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频率响应法
第5章频率响应法
第 5 章频率响应法频率响应法是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和综合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实用方法。
它不仅适用于单变量系统,而且也可以推广至多变量系统。
它的特点是:不必求解系统的高阶微分方程,可直接根据频率特性曲线的形状及其特征量来研究系统的性能。
其突出的优点是:物理意义明确,可用实验的方法求出系统的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而且计算量小,方法形象和直观,因而广为工程界所采用。
根据它在系统分析和综合中的应用,将频率响应法分为两部分:频率响应分析法和频率响应综合法,并分别在第 5 章和第6 章讨论。
在这一章里主要介绍:频率响应法的基本概念和控制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以及它在系统分析与综合中的应用,重点在于其基本概念和应用。
5.1 频率特性频率响应法起源于通讯学科。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控制系统的变量也看作是信号;这些信号通过傅里叶(Fourier) 分析,对于周期信号可展开为傅氏级数,对于非周期信号可进行傅氏变换,它们均可视为由不同频率成分的正弦信号所合成的;线性定常系统各个变量的运动,就是系统对各个不同频率信号响应叠加的结果。
频率响应法的优点:第一,这种方法具有鲜明的物理意义。
第二,可以用实验方法测出系统的频率特性,并获得其传递函数以及其它形式的数学模型。
第三,它是一种图解法,形象直观、计算量小。
频率响应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其次,频率响应法的筒便和实用性是以它的工程近似性为代价的。
5.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首先考察图 5.1 一阶RC 电路图图 5.1 所示的简单系统。
该系统为一阶RC 电路。
该电路的微分方程为:(5.1)系统的传递函数为:(5.2)图 5.1 一阶 RC 电路图若外施正弦输入电压,则可得系统的输出响应为:式中等号右边的第一项为输出响应的暂态分量,第二项为输出响应的稳态分量。
当t趋于无穷大时第一项的暂态分量将趋于零,故系统的稳态输出响应为:可以看到:在正弦输入电压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输出,是与输入同频率的正弦电压,其幅值为输入幅值的倍,相角比输入的迟后arctgωT。
控制理论第五章频率响应法_学生
20 lg1 +
jωT
= −20lg 1+
1
jωT
∠(1+ jωT ) = −∠( 1 ) 1+ jωT
0
高频渐近线
30
精确曲线 -10
20
-20 10
-30
-1
0
1
10
10
10
0
0
10-1
100
101
90
-30 60
-60 30
-90
-1
0
1
10
10
10
0
-1
0
1
10
10
10
(3)积分和微分环节
特(Nyquist)曲线,简称奈氏图。
Im
一、典型环节的奈奎斯特曲线
(1)比例环节K G( jω ) = K + j0 = Ke j0
(2)积分和微分环节
Im
0
K
Re
Im
G( jω) =
1
1 − jπ = e2
jω ω
0
Re
ω
ω
ω=0 0
Re
π
ω=0
G( jω ) = jω = ωe j2
(3)一阶环节
当ω = ω 时,G( jω) = 1 ,相角为− 90°
n
j2ξ
其奈氏图如P125页图5-8所示,要求掌握谐振频率的概念。
谐振频率:奈氏曲线上距原点最远的点所对应的频率就是振荡环节
的谐振频率,
ω r
其谐振峰值用 G(
jω r
)
与
G( j0)
之比来表示
二阶微分环节
G( jω) = 1+ j2ξ ω + ( j ω )2 =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第五章频率响应法
示。 这两条线相交处的交接频率ω=1/T, 称为振荡环节的无阻尼
自然振荡频率。在交接频率附近, 对数幅频特性与渐近线存在
一定的误差, 其值取决于阻尼比ζ的值, 阻尼比越小, 则误差越大, 如表5-4所示。当ζ<0.707时, 在对数幅频特性上出现峰值。根
一个单位长度。设对数分度中的单位长度为L, ω0为参考点, 则 当ω以ω0为起点, 在10倍频程内变化时, 坐标点相对于ω0的距离
为表5-1中的第二行数值乘以L。
第五章 频 率 响 应 法
图 5-4 对数分度和线性分度
第五章 频 率 响 应 法
表 5-1 10倍频程内的对数分度
第五章 频 率 响 应 法
第五章 频 率 响 应 法
图 5-7 比例环节的伯德图
第五章 频 率 响 应 法
2. 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为
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为
(5.18)
(5.19)
由式(5.19)可见,它的幅频特性与角频率ω成反比, 而相频特性恒
为-90°。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为
(5.20)
第五章 频 率 响 应 法
T), 则有
因此有
这表明φ(ω)是关于ω=1/T, φ(ω)=-45°这一点中心对称的。 用
MATLAB画出的惯性环节的伯德图如图5-14所示(T=1)。
第五章 频 率 响 应 法
图 5-14 MATLAB绘制的惯性环节的伯德图
第五章 频 率 响 应 法
5. 一阶微分环节 一阶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为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为
即 所以, 惯性环节的奈氏图是圆心在(0.5, 0), 半径为0.5的半圆 (
