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公开课教案_1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翻译及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朝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
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任由这突如其来的一阵雨吹打吧,不怕!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注释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吟咏长啸。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高中语文_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诵读并背诵本词。
过程与方法:学习即事感怀诗词鉴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
【学习重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学习难点】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
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
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学法指导】1、朗读看时代背景课下注释以及知识链接2、学方法:即事感怀诗词鉴赏方法【课堂设计】导入:情境导入——课前播放黄绮珊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演唱的《定风波》。
黄绮珊用她独具魅力的嗓音将这首歌曲演绎得动人心魄、余音绕梁,相信黄绮珊一定很懂它,很懂苏轼,那么你呢?我们今天就走进《定风波》,走进苏轼,去读懂他、品味他。
(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词中旷达深远的意境和作者豪迈豁达的胸怀。
2、背诵、默写这首词。
一、回忆苏轼余秋雨说:“苏轼是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
”可以说他是一个旷世奇才。
请大家仔细观察他的人生轨迹、创作曲线,你有什么发现?(展示ppt)(一生回答)结论:他事业仕途的低谷,却是他创作的高峰。
在黄州,他都创作了哪些代表作品?(生回答)1079年,他淋了一场人生的“大雨”——乌台诗案。
所以他才会说“问汝生平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得需要多大的胸襟与气度!二、诵读感悟1、这首诗还有一段小序,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诵读,大家思考小序都交代了哪些内容?明确:时间、地点、事件——去沙湖回来淋雨。
他去沙湖干什么去了呢?《东坡志林》中有所交代“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可见这场雨不小。
2、“三分鉴赏,七分诵读”下面请大家饱含感情诵读这首词,要读出自己的感悟来。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及赏析展开全文定风波作者: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句注释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白话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文学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高中语文文言文苏轼《定风波》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高中语文-《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子规啼。
生。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 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 唱黄鸡。
料峭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 也无晴。
黄州贬谪时期的苏轼(1079——1084)
时间 词作
诗句
思想感情
1080 1080 1082 1082
《卜算子》 《西江月》 《念奴娇》 《定风波》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幽独凄清
启示: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 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其他材料: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
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
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 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 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 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 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 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 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 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 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 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欧阳修的 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 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 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 凄凉北望。
冷。 浣溪沙
定风波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成
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 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 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 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 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 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苏轼《定风波》原文和翻译译文
苏轼《定风波》原文和翻译译文1、苏轼《定风波》原文和翻译译文苏轼《定风波》原文和翻译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资料:苏轼(1037~1101)享年64岁,又名苏东坡,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翻译:(小序未翻译)不要倾听雨点穿过树林,和冲击树叶的声音,无妨一面歌唱呼啸,一面散步慢行。
一根竹杖,一双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呢?在这烟雨迷漫里,只愿做个穿着簑衣,戴着笠帽的渔夫,度过一生。
有些寒冷的春风,把酒意吹醒了,山头的落日却来迎接我,回想一路走来时的寒风骤雨,虽然历经了无数的风波打击,管它的,回家吧!却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2、苏轼《论范增》原文及翻译译文苏轼《论范增》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汉用陈平计,问疏楚君臣。
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
稍夺其权。
