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三语文基础小题训练:练习14.pdf
高考语文(江苏)一轮练习:基础突破+基础专项练14+Word版含解析.docx
基础专项练14修辞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贪婪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像飞蛾扑火那样。
B.学者的长处像麝香那样,即使被遮盖住,也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C.我们在工作中要学会“弹钢琴”,配合协调,才能高效一致。
D.从远处看,江上的巨船犹如一叶扁舟,随着波浪起伏。
2.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3.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登高远望,泰山的松树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
(比喻)B.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借代)C.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拟人)D.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岗也动了。
(夸张)4.下列词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C.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D.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5.下列各句中,都使用比喻手法的一组是()①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④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⑤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⑥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⑥D.②③④6.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7.为“心平浪静,秋月芙蕖香水碧”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C.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8.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高考语文(江苏)一轮练习:基础突破+基础组合练14+Word版含解析.docx
基础组合练14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华民族创造了________的灿烂文化,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始终________地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________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职责。
A.独树一帜耳濡目染宣扬B.独树一帜潜移默化弘扬C.别出心裁耳濡目染弘扬D.别出心裁潜移默化宣扬2.下列诗句与“月送花香浮小院”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3.某书法家写了四副对联,用途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翠柏苍松盈喜气,银花玉树映新人②一曲记歌笑指南山作颂,几回醉舞喜倾北海为椿③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④宏图大展振雄风,伟业腾飞增锦绣A.①寿联②婚联③春联④挽联B.①婚联②寿联③挽联④春联C.①春联②挽联③婚联④寿联D.①挽联②春联③寿联④婚联4.根据所给材料,下面对慕课特点的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慕课(MOOCs),即大规模网络在线公开课程,完全不同于近十年兴起的教学视频和网络公开课,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成千上万个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线上公开课程。
它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
它的授课充分运用动画、视频、微课程和小测试等手段,使教学深入浅出,更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线上你问我答,亦学亦师,形成强大的线上学习社区,极大地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教学、学生间的协同学习。
A.学生人数多,受益人数多。
B.教学内容易激发学员兴趣。
C.授课方式生动,授课手段多样。
D.教学互动协同性强。
5.下面对丰子恺的漫画《生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粗陋的环境挡不住生命生长的愿望。
B.人不要愚蠢地选择陈旧呆板的环境而被束缚活力。
C.脆弱的生命因在粗陋环境里顽强存活而显得美丽。
D.人在人为构造的冷酷的环境里依然可以萌发生机。
江苏省2013届高三语文基础小题训练 苏教版
练习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B.吐蕃(fān)庇护(bì)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答案 D解析 A.菁华(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C.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D.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答案A(B乐不思蜀:乐而忘返。
中性词。
如:这个地方太美了,我都有点乐不思蜀了。
或指乐而忘本。
贬义词。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理屈词穷: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
D吟风弄月:指喜欢用风花雪月做题材来写作。
含贬义。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
B.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C.目前,我市已做出规划,通过优惠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务,多方引进资金,开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D.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答案】C【解析】A 项应为“公益林管理者所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的费用”。
