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广场——周 期问题 沪教版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沪教课标版P82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利解决策略,初步埋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五子棋、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圆片、珠子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测试一下大家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谁能从视频中得到的信息最多,并且把它记下来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播放视频:有数字、有气球、背景音乐)2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预设:生1:我听到了声音,看到了一些数字和一些气球。
生2:我还观察到了声音,数字,气球都是有规律出现的。
师:你能具体的说说吗?生:具体说说,(多叫几位学生说,引导说出组。
)(预设1:数字都是按照2653的顺序,依次重复排列的。
预设2:气球都是按照红红绿黄黄,每5个一组,依次重复排列的。
预设3:背景声音也是一组一组重复播放的。
)3你们把视频中所有的信息都记下了吗?那我考考你们,谁还记得第5个数字、气球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可能会快速的说出来。
)4同学们真记住了,那第8个数字、气球的特点呢?(有可能说出来,也可能说不出来。
如果学生说出来是追问,你好厉害啊,你是怎么记住的,有没有好的方法给大家说一说。
如果学生回答不上:老师说出来,并且说老师可是把所有的信息都记住了,不信大家考考我。
5预设:学生提问,第2021球是什么颜色?(老师快速计算并说出来,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
)师追问:同学们想不想像老师这样,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呢?6引入课题:其实老师是用了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才能快速的记住的,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比老师还厉害。
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周期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教学内容:周期问题(三年级第一学期P8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规律美上升到数学美,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难点: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并理解被除数、除数、余数的含义。
特别是确定除数和余数所对应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步感知规律1、出示黑白棋,猜结果(1)第一次无规律摆放请学生猜一猜,接下来出现什么颜色的棋子?(2)第二次有规律摆放请学生猜一猜,接下来出现什么颜色的棋子?为什么同学们一起说是摆白棋子。
(因为其中有规律)2、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样的数学问题。
二、感知规律,探究规律,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1、出示气球情境图(1)、提出问题:这样摆放,有规律吗?什么规律? 几个一组?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2)、动手试一试。
寻求解题方法预设方法:1、画2、摆3、计算16÷3=5(组)……1(个)(3)重点分析除法,说出算式中各个数的意义,说清算理16指共有16个气球,3指3个为一组。
5指有这样的5组,1指还多一盆。
这一盆指的就是一组中的第一盆。
(4)优化算法,得出用除法计算最简便请学生说出左起第9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呢?数字越大,用画与摆的方法就有局限性了。
不合适。
得出用除法进行计算最简便。
(5)、针对练习请学生用计算地方法得出左起第9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90÷3=30(组)先说一说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再重点分析没有余数的除法该怎么想。
2、总结师生共同小结:用计算地方法怎样能很快地判断气球的颜色?※确定除数,几个为一组,除数就是几,然后用总数除以每组的个数。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周期问题,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周期问题的应用。
2.学习并掌握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周期问题的概念和应用,掌握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找出周期问题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课本。
2.白板、彩色粉笔。
3.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周期问题,比如钟表的走时、蚂蚁打转、手表上的指针走动等,激发学生对周期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入新知(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周期问题,解释周期问题的定义和应用。
并且向学生展示几个例子,比如季节的变化、图书馆的开放时间等,并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特点。
3. 水平达标(40分钟)教师放一些关于周期问题的小视频给学生观看,通过观看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期问题的概念。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掌握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周期问题练习,比如某人每天的起床时间,某人每周喝牛奶的次数,某人每月看电影的频率等。
4. 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周期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要求学生再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周期问题。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训练,提供更复杂的周期问题让学生解决。
