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日_韩金融体制改革
刍议韩国金融集团化
刍议韩国金融集团化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针对诱发金融危机的体制性因素,韩国将金融改革的重点放在了金融体制上,并于2000年12月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法》,在法律上放开了银行、证券和保险混业经营的限制。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整合,如今韩国形成了KB、友利、新韩、韩亚等几大金融集团。
2009年7月,韩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控股公司法修订案》,进一步放宽了产业资本投资金融集团的限制,这为韩国金融集团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韩国推行金融集团化的主要目的第一,更好地把握金融市场增长的机遇。
随着韩国国民金融资产投资比重的逐步增加,其金融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增长机遇。
2009年以来,韩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了更加严厉的管制措施,这使房地产投资的预期收益呈下降趋势。
原来受传统思想影响,偏向于买房投资的韩国人,开始投资金融产品。
不动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1年,韩国金融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是17%,其与日本的26%和美国的70%仍存在差距,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而持续的低利率使得实际利率很低,甚至为负。
一部分储蓄需求转移到相对高风险、高收益的中长期投资产品上来,股票、基金、保险市场的规模呈扩大趋势。
随着韩国社会出现老龄化的趋势,为了应付养老的需要,中青年人群尤其加大了养老保险、基金定投等理财产品的投资力度,这使得原来单纯的储蓄投资开始向基金和保险市场转移。
第二,更好地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韩国家庭和企业的金融需求正从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过渡,传统的信贷业务面临增长瓶颈。
GDP增长放缓,利率也处于低谷水平,存款产品的投资吸引力日渐下降,企业对间接融资的需求减少,这些导致银行存贷业务和利差收入的减少,从而限制了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传统商业银行来说,其面临着一个增长难题。
因此,银行自然考虑进入增长前景更好的证券和保险行业。
《金融控股公司法》使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的界限被打破,混业经营成为可能。
金融危机后韩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改革之借鉴
政 府认 识到政 府 主导 的金融体 制造 成 了资源 配置不 均衡 、 金融效率 低 下 、 融机 构不 良债权 大 幅增 加 和 金 金融业 落后 等弊 端 。 因此 , 国为 了 大力 培 育 金融 韩
市场 , 复金融 市场 的正 常功 能 , 高本 国金融 业 的 恢 提
业结 构法 》《 户保 护 法 》《 国银 行 法 》《 一 金 、储 、韩 、统
金融监 管是 指 中央银行 或其 他金 融监 管 当局 依
据 国家 的法 律法 规 的授 权 对 整个 金 融 业 ( 括 金 融 包 机构 以及其 在市 场上 的所 有业 务 活动 ) 实施 的监 督
管理 。1 金融 监 管 的 目标 是 促 成 建 立 一 个 稳 定 、 _( J 健 全和高效 的金 融 体 系 , 证 金 融 机 构 和金 融 市 场 保 的健康 发展 , 从而 保 护金 融 活动 各 方特 别 是 存 款人
关 键 词 : 融监 营 ; 律 规 制 ; 一监 管 I 业 经 营 金 法 统 混 中 图 分 类 号 : 9 2 2 D 1.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3 5 2 0 ) 20 9 —3 17 —3 X(0 6 0 —0 10
一
、
引 言
冲地成 为改革 的重 点 对 象 。韩 国金 融 改 革 后 , 用 采 了统 一监 管 的模 式 。笔 者 认 为 , 在 金 融 混 业 经 营 现 已经是 大势所 趋 , 与其 相适 应 , 一 监管模 式 也成 为 统
融 监 督机 构 设 置 法 》 , 等 为金 融 业 改 革 提 供 法 律 依
据。
亚洲金 融危 机后 , 国政府 认 识到 , 融 自由不 韩 金 是单 纯 的放 弃监 管 , 是 改 变 政 府 监 管 的作 用 方 式 而
韩国金融监管的改革模式及其借鉴
化的分业监管模式 . 自8 年 代 以后 ,韩 国政府逐步意 识 0 到过度 干预金融市场 带来较多弊端 ,曾 试 图减少对金融机 构的干预 ,但与此 同 时,却错误地认为 减少干预 即是放松 监 管 , 由此造 成 了 金 融监 管 纪律 日益 松 懈 ,金融业潜在风 险逐渐加大 ,分业 监
处置 。
2 、在监 管 环节上 , 要建立 健 全金
融机构 的市场准入 制度,信息披露 嗣度
亚洲金融危机 爆发以前 ,韩 国实行 的是政府 主导型经济 ,其金融体制亦 以 政府干预 为主要特征 。在这种体制框 架
下 ,金融 监管被作 为宏 观调节 的手段之
一
2 、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模 式
19 年 金融危机爆发 后不久 ,韩国 97
机 的 困扰 ,其 中很 多 做 法值 得 我 们借
集中统一 的监管
其 中.金 融监督委 员会 是由政府各 相关部 门派员组成 的委员会性质 的政 府
一
样 ,其 基本模式 是学习英国近年 来所
是在 中央强 调将 金融监管作 为金融工作 的重 中之重 的形势下 ,有必 要认真加 以
学习借鉴 。
实行 的金 融监管一体 化模 式 不过 ,英 国 的 金融 监 管机 构 是 独 立 的非 政府 组 织 , E本的是政府部 门,而韩 国的则是 l 政府 部 门+民 间机 构 韩 国的这种模 式 在学 习 国外的过程 中又结合 了本 国国情 和 发展阶段 ,因而在其后 的金 融监 管 中 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
,
在克服 金 融危机 过程 中
加快改革金融篮蕾曩式
亚洲金 融危机爆发以前 ,围绕金融
监管体 制改革 ,韩 国曾一度 开展 了一场
日本_韩国电价改革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内容提要:电价问题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治理整顿电价关系到电力发展的大局,关系到电力体制改革的大局,也关系到电力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本文基于对日本、韩国多家大型电力企业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总结出日本、韩国电力体制的特点以及电价改革中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进一步深化电价改革的实质性建议。