其中“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在逻辑上也有问题 B 项“完成”与“进步”不搭配,“完成”宜改为“实现”。
高三语文小题狂做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腾跃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州长仍旧仲裁及拒绝执行联邦政府法令大放厥词的阿拉巴马,有一天,黑人男孩和白人男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情同手足。
B.美国决定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体系,同时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缘由,即提防伊朗的威胁。
C.他偶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几首小诗,对他崭露头角的才华和卓有成效的表现,同学们赞不绝口。
高三语文小题狂做(二)
(命题:石永红。总分44分,时间2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鏖(áo)战跛(bǒ)脚鞭笞(chī)三年五载(zǎi)
B.濒(bīn)临骷(gū)髅呜咽(yè)觥(gōng)筹交错
C.不啻(dì)皈(guī)依枕藉(jí)怙恶不悛(quān)
(1)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2)画画为大眼诸丑怪状(3)侯船过,附而锯其舵(4)乃改行,投身军营(5)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6)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A.(1)(3)(6)B.(2)(3)(5)C.(2)(4)(5)D.(2)(4)(6)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齐其害。罗提督巧用计策,帮助他解决了猴患。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三语文注意:本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调研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情感腹语”:为什么自己杯里的咖啡更香浓?①为什么人们会对与自己相关的产品产生不同的反应呢?也许,这与“自我优先效应”有关。
牛津大学的心理学家最近发现,不具有实质含义的任意视觉符号刺激(如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一旦与我们自身联系在一起,就会具有特殊的意义。
②在一项典型研究中,研究人员设置了两个任意刺激,一个与自我有关,而另一个则与朋友或其他人有关。
研究人员要求坐在实验室里的参与者在看到与自己有关的刺激时尽快按下一个按钮(可能是蓝色三角形),在看到与别人相关的刺激时(可能是黄色正方形或红色圆形),就按下另一个按钮。
许多此类研究的结果表明,与自我相关的对象会很快被优先化:即比起那些与他人相关的刺激,你会更早看到它们并更快做出反应。
换句话说,它们变得更加突出,因为它们与你相关,或者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你。
③我怀疑,当消费者看到写有他们名字的一次性咖啡杯或可乐瓶时,类似的现象也很有可能发生。
出于同样的原因,寿星大概也会觉得端上桌的生日蛋糕味道更好。
④你会特别钟爱哪个杯子吗?我最喜欢的是一只一侧画着卡通猪、一侧画着小鸡的橙色杯子,每天早上我都会用它来给自己做一杯卡布奇诺。
如果我发现它还躺在洗碗机里,就会很生气。
当然,无论用什么杯子喝咖啡,咖啡都是一样的。
但不知何故,用我最钟爱的杯子喝咖啡的体验让我感觉不一样,连带着这杯咖啡的味道都不同了。
⑤在某种程度上,“自我优先效应”也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用你最喜欢的杯子喝饮料时味道总是更好。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感觉移情”,有时也被称为“情感腹语”,这一概念是半个多世纪前由北美传奇商人路易斯·切斯金首次提出的。
江苏省高三语文基础小题训练:练习10.pdf
练习十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遮蔽/弊端 囹圄/聆听 不屈不挠/饶有情趣 B隽永/眷念 惊蛰/ 桎梏 喟然长叹/功亏一篑 C侍候/吞噬 吉祥/捷径 溯流而上/夙兴夜寐 D瓦砾/隶书 矗立/抽搐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答案 D 解析 A项bì/bì、líng/ líng、náo/ráo; B项juàn/juàn、zhé/zhì、kuì/kuì; C项shì/shì、jí/jié 、sù/ sù; D项lì、chù、qiè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画家只要精通事物之规律,意识事物之常理,了解事物之常形,便可左右逢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搜尽奇峰打草稿"。
B.小泉必须悬崖勒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用实际行动反省参拜靖国神社的危言危行,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C.今天,十运会网球女团决赛在南京奥体中心开战,上届全运会冠军湖北队的李娜、李婷不孚众望,以2:1击败了由郑洁、晏紫领军的四川队,成功卫冕。
D.吴家山森林公园位于鄂豫皖三省之间,悬崖上瀑布叠挂,溪水纵横,飞短流长,宛如银河天降。
答案A(左右逢源:意谓学问的功夫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后比喻处事行文,写书作画等得心应手。
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不孚众望:不为群众所信服。
孚,使人信服。
飞短流长:短、长,指是非、善恶。
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不能形容瀑布。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江苏省高三语文基础小题训练:练习5.pdf
练习五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拜谒/枯谒 冲锋枪/冲击波 恣意妄为/千姿百态 B.陨石/功勋 倒胃口/倒栽葱 崇山峻岭/怙恶不悛 C.梗概/田埂 迫击炮/迫切性 瓜熟蒂落/啼笑皆非 D.篆书/椽子 空白点/空城计 愚公移山/向隅而泣 答案 B 解析 A.项:yè/jié chōng/chōng zì/zī; B.项:yǔn/xūn dǎo/dào jùn/quān; C.项:gěng/gěng pǎi/pò dì/tí; D.项:zhuàn/chuán kòng/kāng yú/y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你失去这份工作,也许是塞翁失马,未必是件坏事。