可以通过游戏、实际生活中的场景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周期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周期问题的概念和应用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练习环节的练习题设计得当,帮助学生掌握了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但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注意题目的难易程度,以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周期问题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82页教材分析:教材采用挂气球、摆图形卡片和推算星期几作为研究素材,将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提高探索数学规律、推算变化趋势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经历过简单的找规律的活动过程,并且已经学习过有余数的除法,能够顺利进行除法计算。
在前几课时中,还集中探索了间隔数和间隔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与经验的铺垫。
设计思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四基”的概念,要求学生能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周期问题”的价值在于学生领悟一组序列通过其规律性可以无限延伸的思想。
在教学伊始,让学生从“找”规律,变成“造”规律,将封闭问题变成开放题。
给学生红黄红三色灯笼,最大程度地放手给学生,通过他们的“造”规律,体会周期可以不同,循环也可以不一样,以此让他们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1.创造简单周期现象,理解周期性问题的结构特点,知道使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简洁与便利。
2.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有多少个。
3.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4.感受生活现象中的数学规律的存在和应用,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年级上数学说课稿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周期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周期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优化课堂互动环节,关注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合理调整教学节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学生和同伴的评价,获取多角度的教学反馈。
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遵循清晰、简洁、结构化的原则。板书布局分为三个部分:左侧为标题和知识点,中间为示例和解题步骤,右侧为总结和提示。主要内容将包括周期现象的定义、周期性特征、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等。风格上采用图示结合文字的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图片,如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昼夜更替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
2.提问互动:针对展示的周期现象,向学生提问:“你们发现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吗?”“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周期性地出现?”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分析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反思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定期进行教学总结,不断调整和改进,以提升教学质量。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下知识:1)认识周期2)较为深入地理解周期的含义3)通过数学公式推断出周期的概念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中相关的周期问题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思考的数学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周期的概念和含义2)掌握周期的推断方法3)分析和解决周期问题2.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周期的含义三、教学准备:1.录音笔、PPT2.练习题、板书、示意图四、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老师先以生动的例子引入,让学生感受周期的概念。
-老师让学生围外围绕的三根杆子上,画上5个同样的长方形,然后再把杆子转动,看学生什么时候能够发现重复的现象。
-然后,教师引出周期的概念。
2.概念讲解(15分钟)-老师以学生认识的“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一次性或多次性事件为例,讲解周期的含义。
-让学生思考,把这些周期性事件归类、概括出相同点。
-老师逐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领悟周期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探讨周期(15分钟)-老师通过示意图将周期的特点层层剖析,引领学生提出初步的结论:周期相同,即重复的时间间隔相同。
-老师让学生进行举例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周期的概念。
-通过举例、讨论并归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周期的特点和内涵。
4.周期公式(15分钟)-老师通过生活中不同的周期事件,以及不同的周期时间长度,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和归纳周期的简单公式。
-通过应用公式,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5.小结(5分钟)-总结周期的概念、特点以及公式推导。
-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应用周期的概念和方法。
6.练习与拓展(15分钟)-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周期的更多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引入——概念讲解——探讨周期——周期公式——小结——练习与拓展”的教学模式,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周期概念的掌握分阶段进行。
【最新】2019-2020精选(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学广场分段 -优质教案
