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短文两篇
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是______代著名诗人。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苔痕
..()
鸿儒
..()案牍.()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
..。
7.何.陋之有。
16.短文两篇
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道州营道人,_______(朝代)哲学家。
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不可亵.玩焉()花之隐逸.者也()陶后鲜.有闻()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7.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为__________,原名张璇,他和本文被记述的对象_______一样,都是著名语文教育家。
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二、读读写写
1.根据拼音写汉字
xiū rùn shēnɡ shūshānɡ zhuï pì rúkěn qiâ mãnɡlïnɡ lãi zhui biâ niutuō tà tuǒ tiēhuìrãnbùjuàn bù chǐ xià wân diān pâi liú lí
yǐshēnzuîzãzhān ɡài jūɡōnɡhuì sâ lùn biàn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丁卯.()扼.()要掺合.()
南腔北调.()冗.长()
三、默写
1.《陋室铭》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驿路梨花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为____________,是当代作家。
二、读读写写
1.根据拼音写汉字
shānzhài niǎn zǒu kánɡqiānɡyì lùmí mánɡ dǒu qiào lù sùzhú miâjiǎn lîu yōu xián xiū qìjīnɡ yínɡzhã sǔn jùn zijǐzi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恍惚
..()相衬.()东转.西转()
..()撵.走()陡峭
三、默写
1.《陋室铭》中作者拿其“陋室”与古代贤人相类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中借莲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借莲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爱莲说》中借莲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爱莲说》中借莲比喻君子志洁行廉、清高庄重,令人敬重不敢轻易侮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最苦与最乐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别号__________,思想家、学者。
著作大多收在___________。
二、读读写写
bāolǎnshī yì dáɡuān qìyuējiāndū pái
jiěxúnhuánrúshìzhînɡ fù
hǎi kuîtiānkōnɡbēitiānmǐnrén
三、默写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_______________,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
_______________,求二石兽于水中,____________,以为顺流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寻十余里无迹。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沿河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______________。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渐激渐深,至石之半,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________________。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________________,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