B.事实上,微不足道的几个毫米,几个厘米,也许就破坏了事物的完美,导致令人痛心的不可逆转的结局。
C.蔡振华毫不客气地指出,王楠现在的状态确实有一定的退步,"首先是以往那种在赛场上舍我其谁的霸气少了。
" D.600年前的航海先行者郑和以智慧为舵、意志为桨、和平为帆,披荆斩棘数十万里,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答案D.(塞翁失马: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披荆斩棘"改为"劈波斩浪"。
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
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
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一般只作谓语,后面不带其他成分。
如:要想在这上千人中找到他,可能性真是微乎其微。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质量监测高三语文 2024.0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历史是人事的记录,必是先有了人才有历史的。
但不一定有人必会有历史,定要在人中有少数人能来创造历史。
又且创造了历史,也不一定能继续绵延的,定要不断有人来维持这历史,使它承续不绝。
因此历史虽说是属于人,但重要的只在比较少数人身上。
似乎中国人最懂得此道理,因此中国历史记载最主要的在人物。
我们研究历史的主要目的,或主要功能,是在希望人能成为一历史人物。
一历史人物,比一专门史学家更重要。
人群所需要者,乃是在此人群中,能不断有历史人物出现,才能持续旧传统,开创新历史。
我此讲如何研究历史人物,也可说主要用意即在此。
中国历史上最受后代崇拜的三大文学家,屈原、陶渊明与杜甫,此三人,皆为众熟知。
他们均以自己一份赤忱的热情,透过文学,而表达出他们各自的心志来。
不但文学如此,艺术亦然。
元末高士倪云林、明末八大山人与石涛等,他们无事功可表现,却在他们的艺术与诗文上表现心志。
人在治世盛世,功成志得,有所表现,别人反而对他为人不易有更深的觉察。
唯在衰乱之世,不得志,失败了,或是无表现,这样的人,反易使人深切看出他的内心意志来。
我在此将特地提出一“志”宇。
中国人常言“志士仁人",人若无志,便亦不仁。
但其所志,亦正贵在此一仁字上。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又说:“匹夫不可夺志。
”诸位如须研究历史人物,却须先具一“彼人也,我亦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之志。
若没有了此志,则古人自是古人,历史自是历史,和我渺不相涉,总研究不出一所以然来。
昔顾亭林尝云:“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亭林所谓保国与亡国,是指一国之政治言。
所谓保天下与亡天下,则指民族文化之绝续言。
我上面所说那些历史人物,则多是有志保天下的人。
他们在历史上,有许多亦仅只是一匹夫。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测试语文2024.0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
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
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有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能表现本国精神。
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
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将来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
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
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枝,则真是问题了。
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
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的文化,如果我们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若失掉艺术特性,于文化表现和观瞻方面令人痛心,代表着文化衰落。
四十年来,上海等通商大埠模仿欧美次等商业城市,多为租界外国人建设,中国市民只是附和而已。
此类建筑无中国复兴精神迹象。
今后虽仍需采用西洋方法建设,但应是自觉的,由专业建筑师指导,在科学结构上有艺术表现,为中国精神复兴而努力。
这种创造的火炬已曾在抗战前燃起,所谓“宫殿式”新建筑就是一例。
但以最清醒建筑理论来看,其不合近代科学及艺术理想。
它的产生是由于欣赏中国建筑的外貌。
在形式上它模仿清代宫衙,在结构及平面上它又仿西洋古典派的普通组织。
细项上东西凑合且多属过去时代,不适应中国经济情形也不能普遍。
这些尝试如同堆砌文字,抄袭章句,整篇结构不出于自然,辞藻也欠雅驯的文章,但这种努力是中国精神的抬头,实有无穷意义。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省扬州中学暑期练习高三语文2024.8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
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
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
《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
《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
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
《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
选择性必修一《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2.2_直线的两点式方程》2024年同步练习卷(1)+答案解析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2024年同步练习卷(1)一、单选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直线的方程是,则()A.直线经过点,斜率为B.直线经过点,斜率为C.直线经过点,斜率为1D.直线经过点,斜率为2.方程()A.可以表示任何直线B.不能表示过原点的直线C.不能表示与y轴垂直的直线D.不能表示与x轴垂直的直线3.已知过点的直线l的倾斜角为,则直线l的方程为()A. B.C. D.4.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A. B. C. D.15.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1,且斜率为,则直线l的方程为()A. B. C. D.6.