见图5-12)。 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为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频率响应法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频率响应分析中 ,可以大大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现代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八版)》作者: Richard C. Dorf and Robert H. Bishop
01
频率响应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研究者开始 使用频率响应法来分析电气系统的稳定性。
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频率响应法的应用范
围不断扩大,分析精度和计算效率也不断提高。
目前,频率响应法已经成为自动控制原理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03
之一,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02
非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
非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是研究非线性系统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由于非线性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不存在明 确的函数关系,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非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广泛应用于音频处理、图像处理、通信等领域。通过分析非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 特性,可以揭示系统的内在规律,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02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作者:孙亮
03
《控制系统设计指南(第二版)》作者:王树青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数坐标图分析法
对数坐标图分析法也称为伯德图,通过将系统 的频率响应以对数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可以 方便地观察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变化。
在对数坐标图中,幅值响应和相位响应分别以 对数形式表示,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系统在不 同频率下的变化趋势。
对数坐标图分析法适用于分析各种类型的系统 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对于非线性系统也可以 进行一定的分析。
五章节频率响应法
G (jc s)(st )G (a ) e ej jt( )aejt
频率特性:
系统对正弦输入信号的稳态响应特性。
G (j) G (j)e j G (j ) G () e j( )
其振幅比依赖于角频率的函数G()称为
系统的幅频特性;
其稳态输出信号对正弦输入信号的相移
f()称为系统的相频特性。
一、 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
G k(s)b a 00 ssm n b a 1 1 ssm n 1 1 b am n 1 1s s a bn m
K
1 sv
h i1
1
(Tis 1)
1(nvh) 2
(Ti2
1
2
s 2iTis 1)
i1
L
1(mL) 2
( j 1)
( 2j s2 2 j js 1)
例5-2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是
G(s)H(sG )=(js)(H TsK(j1))j,试(T绘Kj制其1奈) 氏图。
-KT
Im 0 Re
当 l渐 i0 近 R 当幅相m 线 G 值 角幅 相横 (e : :j值 角 坐0): :时H 标时(:j 0 G ) ( lG 9 i)0 (9 H T 0m 0 0)2 (H 9 K 4() 0 )0 T 2 0 1 K 8T
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通常是若干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乘积
n
G (j) G 1 (j)G 2 (j) G n (j) G i(nj)
极坐标形式:G (j
n
)G ( )ej()
i 1 j i()
G i( )ei1
i1
求系统的开环幅相特性: 分别求出系统各串联环节频率特性的幅值及相角, 然后算出不同频率下开环系统频率特性的幅值及 相角,从而就可绘制极坐标图。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频率响应法胡寿松第六版
G( j ) A
(s j )( s j )
s j
2j
b G(s)
A
(s j ) G( j ) A
(s j )( s j )
s j
2j
由于G(j)是一个复数,它可以表示为:
G( j) G( j) e j
式中:
G(
j )
tg
1
I
mG
(
j)
ReG( j )
同理,G(-j)也可以表示为:
sn )
式中: s1,s2, …sn—是G(s)的极点,它们可能是实数,也
可能是共轭复数.对于稳定系统来说,它们都具有负实部.
