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 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 宁静、明朗、净化。
阅读文本 “ 一片(篇)读成一串、一点 ” • 1、原以为河西走廊荒凉,眼见却是江南秀色 | (引子) • 2、是祁连雪水滋养了它 • 3、祁连雪峰壮丽,净化心灵 | (雪峰) • 4、神话增加了祁连山的魅力 • 5、游山联想起神话。 • 6、观山触发的历史感。| (文化积 淀) 人们对祁连雪岭的不同感受。自己与山的相 通 • 7、人山相通之感古今相同。 (感悟) 主题:对文化积淀丰厚、壮丽圣洁、滋养人 类的祁连雪峰的赞美。
18.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 “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 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 方面。(6分)
理解题意:
从全文看,“雪”有哪些作用。覆盖面大。 想:内容上…… 结构上…… 表达效果上…… 首先依据文本,看细部,看内容(回文本) (7段中与“雪”有关的共3段半。)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 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
??
√
(第一段) ……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 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 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 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 的依依垂杨、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 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语文二上《雪》精品课件
雪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下雪时:美
雪
停雪后:美
玩雪时:心情 更美
谢谢指导
雪大:纷纷扬扬、铺天盖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雪时
(美)
雪漂亮:一片片、一团团、像鹅毛、 如玉片
雪落在地上:大地换上了洁白的银装
早晨,天气突然变冷了,一团团阴云在天空中移动,不时飘下 朵朵小雪花。中午,雪花逐渐密起来,一片片,一团团,像鹅毛,如 玉片,纷纷扬扬,铺天盖地。有的落在树梢,有的落在屋顶,还有的 了,大地换上了洁白的银装。调皮地落进行人的脖子里。不一会儿,
2015年四年级语上册《雪姑娘》2课件
2015年四年级语上册《雪姑娘》2 课件一、教学内容《雪姑娘》选自2015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二单元。
本文讲述了雪姑娘的诞生、成长及其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包括冰、雪、窗、花等)、句子解析、课文主题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姑娘的美丽与神奇。
2. 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运用新词造句。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主题的理解,新词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展示雪姑娘的图片、生字词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姑娘的图片,让学生描述雪姑娘的形象,引入课文。
2. 课文朗读: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雪姑娘的美丽。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生字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并进行组词造句练习。
4. 句子解析:挑选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课文主题理解:讨论雪姑娘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生字词,编写一段描述雪姑娘的话。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雪姑娘》2. 生字词:冰、雪、窗、花等3. 重点句子:雪姑娘从哪里来?雪姑娘给人们带来了什么?4. 课文主题:雪姑娘的美丽与神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描述一个你心中的雪姑娘。
2. 答案示例:雪姑娘穿着白色的裙子,翩翩起舞。
她把雪花洒满大地,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巩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雪的诗歌、故事,开展“雪的故事会”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课文主题的理解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1. 生字词的展示与认读:通过PPT课件和生字词卡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生字词,并跟随教师正确朗读。
2024年2015年四年级语上册《雪姑娘》2课件
2024年2015年四年级语上册《雪姑娘》2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2015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雪姑娘》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雪姑娘》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雪姑娘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雪姑娘的喜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景图片,让学生感受雪的美,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1)让学生描述雪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雪的描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找出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
(2)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朗读课文,检查阅读效果。
3. 课堂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字词,解读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词含义。
(3)解读作者对雪姑娘的喜爱之情。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雪姑娘》2. 结构:总分总3. 重点词语:雪白、晶亮、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七、作业设计(1)课文中有哪些生字词?请写出它们的拼音和意思。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尽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2015年四年级语上册《雪姑娘》2优质课件
2015年四年级语上册《雪姑娘》2 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雪姑娘》选自2015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六单元。
本节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该课文进行,包括生词学习、课文朗读、内容理解、主题探讨等方面。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节“雪的童话”。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体会雪姑娘的形象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雪姑娘形象的寓意和课文情感态度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生字词卡片、阅读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回忆雪天的美好记忆,为新课学习营造氛围。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雪姑娘形象。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雪姑娘》2. 生字词:雪花、雪人、融化、神秘等。
3. 课文大意:雪姑娘的美丽形象和寓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画一幅雪姑娘的画。