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蚤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
增之欲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
”增之去,当以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
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②也。
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
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以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存者也。
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
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心也,岂必待陈平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
高中语文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专题导语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从晚唐五代到北宋中叶,在文人的观念中,词始终被视为“娱宾遣兴”的“诗余”、“小道”,让歌妓唱来助酒的风流小曲,写来写去转不出儿女情长、悲欢离合的圈子。
直到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才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
这叫“新天下耳目”。
凡能写进词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
而且,他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形成了一种与诗相通的、雄壮豪放、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
学习本专题,重点把握以下内容:1.了解苏轼的生平与思想以及苏词对宋词的深远影响。
2.初步了解苏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
3.通过比较,了解苏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及豪放词的艺术风格。
学习本专题,特别注意:1.使用比较法,将苏词与晏词、柳词比较,将豪放词与婉约词比较,认识苏词特色。
2.注重探究,多方走问、占有资料,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加深对苏轼其人其词的认识。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人名片三起六落之人生——一起二落苏轼(1037~1101),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
父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受父亲影响,苏轼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二十岁时,受欧阳修的赏识,考取进士,治平三年,任命直史馆,开始了似乎大展才华的仕宦生涯。
但不久,因不主张骤然变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杭州通判,后徙知密州、徐州、湖州。
任地方官期间,体恤民情,改革邑政,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因诗讥新法,以“讪谤朝政”罪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获释,贬黄州团练副使,移汝州。
二、诗词故事苏轼名字的由来苏轼名轼,字子瞻。
他从小生性活泼外向,于是苏洵给他起名字时,便用了“轼”字,指暴露于车厢前的横木;凭轼而立,可以高瞻远眺,所以字曰“子瞻”。
苏轼《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不要倾听雨点穿过树林,和冲击树叶的声音,无妨一面歌唱呼啸,一面散步慢行。
一根竹杖,一双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呢?在这烟雨迷漫里,只愿做个穿着簑衣,戴着笠帽的渔夫,度过一生。
有些寒冷的春风,把酒意吹醒了,山头的落日却来迎接我,回想一路走来时的寒风骤雨,虽然历经了无数的风波打击,管它的,回家吧! 却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翻译二】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
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
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
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
不妨去欣赏它。
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
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
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时人们又要说。
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
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
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
“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不要听那穿越林间的风声,不要听那击打树叶的雨声,我要一路吟唱、信步徐行。
手执竹杖、脚穿草鞋,比骑着高头大马还轻松。
风风雨雨又有什么可怕,我这一生,一向是披领蓑衣,任凭它雨打烟笼。
料峭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刚觉得有些寒冷,雨后的斜阳却透过山峰,将我恭首相迎。
回首再寻那萧瑟的风声雨声:消隐了——也没有风雨也没有晴。
【赏析】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贬谪黄州已然两年,从“心衰面改瘦峥嵘,相见惟应识旧声”的痛苦心境中也已逐渐解脱了,他要买田以终老于黄州:“吾无求于世矣,所须二顷稻田以充饘粥耳”(《书买田事》)。
这年三月七日,苏轼到黄州30里外的沙湖去买田,归来途中遇雨,时雨具已先被拿走,同行之人举步艰难、十分狼狈、而苏东坡却坦然信步、吟啸徐行,并作了这首著名的《定风波》词。
西方的哲学家、美学家把山水草木看作是向人们发出信息的“象征的森林”,认为在可见的事物与不可见的精神之间有彼此契合的关系。
苏东坡此作,颇有一点儿象征主义的味道。
它表面上是写这次雨中、雨后的感受,实际上却处处是人生态度哲理性的象征。
从词序所述情况来看,东坡此次所遇之雨,来势不小,然而,词人一起首就以十分藐视的笔调叙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一场席天卷地的风雨,被词人“穿林打叶”四字轻轻带过,更兼以“莫听”、“何妨”分别引领,更给人以意态潇洒、悠然信步之感。
——这是在沙湖道中的漫步,也是坎坷的人生旅程中的漫游。
这种象征意味在以下几句中,进一步得到深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手拄竹杖,脚穿草鞋,这自然是沙湖道中遇雨的苏轼形象,同时,它也是惨遭诗案恶运流放黄州一隅的自画像。
《定风波》教学案
遇雨本是极平常的事,但不同的人在遇雨时的不同表现,能充分显示不同的心性修养。
比较是诗词教学的迁移提升。从形象、意蕴、情感等角度对苏轼的《念奴娇》和《定风波》两词进行比较诵读和赏析,领会作者塑造形象、阐释思想的手法和内涵。
教学重点:
掌握词中的艺术手法,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词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核心环节。应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词的情感基调,读对音节的起止停顿,读准语调的轻重抑扬,读出语速的快慢缓急。
2.赏析。
赏析是诗词教学的能力支点。应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解读文本,掌握诗词鉴赏的视角和途径:一是品味字词,挖掘其深刻的意蕴;二是揣摩技法,把握其精巧的构思;三是知人论文,破译其心灵的密码;四是求同存异,认清其形象的差异。