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日韩经验,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阶梯式电价电力市场化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网络性行业,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实践努力,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
但电力体制改革是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型工程,如何将改革进一步深化,仍然需要研究探索。
我们对日、韩两国的电力体制及销售电价监管制度进行了考察,重点了解日、韩两国实施居民阶梯式电价的背景和做法,旨在借鉴国外电价改革与监管的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的电价改革。
一、日本、韩国电力体制和电价改革特点日本、韩国电力体制和电价改革有如下特点:1.电力体制仍延续垂直一体化经营为主的模式。
电力体制改革前,日本电力行业由东京、关西、中部、九州、东北、中国、四国、北陆、北海道以及冲绳等10大发、供电垂直一体化的私有电力公司实行垄断经营。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开始实行电力市场化改革,主要采取以行为管制代替发输电分离的结构管制的改革模式,在维持原电力公司垂直一体化垄断、分地区经营的组织结构不变情况下,在发电侧和零售侧引入竞争。
韩国电力工业的主体是韩国电力集团公司(KEPCO),其6家发电子公司所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96%,韩国电力集团公司同时垄断全国的输配售电业务。
2.电力体制和电价改革逐步推进。
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以放松管制和引入竞争为主要特点的电力体制改革。
截至目前,日本电力行业共进行了四次改革:(1)1995-2000年,主要是在发电侧引入竞争,包括引入电力批发的招标制、IPP(独立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等。
韩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简述
取 了诸 如提 高贷 款利率 、回收信 贷 、
济的基础上 , 由政府 出面全面组织 经 暂停新 的贷款业务等措施 。 济活动。该国的金融模式 一直 被称 作
“ 官治 金融” 即金融 机构实际上 只扮 , 韩 国政府于 1 9 9 7年底 出台 了包
又提 出了操 作性较强 的方案 , 求优 要
本文 简要介 绍 了韩 国近 年来 在
良金融机构 通过进行合并 、 增资 或与 外 国银 行合 作 , 大规模 , 高信誉 扩 提 度 ; 于不 良金融 机构 , 对 首先要 求其
自救——与 其他 优 良金 融 机构 合并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方 面 的具 体 措
在 19- 1 9 9 4 9 5年 ,经济 出现 了明显 的过热现象 。 在经历 了亚洲金融危机 险和证 券业 、 主导金融改革 的金融监 督委员会 ,确定 了金 融改革 的重点 : () 闭或 接管 陷入 困境 的各 类 金融 1关
的冲击后 , 国经济结构上 的问题暴 韩 露无疑 。以政府 、 金融 、 企业为三大主 轴 的韩 国经 济结 构经受 不住 环境 变 化 的冲击 , 陷入 急剧 的崩溃之 中。韩 国为 摆脱 经济危机带来 的影响 , 复兴 民族 经 济 , 开始 了针 对经 济 、 社会 各 部 门所 积累 的结构 弊病 开始 了大 刀
立分支机构 。为进一步完善金融管理政 策, 加大监管力度 ,9 8年 4月 1日成立 19 总理 室属下 的单 一金融监 督委员会 , 加
强对金融系统的监管 。要求银行 、 证券 、
保险 、综合金融公司等所 有金融机构通 过 自律合并 、第 三者 收购 等形式实 行结
逆势而动:21世纪韩国金融的创新举措
·国别经济·逆势而动:21世纪韩国金融的创新举措厉以平 厉 帆内容提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深刻认识到对金融行业实行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如何从系统角度防范风险,加强执行宏观审慎政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之一。
在这种强化监管的世界金融大气氛中,韩国却似乎反其道而行之,实施其放松金融规范的举措。
当金融危机后大型金融机构所隐含的大马不死的社会危险在国际社会日益受到指责之际,韩国金融当局为什么要采取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金融改革措施呢?其背景、意图何在?内容是什么?对我国的金融改革有何启示作用?本文期望对这些问题作了回答。
关键词:21世纪 韩国 金融创新一、金融市场的新浪潮:第三代金融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设备投资的增大,全世界工业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制造业整体利润的降低,金融业在发达国家逐渐受到重视,取代了制造业成为新成长动力产业。
进入21世纪,国际金融产业掀起了一轮新浪潮———第三代金融革命。
在第三代金融浪潮中,一直以来银行、证券和保险对金融市场的主导权为投资公司(IB)、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F)、项目基金、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对冲基金所攫取。
这不再是资金匮乏的时代,而是资金过剩时的低息时代。
金融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安全稳定却低于通货膨胀的低息,而是甘心冒风险追逐较高的利润。
为此,通过投资竞争获取高收益形成了第三代金融的大趋势。
2005年全世界对冲基金运作的资金和基金数目比1995年分别增加了11.6倍和3.0倍。
2006到2008年间平均增加了15%, 2009年达到了2兆美元。
私募基金(PEF)也发展迅猛,2006年美国1兆4000亿美元规模的企业并购(M&A)中,PEF主导的占了26%。
私募基金果断地对那些亏损严重的制造企业进行股权收购后,实施结构调整,让企业走上正轨,再转手获利。
像这样由金融行业来解决制造业内部解决不了的难题的做法表明金融业不再甘心扮演制造者配角的角色,而是要发挥金融业的帝国主义的作用,将金融业的版图主动地对外扩张。
金融危机下中日韩金融合作的困境与对策
、
中 日韩金 融合 作 的立场分 析
在 当前金 融动 荡 以及金融 全球化加 深 的背景 下 ,东 亚地 区金融形 势依 然非 常严 峻 ,稳定 经济 首要 的是稳
定金融 ,而稳定金融首要 的是恢复信心。因此 ,当前应是进一步推进中日韩金融合作的最佳时机。为了保证
方案 的可 接受 性 ,降低合 作成本 ,应尽 量 利用 现有 机制 ,将 现有合 作机制 的功 能加 以完 善 、延 伸 与扩展 ,提
题的联合声明》 ,中 日 韩三国在此次会议上确立了 “ 三国伙伴关系” 。温家宝表示 ,本次会议确立 了三国伙伴
关 系 ,并将 三 国领 导人 单独举 行会议 机制 化 ,标志 着 中 日韩 合作进 入新 的发展 阶段 。在新 的发展 阶段 ,中 日 韩如何 面对 困难 ,现实 合作基 础 是否充分 ,下 一步 合作 如何 深化 ,本文 拟就上述 几个 问题进 行 分析 。
金 融 危 机 下 中 日韩 金 融 合 作 的 困境 与 对 策
徐
( . 春师范 学 院经济 学 院 ,吉林 长春 1长
[ 摘
博 ,周冠 男2
103 ;2 北京 师范 大学 经济与工 商管理 学 院 ,北 京 107) 302 . 085