于是,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Y (s)
G(s) X (s)
M (s) (s s1)( s s2 )(s sn )
(s
A j )( s
j )
上式可以分解成如下形式的部分分式:
输入 输出输入
输出
❖数学本质
G(s) Uc (s) 1 1 U r (s) R1C1 s 1 Ts 1
设
u r
ASint
,则 Ur(s)
Aω s2 ω2
1 A Uo(s) Ts 1 s2 2
i1(t) R1 C1
u0 (t)
At 1 2T 2
et /T
A Sin(t arctgT ) 1 2T 2
第五章 频率响应法
5.1 频 率 特 性 5.2 典型环节和开环频率特性 5.3 奈奎斯特判据 5.4 稳 定 裕 度 5.5 闭环频率特性
End
5.1 频率特性
5.2 5.3 5.4 5.5
基本概念(物理意义)
➢ A(ω) 称幅频特性,φ(ω)称相频特性。二者统称为频率特性。
第五章频率响应法
15
八延迟环节
L(ω)=20LgA(ω)=0 ϕ(ω)=-ωτ
§5-5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
§5-5-1 系统开环幅相特性的绘制 一 0型系统 二 1型系统 三 2型系统
16
§5-5-2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
一 绘制对数频率特性的一般步骤
1将开环传递函数整理为各环节串联的标准式 (即为各环节传递函数中S0项系数为1),以便正 确确定开环增益K。 2将开环零极点所确定的特征频率,按照由小 到大依此排列在伯德图的横轴上。 3绘制对数渐近幅频曲线
第 五 章
频 率 响 应 法
本章要点:主要介绍频率特性的基 本概念和控制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的 绘制方法及其在系统分析中应用。
1
§5-1 频率特性
§5-1-1 基本概念
一 频率特性基本概念
R u(t) uc(t) 传递函数 G(S)=1/(1+TS) (T=RC) 外施加正弦输入电压 u(t) =Usinωt 把正弦量用极坐标表示 U =Uejωt 电路的输出电压为
2奈氏判据(两种描述)
1)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奈氏曲线逆时针 包围临界点的周数N,等于在S右半平面上开环 极点的个数P.当系统开环稳定(即P=0)时,则
24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奈氏曲线不 包围临界点(-1,j0).如果N不等于P,则意味 着闭环系统不稳定,这时分布在右半平面 上的闭环极点个数为: Z=P-N 2)用开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ω由零趋于 无穷大)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时,可写为: Z = P - 2N
5
2)极坐标形式
G(jω)=|G(ω)|acg[G(ω)]=[P2(ω)+Q2(ω)]1/2ejϕ(ω)=A(ω)ejϕ(ω) A(ω)---------系统(复数)频率特性的模,即系统幅频特性. ϕ(ω)---------系统(复数)频率特性的相位移,即系统相频 特性.
第五章频率响应法
第五章频率响应法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1 频率特性的定义5.1.2 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的关系5.1.3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5.2 幅相频率特性(Nyquist图)5.2.1 典型环节的幅相特性曲线5.2.2 开环系统的幅相特性曲线5.3 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5.3.1 典型环节的Bode图5.3.2 开环系统的Bode图5.3.3 最小相角系统和非最小相角系统5.4 频域稳定判据5.4.1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5.4.2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应用5.4.3 对数稳定判据5.5 稳定裕度5.5.1 稳定裕度的定义5.5.2 稳定裕度的计算5.6 利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L低频渐近线与系统稳态误差的关系5.6.1 )(ωL中频段特性与系统动态性能的关系5.6.2 )(ωL高频段对系统性能的影响5.6.3 )(ω5.7 闭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5.7.1 用向量法求闭环频率特性5.7.2 尼柯尔斯图线5.8 利用闭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5.8.1 闭环频率特性的几个特征量5.8.2 闭环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5.9 频率法串联校正引言频率响应法的特点1)由开环频率特性→闭环系统稳定性及性能2)二阶系统频率特性↔时域性能指标高阶系统频率特性↔时域性能指标3)物理意义明确许多元部件此特性都可用实验法确定工程上广泛应用4)在校正方法中,频率法校正最为方便§5.1频率特性 1.