(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段描述雪景的文字。
2. 答案:(1)见课本生字词表。
(2)学生作品,无统一答案。
(3)示例:雪花飘飘,似天使的羽毛,一片片飞舞在空中。
雪地里的雪姑娘,宛如一位美丽的公主,静静地望着我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更多关于雪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雪姑娘》课件
2023《雪姑娘》课件contents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反思与总结目录01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重点指导“熟、客”等7个汉字的书写。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雪姑娘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通过观察比较,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雪姑娘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2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雪姑娘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点;体会故事中的深刻寓意。
解决方法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讲解、阅读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03教学内容与过程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
目的通过展示与雪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雪的作用、形成过程和与人类的关系。
方法导入新课目的传授学生新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采用PPT演示文稿、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结合小组讨论、讲解和实例分析等方法,对新课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新课教学目的总结新课内容,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通过作业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方法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总结新课知识点,并布置相关作业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小结与作业04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生反馈反思是否能够及时收集和整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分析和反思。
是否能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和心理压力。
2015年四年级语上册《雪姑娘》2课件
2015年四年级语上册《雪姑娘》2 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15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雪姑娘》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主题探讨等。
具体章节为《雪姑娘》的第二部分,详细内容涉及雪姑娘的出生、成长以及与自然万物的互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2.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第二部分中,雪姑娘与自然万物的互动,以及背后的寓意。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重点句子的解析,课文主题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雪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记忆,提高词汇量。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探讨雪姑娘与自然万物的互动,理解课文主题。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雪姑娘的成长历程中,体会关爱他人、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雪姑娘》第二课时2. 生字词:雪花、飘落、融化、春天等。
3. 重点句子:雪姑娘与自然万物的互动。
4. 课文主题:关爱他人,热爱大自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雪姑娘与自然万物互动的画。
2. 答案:画面中应包括雪姑娘、雪花、小动物等元素,展现雪姑娘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是否活跃。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年级语文上册雪姑娘优质课件3语文A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雪姑娘优质课件3 语文A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雪姑娘》章节中深入探索。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通过文字描绘出雪景美感和情感表达;同时,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雪姑娘形象,感受作者对雪热爱之情。
3.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情感表达,体会雪姑娘形象。
重点: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 生字卡片:用于随堂练习。
3. 作业本:用于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雪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大意,并找出自己认为优美句子进行分享。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朗读、书写,确保掌握。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体会雪姑娘形象和作者情感表达。
5. 例题讲解:挑选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发放生字卡片,让学生进行组词、造句等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雪姑娘》2. 生字词:用不同颜色粉笔书写,突出重点。
3. 课文结构:用简图表示,清晰易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5遍。
(2)用课文中词语造句。
(3)根据自己理解,简述雪姑娘形象。
答案:(1)略(2)例:雪花飘落下来,犹如雪姑娘撒落珍珠。
(3)雪姑娘是一个纯洁无瑕、美丽动人形象,她象征着冬天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解学生在生字词掌握、课文理解等方面表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有关雪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拓展知识面。
组织一次“我心中雪姑娘”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感悟和创作,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兴趣。
霍去病ppt课件
《迎寄韩鲁州(瞻同年)》李商隐 积雨晚骚骚,相思正郁陶。 不知人万里,时有燕双高。 寇盗缠三辅,莓苔滑百牢。 圣朝推卫霍,归日动仙曹。
.
相关小说推荐
《骠骑行》《长安少年行》《青青陌上桑》《三生有幸》 《回望霍骠姚》《炎女》《苍狼》《帝国双璧》《大谟谣》 《梦徊大汉》、《祁连雪》、《梦到醒时情不休-霍去病》 《红颜霍水》《汉宫潋滟》《长安汉月》《胡无人》
.
赞诗
《广陵行》韦应物 雄藩镇楚郊,地势郁岧峣。 双旌拥万戟,中有霍嫖姚。 海云助兵气,宝货益军饶。 严城动寒角,晚骑踏霜桥。 翕习英豪集,振奋士卒骁。 列郡何足数,趋拜等卑寮。 日宴方云罢,人逸马萧萧。 忽如京洛间,游子风尘飘。 归来视宝剑,功名岂一朝。
Hale Waihona Puke 《羽林行》孟郊 朔雪寒断指,朔风劲裂冰。 胡中射雕者,此日犹不能。 翩翩羽林儿,锦臂飞苍鹰。 挥鞭快白马,走出黄河凌。
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
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
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
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
.
