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指导高职高专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模因论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F u s h u n V 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t i t u t e ,F u s h u n 1 1 3 1 2 2 ,Ch 如a 】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n i h i g h e r v o c a i t o n a l En g l i s h wr i t ng i .I n o r d e r t o a c h i e v e he t p u r p o s e o f i mp r o v i n g s t u d e n s wr t i i t n g a b i l i t y ,i t e n c o u r a g e s s ud t e n t s t o c a r r y o u t i mi t a i t v e wr i t i n g a n d t o a c c u mu l a t e v a r i o u s E n g l i s h ma t e r i a l s .
不 足 ,组织 语 言 、应 用 语言 的能力 薄弱 ,使 得英 语 写作 往 往 难 以为继 。而英语 写 作也 是英 语 教 师最 不愿 意教 授 和研 究 的 部分 。文 秋 芳 等 [ 1 ] 曾说 “ 英 语 听 说 读写 语 言 策 略严 重 不均 衡 ” , “ 写作 策略 研究 几 乎是 空 白” 。因此 ,高 职英 语 教 师必 须加 大对 于高职 英语 写 作策 略 方法 的研 究 。本 文 旨
第 1 8卷 第 1 0期
Vo 1 . 1 8。 No. 1 0
辽
宁
模因论视阈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
模因论视阈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模因论视阈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
通过对模因论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本文通过设计实践研究方法,详细描述了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价,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认为,在模因论视阈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提升跨文化意识。
最终,本研究总结了模因论视阈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启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模因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研究,理论基础,启示,设计与方法,效果评价,案例分析,研究结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成为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模因论视阈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期为提升高中生写作能力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模因论的理论基础、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以及实践研究设计与方法等方面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模因论视阈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模因论的理论基础和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设计并实施一系列教学活动,以评估模因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模因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2.探究模因论如何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3.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适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最佳实践方法;4.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旨在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写作教学效果的改进,从而推动整个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领域的发展。
模因论视阈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
模因论视阈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英语写作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往往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模仿,缺乏对学生创意和思维的激发。
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写作能力较弱、缺乏表达能力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在模因论视阈下,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通过对模因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研究旨在寻求一种更适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水平。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模因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2. 调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探讨模因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4. 设计并实施相关的教学实践,探讨其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效果;5. 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模因论视阈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成果。
通过达成以上目的,本研究旨在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1.3 研究意义通过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模因论的相关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写作需求,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案,创造更具启发性和有效性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本研究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和激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本研究对于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和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模因论概述模因论,又称为“模因理论”或“文化基因论”,是由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提出的概念。