要 ]20 07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导致 的全球金融动荡 ,比较 一致的看法是 由于房地产泡 沫
高合 作 的层 次 ,在此 基础 上寻求 机制创 新 和功 能创新 ,此 外还 有一 个不容 忽视 的因素或 者说 是 中 日韩加 强金 融合 作 的隐含条 件 :中 1 3韩对金 融合作 的立 场 。
பைடு நூலகம்
中 国向来 以和 为贵 ,讲 求和 平相待 、求 同存 异 ,无论 在 亚洲 金融 危机 中显示 出的负 责任大 国形象 还是 在 本轮金 融危机 中采取 的积极 应对危 机 的措施 ,中国在 区域 金融合 作上 始终保 持积极 态度 。在 20 08年 l 月 1 2 3 日中 日韩领 导人 首次单 独 峰会 上 ,温家 宝 阐述 了中方关 于 国际 金融 危机 问题 的 立场 主 张 ,他强 调 , “ 日韩 中 应携 起 手来 ,在东 亚抗 击危机 斗 争中发 挥核心 作用 。 ”这更 加体 现 了中国针对 中 日韩 金融合 作 的积极 立场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日本金融政策分析
刘瑞
2008年 9月,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使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全 球性的全面金融危机。全球短期货币市场流动性急速收缩,资本市场功能弱化, 金融市场陷入混乱局面,实体经济急速下滑。受此影响,日本金融市场波动剧烈, 短期市场利率上行压力增大,长期债券市场震荡,股票市场暴跌,日元汇率攀升。 与欧美各国相比,虽然日本金融机构因证券化商品交易所蒙受的损失对日本金融 体系的直接影响有限,但金融机构收益恶化,银行贷款向大企业倾斜,企业融资 环境严重受损。在世界经济减速背景下,日本出口及内需均受到重大打击,经济 陷入衰退困境。为应对金融危机,日本银行与政府携力应对,实施了多种金融举 措,主要包括形成超低利率环境、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企业融资和确保金融 体系稳健等内容。在继续恶化的经济环境中,日本银行还应解决金融中介功能受 阻、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放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货币政策作用有限等问题。
济陷入衰退。伴随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日本第四季度 GDP比前期增长-3.2%,换
算成年率为-12.1%,降幅仅次于 35年前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期的-13.1%(1974年第
一季度)。
从外需来看,在世界经济急速恶化的背景下,以汽车、电子产品为代表的主
干产业出口急剧下滑,第四季度比前期减少 13.8%,创历史最大降幅。外需对实际
2008年末,东京证券交易所一部上市的股票时价总额为282.93万亿日元,比 2007年末的483.12减少了41.4%(参见图5),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TOPIX) 下跌41.8%,其中10月27日为746.46点,创泡沫经济崩溃后最低值。根据日本银行 公布的资金循环统计数据,受股票价格暴跌影响,日本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余额 为1433.52万亿日元,比上年减少5.7%,为1998年末以来最大降幅,其中第四季度
金融危机下的韩国金融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系不可避免地 受到外来冲击。韩 国政府在每次金 融危机爆发之后 ,都不断地反 思现有的规 则,积极推
进 民 主化 、 市场 化 和 制度 化 的 改革 ,避 免 重 蹈 历 史覆 辙 ,其 改 革 经 验 无疑 对我 国金 融 业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借鉴作用。
[ 关键 词 ]韩国 金融危机 借贷文化 金融监管
% 本成果 受到 中国人民大学 “ 8 ” 工程 “ 95 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 学创新基地” 的支持 。 3源自 9融业 的全面 市场化 。
金融危 机使韩 国金 融体 系 的弱点暴 露无 遗 。在 I F的要求 下 ,韩 国进 行 了金 融 机构 的改 革 , M 让资 不抵债 而 又无法挽 救 的金 融 机 构退 出市 场 ;将 金 融 机 构 的呆 账 划 转 给 资产 管 理 公 司 。19 98 年 2月韩 国政府 根据 与 I MF签订 的协 议 ,要求 所有 商业 银行 自行检 查 ,如果 资 本低 于 8 的巴塞 %
专门用于关闭或解救陷于困境的银行 以及用于处置其呆账。 通过关闭、合并和清算 ,金融机构数量有所下降 ,金融业 的集 中度提高 了。从 19 年 1 98 月
到 20 02年 l ,韩 国 的银 行数 量从 3 少到 l ,证 券公 司 由 3 2月 3减 9家 3家增 加 到 4 5家 ,信 托投 资
尔标 准 ,必须在 4月底 前提 交资 产注入 的 “自我 改进 计 划 ” ,并 将此 作 为保 有 银行 执 照 和获 取公 积金 援助 的前 提条件 。政 府通过 发行储 蓄 保 险基 金 债券 和动 用其他 财政 资源 购买公 积 金 为银 行 业 的改革提 供必 要 的经 费 。19 9 8年初 经 国会 讨 论 通过 ,韩 国政 府 筹 集 了 6 4万 亿 韩 元 的公 共基 金 ,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巨⼤冲击,在⼀定程度上破坏了国际⾦融秩序,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经济协调。
这种负⾯影响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的⾼度关注。
这种危机对各国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1、国际⾦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是降低了对美国的依赖度。
⼆是降低了对华尔街的崇拜。
三是降低了信⽤卡消费的魅⼒。
2、国际⾦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以⽇韩两国为例,国际⾦融危机使⾦融制度相对成熟的⽇本和韩国也造到了重创。
从对⽇韩⼤企业的影响看,⼀是实体经济收益率整体下滑。
⼆是虚拟经济⼤幅缩⽔。
⽇本股市⼀路爆跌,严重打击了⽇本的外向型经济。
韩国各⼤银⾏和企业,也出现了“美元枯竭”现象,严重影响着韩国⾦融业的稳定性及经济实体的发展。
3、国际⾦融危机对东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因国际⾦融危机对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影响,在外界看好的东欧经济体,也卷⼊危机并遭受重⼤冲击。
⽬前东欧国家的外债累计达1.6万多亿美元,很⼤部分是从西欧银⾏借的,但在美国⾦融危机的影响下,欧洲经济增长速度变缓,信贷紧缩,股市下跌,⼤批外资撤出东欧市场,经济出现了明显困难。
如匈⽛利的经济危机⾮常严重。
4、国际⾦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中国的国情不同,国际⾦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直接影响不⼤,关键是中国⾦融体制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资本项⽬还没有完全开放。