【最新】2019-2020精选(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广场分段 -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从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具体操作中,探索并体会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的关系。
2.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创设情境:小兔要在家的外围修一圈栅栏。
它先锯木头,锯了15次。
小兔锯了多少段木头?揭示课题:数学广场——分段1 / 6【通过创设有童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一)两端不种的植树情况1. 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一根纸带当作木头。
出示一根纸带,用剪刀剪一次,纸带分成了几段?请你也这样剪,边剪边做好记录。
记录完,观察这张数据表,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合作。
反馈:小结得出:剪的次数=剪的段数 -12. 如果要把这根纸带剪20段,要剪几次?怎么想的?剪100段呢?3. 看录像:这里有几个人在剪彩?根据我们刚刚学到的本领,说一说,绸带被剪成了多少段?怎么想的?【通过学生剪一剪、填一填、想一想,观察发现在剪纸带中,剪的段数与剪的次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 录像演示:2 / 6学校就要召开运动会了,为布置运动场,老师们在操场的一侧插彩旗。
头和尾都不插。
出示:已知老师们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了9面彩旗,操场有多长??米小组讨论、交流,得出:操场长30米,算式:3×(9+1)=30(米)生:因为两端没有插旗子,所以9面旗子有10段。
要用“每段的长度×一共有几段”才能算出操场的长。
生:道理和剪纸带是一样的。
插旗子处相当于剪刀剪的地方,每段纸带相当于旗子与旗子之间的间隔。
小结得出:彩旗的面数=间隔数-1【通过插彩旗活动,初步感知两端不插旗的情况下,间隔数与彩旗数的关系,并且与剪纸带活动寻找对应关系。
】(二)两端种树的植树情况1. 出示:为了将运动场布置的更漂亮,在操场的另一侧也插彩旗。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教学课件
202X-09-16
202X-04-30
2个小月
4个大月 特殊月
15 + 2 × 30 + 4 × 31 + 28
= 15 + 60 + 124 + 28
= 227(天)
227÷5=45(个)……2(天) 45×3=135(天) 135+2=137(天)
答:渔民在捕鱼期内打鱼137天。
回顾小结
周期现象 解决问题
1个1个画
23 ÷ 5 = 4(组)……3(个)
总个数 每组个数 组数
余下的个数
5个一组数 算一算
第23面彩旗、第23盏灯笼、第23盆花分别是什么颜色?
23÷4 = 5(组)…… 3(面) 答:第23面彩旗是黄色的。
……
23÷4 = 5(组)……3(盏) 答:第23盏灯笼是绿色的。
……
23÷3 = 7(组)……2(盆) 答:第23盆花是紫色的。
像下面那样将彩旗从左往右挂下去, 45面彩旗里面有几面是红色的?
…
45÷4 =11(组)……1(面) 11×2 +1=23(面) 答:45面彩旗里面有23面是红色的。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算一算,某地渔民在捕鱼期内打鱼多少天?
202X-09-16
202X-04-30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算一算,某地渔民在捕鱼期内打鱼多少天?
2.
学习重点 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学习难点
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 共有多少个。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打鱼、打鱼、打鱼、晒网、晒网、
有规律
……
…… 5天为一组
春
夏
周期
冬
秋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几道与周期性问题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对解题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周期性概念,培养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理解周期性概念,掌握周期现象的特点;
2.能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周期性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4.分层练习,巩固提高: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反思,提炼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提炼解决周期性问题的方法,形成知识体系;
6.拓展延伸,提高素养:鼓励学生将周期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四季变化、星期循环等,激发学生对周期性现象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年级上数学优秀教学案例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周期现象的定义,能识别生活中的周期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找出周期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周期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图形、表格等工具,直观地表示周期规律。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我开始讲授新知。我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周期现象,周期现象的定义以及周期现象的特点。我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周期现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周期现象的概念。我还会讲解如何寻找周期规律,如何应用周期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来找出周期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本案例设置了反思与评价环节,让学生在课后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这种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5.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本案例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周期问题学习中的表现。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这种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水果店的水果摆放为例,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