佳话。
名: 霍去病 国籍: 西汉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出生日期: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逝世日期: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 职业: 大司马,骠骑将军 主 要成就: 抗击匈奴,封狼居胥 名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爵位: 冠军侯 谥号: 景桓 . 葬处: 霍去病墓 (陕西省兴平县东北)
.
赞诗
横 行 负 勇 气 , 一 战 净
兵 气 天 上 合 , 鼓 声 陇
汉 皇 按 剑 起 , 还 召 李
烽 火 动 沙 漠 , 连 照 甘
玉 关 殊 未 入 , 少 妇 莫
边 月 随 弓 影 , 胡 霜 拂
初二语文《雪》的课件
初二语文《雪》的课件初二语文《雪》的课件教学设想“吾行太远矣,孑然失其侣……吾见放于父母之邦矣!”作为一位超前的觉醒者,鲁迅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尖锐与深刻,但他并不屈服,明知前方是坟是死亡依然奋力前行。
体现他全部生命哲学的散文诗集《野草》被称作“反抗绝望之歌”,因其幽深性、象征性与神秘性而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学生在解读上仍存在较大的难度。
该如何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去实施教学呢?我想,在教学程序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深文浅教,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
首先从文字入手,在作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描绘中去感受江南雪的热闹美好与朔方雪的孤独奋飞。
然后,在两幅雪景的比较中体会作者内心的孤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朔方雪的赞美之情。
再进而走近鲁迅的生命,去感受他那在孤独中仍奋然前行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去坚强面对今后的人生。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2、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领会作者思想感情3、感悟鲁迅情怀,汲取前进动力。
目标确立的依据:1、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江南雪的优美是为了衬托朔方雪的壮美,从而表达作者所倡导的独立与张扬的个性和精神。
这是文本的灵魂之所在,这种个性和精神也是我们现代人所不可缺少的。
2、现代教育观念下的阅读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不断发展,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2、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领会的作者思想感情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课间播放配乐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利用课间,创设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能更快进入情境。
《祁连雪》阅读理解
真题练习
17.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均引用了古 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5分)
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
烈对比中反衬现实真相;起笔大气,在 引起下文的同时,也透出文章特有的书 卷气。
0
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 命情感交融互渗的关系,引发作者的诗 句来收束文章,同时又以林则徐寂寥无 奈的心境映衬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真题练习
第二问可以用固定的公式: 第1句:这句话给了我们启示。(类似
这样的呼应题目的废话) 第2 句;生活中……(举事例) 第3句:这使我明白……(事例分析) 第4句:一句话总结。
真题练习
• 第二问:(示例)
• 这句话给了我们启示。“观山如读史”,这句话让我想了很多。
• 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有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也有辽 阔的东海;有雄踞亚洲的青藏高原,也有浩荡东去的长江黄河。 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演 绎出一幕幕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遂使我国的山山水水,呈 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景观。所以我们的古人教育他们的子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书里的历史是死的,而寄托在山水 之上的历史是鲜活的。苏轼来到长江边上,看到三国故垒,眼 前涌起赤壁之战的烟云,脑中浮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
(4分) 题型:
(BC)
以客观题的形式全面考查能力的涉及的考点, 然后寻找到答题的区间, 再联系主题来进行分析,切忌断章取义。
真题练习
17.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均引用了古 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5分)
题型: 考查对文本结构和作者思路的分析。
“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 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真题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连山的历史文献中的积淀也赋予祁 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眼前的自然山景 也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山见证了历史, 跨越了千年,让观者与历史相连而心潮澎 湃。‖我曾游泰山,高山仰止的感慨之外, 我想到了幼时在山脚下嬉戏的易安居士,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概定是 在这山脚下炼成的。经过层层攀登,我仿 佛看到了古时百代君王来此山静修、祭祀 的盛况,物是人非之感、历史兴亡之叹油 然而生。‖一座山,就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它在华夏大地上开出不败的传奇之花。因 此,观山吧,你可以究天人之理,察古今
2011年高考北京卷
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 “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
• 第一问参考答案:
祁连山的神话传闻和历史故事赋予祁连山丰 厚的人文内涵 眼前祁连山的自然山景也触发作者的历史记 忆,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
作者驰车在河西走廊,看着静谧的南山, 仿佛能唤起记忆中的一番对历史的感慨,无数 的过客,经过这里,留不下脚步,却留下了一 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所以作者才说了“观山如 读史”这样的话。前些日子去过圆明园,怀着 一种难以形容的心情看着眼前的一片荒芜,突 然似触电般,一百多年前的景象在眼前浮现, 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士兵践踏在我们的土地上, 还嗤嗤地笑,也许景物是灰暗的,但那里遗留 下的历史记忆却是鲜活的,每次来到此地便会 想起。