定义1: 2. 3.ss r t A t c t r t G s s j G j c t r t ωωω=⎧⎪=⎨⎪⎩时,与的幅值比,相角差构成的复数中,令得出为频率特性的富氏变换与的富氏变换之比一、 地位:三大分析方法之一二、 特点:1)2)()3)⎧⎪→⎨⎪⎩图解法,简单不直接解闭环根,从开环闭环特征特别适用于校正,设计近似法,不完全精确以右图R -C 网络为例:r cc r c cu iR u i Cu q u Cu R u =+↓===+ ()(1)r c U s CRs U =+⋅()1()()1T CR c r U s G s U s Ts ===+ 设()sin r u t A t ω= 求()c u t22()1t Tc A Tu t e t t T ωωωω-⎡⎤∴=+-⎥+⎦ 2222)11tTA T e t arctg t T T ωωωωω-=+-++瞬态响应稳态响应网络频率特性()()()()()ss ss c r c t G j G j r t G j arctgT ωωωϕϕω⎧⎪⎪===⎨⎪⎪∠=-=-⎩幅频特性:相频特性频率特性定义一:——频率特性物理意义:频率特性()G jω是当输入为正弦信号时,系统稳态输出(也是一个与输入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相角差。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第五章频率响应法
发展多变量频率响应法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需要发展多变量频率响 应法,以便更好地处理复杂系统的分析问题。
深入研究非最小相位系统
针对非最小相位系统的稳定性判断问题,需要深 入研究其频率响应特性,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
06
CATALOGUE
结论
总结频率响应法的要点与重点
01 02 03 04
频率响应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线性定常系统对正弦输入信号的稳态响应 来评价系统性能的方法。
频率响应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频率响应法能够提供系统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的动态性能信息,有助于全面了解 系统的性能特点;通过分析频率特性,可以更容易地识别系统的稳定性和潜在 的谐振问题。
局限性
频率响应法主要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对于非线性或时变系统,其应用可能受 到限制;此外,频率响应法无法提供系统的时域信息,如瞬态响应和稳定性。
05
CATALOGUE
频率响应法的局限性与改进方法
频率响应法的局限性
01
频率响应法主要适用于线性时不 变系统,对于非线性或时变系统 ,频率响应法可能不适用。
02
频率响应法只能给出系统在正弦 输入下的稳态输出,无法反映系
统的动态行为。
频率响应法无法处理多输入多输 出系统,对于复杂的多变量系统 ,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分析。
02
CATALOGUE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的定义
频率特性
系统对正弦输入信号的稳态输出与输入之比,用复数表示的频率 函数。
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是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频率特性的解析表达式。
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
频率特性直接反映系统在不同频率的正弦输入信号下的响应特性 ,与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密切相关。
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 第五章 频率响应法
N(s)
例: R(s)
C(s)
- G(s)
(1).输入信号为正弦 r(t) A0 sin(wt 0) ,求扰动 n(t)=0时的稳态输出Css(t)。 先求闭环传递函数