但从理性预期看,对中国造成影响不可低估。
国际⾦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是可能造成中国流动性不⾜。
有数椐表⽰,在中国近2万亿外汇储蓄中,约有1万亿美元左右投资美国国债。
在美国⾦融危机条件下,必然导致资产抵押品的价格缩⽔,这种⽀付性危机就会转变为流动性危机。
⼆是明显冲击中国的出⼝贸易。
⼆、国际⾦融危机发展趋势及其国际影响⾦融动荡仍将持续第⼀,预计次贷危机造成的⾦融动荡将持续到2010年。
关于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思考
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摘要: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第4 次国际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这一场金融危机来势汹汹,从泰国开始迅速波及到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使得包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相继发生货币贬值、股市暴跌等连锁反应,对东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形成原因和过程复杂,给我们带来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从危机中我们也可以得到许多的启示。
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表现原因影响启示一、亚洲金融危机的表现亚洲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7月2日。
从1997年1月开始,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炒家就开始拼命做空泰铢,他们在现货市场上用外资银行借来的钱抛售泰铢,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泰铢对美元的期货合同。
泰国政府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最终败下阵来。
终于在1997年7月2日,泰国不得不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新加坡元、新台币亦相继遭受攻击,兑美元汇率大跌。
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跌破9 000点大关。
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
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
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
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
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直至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我们常说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有原因的。
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的原因综合起来有一下几点:1、直接原因:(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
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关于各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研究报告
第二,各国国情迥异,我们无法简单地说哪种模式更优越。 具体来讲,可供选择的监管模式和框架包括:1、传统的分业监 管模式,即这些国家的金融集团往往采取控股集团的形式,各个 金融行业——银行、证券和保险通常采取分业经营的模式,国家 对这些金融领域分别进行监管;2、功能监管模式,即依照金融 稳定、审慎监管、市场行为、竞争监管几个功能领域划分而分别 监管,同时根据金融集团的出现和金融产品的创新而做适当调 整;3、统一监管模式,即一个监管机构同时监管一个或多个金 融行业或功能领域,采取统一监管模式的国家的金融产业往往也 是可以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统一银行模式。
统一监管的国际实践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其有效性还有待检 验。事实上,此次被调查的统一监管国家还都处在试验阶段。其 它国家应先仔细分析统一监管的利弊,并充分考虑本国金融市场 的规模、结构和发展阶段,然后再做出是否向统一监管模式靠拢 的决定。然而决定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具体实施的过程任重 而道远。本次调查显示,一国的不同金融监管机构无论是向大一 统的“超级监管者”过渡,还是部分统一起来,一个详尽的实施 计划和高超的管理与协调能力才是致胜的关键。
-5-
为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爱沙尼亚、德国、爱尔兰和马 耳他)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最近的一份研究对已经采取统一监管措施的 15 个国家进行了 问卷调查,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爱沙尼亚、 匈牙利、冰岛、韩国、拉脱维亚、卢森堡、马耳他、墨西哥、挪 威、新加坡、瑞典和英国。调查包括以下四个问题。
为了提高金融集团监管有效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向统一 监管迈进。有的建立职责涵盖所有金融领域的统一监管机构,有 的采取措施将两个主要的监管机构合并,如逐步实现银行与保险 或者银行与证券之间的监管统一,还有一些国家,以美国为代表, 则是在保持传统的分业监管格局不变的前提下,对监管方式做适 当调整。可见,认识到金融集团日渐增加的重要性,应对瞬息万 变的金融市场带来的监管挑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监管体 系,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迫在眉睫的任务。
韩国金融证券业改革路径可资借鉴
韩国金融证券业改革路径可资借鉴韩国金融证券业改革路径可资借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开始了对金融体系的改革,从政府监管机构、监管体系到行业自律组织、自律管理体系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整合,调整之后的韩国证券业监督管理框架显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与此同时,其法律制度也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为金融改革扫清法律障碍。
其改革和操作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冯立新张伟/文三层级的监督管理框架韩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可分为两类,即政府监管机构和自律监督机构。