模因论认为,类似于生物学中的基因传递特征,文化中也存在一种类似的信息传递方式,即“模因”。
模因是指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能够被人类接受、保存和传递的思想、信念、观念或行为模式。
模因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模因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模因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不断变化的信息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问题。
模因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可以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会探讨模因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建议。
一、模因论简介模因论是英国生物学家 Richard Dawkins 在1976年提出的一种关于文化演化的理论。
模因(meme)是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类似于基因(gene)。
模因可以是一种思想、观念、艺术作品等,通过人类之间的传播和演化传递下去。
模因论认为文化的演化是通过模因在人类之间的复制、变异和选择产生的。
二、模因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1. 激发学生的创意模因论指出,模因的变异和选择是文化演化的动力。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不同样式的范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变异性。
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意表达和自主思考。
2. 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模仿是模因演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模仿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范文的结构、逻辑和表达方式,并尝试模仿其中的优点。
通过反复练习模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和评价模因论强调模因之间的选择和评价。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不同模因的优劣,并进行选择和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比较范文中不同模因的效果、逻辑和语言表达,明确自己写作时的目标和要求,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和思辨能力。
三、实用教学建议1. 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收集和整理大量的范文素材,包括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结构的范文。
在写作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范文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意。
模因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究
模因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究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写作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是教学任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模因是模仿传播的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
阐述模因理论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意见,探索更有效、更合理的教学方法。
标签:模因论;高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一、综述为了促进学生灵活运用英语写作技能,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教师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模因论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采用模因论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详细的指导,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
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模因论,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和模因论之间的关系每门教学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也不例外,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实用性、专业性。
商务写作倾向于强调表达的清晰性和措辞的恰当性。
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恰当地书写标准的、实用的商业文件,如商业信函。
在商务交际过程中,商务写作一般采用需要用英语书写的文体类型,包括备忘录、合同、问卷等。
它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文体特征,在写作话语中表现出互文性。
最有效和最关键的教学方法是模仿。
模因论认为,任何事物只要被复制和模仿,都可以成为模因。
在教学实践中,商务英语信函的模仿和复制就是这种模因的传递。
因此,运用模因论理论来改进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是非常合适的。
三、以模因论提升教学实践的成效模因之所以能被复制和传播,是因为模仿。
商务英语文档的显著特点是格式固定,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最好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因此,在向学生传授商务英语写作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模因传递的特点和规律。
(一)精挑细选输入材料,强化模因复制成功率当模因被复制和传播时,”适者生存”的原则始终贯穿与其中。
有效的模因必须具有多重复制、忠实性和持久性三个特征。
模因是一种持续的传播或消亡,其语用功能是影响模因传播的最关键因素。
追求“模因”的力量——模因论关照下的高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实践探索
[ Ab s t r a c t ]T h e E n i s h —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s h o u l d b e b a s e d o n t h e
Ex p l o r a t i o n 0 f ES P— Te a c h i n g Pr a c t i c e i n Hi g h e r Vo c a t i o n a l
Co l l e g e u n d e r Me me t i c s
黄 丽 奇
福建师范大学, 福 州市 3 5 0 0 0 7; 福 州 海峡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福州市 3 5 0 0 1 4