若直线l经过点,且在x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则其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A. B.C. D.7.过点和两点的直线方程是()A.B.C.D.8.已知三角形三个顶点,,,则BC边上中线所在直线方程是()A. B. C. D.9.一条光线从处射到点后被y轴反射,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A. B.C. D.10.已知直线和直线都过点,则过点和点的直线方程是()A. B. C. D.11.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是()A.aB.bC.D.12.已知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实数()A.1B.C.D.1或013.直线:和直线:在同一坐标系中可能是()A. B. C. D.14.直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那么()A.2B.4C.D.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5.直线l过点,若l的斜率为2,则l在y轴上的截距为______.16.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比在y轴上的截距大1,且过定点,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17.已知直线l经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学情调研测试 语文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校联合体学情调研测试高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逻抖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
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
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
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
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力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
人类理性的,舌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疵,思想会产生混乱。
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
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
其中逻抖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
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
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
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力那些史深奥的定理的基石。
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砃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
而一个确定了逻抖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
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对用。
逻抖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胆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江苏省2高三语文基础小题训练:练习3.pdf
练习三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诠释 出其制胜 瞩(zhǔ)目 人才荟( kuài )萃
B.杀戮 宁静致远 莅(wèi )临 鸢( yuān )飞鱼跃
C.平添 励精图治 缜( zhěn )密 鹬( yù )蚌相争
D.松弛 老奸巨猾 揣度( duó) 深陷囹圄( wú )
答案 C
解析 将字音字形结合起来考查,不但可以减少题量,还符合生活语文的规律,应该大力提倡这种命题思路。
A项:其-奇,据词义可以推测出来;荟,音“huì”。
B项:“莅”音“lì”。
D项 “圉”音“y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涣然冰释”指嫌隙误会消除“我仿佛还感到有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B项错,“下降”后面不能接“倍数”;C项错,应改为“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
江苏省高三语文基础小题训练:练习8.pdf
练习八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奇葩(pā) 刎(wěn)颈之交 睥睨(nì) 猝(cù)不及防 B.瞻(zhán)仰 趑(zī)趄不前 莅(lì)临 夙(sù)兴夜寐 C.冻馁(něi) 暴殄(tiǎn)天物 禅(chán)让 惴(zhuì)惴不安 D.籼(xiān)稻 残羹冷炙(zhì) 祓(bá)除 殒(yǔn)身不恤 答案 A 解析 B赡(第四声);C项禅(shàn);D项祓(fú)。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再挨家询价,最后往死杀价"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B.天气忽冷忽热,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人已经人满为患了。
C.做大事就是要果断,这次合作你到底答不答应,赶快给个答复,别再首鼠两端了。
D.某省领导仅在一年之内就贪污公款上千万,这件事实在耸人听闻。
答案C(A众望所归:指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
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应改为"大势所趋"。
B人满为患:指人太多带来了麻烦,不能修饰"人",否则,重复。
也不能单纯表示"人多"。
C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动摇不定。
亦作首施两端。
D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应改为"骇人听闻"。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了解,节日前夕济南各大公园积极美化、创意布置园区,盛装迎接国庆节的到来。