(s) C(s) G(s)
R(s) 1 G(s) 然后列特征方程:1+G(s)=0,劳斯判据判稳。 如果系统稳定,则稳态输出Css(t)为:
Css (t) A0 ( jw) sin(wt 0 ( jw))
(2).输入信号为正弦 r(t) A0 sin(wt 0) ,求扰动 n(t)=0时的稳态误差ess1(t)。
必须判稳,只有稳定的系统才有稳态误差。
这时,求R(s)输入下的误差传递函数 er (s) ,
E(s)=希望输出-实际输出
一.比例环节
传递函数为G(s)=k
频率特性为 G( jw) ke j 0
幅频特性为 A(w)=k
相频特性为 (w) 0
极坐标图和伯德图为:
L(w)(dB)
20lgk
(w)(度) 0.1 1 10 100
w
0
w
-30
Bode图
j
w=0
w
0k
w
极坐标图
二.积分环节和微分环节
积分环节: G(s) C(s) R(s) 1/ s
1
e jarctgTw
T 2w2 1
幅频特性: A(w) 1
T 2w2 1
将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 G( jw)分解成实部ReG( jw)
和虚部 ImG( jw) ,并整理得:
Re G(
jw)
12 2
ImG(
jw)2
(1)2 2
Nyquist曲线:以(0.5,j0)为圆心,以0.5为半径的
第五章频率响应法资料
a
G(
j
)
A 2j
G( j) p() jQ() G( j) e j()
c(t) ae jt ae jt
R
G( j) p2 () Q2 () () arctan Q()
r(t)
P()
设有RC网络如图,求系统稳态输出
C C(t)
1.闭环传递函数
C(s) 1 R(s) TS 1
设输入信号为 r(t) Asint
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称为频率特性又称
频率响应。
控制系统
2.用途及特点:
1). 仅用简便的图解法(Bode、 r(t) Asin1t Nyquist图)就能确定控制系 统的绝对稳定性和相对稳定性;0 并可根据时域给定的性能指标 进行系统设计。
c(t) AM1 sin(1t 1) 0
L 20dB
< 1< 为 20dB/10 倍频程斜率的直线。
最大误差在转角频率 1 为3dB
R
20lg
1
1
2
= 20lg
1 1 3dB
一阶惯性环节可用RC电路表示(低通滤波器)。
0
1
当 ,幅值趋向于0,相角 90 . 0.1
ii) 一阶微分环节
G( j) 1 jT1
1 1 2T 2
同;
A
2.幅值和频率有关,且为 1 2T 2 倍;
0
幅频特性
* 当ω=0其输入、输出幅值相等;
相频
0
3.相角迟后 arctgT,是 的函数; -45
-90
* 当 ω=0输入、输出相位一致
幅值、相角与 ω 之间的关系
1
A
0 …… T ……
第五章 频域响应法
第五章 频域响应法5-1 频率特性一.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1. 所谓频率特性,即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入在正弦信号的控制下,其稳态输出C(t) 的被控制量信号的幅值A(ω)和相角ψ(ω)随r(t)信号的角频率ω变化的规律,记为G(j ω)。
G(j ω)=G(S)| s=j ω C(j ω) C(s)G(j ω)== R(j ω) R(s)| s=j ωb 0(j ω) m +b 1(j ω) 1+m +……+b 1-m (j ω)+b m G(j ω)=( j ω) n +a 1(j ω) 1-n +……a 1-n (j ω)+a n2、G(j ω)的数模表达式有两种标准式: (1)Nyquist 标准式:G(j ω)=︱G(j ω)︱e)(jw G j ∠=u(ω)+jv(ω)其中A(j ω)= ︱G(j ω)︱称为幅频特性,是ω的偶函数。
ψ(ω)= ∠G(j ω) 称为相频特性,是ω的奇函数。
u(ω)=Re [G(j ω)]为实部; v(ω)=Im [G(j ω)]为虚部。
(2)Bode 表达式:L (ω)=20lg [A(j ω) ] 称为对数幅频,ψ(ω)= ∠G(j ω) 称为对数相频。
二. 频率特性的图解表示法在工程分析和设计中,通常把频率特性画成曲线,从这些频率特性曲线出发研究。
现以RC 网络为例。
如图5-2。
其频率特性为G(j ω)=)(11jw T +(T=RC )。
A(ω)= G(j ω)=2)(11TW +;ψ(ω)=-arctg(T ω)1.极坐标图----Nyquist图当ω=0→∞变化时,A(ω)和φ(ω)随ω而变,以A(ω)作幅值,φ(ω)作相角的端点在s平面上形成的轨迹,称Nyquist曲线(幅相频率特性曲线)简称幅相曲线即Nyquist图,是频率响应法中常用的一种曲线。
2、对数坐标图----Bode图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又称Bode曲线,包括对数幅频和对数相频两条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响应