【 摘 要 ]高 职 英语 教 学改 革 要 以 新 形 势 下 的社 会 需 求 为依 据 , 从 专 门 用途 英 语 ( E S P ) 的教 学 改 革入 手 , 突出学生 的职 业 英 语 应 用 能 力 。 作 为探 讨 文 化 进 化 规律 的模 因论 , 与语 言 学 习和 外 语 教 学 息 息相 关 。 本 文 从模 因论 出发 , 进 行 高职 专 门用 途 英 语 ( E S P ) 的课 程 教 学 实践探 索 , 重 新 寻 找 适合 高职 专 门 用途 英 语 ( E S P ) 教 学改 革 发展 的新 方 向 , 以期 有 效 实现 专 业 知 识 与语 言知 识 的 融合 以及 跨 学 科 知识 间 的 迁移 学 习。 [ 关键 词 】模 因论 ; 专 门用 途 英语 ; 高职 英 语教 学 [ 中 图分 类 号 ] G 7 1 8 .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5 5 3 7 ( 2 0 1 3 ) 0 2 — 0 0 0 6 2 — 0 4
模因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模因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159模因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肖越(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锦州121000)摘要:本文在前人有关模因论的研究基础上,从模因论的角度再次论述其在语言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 模因论将语言习得理解为不断复制和传播模因的过程,研究语言中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对对外语教学和写作教学 等产生的影响。
通过研究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情况,在模因论的理论基础之上,试图从语言模因复制、传播 方式中的同义异构策略去研究英语写作教学特点,旨在为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探索出一条新路。
关键词:模因论模因同义异构策略高职英语写作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7) 05-0159-02写作是重要语言技能之一,是体现学生语言综合能力 的重要方面。
几乎所有权威英语语言测试中都含有写作测 试,而且写作的比重不断增加,如大学英语四、六级及英 语研究生考试。
当前,我国高职写作教学仅仅单方面注重 学生语言能力,认为写作只关注语言结构上的问题,如语 法正确与否,选词是否准确达意。
所以学生在写作中多使 用套用模板作文内容,结构一致,内容一样,不顾高职写 作特点与实际写作需求,使得文章写作千篇一律。
导致写 作内容空洞,缺乏目标性,不能完整表达写作职业要求。
在考试中短文写作成了各种英语考级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项。
这种为考试而写作的现象,在高职写作教学中非常普遍。
这样的写作教学模式限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词汇使用能 力,是造成学生写作差的根本原因之一。
与《高职英语写 作课程教学要求》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的“符 合职业需要、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能够体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还有很大距离。
如何解决这 种无效的空泛的语言写作弊端是教学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 题。
近些年,许多语言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从不同角度、英语不同理论阐述高职英语写作的解决之道。
二、 语言模因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模因论是DiStin在其出版的著作《自私的模因》中第 一次提出的这个概念。
模因论视阈下的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写作教学探究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56写作是发展和衡量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但是,对于广大高职高专师生而言,它又是最令人头疼的一个教学内容。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学生写作基础薄弱,缺乏语言的积累和沉淀,再加上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各种错误层出不穷。
这一现状也反映在检验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实用知识和技能的标准化考试——“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ac tic al En gl ish Te s t for Col lege s,简称PR E TC O,分A、B两级)之中。
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词汇语法的输入,而应从更宏观的教学理论上寻找改革创新的指导依据。
该文试图从模因论这一视角出发,探讨其在A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 模因论与语言模因模因(meme)一词最早由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在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中提出。
道金斯将其定义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或“文化模仿的单位”。
他认为,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都属于模因。
道金斯的学生、心理学家布莱克摩尔(Black more,1999)在T he Meme Mach i ne (《模因机器》,中译该名为《谜米机器》)中提出,模因论与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模因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本身就是模因,依靠语言复制而生存。
任何一个语言信息被成功地复制并传播之后就成了语言模因。
通过模仿字、词、句、段落等学习语言时,这些词句和段落都成了语言模因。
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可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方式。
基因型模式是指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内容信息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表现型模因是指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形式相同,但内容不同,即以相同形式传递不同内容。
比利时控制论专家海利根(H e y l i g h e n ,1998)将模因的复制传播分为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1)同化阶段(A s s i m i l a t i o n):复制因子能被宿主注意、理解并接受;(2)记忆阶段(R e t e n t i o n):复制因子在宿主的大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形成模因;(3)表达阶段(E x p r e s s i o n ):复制因子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可感知的有形体才能被广泛传播;(4)传播阶段(Transm is sion):模因的传输需要通过图片、光盘、声音、网页等有形载体或媒介。