《定风波》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定风波》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的第一首词。该部分共选了苏轼的四首词,《定风波》是选教或自读内容,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的作品,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能动地品评词作,领悟作品内涵,获得人生启迪。
在生平背景介绍中,着重介绍“乌台诗案”,讲清苏轼被贬至黄州的历史背景,以及这段经历对他的思想及创作的影响。
让学生整体感知词的感情基调和丰富内涵,积极酝酿感情进入词的赏析。
本词是作者被贬黄州的第三年所作。这时词人已年近半百,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其词作的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完整版)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l、“ 神初震〞的初唐春夜友人二首 (其一 )——子昂※和晋陵丞早春游望——杜言※从行——炯滕王——王勃春江花月夜——假设虚2、“声律骨兼〞的盛唐望月——九※送魏万之京——李山居秋暝——王与子登山——孟浩然燕歌行——高适※走川行赠予出西征——岑参3、“豪放逸〞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李白※送友人——李白将酒——李白4、“沉郁挫〞的杜甫兵行——杜甫旅夜——杜甫※咏古迹五首 (其三 )——杜甫※客至——杜甫5、“ 新求〞的中唐※寄李儋元——物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关示侄湘——愈西塞山古——刘禹※自河南乱关内阻⋯⋯——白居易天上——李6、国余中的晚唐无 (相亦)——李商※平定城楼——李商九日山登高——杜牧※寄州判官——杜牧安晚秋——嘏商山早行——温庭筠目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菩蛮 (小山重叠金明)——温庭筠※菩蛮 (人人尽江南好)——庄踏枝 (道情抛久)——延巳浣溪沙 (菡萏香翠叶残)——李璟※ 夜啼——李煜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 ) ——李煜8 、“格高韵〞的北宋(一 )破子 (燕子来新社 ) ——晏殊※踏莎行 (候梅残 )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欧阳修幕遮 (碧云天 )——范仲淹※天仙子 (水敷声持酒听)——先八声甘州 (暮雨洒江天)——柳永9、“新天下耳目〞的坡※定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水吟 (似花似非花 ) ——※卜算于 (缺月挂疏桐 )——10 、“格高韵〞的北宋来(二)江仙 (梦后楼台高 ) ——晏几道※ 天 (彩袖殷勤捧玉)——晏几道清平 (春何 ) ——黄庭踏莎行 (失楼台 ) ——秦横塘路 (凌波不横塘路)——※ 幕遮 (燎沉香 )——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的南宋※如梦令 (昨夜雨疏 )——李清照醉花阴 (薄云愁永昼 )——李清照江 (怒冲冠 ) ——岳卜算子 (外断 )——游州慢 (淮左名都 ) ——姜夔※鬲溪梅令 (好花不与歹香人)姜夔12、“ 虎〞稼※菩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吟 (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青玉案 (夜放花千)——辛弃疾※丑奴儿 (少年不愁滋味)——辛弃疾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 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三月七日”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 年的三月七日,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据《东坡志林》卷的记载:“黄州东南三十 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 田。”
定风 波
三月七日,沙苏湖道轼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 此。
这首词,虽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 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 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 人所言之“志”,所抒之情。
•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 《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 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 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 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 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 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章质夫 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 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 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王弗死后,苏轼续娶王弗堂妹王闰之。作为进士之女,嫁
一个年轻貌美前途无量的书生应该不成问题;作为王弗的堂妹, 她是应该了解甚至见过苏轼这个姐夫的。能以十一岁的年龄差 距去做填房,除了崇拜和敬佩,大概就是感动于苏轼对妻子的 深情厚谊了。他们一起生活了25年,陪着苏轼经历了宦海的大 起大落,更追随苏轼贬谪黄州。死后苏轼亲写祭文,承诺“惟 有同穴,尚蹈此言”。王闰之死后百曰,苏轼请他的朋友、大 画家李公麟(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 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 并在10年后苏轼死后由弟弟苏辙完成了他对“老妻”“老媳妇” 闰之的诺言。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带拼音版的古诗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带拼音版的古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带拼音版的古诗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带拼音版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古诗带拼音版dìng fēng bō定风波sān yuè qī rì shā hú dào zhōng yù yǔ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yǔ jù xiān qù ,tóng xíng jiē láng bèi ,yú dú bù jué 。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yǐ ér suì qíng ,gù zuò cǐ cí 。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mò tīng chuān lín dǎ yè shēng ,hé fáng yín xiào qiě xú xíng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zhú zhàng máng xié qīng shèng mǎ ,shuí pà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yī suō yān yǔ rèn píng shēng 。
一蓑烟雨任平生。
liào qiào chūn fēng chuī jiǔ xǐng ,wēi lěng ,shān tóu xié zhào què xiāng yíng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教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公开课课件_14
莫听(不要在意)穿林打叶声(人生所遇挫折) 何妨(不要放在心上)吟啸(乐观)且徐行(沉着应对) 竹杖芒鞋(乡野外放生活)轻胜马(在朝显贵生活) 谁怕(无畏与蔑视) 一蓑烟雨(同上)任平生(余生也是此态度)。