政府监管机构主要为财经部(MOFE)和金融监督委员会(FSC)。
自律监督机构主要为韩国证券商协会(KSDA)和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KRX)。
除证券监管机构外,韩国证券市场还有韩国证券托管院(KSD)等其他证券相关机构。
1998年4月之前,韩国财经部负责监管整个金融市场,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证券市场的监管。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进行了金融改革,形成了证券、银行、保险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合并的、统一的监管体系。
1998年4月,金融监督委员会成立,它隶属于总统办公室,是独立的监管部门。
该委员会下设证券期货委员会(SFC)。
1999年1月,银行监督委员会、证券监督委员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和信贷管理基金合并为金融监督院(FSS),它是金融监督委员会和证券期货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其下设28个部门、4个办事处,约有1600名工作人员。
金融监督院负责韩国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其目标是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保护投资者及存款人利益。
简单地说,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负责整个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以及批准机构设立等具体事务。
财经部属于宏观调控部门,负责制定与金融市场相关的重大政策,包括那些事关金融市场稳定大局的法规、政策。
韩国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图1)。
在金融监管体系下,韩国还有一系列自律组织及其管理体系。
韩国证券行业主要的自律组织包括证券商协会、期货协会、证券期货交易所、资产运用协会四个机构。
亚洲金融风暴后中日韩三国公司管制结构的变革
推进 了国有企业的 自治和畅销 品的产量 , 创造 了收益 。2 0 世纪 9 o 年代 , 政府进行合理化 调整 , 一些 亏损 的国有企业 被关 闭 , 据 亚洲 经济 数据库统 计显示 , 中国国有企业 在全 国工业产 值所 占份额从 1 9 8 0年的 7 5 %下降到 了 1 9 9 9年的 2 8 %。
进 了许多公司管治 的改革办法 , 其 中包括收紧公 司报告要求 , 增加
的客观 评价和潜在获利 的可能性。在中 国, 为实行计划 经济 , 国有 企业 主导着 大型 国内企业部 门和银行 业 , 银 行 以及 监管机 构均为
政府所 有。
自2 0 世纪 7 0 年代 至亚 洲经济危机爆发前 , 以关系为基础 的商 业模 式带动 了亚洲 经济快速 增长 , 也为利益 相关者 带来 了许 多利 益 。亚洲经 济危机后 , 不 良贷款 增长 和投 资 回报率 下 降引发 市场 反应和 国家 干预 , 许 多传 统的商业关系随之衰落 。
在韩 国 , 大 型多元化 企业集 团 , 即韩 国财 阀 , 主导 着韩 国企 业
部 门并且几 乎涉足所有行业 。韩 国财 阀以交 叉持股和金字塔 结构
模式 的变化速度 , 仍有 一些行业依然保有复杂的企业 、 银行 官僚关
系网。 3 、 中国
存在 , 如, 韩 国排 名前 3 0位的财 阀占全部韩 国企业资 产的 4 6 %, 权 力家庭和他们所 有的公 司持有 排名前 3 0位 的企业 集 团约 4 5 % 的
、
亚洲金融危机后韩 、 日、 中三 国商业环 境的变化
中 日韩三 国的几 大的主营业务关系与模式各不相 同。韩 国家
族 企业在 国内业务 中 占支配地位 。在较为成熟 的 E t 本 市场 经济体 制 中, 企业集 团下 的公 司与公 司之 间以及 他们 的银行集 团之 间有
试析韩国金大中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
试析韩国金大中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亚各国政府都开始对其行政职能进行反思,并开始进行一系列行政改革,而韩国金大中总统也针对韩国经济、行政体制上的缺陷进行相应的改革。
本文从金大中总统的改革措施、效果和存在不足着手,分析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引入对这次改革的影响。
标签:金大中;行政体制改革;新公共管理金大中执政以后,在IMF等国际组织的强大压力下,为迅速克服经济危机,提出了包括金融改革、劳资改革、大企业改革和公共部门改革在内的综合性改革措施。
从改革的内容来看,韩国的改革措施不只是解决伴随危机而来的问题,同时针对韩国经济、行政体制上的缺陷进行相应的改革,以确立完善的自由市场体制,为危机后的国家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因为,韩国的领导层对这场危机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认为应将这次危机作为韩国完善市场机制、调整政府管理模式和经济结构、为21世纪发展做准备的机会。
一、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此次行政改革的目标为:国民优先的成果主义;企业家式的政府管理;透明、灵活的行政;充分发挥组织人员的创意性。
这些目标可以概括为建立“小规模高效率服务的政府。
”为此金大中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合理调整政府组织及其职能,缩小政府规模。
改革途径包括缩小、合并、废除中央政府、地方自治团体、政府下属团体一些多余的公共组织及其职能,同时也包括政府职能的民间委托、民间转让、公企业的民营化以及经营革新等内容,实现公共服务职能的多元化。
围绕这些目标,主要推动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1.调整公共部门结构.主要进行了机构调整、人员精简、政府业务外部委托、国有企业民营化和地方分权改革。
其中,机构调整于1998年、1999年和2001年分三次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不是精简,而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需求的变化,如加强总统权限,增强内阁的经济调整能力,强化食品医药品安全、女性权益维护、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等社会职能。
在人员精简方面,截至2002年共减少中央公务员4万8千人,公务员数量基本恢复到10年前,即1992年的水准,使韩国公务员人数与人口的比例在OECD国家中处于最低的水平,实现了公务员规模方面的“小政府”。
韩国多次金融危机的历史发展轨迹
韩国多次金融危机的历史发展轨迹韩国作为一个重要的亚洲经济体,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
这些危机不仅严重影响了韩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还对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下面将从历史发展轨迹的角度,探讨韩国多次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影响。
