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余数和除数关系》教学设计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关于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1. 理解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 在实际情境中运用除法解决余数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除法算式卡片等。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除法问题,引发学生对除法的好奇心和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分蛋糕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将这个蛋糕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多少蛋糕呢?”二、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解决导入环节中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关注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给出正确答案。
通过教学视频,向学生展示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 学生根据教学视频中的示例,尝试自己解决一些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实践与应用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情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例如,让学生计算班级人数中有多少人可以组成一个篮球队(每个篮球队5人)。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2课时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2课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比除数小这一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如何判断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判断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规律。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2. 新课: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以及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余数与除数的关系2. 板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实际应用举例。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练习。
2. 提高题:运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较好的掌握。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规律,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际操作,总结余数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余数的定义和性质。
2.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例展示余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如何通过实际操作总结余数的性质。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2.投影仪与PPT3.教学卡片4.计算器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例练习。
3.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进行练习,互相检查。
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分享一个与余数有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通过实例展示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解释其性质。
使用教具或实物进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自己总结余数的性质。
3.巩固练习:分小组,每组出题并交换解答,然后讨论答案。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余数和除数关系的理解。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余数的重要性。
回顾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余数的性质。
5.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思考:为什么余数总是小于除数?尝试给出证明或实例。
找出生活中的3个与余数有关的应用实例。
6.评价与反馈:设计评价策略,口头测试,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
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指导性的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二年级数学下册《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3.探究性作业:布置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如“找出你身边的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并说明为什么它能被3整除”。这样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解释余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余数是除法运算中剩余的部分。
-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观察除法运算过程中,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
-讲解如何进行除法运算,强调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四个要素,并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发现。
4.能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如物品的分配、时间的计算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1.利用直观教具和实物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形象地理解余数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与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探究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运用直观演示法,借助教具和实物操作,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并掌握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
-设计梯度性练习,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使他们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一个趣味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出余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61页例2.[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1、口算2、先摆小棒,再解答。
(男女生竞赛)(1)拿出9根小棒,每3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2)拿出10根小棒,每3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抽生汇报,并板书)9÷3=3(堆)10÷3=3(堆)……1(根)师:引导学生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意思。
特别强调余数表示什么?这就是我们昨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展示课件。
师:说到这个余数,它在这个算式里和一个数字的关系最密切,大家猜一猜,它和谁的关系最密切呢?(学生大胆猜测)抽学生说一说。
师:到底谁说到对呢?那么我们通过下面的活动来研究一下。
余数和谁的关系最密切。
板书:余数和()的关系。
1、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师:他们在干什么?(摆正方形)那么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呢?课件出示。
师:下面有8根小棒,也摆这样的正方形,你知道可以摆几个吗?师:动手试试看吧!(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抽生回答并列式。
)师:如果让你用9根小棒来摆呢?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再动手试试看吧!请每位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互动,反馈信息。
(1)如果给你8根小棒,每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
第六单元《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并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2. 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2. 新课:讲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巩固知识。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2. 主要内容: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练习题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2. 提高题:完成一些有余数的除法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3. 拓展题:研究一些与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并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总比除数小。
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从而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余数的概念,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探究新知a. 让学生观察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b.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3. 巩固练习a. 教师出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判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否正确。
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余数的概念2.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3. 实例验证4. 巩固练习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生活中的实例,思考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探究新知1. 观察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活动设计: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如7÷3、10÷4等。
每个算式旁边都标注出商、余数和除数。
学生任务: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注意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发现并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出示修改后人教材59页出题图。
看:他们在干什么?师:这些小朋友啊,在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研究数学问题,想知道这里面的数学问题吗?1、用8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学生摆后指名汇报摆的结果,课件相机展示摆的结果。
师:8根小棒摆正方形的过程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算式。
2、用8根小棒能摆几个三角形?学生摆后指名汇报摆的结果,课件相机展示摆的结果。
8根小棒摆三角形的过程又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算式。
谁能说出这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
结合图形,谁能说说各部分表示的含义?3、用8根小棒能摆几个五边形?学生摆后指名汇报摆的结果,课件相机展示摆的结果。