2.互动提问: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境模拟:让学生模拟水果店老板,自主设计水果摆放的周期规律。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周期现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5.数学语言表达:学生需要能够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周期问题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培养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重点:
(1)周期概念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周期现象,例如季节变化、钟表指针的转动等,并能够识别和描述周期规律。
(2)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应掌握找出周期规律、计算周期内某个特定项的值等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学习的环境,提供舒适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讨论。
5.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思考问题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任务和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6.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周期问题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材,主要涉及“周期问题”这一章节。该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周期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例如季节变化、钟表指针的转动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7)
《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沪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周期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知道使用除法,利用余数进行推理方法的便捷,掌握利用余数进行推理的方法。
方法与过程:1、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1、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游戏引领,谈话导入1、计数比赛男生:378412659028女生:3283283283283秒钟,比一比谁最先记下这组数据,男生女生分别汇报找规律观察数据特点,归纳小结,女生的数据按规律排列的,好记忆〖设计意图〗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游戏中让学生发现规律,在比赛中有学习的欲望。
2、举例师:小朋友知道生活中按规律重复的现象吗?一年四季,红绿灯,昼夜交替,星期几,十二生肖等小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星期都是按照规律依次重复出现,周而复始。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现象”〖设计意图〗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规律,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出示课题:周期问题二、动手操作,感知周期(有序排列)(1)●△○△●△○△●△○△……(2)2,0,1,9,2,0,1,9,2,0,1,9……(3)明天会更好明天会更好明天会更好……(4)CABDECABDECABDE……师:这四个排列有什么规律?周期是多少?小结板书:“每几个一组”、“依次重复出现”〖设计意图〗让学生分别汇报出每个排列的规律,找出每个排列的周期,然讨论出这四个排列的共同特点,即是周期问题的特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18)
周期问题【教学内容】沪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六单元《复习与提高》——《周期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简单的周期性问题的探究,理解周期性问题的结构特点。
2.知道使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的简洁、便利。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4.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发现数字、文字、记号等排列的重复部分,就是发现周期,并体会它的确定性是认识周期现象的关键。
【教学难点】确定周期现象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出示游园活动学生打拍子视频:看视频里的小朋友们在干吗呀,你们会打这种拍子吗?请你们听音乐试着拍一拍。
出示| ●○○| ●○○| ●○○ |,如果音乐没有停,你们会继续拍吗?为什么?哪些会一直重复?2.揭示课题师:我们把这种不断重复的部分叫做周期。
这里就是以| ●○○|为一个周期不断地重复下去。
那我们在这里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后面还会重复下去呢?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找这种周期,来解决有关周期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音乐中的节奏反复问题作为情境,引出课题,使学生感到既新鲜又有趣,而且节奏中的小节又可以很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周期”、“重复”等概念。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在中国少年先锋队鼓号队的鼓号区里面,我们把第一个音唱做“咚”,第二个音唱做“哒”,第三个音唱做“啦”,所以这个乐句就变成了|咚哒啦|咚哒啦|咚哒啦|……请你想一想:第16个音符是什么?为了能让别人看得一清二楚,请你用一种合适的方式表示出来,可以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
完成学习活动单第一题。