B.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C.有关专家认为:“十美十丑”行为评选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 “八荣八耻”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工,对于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江苏省高三语文基础小题训练:练习18.pdf
练习十八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清澈/掣肘 殷红/湮没 瞠目/螳臂当车 B.箴言/斟酌 蛊惑/商贾 船舷/扣人心弦 C.联袂/抉择 整饬/炽烈 辍学/风姿绰约 D.徘徊/脚踝 戏谑/琐屑 惬意/锲而不舍 答案 B解析A chè/chè,yān/yān,chēn/tán; B zhēn/zhēn,ǔ/ǔ,xián/xián; C mèi/jué,chì/chì,chuò/chuò; Dhuái/huái,xuè/xiè,qiè/qiè。
2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做人,从善如登,要从小做起,严格要求,将来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B.八路军打个大胜仗,村里的老百姓拥到村口,箪食壶浆,夹道欢迎人民子弟兵凯旋归来。
C.成绩来之不易,是广大群众支持的结果。
我们可不能得鱼忘筌,自以为是。
D.辩论会上,辩手们纵横捭阖、广开言路,既表现出严密深刻的思维,又显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答案D(A从善如登:学好不容易,要花力气。
B箪食壶浆:百姓犒劳军队。
C得鱼忘筌quán:筌,捕鱼用的竹器。
捕到了鱼,忘掉了筌。
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D广开言路:尽量给下属或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
主语应是领导者。
)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震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B.应聘的外国专家的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
C.凡事依靠群众,否则单靠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
D.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答案选B。
这是一组考"重复哕嗦"的高考题。
A项"震慑"意为"震动使害怕"和"令人"重复。
江苏省高三语文基础小题训练:练习7.pdf
练习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鸡肋(lèi) 蛮横(hèng) 不着边际(zhuó) 大楷字帖(tiè) B、内讧(hòng) 哂笑(sh?n) 断壁残垣(yuán) 不落窠臼(kē) C、惊悚(s?ng) 愤懑(m?n) 怙恶不悛(quān) 狼奔豕突(sh?) D、难处(ch?) 括弧(hú) 唾手可得(tuò) 不胫而走(jìng) 答案 C 解析 m?n应为mèn。
2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刘同志满怀激情,焚膏继晷,历时五年,终于写出了这部洋洋百万字的小说。
B.近年来文艺舞台的繁荣,呈现出百花齐放,陈陈相因的景象。
C.尽管己拥有一家像样的餐馆,但他一日三餐就吃白面条,衣着也是土得不能再土,甚至住的也还是那所已住了十几年的风雨飘摇的小屋。
D.为逃避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的检查,这个制假贩假的窝点曾两度停止活动,但等到风声一过,就又东山再起了。
答案A(A焚膏继晷guǐ: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B陈陈相因: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
不合语境。
C风雨飘摇:比喻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用来形容小屋,不妥。
D东山再起:比喻人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褒义词。
) 3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头鸡皮鹤首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
B.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C.“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D.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清除,将会直接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
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江苏省高三语文基础小题训练:练习11.pdf
练习十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赝品/摇曳 概况/愤慨 咽喉/哽咽 B.溯源/夙愿 憧憬/瞳孔 大厦/厦门 C.斟酌/甄别 荟萃/猝然 模样/楷模 D.商榷/证券 燥热/烦躁 降临/降伏 答案 A 解析 A项yàn/yè,gài/kǎi,yàn/yè;B项sù,chōng/tóng,shà/xià; C项zhēn,cuì/cù,mú/mó; D项què/quàn,zào,jiàng/xiáng。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B.她提问时,她总会把脸转向他。
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C.荒诞戏剧没有戏剧冲突,故事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也颠三倒四,却更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某些状况。
D.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不负众望,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市"劳动模范"奖章。
答案B (竭泽而渔:排尽湖中或池塘中的水捉鱼。
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贬义词。
呼之欲出:对象是指"画像"或"作品中人物"。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浙江卷) A.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B.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
C.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D.上海音乐厅精心打造“五一”晚会,奉献给观众的俨然是一桌名家荟萃、名曲云集的文化大餐。