第一次韩国金融危机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韩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以上。
然而,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也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1987年,韩国实施了民主化改革,市场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也加快了。
在新的经济模式下,韩国的银行业陆续遭遇问题,一些重要的商业银行陷入了资本不足和坏账风险的境地。
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银行业放贷不适当、盲目追逐高收益和过度膨胀。
1988年到1991年间,韩国的四家商业银行接连破产,整个金融体系严重崩溃。
第二次韩国金融危机在第一次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银行业进行了改革和重建。
到了90年代中期,韩国经济再次出现高速增长,这种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和内需的相互推动。
然而,这种增长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也滋生了问题,比如货币过度贬值、公司负债规模过大和财务状况不健康等。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恶化了韩国经济形势,韩国货币贬值、资本外流,整个国家社会动荡不安。
为了应对这种危机,韩国政府不得不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并启动了银行重建计划。
由于重建计划的实施,韩国银行业全部或部分国有化,一些垃圾贷款被清理,整个银行业得到了重建。
第三次韩国金融危机在第二次金融危机后,韩国一直致力于银行系统和财政部门改革。
然而,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时,韩国经济再次受到了影响。
经济增长率减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导致韩国股市大幅下跌。
此外,韩国的一些企业也因为过度依赖外部融资,而在全球金融市场风险扩散中受到了冲击。
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紧急银行支援计划和减税政策,以缓解危机。
结论尽管韩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里采取了重大措施,包括改善金融监管、推出新的金融法规和加强财政政策等,但韩国经济仍然时刻面临着不稳定和风险。
金融危机以来的韩国四大经济改革措施及其经济复兴
作者: 王春法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北京市100732
出版物刊名: 世界经济
页码: 46-55页
主题词: 韩国;经济改革;经济复兴;金融业;企业结构调整;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
摘要: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的复苏及其政策调整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韩国政府的政策调整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目的是建立一个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范的西方化的社会经济体制。
为此,韩国政府的改革措施主要集中于四大领域:金融、企业、公共以及劳工部门。
从这一政策调整的效果看,应该说改革是比较成功的。
为今后韩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稳定牢固的制度基础。
韩国金融财务制度的演变
韩国金融财务制度的演变韩国金融财务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韩国早期的金融系统主要依赖于私人资本和借贷关系。
在现代,韩国的金融财务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逐渐由封闭的制度向开放和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本文将对韩国金融财务制度的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古代韩国金融体系在古代韩国,主要金融活动包括农田贷款、债券发行和贵族财政管理等。
韩国古代金融体系的基础是土地所有制,土地被视为最重要的财产,其价值决定了个人或家族的社会地位。
百济、高句丽和新罗等民族在早期建立了自己的金融体系,其中主要以宫廷和王族为中心,实行封建制度。
在这一时期,农村和城市之间的金融联系较为薄弱,金融活动主要以贷款为主,大部分金融资源由贵族和宫廷垄断。
土地贷款是最为常见的金融活动,农民需要向地主或贵族借款以租种土地或种植作物。
此外,债券发行也是宫廷主要的筹资方式,用以维持朝廷的财政支出。
在这一时期,韩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分化和封闭性,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贵族和宫廷手中,农民和商人缺乏获得金融支持的渠道。
这种金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和货币的流通。
二、日据时期的金融改革随着日本殖民统治的开始,韩国的金融制度开始发生变革。
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韩国经济的控制和监督。
日本政府在韩国设立了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推行了现代化的金融制度,并引入了新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
在这一时期,韩国的金融体系逐渐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
银行业和证券业开始崭露头角,金融市场逐渐形成,货币的流通和贸易的发展得到了促进。
此外,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还推动了韩国经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金融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然而,尽管日本殖民政府在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但是这些改革并没有根本改变韩国金融体系中的结构性问题。
日本政府仍然着重于加强对韩国经济的控制和监督,导致金融体系过于集中化和垄断化,缺乏竞争和市场化的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日、韩金融体制改革*吴苌弘(上海政法学院201701)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日本和韩国两个东亚国家在金融危机之中所受到的冲击和应对危机的措施、表现以及改革的动向进行研评,认为金融体制需要根据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监管理念和技术也应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