(学生练习后展示)生1:用音乐简谱,从第一个画到最后,第16个音符就是“咚”。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生2:用图形,“□”表示“咚”,“○”表示“哒”,“△”表示“啦”。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场周期问题_沪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场周期问题_沪教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觉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究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明白得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觉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究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明白得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明白得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黑板上有这么多的○,咱们来摆摆,师摆:●●●●●●老师是如何摆的(只说颜色)一起说。
师:下面该摆什么了?引导:洁净利落。
师:看来在我们摆○的过程中也包蕴着数学规律。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二、新授(一)探究周期性问题的规律1、明白得每组排列都相同师:同学们都发觉了○的排列规律,如何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呢?如何分组?(一起说)师:如此一分组就能使别人清晰的看到我们发觉的规律,每组都有几个○,每组的○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电脑出示)师:假如还有第4组,如何样排列呢?你如何这么确信?第10组、第100组呢?……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每组的排列顺序都相同,差不多上按●●●的顺序依次重复排列的)2、明白得每组的第几个都相同师:你明白第8组的第一个圆是什么颜色的吗?第28组、第128组?……师:你发觉了什么规律?什么缘故每组的第一个圆都相同?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电脑演示每组的第2个、第3个圆)(二)逐步渗透,与有余数除法建立联系。
1、老师摆●●●●●●●●快速提问:老师摆得如何样?如何分?下面该摆什么了?(快速说)师:你明白第3组的第1个是什么?第2个是什么?师:现在老师一共摆了多少个○?师:你最快你说,这么快你有什么好方法?引导:看来分组不光能够关心我们发觉规律还能更快的运算。
师:第10个○在第几组的第几个?2、摆●●●假如按照两红一黄的顺序依次重复摆,下面该摆什么了?(快速说)师:假如按照规律老师一共摆了18个圆,能够分成如此的几组,如何想的?(你是用乘法口诀帮你运算的,想想算式应该如何样列呢?)师:假如按照规律老师一共摆了10个圆,能够分成如此的几组,还剩几个?如何算的?(乘法时,还能够用什么方法运算?)师:余下的1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你明白第10个是什么颜色的吗?什么缘故?评:你通过分组看余数就能推断出第10个是什么颜色。
周期问题教案设计
周期问题教案设计教材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三年级数学第一册 p82: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教材分析:本节课把常见的、固有的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后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的特征。
周期性问题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探究规律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周期规律现象,只是他们还不能完整清晰的表述其其规律,借助具体的现象的观察,能够对部分推断出整体情况。
在有规律的分组中,学生能够与已有的有余数除法计算的经验联系起来。
教师只要调动学生的学习需求,启发学生理解周期的结构特点,创造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过程。
学生能够寻求解决周期问题的策略。
并能体会除法计算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1、通过对简单的周期性问题的探究,理解周期性问题的结构特点。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3、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排列、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4、体会规律的美感,并逐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理解周期性问题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确定周期现象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知规律1.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
课件分两次快速闪现数字,男生记男生题,女生记女生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1)
《周期问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画一画:(1)○△△○△△(2)○△△△○△△△(3)○○△△○○△△师: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画的?你会接下去画吗?先画(1)(2)让学生感悟发现规律后,再画(3)师:看来在我们画的过程中也蕴含着数学规律。
你发现这个规律了吗?二、新授(一)探索周期性问题的规律1、理解每组排列都相同师:比如(1)中,像这样每组总是按○△△的规律依次重复排列,这一组图形○△△就叫做一个周期,有几组就是有几个周期。
板书: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周期问题。
说说(2)(3)里一个周期分别是什么?2、理解每组的第几个都相同师:你知道第8组的第一个是什么吗?第28组、第128组?……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为什么每组的第一个都相同?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练习:说说它们按怎样的周期排列?(见ppt)(二)探索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第一层:第几个是什么?1、如果按照○△△的顺序依次重复摆,你知道第14个圆是什么颜色吗?在本子上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汇报:A: 画展示:教师:几个是一组?有这样的几个组?还剩几个?剩下的1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第14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B: 算:14÷3=4(组)……2(个)△分别说说每一个数的含义。
2、教师:第100个是什么?看谁快? 100÷3=33(组)……1(个)○教师:为什么除以3?余1是什么意思?和谁相同?3、第120个是什么? 120÷3=40(组)△小结方法:教师: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小窍门:先找每组有几个,每组有几就除以几,再看余几就是第几个,没有余数找末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21)