料峭春风(自然之万物)吹酒醒(由迷惘惆怅到清醒) 微冷(艰辛痛苦之感) 山头斜照(美好的生活或事、物)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洒处(先前所经历之挫折苦痛) 归去(一切皆已消失) 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梦如幻已成空)
艺术手法: 1、即(借)事抒怀。 2、象征、比喻。 3、双关。
定风波 苏轼
事:遇雨 怀:泰然、从容、乐观、旷达 坦然面对接受人生中的挫 折、磨难、逆境 法:借事抒怀、比喻、双关 鉴赏诗歌三步曲:读文、析情、探法
作业: 1、背诵本词 2、想一想,东坡为何不躲雨呢?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导读
定风波 பைடு நூலகம்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 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 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清明时节,天气微冷,遇雨不适) 沙湖道中(人生之路)遇雨(遭遇人世间的磨难挫折) 雨具先去(未料到会有,来得突然) 同行皆狼狈(同行之人皆受袭我也不例外) 余独不觉(对此事心中有不同的感受) 已而(时间短)遂晴(情况发生变化,趋好) 故作此词(创作缘由,记事实记心)
细读文本,知言外之意 见微知著,悟深情要旨
苏轼《定风波》赏读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
其文字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 所列举的都是身边的事情,但它所表达的意思却十分 深远。
苏轼的贬谪词教案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最新教育文档
苏轼的贬谪词教案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黄州时期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文学创作上的第一个高峰。
此间,苏轼所写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两首词都被选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专题中, 这两首词都是贬谪词。
本节课通过解读苏轼在黄州期间的贬谪词, 梳理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从而说明: 苏轼面对人生曲折坎坷的那种旷达与从容态度, 才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教学时把两首词放在一起, 进行比较, 以学生为主体, 在反复诵读诗词的基础上解读两首词,探讨两首词中的不同的情感, 引导学生树立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并进一步归纳贬谪诗词中的常见情感, 总结贬谪类诗词常用的艺术手法。
[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词人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要求学生查阅了解苏轼的生平及相关资料苏轼(1037~1101年),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 世称“三苏”。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 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 合称为“宋四家”。
苏氏四门生为: 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嘉佑元年(1056 年), 二十岁的苏轼考中进士。
神宗即位后, 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 调任杭州通判, 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后发生“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 :北宋著名的文字狱。
元丰二年(1079), 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 出外补官。
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
被污陷成罪,囚捕至京, 系狱一百三十天。
而且牵连甚广, 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
定风波翻译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及翻译《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出自《东坡全集》。
下面是整理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苏轼序: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翻译:序言:元丰三年(1082)三月七日,我在沙湖的路上(湖北黄冈东南十五公里处)遇到了大雨。
有雨具的人都先行离开,剩下的人进退都感觉困难,惟独我不觉得。
不久天气放晴了,所以我创作了这首词。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
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
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
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
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
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注释:【1】定风波:词牌名。
【2】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3】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4】已而:过了一会儿。
【5】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6】吟啸:放声吟咏。
【7】芒鞋:草鞋。
【8】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9】料峭:微寒的样子。
【10】斜照:偏西的阳光。
【11】向来:方才。
【12】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13】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作品赏析: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苏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 苏 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层次结构]上片写雨中的情景和心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
“莫听”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伯?”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实际上是以“竹杖芒鞋”喻指闲散江湖,以“马”喻指奔波官场,通过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
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是不可能轻松的,故而它的实质用意只能是“无官一身轻”。
“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一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而“烟雨”则是江湖上烟波浩渺、斜风细雨的景象,故而这一句是表达了苏拭想退隐江湖、自在地度过一生的心愿。
“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