8根小棒摆五边形的过程又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算式。
算式中5的名称叫什么?它表示什么?的名称叫什么?它又表示什么?学生回答后大屏幕展示。
4、观察算式,提出问题问:观察我们写出的三个算式,它们哪部分相同?第一个算式和二、三两算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师:被除数相同,写出的除法算式,有的有余数,有的没有,就是有余数,余数也不一样,那么,余数和除法算式中的哪一些部分有关系呢?大胆猜一猜。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在除法运算中,除数、被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尚浅。
本节课需要学生理解除数、被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感受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数、被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探究,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数、被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除法的本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实物等。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分水果,引入除法运算。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配这些水果才能使每个人得到的数量一样多?从而引出除数、被除数和余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除数、被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规律。
如:10 ÷ 3 = 3 … 1,引导学生发现除数乘以商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除法运算,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学生用口头表达和书面形式展示除法运算过程,强化对除数、被除数和余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除法接力、除法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除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分配物品等。
人教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示范教学设计
2《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与观察,进一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并总结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3.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口算。
35÷7=8÷4=54÷6=7÷1=56÷8=36÷9=9÷1=42÷7=教师指名学生口答,并让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课件出示:9根小棒,每4根摆一堆,能摆几堆?还剩几根?师:先摆一摆,再列式并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9÷4=2(堆)……1(根),“9”表示一共有9根小棒,“4”表示每4根摆一堆,“2”表示摆了2堆,“1”表示还剩下1根小棒。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余数。
二、探究新知(一)摆正方形,初步感知余数和除数的关系1.动手操作,记录结果师:用小棒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预设:4根。
师:如果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你能不能快速地摆出呢?能摆几个?怎样列式?组织学生摆一摆,边摆边用“()根小棒,()根摆一个正方形,摆了()个正方形,还剩()根小棒。
除法算式是()”的句式表述拼摆情况。
指名学生反馈交流。
预设:8根小棒,4根摆一个正方形,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0根小棒。
除法算式是8÷4=2(个)。
师: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别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来摆一摆这样的正方形。
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拼摆情况。
2.汇报交流,初步感知师:谁愿意来说说自己拼摆的情况?教师指几名学生用“()根小棒,()根摆一个正方形,摆了()个正方形,还剩()根小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二)(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名师教案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二)(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名师教案人教版第一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二)(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名师教案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二)(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2.培养学生初步试商能力,懂得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3.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并应用“余数<除数”。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老师准备了6朵小红花,项奖励给2名表现好的同学,每人奖几朵?怎么算出来的?6÷2=3(朵)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这实际就是把6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2、还是这6朵小红花想奖给表现好的同学每人3朵,能奖给几人?怎么算出来的?6÷3=2(人)3、如果,我今天准备了7朵小红花,还是奖给2名同学,平均每人能得到几朵?(每人能得到3朵,还剩1朵)师:这个剩余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余数”,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二)。
(板书课题)二、新课出示例2图:师: 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强调: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是不够分而余下的,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说明还可以再分,那就不是余数了,所以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师生总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即余数三、巩固练习做一做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可能有几种情况。
进一步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今天学习的什么内容是你觉得最重要的?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二)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第二篇: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年级下学期《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说课稿
二年级下学期《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是二年级下学期数学课程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在除法算式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如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加减法和简单的乘法。
他们对于数学符号和运算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除法和余数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如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个关系解决除法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数学游戏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出除法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除法的基本概念,如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个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强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6.巩固练习: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余数和除数关系的理解。
7.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数、被除数、商、余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61页例2.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1、口算2、先摆小棒,再解答。
(男女生竞赛)(1)拿出9根小棒,每3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2)拿出10根小棒,每3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抽生汇报,并板书)9÷3=3(堆)10÷3=3(堆)……1(根)师:引导学生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意思。
特别强调余数表示什么?这就是我们昨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展示课件。
师:说到这个余数,它在这个算式里和一个数字的关系最密切,大家猜一猜,它和谁的关系最密切呢?(学生大胆猜测)抽学生说一说。
师:到底谁说到对呢?那么我们通过下面的活动来研究一下。
余数和谁的关系最密切。
板书:余数和()的关系。
1、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师:他们在干什么?(摆正方形)那么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呢?课件出示。
师:下面有8根小棒,也摆这样的正方形,你知道可以摆几个吗?师:动手试试看吧!(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抽生回答并列式。
)师:如果让你用9根小棒来摆呢?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再动手试试看吧!请每位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互动,反馈信息。
(1)如果给你8根小棒,每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课程将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探讨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除法问题,并对数学的抽象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余数的概念及其与除数的关系。
2. 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 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除法运算卡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个简单的除法问题,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基本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余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除法运算的实践活动,体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过程。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总结规律。
5. 应用拓展: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6.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有关有余数的除法运算题目。
2. 通过观察生活,找出实际情境中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总结出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年级下学期《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学期《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余数和除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理解余数和除数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余数和除数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引入余数和除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余数,什么是除数。