周期问题【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82【教学目标】1、通过对简单的周期性问题的探究,理解周期性问题的结构特点。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3、通过对周期问题的探究,知道使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的简洁、便利,并在发现周期规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4、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推算、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发现周期,认识周期现象【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周期问题中物体或图形的个数【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1、游戏激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让我们先进行一场男女生的记忆大考验。
先听好游戏规则:男生记上面一组数字,女生记下面一组数字,看哪一队记得又快又准。
准备好了吗?开始!男生:0149162536496481 ------女生:1234123412341234 ------师:女生为什么能记得又快又准?生(预设):有规律,1234重复出现(板书:有规律重复出现)师:好了,游戏结束,我们正式上课。
2、认识周期师:如果继续写下去的话该怎么写?(1234-------)师:其实像12341234…..这样有规律、重复出现的一组物体称为“周期”。
并且1234有4个数字重复出现,所以我们说周期是4。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周期的一些问题。
(板书:周期问题)二、自主探究内化感知1、感知规律,理解周期师:小胖、小巧正在为如何装扮教室而烦恼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小胖想在教室里挂上漂亮的彩灯,谁能根据彩灯的摆放规律把这句话填完整。
“有()盏彩灯重复出现,周期就是()。
”师:这是小巧的设计,谁来说一说。
有()盏彩灯重复出现,周期就是()。
如果继续摆下去,第3组怎么排列?第10组呢?所以“每一组的排列都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
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
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的○,咱们来摆摆,
师摆:●●●●●●老师是怎么摆的(只说颜色)一起说。
师:下面该摆什么了?引导:干净利落。
师:看来在我们摆○的过程中也蕴含着数学规律。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其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探索周期性问题的规律
1、理解每组排列都相同
师:同学们都发现了○的排列规律,怎么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呢?怎么分组?(一起说)
师:这样一分组就能使别人清楚的看到我们发现的规律,每组都有几个○,每组的○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电脑出示)
师:如果还有第4组,怎样排列呢?你怎么这么肯定?第10组、第100组呢?……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每组的排列顺序都相同,都是按●●●的顺序依次重复排列的)
2、理解每组的第几个都相同
师:你知道第8组的第一个圆是什么颜色的吗?第28组、第128组?……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为什么每组的第一个圆都相同?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 (电脑演示每组的第2个、第3个圆)
(二)逐步渗透,与有余数除法建立联系。
1、老师摆●●●●●●●●
快速提问:老师摆得怎么样?怎么分?下面该摆什么了?(快速说)
师:你知道第3组的第1个是什么?第2个是什么?
师:现在老师一共摆了多少个○?
师:你最快你说,这么快你有什么好方法?引导:看来分组不光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规律还能更快的计算。
师:第10个○在第几组的第几个?
2、摆●●●如果按照两红一黄的顺序依次重复摆,下面该摆什么了?(快速说)师:如果按照规律老师一共摆了18个圆,可以分成这样的几组,怎么想的?(你是用乘法口诀帮你计算的,想想算式应该怎样列呢?)
师:如果按照规律老师一共摆了10个圆,可以分成这样的几组,还剩几个?怎么算的?(乘法时,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余下的1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你知道第10个是什么颜色的吗?为什么?评:你通过分组看余数就能推断出第10个是什么颜色。
(二)探索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如果按照两红一黄的顺序依次重复摆,你知道第13个圆是什么颜色吗?
两人一组,小组研究,可以借助学习用具。
小组活动,
汇报:
1、画展示:
教师:几个是一组?有这样的几个组?还剩几个?剩下的1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第13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
2、数
师:你是怎么数的?为什么只摆出●●●就可以了。
3、算
情况一:学生直接说出除法算式,教师说:看谁听明白了,追问:
师:14是谁?为什么除以3?4表示什么?剩下的1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
板书算式。
情况二:学生说出乘法算式:
教师板书并追问:4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也就是每3个是一组,13里面有这样的4组,还多1个,多的一个就是下一组的第一个,所以是红色。
为什么想3乘几最接近13?(3个是一组的分,看13个里面有几组还可以怎样列式?)
情况三:一个也说不出来。
教师拿出摆的引导:每3个是一组,13里面有这样的几组?还剩几个?这样列算式?
或者从数那导:你是怎么数的?几个是一组?13里面有这样的几个组?还剩几个?
(二)教师:第20个是什么颜色的?看谁快?
看到有的同学算完,停,我说停你们怎么还动呢?
找最先举手的说: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的,给我们讲讲?
教师:为什么除以3?余2是什么意思?和谁相同?
看第27个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没有余数了?是他那组的第几个、也就是他那组的最后一个?什么颜色的?
(三)小结方法:
教师: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除以3.
教师:为什么都是除以3呢?(每组有3个)如果每个周期是二红二黄,应除以几?每组有10个?每组有100个呢?每组有A个呢?也就是没组有几个就是除以几。
我们求第几个是什么颜色用什么方法算的?