模因论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模因论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作者:孟芹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第07期摘要:针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应从模因论的角度进行反思,并根据语言模仿的机制进行教学,通过背诵、模仿等方法增加语言信息的输入,提高语言输出能力,这对解决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模因论;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近年来,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也特别强调英语运用的重要性,并安排了大量的写作材料和练习。
尽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了大量心血,然而许多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仍然不得其法,错误百出,写作仍然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针对这一现状,模因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有效的解决途径,对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高职英语写作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在于严重忽视了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只有不断增加语言信息的输入,提高语言输出能力,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
模因论概述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模因(Meme)是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
该术语在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出现。
模因定义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被定义为文化遗传单位或者模仿单位,其表现形式为曲调旋律、时尚服饰、房屋构建、时髦用语、想法思潮、器具制造等;后期被认为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复制因子。
Blackmore(1999)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被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
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意为“被模仿的东西”,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故模因指文化基因,通过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其载体之一。
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在介绍了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中,首先介绍了模因论的基础知识,然后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提出了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设计,并阐述了实施方法与步骤以及效果评估。
在结论中,总结了该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
【关键词】模因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教学模式、实施方法、步骤、效果评估、优势、局限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面临着海量信息和碎片化阅读之困,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探索一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信息传播规律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基于模因论的写作教学模式,强调通过模因(信息片段)的传播和演化来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与创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本研究将结合模因论基础知识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设计一种基于模因论的写作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实施方法、效果评估以及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跨学科能力和创新思维,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研究意义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写作动力、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等。
探索更有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基于模因论来设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技能,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
通过对模因论的运用,可以深化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认识,探究写作教学的内在机制,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模因论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指导作用
浅谈模因论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指导作用【摘要】本文探讨了模因论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指导作用。
首先介绍了模因论的概念以及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分析了模因论在理论支持、方法指导、实际应用案例、提升写作能力以及局限性方面的作用。
总结指出模因论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写作水平。
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加强对模因论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模因论在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中的作用,提高写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关键词】模因论、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指导作用、理论支持、方法指导、实际应用案例、能力提升、局限性、指导作用、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模因论的概念模因论是由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提出的一种概念,指的是一种文化遗传单位,类似于基因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模因可以是一种观念、信念、习俗、传统等,通过言语、行为、书籍、媒体等方式在人群中传播和延续。
模因的传播方式可以是复制、传承、变异和选择,它们可以在社会中快速传播并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中,模因论的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写作技巧。
通过学习和模仿优秀的英语应用文作品,学生可以获取丰富的表达方式、语言结构和写作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模因论认为,学习和传播优秀的模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文化环境,从而取得成功。