我国需要借鉴日本与韩国在金融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强化集中、协调、统一下的跨行业金融监管机制,探讨金融商品的横向统一规制、资本市场统合立法问题,实行统一、综合监管,逐步统一监管标准,使金融体制建设真正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日、韩金融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F8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10)12-0057-009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全球股市和期货市场出现了连锁性的下跌。
随着事件的不断向前发展,不仅美国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世界大多数国家也被波及。
事隔一年之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了人们的预期。
本文结合日本和韩国两个东亚国家在金融危机之中所受到的冲击和应对危机的措施、表现以及改革的动向进行研评,以期总结其经验教训,裨益于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日、韩金融体系的影响(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日本金融体系的影响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巨大冲击使日本深刻认识到,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与稳定,建立和健全以风险防范与控制为核心的风险监管法律制度作为依托和保障至关重要。
为此,日本政府面对泡沫经济的崩溃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金融监管,同时实行了早期调整和强化金融机构的检查制度等措施,使得目前日本的金融监管体系从全球角度来看相对比较健全,日本金融机构在全球经济危机中所受直接冲击较小。
从表面上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对日本金融机构的直接冲击比较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日本应对金融创新的审慎态度是这次危机对日本冲击不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金融创新是传统的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对日渐深入的全球化金融服务业中管制因素和管理体制的变化所形成的日益激烈竞争的反映。
近年来,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收稿日期:2010-10-17*本文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深化金融体制改革6(项目编号:09&ZD030)资助。
无疑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规模效益,两者的相互促进形成了金融业在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的竞争,导致了金融业务更加复杂、金融行为瞬息万变,金融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风险防范和控制的任务更加严峻。
日本对亚洲金融危机教训的总结使得日本各界对于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清醒、理性的认识,不盲目夸大金融以及金融市场的作用,对于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持谨慎态度。
其次,日本的国民性的相对保守和谨慎决定了日本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对高负债、高杠杆的运作模式以及高收益、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盲目追随,从之前十余年亚洲金融危机对经济的严重打击的惨痛经历中获得了对泡沫经济及其后果的深刻认识,其经营理念形成了较为稳健的风格。
第三,日本金融业风险控制意识逐渐增强。
在经济成长期,日本的银行为日本企业的高速发展和扩张提供了大量资金,银行和企业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亚洲经济危机导致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大衰退的后果从反面证明了金融体系流动性的泛滥不仅导致金融危机,而且会引起实体经济的衰退。
因此,日本的金融机构深刻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增强了控制风险的意识。
从目前的统计资料看,除了所持美元国债缩水,日本金融机构购买的次贷资产在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中是最少的(根据2008年1月的统计,日本共持有140亿美元的美国次贷,其中商业银行占63亿美元)。
根据I M F的统计(2008年10月7日),全球金融系统的损失约为1兆4,050亿美元(如按1美元=90日元换算的话,约合126兆日元)。
而截至2008年9月末,日本4家大型金融机构的总损失额约为1.39兆日元,仅占全球金融系统总损失额的约1.1%。
¹国际金融危机对日本金融体系的金融危机虽未对日本金融机构造成大的冲击,但产生的间接影响也不容忽视,直接导致了日本实体经济的恶化。
出口的大幅下滑、日本股市和汇率的剧烈变动,这一切都间接影响到了日本的金融部门。
2008年底的报表显示,坏账的增加和持有股票的市直损失导致日本的银行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于亏损。
另外,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地方经济的恶化也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收益。
(二)金融危机对韩国金融体系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推行对银行外资控股比例不加控制的开放式经济,吸引了相当程度的外资进入,也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活力,使进出口贸易得到了极大发展。
但是这也导致了韩国银行系统对外部资金过于依赖,有对外贸易的企业也对韩币兑美元的汇率更加敏感,而这也为2007年次贷危机后韩国的损失埋下了伏笔。
次贷危机发生后,许多韩国银行的外方控股股东如汇丰、花旗等都被卷入了这场金融风暴,而韩国市场的高度自由性也为急需资金的国外银行集团提供了套现机会。
2007年年中至2008年年中的一年时间里,韩国市场上累计套现额达到500亿美元左右,巨额的外资撤出导致韩国的股市市值急剧缩水,韩元在10月9日兑美元的比价也一度跌至1484.9B 1。
汇率的剧烈变化加重了韩国国内企业的经济负担,同时又受到2007~2008年国际原材料与能源价格波动剧烈的影响,也导致了一部分投资外汇期权的机构资金链断裂继而宣告破产。
金融风暴对韩国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日本的影响。