性能指标
傅 氏 变 换
拉氏变换 传递函数 S=jω 频率特性 计算
拉氏反变换 估算
估算
频率响应
常用于描述频率特性的几种曲线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对于一个确定的频率,必有一个频率特性的幅值 和一个频率特性的相角与之对应,幅值与相角在复平面上代表一个向 量。当频率ω从零变化到无穷时,相应向量的矢端就描绘出一条曲线。 这条曲线就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简称幅相曲线。又称奈奎斯特曲线 或极坐标图
解:G( j0 ) 180o
G( j) 0 90 求交点:
o
5(s 2)(s 3) 例题5.1绘制 G(s) s 2 (s 1) 的幅相曲线。 (0)
( ) 180o 180o 0 o 90o 0 o 90o o o 0 90 _________________ 180o 90o
0 v 0
•
(3)自w1点起,渐进线斜率发生变化,斜率变化的数值取决与w1对应的典型 环节的种类。同样,在后面的各交接频率处,渐进线斜率都相应地改变。每两 个相邻交接频率间,渐进线为一直线。
绘制L(ω)例题
L(ω)dB
40(0.5s 1) 绘制 G(s)H(s) s(2s 1)(s / 30 1)
对数幅相曲线(又称尼柯尔斯曲线):对数幅相图的横坐标表示对数相频 特性的相角,纵坐标表示对数幅频特性的幅值的分贝数。
5.2 典型环节和开环频率特性
5.1 5.4
5.3 5.5
5.2.3
5.2.1 幅相曲线和对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的绘制 5.2.2 m m 1 b s b s bm 1 s bm 0 1 典型环节 G( S ) H ( s ) n n 1 a s a s a n 1 s a n 0 1 比例环节:K 惯性环节:1/(Ts+1),式中T>0 一阶微分环节:(Ts+1),式中T>0 积分环节:1/s 微分环节:s 振荡环节:1/[(s/ωn)2+2ζs/ωn+1]; 式中ωn>0,0<ζ<1 二阶微分环节:(s/ωn)2+2ζs/ωn+1; 式中ωn>0,0<ζ<1
极点—零点图(a) 和幅相曲线(b)
20dB/dec
( ) -arctg T
一阶微分环节 G(s)=Ts+1
L( ) 20lg 1 2T 2
1
10 ω
-20
(o) 90 0 0.1 -90 1
-20dB/dec
ω<<1/T, L(ω)≈20lg1=0 ω>>1/T, L(ω)≈20lgωT =20(lgω-lg1/T)
G( s ) K (T2 s 1) n
2 2
s(T1 s 1)(T3 s 1) 2 ( s 2 2 n s n )
图5.4 比例环节的 对数 频率特性曲线
比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分别是: L(ω)=20lg| G(jω)|=20lgK 和φ(ω)=0 相应曲线如上右图。
积分环节
G( s ) 1 1 1 , G( j ) s j 2
j 0 ω 图5.5 积分环节的幅相曲线
5[(6 2 ) j5] 2 2 , 5 ( 6 ) 0 , 令 Im[ G ( j )] 0 , 即 1, 1 G( j) 2 (1 j) 5(5 j5) G( j1) 25与负实轴相交于 25处。 (1 j)
[-20]
的L(ω)曲线
40 20 0dB -20 -40 [-40] [-20] 10 20 ω 100
0.1 0.2
1
2
[-40]
40 低频段: 0.1 时为52db 0.5 时为38db S 转折频率:0.5 2 30 斜率: -20 +20 -20
•例5.1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第五章 频率响应法
5.1 频 率 特 性 5.2 典型环节和开环频率特性 5.3 奈奎斯特判据 5.4 稳 定 裕 度
5.5 闭环频率特性
本章作业
End
5.1 频率特性
基本概念(物理意义)
5.2
5.3
5.4
5.5
A(ω) 称幅频特性,φ(ω)称相频特性。二者统称为频率特性。
数学本质
U c ( s) 1 1 G( s ) U r ( s ) R1C1 s 1 Ts 1
K (1 2 s ) 1 1 例 : G ( s) K (1 2 s ) s(1 0.1s ) s 1 0.1s
比例环节 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是G(jω)=K,幅相曲线如下左图。
(dB) j 20lgK 0
1
10
ω
(o )
0
k
·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0
ω
图5.3 比例环节K的幅相曲线
微分环节 G(s)=s和G(jω)= jω= ω∠π/2 L(ω)=20lgω,而相频特性是φ(ω)=90o。
j ω 0 ω=0
图5.7 微分环节幅相曲线
惯性环节 G(s)=1/(Ts+1),
1 1 频率特性 G( j ) e jarctgT 1 jT 1 2T 2