2025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质量检查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质量检查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谈到地理分布,如果我们承认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气候及地理的变化,以及由于诸多偶然而未知的散布方式,生物曾发生过从某一地区向另一地区的大规模迁移;那么根据遗传变异学说,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许多有关生物分布上的重要事实。
为什么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呢?其原因在于,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
在同一块大陆上,在极为不同的条件下,在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在高山和低地,在沙漠与沼泽,每一大纲中的大多数生物是有明显联系的。
这使每一个旅游者都会感到惊奇,但对我们来说,所有这些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它们是同一祖先和早期迁入者的后代。
根据前述迁徙理论,加之在多数情况下的生物变异,我们借助于冰期事件便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在最遥远的山区,在南北温带中会有少数植物是相同的,而其他许多植物也是很相似的;同时也容易理解,为什么虽然有整个热带海洋的间隔,南北温带海洋生物中仍有些也极为相似。
虽然两个地区具有适于同一物种生活的相同的自然条件,但如果两个地区长期隔离的话,它们之间的生物存在极大的差异,人们也就不必为怪了,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一切关系中最重要的。
而且,在这两个地区,在不同的阶段内,从其他地区或者这两个地区之间彼此接受的迁移来的生物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所以,这两个地区中生物变异的过程也就必然是不同的。
根据这种迁徙的观点,以及随之而来的生物变异,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海岛上仅有极少量的物种栖息着,而其中的许多还是特殊的地方性类型。
我们清楚地看到为什么那些不能横渡广阔大洋的动物类群,如蛙类和陆栖哺乳类,没有在海岛上居住;另一方面,为什么那些能够飞越海洋的动物,如蝙蝠中的一些新的特殊类型却在远离任何陆地的海岛上被发现。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
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
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那个“仁”字。
《论语》中对于“仁”字的解释最多,但是也最难捉摸。
孔子有不少次数说“不够说是仁”,但是当他积极地说明“仁”字是什么时,他却退到了“克己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惠”这一套私人间的道德要素了。
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
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和,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但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性,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
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得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费孝通对儒家的挑战就在于发现了儒家的一个内在困难,孔子并不能“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因此儒家道德体系一直都没有完成普遍性的理论构造。
按照费孝通的社会学解读,儒家道德所以缺乏普遍原则是因为它把道德实践限制在私人道德关系范围内,而这个私人道德体系的根本问题在于它是自我主义的,以私解释一切,这样,由私所定义的实践就不可能支持普遍原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十四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刍议(chú)条分缕析(lǚ) 圈养(quān) 愀然不乐(qiǎo)
B.倏忽(shū) 越俎代庖(páo) 牛虻(mán) 自惭形秽(huì)
C.靛蓝(diàn) 毁家纾难(shū)干涸(hé) 白头偕老(xié)
D.手帕(pà) 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 探本溯源(shuò)
答案 C
A项圈养(juàn)B项牛虻(mén);
D项探本溯源(sù)。
2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尽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
B.最近几年,俄罗斯杜布纳核研究所可谓是惨淡经营,国家拨给的预算实际上只能到位一半,研究所只能向各种基金组织申请研究补助。
C.近几天我们走访了四所学校,这只是管中窥豹,还不能说已经全面掌握了全市各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
D.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是完全可能的。
答案D(A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正确。
B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从事某项事业。
正确。
C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正确。
D青出于蓝:意为学生超过老师。
改为"后来居上"。
)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B.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零分、东经171度32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D.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他怒气才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答案D。
这是一组考"关联词不搭配"的高考题。
A项"之所以"应和"是因为"搭配。
后半句应改为"是因为它具有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的优点"。
B项应为"以……为"的格式,应改?quot;由本土向以太平洋……为中心"。
C项"不管"应改为"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