了解模因论的概念对于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至关重要。
通过运用模因论的理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写作的要求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模因论的指导作用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进一步展开讨论和分析。
1.2 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英语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
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英语应用文写作更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英语应用文写作是高职学生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
浅谈模因论对高职英语应用文教学的启示
浅谈模因论对高职英语应用文教学的启示摘要:本文把模因论理论活用到高职英语应用文的教学研究中,探讨语言模因应用到英语应用文写作的可行性,用实际的方法将高职应用英语的教学方式表现出来,分析出语言模因的方法给高职英语应用文教学所带来部分教学启示。
关键词:模因理论;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高职英语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88-02现代社会的实践工作中对于英语应用文的写作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应用文写作方面也是十分重视的。
在模因论的视角下,对高职英语应用文教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并且将模因语言的方法借鉴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文的语言操作能力,从而找到符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块。
一、模因论的简述1.模因论的概括。
牛津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解释说道:“文化基因,文化传播最小的单位。
”模因一词是模拟生物遗传单位(gene)基因而来,模因论认为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通过基因遗传而繁殖的,作为文化传播单位。
这说明模因的运用范围是非常广阔的,通过不停地复制,大量的信息不停地传播,由一个宿主到下一个宿主不停地循环往复。
作为文化传播单位,模因的表现形式繁多,比如:传播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模因,有歌曲韵律、宗教观念、谚语术语、服装款式、信件和电子邮件病毒等。
2.模因论的生命周期。
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将模因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有先后顺序,周而复始的运行阶段。
模因感染新宿主、成为他的记忆并重组于现存感知因子的过程称模因的同化。
模因在大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对于其他个体的传播和影响机率越被扩大。
表达阶段是指在与其他个体交流时,模因必须从记忆储存模因中出来,进入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这一过程。
各种载体扩大传播范围将传输阶段着重体现模因,是对表达阶段的延扩。
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一个路径,一些模因在选择过程中被抛弃。
二、语言模因对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启示1.依据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要求,选择输入教学材料,确立标准写作模板。
基于模因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略论
基于模因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略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是当前教学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本文将基于模因论,探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略论。
一、模因论的基本概念模因,指的是一种传播的文化单位,它是一种文化信息的形式,可以在人类间传播、演变和保存。
模因论是由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的,他认为模因在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了人类的行为、思想和社会结构。
在教育领域,模因论也被应用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研究中。
二、基于模因论的写作教学略论1. 注重模因的传播和演变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模因论的理念,注重写作模式、范文和优秀作品的传播和演变。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优秀的写作模式和范文,从而学习到其中的精华内容,并加以改编、演变,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表达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运用模因论认为,经典作品在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传授经典作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主题和文化内涵,并指导他们在写作中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学修养,丰富他们的写作内涵和表达技巧。
3. 创设有利于模因传播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对于模因的传播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作业和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作品和写作范例,促进模因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这样的教学环境,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互动中,能够更好地吸收和运用写作模因,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4. 引导学生进行模因的创新和发展模因的传播和演变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和模仿,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模因的创新和发展。
基于模因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略论
基于模因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略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高中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是每位英语教师都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基于模因论,探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和一些略论。