生:用除法算的
教师:如果余1,和谁相同?余2呢?假如遇到余5的呢?看来判断是什么颜色关键是看谁?没有余数呢?和谁相同?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做游戏。
出示:男男女女男男女女
(1)第19个是()
(2)第25个是()你是怎样想的?
2、学校要开运动会,孙老师要用彩旗布置操场,根据孙老师插彩旗的规律推算第19面是()色,第21面是()色。
3、寻找生活中的周期:
师:今天我们探索的规律在数学上叫做周期问题。
每组总是按●●●依次重复排列这●●●就叫做一个周期,有几组就是有几个周期。
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或现象都是有周期性的。
电脑出示
人们利用周期性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四、课后小结:
对今天学习的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怎样求第几个是什么图形呢?
出示自编的顺口溜
周期问题并不难,除法算式来帮忙。
列式之前别忙算,先找每组有几个。
每组有几就除几,算出余数就知晓。
余几就是第几个,没有余数找末了。
附送:
2019-2020年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植树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从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具体操作中,探索并初步体会间隔数与间隔物体
的个数的关系。
2、会计算简单的“植树”问题。
【教学重点】
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不同情形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小兔要在家的外围修一圈栅栏。
它先锯木头,锯了15次。
小兔锯了多少段木头?揭示课题:数学广场——分段
二、探究新知
(一)两端不种的植树情况
1、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一根纸带当作木头。
出示一根纸带,用剪刀剪一次,纸带分成了几段?
请你也这样剪,边剪边做好记录。
记录完,观察这张数据表,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合作
反馈:
小结得出:剪的次数=剪的段数 -1
2、如果要把这根纸带剪20段,要剪几次?怎么想的?
剪100段呢?
3、看录像:这里有几个人在剪彩?根据我们刚刚学到的本领,说一说,绸带被
剪成了多少段?怎么想的?
4、录像演示:
学校就要召开运动会了,为布置运动场,老师们在操场的一侧插彩旗。
头和尾都不插。
出示:已知老师们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了9面彩旗,操场有多长?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
操场长30米,算式:3×(9+1)=30(米)
生:因为两端没有插旗子,所以9面旗子有10段。
要用“每段的长度×一共有
几段”才能算出操场的长。
生:道理和剪纸带是一样的。
插旗子处相当于剪刀剪的地方,每段纸带相当于旗子与旗子之间的间隔。
小结得出:彩旗的面数=间隔数-1
(二)两端种树的植树情况
1、出示:
为了将运动场布置的更漂亮,在操场的另一侧也插彩旗。
观察:这次插的过程哪里不一样了?
生:第一次插彩旗,操场的两端没有插。
第二次插彩旗,操场的两端插了。
2、师: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摆一摆,请同学们摆上两面彩旗,你发现彩旗之间的间隔数有几个?生:1个。
师:三面、四面、五面-------这些彩旗之间的间隔数分别有多少?请你边摆边做好记录。
小组讨论
生:反馈。
师: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彩旗的面数=间隔数+1
3、师:我们的身边有没有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的这种情况呢?找一找。
张开右手,5根手指中有4个间隔。
教室中6排学生中有5个过道
(三)比较发现
讨论:同样是插彩旗,为什么发现的规律不一样?
生:一个是两头插,一个是两头不插。
两头插,间隔数=彩旗的面数+1,
两头不插,间隔数=彩旗的面数-1。
(四)练习:
如图,小伙伴们在走廊里摆花盆,每隔3米摆一个花盆,一共摆了5个花盆,这条走廊有多长?
8名小朋友们排队做操,每隔2米站一名同学,这个队伍有多长?
?米
☆情境:10个小朋友做丢手帕的游戏,9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圈,每隔2米坐一个小朋友。
小巧在小亚的后面,走了一圈,把手帕还是丢在了小亚的身
后。
小巧走了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