G( s ) K
(1
i 1 n j 1
m
i
s)
s (1 T j s )
b0 s m b1 s m 1 bm 1 s bm a 0 s n a 1 s n 1 a n 1 s a n
K
0
limG( j ) lim lim 0 ( j ) 0 2
(dB) 20 0 1/jω 20dB/dec jω 10 ω 1 1/jω -20dB/dec
∠jω 0.1 1 ∠1/jω 10 ω
0.1 -20 jω (o) 90 0 -90
图5.6 1/jω和jω的对数坐标图
积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是 L(ω)=-20lgω,
而相频特性是 φ(ω)=-90o。
p
2 2
j
j ω=∞ 0 ω=0 K
L( ) 20lg 1 T
ω<<1/T, L(ω)≈-20lg1=0 ω>>1/T, L(ω)≈-20lgωT =-20(lgω-lg1/T)
jω+1/T θ -1/T
0 (a)
-45o ω=1/T (b)
(dB) 20 0 0.1 1/T
图5.8 惯性环节
i1(t) R1 C1
Aω 设 ur ASint ,则 Ur(s) 2 s ω2 1 A U o ( s) Ts 1 s 2 2
u0 (t ) AT t / T A e Sin(t arctgT ) 2 2 2 2 1 T 1 T
稳态分量
x
• (4)根据上述确定的特征点,结合开环频率特性的变化趋势图。
• 起点:若系统不含有积分环节,曲线起始于正实轴上某点,该点 距原点的距离值为开环增益 k 值;若系统含有积分环节,曲线起 始于无穷远处,相角为 (-90 。×v) , v 为积分环节的个数。 • 终点:一般,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分母的阶次总是大于或等于分子 的阶次,n>m 时,终点在原点,且以角度(n-m)× (-90 。) 进 入原点; n=m 时,曲线终止于正实轴上某点,该点距原点的距 离与各环节的时间常数等参数有关。 • 若开环传递函数中含有在右半平面的极点或零点,幅相曲线的起 点和终点不具有以上规律。对于这样的系统,尤其应注意系统的 相频特性。 •
2 2 2 5 0 ,4 6 0 . 令 Re[ G ( j )] 0,6
无实数解,与虚轴无交点 曲线如图所示:
-25
1
Im[G(jω)]
0
Re[G(jω)]
开环幅相曲线的绘制
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绘制
• 根据对数运算特点,将组成开环系统的各典型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叠加,即获 得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 • 绘制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一般步骤: (1)开环传递函数按典型环节进行分解,并将交换频率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w1, w2。。。。。。 wl,并标注在w轴上。 (2)绘制w1左边的低频渐近线。低频渐近线为一直线,其斜率为 -20×vdB/dec, 取决于系统微分环节或积分环节的个数。根据三种方法确定渐近线上的一点。 • a)任选w0值,则渐进线(w0<w1)或其延长线过点 (w , 20lg k ) w L (1) 20lg k • b)渐进线或其延长线在w=1处的值 • c)渐进线或其延长线与零分贝线的交点为 w k 1/ v
-0.5
-1
-1.5 -0.5
0
0.5
1
1.5
图5.11 振荡环节的幅相曲线
L( ) 20 lg (1 2 / n ) 2 4 2 ( / n ) 2
2
• ω<<ωn时L(ω)≈0
• ω>>ωn时L(ω)≈-40lgω/ωn=-40(lg ω-lg ωn) 2 / n ( ) arctg 1 ( / n ) 2
(dB) 40 20 0 0.1 -20 (o ) 180 0 -180 图5.12 振荡环节的对数坐标图 0.1 1 10 ω/ωn 1
40dB/dec
10 ω/ωn -40dB/dec
(a)
(b)
5.2.2 开环幅相曲线的绘制
• 频率响应法是一种图解方法,因而如何简洁而准确地作出满足工 程分析和设计需要的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是非常重要的。 • 幅相曲线主要用于判定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故只需概略绘制即可; •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工程上采用简便作图法,即利用对数运算的 特点和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绘制系统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