虽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给整个亚洲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相比日本而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所受影响较大,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
由于投资者对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忧虑和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表示怀疑,韩国金融市场出现严重恐慌情绪,股市和汇市从2008年9月底开始一路暴跌。
这次金融危机不仅给韩国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而且已波及实体经济。
根据韩国财政经济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6月底,韩国的外债总额为1258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477.1亿美元,占比37.9%,创韩国爆发金融危机后的1997年12月的39.9%以来的最高记录。
贸易赤字、高通胀、外国投资者撤离、货币贬值,韩国经济正进入困境。
在美国次贷危机一年之后,更多新兴经济体的经济风险正在暴露。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课题组:5两大因素导致日本免受金融危机重创6,载5中国证券报62009年10月13日的深入,韩国银行业为即将到期的借款进行再融资的难度越来越大,融资成本也越来越高,巨额外债最终将韩国拖入了这次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
¹十余年来的两次金融危机都给韩国造成较为沉重的打击。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曾使韩国的金融系统倍感苦涩。
当年9月韩元对美元汇率跌到了韩国至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906B1。
1998年经济增长率为-5.8%,为以往45年来最大幅度经济衰退。
1999年韩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所遭受的损失达到了前所未见的14.48万亿韩元。
韩国的官管金融体制与金融监管空白让银行贷款方向和风险都过分集中,也缺乏对风险的应对经验,从而导致在金融危机来袭的时候,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都遭受到了全方位地打击。
而2007年后的国际金融危机,韩国仍然未能避免冲击,韩国为什么会对危机的冲击仍如此敏感?归根究底,金融体制脆弱是韩国经济系统中最大的问题。
二、日、韩金融体制改革举措(一)日本金融体制改革分析日本的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和有序的过程。
由于其较为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日本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不大。
2008年9月以来,随着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动荡不断加深,日本央行针对金融政策面以及金融体系实行了各种改革措施,其主要是针对危机产生的影响进行一些微调,金融体制改革呈现出一贯性和稳定性。
金融危机后日本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表现为如下几方面:第一,基本维持原有体制。
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各种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之时,日本并没有采取大的金融监管调整措施,而是基本维持了原有的体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日本虽然将焦点转向强化金融监管,但不同于欧美等国的积极措施,日本早已建立了必要的制度,故而不像欧美那样热衷于强化金融监管。
其更重要的是在已建立制度的基础上沿袭了以往的做法,在强调监管的同时,合理地协调监管机构的职能,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情况,从而有效避免危机带来的更大损失。
在金融厅与财政厅的行政职能关系上,日本政府作出了较为明确的分工。
财政厅内部的金融监管机构实质上是金融厅的分支机构,同时,检查监理官和证券交易监事官只对金融厅或证券交易监管委员会负责,与财政厅其他机构没有明确的业务关系。
º日本金融监管体制中的机构职能设置无论是金融厅、财政厅还是日本银行,在金融监管改革中不再沿袭以前按照行业所属来实施对金融业的监管的惯例。
第二,提高金融监管质量。
日本金融厅从2007年开始将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统一性和透明度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议题,日本的政府监管机构侧重于考虑如何根据金融业务经营需要合理设置监管机构内部的职能,从而实现对不同行业的业务以监管机构内部不同的职能设置为基础进行统一监管。
这使监管机构不同职能的专业监管部门能够跨越行业局限实施有效率的监管,这样就减少了分业监管中的监管空白与监管不力的局面。
在改革中,日本共提出4项措施:一是促进规则基准监管和主要原则基准监管的配合。
使这两种监管形成最佳搭配,以确保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2008年4月,金融厅与金融机构之间就5主要原则基准监管6的14项主要原则达成协议。
二是尽早确定优先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
三是尊重金融机构的自主权并注重对金融机构的激励。
四是增强金融监管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第三,注重合理地协调各监管机构的职能。
日本政府为进一步加强对不同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重新调整了各监管机构内部的部门设置与构成。
在职能监管部门内部设立了负责协调监管工¹º»陈晓晨、徐以升:5韩国资本大规模流出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6,载5第一财经日报62008年08月04日白钦先、郭翠荣:5各国金融体制比较6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课题组:5两大因素导致日本免受金融危机重创6,载5中国证券报62009年10月13日作的总务机构,在职能监管部门之外设立了协调各职能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总务课或总务局,以增强监管机构内部的信息沟通,提高统一监管水平;同时,通过不同监管机构同各级别监管人员之间频繁的私人交流与信息沟通,增强了不同监管机构在监管工作中的协调与配合。
第四,采取了一系列确保金融市场安定的措施。
在金融政策面上,以下调融资利率、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定以及支持企业金融圆滑化这三个支柱为中心,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措施。