一、模因论概述模因(Meme)一词来源于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道金斯认为,模因是在文化传播中起作用的与基因类似的单位,是指文化表达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由一个人通过模仿他人而学习到的观念、信念、技能等,之后在社会中传播开来。
模因可以是一种习俗、工艺、技术、艺术风格、宗教信仰等等,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画等形式进行传播。
在教育领域,模因论强调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学习过程,为我们了解学习和传授知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模因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1. 强调模仿创新模因论强调了模仿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范文,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结构,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模仿并不等同于抄袭,而是通过模仿优秀作品,学习并吸收其中的精华,然后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范文,让学生进行模仿,并在模仿的基础上开展创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的技巧和要点。
2. 强调知识的传播和积累模因论认为,知识通过模仿和传播才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和掌握。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经典的英语写作范文和技巧,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写作知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作品,从中获取灵感和启发。
通过知识的传播和积累,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素材和资源进行写作,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3. 强调写作技能的培养模因论认为,模仿是学习和掌握技能的重要手段。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包括句子结构、篇章组织、逻辑推理等方面。
模因论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指导作用
浅谈模因论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作为基础课程的英语应用文写作课,在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素养方面的作用也不该被忽略。
特别是在处理日常文件及涉外活动事务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尤为重要。
在高职院校,大多数的学生英语功底较差,让高职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应用文写作这项技能有一定难度,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需求,已经成为专家学者和任课教师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英语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找到适合高职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呢?模因论以其独有的特点已经成为优化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模因论的内涵及起源作为文化传递单位之一的meme(模因)概念的提出,最早源于1976年。
RichardDawkins(牛津大学动物学家)在研究基因自我复制能促进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提出了这一概念。
但是,从事模因理论研究的学者们认为,模因不同于基因,尽管两者之间有相似的现象,基因具有与生俱来的繁衍性、遗传性,而模因源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具有效仿性、模仿性。
通过相关的符号对特定的信息进行了模仿、复制就是模因。
例如:朗朗上口的音乐的曲调,时尚前卫的社会观念,流行的服装款式等等。
模因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它可以通过非遗传的形式将外界的相关信息进行再加工,然后通过模仿、效仿的形式在人与人的大脑间互相传送。
模因的携带者被称为宿主,模因传输的过程被称为复制,宿主可以自我生产,将复制的模因不断地向既定目标传送。
模因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同化阶段(assimilation),有些模因能够引起宿主的注意,并存在于在宿主的记忆里,被宿主理解和接受。
也就是说,模因的载体是宿主认识结构中所熟悉的、欣赏的、接受的。
其次,记忆阶段(retention),宿主对待模因有选择性,只有在宿主的大脑里起作用的模因,才能被长时间的停留在宿主的大脑里,并被传播出去,从而影响其他个体。
探索模因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教育学论文
探索模因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教育学论文模因论 (Memetics) 的核心术语是模因。
在《牛津英文词典》中认为, 模因是文化的一种要素, 以非基因的范式进展传递, 例如, 模仿。
英国《韦伯斯蒂词典》认为, 模因是在一种文化中, 把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以及用法传输给另一个人。
不管是任何一种解释, 目前都不能把它看作模因的标准定义, 但值得肯定的是, 模因论的根底是模仿, 模因的传递、传播是以模仿的方式进展的。
模因论的研究起初是在国外先进学者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根底上被提出的。
除此之外, Francis Heylighen认为, 模因复制必须经历四个阶段, 即同化———保持———表达———传输, 而其复制传播过程就是以此来进展的。
“模因论”的本质是语言传播的过程, 语言模因是通过复制来进展传播和开展的。
何自然教授将语言模因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
其中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有两种。
(一) 信息异型传递“内容相同表达方式各异”的基因型, 即信息异型传递。
信息异型传递也就是人们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指代同一事物。
主要通过“直接套用”“同义异词”两种详细方式进展复制和传播。
直接套用, 例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Just as an old saying goes, “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等等一些简单明了、形象生动而富含哲理的英语名言警句、谚语等。
同义异词, 例如在人教版Module2 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中, 涉及短语“do harm to”, “be harmful to”以及“do damage to”三个短语来表达对……有害。
再比方She was too fat to run.”改写成“Sh e wasso fat that she couldn’t run.还可以改写为She was such afa girl that she couldn’t run.(二) 信息同型传递“表达构造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 即信息同型传递。
课题研究论文: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索