1雪水灌溉了土地、哺育了子孙
(第三段)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 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 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夐列天南的一脉层 2、雪使祁连山壮丽。 峦叠嶂,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 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 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 || 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 3、雪峰可以净化心灵 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 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 宁静、明朗、净化。
(第6段)„„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 与祁连雪岭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 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 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 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 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 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的亲 4雪岭触发了古今 切。„„ 人们的想象与情思 (尾段)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 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 时,曾写下诗句„„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 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主题:对滋养人类、壮丽素洁、文化积淀丰 厚、的祁连雪峰的赞美,以及观景的独特 感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个人情感要 相融合。
18.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 “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 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 方面。(6分)
内容、主题、情感、结构、效果(技巧)等 方面考虑。(多角度细想)
【评分细则】 • 1.第一问 句意把握:4分。山承载历史、人观山 引发历史感悟,各2分。 • 2.第二问 阐发启示:4分。(其中“启示”明确 合理,1分。“阐发”能恰当、具体、贴切地联 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有恰当的分析感 悟,3分。) • 3.语言表达:2分。(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 表达清晰、有条理,2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 较清晰,1分。语言不通顺,有较多语病,表达 混乱,0分。) • 4.字数不足,酌情扣分。每缺25字(一行)扣1 分,扣满1分为止。 ( 提示:阅读延伸题,不是小作文,强调基于对 原文的理解。) (先看文内的两个要点是怎么来的)
(第2段)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 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 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 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 平原。这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 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 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 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 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雪》
• • • • • ••源自“ 一片(篇)读成一串、一点 ” 1、原以为河西走廊荒凉,眼见却是江南秀色 2、是祁连雪水滋养了它 3、祁连雪峰壮丽,净化心灵 | (雪峰) 4、历史神话增加了祁连山的文化积淀 5、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合,可以窥探民族、 人类文明。 6、观山如读史,观山触发的历史感,触动人们 对祁连雪岭的不同感受。 7、以古诗印证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 感交融互渗是有着普遍性的情感体验。
接下来看结构 (结构:开头、结尾、过渡、标题、线索)
5 “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写法、表达效果
6 用“雪”这一中心意象,做抒发 抽象情思的载体;(写法) 7、“雪”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 于艺术感染力。(效果)
小结18. 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 答案: (参考 +细则) ( 1)“雪”水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内容) 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 ( 2)“雪”使祁连山壮丽、圣洁;(内容) 6分) “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 雪峰可以净化心灵(内容) (4) 雪岭触发了古今人们的想象与情思(内容) (5) “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结构) (6)用“雪”这一中心意象,做抒发抽象情思 的载体;(写法) 小结提示: (7)“雪”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于艺术感 1、结合全文问“作用”,题目综合性很 染力。(效果) 强,内容形式、理解鉴赏一起考。 (8)“雪”见证了祁连山的历史文化。(牵强) 2、学会多角度细想,即要细理文内相关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 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 点,又要会想较空灵的鉴赏点,以确保得分。 三点得4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9.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 说?| 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 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 于200字)(10分) 理解题意:(表述清楚)“发现、拓展”、“个性化阅读”的新
题型。
1、透解原句:山与史 观山与读史 2、两问,文内、文外笔墨大约要4:6开。 3、答题要具备的点: (1)说 “观山如读史”,文中的依据概括出 来。 (2)写出自己对此的感悟 联系生活经历 或 读来的 具体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