### 2.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讲解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规律。
### 3.实际问题练习•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评定: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及时反馈。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围绕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展开,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这一概念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在实际问题解决环节,个别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继续加强巩固。
下一步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次《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希未能对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 数学二年级下册 人教版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包括余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除法计算得到余数。
学生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除法计算得到余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1. 余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通过除法计算得到余数。
3.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除法计算器、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余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讲解:通过PPT和板书,详细讲解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包括除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巩固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4. 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物品的剩余数量等。
5.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1.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2. 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物品的剩余数量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了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对余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一部分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引入在引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 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草稿纸、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实例,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二、新课学习1. 教师讲解余数和除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并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知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身边的实例,思考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余数和除数的关系1. 余数:除法运算中,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剩下的数称为余数。
2. 除数:除法运算中,用来除被除数的数称为除数。
3.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总是小于除数。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2. 观察身边的实例,思考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课题: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余数的概念,知道余数的作用;
3.掌握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掌握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2.运用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学反思板;
2.学生小黑板,粉笔,橡皮;
3.除法计算练习题。
教学过程
导入
1.点名后,询问学生们最近学过的数学知识;
2.引入本次课的主题: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知识讲解
1.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2.让学生操作一些除法计算,帮助他们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3.讲解余数的概念;
4.谈论余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5.讲解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6.运用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练习
1.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检验他们的掌握情况;
2.鼓励学生用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余数和除数关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例2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例2的知识点很简单,但是怎样让简单的内容丰富而扎实,教材的编排就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材以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运用原来的知识计算从8÷4到16÷4,通过观察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这样的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
于是我将其做出适当的改变,通过学生的摆小棒活动,让其逐步体检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设计理念: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
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求做必要的处理,使之服务于教学。
本课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把教材作为中介材料,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心理特点,安排了动手摆图形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但仅仅有初步感觉到这些是不够的,下面就安排了猜余数可能是几的环节,借助前面摆小棒的基础,深化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并通过逐步的分析,探讨,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练习环节中每一个材料的设计都是有针对性,难度是螺旋上升的。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初步试商能力,懂得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运用“余数<除数”的关系。
难点: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具准备:小棒(8—16)根小棒之间每组各一份(数量不等)、记录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我会算。
6÷2= 15÷3= 28÷4= 45÷9=
10÷3= 18÷5= 22÷4= 20÷6=
2、你能说出下面每道算式的商和余数各是几?再读一读。
13÷6=2......1 28÷8=3 (4)
3、
有7个草莓,每两个一盘,可以分几盘?还剩几个?
()÷()=()盘……()个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算式中每个数分别在图中表示哪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借助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学会确定商与余数的名数,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
师:这些算式都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今天这节课,我们还继续来学习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知识。
(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按要求操作并记录
1、教师操作:(出示下图)
2、学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
3、小组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9种情况)
合作要求:师:很好,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用小棒来摆一摆这样的正方形,并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小棒根数几根一个摆的结果算式
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情况。
(二)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根数摆的结果算式
(三)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1)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2)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
(3)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4)学生举例验证
3.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
师:刚才,我们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列举出了这样的有规律变化的除法算式。
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看来动手做一做,写一写,说一说的方法都是我们研究数学、发现规律的好方法。
4.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
(1)教师操作:(出示下图)
(2)学生思考:用一堆小棒摆这样的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谁来猜一猜?
(3)讨论:1.可能剩几根小棒?有几种情况?
2.为什么只有这几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
(4)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可能会剩几根小棒?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渗
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利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练习,深化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
三、巩固练习
1.我会填。
(1)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
(2)在 A÷9 =9……B 中,B可能是(),最大是()。
2.我会判断。
(1)10÷3=2……4 ()
(2)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大。
()
(3)17÷3=5……2 ()
3.我会选。
4.我会说。
下面的算式中,如果有余数,可能是那些数?
(1)
(2)
5.拓展延伸:请你猜一猜,按照规律摆小花。
这样摆下去,第14盆应该是什么颜色?第18盆呢?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二)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余数 < 除数
11÷4=2(个)……3(根)
12÷4=3(个)
13÷4=3(个)……1(根)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16÷4=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