学科教育论文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索写作技能是语言输出的一个重要环节,运用英语进行写作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
然而在新兴本科院校中存在着许多英语写作基础薄弱的学习者,他们多为非英语专业的低年级学生。
由于缺乏目标语料的输入和积累,加之语内和语际迁移的影响,其写作中的不规范表达形式比比皆是。
此外,教师也存在教学内容缺乏有效性,教学模式缺乏理论指导性和实际训练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而近年来兴起的模因论则为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一、模因的概念及特点术语“模因(meme)”最早是由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提出的,他认为在文化进行中产生了一种类似基因在生物进化中所起作用的复制因子并将其定义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或模仿的单位”。
模因的繁衍是通过模仿而发生的,它将自己由一个头脑传播到另一个头脑,如果被他人接受,该模因就是在复制和传播自己。
模因的种类有很多,大到语言、思想、行为、观念,小到旋律、口号、服装时尚等。
Dawkins指出成功的模因具有保真性、多产性、长寿性的特点,被称为强势模因,其复制的保真度高,被复制的机会多,传播的范围广,存活时间长。
而弱势模因则正好相反。
二、语言模因的类型及其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何自然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是通过复制和传播而得以生存的。
根据Blackmore的研究成果,语言模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属于原始的语言模因,被称为“基因型模因”;另一种通过变形、合并等变异方式所产生的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语言模因,叫做“表现型模因”。
正是这种变异、选择和保持的过程丰富并推动了语言的进化。
这两种语言模因都可以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基因型语言模因基因型语言模因指相同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复制和传播,传递方式分为原形传递和异形传递。
原形传递指语言可以在合适的语境中不改动信息内容和形式而直接传递,包括各种引文、口号、名言、警句、转述等,这些话语易于理解,朗朗上口且经久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 因 论 指 导 高 职 高 专 英 语 应 用 文 写 作 教 学 初 探
口 张 或 凤
( 山西警 官高等 专科 学校 , 山西 太原 0 3 0 0 2 1 )
摘 要 : 模 因论对语言有强大解释 力, 用来指导高职高专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不仅是可行的 , 也是必要 的。首先, 语言模 因的生命周期与二语 习得过程相一致 ; 其次, 英语应用文的文体特征便于语言模 因的传播 ; 此外 , 模 因教 学 的理念也 适合 高职 高专 学 生的 学 习特征 。鉴 于模 因论 的指 导 , 不仅 学 生英语应 用 文写作 中的 常见 问题 可得 以认 识与 解 决 , 而且 学生会 认识 到仿 写 具有 理论 基础 , 从 而认 同这一 写 作 方式 , 以提 高其 写作
应用 文写 作教 学是 高职 高专学 生英语 课 程 中很 重要 的一 部分 内容 。《 高 职 高专 教 育英 语 课程 教 学
基本要求 ( 试行 ) 》 明确规定 : 学生“ 能填写和模拟套 写简 短 的英 语 应 用 文 ” 。 … 学 生 掌 握 英 语 应 用 文 写 作, 不仅 实现 了教学 目的 , 而且 是掌 握 了服务 于未来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5— 2 1
作者简 介 : 张或风 ( 1 9 8 5一 ) , 女, 山西朔州人 , 山西警 官高等专科 学校基础部教师 。
一
8 8 —
2 0 1 5年 第 4期
张或 凤 : 模 因论 指 导 高职 高专英语 应 用文 写作教 学初 探
会 就越多 。当记忆 中的模 因被 宿 主转 化 为可 感知 的 东 西时 , 模 因就被表达 出来 了。表 达 方 式各 异 , 比如 演说 、 篇章 、 图片 、 行 为 举 止 等 。可 感 知 的表 达 通 过 相对稳 定 的载 体或 媒 介 来 承载 , 比如 声音 是 演 说 的
2 0 1 5年 1 0月
2 3暮 第 4
山西警官 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h a n x i P o l i c e A c a d e m
Oc t . . 2 01 5 VO I . 2 3 NO. 4
【 教育教学研究 】
( me me ) 一词 。正 如 “ 基 因” ( g e n e ) 一样 , 道 金 斯 认 为“ 模 因” 也是 一种 “ 复制 因子 ” ; 而且 , 他将 这种 “ 新
模因要想生生不息 , 首先需要模 因的载体“ 感 染” 宿主( h o s t ) ; 感 染 宿主 的过 程就是 模 因被 同化 的 过程 。也就 是说 , 模 因 的载体 足 够显 著 , 引起 了宿 主 的关注 , 从而被宿 主注意到 了; 随后, 宿主将 此模 因 内
一
、
何为模 因论
1 9 7 6年 , 英 国动物 学家 和 行为 生 态 学家 理查 德
・
道 金斯 ( C h a r l e s D a w k i n s ) 在 其 《自私 的 基 因 》
( T h e S e l i f s h G e n e ) 一 书 中, 首次使用 了“ 模 因”
工作 生活 的一 项 重要 应 用 技 能 。 因此 , 科 学有 效 地
视 角对 事物 之 间的普遍 联 系以及 文化具 有传 承性这
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 模 因是模 因论 的核心概念 , 而模仿对模 因传递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 任何一个信 息, 只要 它能够通过广 义上称为 ‘ 模 仿’ 的过程 而被 ‘ 复制 ’ , 它就 可 以称 为模 因 了。 ” ( 一) 模 因的生命 周期 作为文化的传播单位或者模仿单位 , 模因的成 功复 制和传 递需 要 经 历 四个 阶段 。海 利 根 阐述 , 模 因生命周期的 四个阶段依次 为同化 ( a s s i m i l a t i o n ) 、 记忆 ( r e t e n t i o n ) 、 表达 ( e x p r e s s i o n ) 和传播 ( t r a n s m i s —
能力 。
关键 词 : 模 因论 ; 高职 高专 ; 英语应 用文 ; 写作教 学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1— 6 8 5 X( 2 0 1 5 ) 0 4— 0 0 8 8— 0 4
书, 指 出: 模 因论 是基 于达尔 文进化 论 的观点解 释文 化 进化 规律 的一种 新 理 论 , 它 试 图从 历 时 和共 时 的
的复制 因子 ” 简单描述为“ 文 化 传 播 单 位 或模 仿 单
位” , 并 且认 为 人类 文 化进 化 的基 本单 位就 是模 因。 _ 2 1 9 9 9年 , 道 金斯 的学 生 布莱 克摩 尔 ( S u s a n B l a c k m o r e ) 出版《 模因机器》 ( T h e M e m e M a c h i n e ) 一
化于心 , 发 现该模 因 能够 “ 迎合” 自我 的认 知系统 , 于 是, 该模 因被 宿主 理解 ; 更进 一 步 , 基 于 特定证 据 , 宿 主相信该模 因的真 实性 , 内心 中便 接 受 了它 。于是 , 同化完成 。此后 , 有些模 因会进入 到宿 主的记忆 系统 中, 并且停 留一段 时 间 , 这称 之为 模 因生命 周 期 的记 忆阶段。该阶段持续的时间越长, 模因得到传播的机
s i o n ) 。
开展 英语 应用 文写 作教 学实 为重要 之举 。模 因论对
语言有强大 的解释力 , 其越来越受 到关注与认可。 那 能否将 这一 理论 应用 于高 职高专 英语应 用 文写作 教学 中呢?本 文在 明确模 因生命 周 期和语 言模 因传 播方式的基础上 , 对其应用于高职高专英语应用文 写作 教 学的可 行性 和必 要性进 行探 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