下片写雨后的情景和心境。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三句写雨过天晴、寒风吹拂、斜阳晚照的眼前景象,但也隐隐地透露出作者在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更加清醒、晚境或尚有望等既达观而又复杂的心情。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三句表面上似乎是说,回到住处,再看路经之地,既不是风雨交加,也不是朗朗晴空;实际上,“萧瑟处”隐喻宦途风雨,“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说,有了归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什么宦海的风雨或晴天了。
显然,这里的主要心态是旷达,主要意向是隐逸。
全词上片写雨中,下片写雨后;上片落笔镇定心态,意归闲散江湖,下片落笔欣慰心态,意归飘然世外。
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景物层次、意绪走向都十分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卜算子》《定风波》赏析
教学目标:
1、通过两首词的教学,理解作者贬谪后的心境变化。
2、赏析两首词中不同的表现手法。
3、就两首词题材和立意特点体会东坡词的“新天下耳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
一、专题透视——感知东坡词作
《定风波》——抒情(坦然旷达)
《江城子》——悼亡(真挚深沉)
《水龙吟》——咏物(幽怨緾绵)
《卜算子》——咏物(幽愤寂苦)
二、文本解读——探究东坡心路
(一)分析《卜算子》中的“幽人”形象,探究词中表达的人生态度。
1、哪些词直接点出幽人状态的?哪些词侧面烘托幽人状态的?
独、孤、寂寞、冷
恨、惊、无人省、不肯栖——直接
缺月、疏桐----------------------间接
“幽人”——幽愤寂苦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
相关链接1: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
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
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
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
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
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
我相信这些
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
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
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
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
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
(二)概括《定风波》中的“闲人”形象,探究词中表达的人生态度。
1、联系作者被贬黄州的背景,“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弦外之音?
哪个字最关键?任。
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
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
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2、“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流露出作者此时怎样的人生思想?你如何看待这种思想?
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这让我想到五祖的两个弟子的话:“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3、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一心渴望退隐,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
”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
这也是归。
——回首。
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让你想到谁?
——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
一死生,齐彭殇,
——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他和庄子、陶潜能划等号吗?
——不能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
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
他要往哪归?
我们来看他另外几首词。
——《定风波》:“……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吾乡何在?在心安处)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一个笑话,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
)他的江海是什么?
——《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是他和李白的不同。
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是谪仙人。
苏轼呢,春来春去,盛与衰,他将人生看得几清明,因为看透,所以通透。
他想归哪儿?归于心。
(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
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
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
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
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
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
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4、归纳总结《定风波》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心境。
作者巧妙地把
和联系起来,正所谓“以曲笔写胸臆”,给人们以多方面的联想。
曲笔(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胸臆(超旷的气度和潇洒的人格)
卜算子定风波
(幽人)(闲人)一蓑烟雨任平生坦然
孤鸿恨也无风雨也无晴旷达
(三)从“幽人”到“闲人”,分析苏轼在人生心境上的突围对其创作造成的影
响。
“幽人”(幽愤寂苦)———————————“闲人”(坦然旷达)
相关链接2: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
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
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
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创作的前方——《念奴娇•赤壁怀古》(1082.7)
《前赤壁赋》(1082.7)
《后赤壁赋》(1082.10)
《记承天寺夜游》(1083.10)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余秋雨
三、写法突围——突现东坡自我
(幽人)————————(闲人)
前人东坡
花间——人间
樽前——世间
着重表现个人化的情感和个性化的生活情调,突出了作者的自我形象,增强了词的主体性。
把自己做成了诗歌,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是一个失意的诗人对自我的确认。
四、个性阅读——聆听东坡杂音
1、——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
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相关链接3: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
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罪莫大焉”。
2、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